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重点总结全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要素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要素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要素汇总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和根本,它包含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本文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要素进行汇总概述。

1.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五脏对应五行的关系。

五行学说帮助人们理解宇宙和人体的变化规律,对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了事物的相互对立和统一性。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应用广泛,包括辨证论治、药物配伍、饮食调理等方面。

3.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外感病因、内在病因和七情六欲等方面。

病因学说帮助中医医生了解疾病的本质,为治疗提供指导。

4. 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观察、听闻、询问和触摸等方式来获取病情信息。

诊断方法在中医临床中是重要的判断和辨证的工具。

5.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学中研究中草药及其应用的学科,它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禁忌以及药物炮制等方面。

中药学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研究中药组方和用药规律的学科,它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和应用等方面。

方剂学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 针灸学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研究针刺和艾灸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包括针刺和艾灸的操作技术、经络理论和针灸穴位等方面。

针灸学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要素的概述,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1.中医基本理论2.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分为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望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如面色、舌苔、脉象等。

闻指听听患者的声音和气味,问指与患者交流询问病情,切指按摩患者的穴位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3.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原则包括辨证论治和防治两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质特点来判断病因病机,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防治则是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扩散,维护健康。

4.中医疾病分类中医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外感病是指由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发热等。

内伤病是指由内部的情志、饮食、劳作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消化不良、失眠等。

推荐文档:1.《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权威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书,它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整理,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参考书。

2.《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它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最早、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针灸大成》《针灸大成》是中国古代针灸学著作的代表之一,它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理解针灸学的重要参考书。

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原则以及疾病分类等。

学习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的文档《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和《针灸大成》都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非常有帮助。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与组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中医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以及五脏六腑的协调。

2.中医的气血观念:中医认为气是万物之本,血是形体的物质基础。

气血充足则人体健康,气血不足则易生病。

中医治疗常通过调整气血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3.中医的阴阳观念: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4.中医的五脏观念:中医将人体的功能分为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每个脏器都有相应的功能,并与五脏相互作用、相互调节。

五脏的功能失常会引起疾病。

5.中医的六腑观念:中医将人体的功能分为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与五脏相互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6.中医的经络观念: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具有传导、调节和保护功能。

通过调整经络的畅通来治疗疾病。

7.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诊断方法主要是辨证论治,即通过辨别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病因病机,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包括病因辨证、病机辨证、辨证类型和治疗原则等。

8.中医的八纲分类:中医辨证论治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八纲分类,即寒热虚实表里四个方面。

通过判断病人的寒热虚实来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9.中医的治则与方药: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具体的治则和方药。

中医方药包括草药、矿物和动物制剂等,常用于中医的治疗。

10.中医的预防与保健:中医注重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保健包括养生、按摩、针灸等方法,可以帮助人体保持健康。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医学原理和进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久负盛名。

其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正确性、先进性与科学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下面,我们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进行。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由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组成。

四诊法•望诊: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舌质等部位的变化,判断疾病的位置、性质、程度和预后等。

•闻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和呕吐的声音等,判断疾病的变化。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过往病史、家庭病史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切诊:通过检查患者的脉搏特征,以判断疾病的情况。

中医体系中医体系主要包括“五行”、“阴阳”、“经络”、“气血”、“精神”、“脏腑”等。

•五行:中医学的一种理论,包括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

这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相互生克,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

•阴阳:阴阳平衡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指人体内部运动和代谢活动的均衡状态,阴阳之间互生互化,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经络:经脉是中医理论中的主要概念,是在人体内部布置有特定的路径和穴位,负责输送气血、调节身体机能和维持健康。

•气血:气和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气血充足,身体健康,气血不足,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精神:精神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基础,精神失常会导致各种身体和心理疾病。

•脏腑:脏腑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把人体根据其功能分成五脏六腑,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式中医治疗方式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拔罐、推拿、气功、食疗、养生等。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学的一种主要治疗方式,它依据中医理论,采用天然植物和矿物等中药材制成,施以口服或外用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

中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易用、通用于内外、长期使用不会导致耐药性等特点。

针灸针灸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用特定的针刺入人体的特定穴位,刺激或抑制人体的生理活动,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和防病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强调事物的相对性。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

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生理病理变化的符号和方法。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构成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理论。

3.气血理论:气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的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

气和血在人体内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气血的运行和充盈与健康密切相关。

4.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的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贯穿整个人体,连接脏腑、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5.脏腑学说: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分类和认识。

脏腑功能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6.病因病机:中医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的认识。

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病机包括病邪入侵、正气受损、脏腑功能紊乱等。

7.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

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机,判断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采用针灸、草药、推拿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8.药物学:中医药物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草药以及一些矿物和动物性的药物,根据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方式等进行分类和应用。

9.针灸学: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差异。

10.养生学:中医强调养生,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休息、心理等方面,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医药大学绪论一、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 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

二、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 为专业基础课性质。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理论体系的形成1、形成标志2、《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

