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附全文翻译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
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
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
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一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的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关于《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
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
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苏教版将它与《季氏将伐颛臾》一起编排在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其后是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
专题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文章,对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对孟子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等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唯有如此,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才能透彻、清晰、深刻。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字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老师做好教学课件,学生阅读课文三遍。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学生齐背诵)。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教学过程篇一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兵②涂()有饿piǎo()③鸡豚()狗()之畜()④数()罟()不入wū()池⑤无()失其时⑥谨庠()序之数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申之以孝tì()之义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xù ④cù gǔ 洿⑤wú无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孟子论辩的艺术特色;(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中观点进行合理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民本思想的伟大,培养爱国情怀;(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关注民生,关爱他人;(3)学会担当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1. 《寡人之于国也》的文意理解和背诵;2. 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掌握;3. 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难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2. 孟子论辩艺术的分析;3. 文本观点的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孟子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难点句子,分析孟子论辩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中观点进行评价。
6. 情感升华:总结孟子民本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关注民生,关爱他人。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2. 整理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准备课堂交流;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内涵;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3. 采用讨论互动法,激发学生思维碰撞,提高课堂活力;4. 运用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怀。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背诵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背诵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八、教学资源1. 文本资料:《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注释;2. 相关案例:古今中外关注民生、关爱他人的典型事例;3. 多媒体资源:孟子思想介绍、历史背景资料等;4. 网络资源:有关孟子民本思想的论述、论文等。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和评价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3.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4.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分析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2.难点: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将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孟子》中的其他篇章,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2.文本解读(1)学生自读《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注意理解生词、难句。
(2)教师讲解生词、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3.内容讲解(1)讲解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2)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如梁惠王治国之道、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等。
(3)引导学生思考孟子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4.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课后作业(1)熟读《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将孟子思想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
五、教学资源1.《孟子》原著及相关注释。
2.网络资源:关于孟子及其思想的论文、视频等。
六、原文《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对于国,也有何病?”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二矣。
王欲行王道,则宜若此。
”曰:“善。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教案及反思
课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 矗 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sāng)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牲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注:直接引用同一人语的分段格式,即在每段开头使用上引号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3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一寡人之于国也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导语:《寡人之于国也》反映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论辩艺术。
3、通假字: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学设想】1、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2、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有这么一个故事: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
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
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学生答: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
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
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讲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2〕掌握本文涉与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根底上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3、重点字词以与语法知识的归纳;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四、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
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与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展点拨指导,防止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
应与诵读同步进展,充分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孟子与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明确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板书文题〕〔二〕、孟子生平与孟子思想简介1、学生结合注释①与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通用15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篇1方案(二)总体设计思路方法孟子在文中高举“仁政”“民本”的大旗,阐述自己的“王道”思想。
在对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抓牢文言教学的常规重点外,还应将文学常识的把握放到重要的地位。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有关孟子的思想精髓的理解远比把握几个文言现象重要得多。
在教学的过程中,宜将孟子的思想体系作一梳理,以使同学能够从整体上对孟子的思想作一把握,这也为以后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作一铺垫。
老师可以要求同学查找相关的资料,以求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对孟子的思想作适当探讨,以进展与建构同学人文思想。
当然这一工作只能更多地依靠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备,有条件的班级可特地辟一学时,让同学作充分沟通。
课时支配:1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把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舞同学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同学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学问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3.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更好地理解新时期党中心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导语设计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日仍旧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日,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复习导入2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育,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学校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及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及教案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一、导语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设计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
(2)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够进行简要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孟子的仁爱之心和民本思想。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孟子游说齐宣王的故事。
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展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2.2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3.1 难句解析(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天。
”(3)曰:“夫仁政,犹水也;民,犹舟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2 文言文翻译(1)如何准确理解古代词汇和语法。
(2)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1)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2)引导学生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注出生僻词汇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4.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句解析和文言文翻译问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2)解析难句,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
五、课后作业5.1 熟读并背诵全文。
