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优势产业简介.doc
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
![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https://img.taocdn.com/s3/m/f90b96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7.png)
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一、背景德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制造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在德国的制造业中,家族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家族企业以其稳定、务实的经营模式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
二、特点1.传承性与长期性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在家族成员之间传承。
这种传承性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加稳定,长期发展的视角也更为突出。
2.注重品质与创新家族企业在德国制造业中,以其对产品质量和创新的高度重视而著称。
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工艺精湛、质量优秀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3.注重员工和地区家族企业通常以员工为资本,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成长。
同时,许多家族企业都有着深厚的地方根基,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优势1.灵活性相比于大型跨国公司,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通常结构更为灵活,决策更快速有效。
这使得家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敏捷性。
2.长远视野家族企业在经营上更多考虑长远利益,注重可持续发展。
这种长远视野有助于企业稳健成长,在市场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
3.文化传承家族企业往往有着浓厚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传承有助于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四、发展趋势1.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也在加速国际化步伐,寻求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这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的必然选择。
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创新能力。
3.可持续发展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也在加大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推动企业向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德国制造业家族企业作为德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传承性、品质和创新而在全球市场上独占鳌头。
未来,随着国际化、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这些家族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德国制造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德高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德高行业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693f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0.png)
德高行业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德高行业是指以德国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行业,包括汽车制造、机床制造、化工等领域。
德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创新、工艺精湛等方面一直享有盛誉。
本报告旨在对德高行业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德国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具备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近年来,德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劳动力市场稳定,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上升,这些都对德高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德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通过加强研发、创新以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来促进德高行业的发展。
3. 行业现状分析3.1 汽车制造德国汽车制造业是德高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之一。
德国汽车制造商拥有世界知名的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等。
德国汽车的技术水平和品质一直备受赞誉,是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领头羊。
然而,随着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德国汽车制造商在面对新兴竞争对手时面临一些挑战。
3.2 机床制造德国机床制造业是德高行业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机床以精密、高效和稳定性强而闻名。
德国机床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然而,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加剧,一些新兴国家的机床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德国机床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3.3 化工德国化工产业是德高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化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应用,如塑料、橡胶、涂料等。
德国化工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环保型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全球化工产业正转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德国化工企业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以满足新的要求。
4. 发展趋势展望虽然德高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 技术创新: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德高行业需要加强研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
- 人才培养:德高行业需要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德国和中国的工业制造业有哪些不同?
![德国和中国的工业制造业有哪些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946c36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a.png)
德国和中国的工业制造业有哪些不同?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和德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巨头,各具特色,同时也存在一些分歧和差异。
下面我们将从技术水平、结构布局、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来探究德国和中国的工业制造业不同之处。
一、技术水平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和高品质制造技术,常年在科学技术界排名前列。
德国不仅注重科研创新,同时也重视技术实践,注重技术培训和人才吸引。
因此,德国制造出来的产品设计新颖,技术含量高,质量可靠,而且节能环保,很受欢迎。
与此相反,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含量方面相对较低,产品设计和研发方面没有德国先进。
尽管过去几年中国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对产品升级换代的推进较慢,制造业整体缺乏技术创新。
二、结构布局德国制造业的结构比较多元化,从小型手工制造到大型自动化精密制造均有涉及。
德国企业往往注入巨额资金,进行长期规划,把产品线延伸到更广泛的市场。
德国制造业的特点是注重柔性化生产,以满足市场上定制化需求。
中国的制造业主要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个领域。
轻工业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是较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造纸、食品、服装等。
而重工业方面,虽然拥有制造量大、价格低的优势,但是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往往市场竞争很激烈。
三、企业管理德国企业注重优秀的管理、协作和员工参与度。
德国企业常常遵循“德式管理”,注重遵循规范化的流程,保证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的可靠性,满足客户需求。
