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

合集下载

海南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海南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海南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分析作者:胡勇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11期海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扩大农产品出口将会大大优化海南农业的产业结构。

今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意见中,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是要把海南建成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这更加显现了加快海南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

一、海南农产品出口现状农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

经过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目前海南农业形成了水产品、热带水果、畜禽产品、瓜菜、粮食、热带作物六大类主要农产品。

大多数海南农产品的产量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其中,瓜菜和热带水果的增幅趋势最显著,而糖蔗、粮食和水产品的产量则是先增后降,并呈现出在今后几年有增长的趋势。

生产总量的不断增长,为海南农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海南农产品尽快寻找和扩大国外市场提供了动力。

最近几年来,海南充分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农产品出口总体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统计,2006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与海南省政府签署备忘录,共同推动海南热带高效农产品的出口,海南农产品出口2,5739.7万美元,同比增长74.4%,大大高出2006年全国14.1%的平均增长水平,海南成为全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省份。

但是,出口额在全省农业产值和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比例都很低,还不到全国农产品出口额比例的1.1%,至目前为止海南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最高的时候也仅为1.11%。

海南省出产的农产品主要有粮食、油料、糖蔗、瓜菜、水果、热带农作物产品、畜禽产品、林业产品和水产品等。

2001年至2005,海南水产品出口有了明显的增加,成了海南农副产品出口的领头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出口总量5年平均增幅达45.24%, 2005年出口金额达1.8亿美元,为2001年的2.15倍。

2006年全年水产品出口7.35万吨,货值超过2.5亿美元,占全年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0%多。

农产品贮藏调研报告

农产品贮藏调研报告

农产品贮藏调研报告农产品贮藏调研报告为了了解农产品贮藏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调研范围:我的调研范围主要包括了市场中常见的蔬菜、水果和谷物。

我选择这些农产品是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也是人们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调研结果:通过与农产品贮藏相关的市场、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访谈,我总结了以下调研结果:1. 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有不同的农产品贮藏方式,包括冷藏、冷冻、罐装等多种方式。

冷藏箱和冷冻库是最为常见的贮藏设备。

2. 在供应商方面,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是主要的销售渠道。

他们通常会采用冷链物流,确保农产品从农田到店铺的新鲜度。

同时,一些供应商也会提供各种包装方式,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

3. 消费者方面,访谈结果显示,他们通常会选择新鲜的农产品,并尽量减少贮藏时间。

然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需要储备食物,因此贮藏成为一种必要的方式。

4. 谷物的贮藏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调研中,我发现很多农户和粮商采用仓储设备来储存谷物。

同时,一些现代化的仓储系统也增加了湿度和温度的控制,以保持谷物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提出以下建议:1. 市场和供应商可以进一步改善和发展贮藏设备和技术,以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2. 提供消费者有关贮藏的建议和指导,对于农产品的离开农田到达消费者家中的整个过程提供支持。

3. 推进农产品贮藏的科研和创新,以提高农产品的贮藏效果和延长保鲜期。

总结:农产品贮藏的调研显示了农产品贮藏在当前市场中的重要性。

通过改进贮藏设备和技术,提供消费者指导,并推进科研和创新,农产品的质量和保鲜度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这对于实现食品安全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类消费需求呈现出更多样化、更高品质、更快速度的趋势,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保鲜期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问题。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延长保鲜期,推广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农业企业、农业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所共同关注的热点。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是其重要的产业之一。

但是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生产、贮藏、运输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温度、湿度等不良因素,农产品质量损失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消费者信心受到挑战,进而制约了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延长保鲜期,推广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必须借助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2.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定义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物流,针对需要温度控制的货物,使用设备、工具和技术手段,运用完整的运输、存储、销售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将货物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以达到物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低温运输技术:低温运输是冷链物流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被应用到冷藏、冷冻货物的运输中,适用于新鲜、半加工、急冻等不同种类的产品,包括基础设施(冷库、冷车、制冷机组等)和运输手段(载具、箱体等)两部分。

(2)保鲜技术:保鲜技术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的设计和保鲜技术的应用等,可将果蔬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保鲜期从原来的3-7天提高到10-30天。

(3)信息技术: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涉及大量的信息,如到达时间、温度、湿度、定位、风险监控等,需要使用物联网、云端存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

4.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还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不够成熟、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服务不够贴心等,阻碍了其快速、高效、持续发展。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对于各地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

海南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在未来农业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分析海南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海南位于中国南海西南部,是我国五大热带果岛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海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着很多天然的农业优势。

海南的农业以热带果树和高效农业两大板块为主,其中糖业、橡胶业占据较大比重。

二、发展现状1、基础设施不足海南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海南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村公路、水利设施、能源供给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这大大制约了海南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2、种植模式不合理以前,多数农民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单一作物单一种植。

