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慢性腹泻诊断与治疗PPT

慢性腹泻诊断与治疗PPT

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
粪便呈水样或糊状
伴有腹痛、腹胀、恶心、 呕吐等症状
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贫血等症状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泻药 可能导致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腹泻持续时间超过4周
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
粪便含水量超过85%
粪便中无血、脓、黏液等 异常成分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腹泻的 疾病,如感染、肿瘤、药 物等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油腻、刺激 性食物,多喝水,保持饮食清淡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慢性腹泻的预防和日常 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 接触病原体和污染源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综合判断
慢性腹泻的鉴别诊断
病因: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反应、肠道疾病等 症状:持续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支持治疗等
慢性腹泻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慢性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常见病因
其他治疗方法
饮食疗法: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 药物疗法:使用抗腹泻药物,如洛哌丁胺、蒙脱石散等 心理疗法: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改善肠道功能 手术疗法:对于顽固性腹泻,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肠切除、肠吻合等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 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治疗注意事项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定时排便、避免熬夜等
添加副标题
慢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腹泻病诊疗规范

腹泻病诊疗规范

腹泻病诊疗规范腹泻病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的综合征,婴幼儿常见病因分类:①感染性腹泻,如痢疾、霍乱及其他感染性腹泻(肠炎);②非感染性腹泻: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他。

【诊断】(一)大便性状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3. 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可正常或异常;血常规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

(二)病程分类1.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至2个月。

3.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病情分类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有些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四)临床诊断1.根据腹泻病程、大便性状、大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等作出诊断。

2.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

小儿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炎可能性大。

3.水样便或米汤样便,腹泻不止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要考虑霍乱。

4.病人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要考虑为细菌性痢疾;如血多脓少,呈果酱样,多为阿米巴痢疾。

此外,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五)脱水的评估(见表1-3)。

表1-3 评估病人脱水状态1.望诊:一般状况良好*烦躁、易激惹*嗜睡或昏迷、软弱眼窝正常凹陷明显凹陷眼泪有少或无口舌湿润干燥非常干燥口喝饮水正常无口渴*口渴、想喝水*只能少量饮水或不能饮水2.触诊:皮肤弹性捏起后回缩快捏起后回缩慢(小于2秒)捏起后回缩很慢(大于2秒)3.诊断无脱水生征有些脱水: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1个*所示的症状或体征。

丢失水分占体重的5%~10% 重度脱水:患者有两个以上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1个*所示的症状或体征。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解读PPT课件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解读PPT课件

家庭护理和康复指导方案制定
1 2 3
家庭护理指导
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培训,教授正确的护理方法 和技巧,确保患者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照顾。
康复指导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指 导方案,包括康复训练计划、饮食调整建议等, 促进患者康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实验室检查
便常规、血常规等,必 要时进行内镜或影像学
检查。
处理原则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补 液、止泻等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调整建议
01
02
03
药物选择
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 的药物,如抗生素、止泻 药、微生态制剂等。
药物调整
根据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 换药物。
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负担。
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措施
强化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患者普及慢性腹泻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 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建立随访机制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5
质量管理与效果评价体系建设
诊疗流程规范化管理实施情况回顾
诊疗流程梳理
对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流程 进行梳理,明确各环节职 责与操作规范。
关键节点控制
加强关键节点如诊断、治 疗、随访等的管理,确保 患者得到连贯、规范的服 务。
信息化助力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范本模板】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范本模板】

小儿腹泻诊疗常规一、小儿腹泻病诊断1.根据患儿大便形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粘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可作出腹泻诊断。

2.根据病程分类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上。

3。

对腹泻病患儿须评估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⑴脱水程度评估:分轻、中、重三度。

⑵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4。

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粘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5.对慢性腹泻病还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

二、小儿腹泻病治疗1。

脱水的预防及治疗⑴预防脱水。

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非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应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ml;6—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⑵轻至中度脱水。

口服补液及时纠正脱水,应用ORS,用量(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

h),②ORS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者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⑶重度脱水。

