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气诀静练法

合集下载

古代六字诀的锻炼方法

古代六字诀的锻炼方法

古代六字诀的锻炼方法嘿,咱今儿来聊聊这古代六字诀的锻炼方法。

这六字诀啊,那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呢!你想想,古代人没咱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玩意儿,但他们身体可不比咱差呀,为啥?就因为有这些厉害的锻炼法子呗!这六字诀呢,分别是嘘、呵、呼、呬、吹、嘻。

每个字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和练法。

先说这“嘘”字诀。

你就想象自己嘴里轻轻吐出一股气,像微风一样,缓缓地,嘘出来。

这能帮咱调理肝脏呢,肝脏好啦,咱心情也舒畅不是?就好像给肝脏做了一次温柔的按摩。

“呵”字诀呢,就好像你在对着一朵小花轻轻呵气,要很轻柔很温柔哦。

这可是对心脏有好处的,让咱的小心脏活力满满。

“呼”字诀呀,就像你在呼唤远方的朋友,把气长长地呼出去。

这能照顾到咱的脾胃,让咱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呬”字诀,你就试着发出这个音,感觉气息从肺部顺畅地出来。

这不就对咱的肺有帮助啦,让咱呼吸更顺畅。

“吹”字诀,就像你在吹灭一根蜡烛,轻轻地吹。

对咱的肾有好处呢,让咱的腰杆子更硬实。

最后是“嘻”字诀,这个字发出来感觉特别欢快呢,就像你遇到了特别开心的事儿,哈哈一笑。

它能帮咱调理三焦,让全身都舒舒服服的。

练这六字诀的时候,可得找个安静的地方,静下心来。

别一边练一边还想着别的事儿,那可不行。

就像你吃饭得专心吃,才能尝出味道来,练这六字诀也得一心一意呀!你说这古代的智慧是不是很了不起?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让咱身体变好。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想象一下,要是咱每天都抽出点时间来练练这六字诀,那身体不得越来越好呀?咱也能像古代那些身体棒棒的人一样,精神头十足!而且这又不难,随时随地都能练。

咱可别偷懒,得好好利用起来呀!反正我是打算好好练练啦,你呢?还不赶紧行动起来呀!。

六字气诀静练法[整理版]

六字气诀静练法[整理版]

六字气诀——静练法六字气诀是一种驱邪扶正,延年益寿的呼吸吐纳法,可以平衡五脏六腑的阴阳气机。

由道家创始人老子所创,通过吸气的方式吸入天地之清气,而补养五脏六腑,通过呼气方式排泄出五脏六腑之浊气。

某脏有疾,即用相应之字调之,可防患于未然,调病于起始,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唐代著名养生及医药学教孙思邈的《四季行功养生歌》云:“春嘘明目扶肝,夏至心呵火自阑,秋呬定致金润肺,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共功尤胜保神丹。

”最佳时间:早上5:00——7:00。

方向:面向太阳,即上午面朝东南方,下午面朝西北方。

地点:选择户外或空气流通处,公园或小区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

准备动作: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摒除杂念,收心求静。

1、顺腹式呼吸:将双手劳宫穴重叠放置丹田处,男士左手在内,女士右手在内,鼻吸气的时候鼓起肚子,嘴吐气的时候收腹提肛。

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36次,在五行八卦中,3为离卦,6为坎卦,离卦为火,坎卦为水。

此乃水火相济之术。

2、叩齿咽津:先扣前齿36次,再叩后齿36次;然后绕舌36次。

(做时不带假牙,以免伤及舌体;顺逆要早晚分开做,若早上顺时针36圈,那么可以晚上逆时针36圈,不可早上顺18圈逆18圈。

)最后咽津,将津液用意念咽至丹田,初期可以一口咽下,以后动作熟练掌握后,要分三口咽下。

准备动作做完后做六字诀:(继续用顺腹式呼吸)一、嘘字调肝:嘘(读需xu)。

双唇微微闭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两边向中间微微卷起,舌提稍向后缩,上下齿间留有缝隙。

气出自于牙齿间、舌两边的空隙间。

嘘字可以调理眼疾、肝肿大、胸肋胀闷、脂肪肝、肝腹水等肝脏系统的疾症。

二、呵字调心:呵读喝he。

半张口,舌体微微上拱,舌边靠下牙。

气出自于舌与上颚之间。

呵字可以调理心悸、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等心脏系统的疾症。

三、呼字调脾:呼读hu。

口唇撅圆似桶状,舌平放前伸,舌体下沉。

气出自于口腔中部,经撅圆的口唇。

传统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传统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如Figure 3.1, “松静站立”所示。

Figure 3.1. 松静站立整套功法都从预备式开始。

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

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以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

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臂、心空、腹松、腰脊松、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

微觉轻微摇摆,松弛如肉之欲坠,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

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

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

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

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

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

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调息: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腭(也可采用顺腹式呼吸)。

具体做法是: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如Figure 3.2, “调息1”所示。

Figure 3.2. 调息1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使小臂外旋,转至手心向上,如Figure 3.3, “调息2”所示。

Figure 3.3. 调息2随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过眉毛,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手指相对,如Figure 3.4, “调息3”所示。

Figure 3.4. 调息3然后似按球状由胸前徐徐下落至腹前,两臂自然下垂,恢复预备式。

3.5.1. 一、嘘字功平肝气发音:嘘(xū)读需。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练方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练方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练方法作者:教材编写组来源:《健身气功》2021年第04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说要想做好一项工作,先要使其方法得当、工具锋利。

学练健身气功·六字诀,掌握适当的方法,同样能事半功倍。

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练规律,结合健身气功·六字诀自身的功法特点,简要介绍以下几个重要学练方法。

一、三调分学,循序渐进调身、调息、调心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三个基本要素。

三调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就一般而言,初学者多从练功调身开始,先使自己的基本身形和肢体运动符合练功量度的要求后,再重点学练调息或调心的方法。

然而,健身气功·六字诀在三调锻炼方面,是以吐气发声为显著特点和锻炼重点的,因此,学练伊始最好先从掌握吐气发音这一环节入手,待要点掌握熟练后,再进行肢体动作和意念运用的学习实践。

