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灵岩寺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说灵岩寺1
图说灵岩寺1
多次去过长清灵岩寺,但是仍旧对其知之甚少,近来对佛教知识研究了一些,整理了这一份关于灵岩寺的资料,可惜的是找不到千佛殿40尊罗汉的材料,如果哪一位同志再
去灵岩寺,请把这40尊罗汉的材料记下来(至少记下他们
的尊号)给我,不胜感激。
灵岩寺坐落于泰山西北麓,位于济南长清区万德镇境内。
距济南45公里,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设灵岩寺出口)在其侧穿过。
灵岩寺位于灵岩山之阳的崇山峻岭之中。
寺院依山势构筑,参差错落,隐现于群山环抱之中。
整个寺院依山就势,共有殿宇三十六处,亭阁十八座。
明代学者王世贞有“灵岩为泰山北最幽绝处,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之说。
灵岩山
方山
灵岩山,其主峰青壁四削,呈方形,故原名“方山”。
又
因似“印符”,又称“玉符山”。
相传东晋时高僧郎公来此说法,听者千人,山石为之点头,听众将此事告诉朗公,朗公说:此山灵也,不足怪。
山遂名“灵岩”。
灵岩山居中,群山环抱,重峦叠嶂。
北有宝山、黄尖山,东为灵辟峰、朗公山、棋子
岭,南是黄岘山、明孔山、如来顶,西乃鸡鸣山等。
寺因山得名。
灵岩寺始建于前秦苻坚永兴年间(357-358年),开山祖师为朗公和尚。
据《灵岩志》载:“苻秦永兴中,竺僧朗卜居于此,始建精舍【注】十数区。
”北魏太武帝灭佛,朗公所建精舍被毁。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法定禅师先建寺于方山之阴,曰“神宝寺”,后建寺于方山之阳,曰“灵岩寺”。
当时,寺院建在山腰甘露泉侧,规模不大。
至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高僧慧崇将寺迁建于今址。
宋代,真宗赐名为“景德灵岩寺”,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名为“十方灵岩禅寺”。
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又赐名“崇善禅寺”。
至唐朝时,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楼霞寺并名,被誉为“天下寺院四绝”。
现寺内唐代文物众多,有鲁班洞、功德顶、证盟殿、石窟造像、辟支塔、慧崇塔、千佛殿、御书阁、李北海撰书的《灵岩寺颂碑》、钟鼓楼、墓塔林等。
该寺历代祖师有前秦朗公、北魏法定、东晋竺僧朗、初唐慧崇。
至宋朝时灵岩寺传法宗师有琼环(重净)、仁钦(净照)、妙空(净如)等。
【注】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释迦时,有竹林精舍,祗园精舍,祗树给孤独园,鹿野苑等精舍。
精舍的面积不分大
小,不一定是小的地方才称为精舍。
楼霞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楼霞山中峰西麓,距城17公里,是我国佛教著名圣地之一。
楼霞寺得名于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之号——“楼霞”。
楼霞寺又是唐朝鉴真和尚足迹所至之处,所以在寺内的藏经楼院内专设“鉴真和尚纪念堂”。
南朝五公贵族大都崇信佛教,对楼霞寺多次扩建。
隋统一江南后,又在寺旁建舍利木塔。
唐高祖李渊改寺名为“功德寺”,并增建四十九所琳宫梵宇,楼阁恢宏,殿宇壮丽。
至此,楼霞山与山东灵岩、天台国清、荆州玉泉并称为“天下四绝”、“天下四大丛林”。
到万德镇境内,新建的灵岩寺胜景坊出现在路东。
从此牌坊到灵岩寺山门止,有一段漫长的路,沿途风景如画,名胜甚多。
如鸡鸣山,山巅形似鸡冠。
