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合集下载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让学生经历试验等活动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

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转化关系。

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摸出红球表示运气好)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只装的全部是红球的不透明盒子,让坐在教室左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摸球,显然学生摸到的全是红球,摸到红球的学生个个惊叹自己运气好啊。

2、教师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另一只装的全部是白球的不透明箱盒子,让坐在教室右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摸球,而学生摸出的全部是白球,摸到白球的学生个个唉声叹气,叹自己运气怎么就不好呢。

师:真的是教室左边部分的同学运气好,右边部分的同学运气不好吗?我们一起来观察两个盒子里的秘密。

3、教师揭秘,分别展示两个不透明盒子里的球,学生观察第一个盒子里全部是红球,第二个盒子里全部是白球。

师:这个游戏公平吗?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呢?请大家思考生1:第一个盒子里装的全部是红球,必然摸到红球。

第二个盒子里装的全部是白球,摸到红球显然是不可能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坐。

师:如果现在让大家来摸球,你们可以确定摸出的球是什么球吗?生2:在第一个盒子里摸球,摸出的球肯定是红球,在第二个盒子里摸球,摸出的球肯定是白球。

概念:(1)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2)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概率论是研究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规律性的科学,是近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彩票的中奖率,产品的合格率,天气预报,台风预报等都离不开概率。

概率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随机事件的概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呢?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思想方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抛硬币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

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对概率含义的正确理解。

四、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了概率,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五、教法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本节课主要采用发现法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有硬币、乒乓球、多媒体。

六、教学设想游戏规则:请出四名志愿者,在一个黑色的口袋中放入三黄一白四个乒乓球,并规定谁摸到白色的球就能获胜.1、当口袋中全部是黄球时,从中摸一个球是黄球,这件事情是否会发生?2、当口袋中全部是黄球时,从中摸一个球是白球,这件事情是否会发生?在一定条件下,事先就能断定发生或不发生某种结果,这种现象就是确定性现象.3、当口袋中既有白球又有黄球时,从中摸一个球是黄球,这件事情是否会发生?在一定条件下,事先不能断定发生或不发生某种结果,这种现象就是随机现象概念学习1定义:⏹1.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概念探究:“从一堆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红牌”这是什么事件?事件的结果是相应于一定条件而言的。

随机事件的概率-获奖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获奖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获奖说课稿随机事件的概率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概念及意义,是学生进入概率学习的钥匙。

学生对概念及意义的理解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概率知识的学习。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它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

而且概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指导我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对事件进行判断的过程,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概率的概念和意义;能利用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亲身经历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和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验研究1式学习的快乐。

3、教学重点、难点:概率的定义及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再现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实现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转化。

二、教法学法教法:我采取的是“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这其实也是教给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以问题为载体,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研究方法的渗透以及数学知识的建构。

与此同时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学法: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试验、收集数据、绘制图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研究过程,体验合作参与、自主构建知识的快乐。

三、教学程序新课标倡导:教学过程设计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尽可能带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数学概念仅靠单纯的记忆模仿的误区。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环节三
典型例题,巩固知识
4分钟
2.巩固概念

下列哪些是随机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 哪些是不可能事件? (1)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 (2)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零度时,冰融化 ; (3)从分别标有1,2,3,4,5,6的6张号签中任取一张,得 到4号签; (4)常温下,石头一天风化; (5)木柴燃烧,产生能量; (6)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
环节二
自主探究,提炼概念
8分钟
2.概念提炼
必然事件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在条件s下,一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
在条件s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
随机事件
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 不发生的事件。
环节三
典型例题,巩固知识
4分钟
1.巩固概念

“从一堆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红牌” 这是什么事件?
设计意图:在同一事件,不同条件下,让学 生作出判断,从而加强对“在条件S下”的理解。
随 机 事 件 的 概 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 对问题进行回味与深化, 使知识成为系统。让学生 尝试小结,提高学生的总 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补充帮助学生全面地 理解,掌握新知识。
随 机 事 件 的 概 率 定 义
频 率 与 概 率
环节六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4分钟
【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 2.教材必修3第113页练习1、2、3及导学案拓展练习; 2.寻找生活中有关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实例,运用本课知 识解释
拓展应用,升华思维
5分钟

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 (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学会分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选取哪 一个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说课稿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说课稿

《随机事件》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一课时《随机事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前面所学的数学问题,其结果往往是确定的,而从本节课开始就要接触结果不确定的情况——随机事件.它既是概率论的基础,又是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的一个反映.因此,学好它,既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四)学情分析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结果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所以对随机事件概念的出现一时难以适应,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

