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 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10fed1610b1c59eef8c7b4d0.png)
【答案】A 【剖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的利 用和改造方面的知识。
(1)需了解沼泽地和盐碱地的特点。沼泽地是 在积水和地下水浸渍及湿生植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 ,土壤中水分太大,长期潮湿、缺氧。盐碱地的土 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的碱性成分物质,对植物生长 危害极大。
5、广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交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政策
3、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 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 行改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 的。例如:宁夏平原气候干旱,发展种植业需加强灌溉, 改造水分条件;东南丘陵地形坡度大,发展种植业需修筑 梯田,改造地形条件。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三: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 、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 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3)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 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地理》
必修2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②结合实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能力目标 ①运用景观图判别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由此分析出农业
的主要区位因素。 ②分析对比天津农业分布图与杜能环示意图的异同,初步学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 能发展畜牧业
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 北纬22°,这是改造自然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c932bb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0.png)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表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农业区位选择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定期组织课堂讨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
5.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地理学习中。
3.案例教学: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地图: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2.图表:用柱状图、折线图等展示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便于学生分析数据;
3.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案例教学。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学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为今后学习农业地理和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习重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
高一年级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高一年级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9ceac6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5.png)
高一年级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标要求: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结合所学知识同,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内容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
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学生科学地理解概念。
进而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晰明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教师应该给学生进一步讲解这些因素分别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
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具体某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使学生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知识点。
接着通过文字讲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通过案例2让学生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1)、农业区位的含义;(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3)、农业地域的概念、类型。
2.过程与方法:(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2)、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难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一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二.说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电脑一课时三.说学法1.利用图文信息,提出知识性和能力性强的思考问题(新课导入)。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4)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共84张PPT)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4)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共8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e8eb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b.png)
对农业的影响
具体案例
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
制度和产量关系密切 世界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年降水量小于250 mm的地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 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
候区 般不适合发展农业
自然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具体案例地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 南方的水田农业;横断山
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势
技术的应用使得阿根廷大豆产量高,是世界上继美国、巴西之后的第三大大
豆生产国。近年来,阿根廷大豆和豆粕(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大量出口 中国。下图示意阿根廷大豆产区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与巴西相比,阿根廷发展大豆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B ) A.冬季寒冷,少病虫害 B.夏季日照时间长 C.秋季干燥,天气晴朗 D.春季细雨连绵 2.阿根廷大豆主产区分布于潘帕斯草原中心,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A ) A.地广人稀,可耕地多 B.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C.邻近牧场,肥料充足 D.地势平坦,便于耕作
社会经济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具体案例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城郊发展乳畜业及园艺业
交通 运输
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影响 大;交通条件的改善扩大了 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我国北方居民冬季可以吃到海 南生产的新鲜瓜果和蔬菜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成本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农业生
劳动力
影响农业生产
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社会经济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具体案例
政策
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 “以粮为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粮食直补
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
科技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 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 m;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利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0b782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8273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0.png)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2.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实地考察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学会分析农业区位条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土壤、水源、地形、交通、市场等。
2.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实地考察方法,分析特定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提出合理的农业布局方案。
3.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提高对农业发展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4.合作能力:高中学生具备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共同探讨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
5.实践能力:学生渴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产生共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农业发展的图片,如丰收的稻田、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等,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吗?农业在我国的地位如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总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将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了解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效益。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69ae1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9.png)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篇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b2298858fafab068dc0297.png)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1)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8)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17)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①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如热量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②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土壤肥力影响土地生产力。
③水源:农业生产必备的条件。
④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开展多种经营。
(2)农业科学技术因素①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②生产技术: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③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等。
二、农业布局1.含义: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3.原则: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4.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点: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5.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特点(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
(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
(3)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
(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0d21a42fc4ffe473268ab12.png)
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
业。不同肥力的土地,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也较大,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宜
地形
发展牧业或林业,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而 不同。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立体农业。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
大幅度下跌
市场(供过于求)
阅读:“绿色农业”(P61)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绿色农业? 2、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3、绿色农业以什么为核心?
4、什么叫绿色食品?
