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如下:
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实际就是在培养一个成功的人才,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
小学时期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在养成良好习惯这方面,有以下两点:
一、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是长期生活学习在一起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
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
另外,要言行一致,答应孩子的事情必须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着对老师的仰慕和尊重。
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
这样的以身作则比你说无数句的道理还要有效果。
二、习惯养成循序渐进
在习惯的养成上我遵循的理论是循序渐进,班主任要有耐心和爱心。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开始,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谈一谈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习习惯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的重点之一。
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自律等方面。
在学习态度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对学习保持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提高自信心。
要教育学生学会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学习,不断追求进步。
在学习方法方面,老师要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听课、做作业、背诵、复习等。
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自律方面,老师要教育学生学会遵守学习纪律,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生活习惯包括个人卫生、作息规律、饮食健康等方面。
在个人卫生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培养孩子爱洁净、爱整洁的好习惯。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作息时间,远离熬夜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远离垃圾食品,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行为规范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
行为规范包括文明礼貌、秩序整洁、团结友爱等方面。
在文明礼貌方面,要求学生言行举止文明得体,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乐于助人,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
在秩序整洁方面,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校园秩序,保持教室、卫生间、食堂等公共场所的整洁和环境卫生。
要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乐于分享,建立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一年级新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一、确定主题(一)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很大,它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现在很多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薄弱。
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做事没有方向,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并非神话,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付出,想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就是人一生取之不竭的道德资本”。
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好的习惯或不好的习惯,而是在后天慢慢养成的。
由此可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二)一年级新生的特点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品德与生活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观察与调查,我发现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们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难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
有的孩子会过多的依赖家长,刚开始还会哭泣着不愿进校门,不让父母离开;有的孩子缺乏独立性,表现在行为方面,如:胆小、过于好动等。
这都是因为他们过多的留恋幼儿生活,没有做好过渡到新生活的准备。
(三)我的做法针对孩子们的种种心理,我将一年一期的品德与生活课采取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模式,以“一年级新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训练主线、根据教材安排分解为三个单元——“我上学了”,“在学校的一天”,“家里的我”来进行活动安排。
二、活动目标知:知道并熟记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情:乐意接受并愿意执行日常规范的内容。
意:能够自主的按照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
行:做到并准确执行日常规范的内容。
一年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授课教育课件
目录 1.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 文明交往,友善相处 3. 安全第一,远离危险 4. 认真学习,努力进步 5. 养成良好习惯,做好榜样
1.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1.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通过 遵守规范,培养良好习惯 如何保持整洁:上课时整理书 包、桌面;吃饭时保持干净; 不乱扔垃圾
3. 安全第一, 远离危险
3. 安全第一,远离危险
行走注意安全:走斑马线;不 乱闯马路;不逗留在危险地带 玩耍要安全:不攀爬高处;不 乱跑乱玩;不玩危险的游戏
3. 安全第一,远离危险
饮食安全:不乱吃零食;不吃脏东西; 不乱买食品
4. 认真学习, 努力进步
4. 认真学习,努力进步
做好课前准备:带齐书本和学 习用品;预习课文 专心听讲:注意听讲;不随意 说话;认真完成作业
1.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注意个人卫生:洗手、刷牙等日常卫生 习惯
2. 文明交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善相处
2. 文明交往,友善相处
尊重他人:不打架、不欺负同 学;遵守队伍纪律;注意礼貌 用语;不乱扔东西
同学间互助:团结合作;乐于 帮助他人;友善待人
2. 文明交往,友善相处
尊重老师:静听老师讲课;遵守课堂纪 律;尊重老师的工作
4. 认真学习,努力进步
努力提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问问题 、回答问题;课后复习、巩固所学
5. 养成良好习 惯,做好榜样
5. 养成良好习惯,做好榜样
定时作息:遵守规定的起床、 睡觉时间;按时吃饭 规律生活:坚持锻炼身体;养 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合理安排 娱乐时间
5. 养成良好习惯,做好榜样
省时节约:不拖延做事;合理安排学习 时间;做事有计划、高效完成
学习好习惯,养成好习惯——一年级班会教案
学习好习惯,养成好习惯——一年级班会教案今天,我们来谈论一下学习好习惯和养成好习惯这个话题。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在尽可能早的时候开始培养好习惯,让它成为我们个人自信和成功的基础。
我们要理解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长期积累的、经过反复实践、接触和体验后形成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习惯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惯性,大多数人的行为和思维都是由于种种长期的习惯所导致的。
一定要知道,养成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慢慢地去培养和巩固。
我们重点讨论如何养成学习好习惯。
在学习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关注点主要是我们的行为,即我们的学习行为。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学习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必须把时间合理规划、安排好:把完成任务的时间逐步缩短,把自己养成珍惜时间和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
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
学习方法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结果,还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我们需要逐渐学习到高效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和记笔记,思考、提问和讨论等思维技巧。
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定期巩固,也是培养良好学习方法的重要环节。
接着,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何养成日常的良好习惯。
好的习惯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影响我们的健康身心,影响我们的情感、品德和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
我们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
