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单元辅导(6)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 连续性和阶段性B. 稳定性和可变性C. 遗传和环境D. 生理和心理答案:A2.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一般在()A. 二年级B. 三年级C. 四年级D. 五年级答案:B3. 小学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 年龄B. 任务难度C. 兴趣D. 所有选项答案:D4.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通过()A.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B. 提高学生的自尊心C.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D. 所有选项答案:D5.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是()A. 内部动机B. 外部动机C. 远景性动机D. 近景性动机答案:D6.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演示法答案:C7. 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德育原则是()A.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B.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C.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 所有选项答案:D8.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特征是()A. 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B. 从客观化向主观化发展C. 从自我中心向集体主义发展D. 所有选项答案:D9.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A. 标准化考试B. 综合素质评价C. 学科竞赛D. 学习成绩排名答案:B10. 小学心理辅导的原则有()A. 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B.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C. 尊重与理解相结合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1.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连续性、阶段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12. 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具体形象思维仍占重要地位、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始萌发13. 小学儿童注意的规律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小学生心理辅导》参考答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参考答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作业一、单选题1、辅导人员依据某一理论构架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出合理化的说明,这属于哪一项影响技术()A.指导 B.解释 C.自我开放 D.影响性摘要2、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定的过程是()A.心理辅导 B.心理咨询 C.心理评估 D.心理测验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完整地说明了心理测验的特点()A.间接性、典型性、灵活性、科学性B.直接性、典型性、系统性、科学性C.直接性、系统性、灵活性、科学性D.间接性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心理辅导目标的特征()A.立足点是面向未来 B.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C.具有多层面性 D.教育和发展5、“单位中有许多不学无术的人在工作,这是我做领导的过错”,这种思想属于认知歪曲的哪种形式?()A.任意推断B.过度引申 C.选择性概括 D.夸大或缩小6、按照测验的应用,可以把测验分为()A.智能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B.学习测验、行为测验、心理健康测验C.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与临床测验D.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学绩测验7、下列关于心理辅导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主要着重于有心理障碍的人 B.强调个人的力量与价值C.强调认知因素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D.充分考虑情境和环境的因素8、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应能力的中等强度的心理障碍称为()A.神经病B.精神病 C.神经症 D.人格障碍9、( )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像,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A.心理冲突 B.厌恶法 C.角色扮演法 D.学习疲劳10、( )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A.角色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 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11、( )是指由于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身心不适等现象。

A.心理冲突 B.厌恶法 C.角色扮演法 D.学习疲劳12、一般认为智力水平正常的标准是智商在( )以上。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100题)1、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格塞尔D.洛克【答案】 A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加大对危害中药材质量安全行为的处罚力度,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情节严重的,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拘留A.5日以上10日以下B.5日以上15日以下C.10日以上15日以下D.10日以上30日以下E.5日以上30日以下【答案】 B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A.法国的左拉B.英国的斯宾塞C.中国的孟子D.苏格拉底【答案】 B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平等性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答案】 A5、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义务的是( ).A.遵守学生行为规戴B.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C.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D.尊敬师长【答案】 B6、一名教师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的根本条件是( )。

A.教师的晤言天赋B.教师资格证书C.教师的角色认同D.教师的专业素养【答案】 D7、《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刚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亭渐进原则【答案】 C8、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首要考虑()。

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答案】 C9、《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于()。

A.1985 年B.1993 年C.1998 年D.1999 年【答案】 B10、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抽象记忆B.意义记忆C.形象记忆D.情绪记忆【答案】 C11、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

A.学校教育B.社区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答案】 C12、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2013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0342013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19年7月2日;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选择题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巴甫洛夫B.詹姆斯C.罗杰斯D.桑代克2.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

A.操作性条件反射B.经典性条件反射C.社会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ABC)。

A.知识B.技能C.行为规范D.运动4.表征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D)。

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5.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BC)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

A.首字联词法B.划线法C.笔记法D.列提纲法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7.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A)。

A.迁移B.定势C.功能固着D.原型启发8.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C)。

A.顿误说B.试误说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9.下列哪些行为意味着小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ACD)。

A.爱说谎B.上课有时爱做小动作C.一回答问题就结巴D.偏食厌食10.对于教师职业来讲,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ABCD)。

A.工作压力B.职业倦怠C.生涯适应D.角色适应二、判断题11.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行为进行学习的。