与德国不同,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普遍比较死板,常见的情况是过于强调生产管理上的规范性,过度注重了工人频繁使用工具而否定他们的灵活性,假定管理者无需遵循规范,就无需自省,就容易忽略人的主观意见和存在感,这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精神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德国和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存在着诸多差异。
德国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方面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而中国制造业规模较大,价格较低,存在很多创新的潜力,如何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吸收德国的优秀经验,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德国五大优势产业简介
![德国五大优势产业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4395a8aa0116c175f0e48ee.png)
德国五大优势产业简介德国地不大物不博,能源和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然而却是当今欧盟最大、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和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德国在进行工业革命和实现现代化方面是相对滞后的,而且在半个世纪内发动和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还能重新崛起,靠的是发展经济和强化国力,而发展支柱产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道。
本文就德国五大优势支柱产业作一简单介绍。
一、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德国是世界上汽车制造强国,奔驰、宝马老少咸知,大众、奥迪、保时捷有口皆碑。
在全球中高档汽车市场上,德国汽车品牌占有重要地位,迈巴赫、宾利更成为身份高贵的象征。
一说到德国汽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美观、耐用…。
汽车工业之所以能以较多的优势领先于其他产业,长期保持德国第一产业地位,展现超群的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发展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德国汽车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最近10年间,德国汽车工业研发投入高达约2000亿欧元。
德国工业领域28%的研发人员从事汽车的研发工作,而汽车工业九分之一的员工供职于研发部门。
德国汽车工业平均每十天就有一项专利产生,每年获得的专利3650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
所有这些都确保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凸现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德国汽车工业研发工作的重点是提高汽车质量、改善安全性能、降低能耗。
德国汽车工业正着力进行新一代混合动力发动机技术和替代燃料的研究,旨在提高发动机性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及噪音污染,适应环保、节能的大趋势和要求。
同时不断推出新式车型开发和挤占市场。
为实现这些目标,德国汽车公司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比如大众计划在2012-2016年投资327亿欧元开发新品,冀通过新技术至少降低30%的生产成本。
大众将向在华合资企业注资140亿欧元。
其次增加投入进一步巩固其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的领先地位。
第三,不断提供汽车电子技术含量。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含量在整车的比例约为40%。
德国五大优势产业简介(一)2024
![德国五大优势产业简介(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92fbe6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9.png)
德国五大优势产业简介(一)引言概述:德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角色,具备着许多优势产业。
本文将以德国五大优势产业为主题,探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
第一部分将介绍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探讨其在技术创新、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方面的优势。
正文内容:1. 汽车制造业:- 技术创新:德国汽车制造业以其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领先地位而闻名,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如电动汽车、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等。
- 品牌知名度:德国汽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和奥迪享有全球声誉,其产品质量、工艺和技术领先的形象为德国汽车制造业赢得了广泛认可。
- 市场份额:德国汽车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产品销售遍布世界各地,德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各地都有强大的市场份额。
2. 机械工程产业:- 制造优势:德国机械工程业凭借其高品质、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备受赞誉。
- 创新驱动:德国机械工程产业致力于创新研发,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和智能制造技术为德国机械工程产业提供了竞争优势。
- 高附加值:德国机械工程产业注重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数字化工业产品和服务,为全球工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3. 医疗健康产业:- 创新医药品:德国医疗健康产业以其创新的医药品和高质量的医疗设备而闻名,这些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 医疗技术领先:德国的医疗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超声波、医学影像和高精准度的仪器设备,使德国在医疗诊断和治疗方面独占鳌头。
- 学术研究:德国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医学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4. 化学工业:- 品质优势:德国化学工业以其高品质、可持续和环保的产品而闻名,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 创新研发:德国化学工业致力于创新研究和开发,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和环境友好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德国汽车工业与机械制造业
![德国汽车工业与机械制造业](https://img.taocdn.com/s3/m/215eefadf524ccbff1218457.png)
德国-朗格手表
朗格(nge&Sohne)是世界十大名表 之一,也是著名的奢侈品牌。朗格表是非 常精准的德国机械钟表品牌,它的主要特 色在于:无与伦比的精湛技术和高水准的 完美手工。 朗格是少见的非瑞士名和价位都 居高不下。
德国-戴姆勒集团
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的总部位 于德国斯图加特,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 造商,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生产商、第二大 卡车生产商。 公司旗下包括迈巴赫、smart、梅赛德斯-奔 驰、戴姆勒载重车汽车等品牌。
德国-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是世界知名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创 立于1900年,公司总部设在斯图加 特,创建人为卡尔· 本茨和戈特利布· 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以高质 量、高性能的汽车产品闻名于世, 除了高档豪华轿车外,奔驰公司 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 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奔
驰
奔驰CLK
梅赛德斯-奔驰
奔驰CLK
梅赛德斯-奔驰
Company Logo
德国-BMW集团
BMW,全称为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 是德国一家世界知名的高档汽车和摩托车制造 商,总部位于慕尼黑。 BMW集团拥有BMW(宝马)、MINI和RollsRoyce(劳斯莱斯)三个品牌。这些品牌占据了 从小型车到顶级豪华轿车各个细分市场的高端, 使BMW集团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专注于高档汽 车和摩托车的制造商。宝马的摩托车在国际市 场上最为昂贵,甚至超过了豪华汽车,售价高 达3万美元左右。
德国制造为什么享誉世界
完美主义是德国人最主要的性格特色。 德国人性格中一丝不苟,勤奋严谨的精神是一致公认的。 “德国制造”会在每个产品的每个细节上穷追猛打,德国 制造值得信任,绝非偶然。 科研为制造业开路 “德国制造”根植于科研机构。300多所高等院校、数以百 计的研究机构,“制造科技”都是其研究的重点。同时,德 国还制定了很多制造业的“德国标准”。德国制造业还重视 加强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联系,让中小企业参与尖端技术 领域研究,促进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为 了使“制造科技”持续发展,德国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 色制造”、“信息技术”和“极端制造”。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 和环境约束,德国推出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制造 计划”。
德国制造业(一)2024