3、体系的确立《难经》: 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

(《伤寒论》)、(《金匮要略》)。

(二)《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中药学专著。

(三)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 针灸学专著。

《脉经》: 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 病因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寒凉派张从正: 攻下派李杲: 补土派朱震亨: 滋阴派3.明清时期温病学: 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

《瘟疫论》: 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

《医林改错》:重视实践, 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4.近现代时期四、中西汇通: 主张西学中用。

五、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

六、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指一个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

➢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联系(1)季节气候的影响生理: 夏季多汗而少尿, 冬季少汗而多尿。

病理:冬春季多呼吸道疾病, 夏秋季多消化道疾病。

(2)昼夜晨昏的影响生理: 白天人体阳气盛, 夜晚阳气较衰。

病理:白天病情较轻, 夜晚病情较重。

(3)地方区域的影响(二)生理: 南方人腠理多疏松, 北方人腠理多致密。

(三)病理:地方病, 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辨别证候, 讨论确立治则、治法。

➢证候: 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状: 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学中医知识点总结

学中医知识点总结

学中医知识点总结一、中医的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是阴阳五行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对立而统一的要素构成的,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

2. 五脏六腑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胃、肠、胆、膀胱、三焦、膈)等器官,它们在人体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

3. 精气神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精、气、神三种物质构成,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气是生命的能量基础,神是意识和情感的基础。

4. 气血津液中医认为气和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命机能的两种重要物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力量,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5.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由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所致,这些因素包括外感、内伤、情志不遂、饮食失调、劳逸失度等。

6. 辨证论治中医认为在治疗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综合分析病情,作出辨证施治的决策。

7. 经络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活动的通道,主要包括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等。

二、中医的诊断方法1. 望、闻、问、切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体征,倾听患者的声音和呼吸声,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及对患者的脉搏进行切诊,综合分析病情。

2. 舌诊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和舌质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病情。

3. 脉诊中医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三、中医的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用中草药、中药制剂等中药材和药物来进行治疗。

2. 针灸治疗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用针、艾等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治疗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用推拿按摩等手法,按摩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内容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南宋·陈言(字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是第一本病因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 字守真, 主张“六气皆从火化”, 后世称其“寒凉派”, 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2)、张从正: 字子和, 主张“病由邪生”, 后世称其“攻邪派” , 代表作《儒门事亲》。

(3)、李杲:字明之, 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后世称其“补土派” , 代表作《脾胃论》。

(4)、朱震亨:字彦修, 主张“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 后世称其“滋阴派” , 代表作《格致余论》。

三、证的基本概念证: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因、病性、病位和邪正关系, 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 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四、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域不同, 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 或病人的体质有异, 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 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 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 表现为大致相同证, 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事物的阴阳属性1.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2.阴阳属性互相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例如: 上午: 阳中之阳下午: 阳中之阴3.前半夜: 阴中之阴后半夜: 阴中之阳4.比较对象不同二、脏腑形体分阴阳心属阳中之阳肺属阳中之阴肝属阴中之阳肾属阴中之阴脾属阴中之至阴三、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其运动变化。

四、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五、推演络绎法已知肝属木(大前提), 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 因此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心属火, 则小肠、脉、面、舌与心有关, 故亦属于火;脾属土, 则胃、肌肉、唇、口与脾有关, 故亦属于土;肺属金, 则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有关, 故亦属于金;肾属水, 则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有关, 故亦属于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观念
1、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是中医自古以来一直最根本的理论,是中医思想的基础理论,是中医祖先所探索的有关自然规律的重要成果。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具有印象、相生、相克等属性和互动关系,它们组成了
一个统一的天地人统一体,共同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精神状态等各个方
面的动态平衡。

2、阴阳理论
阴阳论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是指肉体和精神的虚实状态,
是以阴、阳之间的相生相克为基础的,是对外界环境与其内在变化的系统
性描述,它被认为是调节自然界流动变化的根本自然规律。

3、气机理论
气机论是指人体内的气活动机制,是指人体内各部位活动的基础,气
是调节人体机能的动力,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聚稀之物,从而改变
人体的状态。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是控制体内各种活动的动力,也是行
使抗病能力和调节机能的动力。

4、血脉理论
血脉学是中医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以血液的流动为前提,认为血液
的活动机制是支配人体机能的基本要素,中医认为血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
本物质,认为血液的流动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基本要素,血液的流动不畅会
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强调“要治病,先求人体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2.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辨证施治、辨证施药。

3.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对立而统一的基本范畴,阴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

5.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贯穿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重要影响。

6.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动,血主静,二者密切相互关联。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

7.中医的病因病理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调等外因内因。

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

8.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注重从整体、动态、直观的角度进行诊断,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9.中医的药物学:中医药物学包括草药学和中药制剂学两个方面。

草药学研究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作用等;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备工艺和配伍规律。

10.中医的预防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保健,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的预防保健包括养生、食疗、按摩、气功等多种方法。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的汇总。

这些知识对于学习中医学和应用中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协议一、关键信息1、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

阴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血津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脏腑经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望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等。

外感六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伤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食劳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痰饮瘀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医治疗原则: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

扶正祛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阴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因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阴阳阴阳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

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热为阳,寒为阴。

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当阴阳失调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111 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