因此,海南热带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这一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海南农业的长期发展。

而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很多发展国家的引导,农民逐渐适应了多种经营方式——单一经营转为农工两业结合,多元经营、综合休闲农业等,这才逐渐成为海南农业发展多样化的起点。

3、科技水平较低虽然海南有较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但海南的科技水平却较低。

在种植、养殖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相对较小,也使得农业发展缺乏了新动力。

4、变化显著除了如上所说的存在问题以外,毋庸置疑,海南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海南现已成为世界上糖、橡胶、内火山土壤等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新的经济林种的快速发展(如椰树、蜜柚、火龙果和芒果)以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都成为了海南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海南农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经营的问题。

这样,在交通、水利、能源等设施上便可满足新模式的需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有效发展。

2、创新多样化发展模式其次,还应创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包括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升级换代。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海南省是中国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海南省作为我国的“长寿之乡”,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热带水果、蔬菜、热带作物和水产等。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海南省的农产品物流发展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分析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并通过SWOT 分析探讨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一、特点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优势海南省位于南海之滨,是中国热带水果、蔬菜和热带水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度在20℃以上。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农产品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海南省通过海运、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便利地将当地的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形成了相对便捷的物流网络。

2. 农产品品种多样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包括热带水果如火龙果、榴莲、菠萝等,蔬菜如西瓜、甘蔗、椰子等,以及热带作物和水产品。

这些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青睐,为海南省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3. 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增加,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南省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为进一步拓展农产品的出口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SWOT分析1. 优势(1)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包括热带水果、蔬菜、热带作物和水产品等,品种多样,质量优良,具有竞争优势。

(2)地理位置优越海南省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产品的生长,同时通过海运、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将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及国外市场的便捷度高。

2. 劣势(1)物流基础设施不足海南省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包括冷链物流设施、仓储设施、运输设施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海南农业调查报告[1]

海南农业调查报告[1]

海南农业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各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然而,辉煌的成绩背后也存在有隐忧。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社会分化的深化,农业成了弱势产业,农民成了弱势群体,农村成了弱势地区。

"当前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到了该采取战略性决策去解决的时候了"①。

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海南省,其6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近40%的GDP来源于农业,"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能否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海南社会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关系到海南跨越式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一、海南农产品的市场特点以及营销状况分析(一)海南农业概况和农产品的市场特点1.海南农业概况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常绿,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

海南省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的三大河,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

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作用潜力高。

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热带农业基地。

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栽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等,蔬菜有120多个品种。

农产品贮藏加工现状和发展趋势

农产品贮藏加工现状和发展趋势

积极的作用。
环境下,蔬菜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食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的方法与技术 用质量。水果如荔枝等可以先用沸水
农产品加工的有效方法与技术
烫 5 s 左右,然后放入兑有Βιβλιοθήκη 8% 左右柠1. 加工果蔬粉
檬酸与 2% 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浸泡
果蔬粉,是通过相关冻干技术将 不超过 3 min,再对浸泡过的水果进行
新鲜水果和蔬菜进行速冻、干燥、杀 速冻处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持水
而 我 国, 虽 说 是 农 业 大 国, 但 是 因为种种原因,我国粮食贮存年平均 损失达 9%, 每年损失粮食 220 亿千克, 果菜损失超过 25%。因为运输保鲜 业 的 落 后 以 及 缺 漏, 造 成 种 种 产 供 销 矛 盾, 但 是 改 革 开 放 以 后, 农 民 正 从 传 统 的 自 然 人 工 贮 藏, 转 变 成 科 学 贮 藏, 正 因 当 下 科 学 的 不 断 发 展, 让 很 多 落 后 的 行 业 逐 步 逼 近 发 达 国 家, 我 国 的 农 产 品 贮 藏 的 能 力 也 在 提 升, 这 将 会 不 断 丰 富 我 国 的 城 市 农 产 品 市 场。 不 得 不 说, 农 产 品贮藏加工产业更加重要了。
农产品加工可以说在我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 位,农产品加工也是维系着国计民生 的大产业,农民发展得好不好和国家 的发展是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的。自 21 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让科学化的农 产品加工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目 前,我国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是比 较落后的,但是对于农产品加工技术 的推进,是有着强大的信心的。2016 年全国大口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 主营业务收入达到近 30 亿元,同比增 长 6%,农产品加工业成为重要支柱产 业和民生产业。当前,中小型企业的