相传,昔有盗贼,夜过其下行窃,忽闻巨鸡鸣晓,震慑山岗,贼怖而从善,故称鸡鸣山。
该山景色秀丽,为旧时灵岩十二景之一。
灵岩寺第一道山门
金舆谷西口有一石坊(与鸡鸣山相对),名曰“灵岩胜境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此坊四柱高耸,柱础石鼓夹抱,柱的顶端“朝天吼”昂天,额枋横贯,上镌清乾隆皇帝御笔“灵岩胜境”,它是进灵岩景区的第一道山门。
朗公石
进入灵岩寺景区,向东遥望,会隐约发现山巅上有岩石突兀,形似一老僧,身披袈裟,手拄禅杖,在山路上行走,后面跟着一群信徒,这就是朗公石,是灵岩寺的奇景之一。
朗公石在灵岩寺东南,一线天南约l公里处。
相传前秦时,朗公曾来此说法,石为之点头。
据此,山前怪石称朗公石,说是朗公的化身。
大石桥
由此向里,大沟横卧,架以石桥,名叫“崇兴桥”,又名“崇福桥”、“通灵桥”,或俗称“大石桥”。
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由灵岩寺方丈仁钦重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今建桥碑尚在。
建桥碑为北宋末年著名学者画家郭恩撰文,其子郭升卿书写,字体颇佳,效法“兰亭”。
碑阴有飞白体“灵岩道场”四字,为北宋元丰年间尚书兵部郎中王临书写,系主碑补刻。
群仙朝笏
溪涧深邃险峻。
放眼南望,峰峦叠翠,巨石嶙峋,谓之“群仙朝笏”。
明孔山
其中一峰,有孔穴穿透,犹若翠屏之上悬挂着一轮圆月。
此山,名“明孔山”,亦为“灵岩十二景”之一。
相传,法定禅师来此创寺之时,路途艰险,阴森可怖,他面山诵经49天,感动了神灵,阳光将山穿透,使他得以进山找到建寺之地。
明孔桥
沿路前行,又有山沟横卧,上架一桥,称“明空桥”,俗谓“小石桥”,明代重建。
明代重修,清乾隆间修葺,桥头古柏蓊郁,远望如搭的松门,故有“对松桥”之称,是僧侣迎客的地方。
对松山
桥北有山,松柏郁森,曰“对松山”。
滴水崖(雨花岩)
桥南有崖,泉流淋漓,叫“滴水崖”。
崖石嵯峨,状如抱厦,泉洒如雨。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弘历皇帝游览至此,赐名“雨花岩”,并挥笔写下“雨花岩”3个大字,后将其名镌刻于碑,碑侧建亭,并定为“灵岩八景”之一。
黄茅冈(接官亭)过明空桥为“黄茅冈”,路旁有众多巨石,似龟背,从远处看去又像群羊。
石上建黄茅冈亭。
昔日,僧人在此迎客,故又名“接官亭”。
黄茅岗上有黄茅亭,是古代灵岩寺僧侣迎客接官的地方。
据传,宋代诗人苏轼游灵岩时,醉倒在此,作诗道:“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苏轼诗碑,亦称醉碑,现砌于寺内御书阁前墙内。
饮马沟
饮马沟在黄茅亭东,又名北溪。
寺内诸泉之水汇合于此
溪西流。
宋真宗游灵岩时,曾在此饮马而得名。
据清《灵岩志》载:宋徽宗赵佶游灵岩至此溪时,所乘御马见沟中流水即昂首狂嘶,牵马人便解鞍卸辔,饮马于此,马入水,人见水中有青螭鼓鬃,认为是御马现形于水中。
传说荒唐,但饮马沟由此得名。
沟东有虎溪,传说寺内高僧卓锡送客不出山门,至此溪而止。
新石桥
饮马沟上架桥,名“新石桥”,新石桥为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释圆桂建造。
桥栏望柱上雕刻有形象逼真的石狮,桥头北面崖壁上嵌“十里松”大字石刻,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户部主事刘亮彩所书,桥下为饮马沟。
十里松
数十株古柏,在路之两侧,枝桠搭连,远看似门。
古柏树龄有五百年以上,名曰“十里柏”。
石壁嵌有明万历年间书画家、历城人刘亮采所书“十里松”大字石刻,昔人讳“悲”之音,所以称“松”。
大灵岩寺碑
大灵岩寺碑原嵌于广场戏楼前,今位于灵岩寺山门西南处,成为迎接游客的标志。
“大灵岩寺”四字,系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西夏人、山东肃政廉访副使文书讷书丹。
碑阴镌蒙古僧家奴跋语。