采用静脉用的糖盐混合溶液,需到医院进行;首先以2:1等张液20ml/kg,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在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等渗性脱水选用2:3:1液,低渗性脱水选用4:3:2液)按80ml/kg继续静滴,先补2/3量,婴幼儿5h,较大儿童2。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腹泻病是大便次数或大便性状的改变的统称。

感染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

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等。

按病程分: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2个月;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一、病史采集(一)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首次病程记录于入院8小时内完成。

(二)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三)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四)有无中毒症状。

(五)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二、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一)可有不洁饮食史。

(二)共同表现呕吐、腹痛、腹泻。

重症呕吐、腹泻频繁,可吐出黄绿色或咖啡色液体,大便每日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

(三)伴有精神委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等感染中毒症状。

(四)腹部平软或腹胀,肠鸣音活跃。

(五)重者合并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程度(1)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

患儿精神稍委靡,略有烦躁,尿量减少,口唇稍干燥,眼窝和前囟稍凹陷。

(2)中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10%。

患儿精神委靡或烦躁不安,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哭时泪少,皮肤苍白,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四肢稍凉。

(3)重度脱水:失水量约在体重10%以上。

患儿精神极度委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

尿量极少或无尿,口唇极度干燥,哭时无泪,皮肤干燥、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前囟极度凹陷,甚至出现休克症状。

2、脱水性质(1)等渗性脱水:最常见,血清钠为130-150mmol/L。

(2)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可出现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3)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

出现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昏睡、惊厥等。

三、实验室检查(一)大便常规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大便外观常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显微镜检查无或仅有少数白细胞;侵袭性细菌所致者外观多为脓性便或黏液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同时有红细胞。

慢性腹泻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腹泻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腹泻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慢性腹泻(chronic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且粪质稀薄或带脓血,排便量增加,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以上的症候群。

消化系统和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

【诊断提示】1.病因(1)肿瘤:常见的有结肠癌,其次为胰腺癌、胃泌素瘤,肠息肉也可出现黏液样腹泻和便血。

(2)细菌性感染:慢性菌痢、肠结核等均可引起慢性腹泻。

(3)寄生虫病:如钩虫病、姜片虫病、梨形鞭毛虫病、慢性阿米巴病和慢性血吸虫病等。

(4)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5)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克隆病)、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

(6)菌群失调: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史,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等病史。

(7)慢性肝胆疾病及慢性胰腺疾病:由于胆酸和胰酶(胰脂肪酶)分泌减少,使脂类乳化与脂肪分解发生障碍引起腹泻。

(8)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因饮食不当、受凉或情绪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伴有腹痛,大便呈烂便,可有黏液,常与便秘交替发生。

患者多有神经衰弱症状,需经各种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

(9)胃肠道外的病因:甲亢、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毒症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引起慢性腹泻,但各有其临床特点。

2.伴随症状(1)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见于结肠癌、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等结肠病变。

(2)伴发热,多见于肠结核、炎症性肠病、小肠恶性淋巴瘤等。

(3)伴消瘦者,提示恶性肿瘤、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胰腺疾病、肝胆疾病等。

(4)伴有腹部肿块,应根据其部位和特征进行分析。

如肿块位于左下腹,除外粪块,应考虑结肠癌。

位于右下腹,需考虑右侧结肠癌、增生性肠结核,妇女应考虑卵巢肿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应取新鲜标本且需反复检查。

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吞噬细胞、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虫卵等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大便培养有致病菌,可以确定病因。

(2)X线、内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

(3)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尿毒症等,以及了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一、概述(一)定义腹泻(diarrhea)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3次/d),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85%),大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一般来说,急性腹泻病程在2~3周内,而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指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二)分类慢性腹泻的基本病理生理学变化是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小或分泌能力增加,导致大便粪质含水量增多,进而导致腹泻。

根据腹泻的病理生理类型不同可将腹泻分为4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和动力性腹泻。

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慢性腹泻可分为器质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