遵循合理的作息时间、健康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健康的户外锻炼等都是养成规律生活习惯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不乱扔垃圾,不滥用能源,保护和节约资源,以及关注环境保护等都是培养积极环保意识的重要方面。
要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形成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养成好习惯是我们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好的习惯既是我们的灵魂,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养成好的习惯需要需要长期、坚持、耐心地去积攒和坚信,而且需要我们不断地自省和调整。
一年级三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校共育手册详解
一年级三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校共
育手册详解
目标
本手册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供家校共同育人的
指导。
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
- 鼓励孩子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和睦相处。
-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帮助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 奖励和表扬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积极行为。
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 每天定期检查和整理书包,确保带齐必要的研究材料和作业。
- 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向老师请教问题。
- 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每天坚持读书。
增强协作能力
- 鼓励学生参加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提供机会让学生与同学分享经验和知识,互相研究。
- 教导学生善于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 帮助学生制定研究和生活的计划,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 鼓励学生自律,克服拖延和不良惯。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
- 家长定期和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
- 学校组织家长会议,分享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 家长与学校共同制定和践行准则,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以上是一年级三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校共育手册的内容
详解。
希望通过家校共同努力,能够培养出自律、积极向上的一年
级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态度。
4.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行为习惯与个人成长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行为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第二章: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自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3. 第三章: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我管理能力。
4. 第四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5. 第五章: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情绪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培养方法等理论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报告质量。
4. 个人成长记录:让学生记录自己在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案内容第六章: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讨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困难,引出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介绍学习习惯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3. 案例分享:分析成功学生案例,展示良好学习习惯的成效。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5. 行动计划: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制定好习惯计划——一年级班会教案
制定好习惯计划——一年级班会教案习惯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更加自律,更易成功。
而培养好的习惯需要从小开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年级的班会上,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好习惯计划来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一、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学习,让孩子了解人们为什么需要习惯;了解好的习惯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不良习惯,制定好习惯计划,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流程1、主题:好习惯从小做起2、集体讨论:为什么需要习惯?引导孩子思考,习惯的好处是什么?(降低失误率,增强预见性,减少决策困难,提高效率,增强自信心,更加自律等等)3、分享案例:我和我的习惯让孩子们先分享自己的习惯,分别分享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录制视频或展示图片等形式,来分享自己的习惯,和大家一起分析好习惯和不良习惯的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
4、制定好习惯计划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提前准备好图表和笔记,帮助孩子制定计划,从感性到理性,从易到难,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让孩子们一一上台,分享自己的好习惯计划,以及如何实施计划。
并且根据孩子制定的习惯计划开展小游戏等活动,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养成好的习惯。
三、互动引导孩子们互相自我监督,通过互相勉励,帮助孩子们坚持习惯计划。
可以提前准备好“习惯监督员”队伍,每天对大家执行的行动习惯计划进行总结记录,定期颁发优秀者奖励,以此进行引导鼓励,帮助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
四、家庭延伸通过家长会、网上社群等方式,把孩子们的习惯计划公示出来,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监督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同时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孩子表扬和肯定,支持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
五、总结与反思请孩子们总结一下自己今天的收获,进行反思,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进一步提出改善意见,以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小结好习惯从小做起,孩子的成长需要靠我们的引导和帮助,为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要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行为习惯齐养成》小学一年级教案(最新版)
《健康行为习惯齐养成》小学一年级教案(最新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健康习惯,并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 通过互动活动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与不健康行为。
3.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健康习惯。
4. 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增强其保持健康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健康习惯: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个人卫生等。
2. 为什么需要健康习惯:解释健康习惯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好处。
3. 如何养成健康习惯: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如定时作息、均衡饮食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和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难点:上升为情感,爱惜身体,注重健康。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寻找答案。
2. 游戏化学习:设计相关的小游戏或竞赛,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3.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和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来体验和理解健康习惯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开场提问:“你们认为健康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收集学生的回答,引入主题。
2. 新课呈现(15分钟)讲解健康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不同类型的健康习惯。
3. 互动探究(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列举出自己认为的健康习惯,并分享给全班。
4. 游戏时间(10分钟)“健康小侦探”游戏:找出教室中的健康与不健康的线索。
