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新课标)
![七年级下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a7a34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2.png)
七年级下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新课标)背景介绍《华南虎》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华南虎这一瀕危动物的现状和保护情况,旨在唤起学生对瀕危动物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瀕危动物的相关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意识。
教学目标•了解华南虎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情况;•引导学生在情感思考中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语言表达、信息获取能力;•学生掌握用英文介绍瀕危动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华南虎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情况;•英文介绍华南虎的能力。
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情感教育策略;•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第一步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华南虎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华南虎的特征,让学生能够形象地认识到它们的美好和可爱。
第二步探究瀕危动物的报告(15分钟)•学生分组,在教师的帮助下,查找有关瀕危动物报告的相关资料,掌握瀕危动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瀕危动物、瀕危动物的保护、保护瀕危动物有哪些方法等内容。
•班级展示学生查询所得的有关瀕危动物的报告,并就学习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受展开讨论。
第三步瀕危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20分钟)•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模拟一次瀕危动物保护协会的会议,分析华南虎的生存现状,并根据情境,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探讨诸如区域保护、生态修复、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分享小组名人演说,分享小组议论文等方式,将学生和教师参与到保护计划的思考和制定中。
第四步英语学习环节(20分钟)•学生阅读华南虎的英文介绍。
•学生请教老师,学会如何把汉语中的词汇翻译成英语,并且在班级中分角色进行英文介绍华南虎的演讲。
第五步形成评估(10分钟)•学生在形成性评估中填写反思表,反思本课对自己的提高与收获;•教师利用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精华,提高课程的效果,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课后作业1.请探究一个瀕危动物,并制作一个小报告;2.学习整理文集与名人事迹等资料,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和思考。
28华南虎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
![28华南虎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7bf7c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c.png)
28.华南虎牛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2.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讨论,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与德育:1.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2.感受华南虎执着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激发自己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华南虎”的形象及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虎激发兴趣1.视频观虎:观看视频短片,谈老虎的印象。
2.文化谈虎→虎虎生威、狐假虎威、龙盘虎踞、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谈虎的印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虎应该是怎样的?)→充满活力的、勇猛、凶悍二、读虎感受具体形象1.学生自由朗读,比较老虎形象。
2.结合课文里的具体语句,用“我从,看出这是一只的老虎”来表述。
→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①高傲不屈。
关键词句:安详..地卧、一概不理→品读明确:表现老虎对观众的不屑鄙夷,表现它高傲的灵魂和作为百兽之王的骨气、尊严。
②向往自由。
关键词句:梦见苍苍莽莽的山林。
③勇于抗争。
关键词句:和着热血咬掉一道一道血淋淋的沟壑3.小结归纳:刚才我们读出一只怎样的老虎?→生: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师板书)(具体品味诗句,朗读指导)三、思虎悟虎(探究主旨)1.结合背景,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
(出示诗人资料)2.揭示主旨:诗人以华南虎作为一种象征,表现对困境中不屈人格和对精神自由的极度渴望。
3.再读诗歌,感受诗人对自由不屈的精神的崇敬和赞扬。
4.联系生活,畅谈具有“华南虎”被囚禁但又有“不羁的灵魂”的人。
四、总结1.畅谈学后感受。
2.齐读短诗,师生共勉。
五、布置作业完成校本练习。
28华南虎教案教案2
![28华南虎教案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517a7fe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7.png)
28华南虎教课目的1、培育学生经过鉴识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诗的内容及感情。
2、朗读品尝诗歌,认识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赏识诗歌的形象。
3、培育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感情。
课前准备生: 1 、熟读课文,解决字词。
2、采集有关华南虎,虎的资料、图片。
3、采集有关虎的成语和咏虎的诗歌。
师: 1 、选择合适本诗的背景音乐。
2 、投电影。
教课流程一、导入新课,比赛激趣老虎,向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 ,它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描述抒怀的素材。
此刻就请同学们把自己采集到的有关猛虎图,咏虎诗及对于虎的成语,展现一下(同学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展现的多,教师总结比赛结果。
)虎,以它的威猛,尊贵的气质震惊人们的心灵,可是,笼中之虎会是如何的呢?今日,我们一同走进诗人牛汉的《华南虎》,感觉它的心里世界。
二、朗诵课文,创造氛围1、范读,配放背景音乐(背景投影显示)(学生听读,赏识,品尝语气、节奏,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诵。
(可采纳多种形式读,进行朗诵比赛,要修业生要投入感情,这样,学生在读中意会,读中感觉,进一步掌握诗的内容。
)三、问题研究,整体感知(投影显示)1 、华南虎在诗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2、如何理解本诗最后一段的意思,谈谈在华南虎的形象中包含着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朗诵课文,理清构造,而后小组合作研究,代表沟通,教师合适进行背景介绍。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育学生整体感悟主题的能力,精心设计问题,指引学生从不一样角度去回答以下问题,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创见、独见。
明确华南虎的象征意味,它所代表的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诗人借虎喻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考虑: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当超越磨难,拒绝庸俗,抵挡堕落,奋然前行,进而认识这首诗表达的深层含义。
四、赏析品尝,怀疑问难(投影显示)1、如何理解加线词语的含义①是辱没的心灵在抽搐吗?②仍是想用尾巴抽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看法?③我惭愧地走开了动物园。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华南虎》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华南虎》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7c8fb95fbfc77da369b114.png)
