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及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及研究方法

摘要: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随着学科的发展,用于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逐步完善。其中科学思维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又可进一步分为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另外,报告还论述了历史比较法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质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

科学思维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重要途径,科研人员只有具备了科学思维,才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推动科技的进步。对于科学思维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阐述。刘冠军等(2000)认为科学思维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思维,是科学劳动者或科学认识主体思维的科学化或最优化。胡卫平等(2003)认为所谓科学思维,就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自然界中事物(包括对象、过程、现象、事实等)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自然界中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和能动的反映。Dubnra等(2005)认为科学思维表现为对科学内容进行推理时使用到的心理过程(如实验设计),或者常常在科学领域使用到的特殊类型的推理(如推断在冥王星之外还有一个行星)。它包括了很多一般目的的认知操作,人类将这些操作应用在诸如归纳、演绎、类比、问题解决以及因果推理中。袁薇薇(2007)进行了进一步总结,认为科学思维包括了科学领域中,在产生假设、实验设计、证据评估、推断思辨、得出科学结论等过程中的一切思维技能,它既包含了很多一般目的的策略与算子,同时也是一种非算法性的、复杂的、需要努力的高级思维,其核心是在对一个多变量系统进行推断时所表现出的科学推理能力。从以上的各种定义看,各种表述虽然不太一致,但都有其共同的理解,一般说来科学思维是主体对客体理性的、逻辑的、系统的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以及科学的反映。

科学思维包括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是在感性材料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是科学思维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则是在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在科学研究中,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获得科学认识和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科学思维对地学研究起着指导性作用。在地学的发展历史中,每一次重要的跨越,无不是伴随着与地学实践相关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掌握和总结科学思维在地学中的应用,必将对地学的发展和创新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逻辑思维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逻辑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这些方法在地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维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首先解剖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弄清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在事物整体

中的作用,然后再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要用到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在地学研究中,分析方法的基本内涵是把地学研究对象根据其组成、要素、功能和关系等分解成不同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综合法则是将已获得的关于地学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和特性的认识结果统一起来,形成对地球的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在地学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利用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地球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遗迹,进而利用综合的方法,将上述化石遗迹以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综合研究,以勾画出相对完整、连续的地球演化历史。

此外,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分析和综合方法的强大作用。该理论在对各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古地磁学、海洋学、大地构造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地震学等不同地学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了陆壳、洋壳、板块边缘、深部地质资料而得出了统一的理论,其综合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板块构造理论把地球表层的运动与地球内部的运动联系起来,用地球内部的运动说明地球表层的运动,对地壳运动提供因果性解释。由地幔对流所驱动的洋底在大洋中脊扩张,扩张的板块从总体上决定着洋底的面貌,而岩石圈板块在边缘俯冲,又产生了一系列的地质构造现象。而另一方面,板块构造学说把大陆运动和大洋运动联系起来,用综合的方法说明洋陆的形成和变迁,把地球作为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整体综合研究,从而解开了许多长期未解的谜团,并迎来了地质学的革命。

以上这些实例更加突出了分析与综合方法对地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地学分析方法在地学认识的客观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认识环节,地学分析的过程就是由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的过程,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经过思维的逻辑加工达到以抽象的形式反映地球物质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地学综合方法则是把整体作为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地把地学研究对象视为整个地球物质系统的一部分,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动态过程中把握地球物质客体的运动过程,有效的避免了思维片面化、静止化和孤立化。因此,我们必须将分析与综合方法有机结合,共同运用于对地球系统的认识之中。

归纳演绎:归纳方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归纳推理。它由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前提是若干已知的个别事实,结论是从前提中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的一般原理。在地学领域,归纳方法被广泛使用。例如,赵玉光等(2000)对地质历史时期海平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归纳法,提出了用来定量的描述海平面变化的数学模型,可以重建全球的海平面变化曲线,为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与方法的支持。归纳法也同样应用在古气候研究、火山演化历史研究等多个方面。

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演绎法不但是作出科学预见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发展假说和理论的一个必要环节。如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地质力学这一学科。他应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对我国和东亚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细致研究和辩证分析,根据油田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明确地提出了有关中国石油资源的科学预见。他指出:在我国新华夏系的沉降带中,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随后,在李四光的主持下,我国开展了全国范围的石油普查勘探,发现了松辽、华北、江汉等平原和四川盆地有石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浅海也均有石油,并建成了大庆、大港、胜利、中原、江汉等多个油田。

由此可见,归纳和演绎在地学研究及知识创新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也应该注意到它们在运用中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只有正确认识了归纳和演绎方法的关系和作用,才能更好的推动地学的相关研究。

类比: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类比推理。类比是地学研究及知识创新一个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