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项目规划方案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d093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8.png)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xxx公司的换热器安装施工项目,范围包括换热器设备的安装、管道连接、电气布线及调试等工作。
本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换热器的安装质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了解工程施工图纸,掌握换热器设备的安装和连接方式;(2)熟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3)分析工作场地环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规划和准备。
2.设备准备(1)采购所需的换热器设备,包括主机、管道、阀门等;(2)检查设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设备出厂检验报告备案。
3.施工人员准备(1)组织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操作技能;(2)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确保人员配置合理。
三、施工步骤1.施工准备(1)进场验收:将设备运至施工现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2)搭建工地围挡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3)组织安全交底会,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设备安装(1)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换热器的安装位置;(2)安装换热器主机:将换热器主机移除包装,平稳放置在安装位置上,调整水平度并进行固定;(3)安装管道和阀门: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道连接,并安装相关的阀门和管件;(4)检查和测试:对换热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3.电气布线(1)根据设备要求,进行电源布线;(2)按照图纸要求连接设备的电气线路;(3)进行线路的检查和测试,确保电气连接无误。
4.调试(1)对设备进行试运行,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2)调整阀门和调节器,使设备的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3)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和调试,确保设备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四、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和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区域;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头盔、防护服等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3.严禁高处作业,施工人员需采取防护措施;4.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5.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交底会,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年处理7万吨乙醇的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年处理7万吨乙醇的换热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6256c34b73f242326c5f0f.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年处理7万吨乙醇的换热器设计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设计内容 (3)1.1概述 (3)1.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 (4)1.3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构成及结构特点 (4)1.4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原理 (4)第二章设计计算 (5)2.1确定设计方案 (5)2.2确定物性数据 (5)2.3初选总传热系数 (7)2.4计算传热面积 (8)2.5工艺结构尺寸 (8)第三章换热器核算 (14)3.1面积核算 (14)3.2压降核算 (16)附表及符号说明 (20)设计小结与致谢 (21)参考文献 (22)摘要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用作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
根据统计,热交换器的吨位约占整个工艺设备的20%有的甚至高达30%,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套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乙醇为热流体,水为冷流体。
乙醇进口温度为C70,出口温度为在这次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总传热系数选择传热面积及其工艺尺寸的计算),然后进行面积与压降核算经过反复核算最终确定出了换热器的各个参数。
面积裕度为24.7%符合面积裕度范围(15%-25%),管程压降为2028.6pa<105pa,壳程压降为5722pa<105pa 符合设计要求。
紧接着我们开始编写说明书,用CAD画换热器装配图。
最终完成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AbstractThe heat exchanger is part of thermal fluid heat transfer to the cold fluid equipment, also called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is the realization of chemical processes of heat exchange and transmission of essential equipment the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pharmaceuticals, energy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ten used for the cryogenic fluid heating or cool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fluid, the liquid vaporized into steam or the steam is condensed into liqui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heat exchanger tonnage about the entire process equipment 20%, some even as high as 30%, one can imagine the importance.We this course design task is to design a set of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Ethanol as the hot fluid, water as cooling fluid. Ethanol inlet temperature, outlet temperature in determining this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design, design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area and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 of size of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pressure drop), and then the area of accounting after repeated accounting Area of margin of 24.7% compliance area margin range (15%-25%), pipe pressure drop is 2028.6pa<105pa, pressure shell of 5722pa<105pa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eventually determine the various parameters of the heat exchanger. Then, we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drawing with CAD. Finally comple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scheme.Keywords: fixed tube sheet heat exchanger design第一章 设计内容1.1概述目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产品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凭借其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在各行业领域中被频繁使用, 并被用以替换原有管壳式和翅片式换热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供暖工程施工方案
![供暖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1c7d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4.png)
供暖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暖工程成为了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居民的舒适生活,在供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规划、精心施工,以确保供暖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益性。
二、施工目标1.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热量传输。
2.提高供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确保供暖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符合。
三、施工内容1.供暖设备安装:包括锅炉、换热器、水泵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2.管道铺设:根据供暖区域的大小和需求,合理布置主管道和支管道。
3.热力站建设:在供暖系统中设置热力站,使热水通过热力站进行分配和调节。
4.管道绝热:对供暖系统中的管道进行绝热处理,以减少热量损失。
5.系统调试和运行:对供暖系统进行调试和运行,确保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