从鉴别诊断的角度出发,慢性腹泻也可按临床特点进行分类,即水样泻、脂肪泻和炎症性腹泻。

多数腹泻是在多种因素和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三)流行病学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慢性腹泻在临床上很常见,据估计我国3%~5%的人群患过慢性腹泻。

因慢性腹泻定义以及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地区对慢性腹泻的定义也不相同,故难以针对慢性腹泻进行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慢性腹泻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见表1。

在慢性腹泻的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和功能性腹泻。

表1 慢性腹泻的病因(二)发病机制正常人每24小时约有9 L水分和电解质进入小肠,其中2 L来自饮食,7 L来自消化道和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小肠可吸收其中90%的水分,仅有1~2 L排至结肠,结肠又可吸收其中90%水分,最终仅有0.1~0.2 L水分随粪便排出。

如胃肠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粪便中水分增加,即可造成腹泻。

三、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一)诊断步骤慢性腹泻的诊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判断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腹泻。

慢性腹泻的临床诊疗介绍

慢性腹泻的临床诊疗介绍

慢性腹泻 伴随症状
1.慢性腹泻的诊断
克罗恩病、肠结核、阿米巴痢疾 常出现右下腹压痛。
短肠综合征及小肠吸收不良常伴 营养不良,严重者可为恶病质。
不完全肠梗阻引起的腹泻可见肠 型、蠕动波以及肠鸣音亢进。
结肠癌可有腹部包块,直肠癌肛 诊可发现肿块。
慢性腹泻 体格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 可有左下腹压痛。
➢脓血便见于渗出性腹泻,若脓血仅 附着于粪便表面提示直肠或乙状结 肠病变。
➢酸臭的糊状便见于糖吸收不良,有 油滴的糊状便见于脂肪吸收不良, 恶臭大便见于蛋白质消化不良。
慢性腹泻 粪便性状
➢蛋花汤样大便见于艰难梭菌等引起 的伪膜性肠炎。
➢洗肉水样大便见于某些急性出血性 肠炎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果酱样 大便见于阿米巴痢疾或升结肠癌。
➢起病急骤伴有发热,腹 泻频繁应考虑肠道感染性 疾病。
➢禁食情况下仍有腹泻, 提示为分泌性腹泻。
慢性腹泻 起病方式与病程
➢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 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可慢 性起病,常间歇性发作。
➢禁食后腹泻停止者为渗透 性腹泻。
1.慢性腹泻的诊断
➢水样便见于各种分泌性腹泻,如大 肠杆菌、胃泌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随粪便排出 0.1-0.2L水分
进入结肠 1-2L
结肠吸收90%水分
前言
渗透性腹泻
1
发病 机制
分泌性腹泻
2
4
渗出性腹泻
3
动力性腹泻
前言
渗透性腹泻
➢机制:肠腔内大量不能被吸收的溶质使肠腔内渗透压
升高,大量液体被动进入肠腔。
➢特点:禁食或停药后腹泻减少或停止;粪便渗透压超
过血浆渗透压;便中含大量未经消化的食物或药物。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泄泻泄泻是中医的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时以腹泻为主症,辨病泄泻。

中医诊断标准: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XXX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10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中医综合治疗方法:1.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XXX。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其他中医疗法:1.针灸疗法1)针刺上巨虚、天枢、足三里,适用于急性泄泻。

腹泻诊疗指南

腹泻诊疗指南

腹泻诊断与治疗指南I 常用知识I.1 腹泻的病因分类L1.1 感染性细菌性:霍乱、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性肠炎;病毒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真菌性:肠道念珠菌病;原虫感染:阿米巴痢疾、隐孢子虫感染(HIV);蠕虫感染:血吸虫病、旋毛虫病。

L1.2 非感染性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成人乳糜泻;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胰消化酶缺乏、双糖酶缺乏、胆汁缺乏;非感染性炎症:放射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功能性腹泻:IB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大部切除术后;药源性;肠道肿瘤:大肠癌、 VIP 瘤、APUD 瘤、小肠淋巴瘤等。

