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文件共享系统

合集下载

一种改进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研究

一种改进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研究

分结合 了蚁群算法的思想 , 在该模 型的基 础上具 体实现 了一个 P P文件共享 系统 MA P并对其进 行了测试 , 2 P 结果表
明, 该方法 的搜索性 能、 搜索 的准 确性和搜索效率等方面与 传统 的方法相 比具有一定 的改 善和提高。
关键 词 :2 移 动 A et 文 件共 享 pP gn 中 图 分 类 号 :P 1 T 31 MA P P 文 章 编 号 :6 1— 7 5 2 1 )2— 0 1 0 17 85 (0 0 0 0 8 —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模型 , 它不依 赖 于任何 中 ,E 5) 务器 工作 , 高 了 网络 的稳定 性 , 时也较 好 的解决 了负载平 衡 问题 , J 提 同 网络拓 扑
结 构 如 图 1所示 。 12 模 型 总体 结构 .
总体结 构如 图 2所 示 , 利用 J T X A技术 构建 了一个 跨平 台、 跨操 作 系统 和跨 编程语 言 的 P P网络应 用 程 2
J n 01 u e2 O

种 改进 的 P P文 件共 享 系统 研 究 2
黄作维
( 湖南 工业 大学计算机与通信 学院 湖南株洲 420 ) 100
摘要 : 在分层 的网络结 构基础上构建 一种改进 的文件共 享系统 模 型 , 对改进 的模 型 , 针 引入了移 动 A et gn 技术 并充
1 改进 的文件共享 系统模 型
1 1 模型 网络 结构 .
通 过将 对 等点按 照其 在 网络 中角 色 的不 同分 成三 类 : 通 对等 点 、 合 点 、 级对 等点 , 而在逻 辑上 形 普 集 超 从 成 了分 层 的网 络结构 。然后 利用 该 网络结 构来 构建 模 型 。这样 构 建 的模 型是 一 种非 集 中式 的文件共 享 系统

P2P文件共享系统行为特性分析和研究

P2P文件共享系统行为特性分析和研究
Ke r s 2 l h r g s se y wo d :P P f e s a i y tm;b h vo ;c a a trs c ; a ay i i n e a ir s h r ce t s n lss i i
P P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极大 地推 动 了计算 机资源 和 2 服务的共享 , 提高 了资源和服务的利用率 。 被广泛地应用 于网 络互联技术 的各个领域 。P P文件共享是 P P网络技术 目前 2 2 发展最为迅速 的应 用。但 是 由于 P P文件 共 享系 统 是 由用 2 户组成的 自组织 、 自治 的系 统 , 因而 在 P P文 件共 享 系统 中 2 用户和系统 的行为也表 现出了一 些特有的性质 。
( u nd n e aoao o p t e ok ot hn n e i cnl y u nzo u nd n 16 1 C i ) G ag ogK yL brtr o C m ue N t r,SuhC i U i rt o T hoo ,G a gh uG a g og50 4 , hn yf r w a v syf e g a
b h vo a r ec b d a d smeefcie w y od a i h s e air r u e a ir v r weed sr e n o f t a st e w t te eb h voswee s mma zd s y i e v l h i re.
P P f e s a n y t m, t e fr n e s n f t e e b h v o n h n u n e ft e e b h vo n t e s se w r 2 l h r g s s i i e h o mi g r a o s o h s e a i r a d t e i f e c s o h s e a ir o h y tm e e s l s

P2P文件共享系统用户行为特性研究

P2P文件共享系统用户行为特性研究
户对完成下载是耐 心的, 而随着在系统 中停 留时间的增长 , 用 户会减少对系统 的使用 , 并且 发现 了用 户对 系统 中文 件 的获
册用 户 3 0 ,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 超过 1 。由于 Mae 0万 O万 z 系统 的客户端 实现了在结束 一个 下载 或上传后 向 日志服务器
显具有“ 日模式 ” 具有不同 的观点等 。
成为承载 了大部分 网络 流量 的互 联 网主 流应 用 。由于 P P 2
文件共享系统是 由用 户组 成 的 自组 织 、 自治 的系 统 , 而在 因 P P文件共享 系统 中, 2 用户 的行为特性 对系统 具有很 大影 响 和作 用。 oS n Nhomakorabea,a d
d mo sr t mec a a tr t s fo n w i c in .Atls ,wem mp d e p o e s me o h o r lt n ft e u e  ̄ e n tae s o h r ce i i r m e d r t s sc e o a t  ̄ea x l r n o ft e c reai s o h s r o b h vo e a  ̄.Th euto orlt n h wsta ih creaineit t e rfCv lmeo sr ’a dat et f S i ers l fc reai ss o h thg orlt xssb we ntaf ou fu es n ci i o — o o e i v me U es r ’wh l s r ’b n wi t a e l t fu n e o s r ’r u s u b r d ta f l m ̄ i u e s a d d h h v tl i l e c n u e s e e tn e s a r fi v u e i en q m n co Ke wo d P2 i h r g s s e ,M a e y rs P f es a i y tm l n z ,Us rb h v o s e e a i r ,Ch r c e it s o r lto s a a t rs i ,C r ea i n c

