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生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田稻鸭共栖技术要点
•稻鸭共栖技术概述•稻鸭共栖技术实施条件•稻鸭共栖技术实施流程•稻鸭共栖技术效益分析目•稻鸭共栖技术推广应用前景•案例分析:稻鸭共栖技术应用实例录01定义特点定义与特点起源发展创新稻鸭共栖技术的发展历程0203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平衡技术要求高:稻鸭共栖技术需要精细管理,对技术要求02地理位置田块大小土壤条件适宜的稻田环境01适应性强02肉质优良03繁殖能力强适宜的鸭子品种1 2 3雏鸭管理疫病防治饲养管理鸭子养殖技术要点03鸭舍建设选种免疫接种鸭子放养前准备鸭子放养时间与密度时间在水稻栽插后约一周(秧苗返青后),将鸭子放入稻田中。
密度根据稻田面积和鸭子品种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10-20只鸭子。
饲料管理根据鸭子的生长阶段和品种,选择合适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防疫管理定期对鸭子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预防疫病的传播。
饲养方式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让鸭子在稻田中自由觅食,同时提供适量的饲料补充。
鸭子饲养管理水稻种植管理01020304品种选择栽插时间栽插密度水肥管理04鸭苗投资饲料成本药品费用经济效益提升食品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化肥使用减少农药使用改善土壤质量生态效益分析05推广应用现状同时,稻鸭共栖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鸭子对水稻的损害、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测。
另外,稻鸭共栖技术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稻鸭共栖技术对水稻品种、鸭子品种、放养密度、饲养管理等方面要求较高,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管理方式。
推广应用问题与挑战推广应用前景展望06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控制水中病原菌的数量,防止鸭子患病。
鸭子养殖管理定期观察鸭子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和饲养环境,保证鸭子的健康生长。
鸭苗投放时间在水稻分蘖期将鸭苗投放至田中,保证鸭子有足够的空间和食物来源。
鸭子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鸭水稻种植管理采用有机肥料,保持适宜的肥力水平,控制病虫害,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稻鸭共生技术浅析
稻鸭公司技术浅析1稻田养鸭共生技术稻田养鸭共生技术就是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将雏鸭(脱温后10天)白天放入稻田觅食,晚上收回,直至水稻抽穗灌浆,稻鸭共生时间在60天左右。
1.1稻、鸭品种选择1.1.1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选择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广稻二号、文稻一号等。
1.1.2鸭子品种。
鸭子品种选择生活力强、抗逆性好、善运动、嗜食的本地麻鸭、北京鸭等。
1. 2水稻育秧方式1.2.1培育壮秧。
采用旱育秧或湿润育秧,培育秧龄35-40天,带2-3蘖,秧苗外观要求达到敦实矮壮、整齐多蘖、叶片挺举、植株均质富有弹力。
1.3水稻栽插技术1.3.1稻田的准备。
稻田应选择在较为平坦和连片且水源较充足田块。
稻田中应经常保持水深约15厘米,尤其是鸭子在活动时,脚爪能抓到浮泥,起到中耕松土,促进根、蘖生长发育的作用。
1.2.2精耕细作。
大田要求做到三犁三耙,田平泥化。
1.2.3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
如果是首次放养鸭子的稻田应一次增施三元复合肥30-50公斤/亩。
1.2.4实行规范化种植。
为了有利于鸭子在稻田间活动,采取宽行种植,株距16厘米,行距23厘米,每穴插2-3苗为宜。
或采取宽窄行条栽,宽行27厘米,窄行17厘米,株距13厘米。
1.4鸭子主要管理技术1.4.1放养前管理1.4.1.1防护网及鸭棚的准备。
为了防御天敌的袭击鸭子在田野里乱窜,鸭子在放入田间前,在稻田的四周必须设置防护网,高度40-60厘米即可, 5-10亩围一个小区。
防护网一般采用价格便宜结实的塑料编织网。
同时,为了防止强光照射和暴雨袭击,也为了便于喂食,在每小区稻田的一角修建1-2个简易鸭棚,为鸭子提供休息、补饲和避护场所。
1.4.1.2选择健壮雏鸭。
体态均匀,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柔软,脐部愈合良好,雏鸭体饱满有膘,手提时挣扎有力,叫声响亮、干脆,手摸鸭子脚有暖感,泄殖腔干净、稍潮湿、收缩有力。
稻鸭共生田间管理技术
稻鸭共生田间管理技术摘要结合当地实际,就稻鸭共育过程中,鸭的饲喂、看护、调教,水稻的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核心技术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稻鸭共生;饲喂量;营养均衡;雏鸭看护;采食训练;信号调教;中耕浑水;有机肥料;频振式杀虫灯随着稻鸭共生技术的普遍推广与实施,全国各地许多种植户也都效仿,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些农户以为只要将鸭子放入稻田内就可以坐享收获,田间疏于管理,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因此,稻鸭共生田间管理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1 鸭的管理1.1鸭的饲喂雏鸭放入稻田前是在育雏舍内以人工饲喂为主,当将其放入稻田后,就逐步转向在田间自由采食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辅以人工饲喂。
