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合集下载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方签订合作合 同, 企业 提供 劳动 岗位和一定的劳动报酬 , 派管理人员辅导学生适应 劳动 岗位 、 并 安全操作 , 协助学校教师确定学生应
掌握 的技 能 , 起 评 定 学 生 成绩 、 动 态度 、 作数 量 和质 量 等 ; 一 劳 工 校方 教师 到企 业 去 指 导 、 督 学 生 劳 动 , 通学 校 与 企 业合 作 双 方 的 监 沟
( ) 内工 学 结合 现 状 二 国 随 着 我 国近 年 职 业 教 育 的 蓬 勃 发 展 , 少 院 校研 究 并 实 践 了多 种 形式 的“ 学 结 合 ” 育 模 式 。1 “ 不 工 教 ( )订 单” 。 式 即学 校 与用 人 单 位 签 汀人 才 培 养协 议 , 同制 订 人 才 培 养 计 划 , 同组 织 教 学 , 生 毕业 后直 接 到 企 业 就业 的模 式 。2 “ + ” 共 共 学 ( )2 1
要求 。4 澳大利亚T F 。 A E T cncln F r e E u ao ) () A E T F ( eh i d ut r d ct n 人才培养模式 , aa h i 即一种政府 、 行业 、 学校相结合的综合性人 才培养模 式。 主要特征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 , 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整合在 一个 系统 下 , 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全 日制教育文
接参 与学 院的 决 策 、 划 、 织 、 调 等 办 学 过 程 , 计 组 协 以设 备 、 地 、 场 技术 、 资 、 金 等 多 种 形式 向高 职 学 院 注 入股 份 , 师 资 进行 合 作 办 学 , 分
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入学后先在校学 习两年 , 后到企业顶 岗实习一年 )、4 1人 才培养模式 ( “ 1” 学生入学后前 四个学期在校学习 , 一 个学期在校参加综 合实训 , 最后一 个学期到企业顶 岗实 习)、25 0 ” 才培养模式 ( “.+ . 人 5 学生入学后在校学习两年半 , 最后半年到企 业顶 岗实 习) 。3 “ 等 ( )工学交替” 。 式 即学生在校 内学 习与在企业生产实践相互交替 的模式 。4 “ ( )实训一科研一就业” 。 式 即采用 多种 形式 的校企合作 , 进行合作办学、 技术开发 、 基地共建 、 课程开发 、 联合培养 。5 校企实体合作” 。 () 式 这种模式 中, 企业 以主人 的身份直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的产物。

会计专业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会计工作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可以采用模拟实操、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熟悉各类会计软件的使用,了解会计实务操作流程,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编制技巧等。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修养。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专业英语、口才演讲、团队合作等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会计工作具有保密性和责任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职业伦理课程、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职业操守,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高职院校应与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和内容。

可以通过开展实习、师生联合科研项目、企业走访等方式,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在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不断完善培养模式,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需要构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适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课程设置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更新会计专业课程,引入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要注重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培养,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技能。

要加强国际会计标准的教育,引入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的会计视野。

高职院校还应该多开设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如税法实务、审计实务、成本管理等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学习到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

还可以设置一些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学习体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渠道。

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会计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

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税务局的实习、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参与到会计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三、师资队伍建设一个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构建高质量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人士,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深入探讨,开展相关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合作企业的要求。

一、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当前,会计专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会计教育市场化竞争压力等。

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创新。

具体的,以下是创新的必要性: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学模式。

3.开展校内外教师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4.增加实习时间和实习对接企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依据社会需求和现代会计的各方面要求,重新构建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深入挖掘会计专业人才的市场价值。

如会计学、税法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

高职院校应该增加实习时间和与企业的对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实际操作经验,让他们更容易适应企业中的工作环境,更容易融入企业文化和团队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路线有更为明确的规划。

3.推行“双师型”教学模式高职教育中,推行“双师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具体来说,即课堂上安排一名教师授课,同时安排一名来自企业的行业专家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