(错)12.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对)13.品德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点,它既可以通过遗传获得,也可以通过后天社会环境和教育获得。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1)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发展心理是基础,教育心理是根据,而是本课程的目的。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和生殖期。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功能和信号交际功能。

著名教育家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中的原则。

6.男孩的兴趣多指向于,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

而女孩的注意多指向,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意,很敏感。

7.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学习的。

1.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故事法2.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3.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迁移B.变式C.定势D.原型启发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B.布鲁纳C.桑代克D.斯金纳5.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6. 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特点的表现。

A.主导性 B.双向性 C.民主性 D.互动性7.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8. 后习俗水平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内容:()A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 B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C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D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9. 动机的显著特征为()。

国开形成性考核02640《儿童心理学》章节练习(1-10)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02640《儿童心理学》章节练习(1-10)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儿童心理学》章节练习(1-10)试题及答案(课程ID:02640,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第一章自测练习测验题目:1、参照我国学制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是指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的统称。

其中幼儿阶段是指(B)的儿童。

【A】:4-6岁【B】:3-6岁【C】:受精卵形成到3岁题目:2、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会可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A)发展三大领域。

【A】:情感和社会性【B】:游戏【C】:感知觉【D】:道德题目:3、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C)【A】:成人的翻版【B】:环境的产物【C】:有自己特点的成长中的个体【D】:“小型成人”题目:4、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C)。

【A】:十九世纪末期【B】:中世纪【C】:中世纪以前【D】:上世纪六十年代题目:5、(C)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及行为模式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A】:达尔文【B】:法国思想家卢梭【C】:英国哲学家洛克【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题目: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A)《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A】:普莱尔【B】:弗洛伊德【C】:皮亚杰【D】:华生题目: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D)【A】:皮亚杰、埃里克森、华生【B】: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D】: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题目:8、强调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遵循自然界的“秩序”的是(A)。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与答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与答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与答案)注意:选择题答案可能打乱,考试时看具体答案,不要看A,B,C,D一、单选题1:()是儿童开始走向独立、成为社会成员的重要预备期,儿童开始拥有区别于他人的“自我主张”。

A:七岁阶段B:八岁阶段C:九岁阶段D:十岁阶段答错了,参考答案是:C2:关于健康人格,XXX认为,合作、奉献和()是三大核心要素。

A:社会兴趣B:人际兴趣C:家庭兴趣D:娱乐兴趣答错了,参考答案是:A3: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岁定义为青春期。

A:8~15B:12~18C:10~20D:14~20答错了,参考答案是:C4:作为心理健康关键要素的关系协调可以具体细分为四种关系,其中()即自我意识是最为核心的要素。

A:人——人关系B:人——事关系C:人——物关系1D:人——己关系答错了,参考答案是:D5: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等。

A:大众媒体B:大众舆论C:群众活动D:群众文娱答错了,参考答案是:A6:儿童进入小学之后,他们的社会交往更为广泛。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构成了小学儿童()的主要内容。

A:家庭关系B:社会关系C:邻里关系D:朋友关系答错了,参考答案是:B7:家庭是以血脉为基础的血缘配合体,而()则是以乡土(故乡)观念为基础的社会糊口配合体。

A:学校B:机关C:企业D:工厂答错了,参考答案是:A8:()是小学儿童师生关系的三个重要因素。

这三个因素不仅构成了小学生师生关系的内涵结构,并且也是影响师生交往进程的重要因素。

A:冲突性、亲密性和反应性2B:冲突性、联系性和反应性C:冲突性、关注性和反应性D:冲突性、矛盾性和反应性答错了,参考答案是:A9:情绪是个体与()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以个体的需要为中介的。

A:外部主观事物B:内部客观事物C:内部主观事物D:内部客观事物答错了,参考答案是:D10:影响儿童情绪假装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家庭、火伴和()。

A:游戏B:文化C:规则D:学校答错了,参考答案是:B11:社会研究理论创始人之一XXX认为,强化是行为惯养成的必要条件,强化主要包括三种情况,即()、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教育心理学(在线做题)

教育心理学(在线做题)

1.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A)。

A.道德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 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B)。

A.观察法B.问卷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3. (A)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4. 变式是指(B),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A.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B.变换非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不变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D.变换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不变5.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推理能力6. 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C)。

A.第一印象B.共鸣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移情效应7. 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D)。

