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运动和力 课堂导学案
《运动与力导学案》
《运动与力》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力的观点,掌握力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2. 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二、导学内容1. 力的观点及分类2. 力的计算方法3. 牛顿运动定律4. 运动的基本规律三、导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并让学生思考力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2. 进修:教师介绍力的观点及分类,讲解力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3. 拓展: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让学生理解运动的基本规律。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加深对运动与力的理解。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力的观点及分类。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4. 学生能够运用运动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和实践。
五、导学反馈1.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和实验报告。
2. 学生参与教室讨论,回答问题。
3. 学生能够自主进修,探索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
六、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拓展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参与竞争或活动,增强对力与运动的理解。
3.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加深对力与运动规律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置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干系,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不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愿学生在力与运动的世界中,探索未知,创造奇迹!。
北师大版,第七章运动和力 导学案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力是一种感觉,没有物体也可以产生;、只要有力存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人踢足球时足球对脚没有作用力;、我们打空拳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拿起一颗较小的鸡蛋需要施加()的力:,以及运动快慢和的改变,、叫力的三要素。
、下列关于测力计说法中正确的是()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1m=4kgm=6kg【作业反馈】1、几个力 ,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 来代替,这个力称为 的合力;如果已知 和 ,求 的大小和 ,称为力的合成。
2、如下图示,是用来研究同一直线上且 的二力的合成实验,实验中F 1 和F 2的共同 和F 的 相同 ,因此F 就是F 1 和F 2的 ,分析F 和F 1 、F 2的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3、如上图示,是用来研究同一直线上且 的二力的合成实验,实验中F 1’ 和F 2’的共同 和F 的 相同 ,因此F ’就是F 1’ 和F 2’的 ,分析F ’和F 1’ 、F ’2的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4、画出下列木箱所受重力的图示:5、完成下列光路图:概念理解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1、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单第五节二力平衡1-1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五节二力平衡2-1【作业反馈】1、如下图示,每个物体上都有两个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甲、乙、丙都不属于二力平衡,其中甲图中的两个力是由于,乙图中的两个力是由于,丙图中的两个力是由于。
因为二力平衡的前提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物体上,大小必须、方向必须而且必须。
2、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上静止时,人受到的力和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人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人的支持力小,方向,而且在同一直线上,但是,故不是二力平衡;木板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人的支持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原因是;人对木板的压力与木板受到的支持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人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而木板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小于”)人的重力。
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冀人版《运动和力》导学案
《运动和力》导学案第一课时主题:运动和力导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力的作用对象、方向和计算方法;3. 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一、力的概念和分类1. 什么是力?力是改变物体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所作用的作用,是物体产生运动、改变速度或形状的原因。
2. 分类:重力、弹力、拉力、摩擦力等。
二、力的作用对象、方向和计算方法1. 力的作用对象:力是相互作用的,必然存在物体相互作用,力是体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物理量。
2.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是应用力的物体对于所受力的物体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确定力的方向。
3. 力的计算方法:力是矢量,受力是力矢量的代数和,根据受力平衡的条件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力的大小。
三、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1. 运动的概念:物体随时间位置的变化。
2. 相关概念: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变化)、曲线运动等。
3. 运动规律:牛顿三定律,即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力平衡;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力的作用对象、方向和计算方法。
2. 制作实验,验证牛顿三定律,观察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3. 思考题: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的学习导学案设计,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探索发现科学奥秘。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及其关系;2. 掌握运动和力的基本特征和分类;3. 能够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导入引言:运动和力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运动和力导学案》
《运动和力》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观点,掌握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运动和力相关的问题。
导学内容:一、运动的基本观点1. 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3.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观点。
二、力的基本观点1. 力的定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等。
3. 力的测量单位:牛顿(N)。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四、运动和力的计算1.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
2. 运动中力的平衡和不平衡:平衡力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不平衡力使物体加速或改变运动方向。
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进修运动和力的知识?有哪些实际应用途景?2. 提出问题: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质量为2kg,求其加速度是多少?二、进修内容1. 介绍运动和力的基本观点,让学生理解运动和力的干系。
2. 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力和加速度的干系。
3. 讲解力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力的计算公式和应用。
三、练习环节1. 给学生提供一些运动和力的练习题,让他们通过计算来稳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力的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牛顿定律的正确性。
四、总结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和难点。
2.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牛顿运动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如此重要?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课后作业1. 安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2. 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对运动和力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动与力导学案》