海南省冷冻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省冷冻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省冷冻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冷冻食品市场逐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我国的热带岛屿,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又处于冷冻食品市场的黄金时期,因此海南省的冷冻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从海南省冷冻食品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海南省冷冻食品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和经济贡献海南省冷冻食品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产量逐年增加,产品类型也不断丰富。

目前,海南省的冷冻食品企业以生鲜冷冻食品为主,主要产品包括水果、海鲜、蔬菜等。

冷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2. 产品品质和安全海南省冷冻食品企业在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海南省的冷冻食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需求。

3. 市场份额和竞争态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方便的需求不断提高,冷冻食品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目前,海南省的冷冻食品市场份额在全国居中上游。

然而,由于市场潜力巨大,竞争也日益激烈。

海南省的冷冻食品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增加市场份额。

二、海南省冷冻食品发展未来趋势1. 多样化产品未来,海南省的冷冻食品企业将继续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于冷冻食品的需求也从单一的生鲜冷冻食品逐渐扩展到方便携带、中西餐结合、营养均衡的冷冻食品。

海南省的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样化的冷冻食品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强化品质安全品质安全是冷冻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础。

未来的发展中,海南省的冷冻食品企业需要继续加强对产品品质和安全的管理与控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生产环节的控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品质安全,提升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信任度。

3. 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当前,海南省的冷冻食品产业还相对分散,企业规模较小。

海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海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本文以海南省为研究对象,在客观分析海南省冷链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海南省冷链物流存在的突出问题。

研究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机制、信息化应用和冷链物流人才这些方面。

因此,提出了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培养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人才,同时强化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管等建议。

以期为海南省的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以促进海南省冷链物流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海南省;冷链物流;问题及对策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d chainlogistics in Hainan Province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hai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hainan province, deeply explores the promin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hainan province.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problem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aspect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and cold chain logistics talents. Therefor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train specialized cold-chain logistics talents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sed on cold-chai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 strengthen industrial standards and supervision.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hainan provi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hainan province.Key words: Hainan Province; cold chain logistic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目的2018年,海南全省物流总额为7453亿元,增长了7.11%。

海南冷库行业分析报告

海南冷库行业分析报告

海南冷库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海南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增加,冷库行业逐渐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海南冷库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行业概况、发展趋势、竞争环境以及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内容,旨在为该行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海南冷库行业概况截至目前,海南冷库行业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海南省内共有冷库企业600余家,冷库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冷库主要涉及食品、药品、化工品、农产品等领域,其中以食品冷库最为突出。

而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使得海南成为很多农产品存储和加工的理想地点。

三、海南冷库行业发展趋势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冷库行业也在不断升级,采用更加先进的冷链技术和设备,如智能化控制系统、温湿度监控系统等。

这使得冷库能更好地控制储存环境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2. 建设规模化冷库: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冷藏需求,冷库企业将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更大规模的冷库,以提高存储效率和降低成本。

并且,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冷库设施将更受青睐。

3. 多功能冷库:由于海南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冷库行业也将逐渐向着多功能化发展,即冷库不仅仅是存储食品,还能够进行食品加工、冷藏物流等服务。

这将提高冷库的利用率,增加企业收入。

四、海南冷库行业的竞争环境目前,海南冷库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价格竞争:由于冷库数量逐年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让部分企业进行价格竞争,不断压低冷库租金和服务价格,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2. 服务差异化:在价格竞争的同时,一些冷库企业开始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提供更加全面、高效和定制化的服务来赢得客户。

例如,提供即时配送、仓储管理系统、增值服务等。

3. 品牌建设:冷库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形象与知名度来增加竞争优势。

这包括加强广告宣传、公众号运营、客户口碑推广等。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摘要】海南省作为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热带水果和海鲜资源,而这些鲜销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揭示了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包括地理位置优势、热带水果品种丰富、冷链物流设施相对薄弱等方面。

而在SWOT 分析中,该地区的优势主要包括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劣势则体现在冷链物流设施不足和市场开发相对滞后等方面。

展望未来,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有望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蓬勃发展,但也需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特点、SWOT分析、优势、劣势、展望未来发展、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健康、安全、新鲜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

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热带果岛之一,拥有丰富的热带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于海南省南海所处的偏远地理位置、物流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等因素,使得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的物流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入研究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特点和SWOT分析。

通过对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优势与劣势,为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和优劣势,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为海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和SWOT分析,以探讨该领域存在的优势、劣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可行性建议,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措施,促进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物流发展的特点和SWOT分析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农产品物流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时提供参考借鉴,推动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与改进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储存和保鲜成为解决全球食品安全和粮食损耗的重要问题。

科学研究和技术的改进已成为农产品贮藏保鲜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改进方向,以期为解决农产品贮藏和保鲜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农产品储存与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农产品储存与保鲜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冷藏、冷冻、真空包装、控制大气状态等。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研究成果。