A.5~6岁B.6~7岁C.7~8岁D.8~9岁8. “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D)。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D.群体动力倾向9. 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C)。

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C.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D.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10. “以提供建构认知结构的框架为教学的切入点”属于(C)教学策略。

A.先行组织者B.掌握学习C.支架式D.抛锚式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

A.道德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 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有(ABD)。

A.激发功能B.定向功能C.练习功能D.强化功能3. 记忆较长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这主要受到(AB)干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第六章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第六章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
(4)可以使来访者更快更直接地明晰自己的行为、社会交 往方式的特点。
2.团体治疗的疗效因子 亚隆认为治疗性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随着人类各种 复杂体验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疗效因子”。 在治疗体验中,可以概括地分为11个主要的疗效因子:
(1)利他。 (2)团体凝聚力。 (3)普遍性。 (4)人际学习。 (5)提高社交技巧。 (6)信息传递。
罗杰斯强调领导者良好的人格特质,而不是领导的技巧。如果 领导者能创造具有治疗作用的团体气氛,允许成员表达全部感受, 成员在良好的治疗气氛中,感受到温暖与接纳、尊重与关怀,便会 放弃他们的防卫性,向具有个人意义的目标努力,导致积极的行为 改变 。
3.会心团体的原理
“会心”就是指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它概括出了这些团体心理咨询 最根本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中期,罗杰斯将当时存在于美国的许多性 质相同的咨询团体统称为会心团体,也称“交朋友小组”,包括人际关系 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个人成长小组、人类潜能小组等。
自我表露举例: 咨询师:团体中三个人都谈到儿时的生活与经
历造成今天与父母关系的紧张和不理解。我 也有同样的经验……但我现在明白了我父母其 实很关心我,只是他们不会表达。我自己主动 一些,情况就改善了很多。
(三)行动技术 1.起始 2.询问 3.面质 4.调停 5.示范
(7)宣泄。 (8)模仿行为。 (9)原生家庭的矫正性重视。 (10)重塑希望。 (11)存在意识。
(二)精神分析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模式
首先在团体治疗中使用精神分析原理和技术的是沃尔夫 (A.Wolf ),他强调在团体中的心理分析不治疗整个团体,而是 将着眼点放在与其他个体相互交往的每一个成员身上。
第六章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概念理解】发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一般了解】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2、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难点】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兼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

2、小学儿童的发展和小学儿童的教育。

【教学辅导】一、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学科性质。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兼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关注发展与教育、学习与教学、认知与个性、一致与差异。

其知识体系围绕两个核心问题:(1)发展是教育的依据和结果;(2)教育是发展的动因。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学科。

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小学儿童发展和教育领域里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小学儿童的发展和小学儿童的教育1、发展的概念。

发展通常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

2、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心理机能的深化: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条件反射比以往更容易形成和巩固;第二信号系统在教学活动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2)心理动力的转化:儿童入学后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化成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开始承担社会的义务。

学校学习的新需要与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发生了矛盾,从而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3)认知活动的发展:①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②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③记忆从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对机械识记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意义识记运用逐渐增加,具体形象记忆还占优势,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④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与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与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理论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答案】 B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 ) 个组块。

A.5土2B.6士2C.7土2D.8土2【答案】 C3、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20世纪5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答案】 B4、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的这种方法是()。

A.语义联想B.视觉想像C.谐音联想法D.关键词法【答案】 C5、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答案】 C6、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A.董仲舒B.王充C.司马迁D.郑玄【答案】 A7、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发展性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答案】 C8、小学德育过程中的最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 D9、技能是一种( )。

A.智力B.行为方式C.才能D.能力【答案】 B10、“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上有所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不均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D11、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斯宾塞【答案】 A12、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一、简答题1.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应如何进行概念教学?答:(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质特征;(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4)多用变式和比较;(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答: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应该做到:第一,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

第二,组织行为练习,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第三,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但所有这一切措施,都应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

3.简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情绪。

答:(1)好奇:好奇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知觉到他们知识存在不足时就会产生好奇。

(2)兴趣: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学习有重要影响。

(3)愉快:愉快是一种正性情绪,是人或事物符合个体当前优势需要时的一种主观体验。

(4)焦虑: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

4.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是什么?答:第一,明确学生能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判定其教学效果的依据。

