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提到君子有三戒

合集下载

《论语》中关于君子有三戒的真实含义

《论语》中关于君子有三戒的真实含义

《论语》中关于君子有三戒的真实含义【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万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出处】《论语》:季氏篇【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解读】在这里,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这三个方面以血气盈虚为依据进行划分,分别是戒色、戒斗、戒得。

这三戒针对的是人的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因而也可以看作人生三戒。

《淮南子.诠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生,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

”可以说,这是对孔子人生三戒思想的进一步阐述。

年轻的时候要戒色,是因为“血气未定',意思是说身心的发展都不儺全。

身体上,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完全;心理上,识别能力和自制力还不够强大,往往会经不住诱惑,进而沉湎女色,伤害身体。

“戒色'中的色,主要是指女色。

少年时期,气血还不够充盈,好色纵欲,必然会严重损害身体儺康。

历史上,不少少年皇帝都是因为沉湎女色而早早驾崩的。

像明朝正德皇帝、清朝的咸丰皇帝,都是因年轻时纵欲过度,只活了30来岁。

当然,我们也可以对色扩大理解,将一切让人看了赏心悦目的东西都视为色,比如华丽的衣服、装饰、建筑、花鸟等。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好看的东西谁都喜欢,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好色要有节有制,不能沉迷其中。

人到中年要戒斗。

这里的斗也要作宽泛的理解,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打架斗殴,还应包括心理上的争强好胜,事事都要胜人一筹。

到了壮年,体魄强健,知识的积累已经基本完成,经验也相当丰富了,也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因而就渐渐傲慢起来,喜欢处处争胜。

如果在官场,则喜欢排挤异己,争夺权势:如果在商场,则喜欢竞争于商战,热衷打压对手;如果在学术界,则容不得他人对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提出质疑。

《论语》君子有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

《论语》君子有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

《论语》君子有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正旺盛,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解读】人的一生看起来很长,但细细想来,可以分为少年、壮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有好也有坏,好的方面固然要发扬,不好的方面也要尽量避免,这样才能够一生顺遂平安。

人处年少时期,心智还不成熟,尤其在男女情感上要注意。

在这个时期,人情窦初开,在荷尔蒙的刺激下,对异性会更加的关注。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

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高中生、大学生因为感情而出现一些问题,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甚至出现轻生的现象。

还有的人由于对异性过于迷恋,甚至会做出一些违法之事,最终不但伤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自己的一生。

由于信息社会的发达,年轻人能够接触的各种信息也就更多。

从更广泛讲,“色”还包括一切声光色影,譬如游戏、品牌的穿戴、奢华的餐厅等,年轻人很容易贪恋身外之物,为之痴迷甚至疯狂。

年少时期缺乏对世界的认识,很难辨别良莠,如果能通过自己学习辨别,这自然是非常好,但其实很多人都需要引导,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到壮年,精气达到人生最高峰,最难以忍受别人轻视、挑衅,要避免与人争斗。

血气方刚,争强好斗也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没有经过严格修养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谁又不想抢点风头、出人头地呢?谁又不想在单位、在女朋友面前表现自己的优秀呢?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要有一定的分寸。

与人争斗,争强好胜,处理不好就可能惹出事端甚至官司。

不管这个“斗”是文斗也好,武斗也好,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因为情绪失控与人结了仇怨,谁对谁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

与其面对将来会出现的难以掌控的结果,还不如现在就把自己的好斗之气控制住。

人生三戒:年少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

人生三戒:年少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

人生三戒:年少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但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斗争;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这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孔子将人生分三个阶段,对人慎戒的名言。

我们加上年龄、经验、心理、生理的体验,就越知这三句话意义之深刻。

少年戒之在色,就是性的问题,男女之间若有过分的贪欲,很多人只到三四十岁,身体就毁坏了。

有许多中年、老年人的病,就因为少年时的性行为,没有“戒之在色”,而种下病因。

中国人对“性”这方面的学问研究得很周密,这是在医学方面而言,但是很可怜的,在道德上对这方面遮挡得太厉害,反而使这门学问不能发展,以致国民健康受到妨碍。

据我所了解,过去中小学生几乎没有一个青少年不犯手淫的,当父母的要当心!当年德国在纳粹时代,青少年都穿短裤,晚上睡觉的时候将手绑起来放在被子外面,这是讲究卫生学,为了日耳曼民族的优越。