例如,人体的气和血,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汇总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其基础理论为中医学的核心,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汇总。

1. 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信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整体和谐。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各个器官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

2. 中医的气血理论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血的运行和供应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中医的治疗方法常常通过调整气血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中医的阴阳理论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中医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阴阳之分,而人体也是如此。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常常以阴阳平衡为基础,通过调整阴阳关系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4. 中医的经络理论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通过这些经络系统,气血得以运行,人体的各个部分得以相互联系。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通过调理经络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5. 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包括了诸多理论,如六淫、七情、火热病机等。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人体内部因素以及情志因素等有关。

中医的治疗方法常常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知识的汇总,这些理论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基础。

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人体健康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张林国. 中医理论基础[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基础理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一、整体观念二、病因学说中医病因学说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基础,将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是指人体被外界邪气入侵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六淫;内伤是指由内因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七情、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

病因的认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三、病机学说中医病机学说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的总结,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主要由正气与邪气的相争产生,邪气侵入人体后与正气发生斗争,形成病机。

病机可以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化瘀、痰湿等,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病症。

四、诊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闻诊是通过听患者语音、咳嗽声、腹部声音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疾病情况;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情况。

通过四诊法,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治法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食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选用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是通过在人体的穴位上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食疗是通过合理饮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阴阳学说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二气的属性,包括人体。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健康,失去平衡时会产生疾病。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这些知识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就是整体观念,二就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就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得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

3、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收集得症状与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得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得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得证候得过程。

4、论治,就是根据辨证得结果,确定相应得治疗原则与方法。

5、“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得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得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得发展阶段,所以表现得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得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就是有机得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得活动。

8、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得内涵。

阴与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得事物与势力,又可以代表与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得两个方面。

9、阴阳得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得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得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得对立制约;②阴阳得互根互用;③阴阳得交感互藏;④阴阳得消长;⑤阴阳得转化;⑥阴阳得自与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1.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证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XXX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汇总
以及参考资料
一、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它
认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抽象到有形的气
的相互转化,气的聚散,不断回归太极,形成自然界规律的一种循环。

中医经典认为,宇宙万物本也具有阴与阳的两性,即“天地两气,气
生五行”,气本自太极,气的聚散形成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们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形成了宇宙间气的规律,
因此称之为“阴阳五行”理论。

二、气血津液理论
三、脏腑五脏六腑理论
“脏腑五脏六腑”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阐释机体宇宙规律的总体理论,认为人的根本生命形态与宇宙的形态相同,即有“阴阳”,“五脏”,
“六腑”,“七经”,“十二经脉”,“八经穴”,“三宝”,“三焦”
等基本概念。

四、辩证思想
辩证法,是中国传统医学处方的本体理论。

中医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知识点总结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历史悠久,对于维护人体健康、治疗疾病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医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诊断学、中医药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方面,下面将对中医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中医理论有所了解。

一、中医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阴阳五行贯穿中医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阴阳相对而成,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运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五行相克、相生、相化、相排等规律贯穿其中。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涉及诊断、治疗等方面。

2. 五脏六腑理论: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等脏腑,五脏六腑各有其生理功能和相互联系,如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宣发,肾主藏精等。

五脏六腑理论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可以对疾病进行判断和辨证施治。

3. 经络学说: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有经络,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是脏腑经络系统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十四经络、奇经八脉等。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病理变化的内在依据,经络的运行状况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节经络可以治疗疾病。

4. 气血津液理论: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的运行调畅与否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

气血津液理论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涉及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方面。

二、中医诊断学1. 望诊:望诊是中医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精神、面色、舌象、神色、步态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患者的病情,望诊对于一些慢性病、寒热病、瘀血病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2. 闻诊:闻诊是中医的一种诊断方法,主要通过闻患者的气息、声音、体味、口臭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病情,闻诊对于一些内脏疾病、妇科病、胃肠病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就是整体观念,二就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就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与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5、“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就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与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与势力,又可以代表与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与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

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就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就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4、五行相生的次序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与“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就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

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就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与克制。

即相克太过。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就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与克制。

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与金水相生等法。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与泻南补北等法。

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就是化生与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

故其生理特点就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与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与滋润作用。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与调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就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就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

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31、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与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肺主一身之气,就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

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肺主行水,就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与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与排泄。

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脉,就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

肺为娇脏,就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脾统血的机理,主要就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宗气就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就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与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

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

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肾主水,就是指肾气具有主司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与排尿作用。

15、肾主纳气,就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就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方面。

18、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

具体联系就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

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

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五脏化五液。

具体联系就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41、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就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就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胆主决断,就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与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与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胃的生理特性就是主通降与喜润恶燥。

所谓喜润恶燥,就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与腐熟。

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与通降下行的特性。

4、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就是受盛与化物,二就是分别清浊。

5、“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6、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三焦的生理功能就是通行诸气与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与主管感觉运动。

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

这就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

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人体之精,就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就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人体之气就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

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就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气就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宗气,又名大气。

宗气就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就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

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

二就是温养肺与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与发声的功能。

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与调控腠理。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就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与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

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