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异乡人眼中的巴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异乡人眼中的巴蜀

-----浅论巴蜀地域环境对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影响

众所周知张恨水是现当代高产作家之一,他一生仅长篇小说就达三十多篇之多。但他的作品以40年代为分水岭,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学风格。前期他的小说主要是浪漫都市言情小说,而40年代之后的作品如:《八十一梦》、《巴山夜雨》等则是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其中近似荒诞的《八十一梦》更是被公认的最高水平的作品。为何张恨水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在40年代后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我想这是与其在40年代举家旅居陪都---重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与下江地域环境不同的重庆给张恨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如19世纪法国的文学家、史学家丹纳在他的《英国文学史》引言中:明确地认为地理环境与种族、时代是影响和决定文学的三大因素。因此把文学品种、风格的生成与地域条件挂起钩来,考察地域带给文学的影响,揭示了文学发展的某种客观真理。而作为一个外来人跟本土成长的作家不同,影响张恨水最直接最深的是重庆外在的地域环境而不是本土的文化。因此本文将结合前人的观点试从“山城”、“雾都”、及“巴山雷雨”三个方面论述重庆的地域环境对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独一无二的“山城”,领略到人生的另一种艰辛

“街道极错落之能事。旧街巷坡道高低, 行路频频上下。新街道则大度迂回, 行路又展转需时。”这是张恨水对山城路况直接的表述,在他的字里行间也可以觉出作为一个下江人的他的对山城这种不同于平坦宽阔而是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路况无奈。因为处于国难时期而迁居重庆,年近半百的张恨水为节约开支也曾背大米徒步爬坡回家,也许这是他最“惨痛”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他对于山地的“刻骨铭心”的印象。这种印象在他的小说演化成了对轿夫和人力车夫着力刻画。因为毕竟他们是山城陡峭且弯曲的路况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者。作何在《安不胜车》中曾对车夫们生存的艰辛有如此描绘:“山城多坡,马路亦不鲜半里平坦者, 设不轿而车, 深令人感觉上下艰难。如其上也, 人力车夫身弓如落汤之虾, 颅与车把, 俯伏及地, 轮如胶粘, 作蜗牛之移动,,…. 反之,其车, 则高提车把于肩, 全车斗上仰, 客则卧而行, 几可摔出车外。”诸如此类对车夫、轿夫的描写在其小说中几乎都有提到。一则,这最表象的原因是,这两种交通在山城重庆是最为常见的,以当时重庆为背景的小说,关于人物的出行怎么能不提到这两种交通方式呢?这也是自然而然的将轿夫、人力车夫这种路人甲的人物原因之一。二则,张恨水在对这种能代表山城特点也代表社会底层人民的描述也透露出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这也是他作品表现出的现实性的一个写照。而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事业中》也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 张恨水是拿人力车夫和轿夫来自比, 人力车夫和轿夫这个意象包含了作家自我的生命体验。在重庆国统区的艰苦生活, 让张恨水时常感到自己以及像自己一样清贫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公务员活得就像人力车夫和轿夫们一样,如牛马一般地拼命、艰难地挣扎着, 每一天为了最起码的温饱在山城高高低低、迂回不已的街道上奔波。”我想这也是人力车夫频繁出现的另一个更深沉的原因。

二、令人沉郁的“雾都”

重庆除去是名副其实的“山城”外,“雾都”又是它一个特点显著的别名。由于重庆的地势环境又处于长江之滨,这让重庆形成了与巴黎不同的天然“雾都”。作为在下江生活了半辈子的张恨水来说这得多么痛苦和压抑,因为这雾意味着他将久久不能好好地享受阳光。而这表象带来的却是心理的难以言说的苦闷,当然还有是当时包裹在凝重深沉雾气下的让人无法喘息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当局政府在一群只知道上馆子、开舞会的官老爷掌控下更加的腐败无能,而此时投机商人更是猖狂目无法纪,让百姓过着无价无常、民不聊生的艰苦生活。“雾都”的对当时文人和知识分子造成的不只是物质生活的不如意,更是动摇了他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如在《傲霜花》中的傲霜花在来到重庆曾多次在雾气笼罩的街头徘徊者、思索着。最终她还是在这种“雾气”凝重的社会现实中放弃了知识分子的清高也

放弃了一直引以为傲的教育事业,嫁给了年过半百的实业家得到了所谓的“幸福”。与她不同的是,在《魑魅世界》里区老先生在家族无处可去的境遇下,在一个雾气弥漫的下雨天无助的想无可想。尽管在残酷的抗战岁月里他周遭的知识分子甚至他的子女纷纷从商,渴望在投机中分得一杯羹。但他作为一个教育家始终坚持将自己甚至希望子女所学知识用于报效祖国的信仰。而这信仰在战乱的当时缺陷的如此弱小,以至于区老先生无可奈何在雾霭中长叹。

三、在“雷雨”中飘摇

古有“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这里的“夜雨”大部分确切的说是雷雨或暴雨。尤其在夏季晚上时常有惊人的雷雨,叫嚣着仿佛要撕碎这一切。我想这一切并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40年代的雷雨怕也是像古代、像今日这般。但在战时的“雷雨”却显得尤为恐怖。在张的散文中写道当时颇具巴蜀特色的“竹片夹着黄泥”的“国难房子”。虽然作者以他特有知识分子情怀淡化他对这种“异乡特色”的痛苦,但在这“雅乐”中我们却可以起看到当时生活的不易与辛酸。加上这“国难房子”时常漏雨,正是应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的那句俗话。在其小说中这雷雨往往也是在这种祸不单行是出来参一脚的。如《魑魅世界》中当刚经历轰炸,民众正愁无处可去,突然雷雨从天而降。这更是加深了民众的苦难。在《巴山夜雨》中也是,居住在漏雨“国难房子”里的主人公,让这突来的连夜雷雨几乎让这近乎破碎的家庭遭遇毁灭的灾难。

诸如次多的例子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当然重庆对于张恨水文学穿做元素影响绝不止这简略的三点。还有“茶馆文化”、“摆龙门震”等等的社会百态,都对他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不管怎么说独特的巴蜀地狱却是成就了张恨水后期的作品,为他成功的转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李怡、肖胜伟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