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评析_周小玲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显化与隐化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显化与隐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2854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a.png)
何将广告用语用第二语言表现出来ꎬ完全对等于源
性翻译的一无是处ꎬ恰恰相反ꎬ通过基于语料库的隐
语言的做法ꎬ便显然不如显化或隐化翻译更具有自
性翻译实践分析ꎬ可以发现ꎬ在多种翻译场景之下ꎬ
我保护效果ꎮ
很多逻辑语义关系都并非是以显性形式表现出来
2. 3 准确表达
的ꎬ而是通常包含在特定的隐性词、句、语法及篇章
再发生了ꎬ至少这一次不能重演ꎻ如果这是一场喜
剧ꎬ那他就要坚持到底ꎮ 中译二:那样的事不能再发
型ꎬ而若依语料采集单位进行区别ꎬ语料库又有语
生了ꎬ最起码在这一次应避免重蹈覆辙ꎻ如果这是一
篇、语句、短语等类型ꎬ这些类型及具体应用ꎬ可使语
场喜剧ꎬ那我就要奉陪到底ꎮ 两种翻译方式ꎬ都进行
言翻译能够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显化或者隐化调整ꎬ
全新的思路ꎮ 现准备在梳理有关概念的前提下ꎬ指出英语翻译显化与隐化平衡的必要性ꎬ并通过具体例句说明显化与隐化的
操作方法ꎮ
关键词:语料库ꎻ英语翻译ꎻ显化ꎻ隐化
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A
自从有了语言活动ꎬ人类便注意到了翻译工作
著的形式对目标文本内的源信息内容进行表述ꎬ与
英语翻译的显化与隐化ꎬ因为有语料库内容和
结构之中ꎬ且表达的效果同样比较理想ꎮ 因此我们
理论的支持ꎬ所以能够在准确表达方面具有较好表
可以认为:在翻译过程之中ꎬ译者需要做到对隐性翻
现ꎬ语料库的发展经历了前期ꎬ第一代ꎬ第二代和第
译策略的恰当把握ꎬ并准确阐明语言之中的隐性逻
三代的变化ꎬ不同时期语料库都有适应于大众传播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显化与隐化研究
王淑梅
(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部ꎬ福建省 石狮市 362700)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探析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48130676c66137ee0619c1.png)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探析摘要:语料库方法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
文章分析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同时展望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语料库;研究方法;翻译研究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语料库方法以真实存在的语言实践为基础,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
近年来,利用语料库方法进行的翻译研究成为热点,文章分析了语料库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法的翻译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翻译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前景。
一、语料库研究方法语言研究历来重视语言材料的充分收集、整理和分析。
根据语言材料的采集和使用途径,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内省法(introspection approach)、诱导法(elicitation approach)和语料库研究法(corpus-based approach)。
内省法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研究者本人的语感和直觉是语言现象是否合乎语法、有无歧义的权衡尺度。
内省法根据少数的语言事实提出某种规则和原则,强调语言的无限生成能力,研究对象既包括实际使用的句子,也有语言学家虚构的句子。
但内省法脱离了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属性,遭到语言学家的质疑。
诱导法是一种社会调查方法。
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采用实地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诱导受试者对句子或句子中某个成分做出判断。
诱导法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研究对象为实际使用的语言。
但这种方法易受调查规模、受试者的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语料库研究法也是一种着眼于语言运用的研究方法。
这一方法依靠计算机操作存储系统和相关软件,收录不受外界影响的真实语言材料,基本手段是概率统计。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语言运用的概率信息,之后以概率信息为指导,分析真实的语言材料。
语料库对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意义分析论文
![语料库对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意义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30ab340975f46526d3e17b.png)
语料库对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意义分析论文一、前言语料库语言学的诞生对语言研究以及语言学习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语料库因其语料素材丰富,可操作性强,可量化研究相关内容,发展前景广阔等诸多特点在其发展建立起来之后便得到了世界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在学者的努力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成为一种研究方法。
Baker(1995)最先引进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并指出,随即语料库成员建立大批量的“原文—译文”语料库以及掌握成熟的语料库研究方法以后,翻译界学者将揭示出翻译文本作为沟通媒介的重要载体的重要性。
二、翻译语料库的主要类别及翻译语言的普遍性特征1.翻译语料库的主要类别语料库采用不同标准,如研究目的和建库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
英国学者Mona Baker认为与有三类语料库与翻译教学有关: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所谓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指在收集某种语言的原创文本的同时,将其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的文本。
平行语料库的成立,有利于语言研究者参照、对比两种文本在词汇、句法、语义及文本上的差异,尤其表现在翻译者培训、双语词汇教学、词典编纂以及机器翻译上。
所谓多语语料库(multilingual cor?pus),是指建库人员根据类似设计标准建立起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语言单语种语料文本组成的复合语料库。
与平行语料库不同的是,多语语料库收集的文本完全是原文文本,其中不含翻译文本。
在欧洲,多语词典编纂委员会已建立起这样的语料库。
所谓可比语料库(comparable corpus),是指建库人员在收集某种语言,如英语的原文文本的同时,也收录从其它语言翻译成英语的文本。
通过采用可比语料库两种文本进行分析比较,语言研究者可以对特定的文化、历史环境中翻译的规范进行探索,从而找出翻译的普遍性。
2.翻译语言的普遍性特征Bake(r1993)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对翻译英语的特征进行描述。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翻译研究——以《Moment In Peking》女性形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翻译研究——以《Moment In Peking》女性形](https://img.taocdn.com/s3/m/16d6a6f25ef7ba0d4a733b67.png)
。
事 实上 , 早在 7 0多 年 前 , 林 语 堂 先 生 就
已经尝试过将中华文化用英文介绍给西方读
不胜枚举 , 然而基于双语平行语 料库的研究 却 寥寥 无几 。 2 O 世纪 9 0年代 , 以 Mo n a B a k e r 为首的 英 国学 者将语 料 库 的相关 研究 成果 应用 于 翻 译研 究 , 这种 方 法 在 国外 翻译 研 究 领 域 迅 速
