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术学校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职业技术某学校迁建工程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

职业技术某学校是一所省级重点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51年,拥有十余个专业,为国家输送了
两万多名专业人才。

但现有校园占地面积不足20亩,建筑面
积平方米,无法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二)必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新的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必然趋势。

迁建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校址选定及其科学性和实施保障
在充分调研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新校址,并对其进行了科学性评估和实施保障,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四)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新校占地面积为100亩,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等。

五)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实际需求和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确定了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绿化设计等。

六)公用工程
公用工程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供暖、排水等,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生活需求。

七)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
新校场地满足规划要求,建设条件良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八)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制定了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九)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的投资估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并确定了资金来源。

十)结论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充分论证了职业技术某学校迁建工程的可行性,建议尽快启动项目,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职业技术某学校与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一同成长。

自建校53年来,已为祖国铁路建设培养了两万余名各级干部和专业
技术人才。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大,特别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加大,学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学校招生形势非常理想,招生人数屡创历史新高。

学校拥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合理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03年就业率达到了97.3%。

因此,学校的发展前景非常良好。

然而,学校现址土地不足20亩,仅能容纳1600名学生,这极大地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在2003年,由于容量问题,500余名学生被学校拒之门外。

此外,学校地处闹市,与学校氛围极不协调,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达不到重点中专办学的要求。

因此,学校的迁建刻不容缓。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和保证,对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了实现某市教育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为某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储备,促进某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的迁建刻不容缓。

学校的新址位于某县新城区规划范围内,座落于成灌路(213国道)与某县南北干道交汇处,距某市中心14公里,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适合新建学校,将为学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规划办学总规模为4000人以上,其中一期规划在校
学生2800人,教职工400人。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一
期总占地约188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未含教师住宅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地、学生宿舍、行政办公楼、食堂、诊所、实工厂、生活福利及辅助用房,以及教工住宅等,建筑密度为10.5%,容积率为0.56,绿地率
为52.6%。

本项目一期投资为8050万元,具体构成为土地费用、基
础设施建设、建安工程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用。

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

资金使用计划包括土地费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费、工程监理费、工程设计费、其他费用和贷款利息。

本文介绍了某职业技术学校迁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其他间接费用方面,包括资金来源、1605万元、1556.2万元、3100.5万元、210.48万元和50万元等。

其中,某高校全
额投资约6500万元,完成学校的征地、修建、搬迁。

教师宿
舍由本校教师集资建设完成。

在新校建设完成后,由学校在通过某市土地拍卖中心拍卖其原校址和XXX土地筹措的资金中
偿还,不足部分由学校自行筹措。

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方面,本文认为该项目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我国教育“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要求。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教育发展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因此,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
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而且对于进一步巩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总的来说,该职业技术学校迁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该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必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论证,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根据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逐步实现以下目标:让大多数新增劳动力接受适应其从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对于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就业者应普遍接受系统的、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该体系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学校的新校建设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政策。

该项目的建设实施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急需发展的知识技术性服务产业。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统筹规划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防止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流失。

本项目的实施将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五十多年办学的历史积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潜力,为职业技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市场竞争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培养职业人才、教学研究和具体方向,形成多种模式办学。

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为某地区及西部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职业技术学校的很多专业在一般中专或职业中学及技工校中是唯一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

职业技术学校每年为西南地区输送数百名专业技术工人,为配合国家的西部建设做出贡献。

如果学校实现扩建,可提高学校的培养数量,更好地为国家输送大量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据统计,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几乎都接受过至少中等专业以上的技术教育,而我国技术工人的专业培训和受过专业教育的比例还不足20%。

在中国西部及整个中国经济都处于迅猛
发展的时期,各技术岗位都面临人才匮乏的危机。

因此,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为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区位优势,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发展教育产业,有利于加快某市建设西部战略高地。

本着“加快调整教育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思路,职业技术某
学校拟定发展规划,使自身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效加速我市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

拟迁、扩建的实施,使学校的专业涵盖面更广,既可为我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造出一大批具有专长的劳动者队伍,同时,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为提高我省的人口整体素质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积极发展以初中后分流为主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其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保持在50%左右。

以重点
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创建一批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高、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以农业为主的劳动力每年接受50学时以
上适用技术培训的人数保持在40万人以上,其他短期培训在100万人次以上。

对企业职工的培训每年保持在30万人以上,培训面在28%以上。

职业技术某学校的发展规划有利于提高其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从而将其建成西南地区铁道工程高水平的教学基地。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某省会和西南地区“三中心、二枢纽”,我市在经济发展中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朝着建设经济繁荣、生活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园林城市的目标而奋斗。

目前,全国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都在加快自身建设,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但对于职业技术某学校而言,其现有校址、设施和周边环境都存在极大障碍,极大地阻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