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复制策略

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复制策略

Ke y w o r d s : P e e r t o P e e r ( P 2 P ) i f l e s h a r i n g s y s t e ms ; r e p l i c a t i o n s c h e me ; s e a r c h
摘 要: 复制技 术可 以提 高P 2 P 文件 共 享 系统 的可 靠性 , 改善 查询性 能和 负载 均衡 。对 文献 中 出现 的各 种 复制 策略进 行 总 结综 述 , 列 出 了各 种 复制 策略 背后 的 思想 和 拟解 决 的 问题 。在 详 细分析 这 些 复制 策略 的特 点基础 上 , 对 复制 策略 进 一 步 的工作 进行 了展 望并提 出 了建议 。对 进一 步 的研 究 复制 策略有 一定 的参 考价值 。 关键词 : 点对 点丈件 共 享 系统 ; 复制 策略 ; 查询
e a c h r e p l i c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a n d t h e p r o b l e m e a c h o n e wa n t s t o a d d r e s s a r e l i s t e d . Af te r a n a l y z i n g he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o s e r e p l i ・
肇庆 学院 数 学与信 息科 学 学院 , 广 东 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2 6 0 6 1
S c h o o l o f Ma t h e ma t i c s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S c i e n c e s , Zh a o q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Z h a o q i n g , Gu a n g d o n g 5 2 6 0 6 1 , Ch i n a

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一种基于商品市场模型的访问控制机制

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一种基于商品市场模型的访问控制机制

s s e ma e h r d t n la c s o t o t o s c n o e a p i d d r c l y t m k s t e t a ii a c e s c n r lme h d a n tb p l ie ty,a d t e e i t g o e n h xsi n中 图法 分 类 号 T Nhomakorabea 9 33
A nd o c s nt o e ha s Ba e n Co m o t a k t i Ki fAc e sCo r lM c nim s d o m diy M r e n P2 Fie S a i s e P l h r ng Sy t m
c n u r n f e d wn o d n r q e t r o o c r e t i — o l a i g e u s o b mb r e ma ii u fl — o l a i g e u s s To l ad d l o s i d wn o d n r q e t . c e
a c s on r e ho o c e s c t olm t dsf r P2P fl — ha i g s s e c n tbe a g d s l to o a a n tt e l r ie s rn y t m a no oo o u i n t g i s h a ge
LIYo g J n n — u , DAIYaFe。 — i ’
”( c o l f C mp trS in ea d T c n lg S h o o u e ce c n eh oo y, rh s r o y eh ia n v ri o Not wet nP l tc n c lU i est e y,Xia 7 0 7 ) n 1 0 2 ( p rme t f C mp t ce c n e h oo y, kn ie st De a t n o ue S in ea d T c n lg Pe ig Unv ri o r y,B ii g 1 0 7 ) ejn 0 8 1

一款改进集中式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实现

一款改进集中式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实现
4所 示
本系统采用 CS / 模式依靠 服务器端集 中管理客户端 的共享信息 , 而将实际共 享数据分布在众 多的系统客户端中。为了充 分实 现资源的 远程共享 、 提高系统检索速度 , 系统采用 三级部署结 构。其结构如 图 本

图 2客户端主界面屏幕截 图
图 3资源服务器(s R) 主界面屏幕截 图
客户机 6
各尸机 7
客户 机 8
图1 系统结构图 此 系统为三级结构 主要 由客 户端 (i t 资源 服务器fs、 ce ) ln 、 R )加载服 务器( 三部分构成, 这样系统即可方便地部署于局域 网也可部署于广 域网中, 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系统的规模 。 加 载 服 务 器 ( odn evr S 保 存 着 所 有 在 线 资 源 服 务 器 ( s L a i Sre/ ) g L R)
R S向加载服务器请求所有 R S信息
S r ri ev Ls e t
进行保存管理后 , 加载服务器通过负载平衡算法从 自身所存储 的在线 资源服务器(s R ) 中选取 相应的 R , 列表 s 并将 其 I , r等信息返 回 , Pp t o 以 使客户端与之建立连接后 ,由 R 向此客户端提供 系统 的共享资源信 s 息 ,同时亦 将此客户的相关信息及其共 享的资源信息如分类 、 e R i fU L l 等进行保存。 下载 : 客户端通过 R 获取资源信息( s 即资源宿主 的 I, rf U L P ti R o l p ,e 等信息 ) , 后 由客户端 自 动建 立与其 P P的数据连接 , 2 实施相应 的下载
功能。 3工 作 过 程 .
图 4加载服务器0 主界面屏幕截图 s) 4 系统主要实现技术 . 本 系统采 用 U L M 工具 进行系统建模 ,以 J a 言实 现其所有功 a 语 v 能, 这样 即可轻松实现系统 的跨平 台特性。具体设计介绍如下 : 通信机制的设计 f) 1 命令请求方式 通信连接命令设计为类似 H r 请 求的连接命令 : 求连接 、 TP 请 发送 命令 、 接收响应 、 断开连接。 监听方同意连接后 , 根据发送方发送的命令 做 出相应的处理 。 () 2独立传输方式 表 l系统通信协议消息类型