![德国制造业(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3f5d2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1.png)
德国制造业(一)引言概述:德国制造业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之一,其技术创新、高质量和高标准的产品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本文将以德国制造业为主题,深入探讨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竞争优势。
通过对德国制造业的分析,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正文:一、技术创新1. 德国制造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德国一直致力于将科技与产业相结合,深入研究新兴技术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 投资研发的巨大力量:德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持续投资,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持续创新的动力。
3. 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德国的制造业与研究机构、高校等紧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高质量产品1. 严谨的质量标准:德国制造业严格奉行ISO、TÜV等国际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注重细节与精益求精:德国企业注重产品细节的设计和制造,力求精益求精,以提供高品质产品。
3. 客户导向的理念:德国制造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着高要求。
三、高标准生产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德国制造业积极应对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2. 严格的劳工保护:德国制造业对员工的劳工权益保护严格,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3. 遵守行业规范和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德国制造业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遵循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保证产品的合规性。
四、国际竞争力1. 高度开放的市场:德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产品出口量大,与全球企业进行积极的合作和竞争。
2. 先进的供应链体系:德国制造业构建了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和产品交付的及时性。
3. 整体产业实力的集中:德国制造业以其产业集群和集约化的特点,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五、未来发展趋势1.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德国制造业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可持续发展:德国制造业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
德国出口领先的优势
![德国出口领先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6252586c58fafab069dc024a.png)
德国出口连续六年排名世界第一保持世界头号商品出口大国的地位。
德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汽车、机械和化工领域。
其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汽车及配件,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钢铁及非铁金属产品,发电及输电设备,电信技术,收音机和电视机及元件,医学、测量、控制、调节和光学产品及钟表,食品,其它车辆,橡胶和塑料产品,金属产品,办公和数据处理设备等产品。
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电气、化工是德国的四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德可再生资源、纳米技术和环保产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德国优势产业。
一、汽车制造业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带动出口的驱动器、创新基地和就业保障。
在德国,每七个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个与汽车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德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来自汽车及相关产业。
德国汽车工业历史悠长,汽车技术高端先进,德汽车生产商每年申报约3000个专利,使德汽车工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近年来,德国汽车工业在中端市场遭遇强大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劳动力成本过高,触动行业实施战略转移和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建立新研发中心和开拓新的市场。
从德国引进汽车制造技术也大有潜力可挖。
二、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是德国产业的另一张王牌,“德国制造”已成为世界市场上“质量与信誉”的代名词。
德国不仅拥有激光技术国际领先的机床生产企业Trumpf,更有众多在某些方面独树一帜的专用机械生产商,且大多为中小企业。
为了使德国机械制造业得以持续发展,德国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极端制造”。
所谓“极端制造”指的在极端条件下,制造极端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系统,集中表现在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等方面。
三、化工业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化学工业国,占欧盟化工市场的26%。
德国也是继美、日之后世界第三大化工生产国,化工产品涵盖7万多个种类。
德国共有1700多家化工企业,雇员总人数少于500人的中小企业占90%以上,其销售额占化工销售总额的36%。
德国制造业
![德国制造业](https://img.taocdn.com/s3/m/ba36fe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7.png)
德国制造业德国制造业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之一,其制造业水平一直以来都备受世界瞩目。
本文将介绍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从那时起,德国的制造业逐渐崛起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上的工业领导者之一。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给德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制造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战后,德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重建和重新发展,迅速恢复了其领先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2. 德国制造业的特点德国制造业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技术领先德国制造业以其卓越的技术水平而闻名全球。
德国公司始终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动制造业的进步。
德国的制造业公司在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领域领先于其他国家。
专业化和高质量德国制造业追求精益生产和高质量产品。
德国的制造业企业通常专注于某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并在该领域内实现了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生产。
德国制造的产品以其良好的品质和可靠性而闻名。
高度组织化和灵活性德国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高度组织化和灵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德国企业通常采用精益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以确保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3. 德国制造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德国制造业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以下是德国制造业对全球经济的几个方面影响的例子:出口导向德国制造业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技术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德国制造的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都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需求。
德国制造业的强大出口能力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和贸易平衡有着积极的影响。
创造就业机会德国制造业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之一,为德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德国的制造业公司通常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和良好的薪酬待遇,为德国和全球的劳动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技术创新德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
在哪些领域,德国在技术发展上领先中国?
