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名句及智慧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一些名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以下是20 句经典名句及解释: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道是无法言说的,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名也是无法定义的,能够定义出来的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解释:当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丑就产生了;当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经》第四章解释: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解释: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圣人也是一样的,不偏袒任何人,而是一视同仁。
5.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解释:话说得太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6.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7.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解释:受到宠爱和侮辱都感到惊恐,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为什么说受到宠爱和侮辱都感到惊恐呢?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令人惊喜,失去宠爱令人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才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教育人的名言名句
道德经教育人的名言名句一、道德经中的智慧格言1.1 道德经概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由老子所著,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和教诲。
下面是一些道德经中的名言名句:1.2 安静无为•重寂静,躁动则错乱。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3 尊重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明者在阴,死者在阳。
1.4 和谐共生•和大怨,必有馀怨。
所以圣人为善者,不斩,无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二、道德经对人的教育影响2.1 自我修养•行无踪迹,言无可追。
搜无所到,求无所得。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2.2 心灵成长•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常德肆狂,极其寂寞。
众人皆有,而我独悲。
2.3 善待他人•慈者,善其本。
•武器有时,设而弗用。
田器有时,仁而不守。
2.4 和谐共处•废学近智,巧言令色,趋末流俗。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三、道德经教育人的启示3.1 尊重自然和谐共生道德经强调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律动,与大自然共同生活,而不是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
只有当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时,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经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完善,才能够成就一个和谐家庭和社会。
同时,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公正的治理和公平的分配,以保障每个人的权益和幸福。
3.3 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道德经告诉我们,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是人生的追求目标。
通过安静无为,我们可以使自己的内心达到平静的状态,从而能够更加理智地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困扰。
同时,修炼内心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3.4 养成善良的品德和价值观道德经强调了养成善良的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才能正确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同时,善良的品德和价值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它能够让人与人之间保持真诚和善意的关系。
结语通过研究道德经中的名言名句,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关生活和人生的智慧。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警句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警句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1.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4.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5.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6.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9.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0.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2.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4.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6.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17.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
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
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8.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9.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老子道德经经典句子1.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快来看看吧!《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
道德经经典名句翻译与感悟
【导语】《道德经》的作者是⽼⼦,⽼⼦⼜称⽼聃、李⽿,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
下⾯是®⽆忧考⽹分享的道德经经典名句翻译与感悟。
欢迎阅读参考!1.道德经经典名句翻译与感悟 1、以正治国,以奇⽤兵,以⽆事取天下。
——出处:《道德经》第五⼗七章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兵,与民休息安定民⼼才能⾂服天下。
【感悟】治国须正,⽤兵须奇,顺应⾃然,才能达到⽆为⽽治。
这是⽼⼦关于治国、⽤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见⼩⽈明,守柔⽈强。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翻译讲解】:察见⼏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对外⼜能守持柔弱。
3、⼤成若缺,其⽤不弊。
⼤盈若冲,其⽤不穷。
⼤直若屈,⼤巧若拙,⼤辩若讷。
——出处:《道德经》第四⼗五章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但它的作⽤永不衰竭。
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没有穷尽。
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感悟】⽼⼦认为,事物达到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然。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道德经》第五⼗⼋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感悟】这是⽼⼦具有辩证思想的名⾔。
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
5、治⼤国若烹⼩鲜。
——出处:《道德经》第六⼗章 【翻译讲解】:治理⼤国就像烹煮⼩鱼(⼀样的道理)。
【感悟】这是⽼⼦关于治国的⽅略。
⽑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
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 6、图难于其易,为⼤于其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做⼤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事。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事,必作于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于容易,天下的⼤事,必定起于细微。
道德经的名言名句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以下是一些《道德经》中的名言名句:
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章)意为道是无法被言说或称名的,真实的道是无法被描述或定义的。
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四十章)意为追求学问的人会日益增长,而追求道德的人则会日渐减少。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第二章)意为如果世人都明白美的定义,那么丑陋的概念也就产生了。
4. 老子闻之,善行无辙,善言不穷。
(第四十一章)意为善行没有轨迹可循,善言无法穷尽。
5. 轻诺必寡信。
(第七十七章)意为轻易许下承诺的人通常不被人们所信任。