L.2 腹泻发病学分类及特点L.2.1 渗透性腹泻肠腔内有大量高渗食物或药物引起,特点为禁食后腹泻停止,粪便中含有大量未完全消化或分解的食物成分, pH 偏酸性,肠腔内渗透压高。

L2.2分泌性腹泻肠吸收受抑/胃肠道分泌大量水和电解质,特点为大量水样泻,粪中无脓血或脂肪,禁食后仍有腹泻,粪渗透压接近血浆。

L.2.3 渗出性腹泻炎症或溃疡引起脓血、粘液渗出到肠腔而引起,可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粪便量少,左半结肠病变多有粘液、脓血便。

L.2.4 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粪便多稀烂但不带渗出物,伴肠鸣音亢进,腹痛可有可无。

为排除性诊断。

L3 腹泻的定位诊断L3.1 小肠性腹泻腹痛位于脐周;粪便量多、稀薄,或可含脂肪,粘液少,恶臭;腹泻次数较少;无里急后重;体重减轻常见。

L3.2 大肠性腹泻腹痛位于结肠解剖部位;粪便量少,可含粘液脓血;腹泻次数较多;里急后重常见;除恶性肿瘤外,体重减轻少见。

I.4 急性腹泻的病情分类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糜、嗜唾、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L5 临床诊断用词临床上将未明确诊断的腹泻统称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超过3次/d, 粪质稀薄(含水量超过85%),排粪量超过200g(200mL), 可以有粘液或粘液脓血样便。

慢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超详细!

慢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超详细!

慢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超详细!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oea)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也是消化科门诊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

腹泻是指每日排便3次及以上,或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或水样便,常伴有排便急迫感或失禁等症状,通常以每日大便重量超过200 g作为腹泻的客观指标。

腹泻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关于急性与慢性的具体界限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病程<3周者为急性腹泻,>3周或长期复发者为慢性腹泻。

也有学者认为慢性腹泻的定义为持续时间>4周的腹泻,而急性腹泻通常持续<2周,而且大多具有自限性。

欧洲学者把慢性腹泻定义为:布里斯托大便分类表中5型和7型之间粪便稠度的一致性改变,并持续时间>4周。

最近,我国学者把慢性腹泻定义为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由于慢性腹泻在医学界上的定义以及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对慢性腹泻的定义也不相同,故难以针对慢性腹泻进行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

有报道认为西方人群慢性腹泻发生率为4%~5%,美国成人慢性腹泻的患病率为6.6%。

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好的成人慢性腹泻患病率的调查研究数据。

慢性腹泻影响患者的体力、精神状态、营养吸收、日常工作,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的社会负担。

发病机制与分型慢性腹泻的基本生理学变化是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少或分泌能力增加,导致大便粪质含水量增加,进而导致腹泻。

根据病理生理学特点,腹泻可分为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和动力性腹泻;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慢性腹泻可分为器质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

(一)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是由于肠道上皮细胞液体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损所致,即肠上皮分泌功能超过吸收功能。

肠道的分泌主要通过肠黏膜隐窝细胞实现,吸收则通过肠上皮细胞。

肠腔与上皮的液体交换由离子的主动运输驱动,主要包括Na+、Cl-、HCO3-和K+。

分泌性腹泻常见病因包括细菌肠毒素如霍乱弧菌、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内源性促分泌物过度分泌如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内分泌瘤、某些非渗透性泻药等。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20版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20版

(一)定义 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 )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也是消化科门诊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发病时影响患者的体力、精神状态、营养吸收、日常工作,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的社会负担。

腹泻(diarrhea )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3次/d ),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85%),大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既往认为慢性腹泻的粪便排便量>200 g/d ,但因粪便的重量变化很大,正常人的粪便重量可能会超过这个值,因此不推荐将粪便重量作为腹泻的衡量标准。

推荐使用布里斯托粪便性状分型(图1)评分第5型及以上,作为腹泻标准[1]。

一般来说,急性腹泻病程为2~3周,而慢性腹泻病程>4周[2]。

我国学者把慢性腹泻定义为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3,4]。

图1 布里斯托粪便性状分型(BSFS 大便分型法)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20版(二)分类慢性腹泻的基本病理生理学变化是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少或分泌能力增加,导致大便粪质含水量增多,进而导致腹泻。