无污染,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5、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
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
能举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例子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 不同“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七: 以前,北方一到冬 季,每家每户都会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再也没 有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八: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 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水分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分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又是动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各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50bc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8.png)
农业的区位选择[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决定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光照、热量、降水等,而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
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大小)有关。
太阳辐射强,气温未必高。
(2)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科技、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基本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典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方式: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3)特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
(4)区位优势:气候暖湿;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土地肥沃;地广人稀。
【易错辨析】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农业吗?提示不是。
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不能算作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业比重相差不大。
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有利影响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利用强度,土地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
(2)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考点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例1】[2017·天津文综,12(3),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鲁教版 必修2 高中地理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29张PPT)
![鲁教版 必修2 高中地理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5d8a2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f.png)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 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4.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5.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合作探究1
(1)据图说明新疆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1)答案:①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及山麓绿洲地区。 ②盆地边缘多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山麓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山地降水,灌溉水源较充足。
(2)答案:①新疆地处暖温带,热量较充足;②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且病虫害发生概率少;③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水源充足;④种植区位于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地势较平坦,土壤较肥沃;⑤政府政策的支持;⑥我国对棉花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等。
小试牛刀
C
B
三、案例:新疆农业的“白色产业”与“红色产业”
情境材料:新疆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加上高山阻挡,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日照时间长,作物光合作用充分,有利于养分积蓄;降水量少,气候干燥,作物主要靠引水灌溉,病虫害发生概率小;气温变化大,特别是春夏及秋冬之交,日温差变化极大。在此区位条件下,以棉花、羊毛和乳品生产及加工等为主的“白色产业”得到发展。 新疆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
试分析新疆大力发展“红色产业”的原因?发展特色农业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2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据此回答第3题。 3.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900ea1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e.png)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揭示农业区位选择的内涵和外延。
3.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地图等工具,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信息,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关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明白农业区位选择受到市场需求、交通运输、保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3.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审视农业发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我国东北地区丰富的农产品为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农业的区位选择。
2.通过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农业生产如何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位选择。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概念,我设计了一个紧密结合实际的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 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9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 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9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26f3eeba0d4a7302763ae7.png)
• 例题二: • 读我国纺织纤维作物分布图, 该作物属深根型植物,具有 根系发达,茎高而密度大, 每窝分蘖(nie)为10-20株, 一年生长三季等特点。我国 的该作物产量约占全世界的 90%以上
• 1. 该作物最有可能为( ) • A.桑树 B. 棉花 • C. 剑麻 D. 苎麻
• 2 .下列省区中以该作物为原料 的纺织工业最可能属于原料导 向型的是: • A 冀 B湘 C粤 D晋
• B
• 图2是中亚某地区图,读图回答5-6题
• • • • •
5.图示区域农业区位优势是 A.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丰富 B.位于大陆西部地区,降水均匀 C.位于内陆地区,光照充足 D.位于大陆东部地区,雨热同期
• 6.甲地利用本地区优质农产品 可发展的工业是 A.甘蔗制搪 B.棉花纺织 C.柑 橘加工 D.黄麻纺织
• 图片中看看中国作物分布
• 2依对象分类: • 种植业;混合农业;畜牧 业
• 3依世界不同农业地域分: • 1、环地中海农业;2、混合农 业 • 3、季风水田农业4、商品谷物 农业 • 5、大牧场放牧业6、乳畜业 • 7园艺业 8游牧业 • 9热带雨林迁移农业10种植
• 第二课时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2农业的区位因素:(公式)
•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 自然因素:气候:(热量、 光照、)土壤,水源 •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 力,交通,科技,政策
• 下图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 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 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 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 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 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 仅数十千米,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 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626b760b4c2e3f572763bb.png)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现在的西安 人为什么可 以吃到新鲜 的广东荔枝? 推测当年贵妃姐姐当年食用的荔枝有可能来自何地?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第三步: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物流)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冷藏保鲜技术 (科技:化肥、农药、良种、机械、 种植技术与经验)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发展
化
市场变化
市场影响的地 域范围扩大
生产经营 规模和地 域类型发 生变化
文 化 、 科 技 的
玻璃温室 光、热、湿度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 地形 人工培育土壤(无土栽培) 土壤
自 然 环 境
扩大种植 范围,影
发
响生长时
展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
间、季节
荷兰的鲜花
美国的乳畜带
改造——热量
塑料大棚、 玻璃温室的农业
1.平原地区(或坡度<25°的地 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丘陵 山区(或坡度>25°的地区)适 宜发展林果业与畜牧业。
2.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地区的耕 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 人工草场。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地势较 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 发展耕作业。地势较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 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水源
六、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材料一:视频介绍桑基鱼塘。 材料二: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 商业凋零,市场停滞,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狂跌, 销量下降,桑基鱼塘面积大大缩小。 材料三: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 与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蚕桑业相对花卉工多、生产周 期长,产值低,桑基鱼塘基本消失,部分向珠三角外围 地区发展,部分改为果基、蔗基、花基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3.1 农业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3374a58680203d8cf2f24a4.png)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众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起关 键作用,因为该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因素, 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或效益很差,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 素。 举例: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地形
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 热量 河西走廊粮棉生产的主导因素----- 水源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市场
质疑:灵山的荔枝那么出名,是不是一直都能卖个好价 钱呢?什么时候会卖得比较贵,什么时候又卖得比较便 宜呢?