首先,冷藏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农产品保鲜方法。

通过将农产品储存在低温环境中,可以有效延长其保鲜期。

冷藏技术的改进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湿度管理和通风方式的优化等。

例如,在温度控制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精确控制冷库的温度,实现对农产品新鲜度和质量的保护。

在湿度管理方面,适当调节湿度可以防止农产品脱水和腐烂。

同时,改进通风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农产品之间的病菌传播和质量损失。

其次,冷冻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农产品保鲜技术。

通过将农产品迅速冷冻,可以阻止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达到保持农产品营养价值和口感的目的。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冷冻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

例如,冷冻速率的控制、冷冻环境的优化、冷冻后贮藏条件的改善等都对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真空包装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保鲜方法。

通过将农产品包装在密封袋中并抽去氧气,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并防止氧化和微生物的生长。

在真空包装技术的改进方面,研究人员主要关注包装材料的选择、真空程度的控制和包装过程中的辅助技术等。

例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可以防止氧气和水蒸汽的透入,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保鲜效果。

最后,控制大气状态也是一种新兴的农产品保鲜技术。

该技术通过控制农产品周围的气氛成分,调节氧气、二氧化碳和乙烯等气体浓度,来抑制农产品的成熟和腐烂过程。

在控制大气状态技术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关注气氛成分的调节和维持,以及不同农产品对气氛成分的敏感性和反应。

《关于海南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现状及对策.》

《关于海南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现状及对策.》

《关于海南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现状及对策.》近年来,国内由农产品质量引发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三鹿事件”的发生,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海南是全国人民冬季“菜篮子”生产基地,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海南必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按照无公害、绿色环保的要求,标本兼治。

这是提升我省农产品竞争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力和关键所在。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四月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海南农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品牌农业”。

省农业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厅领导班子带头开展调研,解决制约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

最近我选择农产品质量专题,到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省农垦总局、海口市农业局等单位就我省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进行调研和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一监管机构。

按照四条“保障线”的要求,省农业厅、质检、工商、卫生、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都在各自职能范围内承担质量监管任务,农业部门负责初级产品生产环节监管,质检部门负责加工产品监管,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出入境产品检验检疫。

1.检验检测机构。

全省农业部门共有省、市(县两级检测机构36个。

主要承担农药残留与质量监测、肥料质量监测、土壤检测、种子质量监测和兽药残留与饲料、兽药质量监测工作。

其中:省级检测机构有4个,分别为省农药残留与质量监测中心、省土壤农化监测中心、省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市县级检测机构有32个,主要分布在市县农业局和农技中心。

此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省农垦总局设有检验检测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检测中心主要承担省内外的农业部定点市场检测、转基因作物检验检测、热带作物种子种苗检测及绿色、无公害基地认证检测。

省农垦中心测试站主要对天然橡胶质量检验监督并承担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任务。

海南冷库行业分析报告

海南冷库行业分析报告

海南冷库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览海南冷库行业是指在海南地区从事冷藏、冷冻和保鲜等业务的企业和机构。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进,海南冷库行业正在迅猛发展。

冷库作为农产品和海鲜等易腐食品的储存和保鲜场所,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和延长货物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海南冷库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瓶颈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二、市场现状1. 总体市场规模海南冷库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海南冷库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随着农产品外销和海鲜进口的增加,对冷库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海南已建成冷库400余家,总储存能力达100万吨以上,其中以海口、三亚等主要城市为主要集中区域。

2. 主要客户群体海南冷库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大型超市、批发市场、餐饮企业和海鲜加工厂等。

这些客户对于冷库的需求量大,对货物的储存和保鲜要求严格,因此对冷库服务的要求也比较高。

3. 主要竞争对手目前,海南冷库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一些大型冷库企业和本地小型冷库企业。

大型冷库企业具有规模大、技术先进和资源丰富的优势,而本地小型冷库企业则更加了解本地市场需求,并具有地理优势。

这两类企业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三、发展瓶颈1. 技术水平和设施落后由于海南冷库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水平和设施相对落后。

一些冷库企业在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冷库的储存能力和保鲜效果较差。

这直接影响了冷库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 人才缺乏海南冷库行业的人才短缺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目前,海南缺乏专业的冷库管理和运营人员,这导致了冷库企业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的问题。

海南政府应加大对冷库行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引导专业人员加入该行业。

3. 进口食品标准和检验要求严格由于海南冷库行业主要从事农产品和海鲜的储存和保鲜,涉及进口食品的运输和储存。

然而,海南冷库企业在进口食品标准和检验要求上存在不足。

这给海南冷库企业带来了运营风险,也限制了冷库行业的发展。

我国园艺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园艺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园艺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园艺产品的贮藏保鲜与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贮藏保鲜技术不完善目前,我国园艺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地区,缺乏科学、先进、可行的贮藏保鲜方法。