第二,教学安排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使用符号标志技术。

第四,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习惯,可选用讲解、图示、提问、回忆等方法。

第五,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5.简述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

答:(1)按照愉快产生的四个核心要素(任务完成、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技能挑战)设计安排教学内容。

(2)明确挑战性任务。

(3)形成灵活的教学方式。

(4)强调掌握目标。

(5)专注于完成任务过程的评价。

6.课堂评价有哪些功能?答:课堂评价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保证教学有效、顺利进行的依据。

(2)是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3)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

(4)是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判断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判断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判断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4)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X”)1.相对其他学习策略,复述策略是一种比较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X)。

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J )3.原理学习的本质就是能够准确地陈述和解释原理。

(X )4.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X )5.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根本目的在于让优秀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

(X )6.提问、小测验、阶段考试、期中考试或作业练习都可以用来进行课堂评价。

(J)7.划线、记笔记、画关系图都是属于精加工策略。

(X)8.快速联想策略和头脑风暴法都是由奥斯本提出的。

(")9.人们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行为、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称为定型期望。

(J)10.我国古代对于学习有“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的说法,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X )11.合作学习采用同质分组的原则,这样有助于帮助差生。

(X)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的提法,健康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13.程序教学思想是斯金纳提出的。

(J )14.当学生能够用言语清楚地说明某一原理中包含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时,表明他已经掌握了这个原理。

(X)15.罗杰斯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16.小学五年级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特点是:既不简单服从权威,也不机械遵守规则。

(J)17.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X)18.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其效果优于与学科内容融在一起的学习策略训练。

(X)19.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行为。

(J)20.与逐渐成熟起来的青少年相比,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试卷与答案解析(33)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试卷与答案解析(33)

2021年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33一、单选题(共30题)1.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

A:个性B:好奇C:创新D:努力【答案】:B【解析】: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

2.“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3.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B.B.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A:B:范例教学的理论C: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答案】:B【解析】: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论和目标。

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答案】:A【解析】: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并引发教育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

5.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技能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A:器械型操作技能B:细微型操作技能C:连续型操作技能D:开放型操作技能【答案】:A【解析】:6.人格是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其核心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感【答案】:A【解析】: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7.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答案】:C【解析】: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8.从教学过程的特点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小学生心理辅导》题库及答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题库及答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理卫生2. 适应性辅导3. 阻抗4. 心理冲突5. 厌恶法6. 角色扮演法二、填空题1.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2. 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_______、社会功能良好、________和积极劳动实践四个方面。

3. 代币法是—种通过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的方法。

4. 人格障碍是指自童年或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格明显。

5.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有______、冲突、挫折和防御机制及人格类型特征。

6. 心理辅导的巩固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巩固效果和_________。

7.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________、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8. 认知重建法的理论假设认为人的_________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

9. 常用的行为强化法包括奖励、惩罚和__________。

10. 一般认为智力水平正常的标准是智商在___________以上。

11. 冲突性沉默可能是来访者由于害怕、愤怒或愧疚而引起,也许是内心正经历某种_________。

12. 学校心理辅导常用的心理评估法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_________。

13. ________年,在伦敦召开国际心理健康代表大会,发表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__。

14. 心理健康的人能建立积极的适应机制适应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的变化。

15. 指导与帮助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三项,即制定辅导目标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

16. 谈话法是辅导员根据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交谈方式,直接收集________的方法。

17. 精神分析法又称为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

18. 制定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要从发展与_________的观点出发,遵循________和适用性的原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8期
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8期末试题及答
案(试卷号:2034)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可
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1.提倡发现学习的
心理学家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奥苏贝尔D.桑代克2.课堂学习管理的基
本功能包括()。

A.促进师生心理健康B.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C.整顿班级秩序
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3.教师表扬某一同学助
人为乐的行为,其他同学也受到鼓励而学习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

这一现
象可以用()来解释。

A.直接强化B.固定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4.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称之为()。

A.实验法B.个案法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5.影响小学儿童身
体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

A.营养B.睡眠C.适量的运动D.遗传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6.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
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7.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
量或内部机制。

8.合作学习是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师生间多向沟通、充分互动、共同发展的小组学习形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9.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学习动机2、性格3、遗传4、焦虑5、品德6、迁移7、挫折8、模式二、填空: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领域里的_______及其________的规律。

2、观察法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实验法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