如果鸭子在稻田间采食不够,可以适当地补喂饲料,这样不仅有助于鸭子能保持充沛的精力与体力去胜任田间各种工作,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鸭关系,以便更好地对鸭进行管理。
但是在人工饲喂的过程中,量一定要掌握好,如果饲喂的太多,就失去了稻鸭共生的意义,变成稻田养鸭,鸭子在稻田间的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饲喂量如何确定,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根据平时多多观察鸭子生长发育、在田间活动的情况等灵活调控。
当发现鸭子不容易安定下来,到简易鸭舍的次数增加,并且要食吃的情况比较厉害,感觉始终吃不饱,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出稻田间的天然食物太少,已经不够鸭子吃,这时,就可以适当的多喂些饲料,以补充食物的不足;当鸭子不怎么上来要食物吃,喜欢在稻田间自由地觅食,说明田间杂草、害虫、浮游生物种类繁多,营养丰富,那就可以不喂或少喂。
在日常管理中,还可以根据鸭子的体膘状况来确定人工饲喂量。
正常情况下,稻鸭共生鸭的生长曲线应该与舍饲相同品种鸭的生长曲线基本相同。
管理者要定期对稻鸭共生鸭进行体重称量,同时还要和舍饲同品种鸭相比较,从而判断出稻鸭共生鸭的生长发育状况,了解稻鸭共生鸭体质如何,根据掌握的情况来适当增减鸭的饲喂量。
如果稻鸭共生鸭的体膘太瘦弱,相应的就缺少旺盛的活力,不能很好地完成所担负的繁重的田间各种工作,有时甚至会因危及到生命;如果将稻鸭共生鸭饲养得太肥,鸭子就会因为身体肥胖而变懒,活动量减少,不能很好地在稻田里寻找食物,消灭害虫与杂草的工作也不能更好地完成,稻鸭共生预期的效果不能达到。
水稻田稻鸭共栖技术要点
水稻田稻鸭共栖技术要点一、基地选择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无污染、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隔离条件好、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水田作为生产示范基地。
二、品种选择水稻要选择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雏鸭要选择生活力强、抗逆性好、耐粗饲、活动时间长、嗜食野生植物的品种。
三、密度选择包括水稻栽培密度和放养鸭群的密度。
常规稻每蔸4~6粒谷苗,杂交稻每蔸2~3粒谷苗,每667平方米(1亩)插2万蔸左右,密度为16.7厘米×20.07厘米,保证有基本苗10万以上。
每667平方米放养鸭子12~15只。
四、雏鸭的管理鸭苗在水稻栽后10天放养,要以体重100克以上的小鸭为土,按1.333平方米左右用尼龙网架设防逃圈,在田角搭1个1.5平方米的鸭舍,在鸭舍下挖2平方米以上、水深13厘米的水池,水池上用竹木板架设平台,供鸭子休息,在田中开挖若干条丰产沟。
鸭苗下田初期适当补充饲料,以后则可逐渐减少,使其在田内觅食。
由于鸭食稻穗,所以在水稻乳熟期就要将鸭从稻田收回。
水稻收割后,及时放鸭回田,让鸭子啄食落谷和虫子。
五、稻田管理一是水稻应采取旱床育秧或抛秧等技术措施。
二是水稻在移栽前一次性施足肥料,以腐熟长效的有机肥为主,适量追施三元复合肥,追肥以鸭排泄物和绿萍腐烂还田肥土代替。
三是管水以薄水勤灌为主,视苗情轻晒多露;稻田水的深度,随着鸭的成长也逐渐增长,整个田面都要保留水层,使鸭脚能踩到表土的水层,以利于鸭脚踩泥搅浑田水,起到中耕松土,促进水稻根、叶生长发育的作用。
六、生物防治虫草防治稻间害虫主要靠鸭捕食,辅以高效的生物农药。
秧田打好送嫁药,用杀虫双、瘟夫顿、引向胜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压低虫口基数,移栽后10天左右(即鸭苗下田前3天)打1次保苗药,用杀虫双、井岗霉素防治苗期病虫,再次控制虫口基数。
由于鸭在田间不断采食和踩踏。
田间杂草明显减少,以后以鸭治虫、保穗、保实,均不打药。
也可在4公顷稻间设1盏捕虫灯,以诱杀蛾类害虫。
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
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第一篇:稻田养鸭的技巧和方法稻田养鸭技术利用水稻田中的水和鸭子嬉水及食杂草的特性,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水稻——鸭子互利互补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生产出味好、食用安全稻米。
稻田养鸭技术是生产无公害水稻的一种有效途径。
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韩国等国家就已经广泛应用稻田养鸭技术来生产有机水稻。
尤其是在韩国还出现了稻田养鸭一品村。
我市稻田养鸭技术是从2003年由海林市从韩国引进,历经了三年的试验示范过程,到目前已从原来的10余亩发展到500余亩,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有推广价值.1.稻田养鸭技术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1.1消除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鸭子食草性较杂,能吃掉稻田中很多的杂草;同时在稻丛间不断踩踏,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因此,稻田里放养鸭子,一般不施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利用鸭子的食草特性,既可起到稻田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又不必担心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省工、省成本。