2 0 1 7年 8月
沈 阳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J i a n z h u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作者简介 : 赵娜 ( 1 9 7 9 一) , 女, 辽宁抚顺 人 , 硕士研究生 。
4 2 2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第1 9卷
学 理论 研究 的重 心 , 从 原 文 与译 文 的 比较 或
双语 语 料 库 J 。 创 建 流 程 一 般 包 含 语 料
A 语 言与 B语 。运用 语料 库这 一新 兴技 术手 段对 文 学 作 品 中的文 本 进行 检 索分 析 和 对 比研 究 , 进
者, 这也是其英 文小说《 Mo m e n t i n P e k i n g } ( 译作《 京华烟云》 或《 瞬息京华》 , 余下部分 以《 京华烟云》 代 之) 的创作初衷 , 旨在 向西 方 社会 介绍 和 解 读 东方 文 化 及 其 价 值 体 系 ,
一
给西方广 大读 者。近年来 , 国内外对 《 京 华 烟云》 的研究 大有升温之势 , 这部恢宏 巨著 也一度被欧美汉学家们称之为“ 现代版的红 楼梦” , 同时 , 被美国《 时代周刊》 评价为“ 关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本体隐喻比较研究——以“deep”和“深”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本体隐喻比较研究——以“deep”和“深”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8f6b0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9.png)
- 231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本体隐喻比较研究——以“deep”和“深”为例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童小婉【摘要】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人类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本体隐喻”基础上。
鉴于此,本文结合BNC和CLL两个语料库,以“deep”和“深”为搜索关键词,对从中随机选取的五十二个例子进行此项语义分析,试探讨英汉语在隐喻意义使用上所反映的本体隐喻特点及其异同。
【关键词】语料库 英汉 本体隐喻 比较研究一、引言人类概念系统中,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是有很多基本概念都是隐喻性的。
对于世界的感知与抽象所依赖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都是通过客观世界的概念化而彼此关联。
隐喻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认知另一领域的经验,人们也是由此获得对未知或不熟悉经验的认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事物,英语为母语者和汉语为母语者就会产生不同的概念,从而生发出不同的语言和行为。
因此语言学习者很难使用出地道的第二语言,这对于二语习得来说是个不小的障碍。
而要减少这障碍的影响,不得不涉及隐喻概念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以及中英隐喻的区别。
学者束定芳曾提到,人类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本体隐喻”基础上。
另一学者张建丽也赞同,认为本体隐喻最能体现隐喻运用的基本机制,也最能透彻地表明隐喻的认知本质。
Lakoff 和Johnson 认为本体隐喻作为概念隐喻中的一类是最为基本的认知形式,它往往最能直接反映心智的体验性在语言载体上的认知投射。
因此,本体隐喻中所含有的体验性元素直接影响着概念或经验的形成。
二、语料选择所用语料由两部分组成。
英语语料选自杨百翰大学BNC 语料库,该语料库是目前网络科直接使用的最大的语料库,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类报纸杂志、理论书籍、通俗小说,书面语与口语并存,词容量超过一亿。
中文语料选自北京大学汉语言中心CLL 语料库。
该语料库收词4.77亿字,共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字库。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56d22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e.png)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谢盛良【摘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已成为翻译研究的有效途径并蓬勃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毕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局限性.文章从其研究方法、语料库的建立、软件开发、翻译教学方面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了某些建议,希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并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和局限性,以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语料库翻译研究更健康地发展.【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1)004【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语料库;翻译研究:问题;局限性【作者】谢盛良【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商务学院,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及其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继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语料库翻译学。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在方法上属于实证研究,它是以数据为驱动,以概率统计为手段,以双语真实材料为对象,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全新研究范式。
[1]其方法形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先进的。
然而,结合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毕竟只有十多年的历史。
当前语料库翻译研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局限性,它们制约着语料库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如不加以重视,足以形成语料库翻译研究发展的瓶颈。
鉴于此,笔者拟从其研究方法、语料库建立、软件开发、翻译教学方面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语料库翻译研究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但此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语料库的使用将会推动翻译研究注重探讨翻译语言的整体特征而忽视翻译个性。
如Malmkjaer曾指出语料库的运用可能使翻译理论家过分关注翻译共性而忽略翻译中的难题,甚至将翻译中的难题当作次要问题处理。
[2]而翻译的个性和翻译中的难题是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规律不可避免的问题。
引“库”入幽默——评戈玲玲教授新作《基于语料库的幽默文本翻译研究》
![引“库”入幽默——评戈玲玲教授新作《基于语料库的幽默文本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5ad70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f.png)
引“库”入幽默——评戈玲玲教授新作《基于语料库的幽默
文本翻译研究》
王一鸣;李广伟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07
【摘要】文章通过提出如何翻译幽默文本这一话题,评论戈玲玲教授所著新书《基于语料库的幽默文本翻译研究——以钱钟书的汉语小说〈围城〉的英译为个案研究》,并对该书进行评论与推介.该书将语料库引入幽默翻译研究,为幽默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通过《围城》英译为具体案例,分析汉英幽默翻译,找到一定的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汉英幽默翻译策略.