6.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四章)意为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鲜一样,需要精心的处理和掌握火候。
7. 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也不必为我。
(第七十四章)意为成功的功绩不需要归功于个人,也不必为个人而追求成功。
这些名言名句展示了《道德经》中的深邃思想和智慧,引导人们思考生活和道德的本质。
它们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道德经名言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
1. 人之初,性本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 其次学习无止境;“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3. 专心致志,有进则速,有造则兴:“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负责,只有勤奋才能成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拓展前景”。
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慈悲为本,尊重他人,心灵手巧,理智运用”。
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经常学习,不因困倦而放弃,传播知识,不因疲惫而放弃”。
6.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论祸患何时袭来,能够有福的想法就有用,不论幸福之时何来,有担当就不会有祸”。
7. 行鞠躬,孝子之心:“孝敬母亲,仁慈待人,忠实不渝”。
8.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遇见贤者,要学习他们的美德;遇见不贤者,要诚心反省”。
9. 一条虚心之路:“保持真心、无私奉献,彼此平等、共同携手,虚怀
若谷、博取众家之长”
10. 三十而立,自立自强:“三十而立,自立自强,不断提高,实现自
我价值”。
11. 长生不老,寿与天齐:“保持健康,心平气和,自在快乐,常保青春”。
12. 养其志,定其行:“明确目标,踏实行动,锐意进取,不知疲倦”。
1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是圣贤,零极致的完美是不可
能的。
”
14. 言行一致,处处留心:“言行一致,一言一行都要讲究,时时留心,我行我素”。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不思想,不
会有大的进步;思而不学则殆,只想不去实践,知识不会被消化”。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经典名句摘抄大全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经典名句摘抄大全《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的《道德经》经典名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5、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道德经》8、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老子》1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道德经》1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道德经》1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1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道德经》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道德经》1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释:上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解释:正直的人像屈服,灵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迟钝,指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显露自己。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释: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4、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解释: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
5、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解释: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
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
6、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解释:天地的变化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释: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解释: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解释: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解释: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统治者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
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12、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1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经典道德经名句翻译及感悟
【导语】道德经在中国可谓是⽆⼈不知,⽆⼈不晓。
其中的内容涵盖⼴泛,以致于对后世⽂学产⽣了深远的影响。
⽂章内容朴素却⼜极致真理,真乃是⼈⼈必读的国学宝典。
下⾯是分享的经典道德经名句翻译及感悟。
欢迎阅读参考!【篇⼀】经典道德经名句翻译及感悟 1、信⾔不美,美⾔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出处:《道德经》第⼋⼗⼀章 【翻译讲解】:诚实的语⾔不华美,华美的语⾔不诚实,善良的⼈不会花⾔巧语,花⾔巧语的⼈不善良;⼤智的⼈不杂博,杂博的⼈不智慧。
【感悟】⽼⼦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五千⾔的精辟结语。
2、我有三宝,持⽽保之:⼀⽈慈,⼆⽈俭,三⽈不敢为天下先。
——出处:《道德经》第六⼗七章 【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是慈爱,⼆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感悟】⽼⼦提出“三宝”作为⾃⼰的理论基础。
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三宝”的核⼼。
3、善为⼠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者为之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章 【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的,不与敌⼈正⾯交锋,善于⽤⼈的⼈对⼈谦下。
【感悟】“处下”与“不争”是⽼⼦思想的重要⽅⾯。
此处结合⽤兵、⽤⼈,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
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出处:《道德经》第六⼗九章 【翻译讲解】:两军势均⼒敌,哀痛的⼀⽅胜利。
【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前,战⽃⼒。
5、民不畏威,则⼤威⾄。
——出处:《道德经》第七⼗四章 【翻译讲解】:当⼈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感悟】赢得民⼼,关注民⽣,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6、圣⼈⾃知不⾃见,⾃爱不⾃贵。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圣⼈有⾃知之明⽽从不⾃我表现,有⾃爱之⼼从不⾃显尊贵。
道德经里的经典名言并解释
道德经里的经典名言并解释《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欢迎阅读参考!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
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
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
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解释】: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解释】: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
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是不会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德经》名言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
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哎呀,你想想看,这不就像是大自然对所有生物都一视同仁嘛,不会偏袒谁。
比如在一场洪水中,无论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都可能面临相同的危险呀!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嘿,这多重要啊!你想想,如果一个人只了解别人,却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那不就像只看到别人身上的星星,却不知道自己也是发光的呀。
就像那个总是对别人指手画脚,却从不反思自己的小张。
3.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这不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着急嘛!就好像一棵大树,它得慢慢生长才能变得粗壮高大呀。
很多成功的人不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积累才绽放光彩嘛,看看那些大器晚成的艺术家们就知道啦!