《运动与力》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运动与力”。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运动现象,比如车辆行驶、人在奔跑等等。
这些运动都与力休戚与共。
那么,力是什么?运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吧!二、观点诠释1.力的观点:力是物体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形变的原因。
2.力的分类:我们通常将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比如摩擦力、支持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比如重力、电磁力等。
3.运动的观点: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三、知识点拓展1.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否则将保持原状态;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关闭系统内,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功和能量: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做功能力。
四、实例分析1.小球自由落体:当我们将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时,重力会使小球加速下落,这个过程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2.滑雪运动:在滑雪运动中,滑雪者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应用雪板,可以改变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实现加速、减速或转向的运动。
3.弹簧振子:当一个弹簧振子受到外力拉伸或压缩后,会产生弹性力,使物体做周期性的来回运动。
五、思考与讨论1.力对运动有何影响?为什么物体需要力才能运动?2.如何利用牛顿三定律来诠释平时生活中的运动现象?3.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何区别?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六、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力和运动的干系,掌握了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重要物理观点。
《运动和力》 导学案
《运动和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理解平衡力的概念,能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3、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能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理解。
(2)惯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3)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2、难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及推理。
(2)惯性现象的解释。
(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三、知识梳理(一)牛顿第一定律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装置:斜面、小车、棉布、木板、玻璃板。
(2)实验步骤: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棉布、木板和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3)实验现象: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4)实验结论:阻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快;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如果物体不受阻力,它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3、生活中的惯性现象(1)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向后倾倒;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
(2)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跳得更远。
(3)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三)二力平衡1、平衡力(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称为平衡力。
(2)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2、相互作用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这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
初中运动和力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力和运动的关系2. 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力对物体的作用。
2.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二、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力的作用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白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20分钟)1. 布置实验: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速度。
3. 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观察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四、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出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2. 提问: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3.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车、自行车等,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 学生是否能通过实验观察到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3.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第1节 力 导学案
第7章运动和力第1节力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本节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难点】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本节知识概览图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 力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新课导引人推车,车向前运动,如图所示.划船时,我们用桨向后划水,船将向前运动.弹簧受到拉力的作用将伸长,所受到的拉力越大,我们会发现弹簧伸长越长.教材精华知识点1 力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单位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任何一个力作用时都会有一个受力物体和一个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什么是力?【设计实验】利用身边的物体去做实验,感受什么是力.(1)利用磁铁去吸引铁钉;(2)用手去推、拉课桌;(3)用手去压缩弹簧;(4)用手去提书包.【讨论交流】磁铁吸引铁钉,说明磁铁对铁钉施加了引力;手推、拉课桌,说明手对课桌施加了推力或拉力;手压缩弹簧,说明手对弹簧施加了压力;手提书包,说明手对书包施加了提力.【分析论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和排斥等作用就是力.【得出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同时发生.知识点3 力的三要素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及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实验【实验过程】(1)用一个较大的力和一个较小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2)用大小相同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压弹簧,如图7—1甲所示,观察所产生的效果.(3)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沿相同的方向作用在长方形木块的两端,如图7-1乙所示,观察木块转动的方向.【交流论证】(1)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拉弹簧时,弹簧的形变不同,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大,可见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沿不同方向对弹簧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用相等的力向上拉弹簧会使之伸长,而向下压则会使弹簧缩短,可见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在木块左端的力使木块顺时针转动,作用在木块右端的力使木块逆时针转动,可见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4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画力的图示的方法:(1)确定受力物体,根据力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标度,即定出某一长度表示的力的大小;(2)确定作用点后从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出一条线段,根据确定的标度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3)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最后将表示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线段末端旁边.