【总页数】2页(P173-174)
【作者】王一鸣;李广伟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基于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汉语言语幽默英译研究\r——以《李家庄的变迁》为例 [J], 蒋柿红;戈玲玲
2.幽默话语研究的关联理论视角——评Francisco Yus教授的《幽默与关联》 [J],
周永
3.幽默话语研究的关联理论视角
——评Francisco Yus教授的《幽默与关联》 [J], 周永
4.语用学视角下的戏剧幽默的成因与其翻译策略——评《语料库戏剧翻译文体学》[J], 张雷
5.基于言语幽默概论的幽默文本翻译模式及文本特征探究——以《师傅越来越幽默》及其英译本为例 [J], 孙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兼评《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 发现和应用》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兼评《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 发现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beb78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7.png)
其次,明确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这种策 略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原文中的隐含意义或暗示在译文中被明 确表达出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这种明确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了译文的冗余性,但同时也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此外,规范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我们也 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语言习惯或修辞手法被规范化, 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这种规范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 度上削弱了原文的个性和风格,但同时也使得译文更加地道、自然。
在撰写正文部分,胡开宝教授运用平实准确的语言,逐步引入语料库翻译学 的各个概念和研究方法。他不仅介绍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 论基础,还详细阐述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翻译语料库的建立与应用等核 心内容。与此他还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语料库翻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4、跨文化交流: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语料库进行分析,可以了解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参考内容
随着语言学和翻译学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翻译研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 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以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揭示 翻译的普遍特征和规律。其中,Maeve是一个备受的人物,她的作品既具有独特 的风格,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最后,整齐化和集中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 我们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信息结构或语言表达方 式被整齐化和集中化,使得译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鲜明。这种整齐化和集中 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译文的难度,但同时也提高了译文的文学性和 艺术性。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b55da3ba0d4a7302763aab.png)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作者:骆焕玲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9年第03期【摘要】英语翻译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好英语知识的主要环节。
然而,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使英语翻译教学质量不高。
语料库教学模式的生成,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
将语料库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中,对创新教师单一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促进意义。
对此,着重分析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教学概述,论述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提出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料库英语翻译教学策略语料库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成的新型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将语料库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中,不仅能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主体发生变化,更能促进学生学好英语翻译知识,进而提升学生英语翻译能力。
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运用语料库,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观察语料,与他人形成合作关系讨论语料,知晓问题形成的背景,进而解决语料问题。
可见,将语料库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中,既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会英语知识的需要。
一、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教学概述(一)语料库的概述语料库是一个文档的集合,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因学而学”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将语料库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不仅能提升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国际文化的传播。
语料库是对传统英语翻译教学的一种补充,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丰富英语翻译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翻译课程。
(二)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运用语料库,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如计算机技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语料库,引导学生进行语料观察,发现学生思维,学生通过与教师、学生交流,进而在语料教学中收获成长与知识。
