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仿真实验报告(模板)
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2024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报告(6)2024年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报告(6)实习日期:2024年1月15日至2024年3月20日实习地点:某通信设备公司一、实习背景介绍本次实习是我在某通信设备公司进行的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该公司是国内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作为一个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实习,深入了解通信设备的制造过程和相关技术,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学习与了解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知识。
在实习开始前,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培训课程,对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通信协议、无线通信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为后续的实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参与通信设备的系统测试和调试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了公司正在研发的一款新型通信设备的测试和调试工作。
我负责了设备的硬件测试和性能优化,通过调试设备的参数和配置,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参与通信设备的生产流程。
除了参与设备的研发工作,我还有幸了解了通信设备的生产流程。
我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观察了通信设备的装配过程和质量控制流程,对设备的制造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参与公司项目组的讨论和会议。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公司项目组的讨论和会议。
通过与项目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我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并且对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通信设备的制造过程和相关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通过实践,我感受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实习总结本次实习使我对通信设备的制造过程和相关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实习期间,我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实践和思考。
我对将来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并且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通信工程的决心。
通信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通信仿真软件对一些典型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对比,加深对通信系统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和软件1. 通信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2.实验设备:个人电脑3.其他实验所需设备:无三、实验内容1.AM调制与解调2.FM调制与解调3.FSK调制与解调4.PSK调制与解调5.QPSK调制与解调四、实验步骤1.AM调制与解调实验首先,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AM调制系统。
将一个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用一个矩形脉冲信号进行调制,调制结果通过一个图示仪表进行查看。
然后,再搭建相应的AM解调系统,将调制后的信号经过解调系统,恢复为原始的矩形脉冲信号。
通过调整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观察调制和解调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变化情况,分析调制和解调的效果。
2.FM调制与解调实验同样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FM调制系统,将一个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用一个矩形脉冲信号进行调制。
调制结果通过一个图示仪表进行查看。
接着,搭建相应的FM解调系统,将调制后的信号经过解调系统,恢复为原始的矩形脉冲信号。
通过调整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调制指数等参数,观察调制和解调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
3.FSK调制与解调实验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FSK调制系统,将两个正弦信号分别作为两种调制信号,用一个矩形脉冲信号进行调制。
调制结果通过一个图示仪表进行查看。
接着,搭建相应的FSK解调系统,将调制后的信号经过解调系统,恢复为原始的矩形脉冲信号。
通过调整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观察调制和解调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
4.PSK调制与解调实验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PSK调制系统,将一个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用一个矩形脉冲信号进行调制。
调制结果通过一个图示仪表进行查看。
接着,搭建相应的PSK解调系统,将调制后的信号经过解调系统,恢复为原始的矩形脉冲信号。
通信工程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专业:通信工程届别:07 B班学号:0715232022姓名:吴林桂指导老师:陈东华数字通信系统设计一、 实验要求:信源书记先经过平方根升余弦基带成型滤波,成型滤波器参数自选,再经BPSK ,QPSK 或QAM 调制(调制方式任选),发射信号经AWGN 信道后解调匹配滤波后接收,信道编码可选(不做硬性要求),要求给出基带成型前后的时域波形和眼图,画出接收端匹配滤波后时域型号的波形,并在时间轴标出最佳采样点时刻。
对传输系统进行误码率分析。
二、系统框图三、实验原理:QAM 调制原理:在通信传渝领域中,为了使有限的带宽有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负载更多的用户必须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QAM 就是一种频率利用率很高的调制技术。
t B t A t Y m m 00sin cos )(ωω+= 0≤t ≤Tb式中 Tb 为码元宽度t 0cos ω为 同相信号或者I 信号;t 0s i n ω 为正交信号或者Q 信号;m m B A ,为分别为载波t 0cos ω,t 0sin ω的离散振幅;m 为m A 和m B 的电平数,取值1 , 2 , . . . , M 。
m A = Dm*A ;m B = Em*A ;式中A 是固定的振幅,与信号的平均功率有关,(dm ,em )表示调制信号矢量点在信号空间上的坐标,有输入数据决定。
m A 和m B 确定QAM 信号在信号空间的坐标点。
称这种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方式为正交幅度调制。
图3.3.2 正交调幅法原理图 Pav=(A*A/M )*∑(dm*dm+em*em) m=(1,M)QAM 信号的解调可以采用相干解调,其原理图如图3.3.5所示。
图3.3.5 QAM 相干解调原理图四、设计方案:(1)、生成一个随机二进制信号(2)、二进制信号经过卷积编码后再产生格雷码映射的星座图 (3)、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后的信号 (4)、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调制(5)、通过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滤波,同时产生传输信号 (6)、增加加性高斯白噪声,通过匹配滤波器对接受的信号滤波 (7)、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解调五、实验内容跟实验结果:本方案是在“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以及眼图”的示例的基础上修改得到的。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针对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仿真场景,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进行了详细讨论。