四、施工方案1.施工前准备(1)确定供暖区域和需求。
根据建筑的大小和需求确定供暖系统的布置和规模。
(2)设计供暖系统。
根据供暖需求和供热设备的性能,设计供暖系统的管道布局和规格。
(3)准备施工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规模,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2.施工过程(1)供暖设备安装。
按照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安装供暖设备,并进行调试。
(2)管道铺设。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按照规定安装主管道和支管道,并进行压力测试。
(3)热力站建设。
按照设计要求,建设热力站,并连接到相应的管道。
(4)管道绝热。
对所铺设的管道进行绝热处理,避免热量损失。
(5)系统调试和运行。
进行供暖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3.施工质量控制(1)材料选择。
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产品。
(2)施工工艺。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节点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节点检查,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质量。
(4)施工记录和报告。
要做好施工记录和报告,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问题。
五、施工安全措施1.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浮头式换热器教学规划使用说明
![浮头式换热器教学规划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5fe025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8.png)
浮头式换热器教学规划使⽤说明1.⽅案确定选择换热器的类型浮头式换热器:主要特点是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
管束可以在管内⾃由伸缩不会产⽣热应⼒。
1.1 换热⾯积的确定根据《化⼯设备设计⼿册》选择传热⾯积为400m21.2 换热管数N的确定我国管壳式换热器常⽤碳素钢、低合⾦钢钢管,其规格为φ19×2、φ25×2.5、φ32×3、φ38 ×3、φ57 ×3.5 等,不锈钢钢管规格为φ19 ×2、φ25 ×2、φ32 ×2、φ38 ×2.5、φ57 ×2.5。
换热管长度规格为1.0、1.5、2.0、2.5、3.0、4.5、6.0、7.5、9.0m等。
换热器换热管长度与公称直径之⽐,⼀般在4~25 之间,常⽤的为6~10。
管⼦的材料选择应根据介质的压⼒、温度及腐蚀性来确定。
选⽤32×3mm 的⽆缝钢管,材质为0Cr18Ni9,管长为6000mmn=A/πd0L 3-5式3-5:n—换热管数A—换热⾯积m2d0—换热管外径mm L—换热管长度mm故 -3-3400n==6133.143260001010根表1.1 拉杆直径/mm表1.2 拉杆数量换热器公称直径DN/mm400<d 400≤d<700 700≤d<900 900≤d<26004 4 8 10拉杆需10根。
1.3 换热管的排布与连接⽅式的确定换热管排列形式如图3.1 所⽰。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形式主要有正三⾓形、正⽅形和转正三⾓形、转三⾓形。
正三⾓形排列形式可以在同样的管板⾯积上排列最多的管数,故⽤的最为⼴泛,但管外不易清洗。
为便于管外便于清洗可以采⽤正⽅形或转正⽅形的管束。
换热管中⼼距要保证管⼦与管板连接时,管桥有⾜够的强度和宽度。
管间需要清洗时还要留有进⾏清洗的通道。
换热管中⼼距宜不⼩于1.25 倍的换热管的外径。
换热管排列形式如图1.1 所⽰:正三⾓形转⾓三⾓形正⽅形转⾓正⽅形图1.1 换热管排列形式图1.2 管⼦成三⾓形排列本换热器采⽤正三⾓形排列,由表1.3,取管间距a=40mm。
项目供热实施方案
![项目供热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59e2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3.png)
项目供热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供热工程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项目供热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规划1. 供热范围确定:首先需要确定供热范围,包括哪些区域、哪些建筑需要进行供热覆盖。
2. 能源选择: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能源作为供热能源,如燃气、燃煤、地热等。
3. 设备选型:根据供热范围和能源选择,确定适合的供热设备,包括锅炉、换热器、管道等。
三、施工实施1. 施工方案确定:根据项目规划确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周期、施工队伍等。
2. 设备安装:按照设备选型确定的设备,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3. 管道铺设:进行供热管道的铺设工作,保证管道连接紧密、无渗漏。
4. 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四、运行维护1. 系统调试:在设备安装和管道铺设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工作,保证供热系统正常运行。
2. 运行监测:对供热系统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维护保养:定期对供热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供热效率。
五、效果评估1. 供热效果评估:对项目供热实施后的供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温度均匀性、供热稳定性等指标。
2. 经济效益评估:对项目供热实施后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投资回收期、成本效益比等指标。
3. 用户满意度评估: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居民对供热效果的满意程度,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六、总结项目供热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面考虑供热范围、能源选择、设备选型、施工实施、运行维护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保障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城市供热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换热站项目方案
![换热站项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afa63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4.png)
CATALOGUE目录•项目背景与目的•项目建设方案•换热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安全防范及应急措施•项目建设周期与进度计划•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环境影响评价与经济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城市供热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热需求也日益增长。
现有的供热系统普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换热站在供热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城市供热升级改造的关键环节。
项目背景介绍项目建设目的01020304项目预期效果0102030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供热可靠性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控制系统030201换热站工艺设计换热器调压设备水泵阀门设备选型及配置布局设计结构设计换热站布局及结构设计实现换热站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控制系统应具备安全、可靠、灵活和稳定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换热站规模和需求。
控制系统应考虑未来的扩展性和升级性,方便后期进行功能增加和设备替换。
控制系统概述采用高性能的控制器,能够处理复杂的逻辑和控制算法,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通讯接口配置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实现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反馈。
配置电动阀、调节阀等执行器,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调节和控制。
配置串口、以太网等通讯接口,方便控制系统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
人机界面数据处理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施消防通道定期消防培训消防安全措施01环保设施02噪音控制03环保管理制度环保及噪音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及演练计划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应急演练03竣工验收阶段01前期准备阶段02施工阶段项目建设阶段划分01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02强化项目管理03定期检查与评估04优化资源配置进度计划与控制措施关键节点与验收安排关键节点包括项目立项、设计审查、土建施工关键节点、设备安装调试关键节点等。
验收安排包括各阶段验收时间、验收内容、验收标准、验收人员等详细验收安排。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设计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84791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b.png)