1.2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稻田养鸭,鸭子在水田中活动,可以活水,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同时又可以起到松土、透气的效应,给水稻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易被病虫侵害,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过程中,能吃掉多种水稻害虫,像负泥虫、潜叶蝇可直接被鸭子吃掉,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对水稻生育的危害,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
1.3减少无机化肥的对稻田环境和水稻的污染鸭子的粪便勤,数量多,1只鸭子在稻田中排泄粪便约10kg(鸭粪养分丰富,10kg鸭粪相当于N49g、P2O572g、K2O32g),能够有效地培肥土壤。
鸭粪直接排放到田里,经发酵后及时反补给水稻利用,为水稻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稻田中放养鸭子,头两年可适当少施无机化肥,3-5年以后开始可以完全不施无机化肥,可减少化肥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氮肥对人体的危害。
2.稻田养鸭技术经济效益高稻田养鸭形成了一个水稻——鸭子,种养结合,互利互补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水稻、鸭子双丰收,由单一收入变为双项收入,综合效益高。
稻鸭共作种养技术
稻鸭共作种养技术一、场地要求场地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并经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此外,还应尽量选择具有独立生态小流域、隔离条件较好的区域,稻田地势应相对平坦,排灌方便、不易受水涝旱灾害、土壤病害较少,而且相对集中连片。
稻田附近应具备水体环境好,具有换水功能池塘。
最好是水面5-10亩、水深1.5-2.0米的池塘,池塘边要预留2亩左右的空地。
二、水稻品种选择选用的品种必须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米质达国标三级以上,尽量选择加工厂喜欢收购的订单品种或口感较好的优质稻品种。
选择综合抗性好,特别是对当地易发的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强,生育期较长的早晚稻或一季稻品种。
三、播种育秧(一)育秧方式早稻和一季稻宜采用塑盘育秧,晚稻宜采用湿润育秧。
(二)种子处理晒种、浸种、催芽及播种。
浸种前晒种1-2天,应避免直接将种子暴晒在水泥地面上。
晒种后用清水选种,再浸种10小时捞出透气2小时,继续用清水浸种10小时,再捞出透气2小时;然后用药剂浸种消毒12小时以上(种液比为1:1),预防恶苗病等种传病害。
具体参照药剂使用说明。
浸种后置于透气性良好的器具中保持35℃左右,促进破胸露白。
机插秧秧盘播种后,在温度30-35℃、湿度70%-75%的暗室内码放48小时或采用黑膜覆盖保湿48小时(要求秧盘水分充足),待根芽整齐长出后摆放至秧床。
(三)播种期早稻一般在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抢晴播种并盖膜保温,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育秧;一季稻根据品种生育期以使其抽穗期避开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安排播种期;双季晚稻应根据早稻收获时间并结合品种生育期及适合秧龄期,以确保在秋季寒露风来临前安全齐穗为原则来安排播种期。
(四)播种量按照不同品种类型、移栽方式等备足种子量。
手工移栽常规稻亩大田用种量2.5-3.0公斤,杂交稻1.0-1.5公斤。
机插常规稻亩大田用种量3.0-3.5公斤,杂交稻1.5-2.0公斤。
稻鸭共生综合种养小田块养鸭技术要点
稻鸭共生综合种养小田块养鸭技术要点稻鸭共生涉及到水稻种植和养鸭生产两大技术环节,作为稻鸭共生的养鸭生产,既有一般养鸭生产的特点,也有与其不同之处,现作一简要介绍。
1、田块的选择和建设选择无污染、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稻鸭共生综合种养单元,稻田面积2亩以上。
稻鸭共生宜在人工栽插、机插、机播等种植方式的田块进行,人工直播田块不适合稻鸭共生。
田埂:为了使稻田能灌10厘米深的水,田埂高必须达20厘米,并在适宜位置加宽成100厘米,便于建鸭棚和鸭子休息。
丰产沟:每个种养单元需留丰产沟,沟宽35厘米、深30厘米、长3~5米,并经常保持有水,以利鸭群嬉水,如田边有水沟或水塘鸭可随意进入,则不需另开丰产沟。
秧苗行株距:水稻宜宽行窄距栽培。
行距7.5寸以上,株距5寸以上。
2、养鸭设施设置防护网:确定养鸭的田块,每亩按2.5公斤尼龙网在田边围80厘米高的围网,以防鸭逃跑和天敌进入稻田,围网的网孔以不大于2×2厘米为好。
每隔1.5~2米插一支杆固定围网。
搭建简易鸭棚:在田边选一地势高燥的地方搭建塑料大棚式鸭棚,高1.5米,按每平方养鸭10只及实际地形决定鸭棚的长和宽,用木条或竹条钉制,棚顶盖稻草隔热,地面垫稻草防潮湿。
3、鸭的品种选择和育雏稻鸭共生的鸭品种选择抗病力强、肉质好、产蛋多、善于运动等地方麻鸭,如绍鸭、半番鸭、媒鸭等。
一般秧苗栽插时即引种育雏。
30~50只小群饲养可用纸箱育雏,选一封闭性较好的大纸箱,灯泡取暖。
相邻农户可利用旧房搭建小温室集中育雏,采用红外线灯或煤炉升温,煤炉升温时须用导烟管将废气排出舍外。
也可委托养鸭专业户育雏。
4、入田时间、密度和鸭群驯导入田时间和密度:10~20日龄的苗鸭最适放入稻田。
移栽田稻活棵5天后,机直播田在水稻5叶期以后,鸭可入田。
每亩放养15只左右为宜。
放鸭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9:00~10:00为宜,如果遇雨天,可适当提前或推后1~2天。
鸭群驯导:雏鸭自舍饲育雏开始,每次喂料时吹口哨或固定敲击声音、播放音乐等,训练呼之即来的习性,以便后期入田管理。
水稻冬闲田稻鸭利用技术
水稻冬闲田稻鸭利用技术一、稻鸭共生模式稻鸭共生模式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利用鸭子在稻田中活动,起到生物防治、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的作用,同时产生鸭粪肥沃土壤,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