基于SCTP的P2P文件共享系统

基于SCTP的P2P文件共享系统

PP 2 文件共享系统通常会事先将源文件分割成多个块。不 同的系统 分割文件 的尺寸大小不尽相 同。
为了保证传输 的正确性 ,还会对每个文件块计算散列 以便在该块下载完成后进行校验。例如 :e u 按 Ml e 9 2M . 8 B大小对 源文件进行分割 ,并采用 M 4算法计算散列 ;每个 92 MB的块又被分割成多个 10 B D .8 8K 的块 ,并采用 S A 算法计算散列。在实际传输时 ,每个文件块往往又被进一步分割成一些长度较小 的 H 1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3期版)
Ju a o uzo nvr t N tr ce cs orl f i uU i sy( a a S i e ) n G h ei ul n
V 1 4 NO o .2 .3 Ma .2 0 y 07
收稿 日期 : 0 7一 4一o 。 20 o 9 作者简介 : 王 翔 (9 8一) 17 ,男 ,硕士 ,贵州大学教师 。
维普资讯
贵州 大学 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第2 4卷
片段 ,用数据消息进行承载 。每个文件片段长几 K B到几十 K ,是 P P结点之间实 际传输 的文件信息 B 2 单位。数据消息中还包含了文件片段 的长度和其在源文件 中偏移位置等信息 ,以便在接收端对文件片段
时的特 性 ,提 出使 用 S T C P来 实现基 于 消息 的 P P文件 传 输 。在 Lnx平 台下设 计 并 实现 了一 2 iu 个 简单的 基 于 S T C P的 P P文件 共 享 系统 ,给 出了其 系统框 架结构 和 主要 的 实现技 术。 2
关键词 :P P文件共 享 系统 ;消息 ;T P;S T 2 C CP 中 图分类 号 :T 3 3 P 9 文献 标识 码 :A

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内容过滤方案

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内容过滤方案
XI AO i g z o g HOU a ・ i o M I Bo n n M n ・h n , Xi o x a , N ・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t rigL b S h o f lcrnc n ier ga dC mp t cnc , e n iesyBe ig10 7 ) Newokn a , co l e t is gn ei n o ue SieeP k gUnv ri , in 0 8 1 oE o E n r i t j [ src ]Iia o at rbe fr 2 l aigsse t misaigie ac ne t. z t d cs l rn t tg ae nfe Abta t ts ni  ̄ n o lm Pf es r tm l th r lg l o tnsMaenr ue ft igs a yb sdo l mp p oP i h n y oi n l i o a ie re i
文件 共享 系统诱使 人们肆 意地 上传 或下载 非法 内容 ,还是 P P 文件 共享 系统被 利用来传播这些 内容 ,是有 区别 的。假 2 如涉及非法内容 上传与 下载 的行 为频 繁地 发生在一群用户之 间,且这种行为 占总的上传与 下载行 为的比例很小 ,则可 以 认为 P P文件 共享系统并无驱使力 ,而是现实社会 中一群人 2 利用虚拟 空间更方便地 从事 非法 内容 的分 发与 获取 ,这是社
利用主动探测技术 , 截获 G uel n tl a用户的请 求和响应数据包 。 经统计分析发现 :少数 Pe 与大部分非法 内容上传与下载行 er 为 相 关且 这 种 行 为 总量 很 小 ( 良搜 索是 1 %, 响应 是 不 . 6
24 。 . %1
尽管这是 子社区问题 ,涉及 对等用户 数较 少 ,但造成 的