华南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鉴赏诗歌形象,在朗读中感悟老虎不羁不屈的形象。
2.学习诗歌凝练新颖的语言,能鉴赏生动的词语和优美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1.朗读诗歌,感受这首诗浓厚的象征意义。
2.学会通过鉴赏关键词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及感情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人格。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预习,初步感知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华南虎相关内容。
老师: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教学难点诵读品味诗歌,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品味全文,了解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虎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描绘、书写的常用素材,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牛汉笔下的《华南虎》不只是描绘了华南虎本身,更重要的是给华南虎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
二、走进作者,资料助读华南虎是现代虎的八大亚种之一,为中国特有,所以又称中国虎。
原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西南等广大地区。
体型较小,尾较细短;毛较短;毛色较深;身上有黑色条纹,宽而密集,体侧常出现上下两纹相接连成的菱形纹;毛皮幅大艳丽;性格凶猛,动作敏捷。
华南虎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然而今日,华南虎的分布范围日益缩小,存活数目极少,野外数量不过20只左右。
目前,华南虎已被国际上列为世界最濒危和第一需要保护的物种。
三、朗读诗歌,感知华南虎1.学生听读课文,初步感知华南虎形象。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标出生字生词,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出老师读得怎样。
2.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读出感情。
教师提示: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歌颂华南虎时,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对华南虎怜悯时,要读得深沉些。
3.学生比读(可配背景音乐)、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2f81ebb68a98270fefa16.png)
28、《华南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本剧中的老虎禁不住人类的诱惑,失去了虎威。
但是,并不是所有被囚的老虎都这样。
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
虎,以它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播放课文配乐朗诵录音。
二、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期间,当时诗人被迫在一个“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那时,人们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束缚。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诗。
三、诗文赏析:1、先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节奏和感情,并为生字词注音。
栅栏(zhàlan)斑斓(bān lán)呵斥(hēchì) 抽搐(chù) 趾( zhǐ)爪铰(jiǎo)掉沟壑(hâ) 不羁(jī)2、自由朗读这首诗,(2分钟)思考:问题一: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我”看到的这只在笼中的华南虎是个什么形象?请用诗文中的原话概括。
华南虎处境: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滴血的趾爪3、齐读第三节,教师点拨节奏和重音。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二:观众在老虎面前和诗人眼中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使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向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
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
![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b2fe8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6.png)
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课程背景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之一,分布在我国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但是,由于野外生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南虎生存面临很大的困境。
为了保护华南虎,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华南虎的基本信息,如外貌、习性等;2.能够理解华南虎的生存状况,知道它们生存的重要性;3.能够表达自己对华南虎的保护意见和行动。
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华南虎的生存现状以及保护的重要性;2.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对华南虎的关爱之情;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华南虎的保护问题;2.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环保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和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华南虎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华南虎的外貌和生存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华南虎的看法,引导学生关注华南虎的保护;3.个案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关于华南虎的情境,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案;4.情景模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现实情境进行模拟表演,模拟如何保护华南虎。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介绍华南虎的基本信息,如外貌、习性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展示华南虎的图片、视频等。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华南虎有什么了解吗?”2. 学习环节(1)华南虎的生存现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视频展示,向学生展示华南虎的现状。
询问学生华南虎的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华南虎的保护状况和生存困境,引导学生关注华南虎的保护问题。
(2)保护华南虎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了解保护华南虎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保护华南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如加强野外动物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加强野生动物的培育等等。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华南虎的意义以及保护动物的意义。
3. 总结环节通过学生的表现,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在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保护华南虎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二十八 华南虎教学设计
![二十八 华南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9e74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f.png)
二十八华南虎教学设计1. 引言华南虎是我国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野生华南虎种群之一。
