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寡人的治国理念1.1 学习目标:了解寡人的治国理念及其背景。
理解寡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追求。
分析寡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策略。
1.2 教学内容:寡人的治国理念介绍:仁政、民生、法治。
寡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追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寡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策略:选拔贤能、重视教育、加强国防。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寡人的治国理念。
小组讨论,分析寡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追求。
案例分析,探讨寡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策略。
第二章:寡人的治国实践2.1 学习目标:了解寡人在治国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分析寡人治国实践的效果及其原因。
评价寡人治国实践的贡献。
2.2 教学内容:寡人在治国实践中的具体措施: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寡人治国实践的效果及其原因: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寡人治国实践的贡献:为后世树立了治国范例、为国家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寡人在治国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小组讨论,分析寡人治国实践的效果及其原因。
课堂辩论,评价寡人治国实践的贡献。
第三章:寡人的政治智慧3.1 学习目标:了解寡人的政治智慧表现。
分析寡人政治智慧的特点及其意义。
探讨寡人政治智慧对国家治理的贡献。
3.2 教学内容:寡人的政治智慧表现: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善于妥协。
寡人政治智慧的特点及其意义:提高政治决策水平、促进国家治理能力。
寡人政治智慧对国家治理的贡献:为国家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寡人的政治智慧表现。
小组讨论,分析寡人政治智慧的特点及其意义。
案例分析,探讨寡人政治智慧对国家治理的贡献。
第四章:寡人的民生关怀4.1 学习目标:了解寡人对于民生的关注和改善。
分析寡人民生关怀的意义及其影响。
评价寡人在民生方面的贡献。
4.2 教学内容:寡人对于民生的关注和改善:提高农民地位、发展农业生产、改善民生条件。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
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
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
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关于《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
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
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苏教版将它与《季氏将伐颛臾》一起编排在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其后是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
专题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文章,对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对孟子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等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唯有如此,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才能透彻、清晰、深刻。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字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老师做好教学课件,学生阅读课文三遍。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学生齐背诵)。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教学过程篇一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兵②涂()有饿piǎo()③鸡豚()狗()之畜()④数()罟()不入wū()池⑤无()失其时⑥谨庠()序之数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申之以孝tì()之义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xù ④cù gǔ 洿⑤wú无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寡人理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寡人”一词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寡人在古代国家中的地位和职责。
让学生理解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寡人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寡人在古代国家中的地位和职责。
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寡人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案例分析法:分析寡人在古代国家中的地位和职责。
小组讨论法:讨论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4 教学步骤引入:提问学生对寡人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寡人在国家中的地位。
讲解:讲解寡人的定义和历史背景,解释寡人在古代国家中的地位和职责。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寡人在国家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分享讨论结果。
总结:总结寡人的地位和职责,强调寡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寡人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寡人的责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寡人的责任和国家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和管理职责。
让学生了解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寡人的责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和管理职责。
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寡人的责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和管理职责。
小组讨论法:讨论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引入:提问学生对寡人的责任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寡人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讲解:讲解寡人的责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解释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和管理职责。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分享讨论结果。
总结:总结寡人的责任和职责,强调寡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寡人的责任和影响的认识。
第三章:寡人的决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寡人在国家中的决策职责。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孟子及其思想;(3)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并进行逻辑论证;(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民本思想的伟大,培养关爱民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3)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孟子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3)深入解析文本,领会孟子的民本思想。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2)孟子论证方法的把握和运用;(3)将孟子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2)阐述《寡人之于国也》在孟子里的重要地位;(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3)阐述孟子的民本思想,并结合现实举例说明。
5. 练习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深入了解孟子思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背诵和练习题等;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4.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和评价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3.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4.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分析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2.难点: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将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孟子》中的其他篇章,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2.文本解读(1)学生自读《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注意理解生词、难句。
(2)教师讲解生词、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3.内容讲解(1)讲解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2)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如梁惠王治国之道、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等。
(3)引导学生思考孟子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4.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课后作业(1)熟读《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将孟子思想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
五、教学资源1.《孟子》原著及相关注释。
2.网络资源:关于孟子及其思想的论文、视频等。
六、原文《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对于国,也有何病?”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二矣。
王欲行王道,则宜若此。
”曰:“善。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3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一寡人之于国也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大家说说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确认,对,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三、熟读课文1、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投影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3)鸡豚()狗彘()(4)数()罟()不入wū()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答案在文末5、对比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8、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9、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按学习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