基于JXTA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实现研究

基于JXTA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实现研究
CHEN e g LUO n - i W EN u - o Fn Fe gJ J n Ha
( o l eo mp trS i c n c n lg , h n qn n t u eo c n lg , h n qn 0 0 0 C l g f e o C u e c n ea dTe h oo y C o g ig I si t f e t Te h oo y C o g ig 4 0 5 )
1 引言
P P P e er , 2 ( ert P e) 即对等互联 网络 技术 , 目前计算机 o 是 技术 中的研究 热点 之 一。P P技术 是一 种 用于 不 同的 用户 2 间, 不经过 中继设备 直接交换 数据或 设备 的技 术。它允 许网 络用户直接使用对方 的数 据 , 各用户可 以直接 连接到其 他用 户的计算 机 , 并进行文件 的交换 , 这在 极大程度上 打破了客户 端/1 / 务器 的计算模式 L 。目前 , /  ̄ 1 ] 围绕着 P P技术 的优势 , 2 已
t c l fJ o oso XTA nt ep p r n yb i iga a p iain isa c ,t ea to e py su ist ec aa tr fu ig i h a e ,a b ul n p l t n tn e h u h rd e l tde h h rceso sn d d c o J XTA e h iu o i lme t P fes aig s se tc nq et mpe n i h rn y tm. P2 l Ke w r y o ̄ P P,J 2 XTA,Fi h rn l s aig e

个 实例 深入 研 究 了利 用 J TA技 术 实现 P P 文件 共 享 系统 的 特 点 。 X 2

P2P文件共享系统行为特性模型分析

P2P文件共享系统行为特性模型分析
第2 9卷 第 5期
21 0 2年 5月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 l a in Re e r h o o u e s p i t s a c fC mp tr c o
V0 . 9 No 5 12 . M a 2 1 v 02
P 件 享 系 2 P文 共 。 , , J统行 为特 性 模 型分 析 、 一、
作 者简 介 : 宝钢 (9 3 ) 男 , 南 荥 阳人 , 师 , 士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网络 测 量 、2 网 络 、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 ghn su.d .n ; 勇 陈 17 。 , 河 讲 博 主 PP 无 bce @ cteu c ) 许
( 9 1 ), 教授 , 17 一 男,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流量分析、 图像识别和处理 ; 胡金龙 (9 7 ) 男, 师, 17 . , 讲 博士 , 主要研 究方向为网络监控和管理.
C HE o g n N Ba — a g ,XU n 2 HU Jnln 2 Yo g i— g o

( .C lg fr tn&Ma a e et c ne Hea gi l r nvrt Z egh u4 00 C ia; .C mm nctn&C m ue 1 ol efI omai e o n o n gm n i c, n nA r u ueU i sy, hn zo 50 2, hn 2 o u i i Se ct ei ao o p t r
连接相融合的 P P文件共 享 系统 , 中国教育 科研 网上 最大 2 是
0 引言
文 件 共享 是 目前 It n t 最 主 要 、 成 功 的 P P应 用 , ne e 上 r 最 2
的非商业性 、 以科研为 目的 的 P P系统。由于 Mae系统 的客 2 z 户端实现了在结束一个下 载或上传后 向 日志 服务器报告 其结 果的功能 , 些 日志记录了用户的请求时 间 、 这 下载方的系统 I D 和被下载 方的 系统 I 下 载开始 时间 、 载结束 时间 、 D、 下 开始排

基于P2P网络的文件共享技术

基于P2P网络的文件共享技术

基于P2P网络的文件共享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地面临变革。

一个重要的变革是文件共享技术的发展,其中基于P2P网络的文件共享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同时介绍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P2P网络基本原理P2P网络指的是点对点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底层通信方式。

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不同,P2P网络的通信是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的直接连接实现的。

在P2P网络中,每个端点(被称为peer)既可以提供服务,也可以使用其他节点的服务,实现互相协作并共同构建一个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

P2P网络的结构通常分为两种:纯P2P网络和混合P2P网络。

纯P2P网络没有中心节点,所有节点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其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较好。

但是,由于节点之间的信任度不容易建立,纯P2P网络往往缺乏自治机制,容易受到攻击和破坏。

混合P2P网络则在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基础上加上P2P节点。

在P2P网络中,文件传输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大文件分割成若干个小块,每个小块分别由不同的peer节点传输。

当一个接收方收到足够数量的小块时,就可以将它们组合成原始的文件。

由于每个小块均由不同的peer传输,因此可实现较快的下载速度和资源共享。

二、基于P2P网络的文件共享技术应用基于P2P网络的文件共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件的在线传输和分享,例如音乐、电影和软件等。

其中,文件共享软件是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如BitTorrent、eMule和uTorrent等。

这些软件不仅能够提高文件下载速度,同时也是文件共享者和下载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是一个分布式的文件资源库。

除了文件共享软件,基于P2P网络的文件传输技术还被应用于各种在线存储服务和云计算平台。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文件存储在P2P网络中,并通过各种设备(如手机、平板和PC等)进行访问和管理。