二、教法分析为了说明什么是随机事件和它有什么特点,我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讨论总结概括出定义,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它的特点,我通过一定的例题加以巩固,特别让学生对“生死签”问题进行思考、再讨论,既能发现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特点掌握怎样?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学法指导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具体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充分讨论和交流。

逐步加深对随机事件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随机事件的概率和性质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和性质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 出现的频率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事件A 发生的频率fn(A)与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 3.事件的关系及运算、概率的加法公式. 【教法指导】本节重点是事件的关系及运算、概率的加法公式;难点是事件的关系及运算;本节知识的主要学习方法是 动手与观察,思考与交流,归纳与总结.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本导读1.随机事件的含义(1)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2)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3)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频率与概率 (1)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nn A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 (2)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 的概率,简称为A 的概率. 质疑探究1 概率与频率有什么关系?3.事件的包含关系.如果事件A 发生,则事件B 一定发生.则称事件B 包含事件A.例如 事件A ={投掷一个骰子投得向上点数为2},B ={投掷一个骰子投得向上点数为偶数},则事件B 包含事件A ,记作 A ⊆B . 4.相等事件.若B ⊆A 且A ⊆B ,那么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 5.并(和)事件.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或事件B 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B 的并事件(或称和事件),记作 A ∪B.6.交(积)事件.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B 的交事件(或称积事件),记作 A ∩B. 7.互斥事件.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即A ∩B =∅,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 8.对立事件.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A ∪B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 例如 某同学在高考中数学考了150分,与这同学在高考中数学考得130分,这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9.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A 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 P(A ∪B)=P(A)+P(B);若事件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所以P (A ∪B )=P(A)+P(B)=1,于是有P (A )=1-P(B).例如 投掷骰子六点向上的概率为16,投得向上点数不为六点的概率为65.质疑探究2 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0.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 0≤P(A)≤1 . (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 (4)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①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A ∪B)= P(A)+P(B) . ②若事件B 与事件A 互为对立事件,则P(A)=1-P(B). 类型 一 事件的分类1.从一副牌中抽出5张红桃、4张梅花、3张黑桃放在一起洗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0张,恰好红桃、梅花、黑桃三种牌都抽到,这件事件为( )A.不可能事件B.随机事件C.必然事件D.以上均不对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三个球全部放入两个盒子,其中必有一个盒子有一个以上的球”是必然事件;②当“x为某一实数时可使x2<0”是不可能事件;③“2016年的国庆节是晴天”是必然事件;④“从100个灯泡(有10个是次品)中取出5个,5个都是次品”是随机事件.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4B.3C.2D.1【答案】B【解析】“2016年的国庆节是晴天”是随机事件,故命题③错误,命题①②④正确.故选B.探究一1.必然事件具有什么特点?2.怎样才能断定一个事件为不可能事件?3.判断事件类型的关键是什么?通过本例题让学生理解1.必然事件指的是在给定条件下,某事件一定会发生或已知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2.如果在给定条件下,某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或已知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则可断定这个事件为不可能事件.3.判断事件类型,关键看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如果在给定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零,则该事件为不可能事件;若该事件肯定能发生,则为必然事件;若该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则该事件为随机事件.变式训练1.在200件产品中,有192件一级品,8件二级品,则下列事件①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一级品;②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二级品;③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不全是一级品;④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其中不是一级品的件数小于100,其中 是必然事件, 是不可能事件, 是随机事件.2.已知α,β,γ是平面,a,b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 ∥b,a ⊥α,则b ⊥α”是随机事件 B.“若a ∥b,a ⊂α,则b ∥α”是必然事件 C.“若α⊥γ,β⊥γ,则α⊥β”是必然事件 D.“若a ⊥α,a ∩b=P,则b ⊥α”是不可能事件题型二 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1.从标有数字1,2,6的号签中,任意抽取两张,抽出后将上面数字相乘,在10次试验中,标有1的号签被抽中4次,那么结果“12”出现的频率为( )107.51.53.52.D C B A2.某企业生产的乒乓球被奥运会指定为乒乓球比赛专用球,有关部门对某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查结果如表所示抽取球数n 50 100 200 500 1000 2000 优等品数m 45921944709541902 优等品频率mn(2)从这批乒乓球产品中任取一个,质量检查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探究二、通过本例题让学生明白概率与频率的关系以及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1、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2、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 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变式训练1.在掷骰子游戏中,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抛掷6次,则点数4( ) A.一定会出现B.出现的频率为61 C.出现的概率为61 D.出现的频率为322.如图所示,A 地到火车站共有两条路径L1和L2现随机抽取100位从A 地到达火车站的人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所用时间(分钟)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选择L 1的人数 6 12 18 12 12 选择L 2的人数416164(2)分别求通过路径L1和L2所用时间落在上表中各时间段内的频率;(3)现甲、乙两人分别有40分钟和50分钟时间用于赶往火车站,为了尽量最大可能在允许的时间内赶到火车站,试通过计算说明,他们应如何选择各自的路径.类型三、事件间关系的判断1.