这样的做法,虽然过分了,但教育方面大有益处。

现在年轻一代的思想,女孩子愿意嫁给有钱的老年人,丈夫死去了,反正有钱再嫁人;男孩子受某些外国电影的影响,喜欢爱恋中年妇女。

这是一般的风气,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所以知道了青少年的思想后,发现我们的教育问题很多。

至于外国,如美国的男女青年,很不愿意结婚,怕结婚以后负责任,只是玩玩而已,以致社会一片混乱。

这是人类文化一个大问题,所以孔子说:“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这句话真的发挥起来,问题很多,性心理的教育,要特别注意。

壮年戒之在斗,这个斗的问题也很大,不止是指打架而已,一切闹意气的竞争都是斗。

这里说戒之在斗,就是事业的竞争,处处想打击人家,自己能站起来,这种心理是中年人的毛病。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哉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哉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哉
“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这是孔子的名言。

它既是开
朗的思想,也是一种指导群众的精神探索。

首先,“君子有三戒”提醒人们要有良好的戒律:要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约束自己遵守规则;要博得知识,学会做正确的事情;要珍惜
时光,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不浪费时光。

其次,“及其壮也”更强调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来源于生活,要
通过调整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来保持身体
健康。

此外,及时参加充满乐趣的锻炼,保持体力和壮体的运动也是
不可缺少的。

最后,“血气方刚”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拥有自信
和勇气,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为别人的意见而动摇自己的决心,立足当下,勇往直前。

总之,“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这句话,既昭示了人们需
要时刻戒律诚实,珍惜时光,保持健康,又激励人们拥有坚定的信念,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人们过着有戒律、有法度、有勇气的生活,就可以获得幸福和快乐。

人生三戒

人生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细细地品读起来,顿觉不仅有着精髓的内涵,而且还有着深邃的哲理,的确是做人之名言。

人的一生是要分为几个阶段的,就像孔子把他自己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那样,即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把人生的阶段所发展的过程,通过对人生的观察,他认为作为君子最基本的要求人生要三戒,即: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

人生这三戒,虽然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的,对古代人的要求,但是对当今的人生要求,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透过社会现象,不难发现一些自认为是君子的人,没有做到这三戒。

现在人生需要戒的已经不止是三条了,还有许多需要戒的,这三戒也在是少、中、老三个年龄段定格了,因为色、斗、得似乎非常相关,在有的人身上已经具备了三位一体。

少年戒色,就是要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远离黄色读物,集中精力多学习,求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少年戒色是非常必要的,但少年不仅仅戒色,还要节制喝酒、玩乐、电脑游戏、歌舞狂欢等,这些过度的纵欲也是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壮年时戒斗,斗的本身是一种人的心态,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人人都想自己有一个好的前程,成为人中之龙。

为了权、利、女人、面子等与别人发生争斗,这种争斗大部分不是理智的,是情绪化的,而且大都是暗地里的。

有的人为权而斗,在一个单位工作表面上相处和谐,实际上相互拆台,暗地里放冷枪,关键时候打上一棍子,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让别人得到,演绎着损人不利己的悲哀。

