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通用10篇)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
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
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
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
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篇1秋天来了,瞧!我家的院场上又多了许多小蚂蚁。
小的像针孔一样小,大的比红豆还大。
有黄的,黑的,黄黑相间的。
您看,这些小蚂蚁都在工作:它们有的使劲往剩饭里钻,从剩饭里挖出一块块的小碎肉末;有的排着队伍,嘴里叼着食物,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窝。
看着它们辛勤忙碌的模样,又使我想起了《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里,蚂蚁们正在忙碌地搬粮食,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干得特别起劲。
而蝈蝈们呢,却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它们还在“嘲笑”辛苦劳动的蚂蚁们真傻!到了冬天,蝈蝈们张着嘴巴叫:“好冷啊,真饿啊!”还有一只蝈蝈自言自语地说:“这么冷,这么饿,我想跟蚂蚁借点粮食吃,只是,我不行意思。
冬天快过去吧,夏天我也要搬粮食了。
”蝈蝈们个个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而蚂蚁们躺在装满粮食的窝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呢!这个故事讲得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
它告诉我们:勤能使生活幸福,懒使生活悲哀;只有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篇2假如飞机能够有了再生功能,尾巴坏了又能长出新的尾巴,翅膀坏了又能长出新翅膀,那能挽回多少乘客的宝贵生命啊!有一天,我偶然在房檐上发现了一只彩色的壁虎趴着,突然,窜出一条蛇叼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拼命地挣扎。
不一会儿,尾巴被蛇咬断,壁虎便转身逃去。
以后,我又连续几天观察那只小壁虎,发现它又长出了新尾巴。
当时,我特别地惊讶,立刻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我明白了壁虎的尾巴原来是有再生功能的、我突发奇想:假如这种再生功能能转移到飞机上,那该有多好啊!飞机的螺旋桨突然飞掉一叶,因此又马上长出一叶,能给乘客们带来多大的幸福啊!从此就不用担心坐飞机的危险,能够放心地坐飞机了。
我真希望等我长大以后能发明出有再生功能的飞机,要是我的愿望以后能够成真,那最大的功劳一定应该记在壁虎的身上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一篇寓言故事的阅读,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表达简单的寓言故事。
但在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的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三》课文及相关教学材料。
2.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学具:学生用的词汇卡片、练习册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语文园地三》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例如,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并用词语描述他们的特点和心情。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课堂笔记一、交流平台。
1. 童话特点。
二、识字加油站。
1. 加一加识字法。
- 看“伸 - 申”,“伸”这个字就是在“申”的左边加上单人旁。
单人旁就像一个小标签,表示和人有关,“申”就像是它的小核心。
人把身体伸展出去,所以就是“伸”啦。
- 还有“界 - 介”,“界”是在“介”的外面加上田字,田字就像一个大框框,把“介”给框起来了。
“介”就像是住在田字框这个小世界里的小居民,组合起来就成了“界”这个表示范围、界限的字啦。
- 这种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可好用了,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小部件组合起来就能变成新的字。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的字呢。
三、词句段运用。
1. 比较近义词。
- 比如说“发明”和“发现”。
“发明”呢,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东西。
就像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在电灯出现之前,世界上可没有这种东西哦。
而“发现”是本来就存在的东西或者现象,被人们看到或者找到。
比如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星球,这个星球早就存在于宇宙中了,只是以前人们不知道,现在才发现它。
- 再看“必须”和“必需”。
“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
比如说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这里的“必须”就是告诉我们做这件事是一定要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必需”呢,是表示不可缺少的东西,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像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这里的“水”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用“必需”。
2. 修改病句。
- 对于“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这个句子,我们会发现它的问题是前后搭配不当。
前面说“穿着”,后面接了“一顶蓝色的帽子”,帽子不能用“穿着”呀。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就像给句子穿上合适的衣服一样,每个词语都要搭配正确,句子才能通顺漂亮。
- 还有“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有桃树、梨树、杨树和苹果树。
”这个句子的毛病是分类不当,杨树不属于果树,它是一种树木。
修改后的句子就是“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有桃树、梨树和苹果树。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练习+学习单-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课文案例。《白鹅》、《猫》、《母鸡》、《家乡的鸟》这些课文分别描述了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课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世界。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使用图片、图表、关键词等元素,使板书更加生动有趣。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如讨论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参与保护:鼓励学生参与动物保护活动,如参加动物保护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提高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阅读理解
题目:《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哪些词语描述了白鹅的特点?
