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比较: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

合集下载

各类补肾地黄丸区别一览表星星论道

各类补肾地黄丸区别一览表星星论道

各类补肾地黄丸区别一览表*星星论道
作为补肾养肾的良药-地黄丸,其配伍多有变化,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这里将其主要的区别写出来,以供参考。

1.杞菊地黄丸
补肾,清热去火;
2.麦味地黄丸
盗汗;
3.知柏地黄丸
遗精,清虚火;
4.金匮肾气丸
肾阳虚;
5.归芍地黄丸
肝肾两亏;
6.桂附地黄丸
男子阳痿,女子不孕;
7.明目地黄丸
目涩畏光,迎风流泪;
8.济生肾气丸
水肿,小便不利;
9.都气丸
虚咳,气喘。

说了这么多,吃药,还是去医院,听大夫的最保险。

要想获得真正的健康就需要你自己锻炼了。

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的对比

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的对比

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的对比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为中医补肾两大名方。

近代医家多将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混淆为一方而论之、用之。

如《中医大辞典》云:“桂附地黄丸即肾气丸。

”虽然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组成、功能相似,但两方组成有干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桂枝与肉桂的不同,故二者补肾机制不同、适应证不同,临床应区别运用。

肾气丸到桂附地黄丸的衍变肾气丸方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由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组成。

因该方出自《金匮要略》故又称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在《肘后备急方》记载为干地黄四两,桂枝二两,附子一两,泽泻一两,其余药物各为二两。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将桂枝改为桂心,桂、附用量各增至二两。

宋代以后许多方书将金匮肾气丸中之干地黄写成熟地黄,如吴仪洛《成方切用》、《汤头歌诀白话解》等。

后世医家继承唐宋时代对此方的用法,又受明代赵献可、薛立斋、张介宾等温补学派影响,强调肾中阳气重要性,将方中桂枝改为肉桂,将肾气丸列为补肾阳之代表方。

张介宾还从阴阳互根理论出发,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组方机制,其在《景岳全书》中云:“若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犹当以桂附地黄丸、右归饮、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将金匮肾气丸中的干地黄易为熟地黄,桂枝易为肉桂,名八味地黄丸,即今之桂附地黄丸。

肾气丸平补肾气肾气丸主证的病机为肾气虚衰,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

《金匮要略》肾气丸所用有五:“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短气有微饮”;“转胞不得溺”;“消渴,小便反多”。

五种病证皆因肾气亏虚、气不化水而出现小便的变化,从而看出,《金匮要略》应用肾气丸是针对肾气亏虚、肾主水功能下降所致的病证。

从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可以看出,该方具有平补肾气之效。

方中主要以生地黄甘苦而寒以滋补肾阴,山茱萸补肝肾之阴,山药滋补脾阴,桂枝、附子辛甘温热,温补肾阳,为本方之主药;辅以茯苓甘淡而平,既可健脾补气、养后天以资先天,又可利水渗湿;泽泻利水通淋;牡丹皮活血以利水。

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能不能一起吃

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能不能一起吃

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能不能一起吃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肾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我们的肾脏起到了排泄的功能,如果我们的肾脏出现了问题,不但容易给我们带来了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还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排泄,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好对于肾脏的保护工作,有很多种中成药在保肾养肾上面的功效非常的明显,例如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下文我们介绍一下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能不能一起吃。

金匮肾气丸能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而六味地黄丸则能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那么,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区别吗?两者可以合用吗?古方金匮肾气丸,此方最开始源自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

但是在现代,金匮肾气丸的配方和古代已经不同。

在现代,今方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是两种不同的中药。

需要注意的是,成药会降低药材的功效,今方金匮肾气丸并不适用于所有肾阳虚的病人。

阳虚生外冷,阴虚生内热,因此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者需要斟酌服用今方金匮肾气丸。

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手脚发凉,汗冷或房事不力、阳痿早泄,房事频繁或手淫过度易导致肾阳虚,病人感觉腰膝酸软,但是更多的是偏冷、怕凉,男性会出现阳痿。