这种运用“三调分学”的方法,把呼吸吐纳发音、肢体调节、意念运用三者分开掌握,利于使复杂的功法技术简单化,降低了练功的难度,可帮助初学者尽快掌握六字诀,并最终达到三调合一的身心境界。

以“吹”字诀为例,首先应学练呼气发“吹”的吐纳之法,重点要学会发“吹”字音的口型、发音的着力点、出声发音与无声发音的不同等。

熟练掌握上述要点后,再学练“吹”字诀的肢体导引动作,进而学习“吹”字诀的意念运用,最后将“吹”字诀的呼气发音、动作导引与意念操作协调配合重复练习,直到掌握纯熟,渐达三调合一。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三调分学,其实三调也是同步进行、相互促进而不可分割的。

三调分学的方法,只是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犬牙交错、螺旋进步的。

学练过程中,即使是在学练三调分学的任何一调,也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掌握。

尤其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呼吸吐纳发声的长短、肢体动作的升降开合幅度、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等等,均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健身气功·六字诀虽然注重深、长、匀、细的逆腹式呼吸,但切忌刻意、不切自身实际的追求,避免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

以意领气练好六字诀复习过程

以意领气练好六字诀复习过程

以意领气练好六字诀以意领气练好六字诀近年来,练习“六字诀”的朋友不少,但能真正练好、练准确的不多,这里结合人体经络,谈谈自己如何以意领气练好六字诀的体会,供大家参考:1.练六字诀前要尽量放松,排除思想杂念。

入静的深一点,练六字诀的气感就强一点。

刚学者放松入静时间可以长一点,可以多站一会。

2.呼吸要深长缓慢。

读字的时候,声音要长。

但不要憋气,慢慢练习,可以慢慢加长。

3.呼气读字时要注意提肛。

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助气上行。

六字诀起效会更明显。

4.要注意以意领气。

马老说的那样,吸无意,呼有意。

意念要似有似无,不可用意太深。

加意念比不加意念效果好很多的。

5.六字诀6个字要一起练。

不能单单就练一个字。

练完一遍后,在加练一个或几个字是可以的。

不太懂中医的相生相克等道理的,最好6个字全练。

6.练六字诀要知道经络的走行。

(经络是左右对称)(1).嘘(xu) 嘘(xu)读需经络从足厥阴肝经到手太阴肺经。

(2)呵呵(ke)读科经络从足太阴脾经到手少阴心经。

(3)呼呼(hu)读忽经络从足太阴脾经到手少阴心经。

(4)呬呬字从俗读四;正音为戏,五音配商,读如夏,声短气长经络从足厥阴肝经到手太阴肺经。

(5)吹吹(chui)读炊经络从足少阴肾经到手厥阴心包经。

(6).嘻嘻(xi)读希经络从足少阳胆经到手少阳三焦经。

7.嘘(xu) 练嘘时,就象马礼堂老师说的要练嘘时眼睛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就是读嘘时,眼睛慢慢睁大。

气吐尽时,眼睛睁的最大。

我自己的感受是,练嘘时气从眼睛出来,练完后,眼睛很舒服很舒服。

8.练完六字诀。

我自己的感受是,把气收到丹田,可以做三次或多次调息。

再双手按住丹田,静养一会。

9.练六字诀的时间。

除刚吃完饭,一般什么时间都可以。

练气功的都知道子时是最好的练功时间,即23:00到1:00。

我经过自己的实践感觉子时练六字诀的确气感挺好的。

而且六字诀还可以治疗失眠,晚上睡不着,练上几遍六字诀就可以睡着了。

我自己的体会是睡前和早上刚起来时练六字诀效果都挺好的。

李沛钧六字诀动静法

李沛钧六字诀动静法

调整呼吸,天人合一在健康的道路上,我要飞得更高精正扶元固本法——六字诀六字诀是一种祛病延年的呼吸吐纳法,又称踵息法。

根据四时、五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祛病延年。

此功法用“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经络相应,某经有病即用相应之字治之,可防患于未然,治疗于方始,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在他的《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唐代著名养生及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四季行功养生歌》云:“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心呵火自阑,秋呬定致金润肺,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共功尤胜保神丹。

”六字诀通过人体呼吸吐纳之方法,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之浊气以祛邪,为进一步扶养脏腑之元气打下基础。

顺腹式呼吸在做六字诀的时候,采用的是顺腹式呼吸,和我们平常的呼吸方法不同,顺腹式呼吸的做法是:鼻吸气,肚子慢慢鼓起,口呼气,收腹提肛。

初学者可能不易掌握,可先躺在床上做练习,待呼吸自如之后,再站立配合练习六字诀。

温馨提示:顺腹式呼吸是六字诀动法和静法的基础,不管是做静法还是动法都是配合着顺腹式呼吸来的,所以先练好顺腹式呼吸是关键,呼吸一定要做到位,才会发挥其充分功效,否则效果会打折扣。

初学者,吸气不易吸入丹田(即肚子鼓不起来),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在吸气的时候可以用舌头顶着上颚,这样气就比较容易吸入丹田。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气的长短也不一样,练习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吸气呼气顺其自然即可,切忌急吸急呼,产生等气、憋气的现象(容易产生头晕的现象),呼吸要平、要缓,顺其自然最好。

六字诀的静练法时间:早上5点——7点,晚上9点左右,饭前或饭后两小时空腹。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练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练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练法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练法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练法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练法中六字为“嘘,呵、呼、、吹、嘻”,以发音吐字不同形式来治五脏疾病。

