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0年代外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专题五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0年代外交)

★考点说明

1.考纲: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考点: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重点把握:

(1)把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体会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的巨大贡献。

(2)正确把握中国的一系列外交政策都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有关,从而考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4. 浙江省已考考点(省抽测与高考卷,序号表示年份)

13年省抽测50年代外交成就

★基础过关

一、外交方针的制定

1.背景:

(1)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由向转变

(2)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3)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

2.总原则是

3.主要内容(基本方针):

(1)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的方针是“”。这改变了中国的地位,政治上建立起的外交关系;

(2)先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在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方针是“”,这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3)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方针是“”。使新中国在斗争中不至于处于的地位;4.外交成果:

(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匈牙利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2)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_____ __ _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为争取的进一步好转;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内容与提出过程:五项项原则是指、、、、。

最初提出的时间是年,周恩来在我国与印度两国就问题时首次提出。第二年,周恩来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再次确定。

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三、走向国际舞台

(一)日内瓦会议:(年在举行)

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和问题;

2.成果: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3.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身份参加,进一步缓和了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二)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的运动不断高涨;

2.召开:1955年4月,个国家在(国家)的万隆召开,讨论的问题主要由问题和问题。

3.成果: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宣言》4.地位: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5.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精神,

被誉为“”。

★拓展延伸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原因

(1)从背景看:二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突出特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当时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为了巩固新政权,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2)从内容看:它与独立自主的提法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3)从结果看: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特点

(1)革命色彩: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依次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方针都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色彩: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面临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

3.正确理解和平共处原则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①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③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

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2)作用

(1)和平五项原则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4.正确理解“求同存异”的方针

(1)提出背景: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

(2)“同”:共同的遭遇,即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共同的任务,即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共同的愿望”,即都要求加强团结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异”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存在着差异。“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利益加强团结与合作;

(3)影响:“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之间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三大政策的不同

(1)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

(3)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问题提升: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对中国态度差距最明显的是哪两个国家?各自的表现如何?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差异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影响?

(1)最明显的是苏联和美国;表现:苏联在新中国成立第二天便与中国建交,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美国不仅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长期封锁、包围中国,同时还阻挠其他国家承认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