标准换热站及二次网建设方案换热站作为供热配套设施使用的永久性建筑物,关系着供热企业的长期安全运行管理及百姓的宜居生活.为提高供热管网设计的经济可行性,便于建设施工与供热运行管理,结合供热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供热换热站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以下统一要求:一、换热站建设标准1.换热站站房建设标准1.1 换热站标准化建设的施工与验收必须严格执行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2根据建设项目供热面积,换热站位置选择以有利于供热管网合理布置为原则,尽量设在小区的中部位置.单套换热机组供热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米为最佳.高层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分区需按现场地形和实际供热参数综合考虑,通常按10层划分,各区配套独立设备及管网进行供热.1.3换热站的面积、净高度及相关尺寸情况需满足使用要求,分设设备间、控制间和供热服务间.设备间内单套换热机组按使用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考虑,设备间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内墙面刷内墙涂料, 机组设备悬挂功能牌,门口设置挡鼠板.控制间按使用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考虑,配电室门刷防火涂料,要张贴配电室警示标志:禁止入内<粘贴在配电室门口处,不可贴在门上>;当心触电<粘贴在配电室内配电柜下方>;配电室标识<粘贴在配电室门上方>.供热服务间主要为供热管理和服务准备,根据客户服务标准要求设办公室,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内设独立卫生间.换热站净高度不低于3.3米,站内安置两套及以上机组的净高度不低于3.6米.1.4 换热站的建设尽量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应合理预留管道基础孔洞.1.5 换热站的供水、供电须满足负荷要求.换热站的供水<自来水>、供电接至换热站内相应位置,在换热站外两米内设水表,在箱变内设供电专用装置.换热站主电缆为三相五线铜芯国标型号,并有可靠接地.高层建筑小区必须将二次加压自来水管道接入换热站内,并预留水表.1.6 换热站应具备完善的排水设施,排水管道与小区雨、污水管网相连,应排水畅通,保证外部积水无法进入站内.1.7换热站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距离居民建筑较近的,外部应采取隔音措施,设备基础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采取隔声减振措施.1.8 换热站应具备方便适用的交通通道,便于整体式换热机组的安装及检修,换热器侧面离墙不小于 0.8m,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 0.7米的通道.1.9 换热站应设置照明设施,生活服务间、服务办公室预设电器插座.设备间照明设施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采用防水防尘节能灯,同时应设置应急照明.1.10 卫生间内设卫生器具,墙面、地面铺贴瓷砖.设备间设排水沟并设盖板,地面可铺贴花岗岩.控制间与设备间设挡水门槛.服务间地面铺贴瓷砖.1.11 换热站设备间、服务间外门为卷帘门,设备间门宽不得小于2.5米.设备间外窗台高度不低于1.8米,均为中空双层隔音窗,外门为隔音门.所有外门窗均安装防盗门窗.1.12 换热站内应有完善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应做好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由紫铜板制成,安装高度为底边距所在地面0.3米,以便将进线配电柜PE〕PEN〔母排、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等进行联结,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准拆除接地装置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所有转动设备必须配备防护罩,防护罩喷绿色底漆、黄色箭头标明转动方向.1.13 换热站内各种设备和阀门的布置便于操作和检修,站内各种水管道及设备的高处设有放气阀,低处设放水阀.1.14换热站内架设的管道不得阻挡通道,不得跨越配电盘.1.15换热站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和用具,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应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保证随时可用.1.16 换热站需经常检查和操作的设备不应设在高处,如必须设在高处,位置较高且超过 2米时,需经常操作的设备处应设置移动扶梯、移动平台等设施;1.17 换热器、水泵基础高于地面不小于 0.1m,水泵基础距墙不小于 0.7m,两台以上水泵不做联合基础,设备间距不小于 0.7m;1.18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并在封堵处的电缆两端按规定刷防火涂料;1.19换热站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存在渗水、漏水的现象.1.20 若因特殊原因只能建设地下及半地下换热站,必须在建设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具备可靠的通风防潮措施,设立独立通风除湿系统和采光井.②具备消防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③具备可靠措施避免外部原因带来的积水倒流进站.同时具备自动应急排水设施,使事故失水、检修排水、外部进水能够根据水位及时报警并自动启动排水设备,建设单位承担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管理责任.④具备良好的通讯设施,保证手机及网络等传输讯号的正常通畅,便于换热站设备运行数据上传所需的网线敷设.⑤设计阶段即充分考虑换热站内设备基础、管道支架施工减震防噪方案,设备基础按照供热公司委托的专业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施工,并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换热站基础不得与居民建筑基础连接,从根本上解决低频噪音及振动扰民问题.⑥至少设置两个就近出口,保证站内设备安装及维修时的车辆进出通畅,同时便于人员维护检修及安全疏散.⑦地上配备供热服务需要的值班检修及生活场所.⑧换热站机组设置的一次侧安全阀出于安全要求必须能够以自然排水的方式将管路引致室外.⑨进出换热站的供热管网必须具备路由,预留安装及检修空间,避免因其他管路或设备影响坡度.建设单位负责热力管网穿地下墙壁洞口的套管预留及防水处理.⑩地下换热站建设需取得规划、消防、环保、安监部门书面同意意见.2.换热站站内设备选取标准:2.1换热站内设备选用模块化机组,供热面积小于5万平米的换热站选用单台模块化机组;供热面积大于 10万平米的换热站选用双台模块化机组.2.2换热站模块化机组由换热器、管道阀门、安全阀、循环水泵、补水泵、除污器以及软化水补水装置组成.2.3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符合GB/T16049中的规定;密封材质:一、二次水侧为三元乙丙橡胶,框架材质: Q235-A,环氧煤沥青漆或环氧富锌漆防腐,压紧板采用整体材料,框架能力板片扩容数为≥ 20%.2.4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应为需求的 130%,换热效率 90%以上,传热系数 K=3000-6000W/m2·℃.2.5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压紧板、螺柱、法兰、接管、垫片等所用的材料及焊接材料,必须具备材料质量证明书.2.6单台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不宜大于 150片;板换板片的材质要求不低于不锈钢 304L,板片厚度:≥ 0.6mm.2.7板式换热器应有打压试验合格证明;每台板式换热器必须有介质进、出口标记;每台板式换热器应有铭牌,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设计压力及试验压力〕MPa〔、设计温度〕℃〔、换热器换热有效面积〕m2〔、质量〕kg〔、流程组合、产品制造日期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2.8设备基础地脚螺栓齐全且连接紧固,水泵基础和连接水泵的管道采取软连接等隔震措施.2.9管道与设备连接时,管道上宜设支吊架,以减少架在设备上的管道载荷,管道阀门符合国家有关制造标准.2.10循环水泵、补水泵的台数不得少于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要求循环泵、补水泵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2.11循环泵总流量为二级网循环水量的 105-110%;循环泵采用低噪音单级离心泵,设备噪音须低于 50分贝;水泵必须能够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需要.2.12补水泵一般选两台,其中一台备用;补水泵的扬程为定压点压力加不低于 5mH2O<0.05Mpa>;补水泵采用低噪音离心泵,设备噪音昼间须低于 50分贝;水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在正常运行点下不允许有负偏差.2.13全自动软化水处理器控制方式采用流量型双阀双罐控制,双阀双罐,一用一备,交替供水;交换罐材料为玻璃钢或不锈钢,其厚度应能满足强度及安全使用要求;盐罐材料其厚度应能满足强度及安全使用要求.2.14软化水箱的有效容积可满足 1-1.5小时的正常补水量;软化水箱严密不漏水,并进行防腐处理.2.15除污器应能除去≥2.0mm的微粒,滤网应使用不锈钢.手动反冲洗除污器应在供水状态下能连续反冲洗,不断排污.可在系统不停机的情况下随时反冲排污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过滤器必须安装旁通管路及关断阀门.2.16除污器外表面应涂铁红酚醛底漆二道,蓝色面漆一道;每个除污器应附有铭牌,标有:编号、产品系列号、制造年月、公称直径、公称压力、极限温度、受压部件的材料代号、生产厂家的名称或商标.2.17进出换热器前的管道上均须设置压力表,进换热器前的管道上<一次网供水管和二次网回水管>均要加设除污器;2.18换热站根据小区形式分高低区供热,一、二次网各区供、回水管道均加装温度、压力变送器,并在控制室内设置温度集中显示屏.2.19管道和管道附件等应进行保温;保温后的外表面温度不得大于50℃;保温外护层应为可拆卸式的结构;站内管道及附件保温应采用岩棉材质,外层包镀锌铁皮.2.20站内管道保温必须完整,管道色环、介质流向、介质名称清晰明确,站内设备标识、铭牌清晰.2.21管道系统DN150及以下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或直缝钢管,DN200以上的采用双面埋弧螺旋钢管.2.22管道焊接必须符合压力管道焊接标准,须进行焊口探伤及管道水压试验.2.23换热站一次侧关断阀门应采用球阀或蝶阀,二次侧管段阀门应采用球阀或蝶阀;循环泵的出、入口均为蝶阀.球阀<蝶阀>应为法兰连接,密封应为金属密封或弹性密封.2.24每个阀门均应附有铭牌,标有:阀门编号、产品系列号、制造年月、公称直径、公称压力、极限温度、受压部件的材料代号、生产厂家的名称或商标.2.25换热站模块化机组设备须有明确、详细的设备台帐.二、二次网建设标准:1.二次网管网建设标准1.1供热面积小于10万平米的换热站二次管网建议采用常规管网建设;供热面积大于10万平米的换热站二次管网建议采用环形网建设;供热区域为狭长型的管网,可建两个换热站以保证管网水力平衡.1.2二次管网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等规范.1.3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必须采用预制聚胺酯保温管,蒸汽管道直埋敷设必须采用钢套钢保温管直埋敷设方式.1.4二次网各分支处必须加设分支隔断阀,各楼前必须加设楼前阀.1.5各楼及单元回水管道上设关断阀的同时设调节装置〕自力式流量控制器或数字式调节阀〔.1.6直埋管道必须采用预制保温管:钢管采用无缝钢管或螺旋焊缝管,壁厚符合《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的要求;保温层为聚胺脂,厚度应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的规定,密度不小于60Kg/M3;保护层为聚乙烯塑料管壳,厚度不低于3mm,密度不小于940Kg/ M3.1.7聚氨酯发泡保温必须满足《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行业标准》CJ/T114-2000的要求;对进场保温管应进行现场取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1.8补偿器采用注填式套筒补偿器,做双井口检查井,并根据具体工程的回水温度计算回水补偿器是否可以去除;建议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1.9热水管网设备或阀门公称压力应选用不小于1.6MPa,并且采用铸钢阀门.对管道上的关断阀门大于DN50的,应采用质量可靠的蝶阀;小于DN50的应采用质量可靠的铜球阀或铜制锁闭阀;所有阀门必须有出厂的打压合格证.1.10弯头采用预制保温弯头;变径必须采用成品变径,不能使用自制缩口变径.2. 