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与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财政部门、税务局等在内的企业、组织工作的专家或人才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校的会计教育培养提供学生的实数学习机会。

4.多媒体教学与在线课程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提供课程讲解,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需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

+ ・ ・ +
・ ・ + “ + “+
“+ ・ t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况 能及时传递 到各学生管理 职能部 门, 管理软件集 核算 和管理一体 化 , 满 足各相关 部 门收 费 、 信息 反馈等各 功 能 的使用 。其次需要加 强的是与银行 的合作 , 进一步提
通过这 种模 式来获得 相应的报酬 , 因此它也 可 以视为是 项助学 的举 措 ; 通 过工 学结合教 育模式 的开展 , 充分

目标 , 也相应 的提 出了一系列 的教育改 革方案 , 来促 进 学生素质和能力 的提升 , 而工 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 是其 中的一种 , 其 目的是有针 对性 的进行学 习 , 从而 达 到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各项工作 实践活动的 目的 , 进 而带

定 比例的院系和相关部 门另外再 给予物质奖励 , 激 发
高银行批 量代扣方式的高效性 , 并充分利用银行 的信息 化资源和网络化手段来 提高学生收费 的质 量和水平 , 实 现收费软件与银 行的收费管理系统资源共享 , 这将大大 提高数据传输 、 票据打印 、 缴费统计等各项 工作效率 , 实
f 学术版) , 2 0 1 2 ( 0 2 ) .
止选 课 、 不 予注册 、 取消学籍 等措施 。对经济 困难 的学 生, 进一步完 善资助体 系 , 帮 助贫 困学 生 申请 国家助 学
贷 款或奖 、 助、 免、 减 等手续 , 并给他们 提供勤 工助学 岗 位, 切实帮 助家庭经济 困难的学 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 把 收费管理工作 与各 院系经 济责任挂钩 , 根据学 生欠 费 率计算各 院系 收费完成情 况 ,按 比例拨付预 算经 费指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遇 。不 断 实 践 ,逐 步 形 成 了各 专 业 的 办 学 特 色 。其 中 ,会 计 专业
是 我 院具 有 1 8年 办 学 历 史 的 专 业 . 该 专 业 从 招 生 以 来 . 一 直 坚
业 学 校 “ 务 区 域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服 展 . 以就 业 为 导 向 ,加 快 专 业 改
究教 育 与 经济 、育人 与 用人 “ 张 皮” 的 问题 ,借 鉴 了美 国的 “ 作教 育” 两 合 ( 读 课 程 计 划 ) 英 国 的 “ 明 治 ” 教 育 、 德 国 的 “ 元 制 ” 日本 的 “ 工 、 三 双 、 产
学合 作 ” 俄 罗斯 的 “ 育生 产联 合 体 ”及 澳洲 “ AP 、 教 T E” 等模 式 ,将 “ 学 工
的 简单 复制 ,它作 为一种 主要 教 育 类 型 的合理 存 在 , 目标 应 基 于 实用 ,观 念
应 与 时 俱 进 ,应 瞄 准 行 业 、 企 业 和 社 会 需 求 ,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才 能 得 以 长 足 发 展 。 坐 而 论 道 ,不 如 付 诸 实 践 , 这 就 是 本 文 给 我 们 的 启 示 。
结 合 、校 企 合 作 ” 作 为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特 色 创 新 的 重 要 途 径 .创 造 了诸 如 式 ” “ 目导 向式 ” “ 师 型 ” “ 岗 实 习” “ 、 项 、 双 、 顶 、 前 校 后 厂 ”等 卓有 成 效 的 方 法 ,可谓 “ 百花 齐放 ” ,实 为殊 途 同 归。本 文从 高
【 者简 介 】王腊 娣 ,女 ,硕 士 ,讲 师 ,二 级 学院教 学副 院长 ;研 究 作
方 向 :财 务 会 计 与 经 济 法 。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革人 才培养 模 式 ” 要 积 极 推 行 与生 产 劳 动 和社 会 。“ 实践 相结合 的学习模 式 , 工学 结 合 作 为高 等 职业 教 把 育人 才培养模 式改革 的重 要 切 入 点 , 动 专 业 调 整 与 带 建设 , 引导课程设 置 、 教学 内容 和教 学方 法 改 革 ” 因 。 此 , 职会 计专业 必须根 据市场 和社会 需要 , 高 加强 学生 实践 能力和职业 技能 的 培养 , 度 重 视实 践 和 实 训环 高 节教 学 , 进一 步推动工学 结合人 才培养 模式 改革 , 不断 增强 学生 的就业 能力 、 业能力 和竞争 能力 。 创
社会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手段 , 合理配 置 和有 效利 用 有 限 的经 济 和 自然 资
源 , 强企 业 内部 管理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进一 步拓 加 这 展 了会计 管理 的空 间 , 会计 工 作 提供 了一 个 全新 的 为
环境 , 会计工作 的 目标 和任 务产 生 了深 远影 响。经 对 济大环 境 的改 变对会计 专业人 才培养 提 出了一 系列更
仍然 不能适应 社会 和企业 的需 要 。
2 .课 程体 系比较混乱 , 学 内容缺 乏相 应 的职 业 教
标 准
高 的要求 , 尤其需要 一 大 批职 业 针 对性 强 的技 能 型会 计人才 , 因此 , 职会 计专 业如何 培养 适合社 会需 要 的 高 职业人 才 已经成 为迫切 需要解 决 的问题 。
目前 , 国设有 会 计 专业 的高 职 院校普 遍 建立 了 全 会计 手工实 训室 、 算 机 实训 室 、 税 实训 室 , 计 纳 一些 条

