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运动规律专题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题:专题五:大气运动规律

4炉2021〜2021学年度咼三二轮复习专题卷(五)地理•大气运动规律(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0杆面喇強一风向1. 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西伸北进,此日最可能在A. 4月B.7月C.8月D.10月2. 关于此日以下地区天气状况的表达,最可能的是A.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枯燥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天气晴朗C.我国南海大局部地区阴雨连绵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右图中XY 线为等温线,PQ 为锋线,答复3〜4题。
3. 图示区域位于A.南半球B.东半球C.北半球D.西半球4. 关于PQ 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冷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B.为冷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C.为暖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D.为暖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
读“理想大陆分布图〃,答复5〜6题。
5.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那么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6.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那么以下有关该气候类型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河流含沙量大B.径流年际变化大C.径流季节变化大D.河流无结冰现象以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答复7〜8题。
气流7。
以下有关该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8.假设甲、乙风向相反,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答复9〜11题。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复习超级实用精选幻灯片

(3)热量与光照虽有区别,但是也是有联系的。 光照强的地方,气温会短时升高,因此大陆性气候在夏季时 最高温度比海洋性的高,晴天最高温度比阴天的高。在我国东北地 区的鸡西七、八月份也可以达到30多摄氏度,是因为虽处较高纬 度而太阳高度小,但白天可长达14个小时左右。 光热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作物有喜高温和耐温凉 的,热量条件多是低纬优于高纬,平原优于山地。由于热量的地区 不同,农作物在种类、产量、复种制度上有着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在我国,复种制度从南到北有着从一年三熟到一年一熟的递变规律。 四川盆地虽多雾光照少,但纬度低,热量充足,水稻种植可达一年 二三熟;农作物也有喜光和喜阴的,青藏高原虽为高原气候,夏季 气温不高,但利用充足的光照仍可种植喜光耐温凉的作物,如青稞 等作物;东北地区虽纬度高,热量少,但夏季可利用白昼较长光照 条件好,种植喜光的玉米、大豆等。因而各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因地制宜地种植适宜的农作物,以达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农业 生产。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1
【考纲解读】 1、气压、气温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 风向的影响; 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 环流的形成; 4、运用图表,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 天气的影响; 5、结合热点区域,利用图表重点考查气候及 其气候变化。
11
2.光照、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1)太阳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 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a.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有关。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北半球 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 b.日照时数与天气状况有关。晴天,大气中水汽少、云量少, 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光照多,故各种沙漠性气候及大 陆内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很好的光照条件。我国东部湿润和 半湿润地区,由于云雨多,光照较差。而我国的四川盆地,由于 四周山岭阻隔,江面和地面蒸发的大量水汽不易扩散,早晚气温 较低时,水汽易凝结成雾,所以冬春两季常常笼罩在迷雾之中, 阳光照射时间短,因而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方,故有 “蜀犬吠日”之说。 c.日照时数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空气稀薄,尘埃少, 大气的透明度就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因此,高原和山区 的光照总比同纬度的平原好。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 地区,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方,因此,拉萨有 12 “日光城”之称。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牵牛花云”所在气团从卡奔塔利亚湾上空登陆之后性质的变化()①变干②变湿③增温④降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如图“等压线分布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夏威夷高压C.印度低压D.阿留申低压3.北半球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南北分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4.热带辐合带,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热带辐合带气流在赤道南、北产生一串气流漩涡,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两种类型。
如图为全球全年热带辐合带位置,完成13﹣15题。
判断图示辐合带的季节(北半球)与类型()A.甲春季信风辐合带B.乙夏季季风辐合带C.丙秋季季风辐合带D.丁冬季信风辐合带对流风暴中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层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温空气交汇形成的边界叫阵风锋。
某年6月,渤海湾先后受到两次阵风锋的影响,形成了雷雨和灾害性大风天气。
下图示意国家自动监测站检测到的两条阵风锋移动路径,据此完成5﹣5题。
5.灾害发生时,当地低层气压的分布情况为()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对流风暴中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层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温空气交汇形成的边界叫阵风锋。
某年6月,渤海湾先后受到两次阵风锋的影响,形成了雷雨和灾害性大风天气。
