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意识,生命]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及反思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状况并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我们对上海市10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生命意识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认识,但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大学生大部分对自己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具有比较明晰的学习动机,对生命价值有所体验与感知,但层次较浅,视野较窄,缺乏自觉和主动意识;大学生基本具备了承受生活压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生命质量有待提高。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主张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1]的确,教育以育人为根本,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这是教育的初衷,也是其最本质和最高的价值与目标。

大学生是否有明确的生命意识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也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和谐,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未来。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让个体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他人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

生命意识是生命认识、生命情感和生命行为的统一。

当人们具有生命意识时,他们才会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因此,培养、发展、提升生命意识乃是生命教育的目的。

一、研究设计1.研究方法本研究属于基于定量研究基础上的解释性和探索性相结合的研究。

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的定量方法来实现客观描述与宏观预测;同时,考虑到研究事实的丰富灵活性,辅之自由访谈,以实现对于社会事实的深入细致理解。

2.样本的抽取与资料的收集处理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XX年10月进行的“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

该调查的问卷发放、回收及访谈在上海市10所高校进行。

调查的抽样方式是先选取10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然后再在这10所高校内随机抽取学生。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人员自行填写,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收回。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青少年教育的发展,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完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1.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近些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比较普遍。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追逐潮流、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生命的珍贵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生命道德观淡化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生命道德的塑造不可忽视。

很多大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意识淡化,稍有价值,便将其视为可有可无之物,从而忽视了生命的尊严及生命的理性思考。

3.生命科学素养低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了解生命科学知识对于大学生极为必要。

但是,在当代大学生中,生命科学素养普遍较低,很多大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知识知之甚少。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分析1. 缺乏科学的生命教育课程和教材目前,在大学里很少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少有生命教育相关的教材。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靠个人的自主学习。

但是,因为缺少规范的教材和课程,大学生往往无法在生命教育方面得到系统化的学习。

2. 缺少生命教育领域专业人才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需要专业化的生命教育人才来提供解决方案。

但是,在目前的学校体系中,缺乏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甚至缺少生命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

3. 家庭教育状况与社会风气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背后,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现今社会,许多父母和家庭忽视生命教育,观念老化,很难为大学生在生命教育方面提供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三、完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完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1. 增加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学校应该增设生命教育的课程,并且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教授相关知识。

通过系统化课程,吸引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提高其生命科学素养和生命教育素养。

2. 建立生命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学校应该建立生命教育培养体系,提高生命教育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素质与水平。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2篇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2篇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2篇*目录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有关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些年,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事件频繁发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的生命意识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也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和谐,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未来。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建设过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亟待提升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上来。

对大学生生命意识进行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积极健康、乐观进取的生命态度,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师范学院生命观状况调查”。

该调查的问卷发放及回收在校内进行。

调查的抽样方式是在校内随机抽取学生。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人员自行填写,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收回。

本次调查在校内发放问卷8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生命认识,但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生命认识,就是让个体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生命认识是树立科学生命观的基础。

要深刻认识生命,必然要对生命起源进行探讨。

只有对生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生命的奥妙才能珍惜生命,这是生命认识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学生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生命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调查显示,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100%的大学生认为自我与他人、社会是平等的;对“你对大学生自杀和自残的行为的看法”时,受调查大学生一致认为这是怯懦、无法承受。

生活压力的表现。

这些调查数据表明:进入成年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已对生命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了比较正确的生命认识。

对于生命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36%的受调查学生认为父母教育影响最大,而 37%的学生认为生命观的形成在于学校教育,还有 16%的学生认为生命观形成于自己的个人经历,另有 11%的学生认为生命观的形成主要是同伴的感染。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生命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过去,人们对生命的认知多以生存为中心,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

而现在,随着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的变化,大学生开始更加注重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

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大学生生命观念逐渐从功利主义转向人本主义。

以往,大学生可能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就业前景,追求所谓的成功和名利。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社会责任。

大学生生命观念逐渐从物质至上转向精神生活。

过去,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是主流价值观念,而现在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他们追求真实的自我和内心的成长,注重个人的情感、情操和人际关系的品质。

大学生生命观念逐渐从个体主义转向社会责任。

过去,人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利益和享乐,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幸福。

而现在,大学生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的责任和家国情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追求社会的和谐和共同进步。