答案:作者通过“高傲”、“叫声响亮”、“羽毛洁白”等词语描述了白鹅的特点。
2.题型二:推理判断
题目:在《猫》这篇课文中,作者提到猫喜欢吃鱼,请推理判断猫为什么喜欢吃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写400字,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动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四下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笔记
四下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笔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笔记。
一、交流平台。
1. 童话特点。
- 丰富的想象。
- 幻想与现实的结合。
- 拟人化的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
1.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 例句。
-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 每当我伤心难过时,音乐是我唯一的慰藉。
- 分析“慰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在这两个句子中,“慰藉”都表达了一种安慰、安抚的意思。
无论是小小的天窗还是音乐,都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安抚。
- 不同点:第一个句子中的“慰藉”是针对在特定环境(如被困屋内等)下,天窗成为孩子唯一的精神寄托;而第二个句子中的“慰藉”是在人处于伤心难过这种情绪状态下,音乐起到的安慰作用。
2. 仿照例句,选一个词语,发挥想象,写一个句子。
- 例句。
- 飞翔:我真希望变成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和白云打招呼,和星星说悄悄话。
- 可供选择的词语:微笑、歌唱、旅行等。
- 示例(以“旅行”为例)- 我真希望变成一朵蒲公英,随着风去旅行,看遍山川河流,在每一个美丽的地方留下我的足迹。
三、日积月累。
1. 诗意理解。
-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 理解: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明月照耀下的园子里,在藤萝的叶影下,诗人回忆起在母亲膝上的美好时光。
这些回忆是深刻而永不磨灭的,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
-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理解:诗人通过连续的反问句,强调了大海的重要性。
每一颗星都有光,每一朵花都有香,而在诗人的思潮里,总是回荡着大海波涛的清响。
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理解:诗中将自然界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相对比。
当自然界的风雨来临时,鸟儿会躲进自己的巢里寻求庇护;而当心中有风雨(遇到困难、挫折等)时,诗人就躲进母亲的怀里。
四下语文园地三笔记
四下语文园地三笔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笔记。
一、交流平台。
1. 童话的特点。
- 丰富的想象。
- 奇妙的情节。
- 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
1. 比较近义词。
- “慰藉”与“安慰”- “慰藉”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抚慰,带有一种在孤独、寂寞或痛苦时得到安抚的感觉。
例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安慰”侧重于对他人情绪上的安抚,如“妈妈安慰哭泣的我”。
- “闪烁”与“闪耀”- “闪烁”强调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的样子。
如“夜空中闪烁着点点繁星”。
“闪耀”侧重光彩耀眼,通常用于形容比较明亮、有光泽的东西,像“阳光照耀下,钻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2. 仿写句子。
- 给出的例句是“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这是一个夸张句,通过“小得几乎听不见”来强调声音的微弱。
- 仿写示例:- 他跑得比蜗牛还慢。
(通过与蜗牛比较,夸张地写出他跑得慢)- 这个房间小得像个火柴盒。
(把房间比作火柴盒,夸张地表现房间的狭小)三、日积月累。
- 原文:“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 赏析。
- 诗人通过回忆童年时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些温馨的场景,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种简单而又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能唤起读者对美好童年和母爱的回忆。
- 原文:“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赏析。
- 诗人连续用三个反问句,将星与光、花与香联系起来,引出自己的思潮与大海波涛清响的关系。
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万物之间紧密联系的深刻感悟。
- 原文:“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赏析。
- 诗人运用类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相对比。
鸟儿在风雨来临时躲进巢里,而“我”在心中有烦恼、痛苦等风雨时躲进母亲的怀里。
生动地表达了对母亲的依赖和母爱的伟大。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笔记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笔记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笔记(人教版)一、交流平台。
1. 童话的特点。
- 丰富的想象。
- 幻想与现实的结合。
- 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
1. 体会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 “慰藉”和“安慰”- “慰藉”更多地强调一种精神上的安抚,带有一种诗意、文学性的感觉。
例如“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里用“慰藉”更能体现出天窗在孩子心中那种独特的、带有精神寄托的安抚作用。
- “安慰”比较口语化,使用范围更广。
比如“妈妈安慰伤心的我”,表达一种一般性的安抚情绪的行为。
- “忘记”和“忘怀”- “忘记”是比较常用的,表示不记得某事或某人。
例如“我忘记带钥匙了”。
- “忘怀”则更多地表示难以忘记,常用于否定句中,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他的英雄事迹令人难以忘怀”。
2. 仿写句子。
- 例句:“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
”- 仿写:你会从那扇小窗户外面的一片叶,一朵花,想象到无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叶,无数像火似的、霞似的、锦缎似的绚丽的花。
三、日积月累。
- 原文。
-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 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中的场景描绘了一个温馨、宁静的画面,在月明的园中,藤萝叶下,诗人在母亲的膝上,这是诗人心中永不磨灭的美好回忆。
- 画面感:短短几句诗,营造出了很强的画面感。
通过对“月明”“藤萝”“母亲的膝上”这些具体事物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充满爱的场景。
- 原文。
-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赏析。
- 抒情方式:诗人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地抒发了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通过将星的光、花的香与大海波涛的清响相类比,强调大海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中古文的阅读与理解:掌握古文的基本阅读方法,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
-举例:农夫偶然得到兔子后,放弃耕作,结果饿肚子。
