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职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智慧物流概述、智慧物流技术、智慧物流系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智慧物流运输、智慧仓储、智慧物流包装、智慧装卸搬运、智慧物流配送、智慧物流园区、智慧港口、智慧供应链等基础知识。
课程以当前智慧物流研究最新成果、智慧物流建设与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及企业智慧物流人才需求为目标,引用大量的智慧物流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案例,符合智慧物流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进一步学习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二)课程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紧贴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实际,构建智慧物流的基本理论框架,提高学生对智慧物流基本知识的认识水平,增强学生对智慧物流行业的兴趣与认同。
聚焦智慧物流核心岗位技能要求,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智慧物流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意识、创新思维两个方面。
1.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扎实有效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安全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自觉履行安全生产各项举措,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产品安全。
2.创新思维凭借先进理论、思维方法、经营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物流格局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进行的全面改造和提升,以便全面、系统、大幅度地提高物流的效能,取得最大化的企业经济效能和社会效果。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如下:1.了解智慧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建设发展情况,包括智慧物流的起源、概念、特征及功能与作用,智慧物流体系结构、建设现状、发展特点、发展热点及发展趋势。
《物流学》课程标准
《物流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物流学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理论观点,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阐述和拓展,使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核心概念、理论观点和一些重要方法。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现代物流高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120学时,计7.5个学分。
(其中理论120学时,实操0学时)三、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并了解国内外物流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新发展、新动向。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企业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物流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课程教学目标系统了解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研究的基本方法、物流各功能的主要内容,物流合理化的实施,了解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流,进行物流实务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一周安排6个课时,每2个课时连堂,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到物流企业参观学习。
(2)教材建议:建议采用《现代物流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陈百健主编;ISBN:9787502596491;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无需实训。
九、其它说明。
2024版《物流基础》教案
02
准确性指标
衡量服务商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的错误 率,如货物错配率、信息准确率等。
03
经济性指标
衡量服务商提供物流服务的成本效益, 如单位运输成本、仓储费用等。
创新性指标
衡量服务商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创新 能力和发展潜力,如新技术应用、绿 色物流实践等。
05
04
可靠性指标
衡量服务商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的稳定 性和可信赖程度,如服务故障率、投 诉处理及时率等。
功能
物流系统的功能包括运输功能、仓储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包 装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这些功能 相互协调,共同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
物流系统优化方法
数学规划法
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常见的数 学规划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
系统仿真法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找出系统瓶颈和 优化方向。
物流的重要性
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物流也是连接产业链、价值链的关键环节, 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原 理和方法,了解物流系统 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物流实际问题,具备 初步的物流规划和设计能 力。
速度快,安全性高,成本高;适 用于高附加值、小批量、急需货 物的运输。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灵活性强,可实现“门到门”服 务;适用于中短途运输,对货物 包装要求不高。
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适用 于长距离、大批量、对时间要求 不高的货物运输。
物流管理基础 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三年制专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流管理基础》是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同时面向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物流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流业务、物流行业、物流管理、物流发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掌握现代物流领域所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管理方法和主要领域。
本课程强调理论层面的介绍,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对具体操作层面涉及较少。
本课程是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体系和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物流的相关概念,了解物流系统,掌握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熟悉物流企业作业管理与运作,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物流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现代物流的总体框架有所掌握,为下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本课程重在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管理知识,就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业务进行规范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物流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物流师、报检员或报关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
三、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专题授课内容实践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课外作业绪论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介绍。
2*现代物流基础物流的概念及内涵,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物流的功能及其合理化,物流形式,现代物流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 2*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物流七大基本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含义、内容及基本要求。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审核人:一、前言“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本专业的目标。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以努力改变物流课程教学中所面临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性不够的弱点。
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专业培养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物流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物流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讲授关于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物流相关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物流,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目标既要明确知识点,更要突出能力点。
(2)课程内容主要是“是什么”和“怎么样”。
(3)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4)在教学方法上,为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形成经险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与他人合作的意志品质,逐步建立创业就业自信;具备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志力,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2)基本掌握物流信息、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系统、企业物流(3)初步会知第三方物流、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4)了解消费者物流、物流政策、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 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观念、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的作业,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方法能力: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现代物流基础课程代码:二、基本信息学分:4学时:80 课程类型: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的性质物流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和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因涉及的产业活动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国内外对物流的理论、方法、技术、管理、经营诸方面还都在探索之中。
由于这门学科跨度大、知识含量高、涉及学科门类广,作为商贸科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现代物流的产生、基本理念、基本功能和技术鞥基础知识,具有初步开展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介绍物流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物流知识及从事物流职业的兴趣。
《现代物流》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面向商贸、物流、营销和电子商务等相关的基础教材。
(二)、课程目标1、课程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初步开展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
2、课程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由于本课程涉及的领域广泛,包含的知识繁杂,所以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1).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现代物流的基础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3).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产业,需要一些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物流操作技能。
