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教师介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无产阶级的觉醒等。接着,详细讲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等。最后,通过实例阐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成果,如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主要理论观点和实践活动,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3.了解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认识到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3.分析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以下知识点:
1.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影响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实践成果;
3.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规律。
学生对工业革命的了解多停留在表面,如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创造,而对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变革、生产力发展等方面理解不深。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生可能仅限于知道其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但对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活动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盲点和兴趣点,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参与课堂讨论和辩论,培养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清单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1.19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课标1.20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时间定位※知识详解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含义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发源地英国条件政治“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经济①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注意:圈地运动是重要途径)②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技术①手工工场发展使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②英国成为欧洲的科技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供需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开始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学习聚焦:两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主要内容棉纺织业(开始行业)原因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概况从飞梭开始,通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工厂原因人们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而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开始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影响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蒸汽机概况瓦特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后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优点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并解决了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影响①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②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汽船、火车先后问世③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工业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并最终也实现了机械化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政府政策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条件①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②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主要表现电力技术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气”为油气,即石油天然气,因此不能写作“汽”)主要内容电话机美国人贝尔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电话内燃机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使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化学工业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旧产业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旧产业部门通过新技术改造焕发出新的活力特点①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③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学习聚焦: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提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五单元(书本第十~十一课)一、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局稳定(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①殖民掠夺——资金、原料、海外市场②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15C末-19C西欧国家)③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技术条件(3)直接动力: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4)理论基础:近代科学的兴起(5)思想指导: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理论2.过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33年飞梭——织布机零部件,不是机器)(2)新阶段: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发生原因:①棉纺织业是英国当时的新兴エ业,受旧习惯束缚较少,采用新技术较为容易②英国棉纺织业比较集中,容易进行机器化大生产③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而印度盛产棉花为英国的棉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④棉纺织品比较便宜,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3.一工的特点(1)轻工业为主(2)生产经验总结科技水平不高(3)英国首先发生并长期领先4.工业革命影响(1)改变生产、生活方式: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②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2)改变生活:①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便捷,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生活方式改变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3)改变阶级结构:①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贫富差距拉大②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提供物质基础③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改变世界面貌:①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②拉大了亚非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改变了国际格局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亚非拉地区向近代社会过渡(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①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局稳定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2)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3)市场: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4)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直接因素)(5)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由劳动力增多2.过程(1)电力的广泛运用:①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主要内容分析 核心概念阐释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教材第61页第一段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 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及 其所属殖民地经济和势力范围的总体。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 西方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输出的意义日益突 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范围迅速扩大,亚非拉美被侵略国家原 有经济形态被破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 完毕,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以及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 在经济上联系日益紧密,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构成了世界范围的 经济整体。
主要内容分析
核心概念阐释
3.马克思主义: 教材第63页“学习聚焦”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
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 明了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 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 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 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 科学体系。
第5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主题阐释:工业改变世界 思想改造未来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伴随 着工业化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显著,资本主义世界政治 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一个充满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 希望与失望的世界悄然降临。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危机频发,贫富悬殊加剧, 社会矛盾激化,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适时而 生,这一盏理论的明灯将照亮人: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兴起原因单元知识结构背景政治前提工业革命兴起条件经济原因第一次行业扩展工工业革命业过程革工业革命命地域扩展及主要方式与前提马第二次工业革命克新机器新技术发明思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义诞影响生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知识网络构建:二、重点知识回顾: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标志性发明?3.蒸汽机广泛使用的意义?催生了哪两种主要交通工具?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标志性发明?出现了哪两种交通工具?5.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对比?6.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原因、过程、形成的时间?(课本p61)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一)兴起原因(必要性):手工生产(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二)兴起条件(表1)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表2)(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机器和新技术发明(表3)(三)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表4)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重点知识回顾: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条件)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意义?4.巴黎公社建立的原因?巴黎公社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巴黎公社的影响?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二、知识网络构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单元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B.《共产党宣言》论证了_资__本__主__义__必__然_灭__亡__、__共__产__主__义__必__然__胜__ _利__的_客__观__规__律___。
C .《 共 产 党 宣 言 》 肯 定 _阶__级__斗__争__在__阶__级__社__会__中__推__动__历__史__发__展__ 的 重 要 作 用 , 宣 告 了 _无__产__阶__级__作__为__资__本__主__义__掘__墓__人__和__共__产__主__义__建_ _设__者__的伟大使命,阐明了_共__产__党__的__性__质__、__目__的__和__策__略__原__则__。
谢谢大家!