-课后练习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举例:分析两篇课文中主人公的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人生哲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4.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
5.结合课后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池子与河流》中寓言的寓意: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勤奋与懒惰的后果,培养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的品质。
在难点解析方面,我发现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法,学生们能够较好地理解勤奋与懒惰的寓意。但在课后练习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我决定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最后,今天的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普遍能够概括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说明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语文园地三》的内容,该章节主要包括以下课文和练习:
1.课文《池子与河流》:通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精神。
2.课文《守株待兔》:让学生从古文中汲取智慧,明白成功不能仅靠运气,而要靠自己的努力。
-小组合作与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表达、交流与合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园地”为单元,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诗歌、散文、童话等多种文学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文学修辞手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的情感。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复杂句子结构和文学修辞手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2.多媒体教学设备3.教学卡片4.学生作业本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语文园地”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语文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课文的音乐美。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的语音语调。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填空结果,巩固课文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完美版)
Page 12
任务二:
2、从本组课文中学方法 ①通过描述观察中发生的一件事,揭示自己得到 的启示。 ②通过收集资料研究一自然现象,揭示自己得到 的启示。 ③通过发明创造,揭示人类从中得到的启示。 ……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写。
Page 13
佳作赏析:捉蝗虫的启示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大自然,人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大自然 的启示中,没有大自然的启示就没有人类现在如此发达 ……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我们因 该保护大自然,不能丢垃圾、吐啖、砍树。
Page 21
结语:大自然是伟大的,大自 然也是神奇的。只要认真观察 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就会从 中受到启迪。
Page 7
利用动物的伪装保护设计了迷彩服
Page 8
利用八爪鱼的吸盘设计了贴手
Page 9
一、帮你搜集素材、选材
3、有关环境方面的启示:
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启示我们要爱 护大气层;洪灾与旱灾启示我们要加强植被保护; 生态失衡,物种的消失启示我们不要太过贪婪地 掠夺;植物的光合作用启示我们要多种树少砍 树…… 。
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农时谚语。告诉人们清明节前后是 播种的时节。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在早晨 看到彩色的云,说明天气不好不要出 门;如果在晚上看到彩色的云,证明 天气晴朗,可以行千里而无忧。
Page 1
3.天上鱼鳞般,晒谷不用翻。 ---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天上 的云彩像鱼鳞形状时,不必担心 晒的谷物会遇到风雨。 4.“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 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鸡迟迟 不肯回窝,鸭子不断地叫唤,说明 风雨就要来了。
Page 20
四年级下册园地三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园地三课堂笔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课堂笔记。
一、交流平台。
1. 理解童话特点。
二、词句段运用。
1. 词语积累与辨析。
- 形容生气的词语。
- 愤怒:表示非常生气,情绪激动。
例如“他愤怒地瞪大了眼睛,冲着对方大喊大叫。
”- 恼怒:侧重于因恼恨而生气。
如“这件事让他十分恼怒,一整天都闷闷不乐。
”- 发怒:是生气、发火的意思。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发怒了,把手中的杯子都摔碎了。
”- 气冲冲:形容人非常生气的样子。
“他气冲冲地走进房间,把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 形容高兴的词语。
- 快乐:一种比较宽泛的表示愉悦的词语。
“孩子们在游乐园里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 开心:侧重于内心的舒畅、愉悦。
“她收到礼物后很开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欢乐:通常形容充满欢乐氛围的场景或情绪。
“新年晚会上,到处是欢乐的笑声。
”- 喜笑颜开:形容人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听到这个好消息,他喜笑颜开,赶忙跑去告诉家人。
”- 形容难过的词语。
- 悲伤:表示伤心难过,程度较深。
“亲人的离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
”- 悲痛:比悲伤的程度更强烈,往往伴随着痛苦的情绪。
“她悲痛欲绝,泪水不停地流下来。
”- 哀伤:有悲哀、忧伤的意思。
“看到那片废墟,他的脸上满是哀伤。
”- 忧伤:侧重于忧愁、悲伤。
“她独自坐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满了忧伤。
”2. 句子练习。
- 照样子写句子。
- 例句: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他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
- 汽车嗖的一声开过去了。
- 小鸟哗的一下飞走了。
-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过去”和“往事”语义重复,用删除符号删去“过去的”或者“的往事”)- 我断定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
(“断定”和“大概”语义矛盾,用删除符号删去“大概”)-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之一”,用添加符号添加)三、日积月累。
- 含义: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第一课《章草》教学内容:《章草》课文、字词认读、课文理解、赏析教学目标:1. 能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的拼音和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教学重点:1.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理解,认识与生活相关的词语以及习惯用语。
2.形成正确的“观察-描述-表达”习惯。
教学难点:1.活学活用“观察-描述-表达”方法2.掌握新生字的笔画和读音。
教具准备:教材、黑板、粉笔、图片等。