二、稻田养鸭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耐寒、耐病、适销对路的优质肉鸭品种。
2.鸭苗放养:在稻谷收割前15天左右,将鸭苗放养在田间,一般每亩可放养20-30只。
3.饲料管理:在放养期间,应适当补充精料,如玉米、豆粕等,以满足鸭子的营养需求。
4.疾病防治:定期对鸭子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5.收获:在稻谷收割后,将鸭子集中起来进行销售。
三、水肥管理技术1.水位控制:在稻鸭共生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水位,一般以5-10厘米为宜。
2.施肥:在放养前应施足底肥,如农家肥、复合肥等,以满足稻谷和鸭子的营养需求。
3.追肥:在稻鸭共生期间,可根据稻谷和鸭子的生长情况,适当追施氮肥、磷肥等。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除草等农业措施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3.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五、经济效益分析1.增收来源:通过稻鸭共生模式,可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同时可增加鸭子的产量和收入。
2.成本支出:主要包括鸭苗购买、饲料投入、疾病防治、人力成本等。
3.经济效益: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稻鸭共生模式的投入产出比进行计算和分析,以评估该模式的经济效益。
稻田养鸭生产管理技术
稻田养鸭生产管理技术一、环境建设为了让役鸭有栖身之地,需在田埂旁边搭建鸭舍。
稻田每5亩左右为1个小区,每个小区搭建1个鸭舍,每个鸭舍面积40-50平方米左右即可容纳100-120只役鸭。
将鸭舍的地基加高到与田埂相当,四角用立柱,上架2根横梁(高度120cm左右),上盖塑料编织袋,四周围网,地上铺干稻草。
鸭舍立柱周围放置U型食槽,供盛鸭饲料。
二、役鸭养殖技术(1)放鸭时间。
放鸭时间应在插秧后5-7天,待秧苗返青后且鸭龄达到10 天,就可放养。
(2)放鸭前后的水层管理。
一般水层调节在5cm左右,以不超过10cm为宜,但随着鸭子不断长大,水层要逐渐加深。
平时多观察鸭子在稻田中的情况以便调节水层。
天气过热,需要适当加深水层,以防役鸭中暑。
稻鸭共作形成的浑水含有机肥料,故不排水;在稻田水层降低时,应适当补充些水。
(3)放鸭后的饲料管理。
刚放养的雏鸭觅食能力较弱,早晚应增添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以满足雏鸭生长需要。
辅助饲料以碎米、米糠、玉米为主,辅助饲料的多少根据水田内杂草、水生小动物的数量来判断决定。
(4)役鸭出水时期。
7月中旬至8月初为水稻抽穗时期,为防止鸭子啃食稻穗导致水稻产量降低,从水稻抽穗期开始,鸭子不能在水稻田里放养,可将其赶到渠道放养,每天适时增加辅助饲料如稻谷、玉米、饲草等补饲。
役鸭一般在田间活动60-70天左右。
(5)役鸭的防病防疫。
鸭病防治,以预防为主,要做好各个时期疫苗的接种,同时采取稻田不脱水以防小鱼、小虾干死后被鸭采食,坚持巡田及时发现并捡出病死鸭的措施来防止鸭肉毒梭毒素中毒。
要加固田埂,防止非稻鸭共作田带有农药的水流到稻鸭共作田来,以避免役鸭中毒死亡。
(6)稻田鸭的收获。
根据需要留取母鸭作为蛋用鸭继续饲养产蛋,淘汰的公鸭作为肉用进行销售。
三、水稻栽培技术(1)育插秧。
一般选择抗病虫、抗倒伏、耐水、耐肥、产量潜力大、米质优良适宜本地栽培的水稻品种。
5月下旬播种,当秧苗生长到7叶1心时投放役鸭,水委行间距较常规水稻略宽些,便于役鸭在稻田中的运动,避免役鸭运动中对水稻稻株的伤害。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的探究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的探究稻鸭共作是一种以稻田为生态环境,同时进行稻田种植和鸭养殖的农业生态系统。
稻田提供了水、土壤和阳光等资源,为鸭子提供生活和食物;而鸭子则能够帮助农田杂草的清除、除虫和松土等工作。
稻鸭共作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
1. 种植稻田的选择:选择适合稻鸭共作的农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
避免选取靠近工业区、交通干道、污染源附近的田地,以免污染稻田和对鸭子造成伤害。
2. 稻种的选择:选择高产、耐病虫、矮秆、抗逆性强的稻种,以增加产量和抗灾能力。
3. 鸭种的选择:选择适合稻鸭共作的鸭种,如杜康鸭、苏善鸭等,这些鸭种适应性强,不怕水淹,对水稻苗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4. 稻田管理:保持适宜的水位和排水系统,为稻鸭提供生活环境。
及时除草,保持田面干净整洁,减少鸭子误吃杂草的概率。
5. 鸭舍设计:合理设计鸭舍,确保鸭舍的通风、保温、采光等条件,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鸭舍设施宜简单实用,易于清洁和消毒。
6. 饲料管理:为鸭子提供均衡的饲料,合理配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保证鸭子的生长和产蛋。
7.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鸭子的健康检查,提前发现和防止鸭子的疾病发生。
合理使用预防药物和疫苗,保持鸭群的健康状态。
8. 鸭子的服务功效利用:利用稻鸭共作的优势,鸭子可以在稻田中吃杂草、松土,还可以捕食一些水生昆虫和植物病虫害,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鸭子还可以提供肉食、蛋和羽绒等产品。
通过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的探究,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在提高农田产量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如何在水稻田里养鸭子稻鸭共育生态养殖技术介绍!