如何增强学生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一个华南虎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能力。
2.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华南虎的生存环境和生境条件;•能够理解保护华南虎及其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能够掌握当发现生态环境破坏或发现野生动物受伤或被捕时的相关应对措施;•能够设计并实施对现有环境中华南虎种群的调查和保护计划。
3. 教学内容3.1. 背景知识3.1.1. 生态环境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起源和意义,理解当地华南虎的生存环境和生境条件。
3.1.2. 野生动物保护学习重要野生动物的保护法规和其它有关条例法规。
3.2. 活动3.2.1. 执行保护任务在学习了华南虎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法规后,组织学生实施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当地的华南虎种群设计具体的保护计划。
执行保护任务期间,要重点关注重要的动物和植物资源。
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考虑到和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生存威胁性等。
3.2.2. 研究生态系统组织学生对现有的华南虎种群进行考查和科学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要关注到运作中的核心概念,如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
3.3. 后续内容3.3.1. 实施计划根据对华南虎种群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执行保护计划,为华南虎的存活繁殖和生存环境提供帮助。
其需要去协调相关部门和社区和自然考虑并从其反馈。
3.3.2. 跟踪进展跟踪当前和计划实施后的数据,以网络和其他媒体为渠道,为更多地人传递有关华南虎乃至自然保护的信息。
4. 教学反思华南虎教学设计应该以让学生理解和增强对现有野生动物和植物的重视度作为目标。
通过对华南虎种群的生态、生存环境环境和保护计划的学习,我们可以为学生带来一种自然科学的学习体验。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相关行为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真实生活学习和实践提供重要支持。
人教版语文七下6.28《华南虎》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下6.28《华南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80dd163968011ca30091d3.png)
章、节
第六单元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重点
难点
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
华南虎高傲不羁,虽身陷囹圄,骨子里却涌动着威严,反抗压迫、威逼、囚禁它的人们,追求自由独立。
3、对华南虎,“观众”和“我”各持什么态度?你对“我”和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观众”这是一个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在诗中他们只是一群苍白、概念化的符号。是冷漠、愚昧、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真实写照。
三、检查预习
1、请学生说一些有关虎的成语、故事俗语。
生龙活虎 龙腾虎跃 龙盘虎踞 虎视眈眈 狐假虎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武松打虎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学生欣赏几幅有关老虎的图片,然后说说自己对老虎的印象。
四、整体感知
1、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
这只美丽而强健的华南虎,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远离了山林。
是“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作一场灵魂的追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
这首诗写于一个最没有诗意的时期70年代初,表现了在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超越那个特定的时代,即使在今天,这首诗也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想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的人们,应该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
28华南虎
![28华南虎](https://img.taocdn.com/s3/m/cd13050ea76e58fafab003fe.png)
1、华南虎在诗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诗句加以说明。
2、怎样理解本诗最后一段的意思,说说在华南虎的形象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理清结构,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代表交流,教师适当进行背景介绍。)
明确华南虎的象征意味,它所代表的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诗人借虎喻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思索: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从而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深层含义。
7、文章结尾的段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是“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做一场灵魂的拷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
明确: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它限制自由,代表邪恶。
6、为什么“我”认为“观众”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
明确:他们不知道自己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便的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在他们看来,老虎“悲愤”的抗争,显的那么可笑、愚蠢。有吃有喝,不比风餐露宿要强的多?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独立,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难点
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特别是分析“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华南虎》教案设计【4篇】
![《华南虎》教案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3e65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0.png)
《华南虎》教案设计【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华南虎》教案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华南虎》教学设计篇一语文公开课教案时间:2005年5月25日下午第一节地点:07级1班教室授课教师:授课内容:七年级(下)28课《华南虎》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华南虎”、“观众”、“铁栅栏”等诗歌形象的意义,初步感知“象征”这一表现手法。
2. 学习和积累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从理解诗歌的形象入手进而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布玩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找与老虎有关的成语。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研讨1.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写了哪些形象。
2.朗读,说说华南虎的形象。
(1)华南虎的外形特征。
(2)华南虎的内心活动有哪些?(3)说说写华南虎的句子中哪些最能打动你,为什么?(4)小结华南虎的性格特征。
3. 分组讨论:铁笼、铁栅栏、观众的形象。
4. 小结:指出象征手法及本诗的意义。
三、总结。