对于大学生来说,教育路径在塑造他们的生命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校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

通过人文科学、哲学等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拓宽眼界,提高思维深度,培养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也是塑造大学生生命观的重要渠道。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他们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

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内心成长。

家长可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的生命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人生发展路径,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社会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引导年轻人追求真实的自我和社会责任。

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8页word

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8页word

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与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020)的研究成果。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便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

苏格拉底通过呼吁“认识你自己”将哲学研究的主题从自然回到人自身,这也蕴含着以人的生命为目的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则大大发展了“人是目的”的思想,他们把目的王国从哲学理念转回到现实的可能性生活之中。

他们要求人不再围着其他东西转,而应围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

因此,生命意识教育内含着对每个人的充分尊重,是教育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关系的重要纽带。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面对90后群体,社会高速发展不断彰显物质财富与技术的力量,生命延展的长度以及拓展的领域可以依赖科学改变,但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却在成功与财富的局限空间里无法突破,由此导致生命意识教育问题演变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焦点。

一、技术与虚拟的共谋: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探析1.珍爱自己生命与漠视非己生命的反差马克思曾指出,人追求幸福的行动并不一定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控制自然的欲望与能力。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1]90后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国家技术革新、人与自然关系由征服到和谐转变的历程,社会飞跃式的发展不断印证工具理性的适用而忽视价值理性,由此导致90后大学生强化了自私的个性,习惯站在自己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忽视他者,形成道德冷漠与漠视旁观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其一,为个人小的利益获取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

90后大学生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抚养过程中无意识将其置于中心位置使其自我中心主义不断膨胀,部分家庭不惜代价地满足子女需要的教育行为更加剧了其自私的德性。

他们融于集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后,作为社会组成成员的部分,从而失去了家庭王子、公主式的备受关注的骄傲。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大学生生命意识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然而,在目前的大学生教育中,关于生命意识的教育还远远不足。

接下来,将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一、现状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可以说是新生事物,虽然在国内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注重生命意识教育的大力推广,但在大多数高校中,这种教育还远远不够完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少明确的课程设置目前在国内大多数高校中,生命意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明确。

部分高校的课程中会有诸如《健康教育》、《人体解剖学》和《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进行的时间和学生的收获并不够充足,不能满足其对于生命意识知识的全面掌握。

2.缺少全面的教育体系生命意识教育的教育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伦理、生命教育与健康、生命观、生态伦理等多个方面。

在国内的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中,只注重其中的某一些方面的教育,比如只注重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伦理和生态伦理方面的教育。

3.缺少系统性地培育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单一的弱点,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全面的生命意识,只能将其看成是一段碎片化的知识,缺乏系统性。

因此,大学生所树立的生命观念太过肤浅,无法提升生命的价值,也难以带动社会对生命的关注。

二、不足之处生命意识教育不充足的主要表现是落后于现实,对于学生的现状没有准确的把握。

另一方面,未能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需求,没有完全覆盖现实中所有的问题。

具体来说:1.关注度不够很多大学生,对于生命意识的关注不够,无法掌握解决生命问题的正确保健方法,成为疾病的高发人群。

2.教育形式单一大多数学校采取纸张资料或单一性宣传教育,无法使学生形成对生命的全面认知。

实际上,生命意识的教育形式应当更加多元化,包括普及性的科普讲座,生命价值的信仰教育以及生命科技的各种技术培训。

3.缺少覆盖面生命意识教育应该涵盖所有的生命领域,包括传递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提升大学生的生命素养和生命观、全面提高社会对于生命的关注度。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1)“你喜欢自己吗?”是否喜欢自己,是自信的基础。

调查显示,67.1%的大学生喜欢自己,23.1%的大学生不置可否,还有9.8%的大学生称“不喜欢自己”。

交叉分析发现,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生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喜欢自己的女生占68.8%,男生占65.6%,相比较而言,女生更为“自恋”,高出男生近3个百分点。

(2)“当你把一件事情做得很糟糕时,你会如何?”是否自信,还体现在遭遇挫折时,是否仍能相信自己并愿意努力克服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64.60%的大学生的态度较为积极,认为“没关系,下次会努力做好”,其中男生占65.90%,女生占63.30%;27.80%的大学生因此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无用”,其中男生占28.40%,女生占27.20%,性别差异不显著。