这导致了园艺产品质量的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加工技术不够成熟虽然我国园艺产品加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加工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

例如,某些加工工艺对原料的要求较高,但供应不稳定,加工过程中易损失产品的营养价值。

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园艺产品加工业对基础设施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如冷藏库、处理设备等。

这限制了园艺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4. 市场准入门槛高园艺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特别是对小微企业而言,要想进入市场需要经历一系列审核、认证等程序,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的难度。

二、问题分析1. 贮藏保鲜技术不完善为了解决贮藏保鲜技术不完善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科研力量,推动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贮藏保鲜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加大对贮藏设备的投入,提高贮藏环境的控制能力。

2. 加工技术不够成熟为了提升加工技术的成熟度,以下措施可被采取:•加强技术引进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园艺产品加工技术;•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入,提高加工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对加工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加工业的人才队伍素质。

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冷藏库、处理设备等的覆盖率;•建立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鼓励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效率和能力。

4. 市场准入门槛高为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下措施可被采取:•简化企业审核、认证等程序,减少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贷款、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实力。

2024年海南省农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海南省农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海南省农药市场环境分析1. 概述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化学农药。

海南省农药市场作为提供农药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环节,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海南省农药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农药使用情况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海南省农药市场规模庞大,是农药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地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农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X亿元。

其中,农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数量众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供销体系。

3. 农药使用情况3.1 农药使用量海南省是热带气候地区,农业生产需要面临多种病虫害威胁。

因此,农药的使用量相对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年度农药使用量超过X千吨。

其中,主要应用于水稻、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3.2 农药使用方式农药的使用方式多样,既有喷洒、撒施、涂抹等外部使用方式,也有种植、灌溉等内部使用方式。

目前,海南省主要以喷洒和种植为主要的农药使用方式。

不同作物和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用不同的农药使用方式。

4. 法规政策海南省对农药市场的管理与监督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以及海南省相关法规进行。

其中,重要的法规政策包括:4.1 农药登记和审批制度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需要经过严格的登记和审批程序。

海南省根据相关法规,建立了农药登记和审批制度,对申请人进行资质审核和农药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估。

4.2 农药经营许可制度海南省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对农药经营企业进行许可管理。

经营许可的企业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包括企业资质、产品质量等方面。

4.3 农药使用安全管理海南省加强对农药使用的安全管理,通过宣传、培训和监测等手段,提高农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减少农药使用带来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风险。

5. 环境影响农药的使用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海南省农药使用主要集中在农田和果园等农业生产区域,对土壤和水体有一定的冲击。

为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海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管等。

农产品保鲜现状及展望

农产品保鲜现状及展望

摘要:农产品是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食品,采后虽然脱离了母体,但仍然具有生命,体内新陈代谢还在继续进行,发生一系列生理方面变化,这些变化使果蔬最终腐烂变质。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农产品数量和品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本文主要对农产品的保鲜现状进行分析和对未来农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介绍了几种较常使用的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

前言:农产品中所含的各种维生素和某些碱性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保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

各种化学成分在贮藏过程中,都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农产品的品质、贮藏寿命密切相关。

农产品贮藏保鲜是农产品产后增值的重要手段。

科学合理的保鲜贮藏,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免果蔬的机械损伤和重量损失,也可以显著地延缓农产品在贮运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劣变,同时可以增强农产品的商品性。

因此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对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农产品贮藏保鲜业的现状1.1国外发达国家农产品贮藏保鲜业的现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不断用于园艺产品贮藏加工领域。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采后贮藏保鲜的成功典型例子是将反义ACC合成醇基因导入蕃茄,抑制了99.5%的乙烯合成,抑制果实正常成熟,避免出现呼吸高峰,在室温下放置90~120天不变红、不变软,耐贮运。

用外源乙烯催熟果实后,其质地、颜色、风味和硬度与正常果实无异。

现代的果蔬分级包装生产线采用了光学分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分级包装生产线的性能和设备处理能力,保证了果蔬的商品规格与质量。

美国MAF公司生产的高速分选机的速度可达20个果/s/传感器。

法国MAF RODA的HIGHWAY(高速电子分选)与OPTISCANTⅡ光学系统配合使用,对果蔬的直径、颜色和表面瑕疵进行分选,该机适用于柑橘、蕃茄、桃、苹果以及洋葱等果菜,分选速度为10个/s/线,OPTISCANTⅡ是最新一代的颜色分选系统;它通过数码红外线/颜色摄像机来捕捉果实图像,可探测水果的瑕疵、坏斑、日灼斑等。