![在哪些领域,德国在技术发展上领先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fc2bb0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f.png)
在哪些领域,德国在技术发展上领先中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在技术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在某些领域,德国一向被认为是技术发展的领军者之一。
那么,在哪些领域,德国在技术发展上领先中国呢?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番科普讲解。
一、工业科技德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工业制造业的鼎力支持者。
德国用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创新的物流管理以及独特的质量控制框架,成为了全球制造商的中坚力量。
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军者,德国在汽车、机床等领域都有着强大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同时,德国在磨料、涂料、化工等领域的技术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二、生命科学德国是全球著名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在生物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非常强的研究和开发实力。
德国的生命科学产业以其高端的技术和严格的法规标准为支撑,而这也是德国生命科学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德国在激光医疗、微细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医疗诊断等领域也有着很高的技术水平。
三、能源环保能源环保是当前全球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环节,而在这个方面,德国同样有着非常强大而独特的技术和理念。
德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并且大力支持各种环保项目的开展。
德国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德国的这种绿色能源模式也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德国还在生态城市化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走在了全球前列。
以上就是德国在技术发展上领先中国的三个主要领域,德国在这些领域中有独树一帜的技术水平和研究实力,这不仅是整个欧洲的自豪,同样也是全球技术发展的榜样。
虽然中国不断发展和壮大,但德国的技术优势依然在许多方面占据着领先地位,在新的挑战中,德国也将继续发挥它的技术实力和灵活性,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德国制造业优势产业简介
![德国制造业优势产业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b1175b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b.png)
德国制造业优势产业德国是当今世界第四、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经济表现相对突出,继续保持增长,被称为欧债危机的“救世主”。
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德国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专业化、技术型道路,牢牢守住全球产业链中的高端,树立“德国制造”这块象征优质、高效和创新的金字招牌,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德制造业门类齐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和电子电气是德传统四大支柱产业。
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
一、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德国是世界上汽车制造强国,奔驰、宝马老少咸知,大众、奥迪、保时捷有口皆碑。
德国高档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说起德国汽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美观、耐用。
2019年德国汽车制造业销售额3617亿欧元,其中国外销售额2346亿欧元;轿车产量1408万辆,商用车27万辆。
德国汽车工业之所以能以较多的优势领先于其他产业,长期保持德国第一产业地位,展现超群的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发展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德国汽车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研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仅2019年,德国汽车工业研发投入就高达182.7亿欧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5.2%。
德国工业领域28%的研发人员从事汽车研发,而汽车工业九分之一的员工供职于研发部门。
德国汽车工业平均每天就有十项专利产生,每年获得的专利3650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
所有这些都确保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凸现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有大众汽车、戴姆勒、宝马、奥迪、保时捷、欧宝和曼(商用车)等整车企业和博世、大陆、采埃孚(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等汽配企业。
中国已成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和销售市场。
德国宝马、奔驰、大众等公司均在中国建有合资企业。
博世也在中国设有企业和研发中心。
自2009年以来中国是大众公司最大汽车销售市场,大众汽车2019年在华销量突破300万辆,达327万辆,增长16.2%。
德国的优势产业和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国际研发合作的措施
![德国的优势产业和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国际研发合作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2ef41e59eef8c75fbfb355.png)
一、德国优势产业基本情况、特点及龙头企业情况德国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经济强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汽车及其配套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及化工业是德四大支柱产业, 也是德国出口的优势所在。
总体来看,德国工业的突出特点在于技术水平高,广泛应用新科技,注重创新和研发投入。
据德国柏林经济学院长期研究世界市场领先企业的伯恩特·维诺尔(Bernd Venohr)教授的一份研究报告,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上、在世界市场上居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共有1300家,另有1000多家德国“微型”企业的产品居世界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隧道掘进机制造商海瑞克股份公司(Herrenknecht AG);全球大型玻璃展柜的主要生产商汉恩展柜公司(Glasbau Hahn);拥有100多年历史、书芯压脊机出口率达90%的柯尔布斯(Kolbus)家族企业;高架输电线路、地下电缆系统及电气化铁路输电线等特殊输电线路建设的机械生产商蔡克有限公司(Zeck GmbH);全球高档乐器品牌之一Schiedmayer公司;以其钢化玻璃自动门和玻璃系统技术领先世界的多玛公司(Dorma);畅销全球的内窥镜生产商Aesculap公司;世界连接件和装配领域最大的跨国集团伍尔特集团(Wuerth);在工业阀门领域居世界领先的Ziehl-Abegg公司;清洁器械生产商Kaercher公司,其产品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未来高技术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领先国际市场的德国企业,如斯图加特的Nascatec公司的微系统与纳米技术产品,慕尼黑的Tinox公司的太阳能设备镀膜技术,不来梅的Mevis Diagnostics公司的图像诊断设备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瓦克化学品有限公司(Wacker-Chemie)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及Alfing Kessler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柴油机曲轴也供不应求。