如果症状明显者可用鹿鞭、鲜人参、蛤蚧、海马等自制升阳酒用药酒调治。

目前有许多临床医师和药店药师均将桂附地黄丸当做金匮肾气丸给患者使用。

但桂附地黄丸不是金匮肾气丸。

古方金匮肾气丸的确可以叫做桂附地黄丸或者八味地黄丸,但是现在的金匮肾气丸和古方济生肾气丸相近,多用于利尿治疗下肢水肿。

而如今的桂附地黄丸则与宋代的八味丸相近,主补肾阳。

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在方剂出处、药物组成、肝炎治疗、骨质疏松治疗、男科疾病治疗、妇科疾病治疗等方面均有可比之处,但六味地黄丸在单纯补阴方面力量不及金匮肾气丸。

前者用于阴虚疾病的初期或恢复期,属阴虚不甚兼有虚火;后者用于疾病后期,较严重的病理阶段,属真阴大虚,阴损及阳。

临床应用应了解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把握用药时机,仔细辨证,再行其方。

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的临床体会

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的临床体会

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的临床体会珠海狮山中心,米济生,2002/2/2 获得宛西制药三等奖。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汤)原名地黄丸、肾气丸。

为宋代钱氏《小儿直证药诀》方。

根据《伤寒》、金匮肾气丸加减而来。

熟地8钱,山药4钱,萸肉4钱,茯苓3钱,泽泄3钱,丹皮3钱。

蜜为丸。

每服3g。

1日2次。

开水或淡盐汤送下。

功能:滋阴降火,滋补肝肾。

治疗肝肾阴虚。

虚火上炎,而至的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呜耳聋。

盗汗、遗精、或骨潮热,或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耳痛,舌燥喉痛。

舌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萎缩,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亢、甲减、老年性白内障,贫血、肺结核等属于肝肾阴虚者。

具有关资料表明,对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

能改善植物神经糸统和性腺功能障碍,使肝糖元含量增加、红细胞代谢恢复正常。

钱氏治疗小儿先天不足、五迟、五软、龟背、解颅、虚汗消瘦。

方解:六味地黄丸、具有三补三消。

不寒不燥。

养肝肾,滋阴降火。

益气功培元,肾阴亏损之症。

专为阴虚而设。

桂附地黄丸则为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专补命脉门真阳、引火归元,专为阳虚而设。

本方为熟地大补肾水为君,余药为臣,佐泽泄以泻肾邪、以山药以补脾土,以茯苓以渗之,以萸肉之收涩肝经,以丹皮之破泻之。

本方以滋补肝脾肾之要药。

以泻肾邪及血分之伏火而除脾湿。

药解:熟地,甘,微苦,微温,无毒。

填精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发,治男子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去脐腹急病,病后股酸痛,目无所见;生地则大寒凉血,血热者宜之;熟地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宜之,乃通肾之药;补肾中元气。

仲景六味丸以此为诸药之首;男子多阳虚宜熟地;女子多阴虚宜生地。

泽泄;甘寒无毒,入肾经,主治风寒湿痹,通乳汁,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消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

补虚损,消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漓,通膀胱,三焦停水,治五淋,宣通水道,主头旋耳呜,筋骨挛急,通小肠、止尿血,主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肿胀,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利。

地黄丸的分类与作用

地黄丸的分类与作用

地黄丸的分类与作用您知道吗,由地黄丸古代经典处方制成的中成药,其家族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明目地黄丸等。

一、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处方出自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因其疗效显著,而被后世称为开创了“滋阴大法”,成为后世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

北京同仁堂古方六味地黄丸要求使用出自河南的怀地黄和怀山药(四大怀药)。

怀地黄则要求第一要大,第二要熟,只用三等以上的高品质原料,再将生地黄以黄酒泡透蒸熟,遵循古方酒蒸酒制;而山萸肉除采用道地药材杭萸”,含核量控制在1%以内;丹皮只用安徽地产凤丹皮”等。

名方之所以有名有效就是从源头用好材制成。

六味地黄丸可以滋阴补肾。

对因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如丝、失眠健忘、盗汗遗精、腰膝酸痛、口燥消渴等病症,均有明显 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

临床常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咽炎、慢 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神经衰弱、失眠症、更年期综合 症、骨质疏松症、骨骼生长障碍、小儿发育迟缓、脱发、手足皲裂、 反复口腔溃疡、再障性贫血、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以及亚健康 人群属肝肾阴虚见上述证候者,也可用于对抗放、化疗产生的毒副作 用。

二、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处方的基础上, 添加了两个清热之品即知 母和黄柏,可以滋阴降火,主要针对阴虚火旺患者。

对于肾阴虚损、 阴虚上炎引起的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 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 脉细数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同时能改善更年期症状。