4、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学儿童解决问题过程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学儿童学习中情绪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当前较有影响的迁移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教与学的性质,将教学模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幼稚、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_____、喜欢_____。

三、单项选择:1、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的三个定律。

A工具说 b 联结说 c 认知说 d 人本主义学说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A 成人的榜样 b 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c 掌握利他的知识 d 掌握利他的技能4、迁移概括说的代表人物是()。

A 贾德 b 桑代克 c 伍德沃斯 d 布鲁纳5、儿童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是()。

国开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

国开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

国开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1.表征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A.产生式2.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

A.划线法B.笔记法3.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桑代克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C.操作性条件反射5.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oB.知识C.技能D.行为规范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6.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7.表现性目标:是教学目标设置的表述中的一种,这种目标设置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所应达到的最后结果,适用于检测缓慢变化的行为或情感,如元认知能力,对学习的兴趣。

8.迁移:就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三、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9.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2)从基本需要提高到成长需要;(3)从需要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5)善于利用教师的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10.为了保证有效的复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答:(1)及时复习。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对复习效果具有很大影响,根据材料的性质、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 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⑶试图回忆。

(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

四、论述分析题(共30分)11.试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

答:维持课堂学习秩序的最佳策略,是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要做到这一点可参考以下建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单元辅导(6)第六章技能的形成1.什么是技能?技能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

技能水平有高低之别,初级水平的技能只要具有一定的初步知识和一定的练习就可获得,高水平的技能则需要较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在其活动中的基本动作已达到自动化水平。

可以把高水平的技能称之为熟练技巧。

2.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是有密切联系的。

技能的形成是以掌握知识为必要条件的,掌握知识不仅要掌握陈述性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程序性知识,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巩固,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

反之,技能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对新知识的掌握。

但是,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又有区别。

具体表现在:(1)从基本结构看,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掌握知识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即认知内容);技能是对知识进行应用的程序,其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形成技能的关键是对应用知识的方法的正确应用。

(2)从输入输出看,知识是相对静态的,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技能是相对动态的,通常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

(3)从意识控制程度看,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往往是有意识的搜寻过程;技能的意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

(4)从学习速度看,知识学习速度较快,能够在短时期内突飞猛进或积累,但遗忘也较快;技能学习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练技巧的程度。

技能的保持也比知识要牢固的多。

(5)从记忆贮存看,知识的贮存呈现网络性,知识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知识的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技能的贮存呈现模块性,技能的迁移具有序列转移的特性。

3.技能学习有何意义?技能学习在人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各种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必须通过技能这个中介环节。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使学生形成一系列的技能,知道“怎么办”“如何做”。

教师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发展其能力。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只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

其次,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之更经济合理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4.技能有哪些种类?按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

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动作技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1)动作或动作组。

(2)体能。

(3)认知能力。

根据不同的标准,又可以对动作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区分。

按动作是否连贯,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连续与不连续的动作技能。

按动作过程中外部情境是否有变化,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动作技能。

根据动作技能的反馈条件,可以将把动作技能分为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动作技能。

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按其内容和概括化程度,把智力技能分为一般智力技能和特殊智力技能两类。

一般智力技能是在广泛的认识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适用于一切认知活动。

特殊智力技能是在专门领域的认识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用于专门领域。

根据复杂程度不同,可以把智力技能分为五个层次:(1)辨别。

(2)具体概念。

(3)定义概念。

(4)规则。

(5)高级规则。

5.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关系如何?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在于:(1)活动的对象不同。

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如打字、射箭),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

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从外部难以觉察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属于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

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3)活动的要求不同。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结果都是从不会做到知道如何做,再达到熟能生巧。

但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言语实现的。

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总是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6.动作技能的形成包括哪些过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领悟和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操作程序的过程,复杂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在每一个阶段,学习者学习的重点及表现出的特征不同。

(1)认知阶段。

这是动作技能形成开始阶段。

从传授者角度看,主要是讲解与示范;从学习者角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

在认知阶段,学习者认知的质量和学习时间取决于对当前任务的知觉和有关线索的编码,有助于此后在长时记忆中依据线索提取关于现有任务的知觉信息,以及从长时记忆中激活先前有关的信息,并有效地检索,提取出来。