广场东侧山岩石壁上,有清乾隆皇帝
手书诗刻多方。
至此,便到达佛门胜地灵岩寺。
【注】朗公(竺僧朗、僧朗)
僧朗,京兆人,也就是今天西安一带的人。
他年少时就到外地游方问道,后来出家为僧。
年长之后从外地回到长安,专门从事佛教的讲说。
在这段时间里,僧朗拜当时的著名西域高僧佛图澄为师,学习天文地理以及其他谶纬之学。
公元351年,为了躲避永嘉之乱,僧朗来到山东的泰山地区。
僧朗见泰山清幽安宁,于是就在此地建立了一座寺院,这就是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朗公寺。
后来,僧朗又在玉符山(又名方山)建立寺院,这是名闻天下的灵岩寺的肇始。
灵岩寺的建设,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所以规模发展得很大。
与僧朗有关的神异很多,如《高僧传》上记载:一天,应施主的要求,僧朗与大家一同参加佛事活动。
在途中,僧朗告诉大家,说他们的衣物都被盗贼偷走了,大家都不相信僧朗的话。
直到佛事活动结束后,才发现僧朗的话是真的。
于是,大家都很佩服僧朗,认为他是得道高僧,有神通之力。
僧朗刚到泰山建立寺院时,当地很荒凉,时常有猛虎出没,伤害路人。
于是,僧朗就运用法力,使得猛虎归附。
从此之后,泰山之地的猛虎不再伤人。
另据《神僧传》记载,僧朗在寺中说法时,前来听讲的僧俗很多。
有一次,僧朗讲得特别精彩,山上的石头都为之点头。
弟子将此事告诉了僧朗,
僧朗说:“此山灵也,为我解化,他时涅槃,当埋于此。
”据说,这就是灵岩山和灵岩寺的由来。
即使在僧朗死后,围绕他的神异也很多。
《高僧传·法瓒传》记载:“(朗公寺)三度废教人无敢撤,欲有犯者,朗辄现形以锡杖挞之,病困垂死,求悔先过,还原如初。
”这就是说,当时佛教三次遭到磨难,但没有人敢毁坏朗公寺。
如果有人要不利于寺院,僧朗就会出现,并且用锡杖打他,直到其病困将死。
如果这时向僧朗忏悔求饶,那立刻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可见,笼罩在僧朗身上的神异色彩多么浓厚。
僧朗创立的寺院,戒律精严,名冠一时,僧朗也成为山东地区的佛教领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同时,泰山地区屡遭兵难,统治者轮番替换。
但无论哪一方控制了这一地区,都积极与僧朗联络,希望借助僧朗的力量实现各自的目的。
乾隆皇帝多次前来灵岩,留下众多墨迹。
寺门外山崖上就镶有多块乾隆御碑,名“御碑崖”。
镶嵌于灵岩寺大门外的岩壁上的乾隆御笔碑文:
(一)
难穷匣玉藏符玉,且置南灵礼北灵。
千载松仍笼古殿,一溪水自绕岩亭。
闲云不系心同淡,法乳无根性与渟。
山鸟山花皆传偈,何妨色色复形形。
灵岩寺三叠前韵
辛卯仲春下瀚御笔
【说明】此碑高l50厘米,宽l00厘米,系清高宗弘历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l771年)仲春下游御题。
诗文共6行,满行l3字,字径ll×8厘米,行书体。
(二)
烟霞朝暮传心印,泉石古今惬生灵。
不二殿旁法松郁,成双门外刹竿亭。
风来檐角虚铃语,春入山根新水渟。
此是色空无著处,作么更觅梵王形。
灵岩寺再叠前韵。
乙酉新春,御笔。
【说明】此碑高150厘米,宽l40厘米,系清高宗弘历于乾隆乙酉年(公元l765年)新春御题。
诗文共8行,满行9字,字径ll×8厘米,行书体。
(三)
绅衿处处设经坛,祝嘏同钦是所欢。
绞缚黄棚称茂庆,便宜白社得施檀。
泉因卓锡春犹喷,松为取经东向横。
安辇奉行益康健,瑞徵彤史得纸看。
辛卯仲春灵岩礼佛作,御笔。
【说明】此碑高180厘米,宽l00厘米。
系清高宗弘历于乾
隆三十六年(公元l771年)仲春至灵岩礼佛时御题。
诗文共7行,满行l2字,字径11×8厘米。
行书体。
(四)
空色由来一归幻,北南何碍两称灵。
虽无负钵千秋蹟,却有柏松百丈亭。
岩是雨花耸垒嶵,泉犹卓锡贮澄净。
山僧纵不通禅教,解读几经便换形。
灵岩寺四叠前韵。
丙申暮春中擀,御笔。
