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一、解释(每题 6 分,共30 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著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 分,共30 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 分,共40 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 分,共30 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 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 ,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

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 ,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

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 分,共40 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著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

(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1)创作论:《神思》—《总术》二十篇(《物色》提前)(2)批评论:《时序》—《程器》四篇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唐:强调文道并重,文从字顺,务去陈言;宋:古文家文道观与唐基本相同;道学家文道观重道轻文,认为作文害道。

三、论述(30 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想象力] 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观察力] 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亲和力] 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怨刺上政” ,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 。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

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 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 “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

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说改造和发展了前人的见解,对诗歌的本质和功能作了更为全面、系统的阐述。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出“兴观群怨”四者都是“情”的表现。尽管它们的表现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情” ,是人们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事父、事君、草木鸟兽等)所触发的形形色色的感情的具体表现,这就深刻地阐明了诗歌的社会本质。其二、王夫之还指出,兴、观、群、怨四者并不是各自独立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兴中可观,观中有兴,群而愈怨,怨而益群,四者的配合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量。

其三、对“兴观群怨”作雅俗得失之辨。这就不是一般地讲“兴观群怨”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能,而是对“兴观群怨”作审美价值的判断。

其四、诗人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鉴赏都与“兴观群怨”紧密相关。

总之,在王夫之看来,“兴观群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为配合,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故而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各自不同境况、经历来接受这种艺术感染。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1)出处

“发愤著书” 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太史公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2)内涵

愤,怨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 。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 ,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司马迁对“发愤著书”的心理机制作了较深的探索和阐发。

(3)意义其一,揭示“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其二,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其三,“发愤著书”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 、“中和”不同的美学品格。

(4)后来文论家相似观点: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穷而后工;李贽:不愤则不作;金圣叹:怨毒著书;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二

一、解释(每题10 分,共30 分)

1、直寻

2、熟参

3、尊情

二、简答(每题20 分,共40 分)

1、试述下段文字所表达的文学思想。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简述《文心雕龙》中“文之枢纽”各篇的理论内涵及相互联系。

三、论述(30 分)

孟子有“养气” “知言”之论,曹丕有“文以气为主”之言,韩愈有“气盛言宜”之说,刘勰《文心》更有《养气》一篇。试述各家文论观点之内涵,并比较各家所论“气”之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