5. 角色扮演(10分钟)分配角色(医生、厨师、学生等),模拟一天中的健康生活。
6. 总结反馈(5分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养成健康习惯的意义。
7.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一周健康计划表,家长参与监督。
六、板书设计健康行为习惯齐养成天下大事,必行于细从小事做起,健康与我同行七、学生活动1. 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完成小组任务,共同探讨健康习惯的实例。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学好习惯,从小做起。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们学习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一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以及如何培养这些好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按时完成作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家长和老师应该监督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质量,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
2.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认真听讲,做到专心致志,认真思考老师讲解的内容。
3.爱护学习用品学生应该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包括书包、课本、文具等,保持整洁,经常整理。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定时作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
2.讲穷节约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们讲穷节约,不浪费食物和物品,做到节约用水用电。
3.团队合作学生应该养成团队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注意个人卫生1.注意饮食卫生学生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2.保持个人卫生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保持清洁。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方法1.身教为先家长和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自己要遵守良好的生活习惯。
2.积极引导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
3.制定计划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制定养成习惯的计划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
4.多交流沟通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们进行多次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生活态度,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课件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 安全感。同时,家长也要注重自身修养,树立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
学校文化
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习惯的熏陶。
家校联系本 学校可设立家校联系本,方便家长和老师之间随时沟通。 家长可以在联系本上记录孩子的点滴进步和需关注的问题, 老师也可以及时回复并提供指导建议。
在线沟通平台 学校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微信群、QQ群等,搭 建家校在线沟通平台。这种方式可以实时传递信息,提高 沟通效率。
共同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02
监督者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同时,要与孩子建立信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03
引导者
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激发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内生
动力。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
育。
家校沟通渠道建立及反馈机制
定期家长会 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 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家长也可以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 的行为表现,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04
社交习惯培养
礼貌用语与文明举止
学习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如 “请”、“谢谢”、“对不起”
等。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文明 举止,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
圾等。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 个人空间,不打扰别人的正常生
活和工作。
尊重他人与团结协作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 受,学会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观 点。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教案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教案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生活习惯的概念,明确好习惯的重要性;2. 了解并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卫生习惯、自律习惯等;3. 能够运用所学生活习惯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2. 教学难点:使学生深刻理解良好生活习惯对自己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活动卡片、图片、小奖励物品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1. 教师打开幻灯片,出示“生活习惯”的图片,向学生解释生活习惯的概念,并强调好习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生活习惯的理解。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依次介绍并讨论不同的生活习惯,如卫生习惯、自律习惯、礼貌习惯等。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生活习惯所带来的影响。
3. 展示小视频或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步骤三: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活动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印有一个生活习惯的小任务。
2.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任务,完成相应的行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 完成任务后,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4.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好处。
步骤四:巩固与评价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生活习惯,并进行讨论,提出更多的好习惯。
2. 学生完成一份书面作业,描述自己的一种良好生活习惯,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目标。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习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动能力。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加深入和具体地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意义,并通过实践操作去培养和巩固这些习惯。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以便提高学生对生活习惯的认识和价值意识。
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ppt课件
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观念树立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会分享,与同学共同分享快乐。
公共场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仪规范遵守
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 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公共场所礼仪规范遵守
遵守公共秩序,不插队、不拥挤。 具体场合的礼仪规范
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
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 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好 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培养自主能力
习惯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 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 生活中更加独立。
对班级整体氛围营造作用
促进班级和谐
良好的习惯能够减少学生 之间的冲突和摩擦,营造 和谐的班级氛围。
提升班级凝聚力
习惯养成教育可以增强学 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高班级凝聚力。
自律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体现
遵守规则
教育孩子遵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规则,如按时起床、不随 便乱扔东西等。