(一)嘘字法静坐练法,在床上坐好,两腿伸直,怒目扬眉,然后头部左顾右盼,来回慢慢转动。

转到左边即发“嘘”字音,然后再怒目扬眉,头向右转,转到右边时发“嘘”字音。

头正时吸气,头转到左右时呼气发“嘘”字音。

站立练法:头部动作与静坐相同,另加双手拍肩动作。

怒目扬眉,头部左顾右盼,头向左转,右手拍到左肩,头自右转,左手拍打右肩。

头正吸气,转头呼气时发“嘘”字音。

发“嘘”字音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均可练该法。

(二)呵字法面向东方静坐,于子时前和午时后各叩齿36次,用舌搅至唾液满时,漱口数遍,分3次咽下。

咽唾液时必须猛咽有声,用意念送至丹田,然后吐气发“呵”字音,发音不要出声,自己能听到即可。

发“呵”字音可以稳定心神,治疗心病,如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齐等。

如果合练“吹”字法以补肾水,心肾既济,阴阳平衡,可以祛病延年。

(三)呼字法右手上举过头,左手插腰,向左转身,右手从左边自上而下弯腰去触左脚,然后起立。

向上举手时为吸,手由上面下时吐气发“呼”字音。

用相同动作两手左右交替上举·发“呼”字音可以醒脾。

脾有病则消化不良,出现口臭、吐酸水等症状,脾属土,练“呼”字可帮助消化,增进身体健康,(四)字法腿直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

双手高举过头,使两肺尽量扩张,以多吸进氧气。

然后左脚向前迈一步,脚尖点地,挺胸。

双手后扬,同时吸气,接着右脚也向前迈一步,成立正姿势。

然后双手随身体向下弯腰,同时呼气,发“”字音。

发“”字音可以清肺,治疗肺病,如外感发热咳嗽、痰涎上涌、慢性支气管炎等、都可练该法。

(五)吹字法两脚尖和脚跟均并拢,双手交叉向上举,手心朝上,头上顶。

调气六字诀

调气六字诀
这些字本身没有意义,你每一口气拉长读一个字,但是不能读出声音来,你只是要借用它们发音的嘴型,以听不见嘴中发音或呼气的声音为准。
当你一口气吐出“呵”的时候,观想在心脏部位的业气、病气都吐出来了。一口气吐尽了,把嘴一闭,身体自然会吸气进来,完全不用你去指挥,也不用费力。你如果在吐气之后还拼命吸气回来,是错误的做法。另外五个字也是一样。
所有的病都是因为气不通而起的。你做了清理,如果还有哪里不对,再用安那排出病气业气。你如果思想不能静,能真练好了出气,思想烦恼也会少了。我们人在大烦恼或者累极的时候怎么做?是不是长叹一口气?叹出去就舒服了。人死的时候,最后一口气是出去的。人出生的时候,第一口气也是出去的。很多人以为吸气能充实生命,就吸气,真是愚不可及!真正的秘法正好相反,要舍,把它放出去。大乘道叫布施,把自己的气乃至生命给一切众生。
好,你每次练习安那般那(修行方法的一种。呼出去叫安那,吸气进来叫般那,中文叫出入息),第一,把念头都抛开,放松身体。第二,用六字口诀调整身体里面的器官,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也用呼吸的方法清理。例如,你觉得胸口闷闷的,可能是心或者肺的问题,就用“呵”或者“呬”字。腰部不舒服可能是肾的问题,就用“吹”字。余法类推。
嘘 (读如“河威”合音) —— 肝
吹 —— 肾
嘻 (读如“河宜”合音) —— 三焦
(荷尔蒙系统,甲状腺,胸腺,肾上腺)
呬 (读如“斯”) —— 肺
调气六字诀
一般人饮食男女没有断的,身体都有毛病,就成为修行的障碍。天台宗用“六字口诀”来清理身体内部。这个法门最原始是跟着佛法传到中国来的,不是天台宗的祖师们所创造的。后来中国的道家也学着用。 心
呼 —— 胃

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要点口诀预备势与起势两脚开立要平行,周身中正身放松,舌抵上腭膝微屈,竖脊垂臂微含胸。

掌指相对托至胸,翻掌下按与脐平,内旋前拨臂成圆,收至肚脐心清静。

嘘字诀松手转身脚不动,单臂抻展眼圆睁,(抻chēn拉长)配合口吐嘘字音,嘴角后引圆口型。

动作缓慢不出声,调理气机经络通,呼吸均匀深长细,疏肝明目身轻松。

呵字诀提掌斜插手并拢,屈肘缓慢捧至胸,转掌下插吐呵音,拨掌屈膝息莫停。

屈伸旋转常运动,上肢关节增柔性,舌体上拱泄浊气,调理心肾强功能。

(拱gǒng向上或向前推,顶动)呼字诀转掌向内与脐平,掌对肚脐慢收拢,两手外展吐呼字,口唇轻撮成圆形。

(撮cuō聚起)掌心对脐距相等,开合自然促涌动,气从喉出健脾胃,消食导滞病不生。

呬字诀(呬xì运气吐纳一法)两掌上托至膻中,顺势立掌展肩胸,(膻中shān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膻中穴)藏头缩项依次做,推掌伸项肩放松。