知识点5 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了.这种图叫力的示意图.课堂检测1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一个施力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力的作用D.对于每一个力都会有确定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间要有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用手拉弹簧时,手对弹簧有作用力,弹簧对手没有作用力D.受力物体,必然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以下所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未发生改变的是( )A.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入车站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运转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D.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4 如图7—3甲所示,小孩子力气小,一根弹簧也拉不开,运动员力气大,很容易拉开三根弹簧,说明.如图7—3乙所示,同样大小的力,作用的方向不同,弹簧的形变情况也不同,说明.如图7—3丙所示,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作用在门的不同地方,拉门的效果不同,说明.5 一个小瘦子撞向一个大胖子,没撞动胖子自己反而被“弹”了回来,有关在他们碰撞时发生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受到的力一样大B.瘦子受到的力大C.胖子受到的力大D.两人受力的大小无法比较6 划船时,使船向前运动的力是( )A.桨对水的作用力B.水对桨的作用力C.桨对船的作用力D.人对桨的作用力7.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 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 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图7—6中画出雪橇所受拉力的示意图.8. 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7—9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7—10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足球的作用力)( )体验中考1 ( 北京)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和力的作用点.2 ( 晋江)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还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3 ( 成都)图7—19甲、乙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填“甲”或“乙”)4 ( 北京)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7—20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图7—20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实验现象.学后反思附: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课堂检测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D.4 答案: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 答案:A.6 答案:B.7 答案:如图7—7所示.8.答案为A.体验中考1答案:方向2答案:形变运动状态3答案:甲乙4 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松手后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h1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运动和力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运动和力》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什么是运动和力吗?我们身边有哪些力的作用?比如,为什么踢足球的时候球会飞出去?2. 目标设定: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我们的目标是精通运动和力的观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二、观点诠释1. 运动: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不息改变时,我们称其为运动。
2. 力: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它有大小和方向。
3. 运动和力的干系:只有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才会运动。
三、试验探究1. 试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
2. 试验二:通过施加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观察物体的运动状况。
3. 试验三:用小车和斜面进行试验,验证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四、观点深度1. 动能和势能:当物体运动时,它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当物体受重力作用,处于较高位置时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
2. 力的种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3. 牛顿三定律:①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其净力为零;②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③物体受到外力时会产生一个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五、拓展应用1. 运动和力与平时生活:诠释为什么橡皮筋射出去会有弹起来的现象。
2. 运动和力与科技进步:了解摩擦力对机械设备运行的影响,如何减小摩擦力提高效率。
六、教室谈论1. 为什么相同的力用于不同物体,产生的效果会有所不同?2. 牛顿三定律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体现有哪些?七、总结反思1. 运动和力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进修和精通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世界很有援助。
2. 通过今日的进修,我们应该能够更好地诠释一些看似简易,实际涉及浩繁物理学知识的现象。
八、作业1. 完成导学案中的试验记录和分析。
2. 沉思一个与运动和力相关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诠释。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信任大家对运动和力这一观点有了更明晰的熟识,并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诠释一些现象和问题。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导学案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一)主备人:陈世安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基本概念。
2、通过复习让学生够熟练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3、通过复习让学生够熟练掌握摩擦力的概念。
二、学习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 2、二力平衡的条件三、学习难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络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惯性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平衡状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力平衡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二力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一节《力》导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一节《力》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一节《力》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亲自感受力的作用,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常见力的现象。
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喜爱物理、乐于实验、勇于探索身边物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习难点】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学习流程】:1、力的概念、力的大小及单位、(1)、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都有两个物体(共同点);(2)、人、动物、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可以发生力的作用(特点);(3)、互相接触的、不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特点);(4)、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形式有: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
师:请你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与讨论。
然后,把你们对力的认识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等。
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
2、力的作用效果课堂上给学生准备:橡皮泥,小钢珠,磁铁,弹簧,锯条,一张纸,让学生探究。
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举行小比赛,看谁做得好。
压弯锯条、拉长弹簧、撕破纸实验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用手推钢珠,钢珠由静止到运动;用磁铁吸引钢珠,钢珠做曲线运动;实验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拉橡皮筋、提书包,体会一下施力与受力的感觉。