另据哈佛商学院一份研究报告,从1997年至2005年,面对新兴经济体日益增强的严峻挑战,德国企业的世界市场份额不跌反升。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f026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f.png)
德国经济发展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辉煌。
从二战后的废墟中崛起,德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逐步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德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其坚实的工业基础。
德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等领域。
以汽车工业为例,德国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宝马、奔驰、大众等,这些品牌以其高品质、高性能和精湛的工艺享誉全球。
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同样出色,生产的机床、工程机械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化工产业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之一,生产的化工产品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
电子行业则在半导体、通信技术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
德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德国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
这些科研力量为德国的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使得德国的产品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在工业 40 时代,德国率先提出并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德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德国企业注重长期发展,追求品质和品牌价值,而不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
这种经营理念使得德国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并逐步积累竞争优势。
同时,德国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非常严谨和高效,注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合作,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德国的高等教育也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
德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德国制造业
![德国制造业](https://img.taocdn.com/s3/m/4270e4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0.png)
德国制造业1.简介1.1 背景与概述1.2 发展历史1.3 目前情况1.4 相关数据与指标2.德国制造业的主要部门2.1 汽车制造业2.2 机械制造业2.3 化学工业2.4 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2.5 能源产业2.6 其他重要制造业3.德国制造业的优势与竞争力3.1 技术领先性3.2 高质量产品3.3 创新能力3.4 高度发达的供应链3.5 劳动力素质与工作效率4.德国制造业的挑战与发展方向4.1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4.2 国内竞争力下降的问题4.3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要求4.4 与数字化转型4.5 国际合作与开放市场5.德国制造业的支持与政策措施5.1 制造业发展计划与政策5.2 科研与创新资金支持5.3 教育与培训政策5.4 税收减免与优惠附件:- 德国制造业相关统计数据报告 - 德国制造业政策文件注释:- 汽车制造业:包括汽车生产及相关配套产业。
- 机械制造业:包括机床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
- 化学工业:该行业主要生产化学品、塑料等产品。
- 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包括电子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服务等。
- 能源产业: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与加工、能源设备制造等。
- 创新能力:指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
- 供应链:指涉及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生产加工、物流与库存等环节的协同运作。
- 可持续发展:指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
- :指模拟人类智能的机器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 数字化转型:指利用信息技术与数据驱动创新与变革的过程。
- 国际合作与开放市场:指跨国企业合作、贸易自由化与开放市场的发展。
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与启示
![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096b39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d.png)
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与启示一、德国制造的成功德国制造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得益于其卓越的品质、高效、精密和可靠。
具体而言,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得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的制造标准德国制造的成功得益于严格的制造标准。
无论是制定产品规格,还是上下游供应链管理,德国企业都采用非常严格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效率和可靠性。
2、高端技术和研发德国企业在研发和技术方面表现出色,他们不断投入资金和精力,以开发和改进先进的技术。
在创新和发明方面,德国制造业是全球领导者之一,例如汽车、精密技术和复杂机器零部件等领域。
3、高度自动化和高效生产德国制造业的另一个优势是高度自动化和高效生产。
德国制造业专注于提高生产过程的流程效率,使其保持高度竞争力。
二、德国制造的启示德国制造的成功为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重视质量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是基于高质量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
因此,在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时,应重视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加强创新创新是德国制造的关键。