将语料库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中,提倡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发挥引导,让学生主动观察语料、主动发现语料、主动讨论语料,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合理的运用英语知识表达自身想法,分层次、分阶段的提升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桃花源记》四个英译文的翻译风格
![《桃花源记》四个英译文的翻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2026d8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3.png)
264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 年 6 月来自例 2: 原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译: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5]28 罗译:The fragrant grass was fresh and beautiful and peach petals fell in riotous profusion.[6]26 翟译:The beauty of the scene and the exquisite perfume of the flowers filled the heart of the fisherman with surprise.[7]192 白译:but there were fragrant flowers, delicate and lovely to the eye, and the air was filled with drifting peach blossom.[7]195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思是“芬 芳的青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通过对比 分析发现,白之和翟理斯将视觉和嗅觉描写 相结合,生动形象地给读者展现出“花落纷 纷,花香四溢”的动态画面,给读者一种身 临其境的感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 为了保持句子间的逻辑合理性,白之和翟理 斯的译文将“芳草”理解成花香,分别译为 “fragrant flowers” 和“exquisite perfume of the flowers”,落花纷纷,因此花香四溢,保 持了译文的逻辑连贯,避免读者产生疑惑。 而罗经国和林语堂则按照字面意思将“芳草” 译 为“fragrant grass” 和“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忠实地给读者传达出了原文的信息。 由此可知,白之和翟理斯看重译文的可读性, 在翻译的时候体现译文逻辑,照顾目的语读 者,有意识地倾向目的语规范;相比较之下, 罗经过和林语堂则忠实地翻译原文,原汁原 味地传达原文信息,整体上偏向源语规范。 例 3: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林译:farmers were working and 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5]28 罗译:trees and paths crisscrossing the fields in all directions. The crowing of cocks and the barking of dogs were within hearing of each other.[6]26 翟译:Highways of traffic ran north and south; sounds of crowing cocks and barking dogs were
《英汉翻译中的汉语译文语料库研究》评介
![《英汉翻译中的汉语译文语料库研究》评介](https://img.taocdn.com/s3/m/3cac1211cc17552707220862.png)
关键词 : 《 英 汉翻译 中的汉语译文语料 库研 究》 复合研 究法 语言对 比 翻译研 究
肖忠华博 士2 0 1 2 年6 月 由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的
绍 了常用 的语料 库 的类 型 。 包 括单 语 、 多 语种 语料 库 ( 用 于
《 英 汉翻译 中的汉语译 文语料 库研 究》 是学 习和研 究语
料库 翻译 学的全景 式教材 。 全 书共分 九章 : 第一章 绪论介 绍了翻译研 究范 式的转 变 ,介 绍 了研究 目的 、 意 义及 本 书框架结 构 。首先 , 作者 阐释 了B a k e r ( 1 9 9 3 :
汉 语 译 文 的特 征 进 行 了 全 方 位 研 究 .这 就 突 破 了 过 去 仅 仅 探 讨 几 项 特 征 的局 限 。
出理论 语 言学 家或 “ 摇 椅语 言 学家 ” 主要 “ 依 靠 直觉 编造 例 证来证 明 自己的理论 ” ( P 8 ) , 而语料库 语言 学家则 依靠 实证 研究描 写 日常 生活 中的语言 现象也 就是 自然语 言 。其 次介
第二次转 变是 在2 0 世纪8 0 年代 中期 “ 从 微观 ( 语 言学 ) 走向宏 观( 社会 文化 ) , 翻译 过程被 看做是 跨文化 交 际行为 , 译文 被
看 做 是 译 入 语 文 化 的一 部 分 。 自此 译 文 受 到 越 来 越 多 的 关 注和研究 . 描 写主义方 法论应 运而 生 . 开 始 集 中 于 小 说 等 文
2 0 i 5 年 第 锄( 总 第 6 7 2 期语 译 文语 料库 研 究》 评 介
基于“翻译语料库”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翻译语料库”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中的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65f9c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7.png)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基于“翻译语料库”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中的运用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陈博娟【摘要】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革新英语翻译教学。
翻译语料库为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翻译语料库”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意义,即增强翻译教学的针对性、为翻译教学提供真实语境、促使翻译文本电子化、改变教师的翻译教学观、帮助学生对译文进行量化分析等。
并从学生、教师、教学单位等方面,指出了具体的运用措施。
希望以此促进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并推动语料库教学模式的普及。
【关键词】翻译语料库 本科院校 英语专业 翻译实践 运用语料的整理与收集和英语教学密切相关,因此,英语翻译教学不能与翻译实例与语言材料分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现代计算机为基础的语料库随机产生。
语料库主要是指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律。
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整理各种连续出现的自然语言,并运用话语片段、文本构建的具有相关容量的电子文本库。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学者、语言学专家都逐步开始用语料库进行学术研究。
当前,语料库作为一种资源库,已经为语言翻译提供了大量有用素材,极大地促进了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
一、 基于“翻译语料库”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中运用的意义1.增强翻译教学的针对性。
由于单一教学的课堂容量有限,因此,教师很难在课堂上面面俱到的讲解每一个知识点。
而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如果可以有效利用语料库中的相关信息,增强自己对翻译语言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就可以明确翻译教学的核心问题,从而增强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人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自己信息积累的影响,因此,学生必须在翻译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才能系统掌握英语语言的知识点。