自我控制
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如控制情绪、抑制冲动等,培养孩子的耐 心和冷静。
承担责任
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如完成自己的任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06
家校合作共促习惯养成
时间管理
02
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避免时间不足或浪费。
心态调整
03
保持积极心态,减轻考试压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04
文明礼仪与社交能力培养
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观念树立
尊敬师长的具体表现
课堂上认真听讲,不 打扰老师。
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
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观念树立
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认真完成作业。 友爱同学的具体表现
一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一、教育目标:1.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积极向上的品德风貌。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和自觉性。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社交能力。
二、教育内容和步骤:1.学习规则和守纪律:-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随意走动,认真听讲。
-启发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如按时上下学,不乱扔垃圾等。
-设置规范的玩耍和休息时间,让学生遵守游戏规则。
2.教育礼仪和规范行为:-引导学生学习排队、问好、道谢等基本礼仪。
-教授学生适当的交往礼仪,如礼貌用语、友善待人等。
-培养学生尊重师长、关心他人和热心帮助他人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学生保持干净整洁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修剪指甲等。
-教导学生正确使用文具和书籍,爱护公物和班级环境。
-组织学生参与班级卫生清洁工作,培养集体卫生意识。
4.培养自律的学习习惯:-教导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爱读书的兴趣。
-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5.发展社交技能和团队意识:-开展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分享、互助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学习方法和评估方式:1.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教授学生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学习技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评估方式:-采用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
-定期评估学生的行为习惯并记录成绩。
-结合家长意见,全面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四、实施措施和师生配合方式:1.教师角色:-作为学生良好行为的表率,时刻提醒和引导学生。
-正面激励和奖励表现良好的学生,设立榜样和表扬机制。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育。
2.家校配合:-向家长介绍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并征求家长意见。
-家长关注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与学校及时沟通。
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
汇报人:
202X-12-30
• 生活习惯 • 学习习惯 • 社交习惯 • 家校共育
01 生活习惯
饮食作息习惯
01
02
03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 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均衡饮食
鼓励孩子摄入多样化的食 物,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定时进餐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
详细描述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阅读各类书籍, 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注意事项
家长应避免强制孩子阅读,而是引导孩子 发现阅读的乐趣,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 习惯。
03 社交习惯
尊重他人
学会倾听
教孩子学会在他人发言时保持安 静,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
礼貌用语
教育孩子使用“请”、“谢谢”、 “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对待家人 、朋友和同学都要有礼貌。
具体做法
注意事项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课堂听讲规范, 如坐姿端正、目视老师、不随意插话等, 并在家中进行模拟练习。
家长应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 现并纠正不良习惯,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互 动,积极回答问题。
作业与复习习惯
总结词
规律性、自主性、质量与效率
详细描述
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自主 进行复习,保证作业的质量和 效率。
不嘲笑他人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不嘲笑 他人的外貌、穿着、口音等,避免 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分享与合作
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培养孩子的慷慨和分享 意识。
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游戏、手工等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孩 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习惯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首要任务。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接触学习的起点,他们在这个阶段需要从玩耍的状态过渡到学习的状态。
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要求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课,按时复习课堂内容等。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习惯包括睡觉、饮食、作息等方面。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孩子们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保证孩子们身体健康,并且有利于集中精力学习。
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培养的重点。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们养成吃饭时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的好习惯。
睡前洗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习惯也需要加强培养,为孩子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习惯也是重要的。
有些孩子在一年级阶段可能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调皮捣蛋、不尊重他人等。
家长和老师要积极引导和纠正这些行为,让孩子们养成尊重师长、团结友好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习惯,如勤洗手、适当运动等。
这些习惯可以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自律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律是指孩子们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按照规则和纪律去做事。
在一年级阶段,孩子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坚持和自律。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来帮助他们养成自律的习惯,比如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按时收拾玩具等。
只有在自律的前提下,孩子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律习惯,孩子们才能在学习和成长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 (2)
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
养成教育是一种有系统性的教育方法,旨在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以下是一个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计划,供参考:
1. 早起习惯:
- 教育孩子每天早上定时起床,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
- 建立洗漱、穿衣、整理床铺等自理能力。
2. 自理能力培养:
- 教育孩子养成自己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好习惯。
- 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物和整理自己的物品。
3. 学习习惯培养:
- 建立每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 教育孩子养成预习、复习和整理笔记的好习惯。
4. 饮食健康:
- 培养孩子对营养均衡饮食的认识。
-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暴饮暴食,不挑食等。
5. 身体运动:
-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 培养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和团队运动的意识。
