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平衡与协调训练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或人体某 一部位处于某 种特定的姿势 ,例如坐或站 等姿势时保持 稳定的状态。
自动态平衡
人体在进行各 种自主运动, 例如由坐到站 等各种姿势间 转换运动时, 能重新获得稳 定状态的能力 。
他动态平衡
人体对外界干 扰,例如推、 拉等产生反应、 恢复稳定状态 的能力。
第六章第一节
4
截瘫患者直腿坐位平衡
平衡训练方法
仰卧位
第六章第一节
14
平衡训练方法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
适合截瘫患者,是上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 前的准备训练。
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保持静态平衡;然 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进行他动态平 衡训练;最后进行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自己向各个 方向活动。
第六章第一节
15
第六章第一节
17
平衡训练方法-站立 位
1. 静态平衡训练:辅助和 独立
第六章第一节
19
2、他动态平衡训练:减小支撑面积;站在软 垫上;活动的平板上运动(平衡板)
3、自动态平衡训练:向不同方向运动身体、 双下肢交替负重练习、触碰治疗师手中的 物品、抛接球训练、伸手取物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 运动时间:机体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完成、 建立新的平衡的时间
平衡障碍的原因
•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2、肌力和耐力降低 • 3、关节活动度和软组织的柔韧性
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
1.平衡的条件:重心与支撑面的中心 2.支撑面积 3.稳定极限:重心在支撑点上方摆动 所容许的最大角度(支撑面有关)
第六章第一节
坐位和站立位
• 动作:单一
复杂
• 视觉反馈:睁眼
闭眼
• 复杂动作进行分解
上肢协调训练
1.双上肢交替上举。 2.双上肢交替摸肩上举 3.双上肢交替前伸 4.交替屈肘 5.前臂旋前、旋后 6.腕屈伸 7.双手交替掌心拍掌背
双手交替握拳敲击掌心
8.指鼻练习 9.对指练习 10.指敲桌面 11.其他:画画,下跳棋
第六章第二节
40
• 掌心掌背互击
• 双手手指指腹相接处
• 注意:非平衡性的协调试验中,试验项目 亦可以作为训练方法。
下百度文库协调训练
1.交替屈髋。 2.交替伸膝。 3.坐位交替踏步。 4.拍地练习。
第六章第二节
42
整体协调性训练
1.原地踏步走。 2.原地高抬腿跑。 3.其他:跳绳,踢毽子,划
船等等。
平衡训练方法-坐位
长坐位平衡训练
端坐位平衡训练
第六章第一节
16
平衡训练方法-手膝位平衡训练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瘫患者, 也适用于运动失调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 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患者取肘膝跪位保持平衡;治疗师向 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患者自己向各个方 向活动或者躯干侧屈或旋转,然后可指 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肢抬起并保持平 衡,随着稳定性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 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持平衡。
• 0级:无法保持直腿坐位静态平衡 • 1级:双手支撑在身体后方能保持直腿坐位静
态平衡 • 2级:双手扶膝能保持直腿坐位平衡 • 3级:双上肢水平外展90°能保持直腿坐位平
衡 • 4级:双上肢前屈90°能保持直腿坐位平衡 • 5级: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能保持直腿坐位平
衡
平衡反应
• 反应时间:人体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现 可见运动的时间
返回
28
物理治疗技术
第二节 协调功能训练
协调的概念及分类 影响协调训练的因素 协调训练的基本原则 协调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
第六章第二节
平滑、
有控 制
准确
协调的分类
第六章第二节
小脑性共济失调 基底节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
•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 张力和随意运动
第六章第二节
43
1.协调功能训练适用具有协调功能障碍的 患者。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 或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暂不宜 训练。
第六章第二节
44
3.训练前、训练中要注意协调功能评定,以 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
4.协调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 行相应的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其他 训练。
(4)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和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
的训练
(5)从睁眼到闭眼
第六章第一节
11
平衡训练的顺序
1.系统地有顺序地进行 坐位平衡→爬行 位平衡→双膝跪位→立位平衡。
第六章第一节
12
• 2.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 最稳定体位 →最不稳定体位;人体支撑面积由大→小; 身体重心由低→高;静态平衡训练→动态 平衡训练;睁眼下训练→闭眼下训练;无 头颈参与活动→有头颈参与活动。
第六章第二节
35
协调训练的基本原则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动作的练习由简单到复杂。 2.重复性训练:每个动作都需重复练习,才能起到强 化的效果。 3.针对性训练:对具体的协调障碍进行针对 性的训 练,这样更具有目的性。 4.综合性训练:除了协调训练,还要进行相关训练, 如改善肌力和平衡的训练等。
第六章第二节
1.通过矫正镜对患者进行姿势矫正; 2.治疗师应用口令,给患者进行指导,如“向前、向后”
等指令来矫正患者的姿势; 3.患者向一侧倾斜时,治疗师应轻轻地向倾斜方向推他,以
诱发姿势反射而使患者能够直立;
第六章第一节
25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4.对偏瘫患者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时,患者躯干不能直立, 头部渐低、前屈,治疗师应推患者两肩或使头部向下, 给予抵抗,与此相对应,患者的躯干则伸展;若患者向 后方或侧方倾斜不能保持平衡时,可以在患者患侧臀部 下方垫上一软枕;
36
协调训练的方法
• 协调训练的基础是利用患者残存的感觉系 统,利用视觉、触觉和听觉进行随意运动 的管理