知柏地黄丸中 的黄柏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因此还可以用来治疗老年人小便发黄、 尿道刺痛、腰酸膝软等慢性泌尿道感染疾病。

知柏地黄丸可治疗西医 诊断之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

甲亢、 糖尿病等证见阴虚火旺者。

中华论坛金匮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区别

中华论坛金匮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区别

【中华论坛】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功效区别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着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

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

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比如同仁堂古方六味地黄丸要求使用出自河南的怀地黄和怀山药(四大怀药)。

怀地黄则要求第一要大,第二要熟,只用三等以上的高品质原料,再将生地黄以黄酒泡透蒸熟,遵循古方“酒蒸酒制;而山萸肉除采用道地药材“杭萸”,含核量控制在1%以内;丹皮只用安徽地产“凤丹皮”等。

名方之所以有名有效就是从源头用好材制成。

适用于肾阴虚仅从历史医家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

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如何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

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

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

那么,目前中年人是肾阳虚多还是肾阴虚多呢?对正常人群,做这样的区分没有意义。

阴虚、阳虚是指肾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的症状。

大部分人可能仅仅处于肾气轻微不足的状态,远未到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程度。

地黄丸之间比较201202_

地黄丸之间比较201202_

同是地黄丸功效各不同主治医师梁栋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施治,只有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否则,吃下的药与所患的病不相吻合,轻则耽误病情,重则使病情恶化。

就拿中成药地黄丸来说吧,常用的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

此类中成药均作为补益肝肾之品,随着加入药物的不同,作用就有所不同,使用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及体质辨证合理选用。

不要道听途说,随便到药店购买任意吞服,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六味药物组成,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昏眼花、健忘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手足心热、遗精尿频、口眼干燥、虚火牙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病症。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炎、更年期综合征等有上述症状者,选用六味地黄丸就比较合适。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处方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两味药物组成的,其功用在补益肝肾的过程中,明目利窍的作用比较突出。

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可以用于治疗耳目失聪的诸多疾病,改善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目胀作痛、视力减退、耳鸣不已、听力下降等。

眼科中的白内障治疗,五官科的神经性耳鸣,内科中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疾病见有上述症状者,也可以应用。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处方基础上加了知母、黄柏两味药物组成的。

知柏地黄丸在滋补肝肾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阴虚火旺患者,见有咽干而痛、五心烦热、汗出过多、面红目赤、心烦意乱、失眠多梦、遗精滑精等。

在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人群中可以选用。

方中黄柏具有清利下焦湿热的功用,所以知柏地黄丸还可以用来治疗小便发黄、尿道刺痛、腰膝酸软等慢性泌尿道感染疾病。

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处方基础上加了肉桂、炮附子两味药物组成的,其功用变成了温补肾阳,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衰、命火不足引起的怕冷肢凉、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频数、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脉沉细弱等病证。

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

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

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肾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我们的肾脏起到了排泄的功能,如果我们的肾脏出现了问题,不但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排泄甚至是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肾脏,养肾的药物有很多种,例如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

桂附地黄丸所治病证为肾阳虚证,是由于肾中阳气不足所致,故治疗上以温补肾阳为主。

全方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滋补肝肾之阴,又配以肉桂、附子温补肾中阳气,以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目的。

诸药配合,既补肾阴,又补肾阳,阴阳互生,阴中求阳,正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对于肾阳亏虚所致之疾患极为适宜。

现在市面上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多是不一样的,比如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就是十味的,与古方八味不同,金匮肾气丸是有利尿作用的,治疗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之类的,所以自己一定要分辨清楚。

买药的时候一定要看成份!目前有许多临床医师和药店药师均将桂附地黄丸当作金匮肾气丸给患者使用。

但桂附地黄丸不是金匮肾气丸。

首先,古方金匮肾气丸处方已与今方(药店销售)金匮肾气丸处方不同,按现今国家药品标准,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是处方组成不同的两种中成药,因此把药店里的金匮肾气丸当作桂附地黄丸销售是错误的;其次,“今方金匮肾气丸的方剂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桂枝、附子八味组成”的说法是错误的。

同时,桂附地黄丸方中用的不是桂枝而是肉桂,山茱萸、附子也是炮制品;再次,六味地黄丸是由金匮肾气丸减去肉桂、制附子两味药化裁而成,说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桂枝、附子两味药组成的,则是本末倒置。