把红、黑、蓝、白4张纸牌随机地分发给甲、乙、丙、丁4个人,每人分得1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是()A.对立事件B.不可能事件C.互斥但不对立事件D.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甲分得红牌”与“乙分得红牌”不会同时发生,但分得红牌的还可能是丙或丁,所以不是对立事件.故选C.2.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断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1)“恰有1名男生”与“恰有2名男生”;(2)“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3)“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4)“至少有一名男生”与“至少有一名女生”.解析从3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2人有如下三种结果 2名男生,2名女生,1男1女.(1)“恰有1名男生”指1男1女,与“恰有2名男生”不能同时发生,它们是互斥事件;但是当选取的结果是2名女生时,该两事件都不发生,所以它们不是对立事件.(2)“至少1名男生”包括2名男生和1男1女两种结果,与事件“全是男生”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3)“至少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互斥,由于它们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是对立事件.(4)“至少有1名女生”包括1男1女与2名女生两种结果,当选出的是1男1女时,“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探究三、1.两个事件A,B是互斥事件,它们的概率有什么关系?能否通过概率关系判断两个互斥事件是否对立?如何判断?2.判断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的关键是什么?探究提示1.P(A+B)=P(A)+P(B).可以利用概率关系判断互斥事件是否对立,如果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为1,则两事件对立,否则不对立.2.判断两个事件是否互斥主要看两事件能否同时发生,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是互斥事件.变式训练从装有两个红球和两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B.“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C.“恰有一个黑球”与“恰有两个黑球”D.“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2.从装有红球和绿球的口袋内任取2球(已知口袋中的红球、绿球数都大于2),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至少有一个是红球,至少有一个是绿球B.恰有一个红球,恰有两个绿球C.至少有一个红球,都是红球D.至少有一个红球,都是绿球类型四、概率加法公式的应用1.根据某医疗研究所的调查,某地区居民血型的分布为 O型50 ,A型15 ,B型30 ,AB型5 .现有一血液为A型的病人需要输血,若在该地区任选一人,那么能为病人输血的概率为( )A.15B.20C.45D.652.某射手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为0.21,0.23,0.25,0.28,计算这个射手在一次射击中(1)射中10环或7环的概率;(2)不够7环的概率.【解析】(1)设“射中10环”为事件A,“射中7环”为事件B,由于在一次射击中,A与B不可能同时发生,故A与B是互斥事件.“射中10环或7环”的事件为A∪B.故P(A∪B)=P(A)+P(B)=0.21+0.28=0.49.∴射中10环或7环的概率为0.49.(2)不够7环从正面考虑有以下几种情况射中6环,5环,4环,3环,2环,1环,0环,但由于这些概率都未知,故不能直接求解,可考虑从反面入手,不够7环的反面大于等于7环,即7环,8环,9环,10环,由于此两事件必有一个发生,另一个不发生,故是对立事件,可用对立事件的方法处理.设“不够7环”为事件E,则事件E为“射中7环或8环或9环或10环”,由(1)可知“射中7环”、“射中8环”等彼此是互斥事件,∴P(E)=0.21+0.23+0.25+0.28=0.97,从而P(E)=1-P(E)=1-0.97=0.03.∴不够7环的概率是0.03.3.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排队人数012345人及5人以上概率0.10.160.30.30.10.04求 (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探究四、通过本例题让学生理解应用概率加法公式的两个注意点以及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求概率的步骤.1.注意点 (1)应用概率加法公式的前提条件是事件互斥.(2)复杂事件要拆分成若干个互斥事件,化繁为简,通过公式求解.拆分时,要注意不重不漏.2.步骤 (1)确定各个事件是两两互斥的.(2)求出各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3)利用公式求事件的概率.变式训练1.某射手射击一次击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是0.3,0.3,0.2,那么他射击一次不够8环的概率是.2.一盒中装有各色球12个,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的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 答案 (1) 34 (2) 1112解析 法一 (1)从12个球中任取1球,红球有5种取法,黑球有4种取法,得红球或黑球共有5+4=9种不同取法,任取1球有12种取法.∴任取1球得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 1=912=34.(2)从12个球中任取1球,红球有5种取法,黑球有4种取法,得白球有2种取法,从而得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5+4+212=1112. 法二 (利用互斥事件求概率)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A 3={}任取1球为白球,A 4={}任取1球为绿球,则P (A 1)=512,P (A 2)=412,P (A 3)=212,P (A 4)=112. 根据题意知,事件A 1,A 2,A 3,A 4彼此互斥,由互斥事件概率公式,得 (1)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 (A 1∪A 2)=P (A 1)+P (A 2)=512+412=34.(2)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P (A 1∪A 2∪A 3)=P (A 1)+P (A 2)+P (A 3)=512+412+212=1112. 学3.在数学考试中,小明的成绩在90分以上的概率是0.18,在80~89分的概率是0.51,在70~79分的概率是0.15,在60~69分的概率是0.09,在60分以下的概率是0.07.试计算 (1)小明在数学考试中取得80分以上成绩的概率. (2)小明考试及格的概率(60分及格).4.某战士射击一次,问(1)若中靶的概率为0.95,则不中靶的概率为多少?(2)若命中10环的概率是0.27,命中9环的概率为0.21,命中8环的概率为0.24,则至少命中8环的概率为多少?不够9环的概率为多少?课堂小结1.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与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11。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247 0.494
波251动最0小.502
262 0.524
0.8 27 0.54 258 0.516
历史上有人曾经做过大量重复 掷硬币的试验,如下表所示:
试 验 者 试验次数 正面朝上的次数 正面朝上的比例
棣莫佛 蒲丰 费勒
2048 4040 10000
1061 2048 4979
0.5181 0.5069 0.4979
试验要求:要求每组的学生人数要相等,使得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
第三步:请同学上讲台进行电脑模拟试验
试验总次数 正面朝上总的次数 正面朝上的比例
使用计算机模拟抛硬币试验
教师总结excel
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在大量 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会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抛掷硬币试验
试验
抽取球数 n
50
100 200 500 1000 2000
优等品数 m
45
92 194 470 954 1902
优等品频 率m/n
0.9
0.92 0.97 0.94 0.954 0.951
则这批乒乓球优等品的概率约是多少?为什么?
五、小结作业
1、提问: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 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①事件的分类: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②随机事件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 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③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 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总是稳定于某个常数,这时就 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
皮 尔 逊 12000
6019
0.5016
皮 尔 逊 24000
12012
0.5005
归纳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