• 本质在于集中患者的注意力,反复进行正 确的练习
• 训练原则 • 1、单块肌肉训练 • 训练环境:安静 • 体位:舒适 • 在ROM范围内进行:无痛 • 避免代偿
• 多块肌肉协调动作
• 体位:仰卧
• 第六章 平衡与协调的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 协调功能训练
目录
平衡的概念
平衡
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 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
人体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 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
力。
第六章第一节
3
平衡的分类
静态平衡
8
• 4.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 5.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 6.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 • 踝对策(以踝关节为轴摆动) • 髋对策(以髋关节为轴) • 迈步对策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循序渐进的原则
(1)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2)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3)身体重心逐步由低到高
5.截瘫患者在进行长坐位训练前,可先进行髋关节、膝关 节的伸张训练。
第六章第一节
26
临床应用
• 急性期:桥式训练为主 • 恢复期: • 坐位平衡训练: • 站立位平衡训练: • 1、用健手握双杆后放开 • 2、双下肢分开站立,重心左右移动 • 3、双下肢前后分开,重心前后移动 • 4、台阶训练,健侧在上,患侧在下 • 5、立于平衡板,治疗师控制骨盆
• 症状以四肢和躯干失调为主 • 患者对运动的速度、力量和距离不能准确
估计而产生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 较重,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明显,快速轮替 动作异常,大字症,蹒跚步态。
基底节病变
• 表现:肌张力改变及随意运动功能改变
• 震颤、肌张力过高、动作缓慢、面部表情 呆板,见于帕金森
• 上肢或者头面部出现不自主和无目的运动, 及张力低下,见于舞蹈症
• 人体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的姿势状 态,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 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
• 协调(coordination)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 确、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
• 按照平衡训练原则进行平衡训练,注意对 患者的指导和保护。
• 按照协调训练原则进行协调训练,注意对 患者的指导和保护。
脊髓后索病变
• 深感觉障碍 • 不能意识到肢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 表现:站立不稳,行走时迈步不知远近,
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需要视觉补偿 • 闭目难立征阳性
影响协调训练的因素
1.与协调有关的感觉的作用(视觉、本体感觉) 2.动作的频率 3.与协调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肌肉骨骼
其他因素:如精神、心理、认知和患者的主 动性等。
自动态平衡
人体在进行各 种自主运动, 例如由坐到站 等各种姿势间 转换运动时, 能重新获得稳 定状态的能力 。
他动态平衡
人体对外界干 扰,例如推、 拉等产生反应、 恢复稳定状态 的能力。
第六章第一节
4
截瘫患者直腿坐位平衡
平衡训练方法
仰卧位
第六章第一节
14
平衡训练方法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
适合截瘫患者,是上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 前的准备训练。
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保持静态平衡;然 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进行他动态平 衡训练;最后进行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自己向各个 方向活动。
第六章第一节
15
第六章第一节
17
平衡训练方法-站立 位
1. 静态平衡训练:辅助和 独立
第六章第一节
19
2、他动态平衡训练:减小支撑面积;站在软 垫上;活动的平板上运动(平衡板)
3、自动态平衡训练:向不同方向运动身体、 双下肢交替负重练习、触碰治疗师手中的 物品、抛接球训练、伸手取物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 运动时间:机体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完成、 建立新的平衡的时间
平衡障碍的原因
•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2、肌力和耐力降低 • 3、关节活动度和软组织的柔韧性
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
1.平衡的条件:重心与支撑面的中心 2.支撑面积 3.稳定极限:重心在支撑点上方摆动 所容许的最大角度(支撑面有关)
第六章第一节
坐位和站立位
• 动作:单一
复杂
• 视觉反馈:睁眼
闭眼
• 复杂动作进行分解
上肢协调训练
1.双上肢交替上举。 2.双上肢交替摸肩上举 3.双上肢交替前伸 4.交替屈肘 5.前臂旋前、旋后 6.腕屈伸 7.双手交替掌心拍掌背
双手交替握拳敲击掌心
8.指鼻练习 9.对指练习 10.指敲桌面 11.其他:画画,下跳棋
第六章第二节
40
• 掌心掌背互击
• 双手手指指腹相接处
• 注意:非平衡性的协调试验中,试验项目 亦可以作为训练方法。
下百度文库协调训练
1.交替屈髋。 2.交替伸膝。 3.坐位交替踏步。 4.拍地练习。
第六章第二节
42
整体协调性训练
1.原地踏步走。 2.原地高抬腿跑。 3.其他:跳绳,踢毽子,划
船等等。
平衡训练方法-坐位
长坐位平衡训练
端坐位平衡训练
第六章第一节
16
平衡训练方法-手膝位平衡训练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瘫患者, 也适用于运动失调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 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患者取肘膝跪位保持平衡;治疗师向 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患者自己向各个方 向活动或者躯干侧屈或旋转,然后可指 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肢抬起并保持平 衡,随着稳定性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 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持平衡。
• 0级:无法保持直腿坐位静态平衡 • 1级:双手支撑在身体后方能保持直腿坐位静
