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作文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素材库之三—生命
1、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陆幼青:即使我对生命有万般眷恋,我也会选择默默承受,静静等待。【《生命留言》】
4、特里萨(修女):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
5、亨利·詹姆斯(美国小说家):街上的每一块石头,阳光里的每一粒分子,都包含着历史。
6、帕斯卡尔(法国思想家):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生命,宇宙中的任何力量都可以毁灭他,但是人又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知道自己的有限,知道自己会死亡,这就是人的伟大。
7、诺瓦利斯(德国浪漫诗人):如果没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会属于极端疯狂者。
8、柏格森:我们感到时间的延续像一条我们无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像我们感到的那样,它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本质。
9、托马斯:如果当命运的最后时刻来临时,我们越加紧紧依奉它,那么满头白发也会是一种幸福,残存的理智不是灾难。但是生活的长久习惯使我们不情愿去死。
10、卢梭:如果我们永远不死,我们反而会成为不幸的人。当然,死是痛苦的,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不能永远活下去,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生的痛苦,我们就会感到轻松的。如果有人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死,请问谁愿意接受这不祥的礼物?
11、泰戈尔:愿生者有不朽的爱,愿死者有不朽的名。
生若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飞鸟集》】
12、张爱玲:想做什么,立刻去做,否则来不及了,因为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
13、弘一法师临死作偈:悲欣交集
14、瞿秋白临刑前说:此地很好
15、贪官胡长清哀告看守所民警:我有一技之长,我的书法还有名气,如果留我一条生路,我愿意在监牢里给你们写一辈子毛笔字。
16、范思哲(已故时装设计大师):我一直深信,没有一种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就好比旅行,也许在旅程中我们会拥有某些东西,但是终究不能带走它。
17、蒙田(法国):我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18、帕斯卡尔:人们既然不能治疗死亡、悲惨、无知,他们便认定为了使自己幸福而根本不要想念这些。
19、尽管有着这些悲惨,人还是想要能够幸福,并且仅仅想要能够幸福而不能不想要幸福;然而他又怎样才能掌握幸福呢?为了要好好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使自己不死;然而既然不能不死,所以他就立意不让自己去想到死
20、柏格森:我们感到时间的延续像一条我们无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像我们感到的那样,它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本质
21、托马斯:如果当命运的最后时刻临近时,我们越加紧紧依奉它,那么满头白发也会是一种幸福,残存的理智不是灾难。但是生活的长久习惯使我们不情愿去死。
22、卢梭:如果我们永远不死,我们反而会成为不幸的人。当然,死是很痛苦的。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不能永远活下去,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天的痛苦,我们就会感到轻松的。如果有人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死,请问谁愿意接受这不祥的礼物?
23、冰心《往事》: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限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中西生死哲学】
儒家一方面承认‚死生有命‛,但也强调‚未知生,亦知死?‛以此提醒世人把重点放在现世努力。孟子所谓‚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最能突现这种人文精神。道家庄子虽明言‚死生命也‛,但也强调应用平等心看待生死,因为‚生死如一‛最能突现超拔精神。
在西方,柏拉图曾经明白强调,人生的目的在求真善美,但永恒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后,因此,‚哲学就是对死亡的练习‛。并且,他主张灵魂不死论,其学生亚里士多德虽然否认灵魂不死,但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并强调‚我们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到了康德,认为灵魂不死虽然‚没有逻辑的确定性‛,却有‚道德的确定性与必要性‛。因而他强调,精神愈用而愈出的道理,‚想得越多,做得越多,就活得越久‛。在黑格尔更是直言‚死亡是一种扬弃‛。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则明言,人生观即死亡观,人生既然注定是‚迈向死亡的存有‛,因此,如何能在平日尽心尽责,才是面对生死最好的态度
到了当代,因为医学发达,‚临终关怀‛更成为普世关心的问题,如何‚生有尊严,死也有尊严‛,也成为超越国界的共同课题。芝加哥大学萝丝教授的名著《生死学》认为,死亡也是人生的一种‚成长‛,更具积极性与建设性。
【追问生命的意义】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纵然它达不到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却依然闪烁着朴素无华的平民思想火花。《活出意义来》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博士,是著名的奥地利精神医学家、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名俘虏。《活出意义来》一书正是作者对集中营经历和浩劫的描述,同时也是俘虏编号为119104的他,在牢狱生涯里发明‚意义治疗法‛经过情形的重要记录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也使得每个人的存在有其意义,这种特质与创造性的工作和人类之爱息息相关。‚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取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的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在弗兰克看来,只要有‚求意义的意志‛存在,不仅生命和爱,就连‚苦难‛和‚痛苦‛都深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