一、引言通信系统是指用于信息传输的各种系统,例如电话、电报、电视、互联网等。
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测试和评估系统的性能,需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仿真。
本实验主要针对某通信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了仿真和性能评估。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中,我们以MATLAB软件为基础,使用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一个通信系统模型。
该模型包含了一个信源(source)、调制器(modulator)、信道、解调器(demodulator)和接收器(receiver)。
在模型中,信号流经无线信道,受到了衰落等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系统模型的参数,例如信道的衰落因子以及接收机的灵敏度等。
同时,我们还模拟了不同的噪声干扰场景和信道状况,以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以及仿真,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在噪声干扰场景中,系统性能并没有明显下降,这说明了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其次,我们还测试了系统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的性能,例如信道的衰落和干扰情况。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性能明显下降,而信道干扰和衰落程度越大,系统则表现得越不稳定。
最后,我们还评估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等性能指标。
通过对多组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进行了讨论。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充分理解了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MATLAB软件和Simulink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可以进行多种仿真。
同时,我们还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这对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以及设计更加鲁棒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报告(6)4篇

2024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报告(6)2024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报告(6)精选4篇(一)第六周实习报告本周是我在通信工程公司实习的第六周,这一周我的主要任务是参与一个项目的测试工作。
该项目是一个新开发的通信设备的测试,我所负责的是测试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首先,我收到了测试部门领导的详细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
根据测试方案,我使用了各种工具和设备对设备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传输速率、信号强度、抗干扰能力、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我将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在测试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测试传输速率时,我注意到传输速率出现了波动的现象。
我立即向主管汇报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终,我们确定了问题的原因是设备的某个部件存在设计缺陷,导致传输速率不稳定。
我将问题的具体描述和解决方案整理成报告,提交给了研发部门。
除了参与测试工作,我还参加了公司内部的技术培训。
本周的培训内容是关于最新的通信协议和技术的介绍,非常有启发性。
通过培训,我不仅了解了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知识。
此外,我还与其他同事进行了交流和合作。
在项目测试过程中,我与测试部门的其他成员共同测试了不同的功能模块,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大家的合作非常默契,共同完成了这个项目的测试任务。
通过这一周的实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通过参与项目测试和技术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能力将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4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报告(6)精选4篇(二)【标题】2024通信工程专业认实习总结报告【摘要】本文是对2024年通信工程专业认实习的总结报告。
通过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工作经验和感悟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实习期间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正文】一、实习工作内容1. 参与团队项目: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一个通信设备的研发项目。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对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搭建仿真环境,我们模拟了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通过实验数据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信系统的性能对于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仿真实验对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系统的特性,优化系统设计,提高通信质量。
2. 实验背景和目的本次实验的背景是一个基于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仿真实验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探讨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实验环境和方法我们使用MATLAB软件搭建了通信系统的仿真环境。
通过编写仿真程序,我们模拟了信号的传输、接收和解码过程。
我们对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设定,并进行了多次实验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包括信号传输的误码率、信噪比、传输速率等。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绘制了相应的图表。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对系统进行改进。
5. 结果分析和讨论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时,我们发现信号传输的误码率与信噪比呈反比关系。
当信噪比较低时,误码率较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较差。
此外,我们还发现传输速率与信号带宽和调制方式有关。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系统性能。