我国水蜜桃保鲜与贮藏冷链物流建设现状问题及其展望

我国水蜜桃保鲜与贮藏冷链物流建设现状问题及其展望

我国水蜜桃保鲜与贮藏冷链物流建设现状问题及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蜜桃是我国重要的果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由于水蜜桃易受氧化和腐烂,其保鲜和贮藏一直是生产者和贸易商面临的难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提高,水蜜桃保鲜与贮藏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蜜桃产量的增加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保鲜与贮藏问题愈发凸显。

传统的贮藏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长途运输的要求。

对我国水蜜桃保鲜与贮藏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以提升水蜜桃的保鲜期和质量,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为此,本文将对我国水蜜桃保鲜与贮藏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对冷链物流建设进行现状分析,为提高水蜜桃的贮藏和保鲜技术提出展望,以推动我国水蜜桃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水蜜桃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具有优质口感和丰富营养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由于水蜜桃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贮藏和保鲜困难,加之我国冷链物流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水蜜桃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对我国水蜜桃的保鲜与贮藏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究水蜜桃的保鲜与贮藏技术,有助于延长水蜜桃的保鲜期和货架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通过探索不同的保鲜方法和贮藏条件,可以有效减少水蜜桃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腐烂率,提高其整体质量和口感表现,满足消费者对果品新鲜度和优质性的需求。

加强我国水蜜桃的冷链物流建设,有助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产品品质。

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可以保障水蜜桃在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中有效控温保鲜,最大程度地减少果品损耗和质量退化,提升产品的整体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

加强水蜜桃保鲜与贮藏技术研究,推进冷链物流建设,提高水蜜桃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我国水蜜桃保鲜现状分析水蜜桃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现状及展望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现状及展望

行业视角一、我国果蔬生产概况1.栽培面积、产量、人均占有量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果品产量和消费量均为全球第一。

我国的果园种植面积约为1183.06 万公顷,果品总产量22768.18 万吨。

其中,苹果产量3598.48万吨,柑橘类产量(柑、橘、橙、柚、柠檬)2944.04万吨,梨产量1579.48万吨,香蕉产量1040万吨,葡萄产量906.75万吨(以上为2011年年鉴数据,不包含台湾、香港和澳门,下同)。

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共1963.92万公顷,总产量67929.7万吨;西瓜及甜瓜播种面积220.06万公顷,产量8167.8万吨。

按城乡居民13.4亿人计算,果品人均占有量约为170kg(按2011年产量计算);蔬菜人均占有量506公斤(按2011年产量计算,不包含西瓜及甜瓜)。

2.产后损失总体情况粗略统计,由于处理不当,我国果品损耗率约占总产量的15%~20%,蔬菜损耗率高达20%以上,果蔬每年的损耗量2亿吨以上,价值数千亿元。

同时,受到生鲜农产品产供销的不协调和集中上市后保鲜贮运能力的制约,果蔬产后“卖难”现象时有发生,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也较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有时也会出现。

二、产后冷链物流概况1.基本过程和环节(1)采收。

采收时尽可能减免机械伤的观念近年来逐步增强,通过泡沫网套、泡沫箱、专用运输周转箱等包装,对减少果蔬贮运机械伤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总体来讲,距离科学、适时、精细采收,还有很大差距;不少产品没有严格按照适宜采收成熟度标准采收;不少果蔬菜尚没有明确的采收标准;由于提早上市,果品不成熟就采收或催熟后采收的情况时有出现。

(2)预冷。

果蔬预冷,是指采用专门的设施将果蔬从初始温度迅速降低至其适宜贮运温度的特定我国果蔬贮藏保鲜现状及展望王文生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农产品加工业行业视角28农产品加工业过程。

我国果蔬采后预冷还处于起步阶段,而预冷是影响果蔬冷链体系完善的主要瓶颈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海南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了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黄金场所。

目前,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力争把海南建成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然而,海南长期来缺乏配套的保鲜与贮藏技术,严重阻碍了海南农产品的发展。

本文在分析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对策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出台,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际战略。

指出海南省应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

海南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一、海南农产品现状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常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度,降雨量1500~2300毫米,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是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黄金场所。

全省总人口817.8万人,农业人口560万人,占总人口的68.5%。

全省热带土地面积5302万亩,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

管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

海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不可替代,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海洋渔业基地。

(一)海南农产品生产状况农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农业发展,到现在海南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处于一个成熟阶段,其产品种类繁多,在全国农产品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的这个统计图清晰的展示了海南省的农产品种类。