口吐呬字掌推平,门牙对齐留狭缝,亮掌旋腕收双臂,清肺壮筋全身轻。

吹字诀松腕摆臂一字平,掌贴腰眼下滑行,口吐吹字手前摆,掌心向内与脐平。

吹字与肾相对应,动作自然莫僵硬,两手对腰摩腹部,预防衰老增功能。

嘻字诀掌背相对提至胸,外开上举成弧形,屈肘下按吐嘻字,气出槽牙边隙中。

提肘带手要轻松,配合吐音做降升,嘻对三焦作调整,调和全身气血通。

收势转掌内收身放松,虎口交叉按脐中,轻浮肚脐做静养,深长呼吸作调整。

形松意充心清静,练完定要收好功,引气归元揉按腹,顺逆旋转六圈停。

六字诀ppt课件

六字诀ppt课件
(3)向中合拢至两掌将要相合时,再向内画弧,两手心转向下,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4)呼气,两手似按球状,由胸前徐徐下落至腹前,两臂自然下垂,恢复预备式。
Page 3
2.调息 (1)动作1自然呼吸。 (2)动作2吸气。 (3)动作3屏息。 (4)动作4呼气。 3.调心 头脑要清空,意念平静,想象全身由上而下放松。 4.操作提示 全身放松,头脑清空,呼吸自然平稳,切忌用力;应体现出头空、心静、身正、肉松之
点地,两臂上升两眼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4)呼气后,则放松恢复自然吸气,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徐徐向下,垂于
体侧。 (5)可做1个短暂的自然呼吸,稍事休息(下同),再做第2次吐字。如此动作
做6次为1遍,然后做1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Page 5
2.调息 (1)动作1自然呼吸。 (2)动作2吸气—屏息。 (3)动作3呼气并念“嘘”字—屏息。 (4)动作4吸气—屏息—呼气。 (5)动作4自然呼吸。 3.调心 意念领肝经之气由足大趾外侧之大敦穴起,沿足背上行。肝经过太冲、中都至膝内侧,再沿大腿内侧
用力后拉,舌边靠下牙齿。发声吐气时,舌体上拱,舌边轻贴上槽牙,气从舌 与上腭之间缓缓呼出字为舌音,发气吐声时,舌体上拱,舌边轻贴上槽牙,气 从舌与上腭之间缓缓呼出体外。 吸气自然,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掌捧起时鼻吸气,外拨下按 时呼气,口吐“呵”字音。
Page 10
第四节 呼字诀 1.调身:面向东方或南方。 (1)同第一节预备式。 (2)两手由冲门穴处起,向上提,至章门穴上翻转手心向上。 (3)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注意沉肩),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冲门穴处,呼气念“呼”
2.调息 (1)动作1自然呼吸。 (2)动作2吸气—屏息。 (3)动作3呼气并念“呼”字—屏息。 (4)动作4吸气—屏息。 (5)呼气—屏息。 (6)自然呼吸后,重复①~⑤。 3.调心 当念呼字时,是大趾稍用力,并以意念引经气由足趾内侧之隐白穴起,沿大趾赤白肉际上行。脾经过

六字气诀静练法

六字气诀静练法

六字气诀静练法六字诀是一种祛痰延年的呼吸吐纳法,根据四时、五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祛病延年。

此方法用“嘘、呵、呼、四、吹、嘻”六字,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经络相应,某经有病,即用相应之字调之,可防患于未然,调治于病始,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岳奇峰老师认为,六字诀通过人体呼吸吐纳法,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之废气以祛浊,为进一步扶养脏腑之元气打下基础。

时间:半夜 12 点至中午 12 点之间,最好是早上 5~7 点。

准备工作: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收心求静,排除杂念,先叩齿 36 次,再用舌在口内搅动,带口内液满,分三次咽下:第一次,意想咽至上焦;第二次,意想咽至中焦;第三次,意想咽至下焦,口呼浊气。

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具体练习方法:1、“嘘”字诀:读(xū)。

口型为双唇微闭合,两唇有横崩之力,舌尖向前,嘴角微向后,上下齿间留有缝隙。

气出自于牙齿间、舌两边的空隙间。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嘘”字,收腹提肛,同时双目圆瞪。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肋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2、“呵”字诀:读(hē)。

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气出自于舌与上腭之间。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呵”字,收腹提肛。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3、“呼”字诀:读(hū)。

口型如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气出自于口腔中部,经撮圆的口唇。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呼”字,收腹提肛。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4、“四”字诀:读(sì)。

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

气出自于上下齿间。

六字诀注意事项

六字诀注意事项

1.练六字诀前要尽量放松,排除思想杂念。

入静的深一点,练六字诀的气感就强一点。

刚学者放松入静时间可以长一点,可以多站一会。

2.呼吸要深长缓慢。

读字的时候,声音要长。

但不要憋气,慢慢练习,可以慢慢加长。

3.呼气读字时要注意提肛。

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助气上行。

六字诀起效会更明显。

4.要注意以意领气。

马老说的那样,吸无意,呼有意。

意念要似有似无,不可用意太深。

加意念比不加意念效果好很多的。

5.六字诀6个字要一起练。

不能单单就练一个字。

练完一遍后,在加练一个或几个字是可以的。

不太懂中医的相生相克等道理的,最好6个字全练。

6.练六字诀要知道经络的走行。

(经络是左右对称)。

气功疗法六字真言

气功疗法六字真言

气功疗法六字真言
1.预备式:整套功法都以预备式为基础,每个字动作之前先做好预备式。

即:松、静、自然。

松是肌肉关节放松,但松而不懈。

静是排除杂念,情绪安定。

自然,是呼吸、动作纯任自然,不憋气,不用力呼吸,动作轻松舒适自然大方。

姿态端正,两足平站开立与肩同宽,两膝放松似屈非屈,松腰塌胯,含胸拔背虚腋,沉肩膀坠时,目平视而反观,屏息体会脉搏之跳动,待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心空,腹松、腰脊都松驰,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轻微摆动,松弛如肉之欲坠。

2.呼吸法:本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就吸气时引天空之清气,进入肺中,胸部扩张压迫横膈膜下降,则小腹自然隆起。