6. 结论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们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时,我们应注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通过不断改进系统参数和算法,我们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实现更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7. 展望本次实验只是对通信系统进行了初步的仿真测试,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通信工程实训报告

通信工程实训报告实训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训地点:xxx通信实验室一、实训目的与意义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信基础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教材,通过搭建实验台、连接电路等操作,了解通信基础原理,熟练掌握信号调制与解调、信道传输特性、噪声与抗干扰等概念和方法。
2.无线通信实验:学生通过模拟和数字信号发生、接收与处理实验,掌握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调制解调技术、无线信道特性、无线传输中的噪声和干扰等。
3.通信系统实验:学生通过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实现与完善各种系统环节,包括信号源、信号调制、信道传输、信号解调等,了解整个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三、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知识理论的实践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我巩固了通信工程的知识理论,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通信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2.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我通过搭建实验台、连接电路等动手操作,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实训中还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相互协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3.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实验中的问题,通过思考和探索,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法。
这锻炼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通信工程实训,我对通信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实训时间有限,实践任然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未来,我将继续学习通信工程知识,并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通信工程师,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以上是我本次通信工程实训的报告,谢谢评阅。
通信工程项目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特组织了一次通信工程项目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通信工程的实际工作流程,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意识。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程实践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意识;(4)为今后从事通信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信工程基础知识学习;(2)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3)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4)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5)通信工程现场施工与维护。
三、实训过程1. 通信工程基础知识学习实训初期,我们首先学习了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程实践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对通信工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通信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指标等。
2. 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在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环节,我们学习了通信设备的安装方法、调试步骤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能。
3.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在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环节,我们学习了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选择、设备配置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设计,我们提高了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
4.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环节,我们学习了项目管理的流程、方法和技术,了解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通过模拟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过程,我们提高了项目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意识。
5. 通信工程现场施工与维护在通信工程现场施工与维护环节,我们学习了通信工程现场施工的流程、方法和安全规范,了解了通信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通信工程现场施工与维护技能。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通信工程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工程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通信工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次通信工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小型的通信系统,了解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通信设备的工作机制。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缆等。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搭建通信系统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小型的通信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传输介质和接收器。
我们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传输介质上,再将传输介质连接到接收器上。
这样,信号就可以从发生器经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器上。
3. 调试和测试在搭建完通信系统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
首先,我们需要设置信号发生器的参数,如频率、振幅等。
然后,我们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在传输介质中的传输情况,检查是否存在信号衰减、失真等问题。
最后,我们通过接收器来接收信号,并检查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与发送的信号一致。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与传输介质的质量有关。
当传输介质的质量较好时,信号的传输距离较远,且传输质量较好;反之,当传输介质的质量较差时,信号的传输距离较短,且传输质量较差。
2. 信号传输的质量与信号发生器的参数有关。