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也应该注重研究和开发先进的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其产品和生产过程中。
3、自动化与数字化德国制造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其中数字化技术扮演了关键角色。
因此,其他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4、优化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是德国制造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时,也需要重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关注整个生产供应链的高效与持续。
三、总结德国制造的成功源于对品质的高度要求、创新精神、高效率生产过程和完善的供应链管理。
其他国家应吸取德国制造之路的启示,注重质量,加强研发,推进数字化技术和加强供应链管理,以提高其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
德国制造业
![德国制造业](https://img.taocdn.com/s3/m/4bef144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4.png)
德国制造业德国制造业简介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著名和蓬勃发展的制造业之一。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制造业占据了德国经济的重要地位。
德国制造业以其高质量和高技术水平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德国制造业的特点、优势以及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
特点德国制造业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 高质量: 德国制造业以其极高的质量标准而闻名于世。
德国企业注重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品控和技术监督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高技术水平: 德国制造业以其领先的技术水平而受到全球的赞誉。
德国企业在汽车制造、机床制造、化工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3. 高效率: 德国制造业注重生产过程的效率。
德国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保持竞争力。
4. 多元化产品: 德国制造业涵盖了广泛的产品领域,包括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
德国企业的产品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满足了全球市场的需求。
优势德国制造业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势:1. 工程技术优势: 德国制造业以其卓越的工程技术优势而著称。
德国企业在工程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制造品质保证: 德国制造业注重品质保证。
德国企业通过严格的品控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符合规范和客户要求,提高产品可靠性和持久性。
3. 创新能力: 德国制造业具有世界领先的创新能力。
德国企业不断投入研发,并与科研机构、大学等合作,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保持产业的竞争力。
4. 国际竞争力: 德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德国企业凭借其高质量和高技术水平,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任与认可,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领军者。
经济重要性德国制造业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以下是德国制造业对德国经济的贡献:1. 就业机会: 德国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德国制造业企业雇佣了大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为德国国内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德国主要工业部门和经济政策
![德国主要工业部门和经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c9aca48c850ad02de80413b.png)
主要工业部门德国工业生产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技术水平先进,汽车制造、电子电气仪器、化工设备、机械工业等部门是支撑经济的主导力量。
(1)汽车制造业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发祥地之一,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于1886年诞生于德国。
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德国的支柱产业,德国税收的1/4来自汽车以及相关产业,是德国的第一大产业。
目前,德国汽车产量列美国、日本和中国之后,居世界第四位。
德国主要整车制造商为戴勒姆集团、大大众汽车集团公司(Volkswagen)、奥迪公司(Audi)、宝马公司(BMW)、保时捷公司(Porsche)、欧宝公司(Opel)、曼公司(MAN;主要汽车配件企业有博世、大陆、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OD、巴斯夫及及Hells等。
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是沃尔夫斯堡,它是大众汽车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有德国“汽车城”之称。
(2)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是德国历史最悠久、最富传统的工业领域,是德国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标有“德国制造”的产品以它的可靠的质量、完全纯熟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在全世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多年来,德国机械制造业在专利登记上居美国、日本之前为世界首位,约占全球接卸专利的28%,这使其创新能力居于全球领导地位。
德国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机械制品出口也超过美国、日本居世界出口第一,在其余领域内也几乎全部位列世界三甲之内。
在德国31类机械设备中,涡轮机、建材机械以及矿山机械成为最畅销产品,出口增幅高达40%。
此外,机床、工业洗衣设备等也很受欢迎。
(3)化学工业德国化学工业在世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德国原材料和生产资料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销售额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
2006年销售额达1620亿马克,比2005年增长了6.0%。
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并占世界化工品出口总额的1/6.德国化学工业不仅规模巨大,而且科研和技术水平也居世界最先进之列。
德国化学工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占其总营业额的6.3%,居世界各种同行业第一位(第二位是日本,约为5.9%)。
德国工业概述
![德国工业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afa0f699b89680203d825f4.png)
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
属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