6. 社交交往:
- 培养孩子的友善和合作意识。
- 鼓励孩子参与班级和校园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7. 环保意识:
-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 教育孩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8. 礼仪教育:
- 教育孩子基本的礼貌和尊重他人的行为举止。
- 培养孩子的用语文明,懂得感谢和道歉。
以上是一个基于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计划,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家长和老师的合作也非常重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可编辑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可编辑教案标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礼貌、整洁、守时、自律等。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0分钟)1.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行为习惯,为什么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引入一些与行为习惯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行为习惯的种类(20分钟)1.介绍一些常见的行为习惯分类,如待人礼貌、保持整洁、守时等。
2.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片,向学生展示每一种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3.引导学生思考每种行为习惯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第三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出一种或多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
3.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正确的行为习惯养成方法。
第四步:小组活动(30分钟)1.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共同制订小组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2.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和鼓励,相互提醒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第五步:教师点评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对小组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进行点评,鼓励并提出建议。
2.强调良好行为的重要性,激励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建立家校合作。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
2.团队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制定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3.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提出肯定与改进的建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评估:1.小组展示:对小组展示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对养成方法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给出具体的行动计划等。
2.表现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否能主动参与讨论,并且能准确地描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具体表现。
一年级新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1.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守时、守纪律、守规矩、守礼貌等。
2.提高一年级新生的自律、自控、自主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遵守行为规范。
3.培养一年级新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品质。
二、实施步骤:1.制定明确详细的行为规范:a.针对不同场景,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如上课、放学、操场、图书馆等。
b.使用红绿牌和奖励机制,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规范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符合规范的。
c.将行为规范与学校规章制度相结合,让学生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
2.进行集体活动:a.组织集体活动,如班会、升旗仪式、团队合作游戏等,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b.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学生遵守约定好的行为规范,鼓励他们以身作则。
3.倡导“三好学生”榜样:a.选出学校、班级的“三好学生”榜样,让他们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
b.在班级、学校宣传栏上展示榜样的事迹和行为习惯,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c.定期组织表彰活动,奖励表现良好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进行个别辅导:a.针对一年级新生中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b.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原因,引导他们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
c.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他们自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家校合作:a.向家长宣传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
b.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进步。
c.家校联合制定奖惩机制,让学生在家和学校都能遵守行为规范。
三、实施评估:1.设立评估指标:a.设立检查表,评估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b.设立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认知和态度。
2.定期评估:a.每学期进行一次行为习惯评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
b.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鼓励表现良好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给予不符合规范的学生。
3.实施调整:a.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曾经有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暂且不说这种说法究竟是不是真理?但从一定程度上至少说明“行为习惯”和“性格命运”的关系及其重要。
当然,行为习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好的养成了,一辈子受用。
不好的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校和家庭、老师和亲人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老师方面,今天我就少说一些,在请各位谅解的同时也请各位相信,除尽心尽力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在培养孩子日常行为习惯方面,老师一定会努力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好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
和家长们有这种机会的时间毕竟不是很多,愿借今天这样的机会,就一年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家长们作个交流。
一、什么是养成教育及其重要性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使学生能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学会做人。
那么,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呢?有这样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公交车上来一老一少两位女士在抢座位,少女得胜,老者不服,连连质问:你家有没有老人?你会不会老啊?一点教养都没有。
少女倒不脸红,不慌不忙反唇相讥:老了在家呆着,别到外面碍事。
众人聆听无语。
一位略胖但无表情的售票员安坐不动,不去劝解,只评价一句:中国人的素质就这么差。
这时,汽车突然点不上火,发动不了。
司机喊:赶紧推车,售票员便招呼大家下去推车。
可有座的怕丢了座自然不动,没座的怕站不着好位置也不下车,售票员便边推边嚷:现在人的素质怎么这样,不推谁都别想走。
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乘客心有不服,跟人嘀咕:这帮人出车前也不知道检查一下车况,耽误别人时间,也太没职业道德了。
车终于走了,大伙总算歇了口气,不料那售票员又开始抱怨了:这破车三天两头出毛病,也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工人的素质也太差了。
到底谁的素质差?为什么素质差?动一动嘴皮子是很容易的,如果一个民族不是积极建设,而是不停的抱怨,其危害相当大。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养成了在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遇到困难,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对工作认真负责,多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还会有这么多的抱怨吗?所以,加强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更关键的是,养成教育抓对了、抓好了,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成功、成人。