当前我 国高职 会 计 专业 人 才培 养 模 式 存在 的

三方共育五层递进——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三方共育五层递进——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十二 五期 问 , 高职 教 育面 临 的主要 任务 是 构建 养 的侧 重 点 不 同 , 逐 层 递 进 , 现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且 实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逐 层上 升 , 职业 素质 逐层 加强 。 高职会计专业如何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以实现工学 结 合 的人才 模 式 , 个值 得 研究 的 问题 。 是 笔者 认 为 , 二 、三方 共 育五层 递进 ” “ 会计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实 施 构建“ 三方 共育 五 层递 进 ” 的会 计人 才 培养 模 式 , 是 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和工学结合培养的重要途径。 ( 建立校企共 同体 , 同组织教 学 一) 共 在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 , 学校与会计 “ 三方 共育 五层 递进 ” 的人才 培养 模式 的 内涵 协 会 、 计 师事 务所 、 会 当地 骨干 企业 签 订 协 议 , 同 共 出资 、 共担责任 、 共享成果 , 组建专业性会计学 院。 “ 三方共 育 五层递 进 ” 会计 人 才培 养模 式 , 黄 学校提供师资 、 是 场地 、 房屋 、 设备等用于教学 ; 行业 冈职业 技 术 学 院会 计 专 业 在 多年 改 革 基 础 上 探 索 企 业 的投 人 主要 用 于校 外 实 习基 地 场 所 设 备 的建 出的一个人才培养模式 。 三方共育” “ 是指由会计协 设 ; 协会和企业 向学院提供具有教学功能的实习基 会、 企业 、 学校三个 育人 主体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 地 , 供 实 践 经 验 丰 富 的 兼 职 教 师 , 供 专 任 教 师 提 提 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 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 实践 锻 炼 的场 所 , 供 学 生 顶 岗实 习 的 岗位 ; 会 提 协 案 , 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 共 共同制订专业课程标 和企业享有优先选用实习生和优秀毕业生 , 享受学 准 , 同编写专业课程教材 , 共 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 院提供的在职员工培训和学历教育 , 享受专业教师 地 , 同组织 专业 教育 教 学 。“ 层递 进 ” 共 五 是指 将 人 提供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支持 , 享受应得劳务 报酬 和 才培 养 的实施 划分 为 五个 学段 , 即理 实一 体化 课程 培 训 收入 等利益 。 学习 、 会计 综合模拟操作 、 会计顶 岗操作 、 岗见 跟 专业性会计学院既是学校的二级学 院之一 , 又 习、 顶岗实习。 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学段 , 主要培养 是 会计 协会 和企 业 的人才 培 养机 构 。作 为学 校 的二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 会计综合模拟操作学 级 学 院 , 要 完 成 会 计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任 务 , 主 即按 照 段, 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 的应用能力 ; 会计顶 岗 行 业 提供 的社 会人 才 需 求状 况 , 会 计 专业 群校 企 在 操作 学段 主要 是模 拟 实 际 岗位 , 化 学生 的综 合 操 合作理事会 的指导下 ,共 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 强 共 作能力 ; 岗见习学段 , 跟 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认 同 同开发专业课程 , 同编写专业教材 , 同建设 实 共 共 感 和 职业 素 质 ; 岗实 习学 段 , 顶 主要 培 养 学 生 的 岗 训 实 习基 地 , 同组 织 在 职 员 工 学 历 教 育 , 同培 共 共 位适应能力和社会综合能力。 在五个学段中能力培 养会计 人 才 ; 为协会 的人 才培 养机 构 ,主 要 完成 作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基于“411”工学结合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基于“411”工学结合模式
式, 已经成 为当前会计专业改革与发展 的突 出问题 。本文从职业 岗位需求提 出了高职会计 专业基 于 “ 1 ”工 41
学结合 实践教 学体 系的构 建思路 以及 实施策略 , 以期 为会计 实践数 学提供 参考。
关键词 : 实践教 学体 系 “ 1 ” 学结合模式 会计专业 41 工