如何在水稻田里养鸭子稻鸭共育生态养殖技术介绍!稻鸭共育是一种集水稻种植和鸭子饲养为一体的生态养殖方式。
通过在水稻田里养殖鸭子,可以有效地解决水稻田间地过度利用、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稻鸭共育养殖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技巧。
1.选种和养殖环境准备选用适宜的稻鸭共育品种,如爱鸭种、北京种等,这些品种对水稻田生长环境和气候适应性较好。
在水稻田里养鸭子需要合理规划饲养区域,每亩鸭舍可饲养15-20只鸭子,饲养区域内要设置遮阳网,以保证鸭子免受强烈的日光照射。
2.饲料管理稻鸭共育饲料主要有青饲料和饲料粉两部分。
青饲料主要指的是稻谷、水稻秸秆、水生植物等,这些都是鸭子喜欢的食物,可以使用农作物秸秆割碎作为饲料。
饲料粉则是以谷物粉、豆粉、鱼粉等为主要原料,根据鸭子的生长周期和饲养密度来投喂。
3.草药管理在水稻田饲养鸭子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减少农药使用。
在饲养区内适当设置一些草药植物,如茅草、苦草、柴胡等,这些草药对于鸭子的消化系统和身体健康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4.排泄物管理水稻田里养鸭子,鸭子的排泄物可以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提高稻田的肥力。
但排泄物过多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清理饲养区内的鸭舍和粪便,避免积肥。
5.湿地和水分管理水稻田里养鸭子需要注意管理水分,鸭子喜欢在水中觅食,但苗期的稻田不能淹水,要保持浅水状态,待稻苗长大后可以适量增加水深。
在田间设置湿地带,可以利用湿地带的水生植物为鸭子提供食料,同时也可以降低水田中秧苗的病虫害。
6.气候和天气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天气状况,避免暴雨、强风等极端天气对稻鸭造成伤害或冲走。
同时要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饲养密度和投喂量,确保鸭子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7.疫病防控稻鸭共育养殖可以有效降低鸭子罹患传染病的风险,但仍需要做好日常的疫病防控工作。
定期检查鸭子的健康状况,如鸭子出现异常行为、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的探究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的探究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是一种将稻田和鸭类养殖相结合的种养模式。
稻鸭共作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提高稻田产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增加鸭子的养殖效益。
下面就是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的要点。
选择适宜的稻、鸭品种。
在稻田中种植稻谷时,应选择抗病虫害、耐浸、高产的稻谷品种。
在养殖鸭子时,应选择适应稻田环境、耐浸、抗病虫害的鸭品种。
科学合理地设置稻田的水位。
稻田中的水位一般分为苗床、秧田、稻花期和抽稻水期几个阶段。
在苗床期,水位要浅,以利于稻谷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在秧田期,水位要适中,以满足稻谷的生长需求;在稻花期,水位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利于花粉的传播和受精;在抽稻水期,可以适当地降低水位,促进稻谷的抽穗成熟。
稻田的水位设置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然后,合理安排稻田的杂草管理。
稻田中的杂草对稻谷的生长有一定的竞争关系,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
可以通过机械除草、人工除草、覆盖草等方式控制杂草的生长。
在机械除草时,要选择适合稻田环境的机具,并且不影响稻谷的生长;在人工除草时,要及时清除稻田中的杂草,避免其对稻谷的侵害;在覆盖草时,可以选择适宜的覆盖材料,例如稻草、秸秆等,覆盖在稻田上,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合理管理稻田中的水质和养分。
稻田中的水质和养分对稻谷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在养殖鸭子时,鸭子的粪便会进入稻田中,为稻谷提供养分。
但是鸭粪也会导致水质污染,影响稻谷的生长。
要加强稻田水质的监测和管理,避免水质过度恶化。
还需要补充适当的化肥,例如氮、磷、钾等,促进稻谷的生长发育。
合理管理鸭群的数量和活动。
稻田中养鸭的数量不能过多,以免对稻谷的生长造成压力。
还要注意控制鸭子的行为,避免其捕食稻谷或破坏稻田的泥土结构。
可以通过设置鸭舍和鸭圈,限制鸭子的活动范围,保护稻田的生态环境。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的要点包括选择适宜的稻、鸭品种,科学合理地设置稻田的水位,合理安排稻田的杂草管理,合理管理稻田中的水质和养分,以及合理管理鸭群的数量和活动。
稻鸭共生技术规程
稻鸭共生技术规程
稻鸭共生技术是一种农业种植技术,通过种植稻田同时养殖鸭子,相互共生,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下面是稻鸭共生技术的一些规程:
1. 稻鸭配置比例:稻田面积与鸭子数量的比例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一般可采取每亩稻田养殖鸭子20~50只的配置比例。
2. 稻鸭饲养管理:确保鸭子的饲养条件良好,养殖环境要干净、通风良好,饲料要均衡营养。
定期清理鸭舍,防止疾病传播。
3. 环境保护: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农药的滥用,以免对鸭子和稻田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
4. 鸭子与稻田的互动:科学放养鸭子,让鸭子在稻田中自由觅食,其间可以起到除草、杀虫的作用,并可通过粪便起到施肥的作用,促进稻米的生长。
5. 控制鸭子的数量:合理控制鸭子的数量,避免鸭子过多造成稻田损害,并采取措施防止鸭子损食稻谷。
6. 种植适合的稻品种:选择适合与鸭子共生的稻品种,考虑稻谷的耐鸭性和鸭子的采食习性,以提高共生效果。
7. 定期监测:定期对共生稻田和鸭子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稻鸭共生技术规程的制定应根据具体的农田情况和鸭子的品种选择灵活调整,以确保实施效果。