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

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说课稿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正确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并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体验中去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并掌握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1、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2、探究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口袋、小球、扑克牌、骰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篮球比赛前,有这样一位新裁判员想以抽签方式决定两支球队的进攻方向,他准备了三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

上面分别写有1、0、0,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情况下,让其中一方队长从三根纸签中任意地抽取一根,抽到数字是1的纸签则拥有选择权,抽到数字是0的纸签则选择权给对方。

[师生行为]结合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队长会去抽吗?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谈谈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后用严谨的数学知识可以解答。

[设计意图] 从篮球比赛中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活动1、猜牌游戏1、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什么A?问可能是黑桃A吗?2、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猜是什么A?[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出在一定条件下判断事件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三、活动2、投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每位学生掷10次并记录每次向上一面骰子的点数。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照应:通过试验,我们知道抛两枚硬币,得到“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25,那狄青抛100个铜钱都正面朝上,这种事情你敢相信吗?
揭示迷底:狄青所抛铜钱正面朝上是必然事件,而不是随机事件。因为他所抛的铜钱两面是相同的。
区分频率和概率,也就是初步理解了随机性和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接受了概率概念,学生自然会问,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有何意义?
第二步,小组统计,上报数据,每小组顺次将试验结果汇报给老师。
第三步,班级统计,分析数据。
组别
第一大组
第二大组
小组
正面朝上次数
正面朝上比例
正面朝上次数
正面朝上比例
1
2
3
4
5
6
合计
第四步:数据汇总,统计“正面朝上”次数的频数及频率。
第五步:对比研究,探讨“正面朝上”的规律性。(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附近。
(2)抛掷相同次数的硬币,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不是一成不变的。
提问:如果再做一次试验,试验结果还会这样吗?(不会,具有随机性)
历史上一些抛掷硬币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
抛掷次数(n)
正面向上的次数(频数m)
频率( )
棣莫弗
2048
1061
0.5181
布丰
4040
2048
0.5069
费勒
10000
4979
0.4979
最后通过例题分析,课堂小结,分享成长体会,达到教学的目的。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狄青征讨侬智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故事:北宋仁宗年间,西南蛮夷侬智高起兵作乱,大将狄青奉命征讨,出征之前,他召集将士说:“此次作战,前途未卜,只有老天知道结果,我这里有100枚铜钱,现在抛到地上,如果全部正面朝上,则表明天助我军,此战必胜。”言罢,便将铜钱抛出,100枚铜钱居然全部正面朝上!将士闻讯,欢声雷动,士气大振!宋军也势如破竹,最终全胜而归。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概率是高二数学课本(B)第11章。