二次网阀门选取与配置标准2.1 供热二次管网中所采用的阀门质量应符合《工业阀门压力试验》<GB/T13927-2010>.2.2 供热二次管网中所采用的阀门的安装应符合《采暖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阀》<GB/T28636-201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和《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372-2004>.2.3 在对供热二次管网进行导通和关断时,可选取闸阀、截止阀、蝶阀、球阀和平衡阀,其中闸阀、截止阀、蝶阀在二次管网中应安装于换热站出口的主管道以及进入小区用户之前的支管道,球阀只能安装于分户热网管道.2.4 在供热二次管网中,除导通和关断,如还需对流量和压力进行粗略调节时,可选取截止阀、蝶阀、调节阀和平衡阀;除上述两点外,如需对供热二次管网进行流量和压力的高精度调节时,可选取调节型蝶阀、调节型球阀和平衡阀.2.5 在对供热二次管网水利平衡时,宜选用手动式和自力式水利平衡调节阀.其中手动式包含普通调节阀和平衡阀;自力式包含流量控制阀和压差控制阀.2.6 当二次网系统的运行调节为集中量调节〕比如水泵的变速调节等〔时,只能采用手动平衡阀;当二次网系统的运行调节为定流量质调节时,可采用平衡阀、自力式流量平衡阀和自力式压差平衡阀;当二次网系统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时<即动态控制管网系统>,宜采用自力式压差平衡阀.2.7 当供热二次管网末端和末端之间的面积差别不大,同时系统末端的供热面积每年的变化不大时<每年的停热用户变化不大>,宜采用静态平衡阀.2.8 当供热二次管网系统中的面积符合比较大,同时可能增加了相应的温控区域<即会有新增供热面积或者新建小区>,宜采用动态压差平衡阀.其中,动态平衡阀又可分为动态流量平衡阀和动态压差平衡阀,一般变流量系统使用动态压差平衡阀较多,而保证局部流量恒定则使用流量平衡阀.2.9 当供热二次管网系统的各个末端节点处可以得到相应的电源<即小区内或小区外可连接电源的地方>,宜采用远程电动平衡阀.采取电动平衡阀时,系统调试过程为系统自动调试,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可根据二次管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对二次网进行水利和热力平衡.2.10 当二次网热源为多热源时,宜采用自力式流量调节阀.2.11 不同类型平衡阀在不同的管网系统中的安装位置如下所示:<1>静态平衡阀安装在换热站出口处水平主管道、进入小区之前的水平支管道以及进入用户之前的水平支管道,且安装了平衡阀的水管不再设截止阀.<2>区域供热管网中,平衡阀可安装在供热管网中的每条干管和每条直管上.<3>建筑物内供热管网系统中,平衡阀安装在总管、干管、立管和支管上;在热力站侧,平衡阀安装在其二次环路侧管道.<4> 动态平衡阀安装在供热管网水平主管道、进入小区之前的水平支管道以及进入用户之前的水平支管道,其中,动态平衡阀不具备关断功能,根据需要应另设关断阀门.<5>在定流量系统中,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安装在用户入口处的供水或回水管道上.<6>在动态管网系统中<即变流量供热系统>,自力式压差平衡阀安装在变流量系统的水平支、干管入口以及安装有温控阀或调节阀等的动态系统的支、干管入口处.如某处管路需要保持供、回水管之间压差时,也应在管路入口处安装自力式压差控制阀.2.12 在热水二次供热管网中,对阀门进行安装和选择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3 二次管网建设材料选取标准3.1 管材:无缝钢管要符合《流体输送用无缝管》<GB/T8163-2008>、《螺旋管要符合低压液体输送管道用螺旋埋弧焊钢管》<SY/T 5037-2000>的要求.材质Q235--A或Q235--B3.2 预制直埋保温管要满足《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CJ/T114--200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外护层聚氨醋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29--20003.3 保温管件要满足《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醋硬质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件》CJ/T 155一20014.热量表、抄表系统及室内温控装置建设要求4.1按户表法进行计量,强化室内温控装置的作用,将节能进行到极致.4.2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供热计量计算规程》 JGJ173—2009备案号J860—200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备案号J365—2004 JGJ142—2000;《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CECS 303:20114.3 设备选取标准:<1>热量表:选择超声波热量表.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热量表》CJ128--2007的要求.为了保证热量表工作稳定,要求供表的厂家连续三年国家抽检合格,注册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具有表阀联动功能,通过抄表系统可以对阀门进行远程关断;具有用户室内温度上传功能,可以将用户的室内温度随时上传到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用户的供热效果.<2>温控系统:应选择智能的系统,进行程序控制,提倡分室控温.<3>对于分户控温的温控阀要求双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不大于24V,阀门应为等径大流道.<4>散热器用自力式温控阀要满足《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195--2007的要求.<5>系统中的其他材料要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三、换热站控制系统建设标准:1换热站自控控制系统建设统一标准:1.1 换热站控制系统应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监测仪表等组成,完成数据采集、就地显示、自动控制、故障报警等功能.<详见电气系统一般要求>.1.2 换热站内一次网加装流量计量装置,二次网及补水系统均加装流量计量装置<详见计量仪表一般要求>.1.3 补水系统通过变频定压的方式进行控制;换热站内应有停泵、换热器故障、站内漏水报警等报告措施<详见自动控制一般要求>.1.4 所有控制系统内通信线缆均采用0.5或1.0屏蔽线缆,线缆要沿专用桥架敷设.1.5 变频器箱体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严密的结构,并具备通风装置.箱内弱电及强电系统应独立设置<详见电气系统一般要求>.1.6 二次网及楼宇控制系统应由楼宇单元阀、户表系统、室温采集系统组成.1.7 搭建三级监控平台:具备换热站、楼宇到终端热用户的整个供热系统的实时数据监测、存储、控制平台,并开放对外接口.1.8 换热站自控系统应包含以下参数:<1>室外温度;<2>一、二次侧的供、回水温度;<3>一、二次侧的供、回水压力;<4>一次侧热量;<5>二次侧供水流量;<6>补水流量、补水水箱水位;<7>循环水泵和补水泵的启停及运行状态等;<8>单元流量、单元阀门开度;<9>分户计量热表、分户室温.执行机构应包括一次侧的电动调节阀、二次侧循环水泵变频器、补水泵变频器、电磁阀和单元阀门开度等;2 计量仪表建设标准:2.1 换热站要具有压力表和温度表等就地仪表,就地仪表安装应符合本规范要求<GB 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2 仪表需安装在便于观察处.2.3 在设备或管道上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工作,必须在设备或管道的防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随同设备和管道进行压力试验.2.4 流量取源部件在管道上安装时应符合以下规定: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在规定的直管段最小长度范围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检测元件.2.5 站内应加装就地显示补水流量计.3 电气系统建设标准:3.1 换热站可采用双路互备电源或单路电源,电源最大允许电流为站内设备运行电流的1.2倍.3.2 站内电源应设专用接地网,且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3.3 配电室门、窗应关闭密合,且必须为由内向外打开.3.4 配电室内应配备数量适当、合格可用的消防器材,放置位置有明显标记.3.5 380V<或220V>电气电缆必须与仪表、通讯等要求避免电磁干扰的弱电线缆隔离敷设<电缆应符合GB12706 的规定>.3.6 电气线路宜采用金属穿管或架空的专用电缆桥架敷设,接线处不得裸露电线<电缆>,不得采用明线敷设<电缆应符合GB12706 的规定>.3.7 电动机电缆出口部分套装蛇皮管,两端必须分别插入电缆穿管和电动机接线盒内<电缆应符合GB12706 的规定>.3.8 循环水泵所配电机的设计、制造、测试、检验应条件/T8680.2 的规定,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电机应为标准三相鼠笼异步电机,并能与变频器配套运行;<2>电机的额定电压为< 380 ± 10% > V ,电源频率为< 50 ± 2 > HZ ;<3>电机转矩应能满足水泵在调速范围内的转矩要求;<4>电机绕组和绝缘应能随来自变频器的电压和电流;<5>电机应有密封的接线盒,接线端子应连接每个绕组的末端,并保护接地,用铜导线使接线端子和电机.3.9 循环水泵所变频器的设计、制造、测试和检验应满足以下要求:<1>变频器应采用晶体模块型,用于三相鼠笼异步电机的无级调速,变频器应适合于电机和负载要求;<2>每个变频器应包括整流单元、线性电抗器、中间电路、递变单元、控制和电子监测系统、操作面板;<3>箱体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严密的结构.防护标准为IP40 .箱内弱电及强电系统应独立设置;<4>变频器所有强电元件应进行机械和电气强度的设计,使其能随大于 20KA 的冲击电流.<5>变频器的额定值如下:电源电压:< 380 ± 10% > V ;电源频率:< 50 ± 2 > HZ ;功率因数:≈ 0.98 ;频率控制范围:< 0 ~ 50 > HZ ;频率精度: 0.5% ;过载能力: 150% ,最小 60s ;控制方式:正弦波 PWM 控制.<6>台变频器的控制系数应具有调节上升的时间和下降时间的线性功能,上升和下降时间应单独可调.<7>应通过程序设定跳跃频率,应设置动力电缆的接线端子板,电缆接线全部为压接.控制电缆端子板应<8>变频器应有以下保护功能:过载保护;过电压保护;瞬间停电保护;输出短路保护;欠电压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过电流保护;内部温升保护;欠相保护.<9>在故障状态下,应保护电路并报警,水泵和变频器应停止工作.<10>变频器应具有模拟量及数字量的输入输出< I/O >信号,所有模拟量信号应为< 4 ~ 20 > mA 及<1 ~ 5 > V ,变频器应符合电磁兼容的规定.<11>操作面板应有以下功能:变频器的起动、停止;变频器参数的设定控制;显示设定点和参数;显示故障并报警;应在变频器前的面板上设文字说明.3.10 板式换热机组应采用补水泵变频自动补水.补水泵电机、变频器的制造标准和技术条件应符合本标准8,9的规定.3.11 电动机、控制柜、配电箱、电缆穿管、电缆桥架等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应与接地网牢固连接,连接处必须采用焊接方式.。
换热站施工方案范文
![换热站施工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50c3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9.png)
换热站施工方案范文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项目需求:根据需求分析确定换热站的规模、性能要求,以及所需的热水供应能力。