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设置合理时,信号的传输质量较好;反之,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设置不合理时,信号的传输质量较差。
3. 信号传输的质量与接收器的质量有关。
当接收器的质量较好时,信号的接收质量较好;反之,当接收器的质量较差时,信号的接收质量较差。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通信设备的工作机制。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概况。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专注于通信工程领域的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方面。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解决方案。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通信工程项目,包括基站建设、网络优化、通信设备调试等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站建设。
我参与了多个基站建设项目,包括新建基站和现有基站的升级改造。
在项目中,我负责协助工程师进行现场勘察、测量、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基站建设的流程和技术要点,对通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网络优化。
在网络优化项目中,我参与了对现有通信网络的性能优化工作。
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学习了如何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同时,我也学习了如何使用专业的优化工具和软件,对网络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3. 通信设备调试。
在通信设备调试方面,我参与了多个设备调试项目,包括天线、收发器、信号处理器等设备的调试工作。
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我对不同类型的通信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设备调试的技术要点和方法。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通信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础的通信原理和技术知识。
其次,我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最重要的是,我在实习中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师和同事,他们的经验和教导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实习总结。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通信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领域,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通信工程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这段实习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将来能够在通信工程领域有所建树而努力奋斗。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基本原理,提高通信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通信协议,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为以后从事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实验目的: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通信系统的传输、交换、处理和监控等功能。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②观察通信系统各部分功能;③分析通信系统工作原理;④测试通信系统性能。
2. 实验二:通信协议及传输过程(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熟悉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了解数据传输过程。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网络分析仪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网络实验环境;②观察TCP/IP协议栈各层功能;③测试数据传输过程;④分析网络性能。
3. 实验三:通信设备操作及调试(1)实验目的: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设备调试技巧。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3)实验步骤:①了解通信设备的功能及操作方法;②搭建通信设备实验平台;③进行设备调试;④测试设备性能。
4. 实验四:通信系统性能分析(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的方法,提高通信系统设计能力。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软件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②进行系统性能测试;③分析系统性能指标;④优化通信系统设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了通信系统的传输、交换、处理和监控等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通信需求,具有较好的性能。
2. 实验二:通信协议及传输过程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熟悉了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了解了数据传输过程。
通信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实验报告要求:1.所有实验均要手画仿真模型框图,或对仿真原理解释说明;2.必须清楚的标题仿真系统中所设置的参数;3.仿真程序一般不要放在正文内部,而是改在每个实验报告的最后,作为附件。
但正文部分可以解释说明所用到的重要的仿真技巧,库数等等。
4.所有仿真程序产生的结果都要有手写分析,即要判决仿真结果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问题,能够得出什么结论,要如何改进等等。
实验一 随机信号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目的:仿真实现各种分布的随机数发生器 实验内容:1、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用线性同余法,编写Matlab 程序,产生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5000mod(]1323241[1+=+n x n x 初始种子x(0)自己选择。
线性同余算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伪随机数产生器,该算法含有4个参数:模数m(m>0),乘数a(0≤a< m),增量c(0≤c<m),初值即种子(Seed)X 。
(0≤ X 。
<m).使用迭代公式: X(n+1) = (a ·X(n) +c)modm 得到随机数序列{X(n)}其中周期为50002、用反函数法,将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变换为具有单边指数分布的随机变量。
编写Matlab 程序,产生指数分布的随机数。
计算并比较理论pdf 和从直方图得到的pdf 。
指数分布随机变量pdf 定义为:0),()exp(2)(>-=αααx u x x p X ,)(x u 为单位阶跃函数。
先自行设置取样点数,取a=5;产生均匀分布随机变量,转化为单边指数分布,理论与仿真符合设计题:3、用Matlab编程分别产生标准正态分布、指定均值方差正态分布、瑞利分布、赖斯分布、中心与非中心χ2分布的随机数,并画出相应的pdf。
y1=normpdf(x,0,1); y2=normpdf(x,4,2);瑞丽p1= ncfpdf(x,5,20,10);非中心 p= fpdf(x,5,20);中心4、 设输入的随机变量序列X(n)为N=1000独立同分布高斯分布的离散时间序列,均值为0,方差为1,采样间隔0.01s 。