(2)分解阶段。

在这一阶段,传授者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学习者则初步尝试,逐个学习。

学习者由于初学,注意的范围狭小,不善于注意的分配与转移,情绪紧张,虽然分解后的动作较简单,容易掌握,但在前后两个动作的交替和过渡上则比较困难,因而导致学习者出现动作忙乱,紧张呆板,不准确协调,顾此失彼等现象。

(3)联系定位阶段这一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而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

其特点是学习者经过练习使各个个别动作联系起来,动作趋向协调,对单个动作的注意力大为减少。

(4)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

这个阶段学习者的各个动作似乎自动流出,得心应手,甚至出神人化。

学习者的紧张状态减弱,多余动作消失,动作几乎不需要意识控制,只要有一个启动信号就能够准确按照顺序以连锁反应方式实现。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熟练操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通过反复练习,一旦动作达到熟练程度,准确无误时,意识调控被自动化所取代,动作是无意识进行的。

(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动作熟练后,学习者能觉察到自己动作的细微差别,仅凭细微的线索就能改进调整自己的动作,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动作技能的反馈包括两类:一是外部反馈,即对反应结果的知悉;另一类为内部反馈,即是以肌肉活动本身的动觉刺激形式出现的。

学习初期,内、外两方面的反馈都是必要的,其中来自外界的视觉反馈尤为重要。

学习者主要依据外部的视觉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动作,而在动作技能的熟练期,学习者主要依据内部的动觉反馈来操作或调节自己的动作。

外在视觉反馈减弱,运动感觉反馈的增强,这在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进行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运动感觉反馈的增强,既可以使动作加快,也可以使操作者有更多的精力注意活动中的其它环节。

第二,许多熟练活动都必须凭借感觉器官反馈来完成。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某一阶段时,人的头脑中就会产生运动的指导程序,并以此程序来控制运动。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一般说来,越熟练的动作,越能在外界情况变化下或面临紧急情况时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7.有代表性的动作技能理论有哪些?关于动作技能的形成以及动作技能的本质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和认知理论解释。

(一)行为主义的理论行为派的理论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反应,所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刺激一反应来解释人的行为,特别重视用强化概念来说明有机体行为的塑造、保持与矫正。

他们认为,有机体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有机体的某些活动产生积极的后果,行为受到强化,那么有机体就会增加其反应,再次重复该行为,并逐渐巩固下来。

成为它的全部行为储备中的一部分。

同时,这些活动便获得了习惯强度。

以后,只要出现适当的环境刺激,活动便会自动地出现。

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动作技能形成的本质就是形成一套刺激一反应的相互联结系统。

(二)认知理论认知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的同时,更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成分的参与。

他们认为,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学习者必须理解与某一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回忆过去学习过的,与眼前任务相关的动作行为,预期与假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反应和动作范式,形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把自己的反应与示范者的标准反应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归因,找出误差,采取对策监控、调节自己的反应。

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越是需要学习者有较高水平的认知。

8.如何培养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可以分阶段采取相应教学措施进行有计划的培养。

(1)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才能使学习者有的放矢的学习。

(2)示范与讲解。

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作用,能引导学生做出规范性的动作。

研究表明,指导者的示范与讲解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同。

(3)练习与反馈。

任何复杂的动作技能都必须通过练习才能形成,最后达到熟练的程度。

但练习不是单纯或简单机械的重复。

要使练习达到较高的效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在实际练习当中采取何种练习方法,取决于所练习的动作技能种类、难易程度,练习者本身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第二,要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

研究表明,总的来说,动作技能的成绩随练习而不断地提高,但是在这个总的进步过程中,会出现练习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现象,有时甚至出现进步一时性停顿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出现,其原因很多。

一是练习时间长,练习兴趣下降,练习要求不如以前强烈了,产生厌倦消极情绪以及疲劳所致。

二是旧技能结构已不能满足技能进一步提高的需要,要求建立新的技能结构,由于新旧交替要有一个过程,会出现暂时不适应,成绩暂时下降。

三是练习环境、练习工具或教师指导方式的改变等。

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波动起伏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学习者在练习中的成绩有明显下降,就应该帮助学习者分析原因,找出关键所在,对症下药,加强指导和调节,使其成绩能尽快地提高。

第三,提供恰当的反馈。

通过反馈,使练习者了解练习的结果,把符合要求的、规范的动作保留下来,把不符合要求的,不合规范的动作抛弃。

9.有代表性的智力技能理论有哪些?智力技能的形成与动作技能的形成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