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评价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评价设计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学生评价改革和教师评价改革的实施,学校评价改革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效的学校评价会促进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不当的学校评价不仅无法促进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相反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的倒退,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英语教学的新发展要求引进新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的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感与文化。其中对于策略和情感,量化评价等检测手段是无能为力的。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目标、教材等教学资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学习状况和成就、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其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何加强对评价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形成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协调和完整;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让评价与教学无距离呢?我有自己的见解:
一、评价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说、唱、玩、演、看”等各种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认识英语、习得英语、运用英语,使他们通过小学初始阶段的学习,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观,培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教材也是这个目的为基点,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理解教材、学会教材、运用教材。同时,在课堂中,运用新理念进行评价,促使课堂教学任务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应避免出现肤浅性、狭隘性、苛刻性、偏离性和不切实际的完美性。评价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评价的方式也应为教学服务,教学过程采用的工具是教材,应作到教学评价与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的一致,真正作到贴近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同时也充分利用教学的具体内容帮助设计教学评价方式,真正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零距离。
1、贴近教学目的设计评价方式
教师要根据该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学目的,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选用相适应的评价形式,教师无需将所有评价形式都在一堂课中体现。如果是以听力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听力评价活动上;如果是以说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说的活动上。至于在以某种技能为主的活动中,穿插其他技能的活动,教师就不宜占过多时间面面俱到都加以评价。如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就无需对读、写一一加以评价。不仅课堂时间不允许,
而且也会使学生迷惑,不知该堂课应该注意哪方面的技能。
2、服务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方式
评价的具体形式可根据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制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同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例如:以口语训练为主的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单个说句、二人对话、表演游戏等活动,着重采用个体评价和教师评价方式;以听力训练为主的课,可着重采用个体评价与同座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读写为主的训练课,可着重采用教师、个体和小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等等。通过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出不同的评价形式,真正使评价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
3、利用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方式
评价的具体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如果能利用教学的具体内容来设计评价的表现形式,即能体现教学相关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展现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区分知识要点。例如,在食物类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食物的图片,用奖励食物图片的形式来激励学生,同时这些图片都是以食物为主的,学生在获得小奖品的同时也把新学的食物图片和单词牢记了下来,不仅在课堂上记住了新知识而且也利于孩子课后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二、评价与学生的整合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所有评价活动都应围绕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而进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要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除了评价学生的学习外,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兴趣、态度、行为等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考查也是必须的,促进其兴趣、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1、针对学生不同阶段设计评价方式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学习外语会呈现不稳定状态,产生阶段性差异的变化。当他们初始接触英语时,在心理上会产生较强的新奇感,对英语充满学习兴趣,而且由于他们处在接受语言训练最佳的年龄阶段,故学得也快,有很强的模仿力。但这种本能的求知欲很稚嫩,随着知识水平与心理要求差距拉大,一旦知识满足不了心理要求,它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就会引起学习外语的情绪变化。一方面,一些学生探秘心理更强,求知欲更旺盛;另一方面一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逐渐淡薄,甚至消失,滋生英语难学、英语无用的错误想法。为此,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阶段性差异变化,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要不断加以调整,保证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及自信心。如对待低年级的孩子多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更能刺激学生参与学习;而中年级相对来说就可以采用教师对学生的个体评价和全体评价上;高年级的孩子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除了对孩子的个体评价外,同时可以多采用生生互评、小组互评等形式来激励孩子参与学习。
2、针对学生不同层次设计评价方式
教师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要促使学生有参与的需要,有表现的欲望,而在一个班集体中有的孩子有些是能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且能积极的参与其中,但同时也会有部分孩子是达不到要求而且无法与教学过程同步参与学习的,因此教师更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差异因素,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样要加以鼓励,保护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在活动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还要认识到各种英语课堂评价设计只是评价学生和激发学生前进、培养合作竞争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切记不能把评价作为镜子评价学生,对能力稍欠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设计对其进行多次的评价,让每个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树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各种评价设计推动学生不断发展、进步、获得成功感。不要压抑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通过活化教材,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设计符合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知识水平及表现能力的教学活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要注意的是在中期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教师应开设多层次的口语测试,老师设计多种材料,满足不同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如:学习能力后进的同学,只要求朗读单词、句子、短文或看图说出简单的一到两句英语句子即可。中等的同学则多增加了看图说话(图材料来自于课文);学习优秀的的同学则是通过情景的设计给予“角色扮演”的口语测试,充分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成功与喜悦感,达到全体发展。
3、针对学生课堂表现设计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根据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包括孩子当天学习的状态和学习兴趣均能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教室前要对学生有个大致的分析,针对本班孩子的特点来设计评价方式,在课堂上也会因为学生的状态可能会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课前准备好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变化,随机的变换适合学生课堂状态的评价方式,有效的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有效评价的目的。有效的评价要求学生的投入。这种投入使他们进行反思,也使他们能肯定自己学习的努力,并看到改进的必要性以及进取的可能性。例如,当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时,教师就可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继而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促使孩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评价的活动。
三、评价与教师的整合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设计要符合多样化原则。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评等级,而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采用语言激励评价、描述性评价、活动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来评价学生,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掌握评价的原则、要求、方式等等,才能灵活的将评价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真正让评价与教师做到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