通信系统仿真实训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训姓名:xxxx班级:420121学号:42012108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通信技术日期:2013年6月23日目录实训1 MATLAB软件操作入门实训2 MATLAB在各信号的表达方式实训3 信号的幅度调制及MATLAB实现实训4 信号抽样及抽样定理实训5 Simulink建模与仿真基础实训6 2ASK的仿真实训7 2FSK的仿真实训8 2PSK的仿真实训1 MATLAB软件操作入门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主界面及开发环境2、熟悉MATLAB矩阵输入与运算3、熟悉MATLAB基本图形绘制命令二、实验设备微型计算机一台、MATLAB仿真软件一套三、实验原理MATLAB软件的开发环境除了包括用户界面,如命令窗口、命令历史窗口、当前路径窗口、工作空间窗口等窗口外,还有M文件编辑器和在线帮助浏览器等。
MATLAB是以矩阵作为基本编程单元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矩阵运输在MATLAB中非常简单,它往往只需要几句语句,即可完成相应的运算,无需像其他软件中编制繁琐而容易出错的循环程序。
通过矩阵的输入及运算训练,在掌握矩阵相关知识的同时,学会M文件的建立和运行。
MATLAB有较强的绘图功能,可以用简单的语句便可完成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
在开始使用MATLAB时,可以在命令窗口中键入DEMO命令,它将启动MATLAB的演示程序,用户可在此演示过程中领略MATLAB所提供的强大运算和绘图功能。
四、实验内容1、矩阵的表示和输入(1)方法一:在命令窗口中直接输入矩阵在命令窗口中输入用下列方法:A=[1 1 1;-1 -2 -3;1 4 9]或用逗号代替空格。
输入完后,按回车键,屏幕上显示:A =1 1 1-1 -2 -31 4 9(2)在M文件中输入矩阵选择菜单中file→new→M-file输入:A=[1 2 3;4 5 6;7 8 9]B=[9 8 7;6 5 4;3 2 1]保存名为a1的M文件,退出编辑环境,此时在命令窗口中键入a1命令就可调出A和B矩阵。
通信原理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为了更好地理解通信原理的工作原理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次仿真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仿真实验,深入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信号传输过程,掌握通信系统中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平台:我们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该软件具有强大的信号处理和仿真功能,可以模拟真实的通信环境。
2. 实验步骤:a. 设计信号源:根据实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种特定的信号源,包括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
b. 调制过程:通过调制技术将信号源与载波信号进行合成,得到调制后的信号。
c. 信道传输:模拟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过程,包括信号的衰减、噪声的干扰等。
d. 解调过程:通过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e. 信号分析: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时域分析等,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多组实验,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以下是其中两组实验结果的示例:1. 实验一:调幅调制a. 信号源: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
b. 载波信号:频率为10kHz的正弦信号。
c. 调制后的信号:将信号源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调制后的信号。
d. 信号分析: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频谱图。
e. 解调过程:通过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f. 结果分析:通过对比解调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验证了调幅调制的正确性。
2. 实验二:频移键控调制a. 信号源: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
b. 载波信号:频率为10kHz的正弦信号。
c. 调制后的信号:将信号源与载波信号相加,得到调制后的信号。
d. 信号分析: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频谱图。
e. 解调过程:通过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f. 结果分析:通过对比解调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验证了频移键控调制的正确性。
通信工程实习实践报告

通信工程实习实践报告1. 实习单位及背景介绍我在实习期间就职于某通信技术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研发和销售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
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
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金融、能源等领域,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务。
2. 实习项目及目标本次实习项目主要是参与公司通信设备的调试和运维工作。
我主要负责网络设备的配置、故障诊断和性能测试等工作。
通过此项目,我希望能够熟悉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配置和故障处理方法,并提升自己在通信工程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3. 实习过程及所学内容3.1 熟悉公司设备及相关知识在开始实习之前,我首先对公司的通信设备进行了学习和了解。
我了解了设备的硬件结构、软件系统和通信协议等重要知识。
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交流,我快速熟悉了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并掌握了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3.2 设备配置与故障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我通过对设备进行配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学会了使用命令行界面配置设备的网络参数、安全设置和服务功能等。
同时,在设备故障处理方面,我了解了故障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并掌握了一些调试工具的使用,如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和设备自带的日志记录工具。
3.3 设备性能测试和优化为了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我参与了设备性能测试和优化工作。
我掌握了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流程,并能够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设备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我成功提升了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得设备在高负载和复杂网络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
4. 实习心得及收获4.1 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往往是抽象的,而通过实习,我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了对通信设备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理解。
4.2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自己的努力,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移动通信仿真实验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移动通信仿真实验报告学号: 20114190姓名: 刘云毅专业: 通信工程二零一四年六月目录一、利用Matlab软件,建立BPSK基带传输系统,比较AWGN和Rayleigh信道下的系统BER性能。
(3)1.摘要 (3)2.系统框图 (3)3.代码: (3)4.仿真结果及讨论 (5)二、利用Matlab软件,建立QPSK基带传输系统,比较AWGN信道和Rayleigh信道下的系统BER性能。