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
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文章背景和作者孟子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核心观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理解力1.2 教学内容介绍孟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体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解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词汇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孟子提出的“王道”和“仁政”思想文章中的对比论证和举例说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和思考2.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孟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学生对文章论证逻辑的把握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孟子时代背景和思想体系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论证和举例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3.2 教学手段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多媒体教学:使用PPT等辅助教学工具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准备预习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设计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4.2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孟子时代背景和思想体系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主旨总结反思:总结文章的重要观点和思想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学生思考和讨论能力的评估学生对孟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思考5.2 教学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教学改进和调整的建议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孟子时代背景和思想体系6.2 课中活动讲解孟子时代背景和思想体系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主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6.3 课后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问题第七章:教学案例分析7.1 案例选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与文章内容相关案例应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7.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联系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7.3 案例总结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与文章的主旨思想相结合强调案例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第八章:教学讨论与交流8.1 讨论话题设计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讨论话题,与文章内容相关话题应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8.2 讨论过程组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动和交流8.3 讨论总结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与文章的主旨思想相结合强调讨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第九章:教学总结与反思9.1 教学总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和改进9.2 教学反思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10.1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阅读和参考选择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的教材和参考书10.2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等辅助教学工具,进行多媒体教学制作清晰的幻灯片,配合讲解和演示10.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网络和资源,方便学生查找和使用第十一章:教学评估与评价11.1 学生评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进行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进行11.2 教师评估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观察进行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总结和自我反思进行评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进行11.3 教学改进与调整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调整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对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和补充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12.1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与《寡人之于国也》相关的其他文章,供学生阅读和参考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12.2 思想家研究引导学生研究其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和著作,与孟子的思想进行对比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12.3 社会实践与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将孟子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提出解决方案第十三章:教学案例分享13.1 案例设计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与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关案例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13.2 案例分享在课堂上分享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互动和交流13.3 案例总结与启示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与文章的主旨思想相结合强调案例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第十四章:教学反馈与改进14.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14.2 教师反馈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和分享,相互提供反馈和建议14.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师反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调整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第十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15.1 教学日历制定详细的教学日历,明确每个教学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内容教学日历应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调整15.2 教学资源分配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15.3 教学进度监控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文章背景和作者孟子,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核心观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理解力。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分析并解读文中的重要词句和表达方式。
3. 深入领会文中阐述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
4. 提高学生古典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介绍:《寡人之于国也》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孟子的一篇政治论文。
2. 时代背景:战国时期的各国争霸,民生凋敝,思想家们提出各种治国理念。
3. 文本分析:文中孟子向梁惠王阐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4. 重要词句:分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不王者,未之有也。
”等句的含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内容、重要词句和民本思想。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发表见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今中外的民本实践和效果。
4. 鉴赏评价法:品味文本语言和表达技巧。
1. 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本内容、时代背景、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纸质教材:提供经典注释本,供学生阅读和笔记。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课文:分析文本内容,解释重要词句和民本思想。
3. 分组讨论:布置讨论话题,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
4. 案例分析:分析古今中外的民本实践和效果。
5. 总结评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
3.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讲解课文:20分钟3. 分组讨论:15分钟4. 案例分析:15分钟5. 总结评价: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理解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总结中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引导学生了解孟子及其思想,进而分析文章中的主旨和观点。
1.2 教学目标1. 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3. 分析文章中的主旨和观点。
第二章:作者介绍2.1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张以“性善论”为核心,提倡仁政、王道,反对战争和暴力。
2.2 孟子思想的影响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亚圣”。
他的主张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视为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文章内容概述3.1 文章结构《寡人之于国也》分为三个部分:引言、和结论。
3.2 文章主要内容部分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阐述了孟子主张的仁政、王道和性善论。
孟子认为,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君王的德行和仁政,君王应该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福祉。