如图示意国家自动监测站检测到的两条阵风锋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推断,两次阵风锋()A.南岸路径移动中势力增强B.南岸路径暖湿气团势力较强C.西岸路径积雨云层更厚D.西岸路径水平温度梯度更大7.此次天气过程中风灾最严重的地点在()A.甲B.乙C.丙D.丁如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
大气规律运动知识点总结

大气规律运动知识点总结大气是地球上最外层的气体包围层,其运动规律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大气规律运动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保护自身安全和生活财产。
本文将从大气规律运动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主要运动形式和气候形成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基本概念1. 大气的结构地球的大气由多个不同层次的气体组成,按照温度高低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中间热层和热层。
各层大气的特性和作用各不相同,共同维持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2. 大气运动的原理大气运动是大气内气团在地球旋转和地面障碍阻力的作用下进行的规律性运动。
其主要原理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不同纬度上的气团因为地转偏向力而形成了经向和纬向风。
3. 大气模式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发生的宏观性的气候规律和气候现象。
其中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度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这些气候带和气候现象形成了大气模式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影响因素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基础。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得大气团在地球表面产生了纬向风和经向风,进而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2. 阿拉斯加气压系统阿拉斯加气压系统是北半球较为典型的气压系统,其核心为阿拉斯加低压,围绕着它形成了赤道高压、西风边界、高空急流等气候特征。
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大气环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山脉、高地和平原等地形地貌会对大气运动形成阻挡、转向和加速等作用,影响了气候形成和天气变化。
4. 水平辐合和辐散水平辐合和辐散是大气环流运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水平辐合是指大气中气流向一点汇聚的过程,而水平辐散则是指大气中气流从一点散开的过程。
这些过程会产生气压变化和气流运动。
5. 经向风与纬向风经向风和纬向风是大气环流中的两种主要风向。
经向风是指垂直于纬度线方向的风,纬向风是指垂直于经度线方向的风。
它们的形成和运动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主要运动形式1.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气流的运动形式。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1. (4分)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 . 南半球顺时针B . 南半球逆时针C . 北半球顺时针D . 北半球逆时针(2)若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中,则a洋流为()A . 墨西哥湾暖流B . 千岛寒流C . 日本暖流D . 东澳大利亚暖流2. (4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 . 冰川侵蚀作用B . 流水搬运作用C . 风化作用D . 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 . 三峡谷地B . 淮北平原C . 青藏高原D . 皖南丘陵3. (6分)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 . ①﹣a,②﹣b,③﹣cB . ①﹣b,②﹣a,③﹣cC . ①﹣c,②﹣b,③﹣aD . ①﹣c,②﹣a,③﹣b(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 . 侵蚀、搬运、沉积B . 侵蚀、沉积、搬运C . 沉积、搬运、侵蚀D . 搬运、沉积、侵蚀4. (2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末) 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为无流区。
读阿拉伯半岛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最不能成为该半岛气候干燥原因的是()A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 . 东北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C . 西部地势较高(高原),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D . 半岛沿岸寒流流经,减湿明显(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主要应为()A . 地下水B . 季节性积雪融水C . 高山冰雪融水D . 海水5. (2分) (2019高三上·武汉月考) 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小柴旦湖,属于咸水湖。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复习(超级实用)

目录
• 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 大气运动的类型与特征 • 大气环流系统 • 大气运动规律的应用
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01
大气运动的驱动力
太阳辐射
地球表面不均匀加热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驱动力, 通过加热地球表面造成温度差异,进 而产生气流和风。
由于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 同,造成不同地区温度差异,进而形 成气压差,驱动大气运动。
天气预报对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 户外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 人们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恶劣 天气带来的损失。
气候模拟与预测
气候模拟与预测是应用大气运动规律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建立气候模型,科 学家能够模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测全球或区域性的气候异常。
气候模拟与预测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减缓 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影响
旋转气流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极 大,如暴雨、大风、冰雹等极 端天气现象通常与气旋和反气
旋有关。
大气环流系统
03
三圈环流
定义
三圈环流是指地球上空大气在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形成的三个圈环流,包括低纬 度环流、中纬度环流和高纬度环流。
形成机制
三圈环流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温度分布有关。由于地球自转,赤道地 区的气体向两极流动,而在高纬度地区则形成向赤道地区的流动。同时,由于太阳辐射的 加热作用,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差异,进一步影响大气的流动。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是影响大 气运动的重要因
01
热平衡
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大气将趋向于达到热平衡状态,即各处温度