四、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28华南虎牛汉华南虎观众我向往自由、勇于抗争无耻、卑微、冷漠良知未泯表现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华南虎》教案篇二《华南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问中的生字词;理解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能力目标1.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分析“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2.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情感目标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感受华南虎执着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激发自己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七年级语文下册 28《华南虎》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
![七年级语文下册 28《华南虎》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2df572f102768e9950e7387f.png)
《华南虎》一.学习目标的制定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华南虎》7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教学本单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以及深入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华南虎》这首诗通过塑造华南虎、观众、铁笼、和我这几个形象,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精神和人格独立的渴望。
其实是作者借华南虎这一形象表现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中招考点结合历届河南中招语文试卷选择题和散文类的阅读理解题来看,针对本课考察的知识点有:(1)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释义,作者简介。
(2)概括文章的内容,赏析重点句子。
(3)针对华南虎的保护策略及对自然界的保护。
4、学情分析本诗的内容较简单,学生在预习、熟读的基础上基本上可自行掌握。
语言方面基本上不存在障碍,几个生字、生词查字典就能解决;但要深入理解华南虎这一形象特色,就得抓住诗中关键段落和句子。
所以我设计了“华南虎是一只怎样的虎”的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初步了解华南虎这一形象特征。
但是,学生要领悟华南虎的象征意义就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可借助诗中提供的信息──尾段和1973年6月创作的背景。
二.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学会概括诗歌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结合写作背景,体会华南虎的象征意义,思考象征手法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请大家仔细地欣赏几幅图片。
欣赏过后,请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此刻你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学会概括诗歌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最新精品】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8华南虎》word教案 (1)】.doc
![【最新精品】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8华南虎》word教案 (1)】.doc](https://img.taocdn.com/s3/m/cd41cb7a7375a417866f8fcb.png)
28《华南虎》伴你学一、目标定位1.通过诗歌的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的人格。
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字词疏通: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不羁:不爱束缚。
大意疏通:华南虎有什么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华南虎,赞美一种不屈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周围看客的可怜. 可笑的麻木不仁,也间接解剖了自己困厄中的思想境界。
在那个文化专制的时代,广大知识分子为争取生存和公民的自由权利而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与华南虎相似。
在华南虎的遭遇中不难看出作者痛苦的生活经历,它是作者悲愤心灵的写照。
三、课中探究重点讲解:“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 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 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难点突破: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 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四、课后巩固五步点击:1、认识一个字:羁羁:jī①马龙头,如:无羁之马②拘束:放荡不羁③停留,使停留,如;羁旅。
2、掌握一个词:悲愤悲痛愤怒。
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悲愤的心情。
“悲愤”与“悲痛”有区别:“悲愤”是又伤心又愤怒的意思;“悲痛”只是伤心已极,没有愤怒的意思。
悲愤可构成满腔悲愤,悲愤填膺等词组,但悲痛不能。
3. 品味一句话: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4. 揣摩一个点: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 思想和感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 28《华南虎》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8《华南虎》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6f89eacc22bcd126ff0cef.png)
《华南虎》课题《华南虎》课时一课时课型引导自学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并欣赏诗歌形象。
2、培养学生鉴别理解关键词句的能力。
3、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4、培养学生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鄙弃庸俗,高尚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点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的人格。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句;感受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尤其是象征色彩浓厚的诗歌,要理解其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还需要教师多引导理解其中的关键词句,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法指导朗读法;竞读法;引导分析法;诗歌的鉴赏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师生共商学习目标。
三、引导自学,弄清字音、词义;理解关键词句,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品味诗歌的语言。
五、相关知识及能力的拓展。
六、研讨与练习答案。
……1、引导自读课文,确立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正音释义;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3、引导自学并出示相关的思考问题。
(1)百兽之王的华南虎受到怎样的待遇?(2)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3)、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
(4)、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5)、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4、布置学生合作探究并出示相关问题。
(1)、作者最后写“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2)、诗人为什么没有被风景如画的漓江景致吸引,却偏偏被这只笼中之虎深深触动?是华南虎的1、自由朗读课文,正音释义;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2、走进华南虎,了解华南虎的相关知识。
3、再读课文,先独立思考教师引导自学的五个思考题,然后讨论或请教邻桌的同学,以真正能够答疑解难。
华南虎优秀教案优秀6篇
![华南虎优秀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9d3c5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c.png)
华南虎优秀教案优秀6篇《华南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看猛虎图片,激趣引读1、图片出示: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①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兽中之王)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虎氏家族本有八个亚种: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南亚虎、苏门虎、爪哇虎、里海虎、巴厘虎。