二、日常行为习惯的主要内容分两个方面作个提示和提醒:(一)学习方面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4)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声音洪亮。
(3)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1)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2)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3)不读不健康书籍,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指离笔尖一寸。
(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涂改。
(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动手实践的习惯(1)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
(2)工具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学具盒)8、按时作业的习惯(1)能按时完成课内外作业,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
(2)尽早完成家庭作业,睡前让家长检查。
(3)对当天学过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回忆。
(二)行为方面1、举止文明的习惯(1)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时,态度诚恳。
(6)不骂人,不打架。
(7)不给同学起绰号。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10)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11)不歧视身体有缺陷的同学。
(12)不带危险物品上学。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说了就要努力去做,信守自己的诺言。
(2)答应的事没法完成时,能向对方说明原由,并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能如期归还。
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专心听,不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当他人批评自己时,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休息、工作,一旦妨碍了他人能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不动他人的东西。
(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随便告诉他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早睡,早起,睡眠不少于9小时。
(2)不迟到,不早退。
(3)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学校滞留,不在路上溜达玩耍。
(4)回家后,马上做作业或复习。
(5)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拉。
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无理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能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自己满意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或向同学借钱。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拧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
不在桌凳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
(2)上下学有秩序,不乱横穿马路,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一看、二让、绝对安全时再通过。
(3)购物、上车时能自觉排队,不拥挤。
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整理书包、抽屉、收拾房间,整理被褥。
(2)用过的东西能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安全保护。
(3)在活动中不做有危险性的动作。
1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睡前刷牙、洗脸、洗脚。
(2)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3)饭前便后要洗手。
(4)离开座位前能整理好物件,清理掉垃圾。
(5)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6)不吃变质食物,不买三无食品。
三、家长应该怎么做渴望儿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
在这里,我要真心地祝贺每一位家长,祝贺您的孩子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从进入小学第一天起,您的孩子将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在各科老师的带领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一天天成长起来。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现在您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崭新的起点,作为家长和老师就有义务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一)重视孩子的安全。
孩子上小学后,他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都要比幼儿园时大很多,自由活动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这时也是孩子容易出现各种危险的时候。
上下学路上是否有家长接送,注意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
小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比较弱,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一定要教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和方法,在路上如果遇见不认识的人时,不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情况和住址,不要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要让孩子记住大人的电话号码,会向周围可信人寻求帮助。
在校园内要自己学会保护自己。
孩子在学校内有一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可以去操场玩,可以和其它小伙伴玩,好奇心强、易冲动、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可能会导致一些危险。
家长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自己。
(二)关注孩子的学习。
知识的获得主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孩子成为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
而一个人的道德准则、是非观念、学习态度,健全人格的培养,家庭教育的作用非常大。
家庭教育面临八大难题:儿童暴力、意外事故、营养失衡、电脑游戏的诱惑、学习障碍、自杀、离家出走、早恋等等。
作为家长,要心中有数,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关心孩子的生活一个班的孩子来源参差不齐,大人们为了生计起早贪黑的忙碌,甚至有些连给孩子做饭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陪孩子午休。
有的孩子很早就到校门外等候,这样既不安全,又给班级扣分。
学校供应早餐,一定要鼓励孩子尽可能的什么饭都要吃,不挑食。
孩子的着装,不要太追求时髦或名牌,适合就行。
除了吃饱穿暖外,还应关心他们的课余生活是否健康,结交的朋友是否正派。
父母要给孩子平等与尊重,使孩子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独自思考和生活的能力。
(四)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学生的发展却有极大的不同,有的品学兼优,而有的却不敬人意,甚至举步维艰,为什么呢?除了孩子个体的原因外,家庭教育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的父母动不动就打骂;有的过于溺爱,而有的父母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一切就是老师的事了,这种想法是极为错误的。
老师教你孩子是一时的,而你的教育是一辈子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品行。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没写好,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写书人的错。
作为家长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父母无小节,处处皆楷模。
(五)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教师是孩子智慧的启蒙者,要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老师和蔼可亲,庄重严肃,热爱儿童的第一印象。
千万不要用“老师”去吓唬孩子,如果孩子对老师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误解,就会影响他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的话往往就像圣旨。
在孩子心中有一杆称,千万别在孩子面前数落老师的不足。
有的事是家长自己的看法,失之偏颇。
(如听到)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事事关注的到。
如果降低老师的威信只会对你的孩子有害无益。
作为家长要经常向班主任和课任老师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以营造家长、学校相互和谐的良好氛围。
及时沟通达到相互了解、共同配合、共同教育的目的。
(六)适时适地的表扬孩子提到表扬,大家都很熟悉,有的会说,表扬有什么好讲的,不就是夸奖孩子吗?其实表扬对孩子有很积极的作用。
有四方面:1、表扬可以强化孩子良好行为、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2、表扬可以增强孩子自信心、是鼓励孩子进步的催化剂。
3、表扬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是激发孩子成长的动力。
4、表扬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