(5)1.摘要 (5)2.系统框图 (6)3.代码 (6)4.仿真结果及讨论 (8)三、利用Matlab软件,建立16QAM基带传输系统,比较AWGN信道和Rayleigh信道下的系统BER性能。
(8)1.摘要 (8)2.系统框图 (9)3.代码 (9)4.仿真结果及讨论 (12)四、利用Matlab软件,分别建立OFDM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其在Rayleigh信道下的系统BER性能。
(13)1.摘要 (13)2.系统框图 (14)3.代码 (14)4.仿真结果及讨论 (16)五、收获 (16)六、参考文献 (16)一、利用Matlab软件,建立BPSK基带传输系统,比较AWGN和Rayleigh信道下的系统BER性能。
1.摘要二相相移键控(BPSK)是用二进制基带信号(0、1)对载波进行二相调制。
BPSK是最简单的PSK形式,相移大小为180°,又可称为2-PSK。
利用pskmod调制函数产生BPSK基带信号,分别通过AWGN和Rayleigh信道,分别计算信号误码率,并作图比较。
2.系统框图3.代码:close all; %关闭当前打开的matlab窗口,如画图窗口等clear all; %清理workspace空间的所有变量clc; %清空commondn=10^5;M=2;m=randi([0,1],1,n); %生成1*10^5的0、1随机的矩阵:h=pskmod(m,M); %用BPSK调制m信号EbNo=[-1:40];ray=raylrnd(0.5,1,n) %生成瑞利信号hray=h.*rayfor i=1:length(EbNo);yNoise=awgn(h,EbNo(i),'measured'); %加噪声yawgn=pskdemod(yNoise,M); %AWGN信道解调信号[num_biterr,l]=biterr(m,yawgn); %计算AWGN信道下错误的比特数simawgn(i)=num_biterr/n; %计算AWGN信道下误比特率yRayNoise=awgn(hray,EbNo(i),'measured');yRay=pskdemod(yRayNoise,M); %计算Rayleigh信道解调信号[num_biterrray,ll]=biterr(m,yRay); %计算Rayleigh信道下错误的比特数simRay(i)=num_biterrray/n; %计算Rayleigh信道下误比特率endtheoryawgn=0.5*erfc(sqrt(10.^(EbNo/10))); %计算AWGN信道和Rayleigh信道理论误比特率EbNo_=10.^(EbNo/10);theoryray=0.5*(1-sqrt(EbNo_./(EbNo_+1)));%作图close allfiguresemilogy(EbNo,theoryawgn,'bp-','LineWidth',1.5);hold on;semilogy(EbNo,simawgn,'mx-','LineWidth',1.5);hold on;axis([0 30 10^-4 1]);semilogy(EbNo,theoryray,'rp-','LineWidth',1.5);semilogy(EbNo,simRay,'bx-','LineWidth',1.5);axis([0 30 10^-4 1]);grid onlegend('AWGN-Theory','AWGN-Simulation','Rayleigh-Theory','Rayleigh-Simulation');xlabel('Eb/NO, dB');ylabel('BER');title('BPSK 的误码性能');4. 仿真结果及讨论从图中可以看出,AWGN 信道和Rayleigh 信道下理论值和仿真曲线重合,这个仿真方法是正确的。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DOC)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基于SystemView的仿真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时间:目录实验一、模拟调制系统设计分析 -------------------------3一、实验内容-------------------------------------------3二、实验要求-------------------------------------------3三、实验原理-------------------------------------------3四、实验步骤与结果-------------------------------------4五、实验心得------------------------------------------10实验二、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设计分析------------11一、实验内容------------------------------------------11二、实验要求------------------------------------------11三、实验原理------------------------------------------11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2五、实验心得------------------------------------------16实验三、数字载波通信系统设计分析------------------17一、实验内容------------------------------------------17二、实验要求------------------------------------------17三、实验原理------------------------------------------17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8五、实验心得------------------------------------------27实验一:模拟调制系统设计分析一、实验内容振幅调制系统(常规AM )二、实验要求1、 根据设计要求应用软件搭建模拟调制、解调(相干)系统;2、 运行系统观察各点波形并分析频谱;3、 改变参数研究其抗噪特性。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通信系统、利用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实验,提高学生对通信工程实践操作的能力,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实验环境:PC机、通信设备、网络环境实验工具:通信软件、数据分析工具三、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实验搭建与连接首先,将通信设备连接至PC机,确保硬件连接正常。
随后,根据实验要求,在PC机上安装并配置通信软件。
通过配置合适的参数,建立通信连接。
2. 数据传输测试在通信软件中设置数据传输参数,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并记录数据传输的时间和成功率等,对数据传输效果进行分析。
3. 数据分析与处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计算出数据包的平均传输速率、丢包率等指标。
并对传输过程中的延时、抖动等参数进行分析,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通信系统并进行了数据传输测试。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数据传输速率: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发现在稳定网络环境下,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能够达到预期的水平。
数据包的平均传输速率在理想情况下接近理论值。
2. 可靠性评估:通过对数据的多次发送和接收,我们可以计算出数据包的丢包率。
根据实验结果,丢包率较低,说明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3. 延时与抖动:我们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时和抖动进行了分析。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评估通信链路的性能。
在实验中,延时较小且抖动稳定,说明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较好。
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可以得出通信系统的性能良好,适用于实际应用中的数据传输等任务。
然而,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例如在复杂网络环境下,通信系统的性能可能会受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通信工程中的实践操作和相关原理。
掌握了搭建和测试通信系统的方法,提高了通信工程实践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光纤仿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仿真软件对光纤通信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掌握光纤传输的特性,并学会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