但若只依靠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效率较低且过程漫长。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语域变异多维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语域变异多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b46b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5.png)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语域变异多维分析本篇文章将对《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语域变异多维分析》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红楼梦”英文翻译研究背景、语域变异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及多维分析结果等内容。
首先,本文将先从国际上对“红楼梦”的英文翻译研究的历史背景进行回顾,追溯其英文翻译研究的开展历史。
从《红楼梦》发表后不久,就有学者开始翻译这部古典文学名著。
比较着名的英文翻译有:谭祥林的英文翻译(1995)、陈黎的英文翻译(2004)、唐宁的英文翻译(2012)以及雷瑞福德的英文翻译(2014)。
他们致力于把《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作品用英文表达出来。
然后,本文将介绍语域变异分析的方法。
语域变异分析先是从语料库的建立和规模入手,然后计算每一份语料库最新的变化,再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深入研究语料变异的程度、原因和结果。
语域变异分析是一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语料库中变异的语料进行比较,研究具体某个语言语域内的变异特点。
接下来,本文将进行翻译版本比较研究,比较各英文翻译版本之间的差异,分析每个翻译版本中的特点。
在英语方面,翻译者的一些选择可能会影响作品的整体风格,而每一个版本的风格都可能会给译介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语域变异进行比较,进一步深入分析每种语言的特点。
最后,本文将通过多维分析的方法追求翻译的最终解决方案。
多维分析发掘了不同版本翻译文本之间的文体差异。
比如:词汇、语法、句法、文体风格、情感色彩等,应用多维分析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种版本翻译文本的特点,并且更容易地找到最佳翻译结果。
总之,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对《红楼梦》英文翻译研究的历史背景、语域变异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及多维分析结果等,对《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语域变异多维分析》进行了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英文翻译研究的背景、特点及把握其精髓。
本文为国际上学术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二十年综述(1999—2018)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二十年综述(1999—2018)](https://img.taocdn.com/s3/m/f30722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4.png)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二十年综述(1999—2018)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语料库翻译研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其发展历程与语料库研究紧密相连。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国内关于语料库研究的兴起,为语料库翻译研究奠定了基础。
语料库是指包含真实语言使用情况的大规模文本数据库,研究者通过对语料库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探索语言规律和语言现象,为翻译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数据。
语料库研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促进研究者对翻译过程和机制的深入理解。
然而,国内关于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相对较晚起步,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体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对这一领域进行综述,总结其发展历程、应用情况、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于推动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本综述的出发点和重要意义所在。
1.2 研究目的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语料库在翻译领域的应用: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大量实际语言数据,揭示翻译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和特点,为翻译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论支持。
2. 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通过分析语料库数据,挖掘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和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3. 探讨语言间的特点和差异:语料库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为跨语言翻译和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信息基础。
4. 推动翻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借助语料库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翻译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推动翻译技术向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1.3 研究意义语料库研究是翻译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大规模语料库的分析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规律、提高翻译质量、加速翻译速度,从而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论文]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5573462b160b4e767fcf13.png)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一、文章内容简介本论文主要讨论了与翻译相关的三类语料库对教学中的翻译,翻译规范性与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翻译规则产生的积极作用。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对语言及语言相关的翻译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论文包含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摘要,作者简要地介绍了《语料库与翻译研究》这篇论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是前言,作者陈述了语料库语言学家在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兴起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过程中,他们没有对翻译实践研究产生重视及兴趣的原因。