时移事异,时代在发展,中医药学也在不断发展,古今同方异名,同名异方屡见不鲜,有时候多年的经验或者知识积累也可能是过时的或错误的认识。

事实上,现今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驻店药师,常常把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当作同一种药给患者使用,甚至于不少文献中亦将两药当作为同一种药。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区别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区别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区别
治疗疾病方法比较多,药是最佳选择,这样的治疗方法简单,对一些手术治疗和按摩治疗疾病方式,这样治疗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能够快速改善疾病,不过对药物使用,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同药物成分不一样,使用数量也不同,那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区别都有什么呢?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区别:
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中药,两者的成分不同,请特别注意黑体部分:桂附地黄丸的成分为: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辅料为蜂蜜。

金匮肾气丸的成分为: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辅料为蜂蜜。

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不太一样,桂附地黄丸是治疗阴阳两虚的,那么金匮肾气丸呢?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
的药物的成分是不是一样呢,可以互相代替吗?
金匮肾气丸最早出自《金匮要略》,且与六味地黄丸相比,
多了肉桂、制附子两味药,所以后世又习称其为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

在对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区别认识后,选择这两种药物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这些方面都是要进行了解,而且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过程中,如果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都是要立即停止选择,避免给自身带来更多影响。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和种类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和种类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和种类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阴阳理论,《黄帝内经》首篇即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辨病不仅要辨虚实,更要辨阴阳,辨证明确后再选择对证的药物,才能药到病除。

中成药中,光补肝肾的地黄丸就有六、七种之多,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其作用又有滋阴、补阳、养血之分。

六味地黄丸治肾阴亏损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方而成。

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小便,清湿热。

本方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中成药种类有:六味地黄丸、枳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归附地黄丸(金贵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都气丸、明目地黄丸等。

知柏地黄丸治肝肾阴虚火旺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本方具有滋阴清热的功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症。

桂附地黄丸(又名金匮肾气丸)治肾阳虚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

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用温补肾阳药物,达到阴中求阳的目的。

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

应该注意的是,肉桂属温热药,不适于治疗具有口干舌燥、烦躁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亦不宜和外感药、赤石脂或其制剂同时服用。

孕妇也应忌服。

杞菊地黄丸治肝肾阴虚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

本方具有补精、清肝、明目功效,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

7种地黄丸 个个有绝招

7种地黄丸 个个有绝招

7种地黄丸个个有绝招(对症选药)“地黄丸”家族庞大,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

很多滋补方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

同名为“地黄丸”,但药物成分略有不同,使用前需仔细察看,以免误用。

1.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

其特点是补泻并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是补阴的代表方之一。

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2. 麦味地黄丸由“六味”加麦冬、五味子组成,也称八仙长寿丸,保养性质明显。

适用于肺肾阴虚,如潮热盗汗、咽干咯血、眩晕耳鸣等。

对咳久伤阴,或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所致的咽干、口渴、咳喘、痰中带血等,也有不错的疗效。

现代研究称,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心病。

3. 知柏地黄丸,“六味”加知母、黄柏,增强了滋肾阴、泻虚火的作用。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聋、慢性咽炎、口腔慢性溃疡等患者,如果有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咽干口感、咳血、小便黄赤、牙龈肿痛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适合用这一药物。

4. 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加杞子、菊花组成。

它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在于,前者增加了养肝明目的功效,主要滋补肝肾;后者是滋补肾阴。

中医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

杞菊地黄丸可治疗肝肾阴虚同时伴有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视物昏花等眼部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

5. 归芍地黄丸,把当归和白芍加入六味地黄丸,就组成了这个妇科病良药。

它能滋阴养血、柔肝补肾。

妇女经期失血过多会伤阴。

该药能有针对性治疗妇女肾虚而引起的崩漏、头晕、乏力、腰腿酸疼、耳鸣等。

6. 明目地黄丸,“六味”加杞、菊、归、芍以及蒺藜、石决明,便组成明目地黄丸。

它主要用于眼疾治疗,尤其是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

7. 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基础上,加肉桂、附子而成,它是温补肾阳的助阳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老人尿频等。

判断阳虚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舌苔,色淡而多苔,多属阳虚。

说说常见的几种“地黄丸”

说说常见的几种“地黄丸”

说说常见的几种“地黄丸”作者:刘远来源:《科学养生》2010年第08期说起地黄丸,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六味地黄丸,这大概是电视广告过多宣传的结果。