年级比较来看,76.90%的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态度较为积极,大学三年级以上对待挫折的态度较为积极的学生为52.30%,年级差异明显,低年级态度更为积极,高年级则趋向消极对待挫折和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3)“你有几个好朋友?”人际交往,尤其是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好朋友,并且好朋友的数量较多,拥有超过10个好朋友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占34.80%,其次是有3~6位好朋友的,占34.40%。

交叉分析表明,具有较多好朋友的大学生经常产生自杀念头的比率为1.80%,而没有好朋友的学生经常产生自杀念头的比率却高达26.10%。

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减少大学生自杀几率。

(4)“你自己能做主吗?”生活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是体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重要方面,“自主”指的是自己有决定权,而“主动”则反映积极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身心已基本发育成熟,有60.10%的大学生认为“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也有28.60%的大学生“容易被别人的看法左右”,甚至还有2.80%的大学生“一切听父母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全面、深入的人生教育,面对种种人生困扰和挑战时,不少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和迎接未来的勇气,其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探讨话题。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较明显的问题:1.生命观念单一。

由于长期将重点放在学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上,大学生的生命观念过于单一,往往只关注自己细胞层面的需求,缺乏对全面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把握。

2.情感教育缺失。

在学术学习之余,大学生对情感认知、情绪表达和处理缺少足够的关注和投入,无助于提升个人情感素质和人际关系能力。

3.生理健康忽视。

由于大学学习压力和社交压力,一些大学生在生理保健上的意识和实践常常被疏忽,导致生活习惯不健康、饮食不规律等问题。

4.意识认知不到位。

在大学生活中,许多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也难以有效地认知到与生命相关的风险、危害以及自身应该做出的行动反应。

二、生命教育的对策思考有效的大学生命教育,需要相关人员逐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并充分发挥大学本身的资源和优势。

1.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面性。

将个体生命、社会生命、人生价值等方面,纳入生命教育的全面认知和理解中,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统筹情感教育的实施。

从学生个体的情感认知、情绪表达、人际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全面掌握情感教育的核心精神和实践方法,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针对长期忽视的生理保健问题,大力宣传健康饮食、合理作息和电子设备利用等健康习惯,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4.全面提升学生的意识认知。

通过案例分析、真实生活事例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认识到人生思想、行动规范、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核心要素和内涵,帮助他们认清现实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害。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正处在人生道路上的关键阶段。

他们既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种种生活压力和思想困惑,其生命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的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之道。

1. 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方面存在着多种问题。

大学生在校园中普遍缺乏生命价值观念的培养。

他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学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不够。

大学生的生命观念容易受到消极影响。

在当今社会,一些不良的媒体和网络信息泛滥,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扭曲。

大学生在校园中的人际关系也对其生命意识产生影响。

一些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和生活观念,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命选择和行为。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社会的竞争压力大、信息泛滥、道德沦丧等问题严重,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是教育体系的不足。

当前的大学教育以考试为导向,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在生命意识教育方面缺乏系统的培养和引导,使得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实践相对薄弱。

二、改进的建议针对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进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水平和素养。

1. 强化教育培养作为大学生的教育者,应当注重生命意识教育的培养。

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讲座、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

学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生命意识教育平台,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引导。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意识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增强其生活抵抗力和应对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可以加入生命意识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和生命的意义。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命观对于他们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的生命观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探析和引导,教育路径也需要相应调整,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命观。

1.物质追求过度: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大学生普遍对物质生活有较高的追求。

他们往往通过追求高薪工作和物质财富来衡量个人的成功和价值,忽视了生活中其他的重要方面。

2.忽视精神世界:由于强调物质追求,大学生在生活中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建设,对艺术、文化、思想等方面缺乏兴趣和了解,导致内心的空虚和缺乏追求。

3.追求名利:大学生普遍追求名利,希望通过名声和地位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追求往往包含着功利和虚荣的成分,容易使大学生迷失方向,陷入功利主义的怪圈。

4.缺乏家庭观念: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离开了家庭,他们对于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弱,缺乏家庭观念,导致在生活中往往忽视亲情、友情等重要关系的建立。

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命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他们需要认识到物质财富并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要重视精神世界的建设,追求知识和美的追求。