教学方法:活动导入法、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活动(10分钟)1. 营造轻松的氛围,与学生互动,做好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兴趣。
2. 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二、呈现课文(20分钟)通过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情境进行联想。
(让学生观察)1.快速浏览《章草》一课,分析课文内容,找出关键词和词语。
并唤起学生们生活经验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在自己身边出现过的事物,培养学生思维与想象力。
2.读课文,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并把握课文情境,内容梳理明晰。
(注意韵味、表情、语调)3.带读两遍,让学生跟读。
4.多方面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讲解语文知识点(20分钟)对新生字词、惯用语、课文标点符号等进行讲解和书写。
(在作品中学习)1.导入字音认读以及笔画书写。
2.导入惯用语学习。
3.教师讲解课文标点符号,让学生掌握课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四、活动实践(30分钟)在课堂上组织生动、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亲历、互动,并将活动与课文内容自然结合起来,达到知识的收集、整理和输出,在实践中体验自我的感悟的过程。
(运用所学)1.课前准备:准备好一些自然图像,如草丛、树木、山水等等,让学生根据小说内容做诗歌创作。
学生可以写现场创作,也可以在一个小组内合作创作。
然后将文学作品编成小册子,与同学分享。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以自然、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为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篇篇精美的短文,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但部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不敢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2.难点: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深入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相关资料。
2.教学多媒体设备。
3.课堂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主题,通过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色和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自然景色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深意的词语和句子,他们可能还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课文的含义,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难点: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深意的词语和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其美妙之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四季的感受,引出课文主题。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词句的理解。
3.精讲细读:针对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感情: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课文中对四季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5.小结作业: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大自然的感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春夏秋冬美丽神奇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说课稿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并能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法来描述自己身边的景物。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表达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层次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身边的景物,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法来描述景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正确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法来描述自己身边的景物,以及对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景物。
2.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例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分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导入:介绍课文《语文园地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课文分析: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句式表达方法。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身边的景物,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法来描述景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语⽂园地三》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语⽂园地教学⽬标1.交流感悟诗歌的⼀些特点。
2.通过古代⽂⼈名识记汉字。
3.体会描写颜⾊的句⼦,仿照写⼩诗。
4.背诵“⽇积⽉累”中的名⾔。
教学重点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交流感悟诗歌的⼀些特点,学写⼩诗。
2.通过多种⽅式积累汉字,背诵名⼈名⾔。
课时安排2课时1.交流感悟诗歌的⼀些特点。
2.从古代⽂⼈名中积累汉字。
回顾本单元所学课⽂,列表展⽰古代⽂⼈简介。
⼀、交流平台1.出⽰“交流平台”,检查学⽣的摘抄本,谈话导⼊。
导语:同学们,诗歌是世界⽂化艺术的宝库。
本单元就是诗歌单元,所学的⼏篇课⽂都是现代诗。
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下有哪些学习⼼得吧。
2.结合学过的课⽂,学⽣分组讨论,各抒⼰见。
⽣1: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悦⽿动听,很有节奏感。
如,“⼤海啊!/哪⼀颗星没有光?哪⼀朵花没有⾹?哪⼀次我的思潮⾥/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句诗都是押韵的,韵脚是“光”“⾹”“响”,押“ɑng”的韵。
这是⼀组排⽐疑问句,富有节奏感,很有⽓势。
⽣2:诗歌常常表达诗⼈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因此,语⾔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草“炫耀”着新绿。
⽣3: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让我体会到了诗⼈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3.教师⼩结现代诗歌的⼀些特点:现代诗也叫“⽩话诗”,是与古典诗歌相对⽽⾔的诗歌,⼀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还有以下⼏个重要的特点:(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2)思想上:要写出动⼈的情意。
就是说,要加⼊个⼈的情感和体会;(3)格式上:要分⾏,可以依句分⾏,也可以依内容分⾏。
⼆、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教材中的⼈名词语,学⽣⾃由朗读。
可把⼈名中不认识的⽣字标出,正确朗读、辨认、书写。