有的人为利而斗,不是在同行业上求得同发展,而是你挣我夺。

人与人之斗其方法之多,类别之广,不少人往往会利令智昏,误入歧途,陷入无原则的斗争中去,其结果,无休止的争斗,只能带来疲惫的身躯和烦恼的心情。

老年戒得,得是得到,贪得无厌。

人的贪欲并非只是老年人所有,有贪欲的人已经没有了阶段性,在中年人身上也不在少数,贪欲是人生之大敌。

三戒

三戒

永: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畏日:怕犯日忌。 拘忌:拘泥于禁忌 生岁直子:出生的年份正当农历子年。直,通“值”,正当。 僮:童仆,这里泛指仆人。 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 恣:放纵。 由是:于是。 椸:衣架。 率:都 昼累累与人兼行:累累,一个接一个。兼行,行走。 窃啮:偷咬东西。 阴类:在阴暗地方活动的东西。 假:借。阖:关闭。
敌人是谁,失去了警惕性,所以说它的死也是咎由自取。从这一点看, 作者是讽刺了那些依仗权势而作威作福的人
启示:我们不能因为有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失去了对危险的警惕 性,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2、从主人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主人的过度纵容,使麋 鹿得以养尊处优,使它失去了作为一只麋鹿应该具有的 对狗的警惕性,所以说麋麑之死也有主人的责任
课文分析
原文:【序】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 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 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 似其事,作《三戒》。
译文:【序】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 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 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 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 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 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 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 黔(qian):唐代黔中道,现为贵州省别称。 • 慭(yin)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 且:将要 • 荡倚冲冒:荡,冲撞。倚,挨近 • 虎因喜:因此 • 驴不胜怒:胜,承受 • 因跳踉大㘎(han):跳踉,腾跃的样子。㘎,吼叫。 • 形之庞也类有德:类,似乎,好像。德:道行
《黔之驴》写了徒有其表的蠢驴,讽刺了外强中干 的小人。“黔之驴”从外形看是个庞然大物,神气活 现,但它愚蠢无能的真相暴露后,便难逃死亡的命 运。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而外强中干的人, 他们只能利用表面的强大吓唬别人一时,其结局是 可悲的。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禁戒:年轻时,要禁戒女色;到了壮年,要禁戒争斗;等到了老年,要禁戒贪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禁戒:年轻时,要禁戒女色;到了壮年,要禁戒争斗;等到了老年,要禁戒贪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禁戒:年轻时,要禁戒女色;到了壮年,要禁戒争斗;等到了老年,要禁戒贪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禁戒: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禁戒:年轻时,血气没有成熟,要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处于旺盛的阶段,要禁戒争斗;等到了老年,血气逐渐地衰微,要禁戒贪得。

”孔子这里说的是君子的三戒:戒色、戒斗、戒贪。

孔子这样表述,不是说只在少年的时候,戒色;只在壮年的时候,戒斗,在只在老年的时候,戒贪。

而是说作为君子,无论何时都要戒色、戒斗、戒贪,只是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

色,狭义地说,是男女之私情。

广义地说,是对一切给我们感官带来刺激的外物。

如果人追求这些东西,人的目光就会变得短浅,心胸就会狭隘。

更严重地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或者走上犯罪道路。

而在年前的时候,世界观没有形成,身体也不健全,放纵自己对物质财富、对女色更容易起贪恋的心,更易因此而产生误导,使自己陷入错误之中。

因此,当年轻的时候,尤为要注意戒色。

斗,狭义地说,是与人的争斗,广义地说,是不择手段的竞争。

与他人身体的争斗,是匹夫之勇;和他人或者竞争对手不择手段的攻击,是卑劣下流的行为,短期内会给竞争对手造成损失,长期地说,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害。

作为壮年人,身体很强壮,心理很成熟,心机也很深,担负着社会的责任也很多,压力比较大,其竞争心很强,极易产生无原则的斗争的行为,因此壮年人重点在于戒斗。

贪,就是对外部世界的占有欲,包括对人、对物、对地位、对寿命等等一切的身外世界——自己无法掌控的世界一种占有和控制的心态。

这样的心态人人都有,是人苦恼的根源之一。

年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了,不安全感增强,这种贪欲也会随之增强,所以,在年老时,尤其要注意戒贪。

色、斗、贪,是苦恼的根源,也是罪的根源,人在不同时期,其欲望的表现也有不同,所以人要在不同的阶段注意禁戒的重点。

君子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

君子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

君子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论语·季氏》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智慧地指出了人生三个不同年龄段上之慎“戒”。

少年戒色年少之时,血气还未成熟,应该力戒色欲。

年少肾气未充,骨髓未满,正是长身体、长智慧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谨而纵欲,则就像在砍伐生命之树,或戕害了身体,或败毁了德行,也耽误了大好时光,会使你一辈子一事无成。

色不仅是指色情,也包括一切人间的诱惑。

壮年戒斗这个斗的问题也很大,不止是指打架而已,一切闹意气的竞争都是斗。

三十以后的壮年时期,血气方刚,容易为情、为名、为利、为面子、为女人(或男人)而与别人发生争斗,这种争斗大部分是情绪化的,不是理智的,应该力戒这种争斗。

如果刚勇斗狠,则或一朝之忿而死于非命,或甚至弄刀动枪而祸及社会。

老年戒得年老之时,血气已衰,在这个阶段,人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得与失。

因为人一生的辉煌阶段已慢慢过去,人不能总活在过去的辉煌中,应平淡对待利益得失,快乐生活,颐养天年。

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一毛钱都舍不得花,事业更舍不得放手,孜孜图利,结果往往晚节不保,人生的句号没有最后圈好,还丧失了自己一生的作为,输光在终点上。