l靴 i
重理论 岗 i星j器 培养 目标 的明确和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 轻实践 的传统 教 校习实告 校习实告育观念 、 嚣 { 先理论后实践 的课程实施 策略 、 实践依附于理论 的教学模式 有 了很大的改变 , 但这一改变在受传统影响却不 够明显 , 教学计划 、 课
图1 会计 专业基于 “1 ” 4 工学结合 实践教 学体 系示意 图 1
作者简介 :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 系的构建 思路
( ) 一 会计 实践教 学 目标 “ 1 ” 4 I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体系是 以就业 为导 向, 打破 与主干课程 相对应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
按照职业 岗位 需求 , 以核心能力为本位设置 岗位实践课程体 系 , 4个学期重点进行公共课 程和岗位 实践课程的学习 , 前 强化 学生技 能训 练 , 辅之 以阶段性的顶岗实习 ; 5学期依据企业需要 , 职业 岗位群或专业 的要求 , 第 按 对前 面 4 学期所学课程进行综合训练 , 个 重点实施 综合性实训项 目、 职业素质实训项 目等 ; 6学期 以安排学生就业为重点 , 第 主要开展校外顶 岗实训 , 进行项 目驱动制教学 , 及时安排老师跟进学生 的实 习情况 , 以提高 职业 岗位技能为主要培养 目标。
L“1 工学 台 践 学 系 / 4r 结 实 教 体 \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应该完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会计专业是以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实务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因此课程设置应综合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理论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并注重学生对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理解和掌握;而在实践方面,应设置实际案例分析、实操培训和软件应用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使其能够适应企业会计工作的需要。

要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追求多元化,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和研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采用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和项目研究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创新课程、创新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

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机会。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际会计工作,进行实战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会计实务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比赛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会计实操能力。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全国中职学校普遍设置的专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专业非常热门,发展十分迅猛,但如何在短短2年时间里把学生培养成为各行各业各种性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各岗位需求的人才,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课堂,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正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从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工作经验,对创新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难以实现“实践课堂,工学结合”。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是按传统划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部分,公共课占用的学时较多,没有充分把学生的专业课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养成落到实处,难以满足学生对增强动手操作技能的现实需求。

尽管专业课程在保证课堂理论教学的前提下还安排了适当的实训操作学时,但专业课课程的学时太少,不能做到“课堂实践,工学结合”。

如最主要的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在二年级均开课两个学期,课时总量、开课时间、理论实践等方方面面都已经考虑安排,但是由于公共课占用了大部分的课时,导致专业课的课时被挤占,最后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加之实训条件达不到相应标准,配套的专业实训也不能如期进行,一直以来,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计划上,根本没有得到实施。