本世纪三十年代,巴厘虎率先灭绝;六十年代,里海虎也绝种;七十年代,最后一只爪哇虎又在地球上消失了。
不到五十年,先后三个虎种和这个世界告别。
1949年时,华南虎有4000只,八十年代初剩下壹伍0至200只,现在有关专家预测,20只左右。
1973年5月,国务院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1977农林部又颁布文件,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79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华南虎被国际上列为世界最濒危和第一需要保护的物种。
50年代末东北虎就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一道被列入保护范围,而当时华南虎却被列为"害虫"。
50年代,仅一个福建省,解放军和民兵捕杀的华南虎有案可查的便达530余只。
并出了无数打虎"英雄"。
目前尚存的其它四种虎还有:孟加拉虎:大多生活在印度,也有一些穿过了尼泊尔、孟加拉、不丹等。
估计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数量大约为3壹伍9至47壹伍只;苏门答腊虎:仅生活在苏门答腊,栖息的范围从平原森林到高山。
现存的它们,大约有400至500只。
28华南虎(课件+教案+学案+练习+音频)
![28华南虎(课件+教案+学案+练习+音频)](https://img.taocdn.com/s3/m/97dc90e00c22590102029dfa.png)
“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是 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 它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2、“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 一些什么?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 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 “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 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 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 的人格。
是被人捆绑着 活活地铰掉的吗? 还是由于悲愤 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 (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 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 我看见铁笼里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 和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1973年6月
2、诗句中哪些句子表明这只老虎高傲不羁、向往 自由、追求独立、不屈压迫,勇于抗争的个性? 高傲不羁: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 不屈压迫,勇于抗争: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3、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名状的奇境。文中用来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斑 不
斓:灿烂多彩。 羁:不受束缚。
在桂林 小小的动物园里
笼里的老虎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有人还苦苦劝诱 它都一概不理! 又长又粗的尾巴 悠悠地在拂动, 哦,老虎,笼中的老虎,
华 南 虎
牛 汉
我见到一只老虎。 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 隔着两道铁栅栏 向笼里的老虎 张望了许久许久, 但一直没有瞧见 老虎斑斓的面孔 和火焰似的眼睛。 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 而可笑的观众? 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 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 凝结着浓浓的鲜血! 你的趾爪 象闪电那般耀眼刺目! 我终于明白……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192d8f83c4bb4cf6ecd171.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South China tiger lesson 2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2、篇章2: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3、篇章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篇章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诗歌学习 , 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 ,鄙弃庸俗 , 保持高尚独立人格 .2 、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 , 理清思路 , 整体把握的能力 .3 、诵读品味诗歌 , 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 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 , 体会诗歌意境 , 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重点:1 、学习鉴别关键语句 , 理清思路 , 整体感知 , 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 、朗读品味 , 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 评析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 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 , 解决字词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画面,学生根据提示说一句完整的话:虎啸、鱼游、雁翔、万事万物,世界。
二、初步朗读全诗 , 熟悉课文内容1 、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营造气氛 , 学生听读、欣赏、品味 , 自行正音 .2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 要求朗读流畅、节奏合理、停顿恰当 , 语气、语调符合文意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 整体感知课文出示思考题1 、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2 、对华南虎, “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学生思考讨论 , 明确:1 、它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 , 但它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 , 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园 . 它本属于大山与森林 ,属于大自然的自由的儿子 , 现在却被囚禁在铁笼里 , 供人观看 , 呵斥、捉弄 , 这是一个扭曲生命的环境 .华南虎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有关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 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2 、“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诱惑” ,冷漠粗暴灵魂麻痹 , 这是一群没有独立人格自我意识的群体 , 有时还会助纣为虐;“我”良知未泯, 从华南虎身上感到一种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 , 灵魂被震撼而觉醒 .四、深层研讨 , 评论诗歌内容1 、朗读诗歌 , 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 .2 、探讨诗歌的主旨 .3 、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4 、展开联想 , 拓展思路 . 作者说:“我终于明白……”请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 谈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5 、联系背景 , 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及“观众”“铁笼”“我”等的象征意义的 .教师点拨:2 、诗人以被囚禁在铁笼中 , 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嘲弄的华南虎形象为象征 , 表现了自己及同类人在艰难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3 、这首诗作于 1973 年 6 月 , 正是“十年动乱”时期 , 那是个最没有诗意的年代 . 诗人在干校劳动改造 . 一次 , 他去桂林 ,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 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 , 那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 .回到干校 , 写下这首诗 , 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华南虎 教案教学设计