P2P文件存储服务具有可扩展性和普及性的优势,有望成为传统在线存储服务的有效补充。

基于蚁群算法的P2P文件共享系统

基于蚁群算法的P2P文件共享系统

2 C mp tr I si t Nai n l Un v ri f D f n e T c n lg , h n s a 41 0 3, h n . o u e n t u e。 t a i e st o e e c e h oo y C a g h 0 7 C i a t o y
Ke r s:P P;n oo y o t zt n;wa nel e c ; l— e t ytms MAS) y wo d 2 a tc ln p i ai s r itlg n e Mut Ag ns S se ( mi o m i i
摘 要 : 究 了一 种 基 于蚁 群 优 化 算 法 和 多代 理 技 术 的 P P共 享 文 件 系统 , 绍 了其 设 计 原 理 、 研 2 介 系统 结 构 、 实现 文 档 查 询 及 路 由的
算 法。 经过 在 P P仿 真 器上 的 测 试 , 2 结果 表 明 其在 文档搜 索路 由的 效率 明 显提 高 , 源开销 明显 减 少 , 个 系统 具 有较 好 性 能 。 资 整
关 键 词 :2 蚁 群 优 化 算 法 ; 智 能 ; P P; 群 多代 理 系统 文章 编 号 :0 2 8 3 ( 0 7 2 — 1 5 0 文 献标 识 码 : 中 图分 类 号 : P 9 10 — 3 12 0 )0 0 4 — 4 A T 33
E— al 0 m i: 00s n@ s h c m u o u.o
W U a g i g. ANG a . e r t -P e o u n h r n y t m a e n a t c l n l o t m . m p t r En i e r Xi n -n n W Yu n P e - o e r d c me t s a i g s s e b s d o n o o y ag r h Co u e gne - i

基于P2P的Web缓存和文件内容共享

基于P2P的Web缓存和文件内容共享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P2P的Web缓存和文件内容共享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指导教师:***20040507缺于P2P的Web缓存和文件内容共享摘监摘要Peer-to—Peer技术,也叫P2P计算,是一个薪出现的有可能改变下一代Internet架构的研究热点。

在P2P系统中,数量巨大的节点(连接在互联网上的电脑)町以聚集在一起共享它们的资源、信息和服务。

这些节点即可以作为客户端享受其它节点提供的服务,同时又可以作为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它们可以随时加入或者离开网络,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动态、即席的网络环境。

P2P非集中式的本质为很多新型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开发平台。

存储资源共享一直是P2P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本文进一步扩展了P2P环境下的文件共享,并结合了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更好的满足用户在P2P环境下的查询请求。

另外,针对目前P2P环境下的存储共享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怎样提高路由效率,怎样获得令人满意的查询结果等等,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概括起来,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点:l进一步扩展了P2P环境下的存储共享,实现了基于P2P的Web缓存共享,在降低访问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互联网页的访问效率,降低了互联网的访问拥塞。

另外我们对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返回的历史数据作了实验分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2.提出了--jfee高效的基于语义的自配置策略,使节点能够根掘不同的兴趣爱好形成不同的语义簇,提高了P2P下的查询和路出效率,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

3.解决了P2P环境下信息检索中存在的结果排序问题,使得P2P环境下的信息检索系统同样能够获得“公平”的排序结果,为P2P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扫除了一个障碍。

4.我们研发了新型的P2P底层平台——BestPeer,结合了移动Agent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并提出分布式的域名服务管理器,解决了传统域名服务器可伸缩性差的问题。

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内容定位

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内容定位
图例 :
● 组长对等方
・ 普通对等方
— —
网络,它由所有活跃的对等方和连接的边组成
在 覆 盖 网络 中的 相 邻 关 系
图 3 K Z A 中的 层 次 覆 盖 网络 aa
当某对等方运行 K Z A 应 用程序之后 ,它就与组长建 aa 立 T P连接 ,并将准备共享 的内容告诉组长 ,以使组长能 C 够维 护一个 用于维护 该对 等方 的共 享文件 的标识 符以及 其 I P地址 的数 据库 . 这样 , 每个组长都成为 了一个小 型的类似 于 Nas r 中心 , pt 的 e 但他们不 是服 务器 , 只是特殊 的对等方 . 组 长与组长 之 间通过 T P 进行 连接后 ,创 建一个 类似 于 C
G uel n t a是一个具有公共域 的文件共享应 用程序 ,使 用 l 全分布方法 定位 内容.与 N p t a s r不同 ,G uel 不使用 e n tl a并
收稿 日期:2 0 . 1 9 0 7 1. 0
作者简介 :唐 文娟 ( 9 3 ) ,河 南商丘人 ,商丘职业技术学 院软件 学院助教. 18~ ,女
2 P P文件 共 享 系统 内 容 定 位 的 体 系 结 构 2
21 集 中式 目录 .
定位 内容最为直接 的方法是提供一个 集中式 目录 , 就像 Na s r所 做的那样 .N ptr是第 一家在世界 范 围内从 事 pt e as e MP 3分发 的 P P应用 的商业公 司 ,其 P P文件 共享服务是 2 2 使用一 台大型服务器来提供 目录服务 ,如图 l 所示 .
2 . 查 询 洪 泛 2
传送文件 .因此 ,所有对等方必须既能运行客 户机端程 序 ,
又能运 行服务器端程序 .