2.培养综合素质:大学生应培养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品位。

他们可以通过读书、旅行、参加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对艺术、文化和思想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注重社交关系:大学生在生活中应注重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培养亲情、友情和爱情等重要关系。

他们可以主动参加校园组织和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培养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

4.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生命观形成的基础,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家庭应注重亲子沟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观念,让其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生命观。

三、调整大学生的教育路径1.开设必修的人文课程:大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开设必修的人文课程。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命意识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进行研究。

一、现状分析1.教育内容单一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的单一性。

大学生只关注自身的学业和成长,对于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教育资源匮乏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资源匮乏,学校缺乏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难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生命意识教育培训和指导。

3.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当今社会,物质追求导致了社会对生命的轻视和漠视,大学生受到了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念和态度。

二、存在问题1.缺乏生命观念和态度大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仍停留在物质层面,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认识不够,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念和态度。

2.缺乏生命规划和意义追寻大学生缺乏对于生命的规划和意义追寻,对于自己的生命目标和人生价值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3.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的生命认识出现偏差,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清晰,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念和态度。

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内容、建立教育机构和加强社会正能量的输出等对策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态度,使其在面对未来社会和工作生活时,能够有着更清晰的生命目标和意义追寻,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了解大学生的生命观对于推动其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态度。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1. 探究大学生对自身生命的认知和重视程度;2. 了解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3. 分析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和应对困难时的心理素质。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00份。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生命的认知程度、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态度以及应对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等方面。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4.1 对生命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生命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

超过8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对自己的生命有清晰的认知,并且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

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有一定的认知并予以重视。

4.2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看法不一。

约有60%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是宝贵的礼物,应该珍惜和充分利用;而约有30%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无论长短都不会影响什么。

此外,还有少部分受访者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抱有消极的态度。

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存在着差异。

4.3 生命的态度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约有70%的受访者表示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对于困难和挫折能够勇敢面对并寻找解决办法。

然而,也有约20%的受访者表示在面对困难时倾向于消极和退缩。

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受访者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缺乏坚持和积极应对的能力。

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心理素质。

五、讨论与建议通过对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讨论与建议:5.1 教育引导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引导,培养其正确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引言: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是当前大学教育中一个重要而又被忽视的方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命的重视,生命意识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命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现状分析1.1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多以理论知识宣传为主,实践教育相对薄弱。

大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对于生命意识教育的认知相对较低,缺乏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问题并不重视,长期以来忽略了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2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现状大学生在面对生命和健康问题时,普遍存在缺乏应对能力、主动意识薄弱、依赖性强的现象。

在面对生活压力和心理问题时,缺乏调节情绪的能力和处理方法,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特别是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大多数大学生不知如何处理,缺乏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1.3 影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因素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薄弱,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首先是教育体制问题,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专门的生命意识教育课程。

其次是社会环境问题,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关注度不高,相关教育资源匮乏。

再者是学生自身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生命意识教育缺乏认识和重视,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二、问题分析2.1 教育内容单一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缺乏全面的生命意识教育内容。

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很少涉及到生命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得大学生缺乏对于生命意识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2.2 实践教育不足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多以理论知识宣传为主,缺乏实践教育。

临床实践教学相对薄弱,使得大学生缺乏对于生命意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2.3 学生自身问题大学生对于生命意识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高,对于自身的生命和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育方法,缺乏实 践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中缺乏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力量,现有 的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育质 量。
03
影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因素
家的生命观产生深远影 响。
家庭教育方式
生命教育缺失与需求矛盾
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缺失,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需求, 导致学生面临生命困境和挑战时缺乏有效引导。
研究意义
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
通过研究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提出 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 命意识和自我认知,促进其健康成长 。
完善高校教育体系
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思考 有助于完善高校教育体系,提高高校 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 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 。
0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生命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个体生命全过程 的综合性教育,旨在帮助个体认识、 珍惜、尊重和保护生命,提高生命质 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生命教育涵盖了生命知识、生命关系 、生命价值等方面,强调个体在家庭 、学校和社会中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 性和完整性、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等。
社会因素
社会价值观
社会对生命的重视程度和价值取向影响大学 生的生命观。
媒体影响
媒体对生命的报道和宣传对大学生的生命观 产生影响。
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的安全、和谐程度等对大学生的生 命安全意识产生影响。
04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思考
家庭层面的对策
加强沟通与引导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学生们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的认知存在偏差。