二、实验内容1. 系统设计:- 设计一个简单的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光发射机、光纤传输线路和光接收机。
- 选择合适的波长,设定传输速率。
- 设置系统参数,如光纤长度、损耗、色散等。
2. 仿真分析:- 利用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观察系统性能。
- 分析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如光纤长度、损耗、色散等。
- 比较不同系统配置下的性能差异。
3. 性能评估:- 评估系统的误码率、信噪比等性能指标。
- 分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三、实验原理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光源:光源产生光信号,通常为激光或LED。
2. 调制:将电信号调制到光信号上,实现信息的传输。
3. 光纤: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等特点。
4. 解调:将光信号解调为电信号,恢复原始信息。
四、实验步骤1. 系统设计:- 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如OptiSystem。
- 设计光发射机,选择光源类型、波长和调制方式。
- 设计光纤传输线路,设置光纤长度、损耗、色散等参数。
- 设计光接收机,选择解调方式。
2. 仿真分析:- 运行仿真软件,观察系统性能。
- 分析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比较不同系统配置下的性能差异。
3. 性能评估:- 评估系统的误码率、信噪比等性能指标。
- 分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性能:- 通过仿真,观察到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光纤长度增加,系统误码率升高。
- 光纤损耗增加,系统信噪比降低。
- 色散增加,系统带宽降低。
2. 系统优化:- 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
- 调整光纤长度、损耗、色散等参数,以降低误码率和提高信噪比。
-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解调方式,以提高系统性能。
通信原理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深入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加深对通信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1.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在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是通过信道进行的。
信道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其中有线信道主要是指电缆、光纤等,而无线信道主要是指无线电波的传播。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
2.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3. 信道编码与解码为了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通信系统通常采用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有海明码、卷积码和纠错码等,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4. 信道传输特性的仿真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如衰落信道、多径传输等。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模拟不同的信道传输特性,进而探究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
三、实验步骤1. 实验环境搭建搭建仿真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如MATLAB、Simulink等。
2. 选择信号调制方式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信号调制方式,如ASK、FSK或PSK等。
3. 设计信号调制电路根据选择的信号调制方式,设计相应的信号调制电路,包括载波生成、调制器和滤波器等。
4. 仿真信号调制过程利用仿真工具,对设计的信号调制电路进行仿真,观察信号调制的过程和结果。
5. 设计信道传输模型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适的信道传输模型,包括信道衰落、多径传输等。
6. 仿真信道传输过程利用仿真工具,对设计的信道传输模型进行仿真,观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
7. 设计信号解调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相应的信号解调电路,包括解调器和滤波器等。
8. 仿真信号解调过程利用仿真工具,对设计的信号解调电路进行仿真,观察信号解调的过程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大学通信系统综合设计报告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081班小组成员曾楷(0807200245)邢杰(0807200228)通信系统综合设计报告一、实验目的1、单片机串口通信,通过PC机可以获取单片所有IO口状态,PC上位机程序使用串口调试助手或自行编程。
2、设计最简单的无线收发电路,参照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D题: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要求通信距离不小于30cm,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编码预置范围为00000001B~11111111B。
通过无线收发电路传送单片机IO口状态。
具体电路班上讨论确定后,元件统一采购。
3、设计最简单的红外收发电路,红外调制、解调方式可使用现有红外标准或自行设计,通过无线收发电路传送单片机IO口状态。
二、实验原理1.串口通信原理(1)、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常用于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和多工方式。
单工方式:数据仅按一个固定方向传送。
因而这种传输方式的用途有限,常用于串行口的打印数据传输与简单系统间的数据采集。
半双工方式:数据可实现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实际的应用采用某种协议实现收/发开关转换。
全双工方式:允许双方同时进行数据双向传送,但一般全双工传输方式的线路和设备较复杂。
多工方式:以上三种传输方式都是用同一线路传输一种频率信号,为了充分地利用线路资源,可通过使用多路复用器或多路集线器,采用频分、时分或码分复用技术,即可实现在同一线路上资源共享功能,我们盛之为多工传输方式。
(2)、串行数据通信两种形式异步通信在这种通信方式中,接收器和发送器有各自的时钟,它们的工作是非同步的,异步通信用一帧来表示一个字符,其内容如下:一个起始位,仅接着是若干个数据位,图2是传输45H 的数据格式。
同步通信同步通信格式中,发送器和接收器由同一个时钟源控制,为了克服在异步通信中,每传输一帧字符都必须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占用了传输时间,在要求传送数据量较大的场合,速度就慢得多。
同步传输方式去掉了这些起始位和停止位,只在传输数据块时先送出一个同步头(字符)标志即可。
2.无线收发原理电路采用的是调幅电路,当信号输入端输入高电平时,在发射端的谐振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此时不产生正弦波;而当信号输入端输入低电平时,输出端的谐振电路产生震荡,有正弦波产生。
(1)、发射电路分析实际电路图如下图所示:(2)、接收电路分析实际电路如下:在图D-4-6中,左端是高频谐振电路,当接收到与本振频率相同或者相近的无线电波时就会产生谐振,信号的幅度会比谐振前大很多,在经过两级的三极管放大后,在通过选频电路进行选频,这样就可以排除大量的噪声对信号的影响,从而使得信号准确。
在经过了选频电路之后是包络检波电路,通过包络检波电路可以把发射的信号检测出来。
最后在经过LM358比较器对波形进行整形,这样就更方便单片机对信号进行读取了。
接收电路的谐振电路部分的元器件参数要与发射端的元器件的参数相同,这样就可以保证接收端的谐振电路的本真和发射电路的发射频率相同,方便于接收。
实际原理图和PCB图如下:3.红外收发原理红外线的光谱位于红色光之外,波长是0.76~1.5μm,比红光的波长还长。
红外遥控是利用红外线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控制方式,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电路简单,容易编码和解码,功耗小,成本低的优点。