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哇塞,这简直太形象了!这不就和做事一样嘛,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从一点点小事情开始积累的呀。
好比盖一座高楼,也是一砖一瓦慢慢建起来的呀,你说对不?
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真的诶,很多时候不就是这样嘛!当你觉得倒霉的时候,说不定好运就在后面等着你呢。
就像那次小李丢了工作,结果却找到了更好的机会,多神奇呀!
6.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可真是深奥啊!其实想想,不就是说有些道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嘛。
就好像爱情的感觉,你很难用言语完全表达清楚呀,对不?
总之,《道德经》里的这些名言名句真的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思考!。
道德经名言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道德经名句10句简短
道德经名句10句简短1、治人事天,莫若啬。
选自《老子·第五十九章》。
事:侍奉,奉行。
啬:原意是指收获谷物,泛指农事;后引申为爱惜、节俭之意。
【译文】治理人事本行天道,没有比节俭好的了。
2、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选自《老子·第九章》。
功:功名利禄。
遂:成就。
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译文】功名利禄有了成就,就不要再争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3、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圣人被褐而怀玉。
选自《老子·第七十章》。
【译文】能了解我的人极少,能效法我的人也很难遇到。
圣人虽然穿着粗布衣,却怀有宝玉。
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选自《老子·第三十二章》。
均:均匀。
【译文】天与地相合,能会降下甘露,人们无须指令而自然均匀。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纳。
选自《老子·第四十五章》。
屈:弯曲。
讷:即不善说话。
【译文】最正直的东西好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辩说,最大的赢利好似亏本。
6、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选自《老子·第二十章》。
唯;恭敬的应声。
阿:怠慢的应声。
【译文】恭敬的应声“是”,与怠慢的应声“啊”,相差有多大?善与恶,二者差异又有多大呢?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选自《老子·第七十七章》。
损:减少。
余:剩余。
不然:不是这样。
奉:奉献。
【译文】天之道法,是减少有剩余的来补给不足的;而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养有剩余的。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选自《老子·第六十七章》。
慈:慈心。
俭;节俭。
【泽文】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慈爱”;第二是“节检”;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9、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选自《老子·第二十七章》。
袭:承袭,此指隐含之意。
明:聪明。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经典名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经典名句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3.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4.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8.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弟子规》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9.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弟子规》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道德经里面最经典的名句
道德经里面最经典的名句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你知道《道德经》的经典名句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收集的《道德经》的经典名句大全(精选170句),欢迎阅读。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5、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道德经》8、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老子》1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道德经》1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道德经》1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1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道德经》1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道德经》1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2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道德经》2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道德经》2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及解释国学经典《道德经》10大经典名句,字字珠玑,千古智慧。
1.言有宗,事有君。
——《道德经·第七十章》说话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定要中心。
2.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第六十章》小鲜是指小鱼。
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4.少则得,多则惑。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
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一,而不应当繁杂。
5.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
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菱角的,最宝贵的器物,是在最后制成的。
至大的声音听起来却似没有声音,最大的形体,却反而没有形状。
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第八章》居住在顺风顺水之地,内心深沉澄净,处世仁慈,说话诚信,办事公正,因势利导,适时而动。
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大风不会持续刮一个早晨,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
这句话是指很迅猛、很大的事物,持续时间是很短的。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八章》上善,最善的人。
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却不与万物相争。
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唯一的道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新的状态,从而产生了万物。
万物背阴而向阳,在阴阳二气的相互激荡下形成新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2、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也。
13、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14、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5、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6、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7、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8、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9、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21、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2、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3、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24、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6、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27、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8、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9、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0、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31、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32、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33、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4、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5、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6、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38、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39、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40、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远。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41、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2、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3、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44、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5、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46、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7、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48、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49、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50、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1、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52、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3、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4、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5、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56、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7、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8、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