这也造成了很多人把“六味地黄丸”当作保健品来吃的现象。

这些人大多认为中药吃不好也吃不坏,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可取。

因为中药也是药物,药物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不合理的使用中药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对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地黄丸”的主治病症等方面的差别有所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药店经常见到的地黄丸类成药大概有这么几种: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

这些方子大多是治疗肾虚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症。

肾虚的表现就是肾的功能相对于正常的不足。

那么肾有哪些生理功能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肾为水火之脏。

这里的水和火可以解释为肾的两种最重要的功能:一为藏精二为化气。

而这里说的肾又不同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肾。

中医对脏腑的认识是从功能方面着眼。

中医所说的每个脏腑都是一种功能集合。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肾的这两个功能。

肾中所藏之精来源分为先天与后天。

秉承父母为先天之精,出生以后从外界摄入的物质经过脾胃运化后所成的叫后天之精。

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都需要以肾精的充足作为最基本的条件。

《黄帝内经》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

所以,肾精实际上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源物质,同时这种物质是需要命门之火化肾精为肾气才会有能动的作用。

肾功能不足表现为两个方面,既肾阴虚和肾阳虚。

在这里肾阴代表的是肾对人濡润滋养的作用。

肾阳指的是肾对人能动温煦的作用。

肾的阴阳对全身各个脏腑的阴阳有决定作用。

肾阴虚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遗精,舌红少津等。

肾阳虚表现为:肢冷、腰膝冷痛、阳痿、小便不利或清长,甚至出现水肿等。

肾阳虚导致水肿是因为肾对水液代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升清,二是降浊。

肾使水液化气而通过三焦通行全身为升清,使代谢后的水液降入膀胱为降浊。

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

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

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1、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该药是治疗肾阳虚的千年名方,后世的“地黄丸”系列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金匮肾气丸适合有腰痛、脚软、小腹拘急、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尿频、脚气、痰饮、消渴等症状的肾阳不足证患者服用。

该药的用法是:水蜜丸每次服6克,小蜜丸每次服9克,大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

该病患者在服药后若出现了口干、大便干结的症状,应调整用药量或停止服药。

2、右归丸右归丸在中医临床应用上历史悠久,其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效,对肾阳虚导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等症都有很好的疗。

右归丸温补肾阳的作用比金匮肾气丸更强,较适合年老或长期患病者服用。

该药的用法和金匮肾气丸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右归丸。

3、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

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

应注意的是,方中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治疗有口干舌燥、烦躁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4、七味都气丸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

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七味都气丸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

5、济生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合有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等症状的肾阳虚水肿证患者服用。

其用法同金匮肾气丸。

6、至宝三鞭丸至宝三鞭丸,补血生精,健脑补肾。

用于肾虚所致体质虚弱,腰背酸痛,头晕,心悸健忘,虚汗,畏寒失眠,面色苍白,气虚食减。

7、四神丸四神丸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适合有五更泄泻、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症状的肾阳虚衰、脾肾虚寒证患者服用。

四神丸是治疗五更泄泻的名方,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因肾阳虚衰(命门火衰)而经常在凌晨出现的腹泻。

该药的用法是:每次服用9克,每日服1~2次。

8、青娥丸青娥丸具有补肾强腰的功效,适合有腰部疼痛、起坐不利、膝软无力等症状的肾亏而偏阳虚的患者服用。

几种地黄丸效用功效

几种地黄丸效用功效

几种地黄丸效用功效桂附地黄丸的功效:功增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又用于小腹拘急,腰腿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而属于肾虚阳微者。

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病属于肾虚阳弱的虚喘或痰饮作喘等兼见腰中冷痛、小便不利者。

桂附地黄丸的作用:桂附地黄丸是常用中成药。

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

能治肾阳不足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增多等症。

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以下疾病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慢性肾炎:时有血尿、蛋白尿、肾性高血压、水肿等。

注意事项:1、孕妇忌服。

2、不宜和外感药同时服用。

3、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赤石脂或其制剂。

4、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本品宜饭前服或进食同时服。

7、服药二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食欲不振、头痛、胃脘不适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年人的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并不是包治百病,但据统计,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症涉及137种。