人生能把这些道理看得开,自己能够体会得到,就会感到舒服,否则到了晚景,自己精神没有安排,是很痛苦的,所以孔子这个“人生三戒”很值得我们去实践。

问题在于,怎么戒?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的话说:“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的是志气。

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

”这实际上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上》)用志气去控制血气。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那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

孟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孟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孟子论语全文及翻译孟子论语原文孟子说:“学而时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孟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以礼乐聊时,乐母父之言;以礼乐学,乐友之言;以礼乐问,乐先圣之言。

”孟子说:“身未动心未热,惟观于已成之功,盖未定之是与?”孟子说:“人生而知之者少,然而可教也;人未有完全无知者,亦未有完全无教者。

言教数,其道存。

”孟子说:“人之所以能,我而能者也。

”孟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吾从之。

”孟子说:“弟子问曰,‘大人有过而不改,可以为仁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孟子说:“不知生之乐者,寿之年也;不知老之苦者,夭之年也。

”孟子论语翻译孟子说:“研究并且及时复,不也是愉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过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孟子说:“君子应该有三个戒律:在年少时,要戒色欲;到了壮年时,要戒斗争冲动;到了老年时,要戒得失欲望。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在适当的时候,以礼乐来康乐自己的父母;以礼乐来研究,乐于倾听朋友的言辞;以礼乐来提问,乐于追随先圣的言论。

”孟子说:“身体没有动,心不会热,只能观看已经完成的成就,岂不是没有确定的事情吗?”孟子说:“人生而具备一些知识的人很少,但他们是可以被教育的;人生中没有完全无知的人,也没有完全无法被教育的人。

只要授以教导,他们会有所成长。

”孟子说:“人能力有所表现,那是我发挥了人的潜能。

”孟子说:“言语忠诚诚实,行为真实尊敬,哪怕是蛮夷的国家,我也要追随。

”孟子说:“弟子问道:“如果大人有错误但不改正,可以称其为仁吗?” 子曰:“君子遇到困境时会坚持原则,小人在遇到困境时会骚乱。

”孟子说:“不懂得生命的乐趣,是指长寿的年岁;不懂得老年的痛苦,是指夭折的年岁。

”。

孔子:君子有三戒,修身又养性

孔子:君子有三戒,修身又养性

孔子:君子有三戒,修身又养性艺述史官方原创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曾国藩的六戒,说要戒名利、戒争抢等等。

在读古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古代的圣人们对自己的人生都有很大的要求,也都明确有了戒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孔子的三戒。

《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作为君子要有三个方面需要戒备:第一年少的时候,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要戒备因为美色而产生的情感欲望;第二壮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要戒备自己情绪的变化;第三等到老年的时候,精力没有中壮年的时候旺盛了,要戒备贪得无厌。

总结来说,这三戒分别是戒色、戒斗、戒贪。

戒色这点主要是针对年轻人的。

年轻人好奇心重,最容易受社会上的诱惑影响。

曾国藩曾经也说过,“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

”引申到现在,这里的色不仅仅是美色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一种社会诱惑,包括金钱、名利等等这些。

戒斗这点是针对中年人的。

我们说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这三类人,生活压力最大的要属中年人了。

中年人上有老、小有小,是一个大家的顶梁柱,肩上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很多。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不能过分得争强好斗,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保证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保证身心健康。

戒贪这点是针对老年人的。

老话说,“戒贪,贪则无品”,说一个人太贪心的话,我们会说这个人“真的没品”。

尤其是老年人,儿孙满堂,正是享福的时候,更要容易满足,才能让自己活得快活自在。

古语说,“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人一辈子也不会知足,老了没什么事情了,能歇着就是福啊。

戒色、戒斗、戒贪,孔子的“三戒”是根据我们人的年龄压力得来的。

孔子认为只有注重修养,才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有所警戒。

这也是我们需要在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

怎样用君子有三戒写作文

怎样用君子有三戒写作文

怎样用君子有三戒写作文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出处:《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天地之大,无所不有。

古人云:“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

”孔子所谓“少在色;壮在斗;老在得”三戒者,亦“往往皆自作孽耳。

”凡人大抵少年狂放、中年沉敛、老年苍劲。

常人之行为作事方式多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就行文作诗、舞文弄墨而言,年青一族多喜作抒情式诗文,浪漫多情而又常不着边际,时或故作无病呻吟语,多空话废话,令人不屑;壮年者多喜作叙述式诗文,虽满怀激情却渐趋笃实质朴;老年者则更多耽于回忆,怀念过去,凄凉感旧、慷慨生哀,悲怆无奈之情常令人唏嘘。