意义 _工__人__阶__级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代表:法国人_圣__西__门__、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 (2)主张:揭露和批判_资__本__主__义__制__度__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 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_平__等__、和谐的理想社会。 (3)评价: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3)措施:政权建设_①__②__③__;经济措施_④__⑤__。(填序号)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 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 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⑤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共产党宣言》的精神 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 阶级。 请结合教材概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创立 (1)背景: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 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 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 (2)标志:《_共__产__党__宣__言__》的发表(1848 年 2 月) ①内容 A.《共产党宣言》肯定了_资__本__主__义__的__历__史__进__步__作__用__。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材料一: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45年期间,海外 掠得的财富分给政府的部分就有1200多万英镑。
——姚介厚,李鹏程《西欧文明》
殖革民 命扩准张备为了原工什业么始积累、资源、海外市场
材料二:海盗头子瓦尔特•黎利,他无情地 抢劫船只,掠夺城市,夺取大量财富。
材料三:…….殖民主义扩张使得跨国界甚至跨洲际 的贸易成为可 能,商品市场空前扩大,并逐渐演 变为国际市场……
材料二:1816— 1838年报纸增长了活33%变,化
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❷成果更多且更重要
❸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 ❸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
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
❹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 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
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也比较迅速
❹在一些后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
叉进行
根据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大家认为第二 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吗?
殖民扩张
资源
的
海外市场
确
立
手工工场
技术
和
发 展
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家热心对 技术的改进
稳定的环境 充足的劳动力 国内、国外市场 自然科学知识
雄厚的资本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材料一:“圈地运动在乡村社会
制度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必须
寻求某种副业的家庭数量急剧增 加了……失去主要收入来源的小
农实际上被迫转入劳乡村—动工—业里力。德+”特国内市场
生产组织形式 重大变革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大企业
(中小企业为主)
(垄断组织)
(工业革命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共31张ppt)
20世纪初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深入发展
一、工业革命
(一)背景
【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 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政治保障 原料资源 劳动力 资金
手工工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直接)
一、工业革命
1.生产领域:棉纺织业
(棉花→棉纱→棉布)
(二)进程及成就
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的影响: a.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生产力) 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733年 “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 度和布面宽度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纺的纱比较精 细,但不牢固
1782年,“复动式蒸汽机”
4、交通领域: 交通工具的革命
5.完成: 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785改良蒸汽机用于棉纺织业
——生产动力:人力到水力再到蒸汽动力
(1)优势: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
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
(2)影响:
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
①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生 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
技术
市场
➢知识链接
【 圈地运动 】
圈地运动:从15C末-19C,在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 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大农 场或大牧场。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 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大批农民被迫离 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课件
1.了解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展的原因(落实历史解释能力) (1)学生自主归纳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的因素?(提示:从政治、经济因素: 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科学、市场等角度分析) (2)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3)还有哪些其他观点? (4)两则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你认为其分析的优点 和弊端分别是什么? 2.从时代巨变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和积极影响(落实唯物史观能力) (1)工业革命的进程有何特点? (2)对比两次工业革命进程可以发现什么特点? (3)从工业革命的特点得出工业革命的意义。 (4)城市化看工业革命的意义。 3.从世界失衡理解工业革命的局限与弊端(落实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能力) (1)寻找社会失衡的表现;(2)寻找阶级力量失衡的表现;(3)寻找南北力量 失衡的表现;(4)寻找大国力量失衡的表现。
本课确立的主题为影响世界,从全球角度去看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动因—巨变—失衡—憧憬”为线索贯穿历史逻辑,解释工业革 命发生的原因,进程的特点以及造成社会的巨大变迁,同时造成国 家社会多重力量的失衡,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促使人类再度思 考,未来的理想社会究竟在何方?