德国的出口额现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
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
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器、运输设备、汽车、石油和服装。
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
政府奉行整顿国家财政、减少预算赤字、进行税制改革、刺激个人投资、进一步实行非国有化、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策,使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调整经济结构。
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
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
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
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
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
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
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
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
德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
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
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 (EUR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
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89 75 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98 93 德国邮政(DEUTSCHE POST)104 146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110 119 博世公司(ROBERT BOSCH)122 138 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124 107 莱茵集团(RWE)128 464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LANDESBANK BADEN-WüRTTEMBERG)179 185 德国联邦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187 178 拜耳集团(BAYER)293 327 贺利氏控股集团(HERAEUS HOLDING)334 278 德国中央合作银行(DZ BANK)342 324 德国艾德卡公司(EDEKA ZENTRALE)363 335 PHOENIX PHARMAHANDEL公司(PHOENIX PHARMAHANDEL)377 294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421 385 来德爱(RITE AID)453 439 途易(TUI)455 571 Marquard & Bahls公司(MARQUARD & BAHLS)479 462 费森尤斯集团(FRESENIUS)491 497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 BANKENGRUPPE)492 444 贝塔斯曼集团(BERTELSMANN)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制造业优势产业德国是当今世界第四、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经济表现相对突出,继续保持增长,被称为欧债危机的“救世主”。
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德国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专业化、技术型道路,牢牢守住全球产业链中的高端,树立“德国制造”这块象征优质、高效和创新的金字招牌,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德制造业门类齐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和电子电气是德传统四大支柱产业。
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
一、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德国是世界上汽车制造强国,奔驰、宝马老少咸知,大众、奥迪、保时捷有口皆碑。
德国高档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说起德国汽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美观、耐用。
2013年德国汽车制造业销售额3617亿欧元,其中国外销售额2346亿欧元;轿车产量1408万辆,商用车27万辆。
德国汽车工业之所以能以较多的优势领先于其他产业,长期保持德国第一产业地位,展现超群的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发展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德国汽车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研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仅2013年,德国汽车工业研发投入就高达182.7亿欧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5.2%。
德国工业领域28%的研发人员从事汽车研发,而汽车工业九分之一的员工供职于研发部门。
德国汽车工业平均每天就有十项专利产生,每年获得的专利3650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
所有这些都确保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凸现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有大众汽车、戴姆勒、宝马、奥迪、保时捷、欧宝和曼(商用车)等整车企业和博世、大陆、采埃孚(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等汽配企业。
中国已成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和销售市场。
德国宝马、奔驰、大众等公司均在中国建有合资企业。
博世也在中国设有企业和研发中心。
自2009年以来中国是大众公司最大汽车销售市场,大众汽车2013年在华销量突破300万辆,达327万辆,增长16.2%。
其旗下品牌奥迪在华销量增长21.2%,达49.2万辆。
从2009年至2013年,德国轿车在华销量从160万辆增至370万辆,翻了一番多。
而中国汽车市场同期只增长了74%。
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也由2009年的15.1%增加至2013年的20.5%。
2014年第一季度,德国轿车在华销量增长了17%,所占份额上升至21.8%。
二、机械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德国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
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提供的数据,2013年有98.6万人在该行业6000多家企业从业。
该行业以中型企业为主,87%的企业员工人数不足250人。
2013年机械制造业销售额2058亿欧元,下降0.5%。
德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是世界第一大机械设备出口国,75%的机械设备产品销往国外。
2013年德国机械设备出口额达1490亿欧元,约占世界机械设备出口总额的15.9%,出口盈余930亿欧元。
在机械设备业32个产品领域中,德国产品在16个领域为世界出口第一,包括驱动技术机械、材料处理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及包装机械、压缩气压及真空技术机械、精密仪器、加工机械、液压泵、液压设备、塑料及橡胶机械、印刷机械及造纸技术设备、纺织机械、测量机械、工业炉和冶金设备、木材加工机械、建筑机械及清洁机械设备。