4).掌握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
5).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现代物流学课程的方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灌输物流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考核方案设计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地位《物流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物流管理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物流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掌握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流基础》的前导课程为管理能力与素质提升、商品学及商品养护技术等,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续课程主要有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公路运输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实务、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务、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这些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流基础的认识,提升学生在物流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
2、课程的设计思路通过对本专业基本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项目工作任务来学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
(二)分类目标1、能力目标:(1)能解读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职务描述;(2)能合理化组织运输;(3)能合理化仓储;(4)能根据配送作业情况进行订单的分配和拣选;(5)能根据不同的物资设计装卸搬运方法;(6)能选择合理的流通加工方法;(7)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装合理化的作业;(8)能根据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对物流运作作出决策(9)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物流服务;(10)能根据本量利分析的结果,提出成本控制方法;(11)能够进行绿色物流管理;(12)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13)能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顺畅运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目标包括:1.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物流管理问题;2. 具备物流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等操作;3.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沟通和协作;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提出新的物流管理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 物流基础理论: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 物流作业流程:讲解物流作业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购、库存、运输、包装、配送等环节;3. 物流信息系统: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4. 供应链管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风险管理等;5.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1.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2. 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3. 独立完成作业和案例分析,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4. 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物流作业流程的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介绍和培养学生对物流运作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和技能。
本课程将涵盖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优化、运输与仓储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供应链策略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2. 掌握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配送和售后服务等;3. 熟悉运输与仓储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仓库布局和管理等;4.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运用,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5.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包括供应链设计与协调等;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 定义物流管理及其作用-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2. 物流运作与优化-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生产与制造管理- 配送与运输管理- 售后服务与逆向物流管理3. 库存管理与仓储技术- 仓库的布局与设备选择- 仓储管理的优化与效率提升- 仓储安全与风险控制4.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 电子商务与物流跟踪技术5. 供应链管理与策略- 供应链的概念与特点- 供应链设计与协调- 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管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和个人作业等。
学生将通过课堂活动和实践任务来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 个人作业(30%):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个人作业;3. 课程论文(20%):对某一物流运作环节或企业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并撰写论文;4. 期末考试(30%):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六、参考书目1. 《物流管理导论》(李宁著)2. 《供应链管理与实践》(陈海平著)3. 《现代物流管理》(冯威著)4. 《物流信息系统与应用》(周国栋著)以上是《物流管理》课程的标准,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物流管理的原理和实践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新)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物流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它相关专业(连锁经营管理、营销与策划、信息管理等)的知识拓展课程。
该课程为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涵盖了物流专业的所有知识点,概括性强,学生容易认识、理解,真正服务于下一步的专业课学习。
本课程需要在《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前导课程的基础上开设。
通过前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本门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其后续课程有《仓储业务操作》、《运输业务操作》、《配送作业的组织与实施》等。
2.课程任务《物流基础》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物流的整体的认知与简单任务操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专业技能的基础,能进行简单的物流任务操作,能胜任物流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能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要求,达到助理物流师的水平,并使学生逐步树立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具体学习任务如下:掌握物流的概念,熟悉物流引入中国的几个阶段,熟悉物流的要素;掌握储存的概念,掌握仓储作业的构成要素,熟悉仓储作业流程,理解ABC分类法;掌握运输的概念,掌握多式联运的概念,理解多式联运应该具备的条件,熟悉几种典型的运输方式作业流程;掌握配送及配送中心的概念,理解配送中心作业活动的特点,掌握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熟悉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掌握堆码的概念,熟悉装卸搬运的流程,理解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操作;掌握包装的概念,熟悉常用的包装材料,熟悉运输包装及销售包装的设计要素;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熟悉常见的几种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理解流通加工的作用,理解流通加工合理化操作的途径;熟悉物流信息的概念,熟悉常见的物流信息,熟悉几种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熟悉企业供应物流的模式,熟悉生产物流的过程,熟悉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流程,熟悉回收物流的处理方式。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根据物流典型职业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整合而成,主要介绍物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本专业学生普及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及基础技能,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正学生的工作心态。
通过对物流业的了解,促进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使学生走进物流行业,认识类型物流企业,体验物流各环节的功能,知晓物流企业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要求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理解、分析和解决简单物流问题的能力。
职业能力教学目标1.能描述物流行业发展现状;2.能准确辨识各类物流企业;3.理解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基本功能;4.能描述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作业流程;5.能描述企业物流活动的构成;6.能描述第三方物流的运作;7.能操作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
三、参考学时72学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教学内容与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可采用实地参观、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物流行业工作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教学中物流行业的认知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实地参观、借助网络进行物流行业信息搜集等形式组织教学;物流各功能要素的构成的内容,可以设定工作任务,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企业物流流程、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播放录像和视频资料、角色分工模拟情境等形式组织教学。
(二)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原则是坚持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过程性评价中注重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物流各活动的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运用所掌握的物流基本知识分析物流实际业务过程与能力的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实地参观、小组合作等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课程标准优选稿
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课程标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大连电子学校《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现代物流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讲授关于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物流相关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物流,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目标既要明确知识点,更要突出能力点。