嗯,我来说说.君子三戒: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少年之人,身体刚刚长成,思想还未成熟,还未能明白色字头上一把刀,须知纵欲无度,将会给尚未完全成熟之身体以巨大打击,对今后的人生将遗害无穷,但因为年少,控制能力又差,极易受引诱而纵欲,因此必须要慎之又戒之!至于壮年,身体已到强壮成熟之境地,思想也成熟了,这种年龄阶段,可以用一个人生强大时期的词来形容,然而,因为自己强大了,就容易争强逞能,好勇斗狠,须知,强中更有强中手,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经常与人争斗是容易陷入到危险中的,因此,戒斗是必须要做到的,无谓的冒险是愚蠢的!至于老年,因为人老了,身体已经慢慢衰老了,身体机能也慢慢衰退了,然而,人就是这样,身体老了,但自己却并不一定知道老了,他还有可能按壮年时期那样,去做很多事,去谋求很多利益,他的欲望还很强烈.这样就会容易陷入到危险之中,比如年轻时能负担百斤,能与三妻四妾如胶似漆,而老年了他还想要这样,但他的身体却受不了了!因此,不要贪得无厌,慎之,戒之啊。

君子有三德、三畏、三乐、三戒、三思、三变、三省.三愆

君子有三德、三畏、三乐、三戒、三思、三变、三省.三愆

君子有三德、三畏、三乐、三戒、三思、三变、三省.三愆
子曰:“君子有三德:仁而无忧、知而不惑、勇而不惧。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曰:“君子有三思: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侍君子三愆:言未及之而言。

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来源:孝爱(微信号:xiaoaikejikeji)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办法让世界往美好更靠近一小步。

我非常相信一件事:你,就是力量。

传播孝道,播种大爱!
阅读是一种智慧,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喜欢的按照下面方法关注我们哦。

君子三戒文言文翻译

君子三戒文言文翻译

昔者孔子言君子有三戒,吾人宜深究其义。

夫少年之时,血气方刚,心思未定,易于受外界诱惑。

是以君子宜戒之在色。

盖少年之时,观美色而动心,听靡靡之音而忘形,此乃败德丧身之始。

故君子当修身养性,远避声色,以防心性之堕。

及壮年,血气方刚,志气昂扬,易于与人争斗。

是以君子宜戒之在斗。

盖壮年之时,或因名利之争,或因情仇之怨,易于冲动,动辄以武力相向。

此乃损人利己,害己伤人之举。

故君子当谨言慎行,克己复礼,以防争斗之祸。

至于老年,血气已衰,心志渐定,易于贪得无厌。

是以君子宜戒之在得。

盖老年之时,或因家业之兴,或因子孙之福,易于沾沾自喜,贪得无厌。

此乃自满自足,忘却本分之态。

故君子当谦虚谨慎,知足常乐,以防贪婪之患。

然则君子三戒,非但关乎个人修养,亦关乎国家社稷。

若少年不戒色,则道德沦丧,风俗败坏;若壮年不戒斗,则社会动荡,民生凋敝;若老年不戒得,则权势熏心,国家危亡。

是以君子必谨记三戒,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试以文言文译之,以见其义:少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夫少年之时,心志未定,易于受美色之惑,故宜远避声色,以养心性。

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夫壮年之时,志气昂扬,易于与人争斗,故宜谨言慎行,克己复礼,以防争斗之祸。

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夫老年之时,易于贪得无厌,故宜谦虚谨慎,知足常乐,以防贪婪之患。

君子三戒,虽为个人修养之要,亦为国家社稷之基。

愿吾辈皆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负先贤之教诲。

嗟乎!君子三戒,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日之效。

唯有终身践行,方能成就君子之德。

愿世人皆以此为准则,共勉之。

君子三戒原文及解释

君子三戒原文及解释

君子三戒原文及解释
【简拼】:jzsj
【解释】:戒:戒规。

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原文】:《论语?季氏》:“君子存有三戒:太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青也,血气方刚,灌顶这在斗;及其旧也,血气既何如,戒之在得。