红外遥控几乎适用所有家电的控制。
红外遥控系统的主要部分为调制、发射和接收,如图1 所示:图1 红外遥控系统(1)调制:红外遥控是以调制的方式发射数据,就是把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又可以降低电源功耗。
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如图2所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图2 载波波形(2)发射:目前有很多种芯片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可以根据选择发出不同种类的编码。
由于发射系统一般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芯片的功耗要很低,芯片大多都设计成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才工作,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芯片所用的晶振应该有足够的耐物理撞击能力,不能选用普通的石英晶体,一般是选用陶瓷共鸣器,陶瓷共鸣器准确性没有石英晶体高,但通常一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红外线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去,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发射管)内部构造与普通的发光二极管基本相同,材料和普通发光二极管不同,在红外发射管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图3a 简单驱动电路图3b 射击输出驱动电路如图3a和图3b是LED的驱动电路,图3a是最简单电路,选用元件时要注意三极管的开关速度要快,还要考虑到LED的正向电流和反向漏电流,一般流过LED的最大正向电流为100mA,电流越大,其发射的波形强度越大。
图3a电路有一点缺陷,当电池电压下降时,流过LED的电流会降低,发射波形强度降低,遥控距离就会变小。
图3b所示的射极输出电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两个二极管把三级管基极电压钳位在1.2V左右,因此三级管发射极电压固定在0.6V左右,发射极电流IE基本不变,根据IE≈IC,所以流过LED的电流也基本不变,这样保证了当电池电压降低时还可以保证一定的遥控距离。
(3)接收红外信号收发系统的典型电路如图1所示,红外接收电路通常被厂家集成在一个元件中,成为一体化红外接收头。
内部电路包括红外监测二极管,放大器,限副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
红外监测二极管监测到红外信号,然后把信号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脉冲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而不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远近。
交流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30khz到60khz的负载波,通过解调电路和积分电路进入比较器,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还原出发射端的信号波形。
注意输出的高低电平和发射端是反相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接收的灵敏度。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如图5a、5b 所示:图5a 小体积接收头IRM38B引脚图5b大体积接收头IRM38A引脚红外接收头的种类很多,引脚定义也不相同,一般都有三个引脚,包括供电脚,接地和信号输出脚。
根据发射端调制载波的不同应选用相应解调频率的接收头。
红外接收头内部放大器的增益很大,很容易引起干扰,因此在接收头的供电脚上须加上滤波电容,一般在22uf以上。
有的厂家建议在供电脚和电源之间接入330欧电阻,进一步降低电源干扰。
红外发射器可从遥控器厂家定制,也可以自己用单片机的PWM产生,家庭遥控推荐使用红外发射管(L5IR4-45)的可产生37.91KHz的PWM, PWM占空比设置为1/3, 通过简单的定时中断开关PWM, 即可产生发射波形。
由于红外接收头对38K频率的信号比较容易接收,因此可以在发送信号的时候发送38K 频率的方波,由于要在接收端识别发送过来的0,1信号,因此发送0和发送1的时候38K频率方波的时间的长短不一样,在接收端可以根据在接收到信号后的某一个时间作为判决门限,那样就可以识别出0和1了。
2/3T 1/3T 1/3T 2/3T4.单片机系统版原理(1)键盘输入部分键盘分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
键盘上闭合键的识别由专用的硬件编码器实现,并产生键编码号或键值的称为编码键盘,如计算机键盘.而靠软件编程来识别的称为非编码键盘;在单片机组成的各种系统中,用的最多的是非编码键盘。
也有用到编码键盘的。
非编码键盘有分为:独立键盘和行列式(又称为矩阵式)键盘。
在此,我们既用到了独立键盘。
他们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按键在闭合和断开时,触点会存在抖动现象。
所以,在程序的编写中要注意按键的抖动,好的去抖动程序能够是按键更加灵敏。
下图为按键的抖动原理:(2) 液晶显示部分液晶采用Nokia5510液晶屏,Nokia5510液晶是一款48X84点矩阵LCD ,48 行,84 列输出显示,芯片集成了LCD 电压发生器(也可以使用外部电压供应)、LCD 偏置电压发生器、振荡器不需要外接元件(也可以使用外部时钟)。
具有外部RES (复位)输入引脚,串行界面最高4.0Mbits/S ,CMOS 兼容输入混合速率:48,该款液晶具有低功耗、关于VLCD 的温度补偿等多项优点。
液晶与单片机连接图如下:(3) 串口收发部分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具有2个采用UART(Universal Asy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工作方式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串口1和串口2)。
每个串行口由2个数据缓冲器、一个移位寄存器、一个串行控制寄存器和一个波特率发生器等组成。
每个串行口的数据缓冲器由2个互相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构成,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因而两个缓冲器可以共用一个地址码。
串行口1的两个缓冲器共用地址码99H;串行口2的两个缓冲器共用的地址码是9BH。
串行口1的两个缓冲器统称串行通信特殊功能寄存器SBUF;串行口2的两个缓冲器统称串行通信特殊功能寄存器S2BUF。
这两个通信口既可以用于网络通信,亦可实现串行异步通信,还可以构成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
如果在传行口的输入输出引脚上加上电平转换器,就可方便地构成标准的RS-232接口。
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的两个串行口都有4种工作方式,其中两种方式的波特率是可变的,另两种是固定的,以供不同应用场合选用。
用户可用软件设置不同的波特率和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
主机可通过查询或中断方式对接收/发送进行程序处理,使用十分灵活。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串口2,下面是需要设置的有关寄存器:三、实验内容1、制作无线收发模块电路利用老师提供的元件,自己画原理图和PCB图,焊接好实验电路,然后调试好电路,使其能够正常的发送接收数据,焊接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
2、编写STC12C5A60S2单片机程序在给STC12C5A60S2单片机编写程序时,跟51单片机一样,我们使用Keil uVision3 对其进行编译。
具体程序见【附件一】四、实验总结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这个课程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单片机编程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单片机控制外围电路。
也使我们掌握的一些基础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知识。
以前我们所学的都是一些书本上的东西,并不能体会其中的实际意义。
通过我们的动手实践,使我们对模拟电路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当然,在进行这个试验的时候,有以下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1、最基本的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焊接电路,虽然发射和接收电路的原理图相对来说很简单,而且所用到的元件也不多,做板想多来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