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

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

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P2P文件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作者姓名(学号计科系XX级XX班)摘要:对等网(P2P)主要指计算机之间以对等方式形成的网络连接,弱化或完全取消了服务器的作用。

文章首先将对P2P网络的基本概念、技术实现、主要应用进行介绍; 然后分析P2P技术与C/ S模式互联网的区别; 最后介绍了JXTA协议。

关键字:P2P; 文件共享; C/S模式;JX-TA1 引言随着像Napster、Gnutella、Freenet等P2P信息共享应用系统的流行,P2P(Peer—to—Peer,即对等网络)这种完全不同于客户/ 服务器的新一代分布式计算机模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被《财富》杂志誉为将改变互联网未来的四大新技术之一。

P2P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通过直接交换信息,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对等计算机兼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功能,在这种网络中所有节点是对等的,这些对等节点具有共同的责任与能力并协同完成服务,它们之间通过直接互连实现信息资源、处理器资源以及存储资源的全面共享,而不需要依赖集中式服务器的支持, 消除了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现象.2 P2P网络技术的研究2。

1 P2P网络的基本概念P2P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网络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主要代表形式是在应用层上基于P2P网络协议的客户端软件.IBM为P2P下了如下定义:P2P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 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 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P2P网络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TCP/IP协议并没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在通讯过程中, 所有的设备都是平等的一端。

P2P技术改变了“内容”所在的位置, 使其正在从“中心"走向“边缘”,也就是说内容不再存于主要的服务器上,而是存在所有用户的PC机上。

P2P局域网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P2P局域网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P2P局域网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数据存储需求越来越大,而基于云存储
的解决方案有时会面临访问速度缓慢,网络不稳定等问题,因此通过P2P 局域网文件共享系统能够更快速、更便捷地解决用户的数据存储需求。

二、研究目的:
基于P2P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研究和设计一种文件共享系统,实现
局域网内用户之间的文件共享,使用户能够快速、稳定地实现文件共享。

三、研究内容:
1、了解P2P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基本原理;
2、研究以太网、TCP/IP协议等局域网传输技术;
3、搭建P2P局域网文件共享系统的架构;
4、实现文件上传、下载、搜索、共享等基本功能;
5、采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实现;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学术材料和文献;
2、调研法,分析用户对该系统的需求和期望;
3、设计法,设计系统的架构和功能;
4、编程实现法,采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实现;
五、可能的创新点:
1、系统采用P2P技术,用户之间共享文件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不会受到服务器单点故障的影响;
2、系统将局限于局域网内部,可实现较快速、实时的文件传输,避免由于互联网因素造成的不稳定性;
3、系统具有用户自主创建、共享、下载文件的功能,实现了用户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预期成果:
1、实现一个简单易用、功能完善的P2P局域网文件共享系统供人们使用;
2、论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3、为未来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c#实现P2P文件分享与传输系统

c#实现P2P文件分享与传输系统

c#实现P2P文件分享与传输系统一、模型P2P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也就是所谓的“点对点传输”,即不直接通过服务器,在两台或多台客户端之间传输数据,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P2P技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虽然理论上已经发展了很多的模型,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尤其是镇里这种环境),究竟怎样的网络结构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传输性能,还是有很大的争议,每家做P2P的网络公司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当前,P2P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还是减轻服务器工作压力,本人不才,之前曾在国内某网络软件公司里担任p2p相关的流媒体项目开发,对于P2P技术所创造的能力和带来的价值深有体会,也曾被它的复杂性所折磨的痛苦不已,不过,这也是我所珍惜的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

似乎扯远了。

赶紧回来,前段时间做了一个c#实现p2p文件传输系统的项目。

以前都是用c/c++,这还是第一次用c#来做这种项目,由于用c++比用c#要早的多,所以写c#程序不免会带些c++的习惯,不过不影响程序整体。

第一步:设计。

对于“文件分享和传输”这种典型的p2p应用,可以使用成熟的模型和框架:上面这个图里面有几个固定的端点:Peer、Tracker Server、NAT Server和Source Server,还有两个游离的元素:数据和下载节点,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p2p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它们各司其职,维系着网络的运转。