![华南虎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e593f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7.png)
华南虎教案教学设计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28 华南虎湖北省宜都市红花中学邓永平一教学目标:1 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2 领悟诗歌中的意象:栅栏老虎3 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4 联系生活体验,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的精神5 激发学生读现代诗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塑造的两个鲜明意象:铁栅栏华南虎三教法学法: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准备1 搜集关于虎的成语2 多媒体课件3 感动物五、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比一比,竞填老虎成语。
(幻灯片展示A)2 看一看,大自然中的老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幻灯片展示)(二)品读诗歌,感悟形象自由读诗歌,诗歌中的老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预期目标:通过读能感受到这是一只很可怜的老虎,是一只没有自由的老虎(三)自主探究,领悟形象这只老虎是不是安逸现状,从诗歌中你还有其它的发现吗?小组交流预期目标:从"安祥的""悠悠"的看出是一只有自尊的老虎;"远处莽莽的山林"等句感受到是一只向往自由的老虎"灰灰的水泥墙"等句看出是一只不懈奋斗的老虎、、、、、、(四)吟读诗歌,深化形象释放感情,把你最佩服老虎的诗句读一读。
1 自由读2 展读3 范读4 释放感情读预期目标:学生能抑扬顿挫读出诗歌中老虎的困顿,老虎对自由向往及在困苦中不懈奋斗的形象。
5 简介诗歌的象征手法(五)联系生活,延伸形象1 生活中有没有铁栅栏?预期目标:A 铁栅栏随处可见生活中的诱惑害怕随遇而安、、、、、、、、B 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你所遇到的"栅栏"2 生活中像华南虎一样的人你知道哪些?预期目标:有自尊的人坚持不懈的人,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人对社会、国家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幻灯片展示人物)(可适当引导学生列举"感动中国"的人物)3 尝试用一两句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你的感想师现场展示为徐本禹写的诗(幻灯片配音朗读)深邃的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射向远方看到苦寒土地上的幼苗更需要营养背起鼓鼓的理想行囊冲过都市漂亮温馨花园的栅栏奔向广袤的精神家乡播撒千万粒希望附:板书设计华南虎牛汉象征有自尊、向往自由、坚持不懈的灵魂。
28 华南虎
![28 华南虎](https://img.taocdn.com/s3/m/18284a717e21af45b307a88c.png)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③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可用如下句式:华南虎是一只老虎
(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四、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诗中有没有关于老虎外形的描写?)
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凝结着浓浓鲜血的趾爪;破碎的牙齿;火焰似的斑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出新课。
二、提供背景,主旨探讨
这首诗有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呢?
——提供背景,主旨探讨
1、提供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一、小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水平,随年级增高而提高,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
我国学者丁祖荫(1964)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图画能力发展的研究,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认识“个别对象”的阶段,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一个方面。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可以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
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
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属于(2)、(3)、(4)阶段。
(二)小学生观察品质在逐渐发展
1、观察的目的性
初入学的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在观察活动中往往受刺激物的声音、形态、颜色等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
中高年级小学生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多。
2、观察的精确性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水平很低,他们观察事物不细心、不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不能表述细节。
中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
高年级小学生的观察略优于中年级小学生。
3、观察的顺序性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
中高年
级小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般能系统地观察,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而且在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表述,即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系统化。
4、观察的深刻性
低年级小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上作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
中年级小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的提高。
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高年级小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更有显著发展,表现为观察力中的分辨力、判断力和系统化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二、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
小学生对观察任务的了解,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
观察目的越明确,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二)落实观察准备
特别是有关知识的准备,以便让小学生看的懂。
同时要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观察的兴趣。
(三)培养观察兴趣激
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持续观察能力的关键。
(四)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引导孩子们观察某一事物,让孩子们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和问题,有益于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五)掌握多种观察方法
1、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2、观察要抓特点。
3、边观察边思考。
4、边观察边比较。
5、边观察边交流。
总之,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多鼓励学生,处处做个有心人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