第三部分作者先详细介绍了三类与翻译研究有关的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之后作者又详细介绍了英国翻译英语语料库。
第四部分作者分别从语料库和翻译实践,语料库与翻译规范,语料库与翻译普遍性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语料库与翻译实践,语料库是研究语言意义的有力工具。
之后作者谈论了语料库与翻译普遍性。
第五部分是结论。
翻译语料库为之后研究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扩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同时它还为其提供了新的工具。
最后一部分是参考文献。
二、文章评析(一)优点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内容充实,例证比较具体,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作者这样安排内容比较有说服力,也有利于支持自己的观点。
本论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新内容新道理,论文的选题和立意比较新,研究方法和内容也比较新,所以本文是一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作者敢于对学术界的既成定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
本文能够活跃学术研究的空气,调动人们的积极思维,通过商榷和论争,将问题的研究引向纵深,深化了人们的认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翻译英语语料库是世界上第一个可比语料库。
翻译英语语料库收集的是由英美翻译家从世界其他国家语言的原著翻译成英语的文本。
通过对以上语料库的详细介绍,为我更容易理解下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语言通俗易懂有利于语料库语言学刚入门的人学习和吸收新知识。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语言分析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语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7274571711cc7931b71697.png)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语言分析作者:邹涛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11期【摘要】本文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对“tend to + 动词”结构及其汉语译文对应结构进行检索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1.存在该结构与“倾向于”的对应,但不是主要形式,主要对应形式是,“tend to”对应汉语概率及频率副词修饰不定式动词对应的汉语谓语;2.与该结构对应的“倾向于”可以替换成概率副词;3.有少数零对应和对应能愿动词的情况。
【关键词】翻译语言 tend to 对应平行语料库引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的系统描写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这些方面的研究发现,译语语言通常会“偏离”(decenter)目的语而更靠向源语。
之所以出现偏离,是因为译语语言受到源语文本的干预,其中的一些语言形式明显偏离了目的语语言的一般模式。
如Blum-Kulka (1986)发现译语语言中衔接手段会受源语文本影响。
译语文本在产生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源语语言对目的语施加的影响,这样的译文语言通常被称为翻译腔。
但也有人认为,翻译语言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中间地带”。
这种处于中间阶段的语言在翻译理论中被称为“语际语”,既包含着源语的分析特征,也有目的语语篇的合成特征。
然而,对于翻译语言的研究要突破直觉和感性认识,就需要充分的语料支持。
因此,语料库语言学与描述翻译学的结合恰恰起到了推动作用。
Baker(1993)预见,语料库能收录大量源语文本及译语文本,辅以新的语料库研究方法,翻译学者能揭示译语文本的内在规律。
Tymoczko(1998)也表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能使翻译学者查询并获得大量数据。
这些数据能帮助翻译学者更全面客观地描写和分析翻译语言。
随着众多英汉/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和应用,涌现出一批针对汉语翻译语言的研究。
其中,汉语翻译语言中词汇-句法特征受到广泛的关注。
秦洪武、王克非(2004)利用“北外通用汉英平行语料库”,发现“so…that”的主要对应形式是零对应,而非“如此……以致”等“前后对应”结构,且汉语原文中没有与“so…that”对应的固定结构;胡开宝(2009)基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语料库,分析了“把”字句在《哈姆雷特》两个译本中的分布和应用,以及英语语句译为“把”字句的规律和特点,得出其动因分别为认知、句法和语用;胡显耀、曾佳(2010)基于“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语料库”,“兰开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及其汉语原创小说子库,分析了现代汉语翻译小说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及其对应结构,并指出汉语翻译语言中“被”字句体现出“传统化”的特征,即趋从和夸大汉语自身传统的趋势;许文胜、张柏然(2006)利用学英汉名著翻译语料库,对英汉因果关系连词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类似的研究还涉及“and”的汉语翻译、人称代词及连接词的翻译等。
英语教育论文:分析语料库下汉英词语翻译特点
![英语教育论文:分析语料库下汉英词语翻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719e13700abb68a882fb66.png)
分析语料库下汉英词语翻译特点1 引言本文之所以选用《中国能源问题研究》(江泽民,2008)一书作为翻译特色研究对象,关键在于其英文译着的翻译质量是一流的。
这一特点可由其翻译团队的实力得到印证。
该书中文原着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其英文译着《Re-search on Energy Issues in China 》( Jiang Zemin,2010 )由Elsevier Inc. 出版。
为此,中央编译局、上海交通大学和Elsevier Inc. 三方专门组成一个翻译团队,经过中外三方的协同翻译,译文最终由中央编译局审定。
2 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依托若干软件如机助翻译软件、语言分析软件等进行语料库的制作、语篇分析、句对检索等。
2. 1 平行语料库的制作本研究所指的双语平行语料库系汉英单向专用语料库。
语料库的制作则借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Trados 的WinAlign 模块,该模块用于句对齐加工处理。
考虑到原书的中文特色以及译着的英文语法表达要求,在句对齐处理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句对都是以句号为隔断符的,只要认为某一表述单位的意义完整,即视之为句对齐。
当然,多数情况下是以汉语的“.”和英语的“. ”等符号为切分符号。
因此,可以说,平行语料库的制作遵循了以完整意义的句子或语块为单位的原则。
本语料库的词汇总量约为 61000 字词,其中汉语文本为36322 字、英语文本约为 24748 词。
制作成双语平行语料库后,句对数量约为 1127.由此,可以计算出英汉两种文本的字词数比,即英语∶汉语= 1∶ 1. 47; 平均句子长度,英语约为22 个词,汉语约为 32 个字。
与王克非的研究结果(王克非,2003: 014)进行对比,考虑到具体文本的翻译风格、句子切分等实际操作因素,这里所得出的数据基本相符。