本功法先吐后纳。

以念字为吐,呼气尽。

呼气时,开口读字用提肛收腹缩肾之力压出各脏腑之浊气。

初练时,为了调整口型,可发出大声音,待把口型练熟能调动内气时,则呼气读字诀,吐气如微风习习不使耳闻,这一点很重要。

待该经络中之浊气全部吐尽,则两唇轻闭,舌抵上腭,用鼻吸入清新之空气开始吸气的过程,横膈膜随吸气之势向下扩张,小腹隆起,吸气纯任自然。

吸气尽可用一个短呼吸稍事休息,再做第二次呼气读字,每个字连做六次后,做一次调息。

练六字决,吐气时任其自然,足踵不着意,只用吐浊纳清调整气机,通任督二脉,也叫吐纳法。

3.各读字、口型的练法。

六字诀

六字诀

二、呵字诀
调理的疾病:
心悸、冠心病、心脏病、心梗、心供 血不足心绞痛等心经疾病; 静脉曲张、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 烂。
二、呵字诀
做 法: 半张口,舌体微微上拱,舌边靠 下牙。气出自于舌与上腭之间。
三、呼字诀
调理的疾病:
脾肿大,脾虚;四肢疲乏、食欲不振、 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胃胀,胃酸,胃痛,急性胃炎,胃下 垂,胃出血;
长寿家,享年141岁。六字诀是他
的长寿养生法。后世养生家称为
“太上玉轴六字功法”、“祛病
延年六法”、“六字延寿诀”等。
孙思邈
时间和朝向:
午夜24:00——中午12:00 面朝东南 中午12:00——午夜24:00 面朝西北
最佳时间:早晨5:00——7:00; 下午17:00——19:00
准备动作:
三、呼字诀
做 法: 口唇撮圆似桶状,舌平放前伸,舌 体下沉。气出自于口腔中部,经撮 圆的口唇。
四、呬字诀
调理的疾病:
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肺囊肿、哮喘、 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等肺部之疾; 直肠炎、结肠炎,等大肠类疾病; 鼻炎、咽炎以及一些呼吸道的疾病。
四、呬诀
做 法:
双唇微向后收,上下牙齿相 对,舌尖伸向上下齿缝内。 气出自于上下齿间。
调理的疾病:
胸膈痞满,口苦咽干、吐沫;
身重目黄、肚子胀、不消化; 大便难、小腹痛、夜尿频多。
六、嘻 字 诀
做 法:
双唇微开,而稍向内扣,上下相对 而不闭合,舌尖轻抵下齿,气出自 于两边牙齿缝隙。
诚 静 缓 恒
六 字 诀
主讲人:刘家家
精正扶元固本法
一、六字气诀(静练法、动练法)--平 衡脏腑阴阳气机; 二、洗髓导引术--疏通人体的经络; 三、阴阳八卦点穴法--根据五行生克的 关系调整五脏; 四、精正全息方剂--补充、调节人体的 阴阳、气血。

六字气诀

六字气诀

六字气诀,最早见于梁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

所谓“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六字诀可以治病。

“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肺脏病者,胸背胀满,嘘气出之”。

可见,这是一种呼吸时配合默念口诀治病的锻炼方法。

六字气诀在流传过程中,有不少新的内容。

隋代智者大师把六字诀与脏腑相配属,作歌云:“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唐代养生及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四季行工养生歌》:“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阑,秋呬定致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共功尤胜保神丹”。

而且在呼吸默念六字诀的同时,结合肢体运动,把静功发展成动静相兼功。

口诀:“肝若嘘时目睁睛,争知肺呬手双擎,心呵脑的高叉手,肾若吹时抱膝平,脾用呼时须撮口,三焦额热卧嘻嘻。

”明代养生著作《遵生八笺》、《养生导引法》等皆有转录。

到清代,不仅有文有诀,而且有图,如徐文弼编撰的《寿世传真》就是这样。

徐文弼,字勷右,于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编撰《寿世传真》共八卷。

先述气功,后论食疗。

其中卷一“修养宜行外功”,叙述了心功、身功、首功、面功、耳功、目功、舌功、齿功、鼻功、手功、足功、肩功、背功、腹功、腰功、肾功;十二锦歌、十二段锦图、八段杂锦歌、擦面美颜诀、六字治脏诀、六字行功依式样歌、六字行功应时候歌、六字行功各效验歌。

有关六字诀部分,除了与前人相同或相近的论述之外,还绘图示意。

现据一七七五年刻本所绘“六字治脏诀”重印。

六字治脏诀六字行功各效验歌:嘘属肝兮外主目,赤翳昏蒙泪如哭,只因肝火上来攻,嘘而治之效最速。

呵属心兮主舌,口中干苦心烦热,量疾深浅以呵之,喉舌口疮并消灭。

呬属肺兮外皮毛,伤风咳嗽痰如胶,鼻中流涕兼寒热,以呬治之医不劳。

吹属肾兮外主耳,腰膝酸疼阳道痿,微微吐气以吹之,不用求方需药理。

呼属脾兮主中土,胸膛气胀腹如鼓,四肢滞闷肠泻多,呼而治之复如故。

气功六字诀

气功六字诀

怎样练好“六字诀”中山健身会·胡天武马礼堂老师传授的"六字诀"养气功健身法已广泛流传,但有许多爱好者苦于无人指导,掌握不准要领。

为此,在马老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学员的反映,编写了此文.供初学者参考。

第一、练好预备式----松静站立预备式的要求中需解释的:1、“头顶如悬”:好似在百会穴(在头顶约两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处用绳子吊起之意;2、“含胸抜背”:就是胸部微缩内含,同时背部撑圆;3、“沉肩坠肘”、“松腰塌胯”及“双腿微屈”:如肉坠感;“虚腋”:就是腋窝空出,两臂不要死贴在体侧,多站预备式,虚腋就会自然做出来,切勿故作姿态;4、“内视”:就是意想。

预备式姿势要抓住两点:一是“头顶如悬”,二是“松腰塌胯”。

“头顶如悬”如做出“收腭”、“竖项”,“含胸抜背”就能相应做到。

“敛臀”、“藏裆”是“松腰塌胯”的要点,这样“双腿微屈”就能相应做出来。

预备式主要是松静站立,要多站。

实践中把预备式要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以舒松自然为度,形成舒展外延之势,达到“形正势圆”的要求,进入“体松气顺”之境界。

第二、谈谈松和静“松”和“静”是练气功的要求,也是练气功的目的。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但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练气功的根本所在。

六字诀的“放松”是指精神和肢体均高度放松。

精神放松是指大脑神经处于飘然清爽舒松的状态;肢体放松应舒适自然,动作要柔和舒展,切勿僵持。

六字诀的静是定而后静,动中求静。

定而后静是神不外驰,精神内守;动中求静是以意念和肢体的导引达到一念代万念。

如在练习预备式时,可采用从头到脚各部位的要点或默念松静二字或意守某一穴位等手段入静;在练习六字诀时意想吐音或动作,进而以意领气达到入静。

静必需是“形正势圆”、“气运平衡”条件下的清空恬静。

第三、关于顺式腹呼吸六字诀属于吐纳法,随读字吐出脏腑之浊,然后吸进天地之清,所以要掌握好顺式腹呼吸。

呼吸要纯任自然,不疾不徐。

呼气时--收腹提肛缩肾(三个动作同时进行);吸气时--小腹放松,嘴唇轻合,舌抵上腭。

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调理五脏六腑

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调理五脏六腑

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调理五脏六腑六字歌诀是⼀种流传千古的⽓功养⽣⽅法,它是按照阴阳五⾏六字歌诀,分别按照⼼、肝、脾、肺、肾五脏与三焦及所属经络之不同病症,运⽤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辩证防治疾病。