•Peer 整个系统的核心所在,主要负责资源提供和资源索取,驱动着网络的运行。

也只有Peer,是唯一的一个必须存在的元素。

•Tracker Server如其名所述,动态、实时地监视着整个网络中peer节点的状态和资源分布,向下载节点提供p2p资源查询的重要功能,通过tracker server,下载节点可以迅速而准确的获取网络中拥有资源的节点列表,展开p2p下载。

•NAT Server负责NAT穿透,也形象的称为“打洞”。

对于藏在受限型NAT网络后面的节点,不通过NAT Server做穿透的话,是无法和NAT后面的节点进行通信的,而目前大部分人是没有公网IP的,NAT Server对于组建p2p网络十分的重要。

了解P2P简史的可以来看看

了解P2P简史的可以来看看

了解P2P简史的可以来看看1999年,文件共享系统Napster诞生。

Napster是最早的P2P实用系统,参与系统的是大量个人计算机用户,每个用户将自己愿意共享的文件提供出来,同时可以下载其他用户共享的文件。

Napster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知道哪些机器上有哪些文件,这样当用户提出文件搜索请求时才可以得到正确的匹配结果。

在Napster中使用一个中心服务器,称为目录服务器,存放所有文件的元数据信息(文件的标题和一些简单的描述信息)以及其存放结点的IP地址。

结点加入系统时首先要连接目录服务器并报告自身地址及共享的文件列表。

用户需要某个文件时向目录服务器提交搜索请求,目录服务器返回符合搜索要求的所有文件的存储地址,之后用户根据对应地址直接从共享此文件的结点处进行文件下载。

由于目录服务器只提供索引服务,而不承担文件存储和下载服务,因此它支持上万结点同时在线。

Napster在发布后迅速流行起来,很快成为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系统。

事实上,Napster中的结点并非全部对等,目录服务器要承担比其它结点繁重得多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Naspter并非一个纯粹的对等系统。

由于Naspter中的结点动态性很高(指结点的加入、退出很频繁),目录服务器就处在不断的更新之中。

并且,中安易贷目录服务器还要负责响应所有用户的查询请求。

因此,当系统规模更大时,目录服务器还是会成为系统的瓶颈。

此外,目录服务器的存在成为系统的关键点,也就成为整个系统最易受攻击的要害所在。

在Naspter之后的P2P系统都在这一点上进行了重点改进,系统基本上都采用无中心结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Napster在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很快遇到版权问题的困扰。

由于Napster上共享的文件有很多是音乐媒体文件,这些音乐媒体在未被授权时是不允许被广泛传播的,就是其中的使用者。

而Napster的目录服务器恰恰为这些文件的传播提供了支持,因此Napster很快受到音乐著作方为保护版权而发起的挑战,并于2001年被迫关闭。

混合P2P网络下文件传输与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混合P2P网络下文件传输与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共 享丰 富 的 网络 资 源 . 并 实现 共 享 系 统 的一 种 简 单模 型 。
关 键 词 :P 2 P; P 2 P网络 模 型 :S o c k e t 编 程
0 引

到 自己所பைடு நூலகம்需 的资 源 。
目前 .互 联 网 已经 深 入 到 人 们 的 日常 工 作 与 生 活 中. 除 了广 义 上 的 I n t e r i l e t . 很 多 单 位 都 建 立 了 自己 的 局 域 网 。通 常 来 说 , 局 域 网是 封 闭 型 的 , 可 以 由办 公 室
1 对 等 网络 服 务
1 . 1 对 等 网 络服 务 概 述
对等网络服务 ( P e e r t 0 P e e r , P 2 P ) 在 各 种 互 联 网 应 用 中 已经 占据 主 流 位 置 P 2 P的 出现 打破 了 以前 互 联
若干 台计算机组成 . 也 可以由上千 台计算机组成 . 它们