2.现有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课堂实践,工学结合”。

很多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上,课堂上给予学生的动手时间并不多。

即使是实训课,一般也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并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没有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专业基础课《会计基础》课程,理论讲解太多,实际操作太少,学完之后学生还是不能从思想上与实际完全结合起来。

而且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也是把学生安排在教室里,靠教师说明、学生想象企业各个部门业务工作简单地做实训。

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高职会计专业是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地点,在如今逐渐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发展的更加迅速,文章对其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会计;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在高职重点培养的会计专业中,大多注重的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项稳妥的举措,也是对学生的未来条件提供很好的优势。

当这种培养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时候,各个高职院校也相继有了动作,不断的进行实践探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教学,会计行业本身的性质就是专业与实践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使目前人才紧缺的会计行业得到充实,经济方面的高性能人才自古就非常紧缺,在如今发展飞速的年代里,更需要大量素质优秀的会计人才,所以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个人有影响,同样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1工学结合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学结合是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是一项双向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值得提倡的,对现在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而言,光是课堂上的照板宣科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现状了,传统的你讲我听模式将知识局限在书本里,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体验感觉,相对比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对这点要显然开放得多,但是同样要讲究策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是一个跨越,将高职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推入最高峰。

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在一定的情况下说,学生对于未知的热情度取决于学生取得知识的方式,如果学生在院校中学习过理论知识之后,再进行工作上的演练辅助,这是一种经验,更是一种现今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社会上对高效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很多毕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并不懂得如何去做,很多方式、细节都不清楚,这就造成了学徒工,企业单位还要消耗人力物力去培养这些学生,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工作,往往造就出来的人才效率也不是很高,很多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出一个高效率的人才。

在学校的学习中有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之间可以很好的进行交流,一起模拟真正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大工学结合的力度,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就是社会上极需要的即刻上岗就位的人才。

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为例

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为例
灵活 、渠道” 近年
岗实 习制度 ,强 化 实践 教 学 。 同时 ,结 合 区域 经 济
建设发 展 需 要 ,为 满 足 企 业 “ 个性化 用人需 求” , 开展 “ 冠名班 ”“ 订单班”和 “ 特 色班 ” 等 针对 企
业 个性 化用人 需求 的人才 培养活 动 。
思路 三 :在实施 过 程 中根 据实 际情 况 修 订 和 完
善 会计 专业人 才 培 养方 案 ,使 之 更具 科 学 性 和更 符 合 区域 经济建设 和发展 需要 。
合 作 、顶 岗实 习” ,以提高人才 培养质 量 为 目标 ,以 深 化办 学模 式 、培 养模 式 、教 学 模 式 和评 价 模 式 改
革 为重 点 ,以推 进 工 学结 合 、校 企 合 作 、顶 岗实 习
三 、校 企 合 作 共 建 会 计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为核心 ,适应 经 济 发展 方 式 转 变 、现代 产 业 体 系 建 设 、企 业 岗位 用 人 和技 术 进 步 的需 求 。 因此 ,中职
会计 专业 的人 才培 养 模式 也 应该 改变 传 统 的 “ 课 堂
思路 一 : 以 “ 工 学 结 合 、校 企 合 作 、顶 岗 实 习” 为 指导思 想 ,以提 高 学 生 岗位 能 力 为 核 心 ,依
托企业 、行业 专家 ,成立 会计 专业建 设专 家委 员会 ,
校企合 作共 同构 建 “ 工 学结 合 、顶 岗 实 习” 会 计 专
业 人才 培养模 式 ,科 学 制 定人 才 培 养 方 案 ,服 务 于 区域经 济建设 和发展 需要 。 思 路二 :切实 贯彻 实施会计 专业人 才 培养 方 案 , 以培养 学生 职业 能力 为 核 心 ,深 化 “ 大 平 台 、活 方 向” 模 块化课 程体 系 改革 ,积极 推 行 工 学 结合 、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而高职院校作为贯通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桥梁,具有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的优势。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1. 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胜任。