做动作时,练习者应该适当挑选安静的地⽅加以练习,来⽤坐、卧、站⽴姿势都可以。

六字歌诀调理脏腑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读字⾳改变⼈的⼝形和⽓息,⽤不同的⼝形呼⽓,产⽣不同的⽓息和⼒量,影响不同的脏腑,使相应的经络和⽓⾎发⽣变化,以此作为治疗疾病的⼀种⽅法。

五脏六腑所对应的六个字分别是:肝属⽊,⽤“嘘(xu)”⽓为泻,⽤吸⽓为补。

⼼属⽕,⽤“呵(he)”⽓为泻,⽤吸⽓为补。

脾属⼟,⽤“呼(hu)”⽓为泻,⽤吸⽓为补。

肺属⾦,⽤“呬(si)”⽓为泻,⽤吸⽓为补。

肾属⽔,⽤“吹(chui)”⽓为泻,⽤吸⽓为补。

三焦属⽓,⽤“嘻(xi)”⽓为泻,⽤吸⽓为补。

具体做法就是:⼝呼⿐吸,呼⽓时读字,但不能发出声⾳。

呼⽓要尽量平稳⽽绵长,呼到⽆⽓可呼时为⽌,然后闭⼝以⿐吸⽓反复操作。

⽐如,想调理肝经的话,那么就做“嘘”字呼⽓,⼝形上做出“嘘”的动作,但是不发出声⾳,嘘到不能再嘘时,就会感到两肋(肝区)着⼒点最为明显,另外,在嘘⽓的同时把注意⼒放在两肋,也有助于使肝⽓畅达。

其他五字做法也是同样。

“呵”⽓注意⼼区, “呼”⽓注意胃区, “呬”⽓注意肺区, “吹”⽓注意肾区, “嘻”⽓注意命门。

练习时,⾸先要明确是要调理五脏六腑中的哪个脏腑。

然后根据歌诀核对后选取应练的⼝诀。

在这⾥重申⼀下泻和补的概念,体内有实⽕的情况下应该泻,体内有虚寒的情况则应该补。

例如,肾部有病者,请选⽤吹字;如果是⼼⽕过于旺盛,应该采⽤泻法,先呼后吸,呼⽓时应张开⼝唇,⾆尖轻抵⾆头根部,同时由丹⽥默念“呵”字(但不要念出声),当嘴不能再呼时,即迅速⽤⿐吸⽓,吸⽓长度约为呼⽓的三分之⼀,⼀呼⼀吸为⼀次,此种动作不超过6次。

⼀次练功时可六字全练,但必须按⾦、⽊、⽔、⽕、⼟五⾏的顺序,去练嘘、呵、呼、呬、吹、嘻。

“六字气诀”-太上玉轴六字气诀

“六字气诀”-太上玉轴六字气诀

原文《道藏》有《玉轴经》,言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和,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致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丧亡。

故太上悯之,以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其法以呼而自泻出脏腑之毒气,以吸而自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

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万病不生,延年益寿。

卫生之宝,非人勿传。

注释道藏:道教经书总集,在历代帝王支持下由道士汇集编篡而成。

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

中医学认为脏腑是胸腹腔中重要脏器。

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泛指一切饮食。

六欲七情:六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痼癖:痼,日久难愈的顽疾;癖,饮食不消所致的疾病。

太上:1.对太上老君即老子的称呼;2.对得道成仙者的尊称。

非人:非其人,这里的人指能领悟其中妙旨而又能勤而行之的人。

译文《道藏》中有《玉轴经》这部书,其中说五脏六腑之气,由于饮食的性味长期熏灼导致气血不和顺,又因为有七情六欲,累积日久而生病。

在内损伤脏腑,在外殒及九窍,以致于四肢百骸得病,轻者发生气血的积聚、顽癖,重者导致耳聋目盲,感官及肢体废用,再重者则丧失生命。

所以得道者怜悯苍生,教给六字气诀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

该方法用呼气排泻出脏脏之毒气,而以吸气采取大自然的清气而补养脏腑。

运用此法,当天就能小有效验,十多日之后则有显著效验,一年之后则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该方法堪称是卫护生命的法宝,如果不是那个能领悟其中妙旨而又能勤而行之的人,就不要轻易传授的。

原文呼有六,曰呵、呼、呬、嘘、嘻、吹也,吸则一而已。

呼而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嘻字治胆气,以吹字治肾气。

此六气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凡天地之气,自子至巳为六阳时,自午至亥为六阴时。

如阳时则对东方,勿尽闭窗户,然忌风入。

乃解带正坐,叩齿三十六以定神;先搅口中浊津,漱炼二三百下,候口中水成清水,即低头向左而咽之,以意送下;候汨汨至腹间,即低头开口,先念呵字,以吐心中毒气,念时耳不得闻呵字声,闻即气粗,亦损心气也;念毕,仰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以补心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吸声,闻即气粗,亦损心气也。

怎样自练六字诀

怎样自练六字诀

怎样自练六字诀——北京市海淀区体委气功辅导站一.六字诀流传已千年。

“六字诀”古已有之,是儒,释,医都推崇的一套去病延年的养生功法。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就叙述了六字诀能治病延年。

他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微而行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納气一者为吸之,吐气六者为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时寒可吹,时温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

呬以解积。

”唐代名医孙思邈编写的六字诀《卫生歌》,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所著的《寿世保元》中,都谈到了六字治病的范围。

龚廷贤说:“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还有其他一些朝代的高僧法师也都有这方面的论述,所以“六字诀”能益寿延年,为历代医家所承认。

马礼堂老先生原是有名的中医,他研究了历代的有关著述,整理了现在推行的这套“六字诀”功法。

二.功法特点这套功法简便易行,针对性强。

所耗时间短,得气快。

做一遍“六字诀”只需十到十五分钟。

功法较温和,不会出偏差。

我们教这套功法已有好几年,证明它对冠心病,高低血压病,肝病,肠胃疾病,气管炎,糖尿病,神经衰弱,眼疾(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等),骨质增生等慢性病以及癌症,都收到了可喜的治疗效果。