它既是排列组合的具体应用和延续。

也是高三我们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这一章的第一小节,包括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和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两点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应该分5个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1课时。

(二)教学目标根据刚才的知识结构图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这样三类。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统计概念。

难点是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

教法分析为了突出重点,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考虑到高二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加上我校是省优秀重点中学,学生基础较好,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经验等具体学情。

本节课我选择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

三。

教学手段为了有效地突破难点,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学地点选择在多媒体网络教室。

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我的想法是:按照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围绕概率定义产生的思维过程,从定义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两方面不断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以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参与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统计规律的抽象概括过程,参与概率定义的过程。

设计上力图体现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等基本原则。

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尽量为他们提供思维策略上的指导。

具体分五个阶段:(一) 设置情境,明确目标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我利用摇奖来进行情境的设置。

首先给出这个事件,并请学生任意写出一个号码,看其是否是中奖号码,接着播放一段摇奖录像,在学生的翘首期盼中,当场开奖。

(二) 探索实践、建构知识接下来,围绕这一探究目标组织探究过程,这就是第二个阶段探索实践、建构知识。

我又准备分三个环节完成,首先让学生观察试验数据,认识频率的偶然性,初步体会频率的统计规律。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频率与概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的确定性现象有其必然的结果,而随机事件现象因其不确定性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教材编排中本章放在了“统计”之后,“计数原理”之前,结合古今现实生活的实例展开的,“统计”一章让学生掌握的分析实例的统计方法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为后续概率部分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试验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2)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发现式教学,通过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

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在探索中不断提高。

(3)明确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

(4)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掷币”,“彩票中奖”等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并通过数学史实渗透,培育学生刻苦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抛掷硬币了解概率的定义、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四、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试验,让学生自然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

教学用具:硬币数枚、粉笔五、教学设想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程序及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以北宋大将狄青抛掷100枚铜钱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实际生活中的抛掷硬币和彩票中奖的例子,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入到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随机事件的概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同时说明新课来自实际生活,便于学生接受。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中,有些问题是能够准确回答的.例如: 明天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吗? 明天上午第一节课一定是八点钟上课吗?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 2.从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事情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往往存在有某种内在联系.例如:长沙地区一年四季的变化有着确定的、必然的规律,但长沙地区一年里哪一天最热,哪一天最冷,哪一天降雨量最大,那一天下第一场雪等,都是不确定的、偶然的. 3.数学理论的建立,往往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对于事情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偶然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将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究.
课题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理解频率的稳定性及概率的统计定义.
(3)发现法教学,通过学生在抛硬币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理解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随机事件的发生呈现规律性,进而理解概率和频率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从试验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能力以及学生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考6:在实际问题中,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未知的(如在一定条件下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你如何得到事件A发生的概率?
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到事件A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即概率.
思考7:在相同条件下,事件A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fn(A)是否一定相等?事件A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P(A)是否一定相等?
(6)随机选取一个实数x,得|x|≥0.
例2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
(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
小结评价
频率具有随机性,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可能不相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0920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0920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版数学必修3中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研究事件的分类,概率的意义,概率的定义及统计算法。

现实生活中存有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

作为“概率统计”这个学习领域中的第一节课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水平培养为重,同时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准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A)与事件A发生(3)准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n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4)利用概率知识准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发现法教学,经历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的过程,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升;(2)通过三种事件的区分及用统计算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3)通过概念的提炼和小结的归纳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自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