2. 就业形势严峻: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3. 缺乏实践平台:缺乏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学生难以接触到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对于职业规划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难度。

三、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会计实务教学纳入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操课程、案例分析、实习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养,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实际工作需求的技能和能力。

2.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财会资讯等,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建立行业合作机制,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 强化实习实践环节: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触会计工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 聘请资深专家指导: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实操指导等,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四、模式构建的意义1.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是培养现代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专业。

如何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课题。

这不仅关乎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责任。

一、培养目标明确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应该是: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能力,具备做好会计工作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规律,制定出符合本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

在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来明确培养目标,为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置合理课程设置是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提供学生实践和专业知识的双重支持。

课程设置要注重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系列课程的融合,将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会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注重课程的更新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调整,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高职院校还应注重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程实用性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现代化。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统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关注学科间的交叉性,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注重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入式、 满堂灌的做法, 把传播知识视为教学的唯一 目的, 教师 讲个 不休 , 学生记 个不停 , 学生思维闭塞, 把记忆 当作接受知 识的唯一途径 , 学习被动 , 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 6 ) 考试考核形式单一。采用单一的笔卷考试 , 命题考背 ( 3 )合 作企业为学生提供 的工 作岗位都是经学校 开发或 认定 的 ,是 从事 专 业 工 作 适 宜 的 学 习培 训 环 境 。 企业 对 学 生 功 的 多 , 应用的少 , 不 能真 正测 试 学 生 的 能 力 , 只 能测 试 学 生 的录 用 是 由企 业 与 学 生 双 向 选 择 决 定 的 。 对 所授 知识 的记 忆 程 度 。
的负 面 影 响 ,不 利 于 学 生 独立 思考 能 力和 个 性 的 培养 。终 身 围, 而是更多地要求其职业素养, 包括会计职业操守、 岗位适应 能力、 综合业务素质能力、 团队 合 作 能 力等 一 些在 学 校传 统 的 教育 的思想也没有在高职会 汁教育中得 到贯彻 。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式探讨
陆智华
( 江 西外语 外 贸职 业学 院
摘 要
江西 ・ 南昌 3 3 0 0 9 9 )
高职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是一种利用学校和行业 、 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 培养适合行业、
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会计人才为主要 目的的教育模 式。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谋求教 育资源 与社会 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 择。本 文主要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内涵及特征 、 高职会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
企业双向介入, 将在校 的理论学 习、 基本技能训练与 以各种形 的课程不是中职课程模式的照搬, 就是普通大学课程的翻版 , 式参与企业实际工作 的学 习有机结合起来 , 为生产、 服务第一 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创新性 。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主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人才已成为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重要人才之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应该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所在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就业形势等客观实际,分析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和行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才、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有创新精神和理论研究能力的会计人才等。

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当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体系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各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达到课程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必修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等,以确保毕业生掌握会计领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标准。

选修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而设置,如审计学、公司理财、金融市场等,以满足不同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为了构建高品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并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会计专业的教育与教学中来。

同时,也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招聘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让学生能够接受企业最新的会计操作技巧、体验真实的职场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高职院校应不断完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设施、教材、教辅材料等,让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院校也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将一些企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引入到教学中去,以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会计人才。

五、实践教学的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培养会计实际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渠道,它在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的中级会计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下面就从基础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素质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基础课程的设置应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培养中,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

除了传统的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基础课程外,还应加强税务法、审计学、金融会计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以满足不同企业和行业岗位的需求。

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时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可以通过模拟实训和实际企业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财务处理工作,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是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会计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实训基地可以是校内的会计实验室,也可以是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实训基地。