同时,农民在实施稻鸭共生技术时,需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注重科学管理和经验总结,不断优化技术规程,提高稻鸭共生的效益。
“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的优点、技术及典型案例
“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的优点、技术及典型案例“稻鸭共生”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共赢的综合种养模式,是将出壳十天左右的雏鸭全天候放入稻田,它与我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最大区别在于,“稻鸭共生”技术改鸭子散养为围养,改白天放鸭为昼夜放鸭,将雏鸭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抽穗为止,鸭子一直生活在稻田里,这样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复合体系。
一、“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的优点1、除虫效果: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
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有机物污染。
2、除草效果:鸭不停地在稻田里活动采食,能非常干净地除去稻田中的杂草和绿萍,完全可以代替有机稻田人工拔草,而且还比化学除草效果好。
3、培肥效果: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施足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水稻移栽后基本不追施无机化肥和农药。
4、松土效果:鸭在稻田里不停地活动和游泳,产生浅淘疏松土壤及浑水效果,使稻田土壤松、均、透、熟。
水的搅拌使空气中的氧更易溶解水中,促进水稻生长。
搅拌泥土产生浑水,能有效抑制杂草发芽。
5、促进稻株发育:鸭在稻株间不停活动,鸭嘴不断在水稻植株上寻找食物,这种刺激能促进植株开张和分蘖,促使水稻植株发育成矮而壮的扇形株型,茎杆粗壮、根系发达、穗形变大,增加抗风及抗病能力,提高产量。
6、稻米和鸭肉产品品质得到提升由于有机水稻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使用除草剂,鸭群在水稻田里,捕食各种昆虫,采食田间幼嫩杂草和浮萍,饮用优质无污染的水源,有利于提高鸭肉品质和口味,增加了养殖效益。
鸭子在稻田里所排的粪便作为有机稻田的有机肥料,所产稻米品质好,口感佳。
7、经济效益显著“稻鸭共生”模式减少了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提高了稻米、鸭肉质量品质提高。
“稻鸭共生”的有机稻米是普通稻米价格的3-4倍,鸭子销售价格高出市场价格1/3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二、“稻鸭共生”种养模式的技术1、稻田的选择及围挡稻鸭共作应选择僻静、无污染、人为干扰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田块为宜。
稻田生态养鸭共生技术
。这 种顺 应 自然规 律原
生 态 的立体 种养方 法 ,让稻 鸭互 利互 惠 ,水 稻产 量增 加 ,品质 提升 ,鸭 肉
群 鸭 进 入 稻 田放 养 后 ,不 同 稻 田
隔5 ~ 7 d轮流放养 ,早晨 不饲喂 ,白天
鲜嫩 1 5 1 感好 ,成 本低 价格 高 ,环保 无
局
、J
选择 集 中平坦 ,水 源充 足 均衡 的 稻 田 ,水深 约 1 0 ~ 1 5 m,插秧 规格 9 x 6
每 只鸭大 概 7 0 g左 右 ,或补 饲配 合 饲 料 。对于 刚放养 的雏 鸭 ,早 晚补饲 新 鲜 、有 营养 、易 消 化适 口 的精 饲 料 , 随 日龄增加逐渐减少过 渡 ,体重达 8 0 g 左 右可进 稻 田放养 。成 鸭补 饲量 可根
2 . 3 入 田 时 间 的选 择
切需 求有 机粮食 和无 公害 畜产 品 .宽
城 县 有 机 水 稻 和 无 公 害 鸭 受 到 消 费 者
田放养 鸭群 ,否 则群鸭 吃稻 穗 ,造 成 水 稻减产 。 3 注意事项 ( 1 )做好 防 疫 工作 。1 ~ 3日龄 雏
的特 别青 睐 。大众 消费 意愿催 生稻 鸭 共生 养殖 技术 的发展 热潮 .大 幅 提高
背 风处修 建 鸭舍 .鸭舍 大小 根据 鸭子 的数量而定 ,鸭 舍可建 1 m高 ,含底搭 木 板与地 面 留有空 隙 .鸭舍顶 和 四周 用 粘布 围好 ,防风 雨 、御寒保 暖 ,背 风 处 留进 出 门 口 ,鸭 舍 边挖 排 水 沟 , 鸭 舍要保 持通 风 干燥整 洁 。定 期 消毒 除虫 。稻 田四周设 置 围 网 。防 止鸭乱
甚 至 死 亡
掌 握 了稻 田养 鸭 的基本技 术 ,大 大减 少农 药化 肥 的使用 .同时节 约鸭 饲料 和人 工费用 ,遵循 自然原生态学理论 , 采 取一 系列 可持 续发展 技术 。现 将宽 城县稻鸭共生技术交流如下 。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的探究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的探究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是指在稻田中同时种养稻谷和鸭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稻鸭共作能够实现农田的高效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的要点探究。
一、场所选择:选择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平地,湖泊、江河周围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稻田作为种养场所。
同时确保场所周围环境无严重污染。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合稻鸭共作的水稻品种,一般选择耐淹耐涝、耐肥耐病的早熟稻、中熟稻和晚熟稻等。
三、鸭种选择:选择一些适合稻鸭共作的鸭种,如鸽子鸭、樱桃谷鸭等。
这些鸭种具有饲料利用率高、捕捉害虫能力强、适应水稻生长的特点。
四、种植管理:合理选择水稻的品种和密度,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保证水稻生长的良好环境。
适时施肥,注意农药的使用。
五、放养管理:稻田中放养鸭子,控制合理的放养数量,避免对水稻生长的过度损害。
每日早晚放养,白天鸭子在稻田中觅食,晚上鸭子进入压水稻舍栖息。