首先,该校校址面积过小,总面积不到20亩,这是扩大
办学规模的重要障碍。

其次,总建筑面积仅平方米,仅在原地已难有大的改观。

再次,周边环境对办学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学校位于某市内环线内,周边都是繁华的商业区,与学校的研
究氛围极不协调,周边环境嘈杂,既不利用学生研究,又不便于学生管理,对学生成长极为不利。

因此,为了职业技术某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将其从现有校址搬迁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是实施某市教育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果职业技术某学校搬迁到一个新的环境,可以重新规划校园,扩大校园规模,按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建设新校区。

这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幽静的校园环境和与之协调的周边环境,加上一流的现代教学设施,使他们能够更好成长。

职业技术某学校址搬迁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地块的商业作用,以实现城市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职业技术某学校迁建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西部大开发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某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某市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

为了适应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向东、向南发展战略,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企业办学的分离,需要调整学校布局,
建成10所左右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中专)。

这样的迁建是
必要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促进某省某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加快某市学校布局调整。

第三章校址选择的科学性和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职业技术某学校新校址的科学性和实施保障,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符合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及某市教育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要求。

1997年某市编制了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该规
划是指导某城市未来发展的总纲。

新校址的选择应完全符合该规划,可以实现政府土地增值的最大化。

二、选择城市近郊原则。

目前某市区人口密度非常高,平均每平方公里多人。

在如此高密度的城区内,学校已无法扩展。

由于城区内用地非常紧张,而且城区高昂的土地价格也将使学校无法承受。

同时,学校又不能设在远郊,远离科学文化中心和经济信息中心,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因此,建在近郊为宜。

目前学校新址所处的正是某县某镇XXX,距市区仅十余
公里,紧邻成灌路(213国道),交通便捷,信息灵通,而且还有进一步拓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

三、选择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原则。

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对外交流的人流量、物流量、信息流量大,对外交通的便捷和信息灵通是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此,职业技术某学校新校址应设在交通线上。

四、选择中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原则。

某是某省省会,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将来也是中国西部的重要特大城市。

某城市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技术某学校的发展潜力巨大。

故学校应该有中长期的规划,新校址的选择则要作中长期的考虑,一是校址占地面积适当,二是将来学校面积有拓展的可能。

五、选择教职工生活方便原则。

学校迁至某西郊某县,虽然短期内将影响到多数职工生活、就医、子女上学等,但只要妥善安排校及离退休职工,合理解决职工住宿,逐步改善他们
的生活、交通及其住宅福利条件,就有利于稳定教职工队伍和人才的引进。

六、确定新校的定位及实施保障。

职业技术某学校的新校址选择需要明确学校的定位和目标,确保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需要做好实施保障工作,包括资金和设施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等。

通过迁建,职业技术某学校将成为一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以铁道工程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为龙头专业,多学科多专业,办学模式和方向上取得新的发展。

力争在2008年在校学历生人数达到3000人,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开办“3+2”高职,与高等院校进行实质性联办,形成中专、高职、专科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培育模式。

职业技术某学校的迁建工作得到了某市委、市政府、省市教委在政策上的关怀,XXX和某高校的资金扶持,某县政府
和各协作单位的支持,在政策和资金上都为学校的迁建工作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确保校的迁建工作有了可靠保证。

职业技术某学校新校园的建设将按国家级重点中专要求规划,重点专业按一流重点中专的标准来建设。

办学总规模为4000人以上,一期确定为2800人,教职工400人,主要专业
包括铁道施工与养护、工程施工机械运用与维修、公路与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测量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及应用、物质经营与管理等十余个专业。

力争在未来实现中专、高职、专科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培育模式。

根据国家对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建设的要求,并结合职业技术某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职业技术某学校一期新校占地面积188亩,总建筑面积为m²,一期建筑面积为m²。

校园规划分
为教学活动区(含生产实基地区)、学生生活区、行政办公区、教师宿舍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试验楼、实训基地、图书馆、艺体中心、现代教育中心、学生宿舍楼、教职工及学生食堂等。

其中,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6600m²,学生人均建筑面积约为
3平方米;试验楼总建筑面积为3200m²;实训基地总建筑面
积为1800m²;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3100m²;艺体中心总建筑
面积为2200m²;现代教育中心总建筑面积为3700m²;学生宿
舍楼总建筑面积为m²;教职工及学生食堂总建筑面积为
2400m²。

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规划要求,职业技术某学校新校址的总建筑面积为
1.4万平方米,包括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其它用房和校医务
室等。