学生通过做上述实验,回答出:手疼、手热、手受到拉力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一、知识点总结:一、力1.力的作用效果:⑴⑵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的改变和的改变2.力的定义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3.力的三要素:力的、和称力的三要素。
因为这三点都会影响力的。
4.力的示意图:(力的表示法:)用一根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5.力的概念: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⑵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⑶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N。
二、弹力力的测量1、弹力定义:2、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任何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有些物体撤去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这样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也有一些物体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如在使用弹簧、橡皮筋等时不能超过它们的弹性限度,否则会损坏它们。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一致。
4、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①弹簧测力计原理: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两看、一调”,“两看”即使用弹簧测力计是先观察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认清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一调”即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线位置,应该先调节指针归零。
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③用弹簧测力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测量前,二是测量时,三是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
三、重力1、重力的定义:2、重力的大小用表示重力(单位为,)m表示单位为 ),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3、g= 物理意义在不要求很精确的情况下,取g= .4、重力的方向:。
《运动与力》导学案
《运动与力》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运动与力的概念、相关定律及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一辆汽车行驶时需要用到引擎的力量?为什么打篮球的时候需要用力投篮?这些现象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二、概念讲解1. 运动的定义: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称为运动。
2. 力的定义: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力,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3. 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力是物体进行运动的原因,力的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方式。
4. 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三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三、案例分析1. 一辆汽车行驶时,为什么需要加速?请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这一现象。
2. 为什么打篮球时投篮的力道越大,篮球的速度越快?请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3. 一个人站在冰面上用力推一个物体,为什么自己会向后滑行?请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解释这一现象。
四、实验探究设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在桌面上推动时所需的力,并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五、知识拓展1. 运动与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运动员比赛等。
2. 深入了解牛顿三定律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场景。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运动与力的基本概念、相关定律和运动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自行寻找相关案例并分析其运动和力的关系,写成短文。
八、拓展延伸在本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验探究深入理解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并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运动与力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为日后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运动与力导学案》
《运动与力》导学案一、导入引言运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力则是导致物体运动的原因。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运动与力之间的干系,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知识概要1. 运动的观点: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我们称之为运动。
2. 力的观点: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3. 运动和力的干系:运动与力密切相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其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1. 运动的三因素:位置、时间、速度。
2.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四、解题示范1. 问题一:一个物体在静止状态时,对它施加一个力,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在静止状态时,如果受到外力作用,将会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其运动状态。
2. 问题二:为什么运动的车辆会因为摩擦力而减速?答案:因为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当车辆运动时,与地面接触的轮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导致车辆减速。
五、练习题目1. 一个小球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是多少?2. 用牛顿第二定律诠释为什么需要用更大的力才能推动一辆装满货物的货车?六、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运动与力之间的干系,掌握了运动的三因素、力的分类和牛顿三定律等知识点。
希望同砚们在课后能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目。
2. 思考并总结生活中运动与力的应用途景,写一篇小结。
八、拓展延伸同砚们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探究运动与力之间的干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运动与力的观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愿大家在进修中不息进步,探索科学的奥秘!。
《运动和力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运动和力》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观点;2. 掌握运动和力的干系;3. 能够运用运动和力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进修重点1. 运动和力的定义;2. 运动和力的干系;3. 运动和力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1. 运动和力的定义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和力是密切相关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运动状态又会影响力的作用。
2. 运动和力的干系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改变,需要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则描述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干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则表明了力的作用具有互相作用的性质,即对物体施加的力会得到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运动和力的应用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与运动和力相关的问题,比如汽车的加速度、物体的受力情况等。
通过掌握运动和力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四、进修方法1.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观点;2. 通过实验,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3. 通过练习题,稳固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
五、进修评判1. 完成教室作业,包括阅读教材、实验报告和练习题;2. 参与教室讨论,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3. 学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运动和力知识的掌握水平。