(2)课程内容主要是“是什么”和“怎么样”。
(3)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4)在教学方法上,为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流出充分的时间。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形成经险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与他人合作的意志品质,逐步建立创业就业自信;具备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志力,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2)基本掌握物流信息、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系统、企业物流(3)初步会知第三方物流、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4)了解消费者物流、物流政策、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 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观念、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的作业,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方法能力: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现代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流程和相关策略,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原理;3.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核心功能;4. 学会运用物流策略和技术工具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5.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概念、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
2. 物流体系与基本原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以及库存管理、供应链协调等原理。
3. 物流管理流程订单管理、运输计划、货物配送、售后服务等流程及其关键环节。
4. 物流策略与技术应用供应链管理、跨国物流、绿色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等。
5. 物流绩效评价与优化物流成本、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等绩效指标的评价与优化方法。
6. 物流风险管理天灾人祸、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7.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实际物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典型企业物流管理的案例研究。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问题。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物流企业,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定期的知识测试。
3. 项目报告:学生可根据实际案例或企业调研,撰写物流管理相关的项目报告。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行综合性考核。
六、参考教材1. 张力,卢旺达编著. 《物流管理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在第一学期开设,无前续课程;后期课程有《采购》、《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采购管理实务》、《库存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应用》等。
本课程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满足物流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为宗旨,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课程结合物流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入浅出,融知识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同时注重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劳动意识、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考取1+X证书、进行邮政云仓工学交替实习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原则: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时刻把握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以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专业建设方案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按照物流工作运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即物流管理基本知识、物流系统、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品包装作业管理、装卸搬运作业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
本课程理论知识涉及面广,课程依托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知识运用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灵活运用课堂练习、案例分析、实训操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不同教学形式,注重融合职业道德、环保意识、劳动教育、社会责任、客户为中心等思政教育内容。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熟知物流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基本流程,掌握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管理岗位群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操作实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1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学分课程学时60学时
修读学期第1/1学期适用专业物流管理(汽车方向)/物流管理(汽车方向,佳吉班)
合作开发企业长江物流园区佳吉快运公司
执笔人王国玲、刘大伟审核人王国龙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物流基础》是高职高专物流类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它将围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流程及主要工作岗位(如仓管员、验货员、拣货员、装卸员、搬运员、理货员、包装员、盘点员、配送调度员、客户服务人员、单证员、结算员等)的职业技能标准,学习与掌握现代物流企业的仓储运输、商品流通加工与包装、配送、物流成本核算、物流信息技术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综合应用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前修课程为:无
后续课程为: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企业管理。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专业基本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项目工作任务来学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了解物流标准和物流系统的构成;
2.掌握物流的概念、功能;
3.理解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基本概念;
4.掌握运输方式和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5.掌握仓储方法和仓储业务流程;
6.了解包装功能和掌握包装的合理化方法;
7.掌握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
8.掌握流通加工合理化方法;
9.掌握物流信息的特征和种类;
10.掌握配送合理化的形式;
11.掌握影响物流服务的因素和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
12.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13.掌握正向绿色物流管理的内容和物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14.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15.了解条码技术、RF技术和GPS技术。
2.2能力目标
1.能解读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职务描述;
2.能合理化组织运输;
3.能合理化仓储;
4.能根据配送作业情况进行订单的分配和拣选;
5.能根据不同的物资设计装卸搬运方法;
6.能选择合理的流通加工方法;
7.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装合理化的作业;
8.能根据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对物流运作作出决策
9.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物流服务;
10.能根据本量利分析的结果,提出成本控制方法;
11.能够进行绿色物流管理;
12.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
13.能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技术。
2.3素质目标
1.树立为客户、为生产服务的观点,具有合作精神;
2.能够熟悉运输工具和设施设备性能,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运输作业;
3.熟悉仓储物质的特性,能针对性地进行保管,防止货物损坏,提高仓储质量;
4.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做好物资的进货、理货、分拣、配货、送货等工作;
5.能够及时做好进货、合同、出入库、统计数据汇总、各种台账、数据查询等基础数据处理工作;
6.具有探究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侧重于基础性、典型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理论知识内容够用为度。
表1 教学内容描述
4.实施建议
师资队伍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专任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及“双师”学历,并具有相关企业实践经验,具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具有专业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兼职教师应选聘来自企业或行业的专家,在学校与企业、知识与实践中起桥梁与引领的作用。
教材及相关资源
本课程标准为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基准标准,主讲教师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实用性、先进性教材;教学内容侧重于基础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适当引入先进理念与方法,以具体案例生动和丰富课程标准,并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作必要的延伸,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样化教学设施、设备;充分利用物流管理实训室和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
教学设计与评价参照相关岗位任务要求,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及相关教材。
总之,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活动多时点,多渠道、多样化、立体化,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教学组织模式
基于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应以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以班级为单位,班内分组,各小组进行评比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案例分析法,通过分组讨论案例,使学生易于理解基本知识,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观看来自于企业的视频,使学生感官了解或模拟操作真实的物流流程,同时也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分组讨论,每个同学可以自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小组之间的评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此外还有引导文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考察法等等。
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等;平时作业、小组评比、期末综合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
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权重比建议为4:6。
表2 考核评价表
《物流基础》课程组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