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保健药品在长期服用。

同时,作为治疗药品,它在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

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

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

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

同是地黄丸,功效大不同!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的区别

同是地黄丸,功效大不同!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的区别

同是地黄丸,功效大不同!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的区别
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两种中成药,两者都是地黄丸,且都以补肾闻名,这两者有何不同?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后来,宋代名医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

其专补肾阴。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消渴。

其滋阴之机,在大补肾水也。

故方中熟地、山茱萸为君臣药。

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其实就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八味地黄丸”,所治病证为肾阳虚证,是由于肾中阳气不足所致,故治疗上以温补肾阳为主。

全方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为基础滋补肝肾之阴,又配以肉桂、附子温补肾中阳气,以达到“益火之源,引火归元”的目的。

诸药配合,既补肾阴,又补肾阳,阴阳互生,阴中求阳,正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功效区别
六味地黄丸主要适合于肾阴虚或者是肝肾阴虚,中医认为肝肾同源,症状也一起出现。

临床表现为阵阵潮热,盗汗、手脚热、五心烦热,有的病人两颧午后出现发红,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桂附地黄丸相比于六味地黄丸,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更强。

能治肾阳不足,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增多等症。

总而言之,六味地黄丸专补肾阴,而桂附地黄丸则肾阴、肾阳双补,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八种地黄丸功能比较

八种地黄丸功能比较

八种地黄丸功能比较中医的虚证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类,根据虚则补之的治法,分别服用滋阴、壮阳、益气、补血的中药。

地黄丸系列药是指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具有新特点的地黄丸,包括:六味、杞菊、知柏、麦味、明目、桂附及金匮地黄丸等,主要治疗肾虚的一类中成药。

肾虚又分为两类(肾阴虚及肾阳虚),要指出的是在上述药物中只有桂附、金贵地黄丸是属于补阳的,而其它地黄丸则具有不同程度的补阴效果。

■肾阴虚证服用六味地黄丸本药由滋补肾阴的熟地黄、补益肝肾的山茱萸、补脾固肾的山药、利湿泄热的泽泻、渗湿健脾的茯苓、清泄虚热的牡丹皮六味中药组成。

中医认为阴虚证是由于阴精亏损而导致阳盛阴衰的虚热证候,肾脏不仅是泌尿器官,还主管骨骼精髓、促进生长和生血、并开窍于耳。

因此肾阴虚者既有发热盗汗、口燥咽干等热证,又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遗精等虚证。

六味地黄丸六药合用、三补三泄,适于出现上述证状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化疗期的肿瘤等患者,但脾肾阳虚者不可服用。

此配伍组方形成三补三泻,三补即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

三泻即泻肾降浊,清泻肝火,利水渗湿。

此药补而不燥,滋而不腻,药性温和,对治疗肝肾阴虚之症极为适宜。

同时现在环境气候偏于干燥,而紧张的生活节奏、经常熬夜、劳累过度等都会损耗人体阴精,六味地黄丸可滋补保健调理,改善亚健康状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阴虚火旺证服用知柏地黄丸本药针对肾阴虚所致的盗汗、遗精。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清虚热的知母和泄虚火的黄柏,使其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了降火功效。

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火,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形体消瘦、两颧发红、五心烦热等虚热证候。

知柏地黄丸适于出现此证的结核病、更年期综合证、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等患者,但阳虚寒证、实热证者忌服。

该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有降火作用的知母和黄柏。

与前者相比,滋阴清火的作用大大增强。

日常生活中常可遇到这样的人——体形消瘦,脾气急躁,稍一活动便大汗淋漓,甚至睡梦中也会出汗。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如何区别应用?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如何区别应用?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金匮肾
气丸,如何区别应用?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组成,是温补肾阳的基础方剂。

六味地黄丸是由金匮肾气丸减去肉桂和附子而成,是滋阴补肾的最根本方剂;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知母、黄柏两味药,增强了滋阴降火的功能,适用于阴虚火旺的情况情况;
杞菊地黄丸增加了枸杞子、菊花两味药,增强补肝、明目的作用;
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针对眼病的蒺藜、石决明,滋阴养血的当归、白芍等药,是内眼病证的专方药;
根据不同情况,请选用对症的药物。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起到滋肾养肝的功效主要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等;
明目地黄丸除了加入枸杞子、菊花外还加入了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等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能主要治疗目涩畏光迎风流泪等临床上主要用于白内障、青光眼、干燥性角膜炎。