不是。供过于求时荔枝就便宜,供不应求时荔枝就贵, 这就是受市场的变化影响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 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 变化也会引起其它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 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
工业基础:提供机械、化肥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起 促进作用
活动P43(体验)
1. 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 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 带季风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呢?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 地中海气候光照、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 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限制性区位因素:
指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 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 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举例: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水源 四川盆地或西欧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 光照
青藏地区、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热量
பைடு நூலகம்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adb88da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2.png)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这部分先认识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农业区位,然后学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介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怎样影响人们进行区位选择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学习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这部分主要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农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在不断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案例学习,关于新疆农业的“白色产业”和“红色产业”,这是用实例说明新疆地区是如何根据区位条件,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的。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学习,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能够综合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地理实践力:学会分析影响某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提出对不利自然条件如何改造。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难点:运用原理,合理评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西湖龙井视频为导入。
【目的】以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归课本,直奔主题,引出农业的区位条件。
【过渡】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后,我们再来答疑解惑。
板书: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完成课前预习,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区位的实质。
【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熟悉课本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简单介绍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区位的实质。
【思维发散】通过引导,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影响会泽大洋芋种植因素有哪些,从而得出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合理利用农中学地理组
什么是农业地域? 什么是农业地域?
农业地域的定义: 农业地域的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 的历史发展阶段, 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各种 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 的综合作用下, 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 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基本标志: 农业地域的基本标志: 同一农业地域内,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 业生产的条件、结构、 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 营方式、 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 相同的特征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参考P43: 参考P43:活动 P43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 改革开放以来,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 道为什么吗? 道为什么吗? 市场因素的作用。 市场因素的作用。 因素的作用 A.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A.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受市场价格影响 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B.东南沿海经济发 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B.东南沿海经济发 展迅速,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兴起。C.东南沿海地 展迅速,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兴起。C.东南沿海地 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 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
以畜牧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 种植业、 种植业、畜牧业兼备 的农业地域类型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社会经济因素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哪些农业区位因素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哪些农业区位因素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自然条件相对稳定 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参考P43: 参考P43:活动 P43
1、水稻为什么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因素的作用。 因素的作用。 气候水稻为什么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因素的作用 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 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
水源:兴修水利、拦洪灌溉、涸沼开垦,对水的因素进行季节调节。 市场、交通、自然灾害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1、水源:兴修水利、拦洪灌溉、涸沼开垦,对水的因素进行季节调节。 市场、交通、自然灾害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交通:交通运输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市场:伴随着工业化、 2、交通:交通运输发生革命性的变化。3、市场:伴随着工业化、城市 与法国相比,西班牙具有上市时间早,劳动力成本低, 与法国相比,西班牙具有上市时间早,劳动力成本低,低温冷害少等优 化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市场需求增长。 科技:保鲜技术的发展。 化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市场需求增长。4、科技:保鲜技术的发展。 与西班牙相比,法国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更接近消费市场、 势;与西班牙相比,法国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更接近消费市场、 交通条件更优越等优势。因此二者可以优势互补, 交通条件更优越等优势。因此二者可以优势互补,分别占有不同季节的 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 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 使环地中海地区更适合水果、蔬菜、花卉的生产,且产量高,质量好。 使环地中海地区更适合水果、蔬菜、花卉的生产,且产量高,质量好。 3 、略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参考P44: 参考P44:活动 P44
1、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 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 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 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3、略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 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参考P43: 参考P43:活动 P43
地形因素的作用。 因素的作用。 地形千烟洲是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 因素的作用 2、千烟洲是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为什么要采取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千烟洲位于我国降水丰富的湿润区。A.丘陵山区耕作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丘陵山区耕作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千烟洲位于我国降水丰富的湿润区。A.丘陵山区耕作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 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B.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 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B.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 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 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C.地势更为低洼的地 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C.地势更为低洼的地 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 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
地理位置 与自然环境、 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都有哪些?
自然因素 地形 气候 土壤 水源 交通运输 市场 劳动力 科技 政策 补充: 补充: 工业基础(机械) 工业基础(机械) 资金 历史原因(生产习惯) 历史原因(生产习惯) ……
必修二 农业的区位选择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什么是农业? 什么是农业?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泰国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牧场
新疆林场
渤海水产养殖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什么是农业? 什么是农业?
大农业: 大农业:农、林、牧、渔
小农业:种植业 小农业: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农业区位的含义是指什么? 农业区位的含义是指什么?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农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 农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
不同地区有不同 的自然条件组合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 社会经济条件组合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合理 利用农业土地 不同地区、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 发展不同农业类型 各种农业地域类型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我们即将介绍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