资料来源:2011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另有来自海南省历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海南的农业总产值逐年增加,这意味着海南农产品的经济总量是逐年增加的,下面是2004年到2011年海南农业总产值增长变化表:海南省农业稳步发展,同2004年相比,2011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几乎3000亿元,到现在海南的农业建设已经今非昔比,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

水产品总产量159.23万吨,比上年增长6.5%,但其在保鲜和贮藏上仍存在很多不足。

二、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市场现状2011年海南省鲜活农产品出岛产量约为673万吨,比六年前翻2翻,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保鲜与贮藏系统,其新鲜农产品的腐烂损耗率较高,水果为40%,蔬菜达到50%60%,因而加强农产品的保鲜与贮藏技术势在必行。

~农产品采收期往往集中在某个季节,而且采收后的仍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依旧在进行着旺盛的生理活动。

农产品保鲜,就是既要维护其生命,又要抑制其呼吸作用,降低其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减少有机物质的消耗,防治引起农产品病害的微生物感染,使农产品达到长久保鲜贮藏藏的目的。

海南省运用最广的的保鲜技术是低温冷库贮藏法和通风库贮藏保鲜法。

低温冷库贮藏法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农产品贮藏法,主要是通过低温贮藏,减弱热带果蔬的呼吸强度,延缓代谢,从而达到保鲜效果。

其次是通过低温作用来抑制病原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减缓农产品的氧化和腐败速度。

同时,低温保鲜是目前食品保鲜方式中成本最低、保鲜期较长、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

而海南省依据其自身的地理环境现状,针对于瓜菜发展了具有其本地特色的保鲜与贮藏技术——田头冷库,对此,自2007年起,政府每年出资2000万元致力于该冷库的建设,到2010年为止,全省年度落实补贴冷库企业27家,新建扩建冷库竣工投产的有美兰区绿佳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20家,新增冷库容量2.64万吨,圆满完成了年度新增冷库容量2.5万吨任务,现已建成储存量近20万吨的冷库,冷藏保鲜能力达到260万吨以上。

其操作流程为:分选—淘洗—过冷水池—冷库预冷,其冷藏温度大约为依据农产品品种确定,瓜菜一般为10℃。

通风库是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引入外界的冷空气来降温。

因此,通风贮藏库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在保鲜方面的成本,而且也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但由于通风库是依靠自然温度冷却贮藏,受气温限制较大,尤其是在贮藏初期和后期,库温较高,影响贮藏效果。

由于农产品产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因而通风库贮藏保鲜在现阶段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仅适用于短期的农产品贮藏。

气调保鲜库其实质是在冷藏库的基础上增加了气体成分调节设备。

气调保鲜库比冷藏库更先进,它被认为是当今最先进的农产品保鲜贮藏设备及技术,气调保鲜在国外已广泛应用,气调保鲜库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贮藏期和销售的货架期。

气调库库体主要由气密层和保温层构成。

气调库采用专门的气调门,该门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气密性。

气调库建好后,要进行气密性测试。

气密性应达到196Pa压力下,降压时间不低于10~20min。

据了解,海南省将在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兴建具备有200万吨的气调保鲜冷藏库和相应的分级加工包装车间,具有日运输能力1万的保鲜物流机构等,主要引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重视农产品保鲜、贮藏、包装等,采用现代的保鲜技术进行农产品的贮藏,形成大规模的农产品经营中心。

另外,还利用防腐保鲜剂对农产品进行保鲜,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2类即化学合成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

化学合成防腐剂由人工合成,种类多,包括有机和无机的防腐剂50多种,其中我国批准可使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只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二氧化氯等少数几种。

而常用的天然保鲜剂主要有茶多酚、蜂胶提取物、橘皮提取物、魔芋甘露聚糖、鱼精蛋白、植酸、连翘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壳聚糖等。

二氧化氯属无毒型消毒剂,一般使用浓度较小,可直接用于水果、蔬菜、肉类的杀菌、保鲜。

在流通领域中,有些不宜水洗的果蔬,可用固体的二氧化氯与果蔬一起装入包装箱,可长时间缓慢放出二氧化氯,既灭菌,又可达到保鲜作用。

经二氧化氯溶液浸泡的鱼、鸡、禽类,不仅可消除腥臭味,还可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长,延长储藏期,并能保持鲜美的口味。

用二氧化氯处理禽蛋,保鲜效果亦良好,且不影响蛋的孵化。

海南绿岛明珠实业有限公司多年来,以稳定态二氧化氯应用技术为主导,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型专业环保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研发应用和规模生产稳定态二氧化氯的专业制造厂商。

长期致力于稳定态二氧化氯消毒剂、保鲜剂、食品添加助剂、漂白剂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其公司月产量达60吨。