3.利用任务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目录
一、教学目标分析 二、教学学情分析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
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一、教学目标分析
教材分析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
近现代贯通、中西方关联、诸单元融合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回顾与提升-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2019)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回顾与提升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R
返回导航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对应学生用书 P87]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R
返回导航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工业革命的后果与影响 1.社会结构: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 (1)英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则不断扩 大。 (2)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导力量,劳资关系成为主要社会 关系。 (3)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它的影响下,法、德、 美等欧美国家也开始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R
返回导航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加紧侵略 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对象。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 复、资产阶级维新派等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世纪初,世界
界、资本
本
市场最终形
输出
成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R
返回导航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所决定。 (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讲义 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阶段特征】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并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向纵深发展并影响世界。
政治经济文化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2.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无产阶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3.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4.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1.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3.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1.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重要思想武器2.科技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重大科技成果【拔高练习】1.虽然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出自一位美国人的发明,但英国对此类发明的讯息及技术资料,比当时任何一国都更有兴趣。
英国人本来就有航海的传统,由市场需求和巨额利润刺激起来的热情,越发驱使他们倾心于对轮船的仿造。
材料强调( )A.美国拥有新式交通技术优势B.世界市场奠定欧洲工业革命基础C.英国社会环境易于技术推广D.交通技术创新引发欧美经济转型2.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德里、北京等亚洲巨型城市的居民平均收入与最低生活支出基本持平,而同一时期的伦敦居民平均收入从最低生活支出的3.5倍左右一路飙升至接近6倍。
这一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A.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反差B.西方国家普遍性的社会福利C.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D.中印人口激增对经济的拖累3.圣西门提倡创立牛顿宗教以取代基督教神学体系,他把“新基督教”作为他所畅想的“实业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用“基督教道德的神圣性”去支撑未来社会的精神世界,使所有人都“为改进最穷苦阶级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而工作”。
圣西门的这些思想( )A.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B.表现了理性的精神内涵C.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D.体现出自由主义的典型特征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测试试题(含答案)
18.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上半期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19世纪20年代
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
1841—1846年
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囗税
1846年
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条例
1849年
终止了从17世纪6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
——《大国崛起﹒英国》
叙述英国15世纪后从欧洲边缘小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历程。
参考答案
1.C2.B3.B4.B5.B6.B7.B8.C9.B10.C11.D12.A13.D14.D15.B16.D17.B18.C19.A20.C21.B22.D23.B24.C25.A
26.(1)第一阶段,通过新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第二阶段,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列强纷纷加入殖民扩张行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第三阶段,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四阶段,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宣言的起草者是
A.列宁、斯大林B.圣西门、傅立叶
C.马克思、恩格斯D.毛泽东、邓小平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纲要下第5单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政治、思想等诸多领域的变革。
下列项中,属于工业革命引起的变革有()①建立文官制度①成立东印度公司①禁止黑奴贸易①出现汽船、火车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1895年恩格斯写道①“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暴力革命方式已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修正主义出现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C.恩格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3.如表反映了1851年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情况。
这反映了()国家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总人口(万人)约1800约3 600约5 900约2 300农村人口(%)48%75%93%87%城市人口(%)52%25%7%13%A.工业文明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B.近代城乡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C.欧美各国都已完成工业化进程D.工业革命对城市化具有重要作用4.下表反映的是1797-1834年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年代纺织厂数量原料消耗量1797年900个3000万磅1834年1200个3亿多磅由此可知,当时英国A.棉纺织业成为主导产业B.海外的殖民地不断扩大C.企业生产效率增长迅速D.蒸汽动力已被普遍使用试卷第1页,共7页5.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
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A.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6.下表是1866年—1868年第一国际的三次会议中,部分代表的观点及相应最终形成的决议。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第五单元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6ppt
段。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更加紧密。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社会相对稳定。
——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
工场手工业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1864年,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大机器生产阶段
1662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科学家把兴趣集中于广泛的经济活动领域……1687年牛顿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自然原理》问世,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大
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工业革命定义 时间
政治
背
景
经济
文化 成就
影响
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第一次(1764)
第二次(19世纪中后期-)
光荣革命后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确立了资本主 特点: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 义制度,国家 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 社会相对稳定。进展更迅速。
社会阶级结构
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中间阶层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社会生活(积极影响)
城市化发展,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 得到提高,女性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增加明显。
社会生活(产生问题)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各国通过社会立法 尝试解决社会问题。
工业社会中的妇女从事文书工作的场景