相同,没有温度梯度。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核心考点练2大气运动与降水

核心考点练2 大气运动与降水(2024·四川资阳一诊)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剧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
下图示意某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更。
据此完成1~3题。
1.该日,祁连山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A.2时前后B.6时前后C.10时前后D.13时前后2.祁连山气象站记录的山风往往强于谷风,推想其缘由是( )①气候干旱②冰川作用③重力作用④昼夜长短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地势特征是( )A.南高北低B.北高南低C.西高东低D.东高西低(2024·山东烟台高三期中)湖陆风是发生在较大湖泊四周,风向和风速存在明显日变更的风。
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湖泊及其西北侧五个气象观测站的位置,图2是五个观测站不同季节的风速日变更曲线,其中纵坐标是与简化湖岸线垂直方向上的风速重量,正值表示观测站测到的离岸方向,负值表示向岸方向,“全日平均值”为全天的平均风速,是认定湖风与陆风的风速标准。
据此完成4~5题。
图1图24.关于该地气象观测站测到的湖风,描述正确的是( )A.湖风为离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B.湖风为向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C.湖风为离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D.湖风为向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5.该湖西北侧湖陆风强度的季节变更表现为( )A.春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弱B.夏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强C.秋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强D.冬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弱(2024·湖北十一校联考)海洋锋是指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
南大西洋某海区因热带洋流的侵入形成了海洋锋,海洋锋表面大尺度背景气压凹凸与水温凹凸的递变方向常年接近一样。
由于海洋锋表面大气受局部热力作用与大尺度背景气压共同影响,海洋锋旁边海表面出现风速最小值。
大气运动的规律(知识讲解)

大气运动的规律(知识讲解)大气运动的规律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大气的水平运动。
复习建议气压的分布规律;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及特点。
知识清单一、热力环流1.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能的________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________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________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即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________的力,其垂直于________。
2.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中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________,只影响________不改变气压与温度: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
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
【典型例题】读下图,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____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气压值高低的比较,弯曲的等压面是2019米高空气压值的分布情况,我们知道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1>3,,4>2,根据等压面判断判断,3的气压高于4点的气压,因此得出结论1>3>4>2。
答案:1>3>4>2等压线图的判读1、根据气压高低状况(1)判断气温:相邻地区,尤其是同纬度地区,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2)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1)判断天气:低压区或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或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2)判断海陆分布:夏季,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冬季,副极地地区,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的运动规律专题复习
一.命题视角
1, 近五年热点考向大致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2,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二.考察方式多以示意图,等值线图,气候要素图,区域图及表格,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大气原理,要素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5长宁、嘉定模拟)如图表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近地面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常形成梅雨天气
B.位于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
C.位于北半球,常形成阴雨天气
D.位于南半球,常形成晴朗天气
2.当该天气系统由东向西靠近上海时,上海吹(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解析:1.C 2.B 第1题,由图示知,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发生偏转并向中心运动,说明为北半球低压,在中心气流控制下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第2题,该天气系统西部吹西北风,所以当该天气系统由东向西靠近上海时,上海吹西北风。
(2015甘肃二诊)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3~4 题:
3.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
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解析:3.A 4.B 第3题,据图分析,图中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该气压带位于30°N~40°N,表示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为冬季,草木枯黄;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期;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逆风
逆水。
第4题,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图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丁为信风带;受西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图中乙风带为西风带;丙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其影响下的地区温和多雨;南亚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不受丁风带(信风带)影响。