2. 2 特色词语的选择在展开句对检索之前,必须对可供翻译特色研究的词语进行有效选取,以使句对检索具有针对性。
基于语料库的四字成语翻译探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四字成语翻译探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8d9cf6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3.png)
基于语料库的四字成语翻译探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
文选》为例
周晓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四字成语作为汉语文化的一种经典形式,从内容、形式及语音上讲,确
有它的精妙之处。
因此,对于散文翻译来说,能否理想地转换四字成语所携带的审美信息,将影响译文的审美价值。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四字成语翻译的对比分析表明,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使得直陈式成语大量使用,译者在翻译四字成语时,直译与意译错综开展,在尽力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又力求最大化的翻译效果,表现原文的意境以及美质。
【总页数】2页(P246-247)
【作者】周晓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修辞手段探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调查 [J], 周晓
2.基于语料库的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叠词探究 [J], 周晓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修辞手段探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调查 [J], 周晓
4.基于语料库的四字成语翻译探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J], 周晓
5.汉语四字成语英译策略探析——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J], 谢子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述评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ce93cf5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3.png)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述评
何咏梅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2)005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语料库翻译研究已成为翻译研究领域中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
它以现代语料库语言学与描写翻译学的发展为方法理论基础,广泛运用于研究翻译普遍性、翻译规范、译者文体等方面。
目前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内容与视角还比较狭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拓展与完善。
【总页数】4页(P168-170,183)
【作者】何咏梅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述评 [J], 何咏梅
2.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评析 [J], 周小玲;蒋坚松
3.周瘦鹃翻译小说的历时语言特点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J], 李燕
4.基于大数据时代自建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述评 [J], 高萍;周虹
5.基于语料库翻译的词典编纂研究述评 [J], 崔景日;赵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技术赋能下的术语翻译与术语管理——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中国乡村变迁》的英译为例
![技术赋能下的术语翻译与术语管理——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中国乡村变迁》的英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595e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8.png)
技术赋能下的术语翻译与术语管理——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中国乡村变迁》的英译为例龙昱琼;周小玲【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术语》【年(卷),期】2024(26)2【摘要】迅猛发展的语言智能技术及工具有助于提升大型翻译项目中术语的翻译质量和管理效率。
文章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中国乡村变迁》的英译为例,探讨利用语料库技术、CAT技术和ChatGPT解决人工识别术语效率低、术语预翻译结果不佳、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文章设计并实施了基于Sketch Engine、云译客和ChatGPT的术语翻译及管理流程,较为快速、准确地整理了高频术语表,创建了双语术语库并实现了术语存储、检索、维护及分享。
结果显示,Sketch Engine术语自动识别功能的精确率达到约69.35%;云译客平台的智能化程度高,使用简单流畅;ChatGPT在辅助术语的译后编辑过程中能快速提供专业知识、背景信息及翻译建议等。
可见,所提出的流程能有效地提升术语的翻译质量和管理效率。
【总页数】10页(P49-58)【作者】龙昱琼;周小玲【作者单位】湘潭理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H083【相关文献】1.多模态大数据语境下科技术语翻译标准分析——以新冠肺炎和新冠病毒术语翻译为例2.翻译伦理视角下的外宣术语翻译——以“一带一路”英译为例3.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助力中国学术著作走出去--基于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10-2020年的统计分析4.人文社科术语翻译策略研究——以中华文化及广西地方特色文化术语翻译为例5.中华学术外译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以《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日期 : 2008- 02- 23 作者简介 : 周小玲 ( 1977蒋坚松 ( 1942) , 女 , 广东广州人,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 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讲师。 ) , 男 , 湖南新邵人,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155