另外在民用航空技术设备、阀门及管件、机床、电力消防器材和设备等5个领域据世界出口第二。
德国知名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有蒂森克虏伯、西马克、海德堡印刷、海瑞克、福伊特、普茨迈斯特、通快等。
三、化工制药业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是欧洲首选的化工投资地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研究机构和高素质劳动力。
根据德国化学工业协会数据,2013年德国化工制药业销售额1887亿欧元,增长1.1%。
其中国内销售总额750亿欧元,增长1.4%;国外销售总额1137亿欧元,增长0.8%。
全行业从业人员43.7万人,受高等教育程度很高。
58所大学的化工系、24所大学的应用科学系及68所非大学化工研究机构提供化学研究,使德国化工制药业多年来保持研发优势。
据德联邦统计局数字,2013年德化工医药产品出口1054.7亿欧元,增长0.8%。
德国也是欧洲化学制品和合成材料的消费市场。
欧洲化学品年均消费6740亿欧元,其中德国占1050亿欧元;欧洲合成塑料年均消费4520万吨,德国消费量占24%。
德国原料生产商处于欧洲领先地位,拥有数十年的专业经验,是产品高质量的保障。
知名的德国化工制药企业有巴斯夫、拜耳、朗盛、汉高、赢创、默克、勃林格殷格翰等。
德国的一批中小企业也和那些跨国公司一样积极开展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业务,尤其是从可再生材料中获取化学制品方面。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研发领域的战略合作或引入新产品迅速进入欧洲市场。
四、电子电气工业德国拥有世界技术领先的电子电气工业。
德国电子电气行业总会(ZVEI)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该行业年产值1368亿欧元,下降4.0%,销售额达1666亿欧元,萎缩2.1%。
其中出口额达1582亿欧元,下降1.0%,进口额为1350亿欧元,减少1.6%。
订单量与2010年相比增长2.6%,从业人数83.89万人,减少0.3%。
德国电子电气工业每年技术革新支出150亿欧元,占该行业营业额的10%,其中研发投入120亿欧元,约占德国工业总研发投入的五分之一。
德国制造的电子元件一半以上用于出口,出口的80%以上进入欧盟国家。
据德国电子电气行业总会数据,2013年,行业出口总额1583亿欧元,下降1%;前5大出口目的国分别是美国、中国、法国、英国,奥地利,出口额分别为132亿、131亿、115亿、84亿和76亿欧元。
对中国出口增长最快,增幅达9.2%。
德国电子元件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高保真分立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缩合器、感应器、无源及混合微电路、电子机械元件(连接器、开关)和印刷/混合电路板等。
德国电子元件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汽车业的发展。
汽车电子行业是德国电子元件的最大消费者,通信领域、电子数据处理和工业电子也是其主要用户,分别占20%左右的销售份额。
未来德国电子元件市场的发展主要依赖汽车业的发展及工业电子领域的发展。
知名的德国电子电气行业龙头企业有西门子、英飞凌、博世、捷德(Giesecke & Devrient)、库卡(KUKA)等。
五、可再生能源产业德国不仅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确保能源安全、能源多元化供应和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也视之为减少碳排放和节约化石类燃料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德国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力发电等开发利用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
从2000年到201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从5%上升到18%。
2013年,德国燃煤、燃气等火电比重为61.2%;核能比重15.4%,可再生能源比重已达25.3%。
德国现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至少达到35%。
而德国可再生能源协会认为,到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保证全国约一半的电力需求。
德国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17座核电站,进而大幅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为保持和拓展该领域的强势地位,德国政府在2013年前斥资120亿欧元用于支持技术革新,其中大部分资金用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可再生原材料生产和能效提高方面。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可再生能源2013年度报告,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替换、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德国贸易与投资署发布的行业报告,可再生能源领域各分支行业情况如下:(一)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德国迄今最重要的通用可再生能源,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形式用于生产热能和电能。
2013年德国三分之二的可再生能源的终端供应是以生物质能的方式获取的。
行业目标是,至2030年电力的18%、热能的15%通过生物质能获取。
(二)提高能效技术。
德国在提高能效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尤其在能源储存和燃料电池技术方面首屈一指,是欧洲最大的提高能效技术销售市场。
该行业年营业额约670亿欧元,未来几年内增幅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率超过10%,企业年均扩员15%。
(三)热电联产。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热电联产市场。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看,德国总电力需求的50%基于热电联产。
德国拟利用热电联产技术使电能获取从目前的12.5%翻一番至25%。
(四)光伏产业。
德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截至2014年7月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共计37052MW;2013年新增装机容量3GW,同比减少60%。
预计2020年,德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70GW,满足全德电力需要的10%。
据慕尼黑工大和西门子公司测算,仅房屋屋顶太阳能电池板一项,发电潜能就达到161GW。
(五)太阳热能。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太阳热能市场,并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2012年德国太阳热能总装机容量11.5GWth,新装机805MWth,同比下降9%。
该行业所创造的营业额31亿欧元,总就业人数2万人。
(六)环保技术(循环经济和污水处理)。
德国在环保方面推行完善的环保政策,制定了严格环保法律,拥有良好的环保传统和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和高端研发能力。
该领域2013年营业额为374.84亿欧元;德国在循环技术方面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4%(物质分离设备甚至占到64%),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占全球市场份额为19%,循环技术(18%)和污水处理技术(19%)出口方面为世界第一;该行业总就业人数超过15.7万人;在研发和专利方面同样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七)风能。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能产业,在研发方面业投入不菲。
2012年德国风能总装机容量为282GW,风能电力设备超过20万架,年发电量580TWh,占全德发电总量的3%左右。
2012年该行业就业人数约11.8万,预计至2030年该行业就业人数将超过16.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