第四章:文章主旨分析4.1 孟子主张的仁政孟子主张君王实行仁政,以德服人,从而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他认为,君王的德行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君王具备仁德,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
4.2 性善论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观念。
君王应该善于引导百姓,发挥他们的善良本性,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课程回顾本节课通过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使学生了解了孟子及其思想,分析了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5.2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2.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孟子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六章:深入解读仁政的重要性6.1 仁政的定义与意义详细解释仁政的含义,强调君王以德治国的核心。
分析仁政对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
6.2 仁政在历史中的实践与影响举例说明历史上成功实施仁政的君主和国家,以及这些举措对国家和民众的积极影响。
第七章:性善论的探讨7.1 性善论的哲学基础探讨孟子提出性善论的哲学背景,分析人性本善的理论依据和道德哲学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分析并理解文中的主旨思想和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1.2 教学内容课文介绍:《寡人之于国也》是战国时期韩国文学家韩非创作的一篇辞赋。
文学背景:了解战国时期的文学特点和辞赋的发展。
主旨思想:分析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修辞手法:解读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作者和文学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回答相关问题。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旨思想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2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讲解: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寡人之于国也》的原文文本。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评论等参考资料。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材料。
3.2 教学材料学生教材:相关文言文阅读教材或课文辅导书籍。
学习工具:词典、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阅读理解: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分析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错误并指导改进。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相关文学作品: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韩非的辞赋。
历史文化: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概述1、内容分析《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
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
”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
”“仁,人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
《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
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
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2、重点: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难点: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思路方法1、教学思路:(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2、教学方法: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四、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
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
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介绍孟子和《孟子》二、引导学习:(三遍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遍:师范读,生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请一组学生齐读,其他学生注意指音读错或断句错误的地方。
第三遍:全体齐读,带两个问题去朗读课文。
1.这篇课文记载了谁和谁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谈论的?2.课文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有哪些?据此可将文章分为几部分?三、反馈训练:一)齐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难句举释(面上展开)把学生分为三组,1-3节,4-5节,6-7节,结合注释分组翻译,找出难句相互讨论,推举一名同学解答。
2.掌握重要实词、虚词。
(点上突破)二)深入分析,亮点探究。
1.通过一系列点拨式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可以为此设置一系列的问题。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复述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对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观点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讨论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引入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简介课文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和理解。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观点。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写一篇短文进行描述和评价。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短文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寡人的治国理念1.1 寡人的治国目标:分析孟子在文中提出的寡人的治国目标,理解其背后的仁政思想。
1.2 寡人的治国方法:探讨寡人提出的治国方法,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等,分析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二章:孟子对寡人治国理念的质疑2.1 孟子对寡人治国目标的质疑:分析孟子对寡人治国目标的质疑,如“民不加多”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仁政与民生的关系。
2.2 孟子对寡人治国方法的质疑:探讨孟子对寡人治国方法的质疑,如“不违农时”等,引导学生思考仁政与农业的关系。
第三章:寡人对于百姓的关怀3.1 寡人关心百姓的疾苦:分析寡人在文中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如“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的仁爱之心。
3.2 寡人关注百姓的生活需求:探讨寡人在文中对百姓生活需求的关注,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等,引导学生思考仁政与百姓福祉的关系。
第四章:寡人对于国家的责任4.1 寡人维护国家的安定:分析寡人在文中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视,如“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的治国责任。
4.2 寡人保障国家的富强:探讨寡人在文中对于国家富强的关注,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等,引导学生思考治国经济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第五章:寡人对于仁政的实践5.1 寡人落实仁政的措施:分析寡人在文中提出的落实仁政的措施,如“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等,引导学生思考仁政的具体实践。
5.2 寡人追求仁政的理想:探讨寡人在文中对于仁政的追求,如“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对于仁政的理想与追求。
第六章:寡人对于教育的影响6.1 寡人注重教育的推广:分析寡人在文中对于教育的重视,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对于教育的推广和重视。
6.2 寡人强调教育的内容:探讨寡人在文中强调的教育内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七章:寡人对于人才的重视7.1 寡人识别和使用人才:分析寡人在文中对于人才的识别和使用的重视,如“谨选天下之豪杰,与之共事”等,引导学生理解寡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十九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提出疑问:尽心焉耳矣,民不加多
分析原因:五十步笑百步
根本措施:施仁政、行王道
第二十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疏通文章
一、诵读、梳理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二.诵读、疏通二、三、四段
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
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三、诵读第五段。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
措施效果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
说明:“不可胜……也”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了排比手法。
理清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第1、2、3小句
第二层第4句
第三层第5句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
“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四.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
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
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
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第二十一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
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
“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
“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
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
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书]
施仁政
孟子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
2.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涂饿莩发岁于无罪斯至
3.完成课后练习。
[补充]
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其民于河东到
(1)于{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识记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