【说明】此碑高l30厘米,宽85厘米,系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l776)暮春中、擀御题。
诗文共6行,满行l3字,字径7×9厘米,行书体。
(五)
东西路径原一路,南北灵岩有二灵。
岂必长卿重赓句,依然元奘尚留亭。
漫云逝水如其法,试看石泉镇此淳。
调御丈夫独无语,由他色色与形形。
六叠前韵作
甲辰仲春上澣,御笔。
【说明】此碑高l70厘米,宽80厘米,系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l784年)仲春上澣御题。
诗文共6行,满行l2字,字径l2×8厘米,行书体。
(六)
同易在低难在高,何来极顶穴居遭。
东郊正此需春雨,咨尔白云莫慢韬。
丙申暮春中澣,御题。
【说明】此碑高l04厘米,宽50厘米,系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l776年)年暮春中澣御题。
诗文共4行,满行8字,字径7×5厘米,行书体。
金刚殿(二山门)灵岩寺山门是金刚殿,现为清代遗物。
天王殿是二山门,因殿内有护法四天王而得名。
山门殿(金刚殿)
灵岩寺山门称“金刚殿”,约为元代创建。
门前两侧置清初石狮一对,昔日还立有“千崖”、“万壑”石碑,由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山东左布政使张钦书丹,门后也立二碑,镌“绝俗”、“持戒”四字,为明隆庆年间李复初手笔。
殿内供护法天神二尊,右为“那罗延金刚”,左为“密执金刚”,手持宝杵,威武刚猛。
左像怒颜张口,右像忿颜闭口,怒目睁视。
山门殿之护法天神俗称为哼哈二将,佛教经典中是没有这种名称的。
门内清溪东西涓流,上架三桥,东曰“虎溪”,中曰“聚善”,西曰“接引”,皆为建寺时建造。
寺内僧人送客至此溪则止。
天王殿
天王殿,亦称弥勒阁,殿中央供奉天冠弥勒,背后供韦
驮菩萨,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北方多闻天王,一手持雨伞、一手持银鼠;西方广目天王,手缠绕小龙。
宝剑、琵琶、雨伞和小龙分别象征风、调、雨、顺。
弥勒菩萨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南天竺人。
我国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
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
’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韦驮梵文又名违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
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
传说佛涅槃时,有一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故为护法神将,世称韦驮菩萨,形象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冑,手持金刚杵。
天王殿前的石碑
天王殿前的石碑右为金世宗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所颁御碑,此时北宋已亡,金入主中原,时当南宋乾道二年,碑文内容为保护灵岩寺、禁止砍伐林木的昭告,昭告中将灵岩与五岳并列,可见其地位之尊。
此碑可看作八百多年前的环保证据。
左为明英宗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所立,内容为规范寺院秩序。
钟鼓楼
钟楼、鼓楼,为北宋末年寺内住持妙空创建,现在的建筑是清朝改建的,钟楼内悬挂的是明正德六年(1511年)住持正昂和尚铸造的铜钟一枚,重量达5000斤。
我们常说暮鼓晨钟,就是说晚上僧侣上晚课的时候敲鼓,上早课的时候敲钟。