一些大学生认为,生命意识仅仅是指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没有意识到生命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他们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方法还不够多样化。

目前,许多院校的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多以课堂讲解的形式进行,缺少趣味性和互动性,容易变得单调和枯燥。

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更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最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不足。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许多院校仍然将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置于次要地位,缺乏长期、系统和深入的教育,容易被学生忽视。

此外,有些学校的教育内容过于注重对生命的简单认知和保护技能的培养,缺乏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首先,应该加强对生命意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针对学生生命意识认知偏差,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如实地教育、案例教学等,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更完整的认知。

其次,应该加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演示、实验演示等更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最后,应该优化生命意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对生命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教育者重视。

只有通过持续和有效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生命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也日益增加。

然而,人们发现有很多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指一种人们对自身价值和生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和感受。

在大学生活中,生命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增强生命的主观性和自我肯定感,使个体更加珍惜和关注自身生命,更加珍视生命。

然而,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一些瓶颈。

首先,许多大学生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许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常常迷失在消费、玩乐和娱乐中,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缺乏实践性和情境性。

许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往往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缺乏生命价值观念的指导和支持,导致在面对困境时缺乏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最后,传统的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抽象化,难以引起大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投入。

学生在无趣、乏味的知识讲解中很难有效地吸收知识和理念,进而形成有效的动力和影响。

针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应该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其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应该具备自主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建立完善的自我监控机制,调动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行动力,进而让大学生能够适应自身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其次,大学应该强化学生生命意识实践教育。

大学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生命意识的核心理念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具备更加实践性、丰富性和情景性的知识和技能。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应该注重实际行动,并自觉承担有关生命价值观念的个人和社会责任。

最后,在大学生命意识教育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

大学生命意识教育需要以互动、辩论、案例分析、游戏等形式进行。

学生应该在实践教育中加强理论学习,在小组研究中加强自我反思和交流,从而进一步加强生命意识教育的效果和影响。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生命意识教育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加强和改进。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这样一个繁荣的背景下,人们的生命意识却有所淡化。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对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素养,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研究背景结束】【正文】中的内容正在整理中,稍后为您呈现。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现状,探讨影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提高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其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案例的分析,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工作,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生命意识教育是大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感。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他们的生命态度和行为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走向极端或迷失方向。

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珍爱生活,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报告有关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报告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加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机制研究,2013年3月份我们作了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

本问卷选取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一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95份。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男生75人,占78.95%,女生20人,占21.05%;机电专业56人,占58.95%,电子商务专业39人,占41.05%。

由以上可见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并区分了不同性别和专业结构,使本问卷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生命观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试的基本资料,包括被试的年龄、性别、年级和专业。

第二部分是问卷的基本内容。

在问卷编制之前笔者先进行了一定的访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此问卷。

本问卷共有20个涉及有关生命的问题,包括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否具有生存技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对暴力伤人的态度,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标准等等,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

其中第9题和第20题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回答。

问卷回收后,由笔者逐一对问卷检查,剔出了无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由于本问卷的选取被试较少,可能不能很好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总体情况,但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目前被试大学生的生命观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被试承认在大学实施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有76.84%的被试认为在大学中有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6.32%的被试认为无所谓,16.84%的被试认为没有必要,可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生命教育在我国港台地区起步较早,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内地的生命教育还刚刚起步,有关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有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是一片空白。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进入大学成为了他们的常态。

大学生生命观念的现状却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教育路径探析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一方面,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对生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珍视,他们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自我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生命抱有漫不经心的态度,他们可能存在消极的生活态度,容易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这种多元化的生命观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

要探究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些潜在的原因。

现代社会的高度竞争导致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上的不同。

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在面临激烈的学术竞争和压力时,往往会产生对生命的焦虑和困惑,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从而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

社会的物质和功利导向给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压力,让他们更容易对生命抱有功成名就的功利观念。

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重要因素。

一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乏关于生命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导致他们对生命的认识模糊。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大学生的生命观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和朋友关系,他们可能会更加缺乏对生命的认同和价值的体验。

针对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教育路径来引导和帮助他们。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珍视。

家庭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怀和教育,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引导。