三.练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一,掌握好松静自然,这是气功锻炼的共同要求。

松,是指身体各个部位从关节到肌肉都要作最大的放松,放松后才能达到“气遍周身不少滞”。

松不是软而是舒松。

静,指意要静。

凡人皆有所思,我们要求在练功时,把放出的心暂时收回来,用一念代万念。

自然,就是动作协调平衡,不强求。

强求就容易出偏差。

第二,吐字应从出声到意境。

从历代有关“六字诀”得记载看,有的主张念出声,有的则主张“吐等勿令耳闻”。

初学时,一定要吐字出声,这样可以通过发音掌握口型,并使气顺达.另外,初学者发声比不发声的收效快,等到口型准确了,腹式呼吸也掌握得比较好了,练功的人会自然发声渐微,而且会有一股气流通行身体上下,有的感到麻胀,有的感到凉,有的感到热,有的感到舒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字气诀静练法六字诀是一种祛痰延年的呼吸吐纳法,根据四时、五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祛病延年。

此方法用“嘘、呵、呼、四、吹、嘻”六字,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经络相应,某经有病,即用相应之字调之,可防患于未然,调治于病始,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岳奇峰老师认为,六字诀通过人体呼吸吐纳法,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之废气以祛浊,为进一步扶养脏腑之元气打下基础。

时间:半夜 12 点至中午 12 点之间,最好是早上 5~7 点。

准备工作: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收心求静,排除杂念,先叩齿 36 次,再用舌在口内搅动,带口内液满,分三次咽下:第一次,意想咽至上焦;第二次,意想咽至中焦;第三次,意想咽至下焦,口呼浊气。

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具体练习方法:1、“嘘”字诀:读(xū)。

口型为双唇微闭合,两唇有横崩之力,舌尖向前,嘴角微向后,上下齿间留有缝隙。

气出自于牙齿间、舌两边的空隙间。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嘘”字,收腹提肛,同时双目圆瞪。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肋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2、“呵”字诀:读(hē)。

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气出自于舌与上腭之间。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呵”字,收腹提肛。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3、“呼”字诀:读(hū)。

口型如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气出自于口腔中部,经撮圆的口唇。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呼”字,收腹提肛。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4、“四”字诀:读(sì)。

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

气出自于上下齿间。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四”字,收腹提肛。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四字功可清肺经郁热治疗咳嗽等肺系疾病。

5、“吹”字诀:读(chuī)。

口型为撮口,唇出音。

气出自于舌与唇之间。

吹发音的口型与其他发音的口型不同之处是,发音期间口型有变化,是一个活动过程。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吹”字,收腹提肛。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吹字功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6“嘻”字诀:读(xī).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

(双唇微开而稍向内扣,上下相对但不闭合,舌尖轻抵下齿。

)气出自于两边牙齿的缝隙。

鼻吸气时舌舔上腭,肚子鼓起,吸满后,用口呼气发出“嘻”字,收腹提肛。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六次。

功效: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通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注意事项:六字诀呼吸中的口型由口唇、牙齿、舌头以及两腮的综合活动而形成,鼻吸口呼,用顺腹式呼吸,六字诀呼吸端丽是在呼气时发出声音,因此要求用鼻吸口呼。

而且由于重在用发音调理脏腑,故呼吸的重点在呼气而不是吸气。

锻炼时可以不管吸气,只细心端正口型,控制呼出的气流即可。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出声音、把握气流,六字诀呼吸要求将呼吸支点放在腹部,采用顺腹式呼吸的控制方法。

附:六字气诀效验歌:嘘属肝兮外主目,赤翳昏蒙泪如哭,只因肝火上来攻,嘘而治之效最速。

呵属心兮外主舌,口中干苦心烦热,量疾深浅以呵之,喉舌口疮并消灭。

四属肺兮外皮毛,伤风咳嗽痰如胶,鼻中流涕兼寒热,以四治之医不劳。

吹属肾兮外主耳,腰膝酸疼阳道痿,微微吐气以吹之,不用求方需药理。

呼属脾兮主中土,胸膛气胀腹如鼓,四肢滞闷肠泻多,呼而治之复如故。

嘻属三焦治壅塞,三焦通常除积热,但须六次以嘻之。

此效常行容易得。

六字气决动练法六字长寿口诀:肝若嘘时目睁睛,心呵顶上连叉手。

脾呼单托需撮口,肺知四气双开弓。

肾吹抱取膝头平,三焦客热手双擎。

站式动练法采用松静站立姿势,再一次练习嘘、呵、呼、四、吹、嘻六字时呼吸方式和意念活动配合特定的肢体动作以加强六字功法的锻炼效果,联系方法如下:呈立正姿势站立,头正身直,双目微闭,下颌微微内收,收心求静,排除杂念。

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调整呼吸,鼻吸口呼。

将身体重心转至右腿,左足跟先慢慢抬起,接着整个左腿抬起,向左迈出一步,脚尖先落地,然后整个脚掌落地。

两腿相距与肩同宽,膝盖委屈。

开始如下练习:(1)“嘘”字诀:如上站立,双手重叠,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内外劳宫穴相对,左手鱼际压住肚脐,劳宫对准丹田。

鼻吸气使两腿逐渐伸直,脚趾抓地,肚子鼓起,吸气尽即用口呼气,呼出“嘘”字,双目圆瞪,收腹提肛,屈膝下蹲,脚趾放松。

如此鼻吸气口呼吸,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 6 次。

((2)“呵”字诀:如上站立,双手放于体侧,双目微闭,鼻吸气使两腿逐渐伸直,脚趾抓地,肚子鼓起,双手侧平举,手心向上并逐渐上举,手指相对,至于前顶,吸气尽即用口呼气,呼出“呵”字,收腹提肛,屈膝下蹲,双手沿着正中间下行至丹田,放回体侧。

如此鼻吸气口呼吸,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 6 次。

(3)“呼”字诀:如上站立,双手放于体侧,双目微闭,鼻吸气使两腿逐渐伸直,双手前抱手指相对手心向上逐渐提掌至脐上腹部,接着右手外旋至肩,手指向后,左手反掌向下,放于左胯旁待势,吸气尽,口撮拢呼气,呼出“呼” 字,右掌上托身体右斜,收腹提肛。