六、拓展延伸1. 了解牛顿三大定律的具体内容和应用;2. 进修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探讨它们与运动和力的干系;3. 钻研运动和力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运动学、动力学等领域。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提高物理进修的兴趣和能力,为将来的进修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砚们进修顺利!。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下《第七章 运动和力》导学案(推荐)
赵集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7.1 力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预习案【预习导学】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等作用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叫做力。
物理学中力通常用字母表示。
3.我们在讨论一个力时一定存在个物体,一个是另一个是。
因此力不能离开良个物体而单独存在。
如下列图:足球运发动在踢球时,相对足球来说是对施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简称,符号是。
托起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体验1N的力的大小。
〕5.我们将叫做力的三要素.探究案【合作探究】探究一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对桌子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桌子对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在这个过程中手是物体又是物体。
同时桌子是物体又是物体。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4.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探究并思考: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能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吗? 请举例说明。
探究二〔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干什么?〕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用力拉皮筋,皮筋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力 第1节 力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力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学案导学【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任务一: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推土机推土,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
2、力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物体,一个是_________物体。
3、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
4、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__________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等等。
5、阅读课本,力作用的效果部分。
(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认识力的三要素。
1、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
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绘制力的示意图1、在物理学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力:从力的__________沿__________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_________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___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内,力越大,线段应越__________。
2、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__________、______。
3、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_________都表示出来。
《运动和力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运动和力》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运动和力的相关概念,了解力的作用原理,掌握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运动和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贯穿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运动过程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谈论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力的作用,比如我们说车辆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我们划定了一道茧,一个人绕一个固定的圆圈行走。
那么,这些现象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物理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概念引入1. 运动的概念:所谓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根据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性质,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比如摩擦力、压力等;非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比如重力、磁力等。
三、力的作用原理1.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作用,将会产生加速度,即物体的速度将会发生改变。
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为力的大小,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即每一个作用力都伴随着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四、力的计算方法1. 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进行合成,得到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
2. 力的分解:当物体受到斜向作用力时,可以将这个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
分别计算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即可得到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3. 力的平衡: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如果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第七章 运动和力一、力[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力的三要素及其表示方法.[课堂导学]一、力 自学课本23—24页的内容,完成:1.人推车时,人对车施加了作用;手提箱子时,手对箱子施加了______;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对铁钉施加了______。
我们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这种作用叫做____.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如果把前者叫做施力物体,则后者就叫做____________。
有施力物体,必定有____________。
3.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人离墙而去,这说明人推墙时,人也同时受到了墙的作用。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在人推墙的过程中,若以墙为研究对象,是人对墙施加了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___,受力物体是___;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也受到了墙对人的作用,施力物体是____,受力物体是____。
4.力一般用字母___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符号___。
拿起两只鸡蛋的力大约是____N,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______N.*5.当两个物体间存在力的作用时,两物体_________ (一定/不一定)直接接触,如磁力,重力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 自学课本24—25页的内容,完成:如图的情景表明:力可以使台球由静止变为_____,可以使足球由运动变为_____,可以改变排球的运动方向,可以使弹簧伸长.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称为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可见,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2)力可以使物体____________.三、力的三要素 自学课本25—26页的内容,完成:1.把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____________.2.用带有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只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_________.[课堂导练]1.磁铁靠近铁块时,磁铁吸引铁块,这表明磁铁对铁块有___的作用,同时铁块对磁铁也有___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2.足球运动员用脚踢足球,若以足球为研究对象,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是施力物体;若以脚为研究对象,则脚是____________,球是____________。