1.根据腹泻的病理生理类型不同可将腹泻分为4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和动力性腹泻。

2.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慢性腹泻可分为器质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

3.根据临床特点,慢性腹泻可分为水样泻、脂肪泻和炎症性腹泻。

多数腹泻是在多种因素和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从鉴别诊断的角度出发,慢性腹泻的临床分类可能比传统的病理生理分类更加实用。

(三)流行病学慢性腹泻在临床上很常见,据估计,我国3%~5%人群患过慢性腹泻[3]。

西方人群慢性腹泻患病率为4%~5%,美国成人慢性腹泻的患病率为6.6%[4]。

但因慢性腹泻定义以及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地区对慢性腹泻的定义也不相同,故难以针对慢性腹泻进行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

(一)病因慢性腹泻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表1)。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症状。

主要见于西医学之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亲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

【诊断】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2 .常兼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 .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暴泻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化湿;久泻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健脾。

1寒湿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

蕾香、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厚朴、大腹皮各IOg,紫苏、白芷各6g。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各6g。

2 .湿热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便色黄褐而臭,腹痛,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葛根苓连汤加减。

葛根10g,黄连3g,黄苓10g,泽泻12g,马齿宽15g,六一散(包煎)12go加减: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加苍术、厚朴各10g。

若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g。

3 .食滞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脱腹痞满,泻下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味。

神曲、麦芽、山楂、莱腋子、法半夏各:1Og,陈皮6go加减:若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脱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IOg o4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神疲,腹胀不舒,大便稀澹,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濡缓。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概念】定义:指大便内含有过多的水或电解质,粪便含水量超过80%;或大便的重量>10 g/(kg·24 hr) ;次数超过3次/d;病程>2月。

国外将腹泻病程>2周为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或持续性腹泻(persistent diarrhea,PD)。

正常儿童胃肠道能够吸收的液体约为285 ml/(kg·24 hr)和排出大便5~10 g/(kg·24 hr)。

正常大便中含Na+:20~25 mEq/L、K+:50~70 mEq/L、C1—:20~25 mEq/L。

粪便渗透压差(stool osmotic gap,OG):粪便渗透压差:血浆渗透压-2*(粪[Na+]+粪[K+]);血浆渗透压290mOsm/(kg·H2O);正常粪便渗透压差50~125 mOsm/ (kg·H2O);渗透性腹泻患者粪便渗透压主要由不被吸收的溶质构成;Na+浓度往往<60 mmol/L.因此粪便渗透压差>125 mOsm/(kg·H2O)。

分泌性腹泻粪便渗透压差一般<50 mOsm/(kg·H2O),粪便Na+浓度>90 mmol/L。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机制(见下图)】图1-6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机制【慢性腹泻的病因】表1-25 慢性腹泻的原因【慢性腹泻的诊断手段】慢性腹泻病病因繁多,诊断须分步分层进行。

首先了解大便情况,这点对大多数性状改变明显(如:水样便、粘液脓血便、稀烂便)且次数增多者易于做出正确的诊断,根据病程>2月,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病;但只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成形或硬,是否可诊断腹泻,这需要进一步对大便进行分析,收集24~48 h大便并称重,大便重量>l0 g/(kg·24 hr)则可诊断为腹泻。

图1-7 慢性腹泻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图1-8 慢性腹泻的大便检查图1-9 慢性腹泻的血液检查图1-10 慢性腹泻的试验图1-11 慢性腹泻的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慢性腹泻的诊断程序及思路】图1-12 慢性腹泻的诊断程序图1-13 慢性腹泻的主要检查思路【慢性腹泻治疗原则】--------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是病因治疗。

腹泻诊疗常规

腹泻诊疗常规

腹泻诊疗常规【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排便次数增多,每日排便大于3次以上,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g,粪便含水量大于80%,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及未消化的食物。