【顺接】:戒备森严戒奢以俭戒奢宁俭戒舟慈棹戒骄戒躁
【顺接】:垂堂之戒丁宁劝戒丰屋之戒覆舟之戒覆车之戒后车之戒君子三戒累诫不戒
【逆接】:归遗细君国无二君琴挑文君如意郎君食子徇君万乘之君悮国欺君无父无君
【逆接】:君临万国君主专制君主政体君主立宪君举必书君仁臣直君侧之恶人君前臣名。

《论语》:君子三愆三戒三变九思

《论语》:君子三愆三戒三变九思

《论语》:君子三愆三戒三变九思
【原文】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演技知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原文】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原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子夏说:“君子在别人看来仿佛会有三种变化:远看他的样子觉得庄严可怕,靠近他又觉得和蔼可亲,听他说话又觉得理性严厉。


【原文】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论语最经典的三句话

论语最经典的三句话

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3.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5.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第十六》)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篇》)8.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

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1.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日:“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15.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君子有“三戒”: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

君子有“三戒”: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

君子有“三戒”: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最有格调的心学微刊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人的“血气”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有盈虚消长,君子应随时而知戒:一、少年戒色“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这是说人在少年时,血气薄弱,筋骨未强,所以要戒色。

少年戒色培育的是人一身的元气。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他并没有否定男女大欲,不过他告诫人们,人在少年,血气未定,倘若贪色纵欲,必然会自损其身,以致百病丛生。

从现代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少年时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若贪色纵欲,自然会伤其根本。

《礼记·曲礼》中说:“三十曰壮,有室。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壮年,血气强健,心理成熟,这时才有妻室。

这是充分考虑了人的身心状况的。

二、壮年戒斗“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这是说人到了壮年时,年轻气盛,易于冲动,所以要戒斗。

壮年戒斗培育的是人一身的和气。

所谓“斗”,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打架斗殴,凡一切意气用事之举,都属于“斗”。

像韩信,不为屠夫言语所激,不是拔刀相向,而是甘受胯下之辱,可谓“戒之在斗”的典型。

像《三国演义》里的周瑜,翩翩公子,才智卓绝,但却气量狭小,时时欲占诸葛亮的上风,却每每棋差一着,临死前还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可谓“戒之在斗”的反面典型。

三、老年戒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说人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所以要戒得。

老年戒得培育的是人一身的正气。

所谓“得”,一是对已得之物患得患失。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举例说,“某老先生,也很有钱,专门存美钞,每天临睡以前,一定要打开保险箱,拿出美钞来数一遍,才睡得着”,可谓对钱财患得患失的极端了。

一是对未得之物贪得无厌。

本来,老年人遍历世事,早应看破名利权位等身外之物,若还恋恋不忘,汲汲求取,只会使已经衰弱的血气加速枯竭。

君子三戒:《论语》中的修身之道

君子三戒:《论语》中的修身之道

君子三戒:《论语》中的修身之道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儒学的核心思想源自《论语》,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把《论语》看成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事实上《论语》的核心在修身。

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应如何修身做了比较清晰的表述,并针对君子不同的人生阶段有重点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认为,君子一生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戒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便要警戒,莫好胜喜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便要警戒,莫贪得无厌。

戒色从生理规律上讲,人之血气“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

”《论语》中所说的“少时戒色”是告诫血气为未定的年轻人应避免纵欲过度,不为中、老年留下身体方面的祸根。

很多令中、老年人苦不堪言的疾病都是青少年时纵欲过度而引起的。

孔子并非禁欲主义者,他只想告诉年轻人要懂得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做到“知止”。

回到当下,若从“知止”这个角度看,“戒色”恐怕就不仅仅是说给年轻人听的了。

孔子曾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六个不同阶段,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按这个划分标准,我们当今社会的成功人士基本是在40岁到60岁这一档,事业稳步上升,有权、有钱、有地位,加之外部环境浮躁之风盛行,“小三”“二奶”屡见不鲜。

无论是官、商,还是普通人,因不知“戒色”而断送前程的不在少数,《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式的“成功者”更是“重灾区”。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不仅是在告诫年轻人,更是对中年人的一个提醒。

戒斗孔子所言“壮年戒斗”的“斗”并非仅指打架斗殴,更多指过分的争强斗胜之心。

虽然儒家一向主张积极入世,但同样也恪守“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

在孔子看来,人到壮年正是血气方刚、春风得意之时,很容易因为无节制的争强好胜而误入歧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