桂附地黄丸在六味的基础上加入了附子、肉桂,侧重于温补肾阳。

知柏地黄丸在六味的基础上加上了知母和黄柏主要侧重于清虚火。

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对症地选择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肾气丸的新用处◆江西省南昌市洪都西医院主任医师王豪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

此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

它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

临时以来,金匮肾气丸次要用于医治因肾阳缺乏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

近年来,经临床理论与研讨证明,金匮肾气丸还具有抗衰老、加强免疫力、改善脂肪和糖代谢等作用。

那么,金匮肾气丸有哪些新用处呢?◆可医治慢性腰腿痛: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慢性腰腿痛,施治61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治愈52例,奏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2次,2周为一个疗程。

◆可医治前列腺增生:西医以为,前列腺增生属于“癃闭〞的范围。

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司所致。

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前列腺增生,施治35例,治愈27例,奏效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普通用药1~3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失掉缓解或治愈。

◆可医治老年性阴道炎:该病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其卵巢功用减退,雌激素程度降低,阴道壁萎缩,使阴道部分的抵抗力下降,招致细菌入侵所惹起的阴道炎症。

有人采用金匮肾气丸医治此症,施治45例,恶化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每日服3次,7天为一个疗程,普通用药3个疗程后即可使病情失掉缓解或治愈。

◆可医治老年性尿失禁: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老年性尿失禁,施治36例,经服药3~5个疗程后,治愈28例,奏效7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普通用药一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失掉清楚恶化。

◆可医治男性乳房发育症: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男性乳房发育症,施治42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治愈35例,奏效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20天为一个疗程,普通用药一个疗程即可奏效。

◆可医治不孕症: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由高催乳素血症惹起的女性不孕症,施治27例,经用药3个月后,有12例妊娠,其他15例患者的血清催乳激素程度也降至正常。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两次。

◆可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病史在半年以上,且重复发作的肾阳亏虚型口腔溃疡,施治60例,经用药5日后,一切患者均失掉康复。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18克,每日服3次。

■另附: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

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适用于肾阴虚。

仅从历史医家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到达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方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那么是肝肾同补,经过补肝来到达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经过健脾来补后天。

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如何判别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病症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

肾阳虚的典型病症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常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

有些肾阳缺乏的人,也可以会呈现勃起功用阻碍、早泄、滑精等性功用成绩。

那么,目前中年人是肾阳虚多还是肾阴虚多呢?对正常人群,做这样的区分没有意义。

阴虚、阳虚是指肾虚开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的病症。

大部分人可以仅仅处于肾气细微缺乏的形态,远未到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程度。

几种人不宜吃:1、安康人群:关于正常人群,假设没有清楚肾阴虚的病症,我以为不合适于自行临时服用六味地黄丸。

虽说这种药可以有保健作用,短时期吃不会有什么反作用,但是药三分毒〞,临时吃的话,很可以呈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响。

他指出,目前有些人滥用六味地黄丸,与他们客观上以为本人肾虚〞,而不去正轨的医院承受西医师的辨证〞有关。

2、清楚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

许多因肾阳缺乏惹起的勃起功用阻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

彭教授特别提示到,他们应该选择医治肾阳虚的药物,比方金匮肾气丸。

3、肾阴虚但脾胃功用不好的人,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阻碍消化功用。

中老人普通脾胃功用不强,服用更要慎重。

连续吃,影响不大;临时延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

服药之前应该先去征询医生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工夫,尽量防止由于自觉用药而形成的身体不适。

肾阳虚是指肾阳亏虚,功用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或阳萎,精冷,妇女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甚那么腹部胀痛,心悸喘咳;面色晄白或黧黑,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晕目眩,肉体萎靡,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有力或弱。

肾阴虚是指肾阴缺乏,虚火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性欲亢奋,遗精,男子经少或闭经,或崩漏,形体消瘦,咽干口燥,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肾阴虚与肾阳虚的区别要点:肾阳虚多有寒的表现:如畏寒肢冷,肉体萎靡,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有力;肾阴虚多有虚热的表现: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总之,区别阳虚阴虚最关键的是区分寒热,阳虚那么寒,阴虚那么热。

肾阳虚可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医治;肾服虚可服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医治。

老王经常口腔溃疡,到中医院看过,说是肝肾阴虚。

大夫让他服用知柏地黄丸,并嘱其用淡盐水送服。

老王闹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淡盐水送服呢?医生解释说,食盐有涌吐痰涎、清火凉血、润畅通便、引药入肾之功。