暮鼓晨钟出于唐朝李成用的《山中》一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钟鼓原来都是佛教的法器,据说当年佛祖讲经的时候大家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佛祖就创立了这项暮鼓晨钟的规定。
后来汉传佛教进行了引申,每天的清晨,起床前要“先敲钟再敲鼓”,敲钟是为了超度死去的人,使他们在另外的世界不用受苦.晚上静止的时候要“先敲鼓后敲钟”敲鼓是为了保佑活着的人享受幸福的生活,永保太平。
每年除夕夜的钟声是最值得大家期待的,那时要敲响108下,来去除人间的所有烦恼。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原为宋代的献殿,在千佛殿南偏东处。
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住持僧仁钦创建,内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和菩萨像,是寺僧诵经的地方。
五花殿遗址
五花殿遗址位于大雄宝殿以北,宋代由琼环长老创建。
五花殿,又名五花阁,原来的五花殿为两层:上层供奉横三
世佛即:药师佛(居左)、释迦牟尼佛(居中)和阿弥陀佛(居右);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
下层供奉圆通菩萨。
进深五间,四面各有一门,门下各探出一个龟首,四周回廊壮丽,可惜毁于清末大火。
现在仅存门前宋代的八棱石柱及覆莲柱础。
百事如意树(即摩顶松)
摩顶松,在千佛殿之南。
四周砌以石栏,旁嵌明代嘉靖年间山东巡按监察御史张鹏所题“珠树莲台”、“名山胜水”大字石刻,以及乾隆皇帝御书“摩顶松”字碑和御制图诗碑。
清康熙《灵岩志》对此松即已记载:“大可数围,内空外窍,老杆尽枯,孙枝独茂,翠色欲滴,苍古可爱,真不老物也。
”僧人将玄奘的传说附会到本寺,称当年大唐玄奘去西天取经,临行时,手摩此松顶曰:吾西去求佛,汝枝西长;归时,东向,使吾门弟子知之。
玄奘走后,树枝年年西指,一年忽东指,弟子西迎,玄奘果然归来,得佛经六百部。
“摩顶松”由此得名。
谓之青松,实为翠柏,因“柏”“悲”同音,其意不祥,故改之。
柏树树枝都偏向一侧,就象一支如意。
后来寺内僧人为图吉利,便在柏树两侧各栽柿树一株,一株大柿树,一株小柿树,取“大事小事,事事如意”之意。
柿树一株叶大,一株
叶小,十分秀丽,与苍劲古柏相映成趣,被列为“灵岩八景”之一。
一帆风顺树
千佛殿
千佛殿为寺内主要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8年),明代重修。
殿阔七间,单檐歇山顶,斗拱错落,雕梁画栋。
檐下多棱石柱、复莲柱础均为唐代遗物。
千佛殿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后历代都拓展,重修。
殿内迎门端居于高台莲花座上的三尊大佛像叫“三佛同殿”,也称“三身佛”。
中间的主尊为毗(pí)卢遮那佛即“法身佛”,坐于高莲座上;左尊为卢舍那佛即“报身佛”;右尊是释迦牟尼佛即“应身佛”。
三尊佛像体态丰满,和蔼可亲,使人体会到大慈大悲、消灾祝福、可敬可亲的感觉。
殿内的毗卢遮那佛,宋治平年间塑,坐于莲花宝座上,每一莲叶象征着一个佛的国土,整个莲台就表现了佛教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
左为卢舍那佛,右为释伽牟尼佛,均系铜像,铸于明代。
千佛殿四壁有上千尊约30厘米的小佛像,多为木雕,少数为铜铸,故称“千佛殿”。
现存已不及半数。
这千尊佛像
都围绕着毗卢遮那佛,其寓意为“千佛绕毗卢”。
毗卢遮那佛也译为遮那佛,由于毗卢遮那的意译是光明遍照、遍一切处;大日,所以在密宗里佛也被尊称为大日如来。
据《华严经》称,在北方天空中有“莲华藏世界”,是佛报身的净土,也就是说,那儿只住着佛和菩萨,是个“佛国”。
毗卢遮那佛就是莲华藏世界的教主。
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的40尊罗汉像,每尊高约1.1米,加上坛座共1.55米,整体上与真人大小一致。