态平衡 • 2级:双手扶膝能保持直腿坐位平衡 • 3级:双上肢水平外展90°能保持直腿坐位平
衡 • 4级:双上肢前屈90°能保持直腿坐位平衡 • 5级: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能保持直腿坐位平
衡
平衡反应
• 反应时间:人体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现 可见运动的时间
返回
28
物理治疗技术
第二节 协调功能训练
协调的概念及分类 影响协调训练的因素 协调训练的基本原则 协调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
第六章第二节
平滑、
有控 制
准确
协调的分类
第六章第二节
小脑性共济失调 基底节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
•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 张力和随意运动
第六章第二节
43
1.协调功能训练适用具有协调功能障碍的 患者。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 或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暂不宜 训练。
第六章第二节
44
3.训练前、训练中要注意协调功能评定,以 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
4.协调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 行相应的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其他 训练。
(4)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和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
的训练
(5)从睁眼到闭眼
第六章第一节
11
平衡训练的顺序
1.系统地有顺序地进行 坐位平衡→爬行 位平衡→双膝跪位→立位平衡。
第六章第一节
12
• 2.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 最稳定体位 →最不稳定体位;人体支撑面积由大→小; 身体重心由低→高;静态平衡训练→动态 平衡训练;睁眼下训练→闭眼下训练;无 头颈参与活动→有头颈参与活动。
第六章第二节
35
协调训练的基本原则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动作的练习由简单到复杂。 2.重复性训练:每个动作都需重复练习,才能起到强 化的效果。 3.针对性训练:对具体的协调障碍进行针对 性的训 练,这样更具有目的性。 4.综合性训练:除了协调训练,还要进行相关训练, 如改善肌力和平衡的训练等。
第六章第二节
1.通过矫正镜对患者进行姿势矫正; 2.治疗师应用口令,给患者进行指导,如“向前、向后”
等指令来矫正患者的姿势; 3.患者向一侧倾斜时,治疗师应轻轻地向倾斜方向推他,以
诱发姿势反射而使患者能够直立;
第六章第一节
25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4.对偏瘫患者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时,患者躯干不能直立, 头部渐低、前屈,治疗师应推患者两肩或使头部向下, 给予抵抗,与此相对应,患者的躯干则伸展;若患者向 后方或侧方倾斜不能保持平衡时,可以在患者患侧臀部 下方垫上一软枕;
36
协调训练的方法
• 协调训练的基础是利用患者残存的感觉系 统,利用视觉、触觉和听觉进行随意运动 的管理
• 本质在于集中患者的注意力,反复进行正 确的练习
• 训练原则 • 1、单块肌肉训练 • 训练环境:安静 • 体位:舒适 • 在ROM范围内进行:无痛 • 避免代偿
• 多块肌肉协调动作
• 体位:仰卧
• 第六章 平衡与协调的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 协调功能训练
目录
平衡的概念
平衡
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 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
人体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 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
力。
第六章第一节
3
平衡的分类
静态平衡
8
• 4.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 5.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 6.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 • 踝对策(以踝关节为轴摆动) • 髋对策(以髋关节为轴) • 迈步对策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循序渐进的原则
(1)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2)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3)身体重心逐步由低到高
5.截瘫患者在进行长坐位训练前,可先进行髋关节、膝关 节的伸张训练。
第六章第一节
26
临床应用
• 急性期:桥式训练为主 • 恢复期: • 坐位平衡训练: • 站立位平衡训练: • 1、用健手握双杆后放开 • 2、双下肢分开站立,重心左右移动 • 3、双下肢前后分开,重心前后移动 • 4、台阶训练,健侧在上,患侧在下 • 5、立于平衡板,治疗师控制骨盆
• 症状以四肢和躯干失调为主 • 患者对运动的速度、力量和距离不能准确
估计而产生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 较重,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明显,快速轮替 动作异常,大字症,蹒跚步态。
基底节病变
• 表现:肌张力改变及随意运动功能改变
• 震颤、肌张力过高、动作缓慢、面部表情 呆板,见于帕金森
• 上肢或者头面部出现不自主和无目的运动, 及张力低下,见于舞蹈症
• 人体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的姿势状 态,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 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
• 协调(coordination)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 确、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
• 按照平衡训练原则进行平衡训练,注意对 患者的指导和保护。
• 按照协调训练原则进行协调训练,注意对 患者的指导和保护。
脊髓后索病变
• 深感觉障碍 • 不能意识到肢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 表现:站立不稳,行走时迈步不知远近,
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需要视觉补偿 • 闭目难立征阳性
影响协调训练的因素
1.与协调有关的感觉的作用(视觉、本体感觉) 2.动作的频率 3.与协调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肌肉骨骼
其他因素:如精神、心理、认知和患者的主 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