再用鼻吸气,身体逐渐站正,右掌旋前对着前顶,并逐渐变成掌心向上降至胸部,左掌逐渐提至胸部,十指相对,双手手心向上,接着用鼻呼气,屈膝下蹲双手下至丹田,放回体侧;左势呼吸相同,动作相反。

一右一左为一次,共做 6 次。

(4)“四”字诀:如上站立,双手放于体侧,双目微闭,鼻吸气使两腿逐渐伸直,双手向前托抱,手指相对手心向上并逐渐提至胸部,手指向胸并逐渐旋前向外,吸气尽即用口呼气,呼出“四”字,屈膝下蹲,双手左右开弓尺侧向外,并逐渐放回体侧。

如此鼻吸气口呼吸,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6 次。

(5)“吹”字诀:如上站立,双手放于体侧,双目微闭,鼻吸气使两腿逐渐伸直,双手旋前后伸,手背贴着身体沿着臀部、腰部、背部上提从腋下向前,抱于胸部,吸气尽即用口呼气,呼出“吹”字,屈膝下蹲,双手随之下行,抱于膝盖前。

如此鼻吸气口呼吸,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 6 次。

(6)“嘻”字诀:如上站立,双手放于体侧,双目微闭,鼻吸气使两腿逐渐伸直,双手旋前后伸,双手前抱手指相对手心向上逐渐提至胸部,接着托掌外旋至肩,手指向后,吸气尽即用口呼气,呼出“嘻”字,双手上托至头顶,手指相对,仰头注视两手虎口之间,再用鼻吸气,同时双目微闭,双手及前臂后旋,手掌心相对并逐渐变成掌心向下,指尖相对,随着稀奇下降至胸部,用鼻呼气,双手下按至丹田,放回体侧,如此共做 6 次。

洗髓引导术一.调肝明目法:1.身体平坐,轻闭双目,均匀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2.将双手搓至温热;3.双手掌心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部位,手不动,接着依次平行移动眼球上下三次,左右三次,然后转动眼球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开。

(再次搓热重复以上动作早晚各做 12 次);4.最后闭目一分钟,然后睁开眼即可。

功效:对肝经、胆经之疾。

二.搓足强心法:1.身体平坐,将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2.用手将脚趾向足背方向用力压一下;3.然后用拇指在足底从足跟向脚趾方向用力搓一下;4.最后以足踝为轴转一周,为一次。

每脚做 9 次,早晚各 18 次。

功效:对心经、小肠经之疾。

三.摩腹强脾法:1.身体平坐,双手搓至温热;2.十指交叉按在小腹部,绕脐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

顺时针揉时吸气,逆时针揉时呼气,顺逆为一次,早晚各 36 次;注:腹泻患者全部顺时针揉 36 圈;便秘患者全部逆时针揉 36 圈。

功效:对脾经、胃经之疾。

四.搓喉理肺法:1.身体平坐,单手以虎口托住下颌;2.自上向下搓至肺十叶,左右交替,左手搓时吸气,右手搓时吐气,每只手算一次,早晚各做 36 次。

功效:对肺经、大肠经之疾。

五.提肛调肾法:1.身体站立,用鼻子吸气,同时肛门肌肉收紧,坚持一至二秒钟;2.然后用口呼气,全身放松。

36 次为一组,早晚各一组。

功效:对肾经、膀胱经之疾。

六.托手理三焦法:1.两足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全身放松;2.用鼻吸气,同时足趾抓地,足心(涌泉)上提,两臂自左右两侧徐徐上举至头顶上方时,两手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做托举动作,头后仰,眼看手背;3.屏住呼气,两足尽量上提,站立片刻;4.呼气时两手食指分开,两臂从两侧徐徐放下,两足跟也随之落地,还原至预备姿势,如此反复进行 36 次。

注:动作应与呼吸协调配合,手臂上举时深吸气,足跟离地站立的片刻,呼吸可稍停,两臂放下时深呼气。

功效:对三焦经、心包经之疾。

调五脏引导术疏肝利胆术:(晚七点到九点)第一节:双手搓热,劳宫穴相对,对应肝胆的相应位置,以气感通络,缓转 36 次(手心不要对肝脏用力),肝气自和,经络自通;第二节:十指合拢,两手心对应肝脏位置顺时针轻揉 36 次,以促进“胆经” ,通顺,表里相合,调达疏散,助纳水谷,肝胃相合,以安;第三节: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合拢,轻柔眼轮,顺逆各 18,因肝血上行(肝开窍于目),濡养眼球,以期明目,久之和顺,可防绿风,内障(青光眼)和多种眼疾。

作用: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

通过本节锻炼,可直接提高肝经、胆经脏腑经络功能,防治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头晕、头痛等肝胆系统疾病和抑郁中等身心疾病、情志病。

舒心平血术:(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第一节:双手搓热,劳宫穴相对,用手心对应心脏,随心脏的跳动而以气感左右摇动,一左一右为一次,共 36 次(手心不要对心脏用力);第二节:两手心对应心脏位置顺时针轻揉 36 次。

人静神宁,有登仙羽化之感;第三节:轻咬舌尖,心火自出(心开窍于舌)。

虚火有路可寻,扬其前夫而不外越,方可经充神宁。

作用:心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

通过本节锻炼,可直接提高心经、小肠经脏腑经络的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塞、中风以及后遗症、失眠、健忘等疾病。

和胃健脾术:(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脾气以上为顺,胃气以降为顺。

第一节:双手搓热,劳宫穴相对,手心对应脾脏相应位置,先以气感,启醒脾阳,绕脾顺时针转动 36 次(手心不要对脾脏用力);第二节:然后在用手心按在脾脏对应的位置顺时针轻揉 36 次;第三节:两手心在脾、胃之间,上下揉按,似揉面状,以促进升清降浊 36 次;第四节:以舌尖清洗牙龈,口水自出,当口水丰沛时,吞咽,反复六次。

次津渗下。

可滋润全身,特别是对下焦、肝、肾,得以浇灌,如树木得水,叶茂根深。

脾开窍于口,脾健则土旺,水土合德,百病不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