下了方法论基础。 2. 2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语料库语言学是以语料库 为基础的语言 研究方法 , 它以 真实的语言 数据 为 研究 对象 , 采用 定性 和 定量 相结 合 的方 法 , 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进行系统 的分析。从 20 世纪 60 年代 第一个大型的电子语料库布朗 语料库的诞生 到现在 , 现代语 料库语言学已经历了 40 多年的发展 。语料库在口 语、 词汇、 句法、 语义、 语用、 语 篇分析、 语 域变体 、 社 会语 言学、 心 理语 言学、 外语教学、 双 语词 典编纂 等诸 多领域 中都 得到了 广泛 应用 , 但该方法应用到翻译研究中的时间还很短。 随 着语料 库研究 方法的 成熟和实 证的翻 译研究 方法逐 渐被翻译理论界所接 受 , 不少翻译理论 家开始尝试 用语料库 来研究翻译问题 , 形成了语料库翻译 研究方法。语 料库翻译 研究方法以现实的翻译文本作 为研究对象 , 采用科 学的统计 与分析方法 , 客观地 描述翻 译活 动本身 的规 律 , 从而为 规约 性翻译理论的构建提供演绎的 前提 , 并 为翻译实践 的发展提 供经验性的指导。 由于 语料库 研究 方法对 于翻 译研究 的重 要意义 , 我们认为 , 语料 库翻译 研究 方法的 兴起 将是翻 译研 究方法发展史上的又 一重要里程碑。 3. 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 以 M ona Baker 为首的一批 国外翻 译理论家开始将语料库用于翻 译研究 , 受到翻译界 的广泛关 注。国外语 料 库翻 译 研 究的 代 表性 理 论家 有 M ona Baker 、 Sara L av iosa 、 M aeve O lohan 等。 M ona Baker于 1995 年首次提 出了翻译英 语 语料 库的 基 本框 架 , 同 她 当时 的 博士 生 Sara Lav io sa一起设计和编写 了翻 译英 语语 料库 ( TEC) 。 TEC 主 要收集了从各国语言 翻译成英语的文本 , 包括小 说、 传 记、 报 纸和期刊 4 个 子库。 M ona Baker发 现翻 译文 本具 有显 著的 普遍性特征 , 提倡用翻译语料库和可比 语料库来研 究译文的 语言特征 , 以及那些 隐含的、 译 者本 人在使 用语 言时无 意识 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 。 语 料库翻 译研究 方法主 要利用语 料库分 析工具 对语料 库数据进行检索 , 对反映语言特征的多 个指标进行 数据统计 和分析 , 如词汇密 度、 词 频、 类符、 形符 、 类 符形 符比、 平 均句 子长度、 词语分布、 语义韵、 搭配模式、 句型、 特色词汇的使用 频率、 叙事结构等。目前用于翻译研究 的语料库类 型主要有 三种 : 平行语料库 ( Pa ra lle l Corpus) 、 多语语 料库 ( M ultilingua l Corpus) 和可比 语料 库 ( Comparab le Corpus) 。平行 语料 库收 集某种语言的原文文本和与其 对应的翻译文 本 ; 多 语语料库 收集两个或多个不同语言的原 创文本 ; 可比语料库 收集某种 语言的原创文本 , 以及从 其他语 言翻译 成该 语言的 文本 ( 例 如英语可比语料库 可以 收集英 语原 创文本 和从 汉语翻 译成 英语的文本 ) 。可比语料库 对研 究翻译 规范、 翻 译普遍 性等 起着重要作用。平行语料库通 过原文与译文 的对比 , 从而揭 示两种文本在词汇、 句法、 文体 等方面的差异 , 可以 用于探索 译者的翻译技巧、 文体风格特点等。语 料库翻译研 究方法在 翻译普遍性、 翻译规 范、 译者文 体等 方面的 研究 有着其 他方 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 在翻译教学、 译员培训、 词典编 纂和机器
[ 1] 41- 45
要标准 , 重在探讨原文与译文 的 对 等 、 等 值 。在 方法上 以经验的归纳 为主 , 通过提出一些翻译 的原则和标 准来指导 翻译 实践 , 具有很强的 规约性。如西 方翻译理论 中 T y tler的 三原则、 N ida的动态 对等、 N ewm ark 的语 义翻 译与 交际 翻译 等都重在对翻译原则、 标准的规约上。 中国翻译理 论也是围 绕信、 达、 雅 , 以 案本 求信 神似 化境 为 主线 , 对翻译 标准进行探讨 , 以期厘定一个放之四 海而皆准 的标准。林克 难指出 : 规范性翻译 研究的 显著 特点是 , 定 出一 个规范 , 让 所有 译者 , 不分时 代 , 不分工 作对象 , 不分 译者、 读者 的认知 环境 , 在他们的翻译 实 践中 一 律遵 照执 行
关键词 : 语料库; 语 料库翻译研究;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 H 315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1- 5981( 2008) 04- 0155- 04
1. 引言 语言学理论 的发展 为翻 译研究 注入 了活 力。蒋骁 华指 出 几乎所有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均不同程度地被运 用在翻译 研究中
翻译等研究领 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 1 翻译普遍性研究 翻 译普遍 性的研 究是语 料库翻 译研究方 法最重 要的应 用 领域之 一。 M ona Baker 指 出翻译 普遍性特 征是翻 译文本 本身所固有的 典型特征 , 与 翻译过 程中涉 及的 两种 语言的 影响无关
[ 5] 243- 246
。 M ona Baker 用平 行语 料库 对 翻译 普遍
性进行了示范 性研究 , 发 现翻译 文本 具有以 下普 遍性特 征 : 简略化 ( S i m plication) 、 明朗化 ( Exp lication) 、 规范化 ( N o r ma li zation) 。随着研究的深入 , 研究者们 又发现翻 译文本 还具有 整齐化和 集中化 ( L eveling O ut and Converg ence) 、 净化 ( Sani tization) 的特点。 关 于翻译 普遍性 的研究 是语料 库翻译研 究初期 的研究 成果 , 其结论必然受 限于当 时的 客观条 件 , 比如 说语 料库的 规模、 语料的加工程度、 相关软件工具的功能 、 检验 和分析方 法的成熟性等 , 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方面还有待 进一步改 进。翻译普遍性特 征主 要以目 标语 为英语 的翻 译文 本为研 究对象 , 这些特征在 其他 语言的 翻译 文本中 是否 仍然成 立 , 是否受目标语 的社会、 历史、 政治、 文化 或文本类型 等因素的 影响 , 是否还有其他 普遍性 特征 值得挖 掘 , 这些 问题 都需要 做进一步的探 讨。 3. 2. 翻译规范研究 描写翻译 学派代表人物 T oury系 统地研 究了 翻译规 范 , 他指出 , 翻译活动是 在特定 的社 会文化 背景 中进 行 , 翻译的 策略和产品必然受语言 规范和社会规范的 制约 [ 6] 。 T oury对 翻译规范的定 义、 范 畴和特 征等 进行了 详细 的研 究 , 但他只 是从理论上对翻译规范 进行了构建 , 在 具体如何对 之进行描 写的问题上没 有做进 一步 的探讨。 传统对 翻译 规范 的认识 主要集中在对翻译的产 品规范的讨论上 , 主要目的 是通过制 定规约性的准 则使翻 译的 产品满 足特 定的要 求。研 究翻译 规范需对特定 语言和特 定时代 背景 下的代 表性 译本 进行研 究 , 这为利用语料库研究翻译规范提 供了契机。语 料库翻译 研究以大量的 文本语料为基础 , 对影响 译文的各种 规范因素 进行描写和分析 ,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胡显耀对翻 译规范做 出了更详细的 分类 ( 将翻 译规范 分为 内部规 范和 外部规 范 , 内部规范包括 义务规范、 交 际规 范和操 作规 范 , 外部 规范包 括选择规范、 期待规范 ), 通过自建当代汉语翻译小 说语料库 ( 该库收集了译自 11 个国家 8 种语言 的汉语 翻译小 说共 56 部 ), 对现代汉语长篇翻译小 说进行了 量化分析 , 通过汉语 翻 译小说与非翻译小说的词语和句法特征上的对比来再现控制 小说翻译的规范 , 为翻译规范的描写性研究提供了模式 [ 7] 。 但是 , 现有的翻译规范研究只是才起步 , 翻译规范还有 很 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 比如哪类规范是占主导地位的 , 操 作 规范 是否受原语社会或 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 不同时代背景 下 的翻 译规范有哪些不同 , 将不同的原语 文本译成同一目标 语 文本 遵循的翻译规范有 哪些异同 , 汉译 外和外译汉遵循的 规 范有哪些相似或相异 , 这些都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3. 3 译者文体研究 传 统的翻 译文体 研究主 要探讨 原文的文 体和原 作者的
[ 3] 43- 45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 翻译研究打破了单
一的语言学 研 究模 式 , 呈 现出 多层 面、 多 方法、 多 视 角 的局 面。除了语言 学 以外 , 文学、 心理 学、 哲 学、 信 息 科学、 人类 学、 社会符号学等诸 多学科 理论 都应用 到翻 译研究 中 , 形成 了多个翻译流派。 不少 翻译理 论家 将翻译 学定 位为一 门多 元的、 跨学科的、 综合性的学科 。 随着翻译研究视域的不断 拓宽 , 实 证的方法在 翻译研究 中逐步受到重视。在这种注重 实证和描写的 趋势下 , 翻译理 论家很自然地将目光 投向了描写翻译理论 和语料库语 言学 , 二者结合 形成 了 语料 库 翻译 研 究的 新 方 法。正 如 Cheste r m an 所指出 : 20 世纪 90 年代翻 译研 究方法 开始 从规约 转向 描写 , 从哲学思辨转向实证性研究
周小玲 , 蒋坚松
( 1. 湖南 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 湖南 长沙
1, 2 1
*
410006; 2 . 广东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