六、灌溉管理: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合理进行灌溉,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进行定期排水,避免水稻积水,给鸭子提供合适的觅食环境。
七、收割管理: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收割时间。
在收割前,将鸭子从稻田中饲养室移出,防止对水稻收割造成干扰。
八、农药防治:在鸭子迁出或集中的时候,可以适量使用有机农药进行防治,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九、饲料补给:稻鸭共作中,饲料供应是关键之一。
饲料应该营养均衡,适口性好,合理添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提高鸭子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十、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稻田和鸭子的生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定期清理稻田的杂草和积水,确保稻田和鸭子的生长环境良好。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的探究,有助于提高农田的效益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养殖方式,可以实现稻田和鸭子的良性互动,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稻鸭共作重点―管好田间水分
稻鸭共作重点―管好田间水分放鸭初期水管理鸭放入稻田之前,一定要调节好水层,以3~5厘米的浅水为宜。
栽秧后,适当灌深水有利于秧苗活棵,栽后5~7天,水会因蒸发、渗漏变浅。
此时,要根据稻田水层情况适当加以调整,以利放鸭。
水太浅,鸭子无法下水活动,可能浑身是烂泥;水太深,水温不易上升,鸭子小,浑水效果差。
此外,水太浅,鸭子易遭天敌袭击,而有水层,一些不善水的陆生天敌只能望而却步。
而有水后,鸭子能游耍,其运动速度大大快于在陆地上行走,防御敌害的能力大为增强。
电围栏、水层实际上构筑了两道抵御天敌的防线。
适当的水深,就是让鸭子既能在水面上浮游,也能在水里行走的深度。
通过多观察鸭子在稻田中的活动情况,就可以较好地掌握水层的深浅。
放鸭期间水管理稻鸭共作期间既要考虑到水稻的生长需要,又要考虑到鸭子的生长、尤其是鸭子做工的需要。
要求栽秧后一直保持有水层,中途不搁田(晒田),直至抽穗灌浆。
通常在水稻收获前20天左右才排水搁田,这一点,有别于现行的水稻栽培中的水浆管理。
由于稻鸭的浑水作用,泥浆水可将田埂四周缝隙堵塞,使田间漏水减少。
加之不排水搁田,只在水不足时添些,故而有较好的节水保水效果。
但若田块较大,田中间每隔一定距离要开好稻田排水沟。
放鸭后的水分管理应考虑到水稻,也应考虑鸭子。
从鸭子考虑,应始终保持稻田建有水层,只添水、不排水。
稻鸭共作形成的浑水含有肥料,排水会导致养分流失,故不排水,只是在稻田水层减少时适当补充一些水。
有水层,鸭子就能充分发挥水禽在水中游戏、觅食的功能。
但水不宜太深,最好为浅水(3~5厘米,不超过10厘米),这样,杂草容易被鸭连根拔起而被吃掉,即使没有吃光,或被鸭用嘴、脚铲起浮于水面,或经鸭脚践踏,踩入泥中而死,水生的小动物也容易被捕捉到。
如果水深,除草除虫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田埂的高度需要进一步加高,会增加稻鸭共作田间工程的作业量,但是随着鸭子一天天长大,水层可逐渐加深。
养鸭稻田搁田技术鸭属水禽,在稻间觅食活动期间,田面要有浅水层,使鸭脚能踩到表土的水层,以利于鸭脚踩泥搅浑田水,起到中耕松土,促进根、蘖生长发育的作用。
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
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的特点:节能高效、生态安全、环境友好。
该技术整合了水稻种植和鸭育养两个传统产业,通过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达到降低投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一、选地准备1. 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并进行深耕。
2. 在土壤表面修筑好田埂,并设置好田间排水设施。
二、水稻种植1. 按照一般水稻种植的要求,进行耕种、播种、管理等工作。
2. 适时施肥、浇水、除草,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三、鸭苗入圈1. 选择健康、无病无害的鸭苗。
2. 将鸭苗放入稻田中,进行自由放养。
3. 隔离鸭苗,避免和病菌接触。
四、田间管理1. 控制稻田水位,保证适宜的生态环境。
2. 定期清理稻田杂草,以减少鸭的食物来源。
3. 做好害虫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4. 注意农药的使用,选择对鸭无害的农药。
五、散养鸭的管理1. 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鸭的正常生长。
2. 每天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鸭并进行处理。
3. 定期给鸭注射疫苗,预防鸭病的发生。
4. 注意鸭的饮水供应,保证鸭的健康生长。
六、鸭苗的收购1. 在适当的时间,将成熟的鸭苗捕捉出圈。
2. 进行人工处理,如去毛杂、剪其爪喙等。
七、水稻的收割和鸭的捕捉1. 水稻成熟后,根据水稻的收割工艺进行收割。
2. 将鸭从稻田中捕捉出来并进行饲养或销售。
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的特点是充分利用水稻田生态环境,实现水稻和鸭共生共育,形成了一种高效、生态、环境友好的生态种养模式。
该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还能够提高水稻和鸭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该技术还能够有效的控制害虫和杂草的繁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稻鸭鱼同田共生模式管理细则
稻鸭鱼同田共生模式管理细则1、稻田选择一要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受洪水威胁的环境。
二要选择地势平坦,倾斜度低,土质保水力强的稻地。
三应采用旱育稀植、人工插秧的稻田。
2、稻田设施①田内埂高30-40厘米,外大圈埂高50厘米,田埂要坚固整实。
在外围田埂留一个溢洪口,以便受涝灾时备用。
②进出水口应对角设置,以利于水体的流动交换。
③在进、出水口和溢洪口都要安装用铁丝网做的拦鱼栅,其高度、宽度要略大于水口,防止逃鱼。
④鱼沟、鱼溜要能保持一定的水深和水量,以调节水温,保护鱼类。
根据放养稻田池面积大小,鱼沟可挖成口字形、日字形或田字形。