中医理论认为,在五行中肾与咸相对,即咸入肾,肾欲咸,所以治疗肾脏病变如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腰痛、脱发等,皆可用作药引。

中药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

中医处方是以“君、臣、佐、使〞的原那么来作药物配伍的,药引就是“使药〞。

药引主要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解毒、缓和药性、保护脾胃、调和诸药等作用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共六味药组成。

传统上应用于治疗肾阴缺乏、虚火上炎而出现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遗精、手足心热等症。

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金匮肾气丸的服用方法你理解“六味地黄丸〞吗?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进步,有不少男性把服用六味地黄丸当成保肾壮阳的良品。

还有的中老年人,只要腰酸腿疼,就自行诊断为肾虚,就服用六味地黄丸来强身健体,并且持之以恒。

因为大家看到周围吃六味地黄丸的人越来越多,好似没什么副作用,也就认为没什么好担忧的。

其实,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还不够,从而走入了用六味地黄丸保健的误区。

金匮肾气丸的服用方法你理解“六味地黄丸〞吗?,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补益剂中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

方中六味药合用,三补三泻,以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三补为主,滋养肝、脾、肾三脏;以泽泻、茯苓、丹皮三泻为佐,渗湿清热泄浊,寓泻于补、泻不伤正。

主治由肾阴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足跟作痛等病症。

中医认为,肾虚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阴缺乏等症型。

况且,致病原因不同,也可兼夹其他脏腑的病变,如脾肾阴虚、肝肾阴虚等。

金匮肾气丸的服用方法对于那些把六味地黄丸当成保健品的人群来说,存在几个误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男性腰痛都是肾虚所致,还可能由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肾结石等疾病引起,建议那些不明原因腰痛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另外,俗话所说十男九肾虚也未必尽然,即使是肾虚,也有阴阳之别。

六味地黄丸并非没有副作用,因为方中组成药物以滋润为主,久服过服,必易滞脾碍胃,脾胃失和影响食欲;脾受湿困易致脾虚泄泻。

如今很多步入中老年的男性,每天惰于运动,营养过剩,体形偏胖。

中医认为:肥人多湿,湿那么困脾。

因此,体形偏胖的人也不可以随意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补。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合适服用六味地黄丸,更不能自医自治,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决定用药、用量。

六味地黄丸补肾阴,专治肾阴虚。

效果非常好!有补有泄,要性温和,是千年老方子,同仁堂的最好,没有什么毒副作用。

问题是要对症服用!肾虚分为:阴虚和阳虚两种。

阴虚---午后手心湿热;阳虚---相反,手脚冰凉。

阴虚---服用六味地黄丸阳虚---服用金匮肾气丸假如自己分不清是哪一种虚,就去请医生看一看!千万不要自己乱吃药!假如用反了药,会加重病情!六味地黄丸是阴中求阳的代表方,有滋阴补肾等作用。

主治肝肾阳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阴缺乏证。

六味地黄丸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与血药成分二次研发证实,六味地黄丸有显著抗衰老作用。

肾阳虚的病症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病症,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病症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

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来进展食补,药物那么有肾宝、玉苁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肾阴虚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展食补,药物那么有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一般说来肾阳虚主要表现为现色苍白、畏寒怕冷、浮肿、腰腿冷痛、尿频而少、慢性腹泻、男性慢痿、女性闭经等症,治疗上可酌情使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方剂;肾阴虚那么主要表现为面容憔悴、消瘦、腰背酸痛、两下肢无力、自觉低热、两颊泛红、头晕目眩、耳聋、手足心微热、梦遗等症,可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方剂治疗。

肾阴虚类病症多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喉痛、耳鸣耳聋、遗精盗汗、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可选:六味地黄丸方中熟地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山药滋肾补脾固精,山芋肉补肝肾、收涩精气,三药为三补以治本。

泽泻清泻肾浊、分消水湿,丹皮清泻肝火,茯苓健脾渗湿,三药为三泻以治标。

全方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症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甲亢〔出现颧红低热、心慌心悸、大便干涩等症〕、糖尿病〔要用水丸〕等。

知柏地黄丸又名知柏八味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手足心热、虚烦盗汗。

常用于结核病见阴虚盗汗者;亚安康状态;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噪咽干、盗汗等症者〕及性欲亢奋、阴茎易举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