(2015贵州联盟联考)如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
图甲表示多年平均状况,图乙表示某年状况。
读图,回答5~7题:
5.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
A.10°~20°大陆东岸
B.25°~35°大陆东岸
C.35°~45°大陆西岸
D.40°~60°大陆西岸
6.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B.冬、夏季风均偏强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D.冬、夏季风均偏弱
7.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5.B 6.A 7.D 第5题,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强。
根据甲图中气压梯度分布可以看出,7月份25°~35°大陆东岸气压梯度最大,因此夏季风最强。
第6题,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季气压梯度变大,冬季风势力偏强;夏季气压梯度变小,夏季风势力偏弱。
第7题,负值中心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该种现象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2015抚顺模拟)下图中甲图为某地(50°N ,100°E)附近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图,a、b是直线L上的两点,乙图和丙图分别是甲图沿ab、cd线段的气压变化图。
读图,回答8~9题:
8.b地所处的位置及风向分别为( )
A.低压中心、西南风
B.高压中心、东南风
C.低压槽、东北风
D.高压脊、西北风
9.若以甲图为主的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区长达一个月以上,则此时所处的月份不可能为( )
A.1月
B.10月
C.7月
D.12月
解析:8.D 9.C 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图为北半球高压中心,高压系统东部吹西北风。
第9题,根据题干中经纬度分析,该地区位于蒙古高原,此时应为气温较低的月份,因此最不可能是7月。
如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与图中甲、乙之间锋面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A.沙尘暴
B.我国北方夏季暴雨
C.对流雨
D.寒潮
11.关于图中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温度最高
B.丙地位于南半球
C.丁地在冷锋后
D.戊地气压最低
解析:10.C 11.D 第10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和甲、乙的相对位置及降雨区分布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甲、乙之间的锋面为冷锋;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冬季寒潮和春季沙尘暴都是冷锋影响的结果。
对流雨是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与锋面无关。
第11题,图中甲、丙、
丁三地此时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乙地此时受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该地位于北半球;丁地位于暖锋前;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和分布分析,戊地此时气压最低。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
材料二下表为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
(1)描述该地区中部等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16分)
(2)依据材料二信息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
(8分) 解析:据经纬线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区域为北美地区(美国)。
第(1)题,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弯曲形状和走向等方面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分析原因。
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夏季气温较高。
降水量较多,夏雨
稍多。
答案:(1)①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②等年温差线向南凸出,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中部深居内陆,深受大陆的影响,冬季降温快,夏季增温快。
(16分)
(2)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接近1 000 mm),夏雨稍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城市②。
(8分)
13.(2015安徽江淮十校联考)读“海南岛及其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
(1)若某地的年干燥度等于该地的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试比较位于同纬度的东方与琼中两地的年干燥度,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12分)
(2)海南岛西部昌化江流域的滨海区域出现了热带沙漠带,这是我国唯一可以看到热带沙漠的地区。
但回顾历史,该地曾林木茂密,是人类的宜居地。
试分析该沙漠景观的成因。
(12分)
(3)海南岛东部被称为“台风走廊”,试分析台风对其影响有哪些? (8分)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琼中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山地,东方在西部沿海的平原,琼中海拔高于东方,蒸发量小于东方;琼中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东方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琼中的降水量多于东方,所以琼中的年干燥度小于东方。
第(2)题,昌化江流域位于海南岛西部,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地处20°N以南地区,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所以气候干燥;滨海区域位于河流入海口,河床含沙量较大,有丰富的沙源;自古以来,人类长时间过度开垦土地;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沙化土地越来越多。
第(3)题,台风是强热带气旋,中心气压极低,其产生的危害有:会带来狂风、暴雨,在沿海地带会带来风暴潮,大风吹垮建筑物、影响交通通信、农作物受损、影响渔船出海,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但在盛热的暑夏,台风带来的降水会起到消暑抗旱的作用。
答案:(1)琼中的年干燥度小于东方。
①琼中的海拔高于东方,蒸发量小于东方;②琼中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东方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琼中的降水量多于东方。
(12分)
(2)①海南岛西部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所以气候干燥;②滨海区域位于河流入海
口,河床含沙量较大;③自古以来,人类长时间过度开垦土地,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沙化土地越来越多。
(12分)
(3)危害: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大风吹垮建筑物、影响交通通信、农作物受损、影响渔船出海,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6分)
积极影响:消暑抗旱。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