其中,教学区总建筑面积为58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
和实训楼。

行政办公区总建筑面积为5200平方米,包括行政
办公楼和招待所。

其它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包括
辅助用房。

校医务室总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

在平面布置方面,职业技术某学校新校区位于某西北某县城南600米,距某市三环路13公里,占地约188亩。

根据“科学、文化、艺术、园林”的规划指导思想,新校区应具有现代
科技的氛围,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缩影,艺术与哲学的表现。

同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体现新时代社会思想,保持环境的整体性。

校园空间序列应高雅、独特、多层次、全方位,创造与人亲和、富有韵律的空间环境,体现自身特色,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新文化。

为此,应注重运用技术化与智能化设计,
以清新典雅的校园环境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来设计一流的学校校区。

同时,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现有的地形设计池塘水泊,把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的生态循环圈,并在单体设计中注重生态技术的运用。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某学校新校址的占地规模及建筑规模相对于2800人的办学规模是适合的,完全符合国家级重点中
专的条件和标准。

在平面布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体现新时代社会思想,保持环境的整体性,并注重运用技术化与智能化设计,以清新典雅的校园环境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来设计一流的学校校区。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环境特点,我们采用了单元组团式的规划方式来规划校园,将其分为教学活动区、学生生活区、行政办公区、住宅区和生产实基地区。

每个功能区都围绕中心绿地布置,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教学活动区位于场地中心相对右侧,以获得优良的景观和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

学生生活区紧靠一侧规划,包括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洗澡堂、开水房、小卖部等设施。

我们将生产实基地设置在学校南侧靠近南北大道,这样既方便今后对外服务,又不会影响教学环境。

文化活动区采用集中布置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型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地(如配置看台的体育场、游泳池、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集中布置于校区西侧,这样既便于整体校园动静区域的明确划分,又使大型的体育设施便于养护、维修和管理,同时还便于这些设施和场地社会化使用要求。

另外,我们将篮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安排在学校行政办公区和运动区之间,与绿化相结合,可对各区域作划分。

在用地平衡表中,我们将总用地面积划分为建筑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和其他预留用地。

其中,教学活动用地、学生生活区用地、教职工生活区用地、行政办公区用地和实实训基地用地都被纳入建筑用地中。

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停车场用地和运动活动场用地被归为道路广场用地。

集中绿化用地、庭院用地和湖塘水泊用地都被划分为绿化用地。

其他预留用地则是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的。

在建筑设计方面,我们将主体教学楼作为重点。

本报告旨在对该校新校区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研究。

下面将分别对教学楼、实验楼、实训基地及校办工厂、图书馆进行探讨。

教学楼为单廊式,围绕一个庭院布置,让整个教学楼沐浴在绿色与阳光之中。

庭院的尽端为一充满雕塑感的圆柱体,设计为庭院中的一个景观,合班教室就设在这一圆柱体中。

庭院中有一游廊贯穿而过,为整个庭院增添了一份动趣。

临近入口的教室设计以新校区的主脉络为建筑群的主轴线,各栋教学楼均匀布置,以规模布局的几何构图来体现教学楼布置的形体美,并以其显著的造型特点形成自身在总体规划的中心地位。

教学楼平面布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教室均为南北向布置,各栋教学楼以边廊相互连接,连廊贯通每栋教学楼引入自然风,并以此而围成若干院落。

在每栋建筑端部集中设置大合班教室,其底层架空,即可停放自行车,又由北向南形成又一条斜向轴线,方便交通。

建筑造型采用退台式处理方法,使每栋建筑错落有致,以多重构架形成屋顶活动空间,方便师生课余活动。

并使建筑增添了川西文化特色,圆形屋面及金属栏杆、构架是展现建筑群体本身高科技特色。

实验楼考虑与教学楼相对分开布置。

由于实验楼有噪声,对教学楼有干扰,在实验楼的布置上要求与教学楼相对分离又要相互联系。

实验楼按四至五层设计,实验楼设置大实验室两间,每间260平方米,分别设置专业教室一间,底盘实验室一间。

小间实验共计27间,每间120平方米。

分别设置工程材
料实验室两间、土力学实验室一间、地质、内燃机、汽车电学、物理、液压、金工、机械基础、电工、工程机械实验室各一间、电子学两间,机动十间。

设置办公室120平方米,库房320平方米。

实训基地为学生实实训的场所,立足学校开办的专业来进行设置,根据学校两个重点专业:铁道工程与机械专业的特点来进行布置,位置可考虑设置在紧临实验楼边,又与教学楼留有一定距离,以避免对教学楼的影响。

校办厂设置位置应尽可能考虑在南北干道旁边,方便今后可开展对外承接维修业务。

机械与铁道工程专业的实训基地应分开设置,机械可设机加工车间、钳工车间共600平方米,并配设库房及办公用房共计120平方米。

机械加工车间应充分考虑电力及照明的配置。


车间门前设置洗车场,停车场约1200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