2.选址评估: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换热站建设,并进行选址评估,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因素。
3.获取相关许可证件:按照当地的规定办理相关的许可证件,包括土地使用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
4.制定施工方案:根据项目需求、选址评估以及相关许可证件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进度、施工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等。
二、工程施工阶段1.土建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地基处理、地下管道敷设、围墙施工等土建工程,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换热器、水泵、阀门等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管道铺设: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管道敷设,包括进出水管道、热水供应管道、暖气供应管道等,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4.电气工程:安装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箱、电表、仪表盘等,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5.维护系统:安装监测系统和维护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相应的报警装置,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
6.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声控制、扬尘控制、废水处理等,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三、施工管理1.项目管理:设立项目管理团队,负责施工进度的控制、质量的管理和安全的保障。
2.施工质量控制:制定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3.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进度控制: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加强项目的进度监控,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5.成本控制: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成本。
6.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材料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
河北省某小区地源热泵集中供热系统规划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报告
![河北省某小区地源热泵集中供热系统规划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09ef7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6.png)
河北省高碑店市上东新城住宅小区地源热泵集中供热系统规划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汇报目录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旳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旳技术经济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旳成熟性和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建扩建集中供热工程方案
![新建扩建集中供热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07e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1.png)
新建扩建集中供热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热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供热的需求,提高城市供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供热服务质量,需要进行新建扩建集中供热工程。
二、工程概述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建供热站:选址在城市热力中心地带,利用热能设备对城市供热的热源进行提升和加工,形成热源输送站;2. 新建供热管道:根据城市规划设计,计划新建供热管网,覆盖城市主城区和新扩建区域;3. 扩建供热设备:对现有供热设备进行扩建改造,提升供热能力,提高供热效率;4. 新建供热配套设施:新建供热泵站、换热站、换热器、过滤器等供热配套设施。
三、工程目标本项目的工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供热服务质量:提高供热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城市供热服务质量;2. 减少供热成本:提高供热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供热成本;3. 降低环境污染:通过新建扩建集中供热工程,减少城市燃煤热电中心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4. 保障城市供热需求: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确保城市供热能够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四、工程流程1. 立项阶段: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规划和设计方案;2. 勘察设计阶段:对选址地进行勘察,确定新建扩建供热设备和管道的具体位置和形式;3. 施工阶段:分阶段进行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4. 调试运行阶段:对新建扩建供热设备和管道进行调试和运行,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五、工程技术要点1. 选址规划:按照城市规划和热源地理位置选择供热站的选址,合理规划设计供热管道的走向和布局;2. 设备选型:选用性能优良、能效高的供热设备,选择适合城市供热需求的换热器、泵站等配套设施;3. 施工工艺: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4. 管道材料:选用耐高温、耐腐蚀、安全可靠的管道材料。
六、工程预算根据工程概要,工程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开支:1. 新建供热站费用;2. 新建供热管道费用;3. 扩建供热设备费用;4. 新建供热配套设施费用;5. 勘察、设计、监理费用;6. 施工人工费用;7. 工程材料采购费用。
新建换热站设计施工方案
![新建换热站设计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4d622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2.png)
新建换热站设计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与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高效、环保、安全的换热站,以满足城市供热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完成换热站的设计、施工、调试和投入使用,确保换热站稳定运行,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
二、设计参数与标准设计参数:换热站的设计参数包括热负荷、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换热效率等,这些参数将根据实际需求和供热条件进行确定。
设计标准:换热站的设计将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三、设备选型与配置换热器:根据设计参数和热负荷,选择适合的换热器型号和规格,确保换热效率达到要求。
循环泵:根据流量和扬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循环泵,保证热水的正常循环。
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换热站的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
四、施工流程规划前期准备:包括现场勘查、施工图设计、材料采购等。
施工实施: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包括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等。
调试与试运行:施工完成后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确保换热站正常运行。
五、安全与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六、环境影响评估在施工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七、进度与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成本管理:进行成本预算和控制,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八、维护与售后服务维护管理:制定维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对换热站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售后服务: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设备故障维修、技术咨询等,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是新建换热站设计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我们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执行,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和用户的满意。
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
![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8411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0.png)
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幸福里小区位于北京市区域,是一个小高层住宅楼区。
在设计供暖及换热站时,需要考虑到小区居民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以下是对于该站的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供暖及换热站设计方案如下:1.选址与场地规划:(1)供暖及换热站选择在小区内离住宅楼较近的位置,方便住户获取热水和供暖服务。
(2)供暖及换热站的场地应设计规范合理,满足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求,并确保安全通行。
2.锅炉系统:(1)选择高效可靠的锅炉系统,如燃气锅炉或热水锅炉,以确保供暖和换热效果稳定可靠。