大学生个体也应该主动参与到培养生命观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健康运动和文化艺术活动来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和认同。

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与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教育路径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校环境
3.老师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度较低。调查显示,只有约17%的学生表示学校和老师会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老师经常与学生沟通的仅占少数。
(四)社会环境
2.社区和区委会对居民生命意识的不够重视。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中,大部分的区委会(村委会)并没有为居民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或者诊所,大部分学生也表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在这个方面做得并不好,90%表示属于情况一般或较差。在关于进行生命意识的宣传活动,只有10%的同学明确表示会有相关的活动举行,更有近30%的学生表示其社区并没有进行过生命意识的相关宣传活动。
2.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高低与孩子生命意识强弱成正比。超过40%的家长并不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近33%的同学家长很少或者从不对孩子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但同时,大多数家长又对孩子的期望较高,虽然经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可是对于孩子的生命意识(或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度却不够。
3.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区。近56%的孩子平日里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自家长的鼓励,有将近66%的孩子会因犯错而经常受到家长的打骂。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有时候甚至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
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及反思
【摘 要】“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近年来,由于自身主观原因或者家庭教育的忽略、学校教育的缺乏以及社会环境的种种影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珍惜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所在,是大学生个体以及全社会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3.责任感的缺失,生命意识薄弱。此次调查中,在问到如何看待生命时,大部分同学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较好,都能清楚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特性,意识到生命间的复杂关系,懂得保全生命的基本常识。但依然有部分学生的生命意识不够强烈,更有少数人对生命持以漠然的态度。如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经常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面对死亡时大部分人认为死亡就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不是件痛苦的事,更有一部分学生还有过自残或自杀的想法甚至类似经历。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对策分析
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采取对策而出现的,为的是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在国外,生命意识教育很早就已经萌芽生长起来。例如在美国和英国,生命教育主要是渗透式地融入到其它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方面
1.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了解生命,认识生命,感悟生命。在进入高校之后,大学生会系统地学习马哲、思修等重要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中,“如何科学对待人生,培养正确价值观”等知识都是值得重点学习的部分。
2.在生活当中,应自我调节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并通过书本学习来汲取知识养料从而认识自我,充实自我;远离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确保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和向上的生活状态。
(二)家庭环境
1.家庭基本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生命意识。调查中仅有不到30%的家长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父母自身的生命意识及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以及教育方式;仅5%的家庭经济富裕,有超过30%的家庭,家庭经济情况还处于比较困难,因此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对孩子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调查也发现,大部家庭比较和睦的孩子都选择了非常喜欢自己的家庭,而孩子也比较阳光向上。
(一)学生自身
2.压力过大,受挫能力不强。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由于从小关于生命意识的教育不够,同时所受到的外界压力颇多而导致的心理承受力较弱以及附带的一些不良后果。近86%的人经常会感觉有压力;由于家长和社会常常忽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命意识”教育,近26%的学生面对困难挫折时选择求助他人,近4%的人表示会知难而退,近6%的人因无法排解心中苦闷而选择伤害自己。
二、结果反思及对策探讨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是生活的基本动力。在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着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部分90后大学生却迷失于生命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寻中。所以,如何认识生命的可贵,培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和意识,应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来共同采取措施。
3.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和家庭的溺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极差。所以在学会独立生活的同时,培养自我受挫能力、学会自我疏导与鼓励非常重要。
4.责任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而在被宠溺的部分90后大学生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自私自利,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所以,每个人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要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要时刻关心他人生命,培养起90后大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展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貌。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面向重庆8所高校的90后大学生发放了500份问卷,同时也走访了数十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通过电话采访了一些高校老师和相关人员。以此来发现问题所在,并针对问题展开对策的探讨与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总结于后。
一、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能较好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特性,能意识到生命间的复杂关系,懂得保全生命的基本常识,但同时也存在生命价值自我化、生死观模糊化、生命责任缺失化等问题。现简述如下:
除此之外,责任感的缺失还体现在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调查显示75%的人的生活习惯情况一般或较差,生活作息极其不规律,比如暴饮暴食、熬夜玩耍、抽烟酗酒等等;其中有近10%的人目前表示身体质量较差。大学生由责任心缺失对自我生命的轻视的同时,也表现在利己思想的膨胀,即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以及生态责任意识的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