此外,家庭常用保鲜技术即使用保鲜膜,它是针对农产品采后的生理特点和贮藏要求设计的。

将采后的农产品以特定性能的薄膜进行包裹,尽可能使包装内达到适于农产品最低代谢水平的微环境并加以维持,从而达到防止病虫侵染、损伤和腐败发生的目的。

现今市场上常用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

(1)聚乙烯(PE):用PE材料制成的保鲜膜,可以安全使用。

目前广泛使用的PE 保鲜膜尽管不含增塑剂,但它始终还是塑料制品,长时间加热肯定会有化学分子进入食物,所以建议市民最好不要在高温下使用,至少按照产品包装上规定的温度范围使用,且保鲜膜不要长期与食品直接接触。

(2)聚氯乙烯(PVC):常被超市用来包装熟食、蔬菜、水果、面包、糕点、半成品等。

在这3种保鲜膜中,最应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就数聚氯乙烯(PVC)膜了,而用PVC材料制成的保鲜膜不应该接触油脂,也不可以加热,需谨慎使用。

因为在常态下,聚氯乙烯(PVC)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聚氯乙烯保鲜膜在微波炉加热后或包装过热及油性大的食品时,会析出有害物质氯化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聚偏二氯乙烯(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的包装,但PVDC由于价格较高,制膜工艺技术难度大,因此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生产的保鲜膜较少。

市场上最常见的还是PE和PVC,熔化的温度分别为127℃和120℃,而微波炉里的温度往往高达200℃~300℃,保鲜膜容易熔化到食品中去。

三、海南农产品保鲜与贮藏存在问题目前,海南省的农产品的产后产业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地产、地销,季产、季销;流通上具有封闭性,市场流通范围狭窄;在农业上投入的主体力量放到了产前,重量轻质,忽略了同时发展农产品的产、贮、运、加、销的产后产业,产前与产后发展不协调。

产后产业已经成为制约海南省农产品大发展的“瓶颈”,进而影响海南省的农产品参加到国内外商品流通的大循环,使产品出现假性的过剩,加剧了农民“卖难”的问题。

国外的保鲜产业开始就是以高度发达的工业为支撑的,农产品从采收—商品化处理—运输—贮藏—销售整个过程都是在冷链(冷藏库或气调库、冷藏车)中进行的。

其冷链的附加值较大,是靠消费市场的高价位来支撑的。

然而,海南省的保鲜产业要走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

海南省现有冷库约有20万吨的贮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贮藏肉类、水产等),然而海南每年农产品的总产量就超过了1200万吨,现有的冷库即使全部用于贮藏农产品,其贮藏量不足农产品总产量的2%。

另外,根据海南省现有的经济状况,农产品在贮运过程中使用冷藏运输车的微乎其微,要达到完全使用冷藏运输车也是不现实的。

(一)农产品采后处理基础研究技术还比较薄弱(1)农产品采摘成熟度的研究滞后农产品采摘成熟度严重影响着农产品采后的保鲜,是一切保鲜的前提,因此,必须把握好农产品合适的采摘成熟度。

(2)不重视农产品采收机械损伤农产品在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会遇到挤压、碰撞、刺扎等损伤。

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的呼吸强度增强,因而会大大缩短贮藏寿命,加速了农产品的后熟和衰老。

受机械损伤的农产品,还容易被病菌侵染而引起腐烂。

因此,要避免农产品受到机械损伤,这是长期贮藏农产品的重要前提。

(3)农产品保鲜条件试验较少,不注重最佳保鲜期的研究农产品冷藏保鲜应特别注重多次试验,确定最佳的保鲜温度,保鲜过程中,要定时记录其品质变化,加强商品化处理意识,确定最佳的保鲜期。

(二)硬件建设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保鲜产业链很不完善农产品保鲜应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橘橙果实在相对湿度过高的情况下呼吸作用加强,从而使果皮组织的生命活动旺盛,造成水肿病(浮皮果),所以对这类果实在贮藏前必须稍微进行风干;然而香蕉则不同,在相对湿度80%以下时,便不能进行正常的后熟作用。

膜保鲜不同农产品,需CO2与02透气比不同。

由于农产品种类多,在实施自发气调保鲜时,各种农产品对CO2和02浓度要求差异很大,即对膜的CO2和02的透气比要求差异也很大。

要对各种农产品实现最佳气调保鲜,必须研发出高CO2和高02透气性的保鲜膜,使膜的CO2和02的透气比具有更自由的范围。

(三)农产品标准化进程滞后,影响了果蔬保鲜产业的发展(1)冷藏保鲜温度不恒定一般来说,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农产品或原产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其冷藏保鲜的最低温度要求高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