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实训基地能够提供更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职业实际工作。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善这一不正确 的认识 , 我们 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 第一, 高 职院校会计 专业 的领导者要主动迎接挑 战 , 比如以科研项 目和教 改为载体 , 积极开展会计专 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探索 和系统研 究等 ; 第二 , 对高职院校管理 的决策者 、 会计专业的管理工作者要 有组织 、 有计划 以及分层 次地进行专项学习培训 , 在认真领会上 级部 门要求的前 提下 , 不断地通过各种交流和培训措施提升领导 者 的思想认识和领导水平 , 为工学结合模式在会计专业的顺利推
1 开发工学结合的特 色教材 高职会计专业围绕着课程 建设进行教材方面的改革与完善 , 在校企充分合作下编辑教材 , 能够为工学结合模式 的活力作用的
发挥奠定扎实 的基础 。详细来讲 , 首先 , 教材应 以项 目为导向 , 在 教材 内容 的选择方 面 , 要 以会计职业 能力的形成 、 会 计岗位要求 以及满足就业需求为导航仪 , 围绕着会计资格考试 的相关要求和 企业会计 工作 的现实需求进行教材内容 的编写 , 将 以职业能力为 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教材内容的编写上 。其次 , 在编排教 材 内容时 , 要体现 出学生 的认 知规律 , 按 照会计岗位工作 的基本 特点进行 每个学 习任务 的安排 和设 计 , 根据活 动项 目的特点编 排, 这种模式是将会计实 际工 作任务作为纽带 , 将具体化 的工作 项 目作为载体 , 可 以逐步 地引导教师在开展教学 工作 时 , 充分发 挥学生 的主体 地位 , 让学 生运用所学 的基本 知识指 导 自己的实 践, 不断地加强学生会计 职业技能 的培养 。再次 , 开发符合工学 结合特色 的教 材 , 不仅需要 学校和企业之 间的充分合 作 , 更 重要 的是要遵循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 以及学习习惯等 , 这就要求教师 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群 体中去 , 了解和掌握他们最新的学习情况 以及思想 动态 , 加强 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和交 流 , 鼓励学生积极 地 说 出 自己对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 从 而在集思广益 的前 提下促使新型的教材更加符合教学工作需求 。 2 工学结合 ,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0 8 1 一 2 2 0 — l 1
作者简介 : 王
斌 (9 2 ) 女 , 16 一 , 河北顺平人 , 副教授 , 从事高校财会专业教学 研究 工作 。
5 7
重 型墼 堇 兰堕兰堡
基础 上 , 与企 业共 同制 订 教学计 划 。能有 效地 反 映
学生 的学 习效 果 、 力状况 和企业 的实 际需 要 , 业 能 企
需 的实 际技 能和 知识 。完 成 5 B类学 业 的学 生, 一般 具 备进人 劳务 市场 所需 的 能力 和资格I “ 。因此 , 在界 定 高等 职业教 育会 计‘ 业 的培养 目标 时 ,应 当充分 专
考 虑 以下 4个 特 点 。
学, 树立 现代 高 等职 业教 育的人 才观 、 质量 观 和教学 观 。 就要 求高 职教 育必 须进一 步依 托行 业或 企业 , 这
1 高职会计专业建设 的 目标 和原则
11 专 业建 设的 目标 .
19 9 7年 8月联 合 国教科 文 组织 第 2 9届 大会 批 准 的《 罔际教 育 标 准分 类 法》 , 高 等 职 业教 育 定 中 将
位于 5 B类 ,并 明确 指 出 该类 教 育 的主要 目的是 让 学 生获 得从事 某 个职业 、 业 , 某类 职业 或 行业 所 行 或
中图分类 号 : 7 92 G 1.1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8 4 6 (0 00 — 0 7 0 1 0 — 8 X 2 1) 10 5 — 3
0 引 言
高 职教育 是我 国 高等教 育和 职业 教育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在行业 经济 和地 方经 济建 设 中发挥 着 积极 的作 用 , 目前发 展势 头 良好 。 高等 职业 教育 通过 与企
面 向社 会 , 需 办学 , 工 学 结 合 的道 路 , 按 走 以培养 适
应 牛产 、 发 、 理 、 务等 一线 需 要 的高 级 应用 型 建 管 服
会 计人 才 。
12 人才培 养模 式 的构 建原则 . 建立 有效 的 高职会 计 々业 工 学结 合人才 培养 模
式应 当遵 循 以下 3个原 则 。
若干 会计 岗位 所需 要 的本领 。它 是高 职会计 专业 教 育 的切入 点 和出发 点 , 是 培 养 高技 能 应 用型 会计 也
知识 和技 能 的教 与学 。 因此 , 在会 计 专业 理论 知识 的 学 习上 , 以实用 、 用 为 度 , 在 专业 技 术 技 能 的 应 够 而 学 习上 , 注 重学 生会 计 职业 能力 的培养 , 则 使之 能够 熟练 掌握 各种 会计技术 、 技能 , 为实际会计 : 作 服务 。 [
业 的合作 , 以为学 生提 供 r一个 真实 的实 践环 境 , 可 使学 生在 工作 实践 中为适 应 岗位 的需要 而进 行 有针 对性 的学 习 。高职会 汁 业 如何构 建工 学结 合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足 一 个现实 的课题 。本 文结合 教 学实 践 , 此进 行探 讨 。 对
第 2 2卷 第 1 期
2 0年 1月 01
黄 河 水 利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V 1 2 N . o. 2 o 1
Jn 模式 的构 建
王 斌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 学院, 河南 开封 450 ) 7 0 1