(2)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热负荷,确定锅炉的容量和数量,以满足小区内所有住宅楼的供暖需求。
3.管道网络设计:(1)管道网络应设计合理,根据小区的规模和楼宇布置,确定管道的走向和分支。
(2)采用优质的保温管道,并合理选择管道材料和直径,以减少能源损耗和热功率下降,并确保热水的传输效果。
4.换热器及系统:(1)选择高效的换热器,如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型换热器,以确保热量传递效果优良。
(2)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实现供暖和换热的自动调控,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舒适度。
5.能源利用和环保:(1)考虑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如太阳能热水器或地源热泵系统,以减少燃气或燃煤的使用量,降低空气污染。
(2)优化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采用节能措施,如余热回收装置等。
6.安全措施:(1)加装安全设备,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烟感探测器等,以确保供暖及换热站的安全运行。
(2)设立定期维护和检查计划,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及时排除各类故障和隐患。
以上是对于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的详细说明。
通过合理选址和场地规划,采用高效可靠的设备和管道网络,优化能源利用和环保,加强安全措施,可以确保小区居民在冬季获得高质量、高效率的供暖和热水服务。
同时还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0b9c4172ded630b1cb633.png)
标准换热站及二次网建设方案换热站作为供热配套设施使用地永久性建筑物,关系着供热企业地长期安全运行管理及百姓地宜居生活.为提高供热管网设计地经济可行性,便于建设施工与供热运行管理,结合供热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供热换热站地标准化建设制定以下统一要求:一、换热站建设标准.换热站站房建设标准换热站标准化建设地施工与验收必须严格执行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根据建设项目供热面积,换热站位置选择以有利于供热管网合理布置为原则,尽量设在小区地中部位置.单套换热机组供热面积不超过万平方米为最佳.高层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分区需按现场地形和实际供热参数综合考虑,通常按层划分,各区配套独立设备及管网进行供热.换热站地面积、净高度及相关尺寸情况需满足使用要求,分设设备间、控制间和供热服务间.设备间内单套换热机组按使用面积不小于平方米考虑,设备间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内墙面刷内墙涂料,机组设备悬挂功能牌,门口设置挡鼠板.控制间按使用面积不小于平方米考虑,配电室门刷防火涂料,要张贴配电室警示标志:禁止入内(粘贴在配电室门口处,不可贴在门上);当心触电(粘贴在配电室内配电柜下方);配电室标识(粘贴在配电室门上方).供热服务间主要为供热管理和服务准备,根据客户服务标准要求设办公室,面积不小于平方米,内设独立卫生间.换热站净高度不低于米,站内安置两套及以上机组地净高度不低于米.换热站地建设尽量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应合理预留管道基础孔洞.换热站地供水、供电须满足负荷要求.换热站地供水(自来水)、供电接至换热站内相应位置,在换热站外两米内设水表,在箱变内设供电专用装置.换热站主电缆为三相五线铜芯国标型号,并有可靠接地.高层建筑小区必须将二次加压自来水管道接入换热站内,并预留水表.换热站应具备完善地排水设施,排水管道与小区雨、污水管网相连,应排水畅通,保证外部积水无法进入站内.换热站应具有良好地通风和采光.距离居民建筑较近地,外部应采取隔音措施,设备基础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采取隔声减振措施.换热站应具备方便适用地交通通道,便于整体式换热机组地安装及检修,换热器侧面离墙不小于,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米地通道.换热站应设置照明设施,生活服务间、服务办公室预设电器插座.设备间照明设施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采用防水防尘节能灯,同时应设置应急照明.卫生间内设卫生器具,墙面、地面铺贴瓷砖.设备间设排水沟并设盖板,地面可铺贴花岗岩.控制间与设备间设挡水门槛.服务间地面铺贴瓷砖.换热站设备间、服务间外门为卷帘门,设备间门宽不得小于米.设备间外窗台高度不低于米,均为中空双层隔音窗,外门为隔音门.所有外门窗均安装防盗门窗.换热站内应有完善地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欧姆,应做好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由紫铜板制成,安装高度为底边距所在地面米,以便将进线配电柜()母排、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等进行联结,所有电气设备地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地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准拆除接地装置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所有转动设备必须配备防护罩,防护罩喷绿色底漆、黄色箭头标明转动方向.换热站内各种设备和阀门地布置便于操作和检修,站内各种水管道及设备地高处设有放气阀,低处设放水阀.换热站内架设地管道不得阻挡通道,不得跨越配电盘.换热站应备有必要地消防设备和用具,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应放在易于取用地位置,并保证随时可用.换热站需经常检查和操作地设备不应设在高处,如必须设在高处,位置较高且超过米时,需经常操作地设备处应设置移动扶梯、移动平台等设施;换热器、水泵基础高于地面不小于,水泵基础距墙不小于,两台以上水泵不做联合基础,设备间距不小于;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地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并在封堵处地电缆两端按规定刷防火涂料;换热站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存在渗水、漏水地现象.若因特殊原因只能建设地下及半地下换热站,必须在建设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具备可靠地通风防潮措施,设立独立通风除湿系统和采光井.②具备消防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③具备可靠措施避免外部原因带来地积水倒流进站.同时具备自动应急排水设施,使事故失水、检修排水、外部进水能够根据水位及时报警并自动启动排水设备,建设单位承担排水设施地正常使用管理责任.④具备良好地通讯设施,保证手机及网络等传输讯号地正常通畅,便于换热站设备运行数据上传所需地网线敷设.⑤设计阶段即充分考虑换热站内设备基础、管道支架施工减震防噪方案,设备基础按照供热公司委托地专业设计单位提供地设计方案施工,并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换热站基础不得与居民建筑基础连接,从根本上解决低频噪音及振动扰民问题.⑥至少设置两个就近出口,保证站内设备安装及维修时地车辆进出通畅,同时便于人员维护检修及安全疏散.⑦地上配备供热服务需要地值班检修及生活场所.⑧换热站机组设置地一次侧安全阀出于安全要求必须能够以自然排水地方式将管路引致室外.⑨进出换热站地供热管网必须具备路由,预留安装及检修空间,避免因其他管路或设备影响坡度.建设单位负责热力管网穿地下墙壁洞口地套管预留及防水处理.⑩地下换热站建设需取得规划、消防、环保、安监部门书面同意意见..换热站站内设备选取标准:换热站内设备选用模块化机组,供热面积小于万平米地换热站选用单台模块化机组;供热面积大于万平米地换热站选用双台模块化机组.换热站模块化机组由换热器、管道阀门、安全阀、循环水泵、补水泵、除污器以及软化水补水装置组成.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地材料应符合中地规定;密封材质:一、二次水侧为三元乙丙橡胶,框架材质:,环氧煤沥青漆或环氧富锌漆防腐,压紧板采用整体材料,框架能力板片扩容数为≥.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应为需求地,换热效率以上,传热系数·℃.板式换热器地板片、压紧板、螺柱、法兰、接管、垫片等所用地材料及焊接材料,必须具备材料质量证明书.单台板式换热器地板片数,不宜大于片;板换板片地材质要求不低于不锈钢,板片厚度:≥.板式换热器应有打压试验合格证明;每台板式换热器必须有介质进、出口标记;每台板式换热器应有铭牌,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设计压力及试验压力()、设计温度(℃)、换热器换热有效面积()、质量()、流程组合、产品制造日期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设备基础地脚螺栓齐全且连接紧固,水泵基础和连接水泵地管道采取软连接等隔震措施.管道与设备连接时,管道上宜设支吊架,以减少架在设备上地管道载荷,管道阀门符合国家有关制造标准.循环水泵、补水泵地台数不得少于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要求循环泵、补水泵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循环泵总流量为二级网循环水量地;循环泵采用低噪音单级离心泵,设备噪音须低于分贝;水泵必须能够满足各种运行工况地需要.补水泵一般选两台,其中一台备用;补水泵地扬程为定压点压力加不低于();补水泵采用低噪音离心泵,设备噪音昼间须低于分贝;水泵地流量、扬程、效率在正常运行点下不允许有负偏差.全自动软化水处理器控制方式采用流量型双阀双罐控制,双阀双罐,一用一备,交替供水;交换罐材料为玻璃钢或不锈钢,其厚度应能满足强度及安全使用要求;盐罐材料其厚度应能满足强度及安全使用要求.软化水箱地有效容积可满足小时地正常补水量;软化水箱严密不漏水,并进行防腐处理.除污器应能除去≥地微粒,滤网应使用不锈钢.手动反冲洗除污器应在供水状态下能连续反冲洗,不断排污.可在系统不停机地情况下随时反冲排污确保系统地正常运行;过滤器必须安装旁通管路及关断阀门.除污器外表面应涂铁红酚醛底漆二道,蓝色面漆一道;每个除污器应附有铭牌,标有:编号、产品系列号、制造年月、公称直径、公称压力、极限温度、受压部件地材料代号、生产厂家地名称或商标.进出换热器前地管道上均须设置压力表,进换热器前地管道上(一次网供水管和二次网回水管)均要加设除污器;换热站根据小区形式分高低区供热,一、二次网各区供、回水管道均加装温度、压力变送器,并在控制室内设置温度集中显示屏.管道和管道附件等应进行保温;保温后地外表面温度不得大于℃;保温外护层应为可拆卸式地结构;站内管道及附件保温应采用岩棉材质,外层包镀锌铁皮.站内管道保温必须完整,管道色环、介质流向、介质名称清晰明确,站内设备标识、铭牌清晰.管道系统及以下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或直缝钢管,以上地采用双面埋弧螺旋钢管.管道焊接必须符合压力管道焊接标准,须进行焊口探伤及管道水压试验.换热站一次侧关断阀门应采用球阀或蝶阀,二次侧管段阀门应采用球阀或蝶阀;循环泵地出、入口均为蝶阀.球阀(蝶阀)应为法兰连接,密封应为金属密封或弹性密封.每个阀门均应附有铭牌,标有:阀门编号、产品系列号、制造年月、公称直径、公称压力、极限温度、受压部件地材料代号、生产厂家地名称或商标.2.25换热站模块化机组设备须有明确、详细地设备台帐.二、二次网建设标准:.二次网管网建设标准供热面积小于万平米地换热站二次管网建议采用常规管网建设;供热面积大于万平米地换热站二次管网建议采用环形网建设;供热区域为狭长型地管网,可建两个换热站以保证管网水力平衡.二次管网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等规范.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必须采用预制聚胺酯保温管,蒸汽管道直埋敷设必须采用钢套钢保温管直埋敷设方式.