鱼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并在鱼沟连接处挖有深50厘米,长、宽各1米的鱼溜。
⑤在放鱼的几个稻池的中间,选一个宽一点的田埂,稍加整平,以做鸭只固定宿营地。
3、鸭雏、鱼苗的放养①放养时间选在插秧后3-5天,待稻秧长出新根系,叶片返青时放鱼苗。
时令是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
稻苗彻底返青后放鸭雏。
②放养规格,鸭雏为2周龄,鱼苗为春片鲤、鲫,单尾重40-50克以上。
③放养密度,在不投食料的情况下,亩投1-1.25公斤鱼苗,鸭雏平均10只。
④放鸭方法,待稻苗返青后,选择天晴日丽的中午,把清晨空腹不喂的鸭雏运到所选固定宿营的埂子上,放上饲料,饲喂后任其自由入团活动和觅食。
其饲槽不动,过1-2个小时在此再边唤边喂。
到傍晚再边唤边喂1次。
鸭雏经连续几天唤喂,使其在此固定露宿,不用人工看管,也不用喂食了。
稻鸭鱼生态养殖模式:稻鸭鱼循环模式绿色、生态、高效稻鸭鱼生态养殖模式4、放养后的管理①加强巡查,发现池埂露水和坍塌,及时修补,特别是大雨天防止水大漫埂逃鱼。
②看好水源,及时补水,防止干池。
③根据鸭、鱼生长期不同,控制好水的适宜深度,以便适宜鸭、鱼的活动和觅食。
④如有相邻地块放养的鸭只发生混群,不要人为追捉,强行分群,待其他食和嬉水之后,能各自识别自己的群伙,分别结伴席地酣憩,并在傍晚各自返回其固定宿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稻鸭共生技术的普遍推广与实施,全国各地许多种 植户也都效仿,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 程中,有些农户以为只要将鸭子放入稻田内就可以坐享收 获,田间疏于管理,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因此,稻鸭共 生田间管理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1 鸭的管理 1. 1 鸭的饲喂 雏鸭放入稻田前是在育雏舍内以人工饲喂 为主,当将其放入稻田后,就逐步转向在田间自由采食为主, 根据具体情况辅以人工饲喂。如果鸭子在稻田间采食不够, 可以适当地补喂饲料,这样不仅有助于鸭子能保持充沛的精 力与体力去胜任田间各种工作,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鸭关 系,以便更好地对鸭进行管理。但是在人工饲喂的过程中, 量一定要掌握好,如果饲喂的太多,就失去了稻鸭共生的意 义,变成稻田养鸭,鸭子在稻田间的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 来。至于饲喂量如何确定,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根据平 时多多观察鸭子生长发育、在田间活动的情况等灵活调控。
在日常管理中,还可以根据鸭子的体膘状况来确定人工 饲喂量。正常情况下,稻鸭共生鸭的生长曲线应该与舍饲相 同品种鸭的生长曲线基本相同。管理者要定期对稻鸭共生 鸭进行体重称量,同时还要和舍饲同品种鸭相比较,从而判断 出稻鸭共生鸭的生长发育状况,了解稻鸭共生鸭体质如何,根 据掌握的情况来适当增减鸭的饲喂量。如果稻鸭共生鸭的体 膘太瘦弱,相应的就缺少旺盛的活力,不能很好地完成所担负 的繁重的田间各种工作,有时甚至会因危及到生命; 如果将稻 鸭共生鸭饲养得太肥,鸭子就会因为身体肥胖而变懒,活动量 减少,不能很好地在稻田里寻找食物,消灭害虫与杂草的工作 也不能更好地完成,稻鸭共生预期的效果不能达到到人来喂料,鸭子会很快地 就从各个地方聚拢过来。
另外,管理人员在投喂饲料时,可以有目的地引诱鸭子 到杂草较多而鸭子去的却少的地方。由于稻田地面不平整, 有些地方会因为水浅,鸭子很少光顾,杂草茂盛,如果将饲料 有意放在这些鸭子很少去的地方,召唤鸭子来觅食,连续几 次,前来觅食的鸭子会将这些杂草清除掉。 1. 2 鸭的看护 稻鸭共生期时间长,实施稻鸭共生技术的 农户或管理人员首先应当重视自己的思想。雏鸭入田后,刚 开始阶段,要有个适应过程,此时,更要对雏鸭进行细致、精 心地照顾与呵护,从各个方面着手,杜绝一切引发雏鸭伤亡 的事情发生。要经常巡田观察,检查防护天敌的电围栏工作 是否能正常进行,测试电围网上的电脉冲,查看围网有没有 围好,有没有鸭子从围网里钻出来或者被困在了围网上。雏 鸭才入田,有没有鸭子湿毛发抖的现象,以上各种情况,都要 留心观察并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处理。
稻鸭共生的水管理在栽秧后一直保持适当水层,绝不将 ( 下转第 979 页)
29 卷 8 期
谢俊龙等 稻鸭共生技术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979
2. 2 对河川水水质的影响 为了分析流域内的河川水质, 与传统栽培田水质相比,各值均较高。尤其是 COD 和 T-P
在稻鸭共生期间( 7 月 12 日) ,按照从大河水最上游点 A( 没 高出很多。这说明在稻鸭共生期间,稻田排水导致水质污染
当发现鸭子不容易安定下来,到简易鸭舍的次数增加, 并且要食吃的情况比较厉害,感觉始终吃不饱,由此可以大 致判断出稻田间的天然食物太少,已经不够鸭子吃,这时,就 可以适当的多喂些饲料,以补充食物的不足; 当鸭子不怎么 上来要食物吃,喜欢在稻田间自由地觅食,说明田间杂草、害 虫、浮游生物种类繁多,营养丰富,那就可以不喂或少喂。
农技服务,2012,29( 8) : 977,979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稻鸭共生田间管理技术
曹立法1 ,方纯翠2
( 1. 安徽省望江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望江 246200; 2. 安徽省望江县华阳畜牧兽医站)
摘要 结合当地实际,就稻鸭共育过程中,鸭的饲喂、看护、调教,水稻的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核心技术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稻鸭共生; 饲喂量; 营养均衡; 雏鸭看护; 采食训练; 信号调教; 中耕浑水; 有机肥料; 频振式杀虫灯 中图分类号 S8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08 - 977 - 01
管理人员每天应该有 1 ~ 2 次的食物投喂,这样可以为 鸭子补充食物的不足,使其营养均衡,另外,在投喂的过程中 也和鸭建立了很好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对鸭的管理。要固定 投喂食物的地点,可以在简易的鸭舍内或靠近鸭舍的陆地 上,这样,鸭子通过多次的取食,会很快地记住投喂地点,以
作者简介 曹立法( 1962 - ) ,男,安徽望江人,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 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