3.铅球落到泥土地面时,变为静止.铅球因受到地面的作用力____________改变了;地面陷下一个坑,地面因受到铅球的作用力______改变了.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还可以改变的物体的______.4.如图所示,父子俩相持不下,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_都有关。
5.作图:分别画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20N 的拉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6.下列事实中,属于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 A 、客车进站刹车时,慢慢地停止 B 、抛出空中的重物,呈抛物线运动过程C 、人骑上自行车时,车胎被压扁了一点D 、静止的足球,被运动员踢飞了拉力的示意图 拉力的图示12 [课堂检测]1.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这个现象还能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受力物是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受力物是______。
3.如图是“神舟十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1)火箭是靠向后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反冲力升空的,这表明高温高压的气体和火箭之间的作用是_________;(2)火箭在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到升空,并使火箭进入预定轨道运行,这表明对火箭的推力使火箭的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4.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与力的大小有关B .与力的方向有关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与受力面积有关[知识总结]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叫做力。
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注意:(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_______产生力;(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_________会产生力;(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___________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___表示,单位是______,简称牛,符号是___。
两个较小鸡蛋对手的压力约___N 。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_____N 。
3.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____________的改变,______________和改变,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同时改变); (2) 可以使物体____________。
4.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_________,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_;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课外作业] 1.完成课本P26--27页作业题 2.完成配套练习[提升训练]1.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 、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B 、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 、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 、甲、乙同时相对离开2.划船时,使船和浆一起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划船的人B 、船浆C 、河中的水D 、船3.下列各因素中,不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 、作用点B 、单位C 、大小D 、方向4.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5.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 .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B .汽车匀速向右转弯C .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D .降落伞从空中匀速下降6.某人提起某物体所用的最小力是1N ,这个物体可能是 ( )A.两个鸡蛋B.一只鸡C.一只羊D.一头猪[上节知识回顾]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____。
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物理学中力用___表示,单位是______,简称牛,符号是___。
两个较小鸡蛋对手的压力约___N。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_____N。
2.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 可以使物体____________。
3.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_________,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_;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弹力力的测量[导学目标] 1.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3.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课堂导学]一、弹力阅读课本P28“弹力”的有关内容,完成:1.物体______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______形变和______形变。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______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是不会恢复原状的,这种形变叫做______形变。
2.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___力。
3.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接触面且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悬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指向悬线_______________.二、测力计阅读课本P29“测力计”的有关内容,完成:1.弹簧受到拉力或压力而发生形变,在一定范围内,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测量力的.2.观察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①量程是_______________;②分度值是_______;③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若没对齐,使用前应先进行______;3.使用弹簧测力测量力时:①应先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若没对齐,使用前应先进行______;②测量时,要让力的方向沿着螺旋弹簧的____________方向;③读数时,读指针靠近的刻度值.动手操作:①测出你手中钩码的重力是_____;②测出物理课本的重力是_____;③在桌面上水平匀速垃动物理课本,读出所用的拉力是_____.[课堂导练]1.测量力的工具叫__________。
在物理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__测量力的大小,它是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就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______。
2.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1)分析表中数据知,弹范围在____________.在弹性限度内,每增加1N的力弹簧伸长___cm.(2)经分析数据得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___比(填写“正”或“反”);(3)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1314 3.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原理测量力的B.测量时应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4.作出右图中小球所受细线的拉力的示意图。
分析:小球所受细线的拉力,这个力是______施加给______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所以这个力要画在______上,且方向向___.5.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地面的支持力的示意图.分析:足球所受地面的支持力,这个力是______施加给______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所以这个力要画在______上,且方向向___.[课堂检测]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弹力.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分度值是_______, 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N.3.一木块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作出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示意图.分析: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这个力是______施加给______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所以这个力要画在______上,且方向向___.4.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要点总结]1.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_来测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