根据寺内现存木牌题榜,这40尊罗汉中29尊为释迦牟尼弟子、印度高僧,11尊为中国高僧,有慧远、慧可、慧崇、还有灵岩寺历任住持等。
这批罗汉像多数塑于北宋,少数塑于元、明两代。
1981~1983年,对罗汉塑像进行维修,从部分塑像体腔内发现一批铜镜、钱币、丝制内脏、墨书题记。
其中一身以宋熙宁三年(1070)铸造的铁罗汉为内胎,从而确知,40身罗汉非同时所塑造。
据碑记等推断,罗汉像初为32身,塑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可能设于般舟殿中,元致和元年(1328)曾加妆塑,后该殿倾坍。
明万历十五年(1587)重修千佛殿,约于此时,将残存之宋塑罗汉27身迁入殿内,并增塑13身。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最后一次妆銮,即今日所遗存之塑像面貌。
据现存木牌题榜称,其中除罗汉外,有11身为高僧及祖师像。
梁启超游览至此,赞叹为“海内第一名塑”。
勒赐十方灵岩寺碑
天王殿殿外东侧有一块北宋熙宁三年即1070年的《勒赐十方灵岩寺碑》,上面写着今后“…选差有德行心力僧一名充寺主,及许令于在京或外处指摘五七人,同共寺院住持勾当…”。
碑文记载了当年宋神宗赐灵岩寺为十方禅院,确定行祥为寺院主持,碑的后四行中有王安石的名字,在北宋,朝廷对灵岩寺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从碑文中可以知道,确立主持需要很多部门的确认,以及皇帝的钦定;这是金代的《田园记碑》,碑额有党怀英书写,文章是济南人周弛所作,由赵枫书写,是金代的名碑,碑后有灵岩寺的四方地界地图,是我国古地图的珍品;
开堂疏
千佛殿侧有一古石碑,嵌于墙内,曰“开堂疏”,所谓开堂,指新任命的住持入院时,开法堂宣说大法,除僧众外,地方官员须出席,为寺院重要佛事。
碑文如下:
请涤公开堂疏碑
山门知客僧宗秀道磷立石,僧义瑄书。
左平章政事,今请涤公长老住持济南府十方灵岩禅寺,为国
焚修,开堂演法,祝延寿者。
如达摩不西来,孰能荐祖?卢公既南渡,始见分枝。
虽无毫发示人,要在乘风取证,例开法施,各踞名坊。
厥有济南灵岩佛寺,利洽邹齐,襟吞兖鲁,一百年丛林,浩浩三千里,香火憧憧,飞阁莲宫,粹容金晃,不期伟匠,焉振宏纲。
伏维涤公长老,守文三代,接武四禅,应历下之机缘,续方山之胜蹈。
遂使白莲真迹,无根而郁郁腾芳;青社余光,不镜而绵绵照世。
正好高提祖印,独步大方,祝吾皇万载之昌图,继古佛一乘之慧寿。
谨疏。
大定二十三年九月日疏。
金紫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宗国公浦察通。
【说明】此碑在灵岩寺般舟殿前,立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
碑通高200厘米,宽l00厘米。
碑阳文l3行,满行31字,凡240字,字径5厘米,正书。
额篆“开堂疏”横列3字,字径l6厘米。
此疏请者为左平章政事蒲察通。
左平章政事,即丞相之副手,可见其礼之隆。
般舟殿遗址
般舟殿遗址位于千佛殿北面,是唐宋时期的建筑遗存,发掘出高大的台基,台基底部石砌部分为唐代遗迹,上部砖砌部分为宋代遗迹。
从石柱的布局看,般舟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置有三尊佛像的佛台,两侧及后部砌有罗汉台,地面布石质柱础,有两座柱础饰龙凤花纹,雕刻精湛,纹饰华美。
殿前为月台。
遗址前曾出土一座唐开元二十三年(735
年)建造的龙虎纹饰楼阁式石佛塔和两座雕饰极为精美的唐代八角经幢,以及部分石佛头像,均是佛教艺术的精品。
【注】“般舟”指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又名佛立三昧,意谓修此三昧,能见十方诸佛立于其前。
修时不坐不卧,除用食之外,均须经行,不得休息,为佛法中最艰苦的修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