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代手工劳动),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 光荣革命后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检测题一、单选题1.阿诺德汤因比在1884年出版的《产业革命》中指出:“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
”下列表述与作者关于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相符的是A.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在生产和组织上形成垄断C.本质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确立了自由主义经济制度2.1868年,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
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
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B.汽车的发明应用使城市交通环境更为复杂C.工业革命为信号灯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D.适应议会地位较大提高和人民参政的形势3.观察下图,你认为导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影响C.圈地运动的影响D.殖民扩张的影响4.300多年前,在英国有很多贵族纷纷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有的甚至不惜抛弃政治,解甲归田,潜心研究农业、农具和畜牧。
促使这些贵族潜心农事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革命剥夺了贵族土地B.经营农业可获得丰厚利润C.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技术D.宗教改革削弱了贵族特权5.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合理的判断是①《共产党宣言》在当时已经过时②马、恩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政权实践③马、恩为俄国十月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④马克思主义与欧美经济政治实际紧密相连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
”他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A.③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1771年阿克莱特创建的棉纺厂开了生产“工厂化”的先河。
之后英国的乔赛亚开设的陶瓷工厂,实行了精细的劳动分工,将原来由一个工人独立完成的十几道工序,改为每道工序都由专人负责,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就像工人按机器运行来从事生产一样。
生产的“工厂化”使英国的制陶业名列欧洲前茅。
请问这里的“工厂化”指的是()A.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B.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生产。
C.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D.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进行分工使用机器生产。
8.“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
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
”材料现象反映了A.煤炭已成工业主要能源 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C.英国铁路交通已经建立 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9.有学者指出,“英国专利制度解决了商业机密保护下市场拓展和技术可占有性之间的矛盾”,使企业投入资源对技术进行研发。
下列对专利制度解读准确的是A.为产业革命准备了资金 B.直接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C.科学和技术紧密相结合 D.商业机密带有明显排外色彩10.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的飞梭将织布所需的劳动减少了一半,所以纺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用了他的发明。
凯伊在纺织工人们的唾骂声中逃往法国,最后穷困潦倒,客死他乡。
上述材料反映了A.工人们已习惯用手摇纺织机织布B.凯伊的创新发明在英国受阻C.纺织厂主与工人在利益方面发生冲突D.新旧生产力之间的冲突11.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12.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到来,欧美国家在亚非拉国家建立商站、租借地、移民区、殖民地,通过控制和掠夺他们的资源,构成了新兴工业世界全球经济体的中心区。
材料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A.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确立 B.阻碍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C.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助推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13.“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 1819年去世一位伟人讣告中的一句话。
这位伟人是A.瓦特B.哈格里夫斯C.法拉第D.爱迪生14.下表描述了19世纪国际贸易增长情况表。
这说明A.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矛盾尖锐 B.国际垄断导致国际贸易规模萎缩C.世界生产下降导致国际贸易衰退 D.帝国主义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15.列宁评价《共产党宣言》:“(它)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下列政治斗争直接受其影响的是A.法国大革命B.宪章运动C.巴黎公社D.五四运动16.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
这一现象A.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违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C.推动企业优化经营管理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7.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以其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
其“绝对优势”的获得取决于A.民族国家的建构 B.资本输出的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现代化进程实现18.某同学在上完一节历史课后,在笔记本上整理出这样三句话: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社会内部阶级矛盾和外部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只坚持72天就因内部危机和外敌入侵而败亡。
据此可知,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
这表明吉卜林()A.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C.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20.“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将赢得整个世界”这句话出自:A.马克思B.列宁C.李大钊D.陈独秀二、简答题21.英国的崛起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英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英国》叙述英国15世纪后从欧洲边缘小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历程。
22.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生产力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国际格局方面)(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三、材料分析题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15年以后英国逐步取消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1846年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时代的开始。
但欧洲大陆囯家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采取更具防御性而非进攻性的保护主义贸易政策。
这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与19世纪初新兴的民族主义有关,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意识到经济发展进程起因于工业革命和大不列颠工业的先进性。
德国的李斯特等人的著作对幼稚产业保护进行了论述。
在法国,几乎所有的制造品禁止自由贸易,1858—1860年制造品进口只占总进口的3.8%。
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主要国家也推行类似的保护主义政策。
——摘编自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徳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材料二自1928年起南京囯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形式上获得关税自主权。
此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关税税制进行了改革。
进口税方面,囯民政府1928年12月7日通过的《海关进口税税则》规定,进口货税率为刁.5%到27.5%不等;1931年1月1日起施行《海关进口税税则》,进口货税率从5%到50%不等;1933年对进口货税率进行了修改,税率从5%到80%不等;到1936年,平均进口税率达31.2%,最高达80%。
出口税方面,1931年税率分别为7.5%和5%;1934年6月,对出口税则作了修订,税半分别为5%、7.5%、10%三个等级。
在此前一年,财政部先后宣布对生丝、纯丝制品、米谷、小麦、荞麦、高梁等免征出口税。
1936年度,关税收入共计3.46亿元,其中进口税及附加税收入为2.76亿元——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关税税制改革的特点和成因。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延长的16世纪扩张”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17世纪乃至18世纪。
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
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
……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秘窖”。
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
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
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
欧洲就是这种情况。
——摘自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
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
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
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
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
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材料三:美国人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