要: 高职 院校 探 索工 学结 合 的人才 培养 新模 式 势在 必行 。参 考《 国际教 育标 准分 类》B教育 的 5
21 00年 第 1 期
23 3项职 业技 能培养 .
会计 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 养模式应 当重点 培养 学 生会计专 业基 础技能 、 计专 项技能 、 计专业 综 会 会 合技 能 3项 职业技 能 。只有全 方位开展 实训教 学活 动, 才能真 正体现 高职教 育与实践 紧密结合 的优势 ,
( 职业 性和 行业性 。高职教 育 是为学 生 就业 服 2 )
人才 的具 体体 现 。
() 学性 原则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构 建 应 当有 效 2科
体现 与企 业实 际情况 相 结合 的特点 ,在 充分 调研 的
务的, 它是 面 向具体 职业 或者行 业 的 。 高职 会计 专业
要求 和河 南高 职会计 专 业实践 , 据专 业建 设 目标 , 根 从人 才 培养模 式构建 的原则 、 式等 方 面探讨 方 了会 计专 业工 学结合 人才 的“2 3 培养 模 式。 13 ” 关 键词 : 才培养 模 式 ; 职会 计专 业: 建设 ; 学结合 ; 建模 式 人 高 专业 工 构
() 等级性 。高 职教 育是 高等 教育 的一个 重要 I 高
组成 部分 , 但是 它 与和普 通 高等教 育模 式 明 显不 同 , 它不 是 以理论 教学 为主 ,而是l 针埘 性地 实施 专 门 有
() 现学 生 职业 能力 的总原 则 。应 能 体现 强化 1 体 学 生 岗位 职业 能力 培养 的特 色 , 每个 学 生 都具备 使
工作 相适 应 的会 计基 本知 识 、 论和技 能 , 掌握 相 理 能 应 的新 知 识 、 技术 , 新 以较强的实践动 手能力 和分析 、 解决生 产 实际 问题 的能力 , 企 业 会 计工 作 中发挥 在 实际 的推 动作用 。 为 、实 现 以上 标 , i , 就必须 大力 推行 工学 结合 、 校企合 作 的人才 培养模 式 , 改革 原有 的教 学模 式 , 构 建 以能 力为 主线 的 教 学体 系 , 不 断 强 化 实践性教 并
的主要 目的是 为学 生从 事会计 工作 或 为从事 相关 职 业打 好 扎实基 础 。 () 3一线 性 。即高 职教 育会计 专业 的培养 目标 是 为在 生 产 、 建设 、 管理 、 务等 行 业 中提 供 从事 第 一 服 线工作 的会 计专 门人 才 。
( 应用 性 。高职教 育会 计专 业要 求具 有与 实际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