网络 服务 功能 中 .文件 上传 或下 载服 务 的 比例超 过
3 7 . 4 %, 下 载 的文 件 类 型 包 括 各 种 应 用 软 件 、 音频 、 视 频
方 面 .运营 商和网络管理员发现巨大 的流量 冲击 着 自己的经济利 益受到对等网络文件共享 的影 响[ 2 1 . 但 对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 1 4 2 3 ( 2 0 1 3 ) 2 2 — 0 0 6 6 — 0 5
O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1 4 2 3 . 2 0 1 3 . 2 2 . 0 1 6
混合 P 2 P网络下文件传输与共享 系统 的设计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P2P的发展历程
P2P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代的文件交换服务以Napster和BT独领风骚,
其技术是建立一个大型的集中化
索引,对网络上所有的可用资源进行追踪。这种 方法虽然相当有效率,让使用者可以存取到庞大 的资源,但同时发生了最著名的官司:美国唱片 业协会(RIAA)代表环宇音乐、索尼音乐、华 纳音乐、百代唱片、BMG等七大唱片公司以违反 版权保护法为由把Nap ster公司推上法庭,历 时三年最终将Nap ster告倒,法院最终判定 Napster侵权。
第三代的P2P网络则是以eDonkey、emule、Morpheus 为代表,比以前更为分散化。它采用“分散式杂凑表”的 方法,基本上是对网络上某一特定时刻的文件进行快照 (snapshot),然后将这些信息分散到整个网络里。为 了找到特定的文件,搜索的要求先到达网络上的任何一台 电脑,然后这台电脑就会再将它转到另一台有更多文件信 息的电脑,第三台电脑可能就拥有文件本身,或者也可能 再继续转到其他有正确信息的电脑。整个过程有点像依照 线索循序问路而找到正确方向,而不是路上随便抓人问路。 每个网络相关信息,会随电脑及文件的加入而持续更新。 StreamCast2004年向哈佛学生BenWilkin及 FrancisCrick买下这项技术。这两位前哈佛学生表示,他 们的技术只要跳三至四次就可以在几百万台电脑的网络里 找到任何文件,不管这个文件多么稀有。这种技术也让一 些应用有了新的前景,例如网络电话。Neonet与 eDonkey专注的都是文件交换,但SKYPE专注于网络电 话。这种有效率的网络路由技术可用于快速连接网络电话, 但也给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冲击。
05年P2P最为火爆的一年,网络上到处都可以看到P2P 下载的身影,从大型的软件到刚刚上映的电影。虽然,这 些给网友带来了极大的快感,但是也让更多版权人士把 P2P作为眼中钉。现在,美国方面已经开始整顿P2P市场, 比较知名的P2P软件“电驴”就在这场整顿中消失在美国 的网络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P2P的快感背后也不是那么 风平浪静,今天可能是“电驴”明天呢?P2P这种优秀的 文件传输方式难道就因为这个问题而会消亡在06年吗……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 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 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 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 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事实上,网络上现有 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 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 TomSkype、Yahoo Pager、微软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 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 息、交换文件。
将要推荐介绍的五款P2P下载软件分别为:PP点点通、 百宝、BitTorrent Plus!II、酷狗(KuGoo)、电骡 (eMule)。这几款软件在05年度,同时在线人数、下载次 数、注册用户等都是排在前列的,而且各软件都有自己特 点,都适合不同的用户群。下面就跟随笔者来了解一下各 个软件的功能与使用。
P2杨淑萍 张 霞
项目要求
使用JXTA平台的CMS 开发一个简单的文件 共享系统,要求完成 的基本功能包括:
P2P网络中搜索功能 的实现;
下载功能的实现; 实现文件共享功能的
实现; P2P文件共享系统的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P2P的现状及发展
一,P2P概述
第二代分散式服务以国外的Kazaa和国内迅速崛 起的POCO为代表。改为在电脑间发送搜索请求, 一直到找到文件为止,然后再将信息传回搜索者 的电脑。这种技术一开始相当不便,特别是数以 百万计的搜索要求在网络上的每一台电脑间来回 发送时,在高峰时段往往造成网络大塞车。后来 通过随机方式选出品质较优的用户来作为节点服 务器,用户可从节点服务器上获得peerlist,下 载方法也越来越进步。但与第一代P2P软件命运 截然不同的是,美国法院最近宣判,这种分散式 的P2P应用是合法的,这种软件的散播者并未直 接控制网络上所出现的行为。
二,P2P的现状
P2P(peer-to-peer)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现在已经有 着无数网民使用着基于P2P技术开发的文件共享、网络交 流等软件。P2P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 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P2P在加强网络的交流、文件 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就给大家介绍几款05年比较火热的P2P下载软件,无 论是下载MP3、电影、综艺节目、球赛还是软件,甚至一 些在互联网中搜索不到的资源,这些软件都可以达到你的 要求,让你真正享受到P2P点对点技术给你带来的乐趣。
四,中国P2P的发展将走向何方?
P2P技术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为IT产业 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对于P2P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和研究, 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P2P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繁荣,也 遭遇过停滞,目前正在迎接新一轮的发展。P2P在中国能 否再创辉煌?谁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成为赢家?中国P2P 的发展将会何去何从? 互联网领域的专业研究咨询机构——互联网实验室新 近推出的《P2P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以丰富的 资料研究和深入的案例分析,在立足P2P发展现状的同时, 对国内外P2P的发展趋势做了全面客观的预测,对P2P企 业所关心的一切关于P2P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问题,都给予 了专业解答。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 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 伴”等意义。P2P也可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 意思,或“对等联网”。简单的说,P2P让人们 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这样,P2P就是人可以直 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 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它改变 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 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