预设:“渊”读作“yuān”,写清字体结构,中间的“⽶”末笔变成“点”;“甫”读作“fǔ”,不要读成“pǔ”;“禹”读作“yǔ”;“锡”读作“xī”,不要读成“xí”;“仲”读作“zhònɡ”,不要读成“zhōnɡ”。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件PPT
····· 3.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
B
)
·····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运用规律,仿写诗歌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的发现。
这些事—— 意象的罗列 春天的早晨,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怎样的可爱呢!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作者回忆的和妈妈相处的几
语文园地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温故知新,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说一说现代诗歌的特点。 ✓ 读起来富有感染力。 ✓ 语言特别生动,特别富有画面感。 ✓ 修辞手法运用得很巧妙。 ✓ 节奏感很强。
交流平台
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节奏感强
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姓名 朝代 身份 代表作
其他
韩愈
唐代
文学家、 哲学家
《师说》
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 家之首
刘禹锡 唐代 范仲淹 北宋
文学家、 哲学家
《陋室铭》
善用比兴寄托手法
文学家、 政治家
《岳阳楼记》
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
龚自珍 清代
文学家、 思想家
《己亥杂诗》
诗词瑰丽奇肆,称为 “龚派”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融 ·冶 ·的 ·风 ·,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
词语的前面加上修饰词,能
件事,是用几个词语概括地写,够把事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
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突出,也使诗歌的韵律更加优美。
➢运用规律,学会表达。
我会写: 这些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说课稿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说课稿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散文、诗歌,又有童话、民间故事,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课余生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大自然的美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词、句子理解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特点还需进一步了解,以便在阅读中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辨识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对不同文体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关于大自然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教师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
3.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文章的美感。
4.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段落,分享自己的感受。
6.拓展训练: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7.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美PPT课件
识字加油站
你了解下面这些古代文人吗?和同学交流。
qū
屈原
hán yù
韩愈
yuān
陶渊明
yǔ xī
刘禹锡
mènɡ
孟浩然
zhònɡ
范仲淹
fǔ
杜甫
ɡōnɡ
龚自珍
屈原 战国(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 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 后人称为“诗魂”。主要作品有《离骚》 《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 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 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同自 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 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郭沫若
*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 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俄国]别林斯基
*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1
语文园地三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和运用一些描绘景物的词句。 (重点) 2.学习总分式的构段形式,并会仿写段落。(难点) 3.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重点)
蓝天、碧草、青山绿水、绿树红花……绘成了一 幅幅美丽的图画。要想描写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就离不开对好的词句段的积累和运用。这节课, 我们继续来学习和积累一些描绘景物的词句。
押“ɑnɡ”韵, 节奏感十足。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 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 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 小草“炫耀”着新绿。
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 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 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 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 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 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 传世。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 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 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 杜”。
02 表达方法的抒情性。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这个可以通 过“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 回忆起来的情感”这句读出来。
03 语言形式的音乐性。
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 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 基本特点。“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 句话就体现了这一点。
谢谢观看
读一读,注意红字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小组 交流
01 朗读课本上的两首小诗, 并说说加点部分的特点。
这两首小诗中加点部分都采用了偏正 短语的形式,内容上都是对生活中的细节 或景物进行描写。读起来朗朗上口,感情 上亲切而感人。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 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 “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 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 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