2、伴随症状1)伴腹痛:见于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宫外孕等急腹症。

2)伴发热: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肠道恶性淋巴瘤、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等;3)伴里急后重:见于结肠直肠病变为主者,如急性痢疾、直肠炎症或肿瘤等;4)伴明显消瘦者:见于小肠病变为主者,如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及吸收不良综合征、AIDS;5)伴皮疹或皮下出血:见于败血症、伤寒、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糙皮症等;6)伴腹部包块:见于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Crohn病及血吸虫性肉芽肿;7)伴重度失水者:见于分泌性腹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或尿毒症等;8)伴关节痛或肿胀者:见于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结核等;9)便血:见于痔、肛裂、直肠肿瘤;10)黑便:见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分型】1、根据起病急缓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2、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3、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泻、肠道运动失调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性腹泻。

【病因】1、急性腹泻:1)细菌及肠毒素:沙门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嗜盐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或粪链球菌的过度生长;2)少见的杆菌:霍乱弧菌和副霍乱弧菌、类志贺需氧杆菌、空场弯曲菌;3)非细菌感染因子: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鞭毛虫、血吸虫;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4)毒物:重金属中毒、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农药中毒;5)药物:泻剂、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抗代谢药、利尿酸,6)其他: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小肠Crohn病、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尿毒症、甲亢。

2、慢性腹泻:发病原因要比急性腹泻复杂而多样,可分类如下:1)肠道感染性疾病: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肠道真菌病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病;2)肿瘤:大肠癌、结肠腺瘤病、小肠淋巴瘤等3)小肠吸收不良:分为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如:成人乳糜泻;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docx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docx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基本概念: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泊,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生症的病证。

多由脾胃失健,湿邪内盛而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污的基本病机。

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病属实证。

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

其他如肝气乘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病属虚实夹杂证或虚而。

而湿盛与脾虚又往往瓦相影响,互为因果,故暴泻迁延日久,每可从实转虚;久泻其因外感、饮食所伤,亦可引起急性发作,表现虚中夹实的证候。

本病与西医的腹泻含义相同,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二、相关检杳:L常规检查:血、尿、便、生化检杳,心电图。

2.消化系统检查:可行结肠内窥镜或锁剂灌肠、消化道钢餐检查一明确病变部位,腹部彩超或CT检查有助「胰腺病变等疾病的诊断.三、诊断标准:L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沟下完谷不化。

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沟。

2.暴污起病急,沟下急迫而呈多:久泻起病绫,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纪发作病史。

四、鉴别诊断:L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酒,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卜赤白蓝液为主症。

泄泻亦可有腹疝,但多与肠鸣股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循是与里急后至同时出现,其柏便后不减。

2.霍乱:二者均有大便稀薄。

但彼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所泻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沿而不甚见秽,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潜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河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婚、汗出肢冷等音竭阳亡之危象。

而泄泻仅以排泄异常为主要表现,粪痂稀渐,便次频多,其发生有缓有急,IL不伴有呕吐。

五、治疗:(-)辨证论治L寒湿困阻证证候: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或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疝,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脑,脉濡级。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诊断要点】(一)病史采集l、病史和临床表现: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籍贯和职业等一般资料;2、了解起病时的情况和病程;3、了解排便情况、粪便外观和腹痛性质;伴随症状;(二)体格检查:注意腹部的外形、压痛、腹部包块、肠鸣音情况,必须常规进行肛门直肠指检。

(三)辅助检查1、粪便检查外观、潜血、镜检细胞、原虫、虫卵等常规检查,必要时反复检查,2、涂片检查菌群或粪便培养+药敏,3、血常规+血沉,4、尿常规,5、血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血糖,6、胸部X线检查,7、腹部B超。

8、必要时应进行以下检查:胃肠镜检查,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包括粪质测定、D-木糖吸收试验、维生素B12吸收试验,胰功能试验、呼气试验、乳糖耐受试验等,血浆激素和介质测定,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甲状腺功能,直肠感觉功能检测。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肠道感染性疾病: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慢性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真菌病。