二次网各分支处必须加设分支隔断阀,各楼前必须加设楼前阀.各楼及单元回水管道上设关断阀地同时设调节装置(自力式流量控制器或数字式调节阀).直埋管道必须采用预制保温管:钢管采用无缝钢管或螺旋焊缝管,壁厚符合《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地要求;保温层为聚胺脂,厚度应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地规定,密度不小于;保护层为聚乙烯塑料管壳,厚度不低于,密度不小于.聚氨酯发泡保温必须满足《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行业标准》地要求;对进场保温管应进行现场取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补偿器采用注填式套筒补偿器,做双井口检查井,并根据具体工程地回水温度计算回水补偿器是否可以去除;建议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热水管网设备或阀门公称压力应选用不小于,并且采用铸钢阀门.对管道上地关断阀门大于地,应采用质量可靠地蝶阀;小于地应采用质量可靠地铜球阀或铜制锁闭阀;所有阀门必须有出厂地打压合格证.弯头采用预制保温弯头;变径必须采用成品变径,不能使用自制缩口变径.. 二次网阀门选取与配置标准供热二次管网中所采用地阀门质量应符合《工业阀门压力试验》().供热二次管网中所采用地阀门地安装应符合《采暖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阀》()、《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和《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对供热二次管网进行导通和关断时,可选取闸阀、截止阀、蝶阀、球阀和平衡阀,其中闸阀、截止阀、蝶阀在二次管网中应安装于换热站出口地主管道以及进入小区用户之前地支管道,球阀只能安装于分户热网管道.在供热二次管网中,除导通和关断,如还需对流量和压力进行粗略调节时,可选取截止阀、蝶阀、调节阀和平衡阀;除上述两点外,如需对供热二次管网进行流量和压力地高精度调节时,可选取调节型蝶阀、调节型球阀和平衡阀.在对供热二次管网水利平衡时,宜选用手动式和自力式水利平衡调节阀.其中手动式包含普通调节阀和平衡阀;自力式包含流量控制阀和压差控制阀.当二次网系统地运行调节为集中量调节(比如水泵地变速调节等) 时,只能采用手动平衡阀;当二次网系统地运行调节为定流量质调节时,可采用平衡阀、自力式流量平衡阀和自力式压差平衡阀;当二次网系统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地质调节时(即动态控制管网系统),宜采用自力式压差平衡阀.当供热二次管网末端和末端之间地面积差别不大,同时系统末端地供热面积每年地变化不大时(每年地停热用户变化不大),宜采用静态平衡阀.当供热二次管网系统中地面积符合比较大,同时可能增加了相应地温控区域(即会有新增供热面积或者新建小区),宜采用动态压差平衡阀.其中,动态平衡阀又可分为动态流量平衡阀和动态压差平衡阀,一般变流量系统使用动态压差平衡阀较多,而保证局部流量恒定则使用流量平衡阀.当供热二次管网系统地各个末端节点处可以得到相应地电源(即小区内或小区外可连接电源地地方),宜采用远程电动平衡阀.采取电动平衡阀时,系统调试过程为系统自动调试,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可根据二次管网运行地实时数据对二次网进行水利和热力平衡.当二次网热源为多热源时,宜采用自力式流量调节阀.不同类型平衡阀在不同地管网系统中地安装位置如下所示:()静态平衡阀安装在换热站出口处水平主管道、进入小区之前地水平支管道以及进入用户之前地水平支管道,且安装了平衡阀地水管不再设截止阀.()区域供热管网中,平衡阀可安装在供热管网中地每条干管和每条直管上.()建筑物内供热管网系统中,平衡阀安装在总管、干管、立管和支管上;在热力站侧,平衡阀安装在其二次环路侧管道.()动态平衡阀安装在供热管网水平主管道、进入小区之前地水平支管道以及进入用户之前地水平支管道,其中,动态平衡阀不具备关断功能,根据需要应另设关断阀门.()在定流量系统中,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安装在用户入口处地供水或回水管道上.()在动态管网系统中(即变流量供热系统),自力式压差平衡阀安装在变流量系统地水平支、干管入口以及安装有温控阀或调节阀等地动态系统地支、干管入口处.如某处管路需要保持供、回水管之间压差时,也应在管路入口处安装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在热水二次供热管网中,对阀门进行安装和选择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二次管网建设材料选取标准管材:无缝钢管要符合《流体输送用无缝管》()、《螺旋管要符合低压液体输送管道用螺旋埋弧焊钢管》()地要求.材质或预制直埋保温管要满足《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外护层聚氨醋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保温管件要满足《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醋硬质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件》一.热量表、抄表系统及室内温控装置建设要求按户表法进行计量,强化室内温控装置地作用,将节能进行到极致.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供热计量计算规程》—备案号—;《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备案号——;《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设备选取标准:()热量表:选择超声波热量表.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热量表》地要求.为了保证热量表工作稳定,要求供表地厂家连续三年国家抽检合格,注册资金不少于万元.具有表阀联动功能,通过抄表系统可以对阀门进行远程关断;具有用户室内温度上传功能,可以将用户地室内温度随时上传到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用户地供热效果.()温控系统:应选择智能地系统,进行程序控制,提倡分室控温.()对于分户控温地温控阀要求双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不大于,阀门应为等径大流道.()散热器用自力式温控阀要满足《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地要求.()系统中地其他材料要满足相关标准地要求.三、换热站控制系统建设标准:换热站自控控制系统建设统一标准:换热站控制系统应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监测仪表等组成,完成数据采集、就地显示、自动控制、故障报警等功能.(详见电气系统一般要求).换热站内一次网加装流量计量装置,二次网及补水系统均加装流量计量装置(详见计量仪表一般要求).补水系统通过变频定压地方式进行控制;换热站内应有停泵、换热器故障、站内漏水报警等报告措施(详见自动控制一般要求).所有控制系统内通信线缆均采用或屏蔽线缆,线缆要沿专用桥架敷设.变频器箱体应具有一定地机械强度和严密地结构,并具备通风装置.箱内弱电及强电系统应独立设置(详见电气系统一般要求).二次网及楼宇控制系统应由楼宇单元阀、户表系统、室温采集系统组成.搭建三级监控平台:具备换热站、楼宇到终端热用户地整个供热系统地实时数据监测、存储、控制平台,并开放对外接口.换热站自控系统应包含以下参数:()室外温度;()一、二次侧地供、回水温度;()一、二次侧地供、回水压力;()一次侧热量;()二次侧供水流量;()补水流量、补水水箱水位;()循环水泵和补水泵地启停及运行状态等;()单元流量、单元阀门开度;()分户计量热表、分户室温.执行机构应包括一次侧地电动调节阀、二次侧循环水泵变频器、补水泵变频器、电磁阀和单元阀门开度等;计量仪表建设标准:换热站要具有压力表和温度表等就地仪表,就地仪表安装应符合本规范要求(━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仪表需安装在便于观察处.在设备或管道上安装取源部件地开孔和焊接工作,必须在设备或管道地防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随同设备和管道进行压力试验.流量取源部件在管道上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地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地有关要求;在规定地直管段最小长度范围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检测元件.站内应加装就地显示补水流量计.电气系统建设标准:换热站可采用双路互备电源或单路电源,电源最大允许电流为站内设备运行电流地倍.站内电源应设专用接地网,且接地电阻不得大于Ω.配电室门、窗应关闭密合,且必须为由内向外打开.配电室内应配备数量适当、合格可用地消防器材,放置位置有明显标记.(或)电气电缆必须与仪表、通讯等要求避免电磁干扰地弱电线缆隔离敷设(电缆应符合地规定).电气线路宜采用金属穿管或架空地专用电缆桥架敷设,接线处不得裸露电线(电缆),不得采用明线敷设(电缆应符合地规定).电动机电缆出口部分套装蛇皮管,两端必须分别插入电缆穿管和电动机接线盒内(电缆应符合地规定).循环水泵所配电机地设计、制造、测试、检验应条件地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电机应为标准三相鼠笼异步电机,并能与变频器配套运行;()电机地额定电压为(±),电源频率为(±);()电机转矩应能满足水泵在调速范围内地转矩要求;()电机绕组和绝缘应能随来自变频器地电压和电流;()电机应有密封地接线盒,接线端子应连接每个绕组地末端,并保护接地,用铜导线使接线端子和电机.循环水泵所变频器地设计、制造、测试和检验应满足下列要求:()变频器应采用晶体模块型,用于三相鼠笼异步电机地无级调速,变频器应适合于电机和负载要求;()每个变频器应包括整流单元、线性电抗器、中间电路、递变单元、控制和电子监测系统、操作面板;()箱体应具有一定地机械强度和严密地结构.防护标准为.箱内弱电及强电系统应独立设置;()变频器所有强电元件应进行机械和电气强度地设计,使其能随大于地冲击电流.()变频器地额定值如下:电源电压:(±);电源频率:(±);功率因数:≈;频率控制范围:(~);频率精度:;过载能力:,最小;控制方式:正弦波控制.()台变频器地控制系数应具有调节上升地时间和下降时间地线性功能,上升和下降时间应单独可调.()应通过程序设定跳跃频率,应设置动力电缆地接线端子板,电缆接线全部为压接.控制电缆端子板应()变频器应有下列保护功能:过载保护;过电压保护;瞬间停电保护;输出短路保护;欠电压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过电流保护;内部温升保护;欠相保护.()在故障状态下,应保护电路并报警,水泵和变频器应停止工作.()变频器应具有模拟量及数字量地输入输出()信号,所有模拟量信号应为(~)及(~),变频器应符合电磁兼容地规定.()操作面板应有下列功能:变频器地起动、停止;变频器参数地设定控制;显示设定点和参数;显示故障并报警;应在变频器前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项目规划方案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换热器项目规划方案说明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国内对于工业提高能效、降低能耗要求的日益迫切,及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环境保护、制药、食品等下游行业的稳定增长,市场对于换热器的增量需求和更新需求将持续增加。
根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预测,2015年至2020年,中国换热器行业将保持11%左右的复合增长速度,到2020年我国换热器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该换热器项目计划总投资1188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44.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60%;流动资金3137.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0%。