——纪伯伦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
——郭沫若
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 ——泰戈尔
课
后
作 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阅读课外书籍时,摘抄并积累现代诗。
板
书
语文园地三
设
计
交流平台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识字加油站
了解古代文人及情况
描写颜色的句子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偏正短语 现代诗句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 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 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 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 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 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卞之琳《断章》
日积月累
品 读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名
——朱光潜
句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
理想的勇气。
——艾青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
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通过以上诗句你了解了哪些诗歌的特点?
01 思想内容活的。这个可以通过 第一句“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 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看出来。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 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 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 日),字璱(sè)人,号定庵,汉族,仁和 (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 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有哪些?
01
鉴赏语言。(反复诵读,品味韵律;抓关 键词,推敲语言)
02
鉴赏形象。(捕捉意象,体察诗情;调 动想象,领略意境)
03
鉴赏感情。(知人论世,找准情感;比 喻象征,发掘内涵)
04
鉴赏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 章结构)
识字加油站
你了解下面这些古代文人吗?和同学交流。
语文园地三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短诗三首》《绿》 《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同学们回 顾诗歌内容,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鉴赏现代 诗歌的方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生动 形象。如,“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 了一身雪花”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诗歌更形象 易懂。
许多诗歌通过形象的塑造,让读者更容 易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如,“雨润过的泥 路”“新绿的小草”“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等,展现了天晴后的情景及诗人的情感。
qū yuān mèng
fǔ
屈原 陶渊明 孟浩然 杜甫
hán yù yǔ xī zhòng gōng 韩愈 刘禹锡 范仲淹 龚自珍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 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 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 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代表作品:《离 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 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 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 “三吏”“三别”等名作。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 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 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政治家。
02 根据上面的分析,仿写小诗。
这些事—— 是永存脑海的记忆;
月下的田野, 地上的西瓜, 逮猹的你我。
中秋的夜晚, 怎样的迷人呢?
盈圆的月, 浓郁的酒香, 思盼的人儿。
你知道哪些现代诗中的名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 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 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 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而 那 湖 水 的 蓝 , 又 蓝·得·多·么·醉 人 啊 !
····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黄”“蓝”的程 度,令人沉醉。
你还知道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吗?和同学交流。
(1)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 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2)清风吹过,一阵阵花雨飘落下来,山野像 铺上了一床彩色的大锦被。 (3)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 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 的火焰。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句子中加 点部分的好处。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 “银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颜色的洁白。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
青苍,一碧万顷。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雾与 远天晴空连在一起的情景。
交流平台
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 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1
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
2
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
“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
新绿。
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
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
3
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 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著有《韩昌黎集》等。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 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 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