2、肿瘤:结肠腺瘤病、大肠癌、小肠淋巴瘤、VIP瘤、促胃泌素瘤、类癌。

3、小肠吸收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成人乳糜泻。

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胰腺炎、乳糖不耐受症、阻塞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盲袢综合征、短肠综合征、小肠浸润性疾病。

4、非感染性炎症: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憩室炎、尿毒症性肠炎。

5、功能性腹泻:IBS、胃大切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6、药物性腹泻:泻剂、抗生素、利血平、胍乙啶。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抗感染,吸收不良者剔除食物中的有关成分(乳糖和麦胶类),高渗性腹泻禁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分泌性腹泻补充葡萄糖保证热量和水盐吸收,胆盐重吸收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胆汁酸吸附剂,胆盐缺乏的腹泻用中链脂肪酸。

2、对症治疗:纠正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止泻:思密达等对轻度腹泻安全有效,抗胆碱能药用于功能性和痉挛性腹泻者,得舒特等肠道钙阻滞剂用于功能性腹泻及肠易激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念】
定义:指大便内含有过多的水或电解质,粪便含水量超过80%;或大便的重量>10 g/(kg·24 hr) ;次数超过3次/d;病程>2月。

国外将腹泻病程>2周为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或持续性腹泻(persistent diarrhea,PD)。

正常儿童胃肠道能够吸收的液体约为285 ml/(kg·24 hr)和排出大
便5~10 g/(kg·24 hr)。

正常大便中含Na+:20~25 mEq/L、K+:50~70 mEq/L、C1—:20~25 mEq/L。

粪便渗透压差(stool osmotic gap,OG):
粪便渗透压差:血浆渗透压-2*(粪[Na+]+粪[K+]);
血浆渗透压290mOsm/(kg·H2O);正常粪便渗透压差50~125 mOsm/ (kg·H2O);
渗透性腹泻患者粪便渗透压主要由不被吸收的溶质构成;Na+浓度往往<60 mmol/L.因此粪便渗透压差>125 mOsm/(kg·H2O)。

分泌性腹泻粪便渗透压差一般<50 mOsm/(kg·H2O),粪便Na+浓度>90 mmol/L。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机制(见下图)】
图1-6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机制
【慢性腹泻的病因】
表1-25 慢性腹泻的原因
【慢性腹泻的诊断手段】
慢性腹泻病病因繁多,诊断须分步分层进行。

首先了解大便情况,这点对大多数性状改变明显(如:水样便、粘液脓血便、稀烂便)且次数增多者易于做出正确的诊断,根据病程>2月,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病;但只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成形或硬,是否可诊断腹泻,这需要进一步对大便进行分析,收集24~48 h大便并称重,大便重量>l0 g/(kg·24 hr)则可诊断为腹泻。

图1-7 慢性腹泻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图1-8 慢性腹泻的大便检查
图1-9 慢性腹泻的血液检查图1-10 慢性腹泻的试验
图1-11 慢性腹泻的内镜及影像学检查
【慢性腹泻的诊断程序及思路】
图1-12 慢性腹泻的诊断程序
图1-13 慢性腹泻的主要检查思路
【慢性腹泻治疗原则】--------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是病因治疗。

1.支持和对症治疗:
(1)纠正水、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物质;
(2)止泻药:切记盲目给予止泻药;
(3)粘膜保护剂:可选用吸附药如蒙脱石散剂等;
(4)肠道微生态制剂:益生菌(probiotics)和益生元(prebiotics)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作为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疗或辅助治疗;
(5)生长抑素:适用于类癌综合征、VIP瘤和其他内分泌肿瘤引起的腹泻,对特发性分泌性腹泻也有一定疗效。

2.病因治疗:
(1)根本治疗是病因治疗;
(2)抗生素: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如明确病原体,尽量使用小剂量、窄谱,非联合用药,避免AAD。

已确诊为AAD,则应停用原抗生素,根据菌群分析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

3.替代疗法:主要是针对胰源性消化不良.治疗需补充胰酶。

(后附慢性腹泻诊疗流程图)
图1-14 慢性腹泻诊疗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