5.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难句翻译和文言文翻译。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合作探讨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课后练习和心得体会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重点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三、教学难点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音频、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1、导入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ppt投影)(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1.1.2 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1.1.3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1.4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导入: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1.2.2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
1.2.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1.2.4 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1.2.5 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2.1.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2.1.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1.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和分享学习成果。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孟子思想的兴趣。
2.2.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并理解文章。
2.2.3 重点分析:讲解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
2.2.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2.2.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反思自己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3.1.1 教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3.1.2 参考书籍:关于孟子和这篇文章的解读和评论。
3.1.3 网络资源:相关文章和讨论。
3.2 教学材料3.2.1 复印机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文章和PPT。
3.2.2 笔记本和笔:供学生做笔记和回答问题。
3.2.3 白板和标记笔:用于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表现。
4.1.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
4.1.3 写作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馈4.2.1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2.2 自我反思: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
4.2.3 同行交流: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和意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提高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课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 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原文和译文。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注释。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资料。
学生准备:1. 预习课文《寡人之于国也》。
2. 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
1. 导入:简要介绍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文言文翻译: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翻译中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4.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
5. 写作特点讨论: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写作特点,如描写手法、结构安排等,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短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 学生分析并评价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提出疑问和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教师提供与《寡人之于国也》主题相关的其他文本,如历史文献、评论文章等,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不同文本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一段孟子与梁慧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范文及原文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的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难点:“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教学时数:两课时说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了解孟子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习,第一读通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
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第二读懂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近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
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
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
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附全文翻译] 教学目的:
①体会孟子议论的思辩色彩。
②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③积累文中文言实词和句式。
教学步骤:
1、导入:
孟子与他的思想: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
儒学大家。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孙)的学生。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
孟子
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认为“人皆有不忍
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课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与本单元第一课《季氏将伐颛臾》中陈述的孔子“德政”思想一脉相传,且有所发展。
课文还反映了孟
子雄辩,其辩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美的特点。
2、字词①(注音释词)
好hào战:喜好征战。
弃甲曳yè兵:丢弃铠甲,倒拖兵器逃跑。
数罟cùgǔ:密网。
洿wū池:池塘。
衣yì帛:穿上丝帛衣服。
鸡豚tún狗彘zhì:豚,小猪;彘,猪。
畜xù:畜养。
庠xiáng序:学校,殷时叫序,周时叫庠。
孝悌tì:尊敬父母礼敬兄长。
颁bān白:(头发)斑白。
饿殍piǎo:饿死的人。
字词②(一词多义)
凶:年成不好/凶残、残暴接:交锋/接触
喻:打比方以说明/比喻直:只是/笔直违:耽误/违背时:季节、或时机/时间
树:种植/树木夺:丧失/夺取
谨:认真从事/谨慎检:约束/检点
涂:路途/涂抹发:开仓赈济/开发3、思考与归纳:
①找出二人问辩的核心话题;
②从孟子的辩看“仁政”思想;
③谈谈学习本文的实词积累
(设想:答问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找依据,
不要离开课文的具体表述而空谈“仁政”。
)
4、讨论与点拨:
核心话题:民不加多――
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
所谓“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
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
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
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
是增殖人口。
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梁惠王35年,孟子被“招贤”来到魏国,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
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他迫不及待地讨教治国之策。
本文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
一次谈话。
问与辩――
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辩:①请以战喻
五十步笑百步――无望民之多
②答以养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
梁惠王自认为治国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背后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
孟子投其所好,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才能得民心,进而得天下。
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于农时,不滥捕捞,不忽视时令以伐木,不误牲畜繁殖,不误粮食播收和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
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
然后再兴办教育,使
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
百姓
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
此外,国君
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
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
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寡人之于国也》说,孟子论王道的文字没有超过这一章的。
足见其在孟子政治学说中的
重要位置。
“道”是“王道”,亦即“仁政”。
5、比较:孔子的“德政”与孟子的“仁政”
同:孔孟二人都反对武力征伐,提出富国安民的治国
思想,并且都以“仁”为本。
异:孔子的“德政”重
“修文德”,以此作为“使远人来”的手段,孟子的
“仁政”重“民养生”,以此使“天下之民至”。
其进
步之处在于更了解民众困苦,承认民众力量。
6、小讨论:为何从“战”入手作辩,是否与其反对武力征伐的观点矛盾?(设想:引导学生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
)
7、小结:
孟子善辩:为了让统治者接受“仁政”思想,孟子抓
住统治者崇尚以武力征伐来扩充势力的心理,以战设喻,诱导对方进入自己的议论思路,层层推理,步步深入,
最终推出根本之论,施行“仁政”可使“天下之民至”,由此达到国家治理的理想境界。
《孟子》风格:《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
其一,长于思辨。
诱导启发,争取主动,论
辩层层深入,跌宕生姿。
其二,善为设譬。
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
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
其三,结构严谨。
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
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
联系,使文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
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附: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
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
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
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
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
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
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
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
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
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
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
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
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
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粮食和鱼
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
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
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
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
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
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
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
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
现在道路上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是决
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
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
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
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都到您这儿来了。
”
8、练习
①背诵全文
②翻译“养生”节
9、教学后记
[1]
寡人之于国也[附全文翻译]由教案频道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