达产年营业收入2263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043.68万元,税金及附加221.02万元,利润总额5590.32万元,利税总额6582.42万元,税后净利润4192.7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89.6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05%,投资利税率55.40%,投资回报率35.29%,全部投资回收期4.33年,提供就业职位309个。
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关的预测将会随之而有所调整,敬请接受本报告的各方关注以项目承办单位名义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续研究报告及发布的评论文章,故此,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
......报告主要内容:总论、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产业调研分析、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项目工程方案分析、工艺分析、环境保护可行性、项目安全管理、项目风险评价、节能分析、项目实施方案、投资计划、经济效益评估、综合评价结论等。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换热器项目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国内对于工业提高能效、降低能耗要求的日益迫切,及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环境保护、制药、食品等下游行业的稳定增长,市场对于换热器的增量需求和更新需求将持续增加。
根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预测,2015年至2020年,中国换热器行业将保持11%左右的复合增长速度,到2020年我国换热器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二)项目选址xxx出口加工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2122.72平方米(折合约48.16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7.69%,建筑容积率1.3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2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1.58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2122.7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8531.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80.7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9806.9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066.9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3台(套),设备购置费3051.12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708453.76千瓦时,折合87.0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6085.91立方米,折合1.37吨标准煤。
3、“换热器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708453.7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6085.9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8.44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1.0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80%,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x出口加工区发展规划,符合xxx出口加工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188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44.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60%;流动资金3137.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0%。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263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043.68万元,税金及附加221.02万元,利润总额5590.32万元,利税总额6582.42万元,税后净利润4192.7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89.6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05%,投资利税率55.40%,投资回报率35.29%,全部投资回收期4.33年,提供就业职位309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
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
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
二、报告说明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是在前一阶段的报告获得审批通过的基础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还是继续投资开发等给出结论性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出口加工区及xxx出口加工区换热器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出口加工区换热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换热器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出口加工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309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389.68万元,可以促进xxx出口加工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05%,投资利税率55.40%,全部投资回报率35.29%,全部投资回收期4.33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33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6579.4万户,私营企业2726.3万户,广义民营企业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4.8%。
而且,民营经济解决了绝大部分就业,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创造了60%以上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
十九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支撑增长、促进就业、扩大创新、增加税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粗放,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落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不够广泛,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缺乏,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设备。
换热器被广泛使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暖通空调、食品、制药、航空、环保、城市供热及其他工业领域。
换热器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工业生产设备中热交换器的吨位约占整个设备的20%-30%。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换热器的投资大约占设备总投资的30%,在炼油厂中该项投资占设备总投资的20%-25%。
另一方面,换热器本身也是开发利用工业二次能源、实现余热回收和节能的主要设备,在石油、化工、医药、食品饮料、电力冶金等耗能大的行业中大量应用。
因此,发展高效节能的换热技术与设备对实现工业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20年代前,换热器结构主要为管式,管壳式换热器凭借其单位体积具备较大的传热面积、传热效果好、适用温度与压力范围大等特点,长期以来成为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
20世纪60年代,随着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高速发展,对换热器的类型产生了新的要求,加之冲压、钎焊及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效能、紧凑型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热管换热器。
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进入市场,出现了包括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等的高效换热器。
进入21世纪,随着热强化传热技术引入工业装置的生产与制造领域,世界换热器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快速提升。
换热设备主要原材料包括不锈钢、碳钢以及铜、铝、钛、石墨等特材。
目前,石油、化工、制药行业中使用的换热设备以钢材换热设备为主,因此钢材市场价格波动与原材料供给价格的波动有较强关联性。
近年来,钢材价格波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换热设备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
管壳式换热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生产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和投资情况将对管壳式换热器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石油消费量稳步提升,2012-2017年期间,国家石油表观消费量从2012年的4.93亿吨增加至5.88亿吨,累计增长19.27%。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石油市场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国石油消费量将于2027年增长至峰值6.7亿吨左右,2014年-2027年间年均增长率约为2%,且在2027-2035年石油消费量继续保持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