三、学情分析因为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学习数学缺少主动性,少动手解题。

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持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事件的分类;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准确理解概率的定义。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目标:1.通过在抛硬币等试验获取数据,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通过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3.通过数学活动,即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教学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故事略)在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那种结果是无法预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随机现象是我们研究概率的基础,为此我们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二、新课讲解:1、提出问题(1)什么是必然事件?请举例说明.(2)什么是不可能事件?请举例说明.(3)什么是确定事件?请举例说明.注:以上3问初中已经学习了.(4)什么是随机事件?请举例说明.(5)什么是事件A的频数与频率?什么是事件A的概率?(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观察:(1)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3)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这三个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或者发生或不一定发生的,是模棱两可的.2、活动做抛掷一枚硬币的试验,观察它落地时哪一个面朝上.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试验,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随机性中的规律性”.通过试验,观察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然后再给出概率的定义.在这个过程中,重视了掌握知识的过程,体现了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思想方法具体如下:第一步每个人各取一枚硬币,做10次掷硬币试验,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和比例,填在下思考:试验结果与其他同学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一致吗?为什么?第二步 由组长把本小组同学的试验结果统计一下,填入下表.思考:与其他小组试验结果比较,正面朝上的比例一致吗?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实验,比较他们实验结果,让他们发现每个人实验的结果、组与组之间实验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从而说明实验结果的随机性,但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会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小,小组的结果一般会比学生的结果更接近0.5.第三步 用横轴为实验结果,仅取两个值:1(正面)和0(反面),纵轴为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画出你个人和所在小组的条形图,并进行比较,发现什么?第四步 把全班实验结果收集起来,也用条形图表示.思考:这个条形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每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一般情况下,班级的结果应比多数小组的结果更接近0.5,从而让学生体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0.5附近.并把实验结果用条形图表示,这样既直观易懂,又可以与第二章统计的内容相呼应,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第五步 请同学们找出掷硬币时“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规律性.思考:如果同学们重复一次上面的实验,全班汇总结果与这一次汇总结果一致吗?为什么?出现正面朝上的规律性: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附近.由特殊事件转到一般事件,得出下面一般化的结论:随机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实验后,随着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区间[0,1]中的某个常数上.从而得出频率、概率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关系.3、讨论结果:(1)必然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 ),简称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 event ),简称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random event ),简称随机事件;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用A,B,C,…表示.(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frequency );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nn A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relative frequency );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probability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A n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nn A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事件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实验得到事件的频率会不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比如,一个硬币是质地均匀的,则掷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就是0.5,与做多少次实验无关.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本节研究的是那些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的随机事件,它们都具有频率稳定性,即随机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区间[0,1]内的某个常数上(即事件A 的概率),这个常数越接近于1,事件A 发生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是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概率越接近于0,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说,概率就是用来度量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随机事件的概率》。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定位、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刚刚学习了统计内容,了解了频数、频率等概念,因此本节课是对已学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同时,本节课对于后面学习的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以及选修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等内容又是一个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1、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初步,本教材第二章刚刚学习了频率的内容,所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结构;2、能力方面:必修三是在高一下学期学习的,对于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3、情感方面:多数学生态度积极,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但少数学生的主动性还需要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加以带动。

三、目标定位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里特征,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

(4)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事件的分类;概率的定义以及和频率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四、教法、学法分析1、在教法上,采用“动手启发式”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在学法上,先学后教,以学生动手为中心,以探究、试验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对本节课我设计了六个环节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狄青征讨侬智高故事:北宋仁宗年间,西南蛮夷侬智高起兵作乱,大将狄青奉命征讨.出征之前,他召集将士说:“此次作战,前途未卜,只有老天知道结果.我这里有100枚铜钱,现在抛到地上,如果全部正面朝上,则表明天助我军,此战必胜.”言罢,便将铜钱抛出,100枚铜钱居然全部正面朝上!将士闻讯,欢声雷动、士气大振!宋军也势如破竹,最终全胜而归.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故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参与课堂教学。

2.成果展示、巩固练习——进一步认识随机事件、频率先引入典故“守株待兔” ,让学生用数学概率的知识来辨析这个典故,渗透数学的教育意义,也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同时,学生会感知到: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大小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成果展示:2.1随机事件概念⑴必然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不可能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随机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因为几个概念比较简单,所以可直接让各小组层次较低的学生来回答,展示预习成果,同时给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信心。

深化认识:2.2讨论:在生活中,有许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随机事件.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实例吗?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子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几个概念,同时也给部分同学创造了思考和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巩固强化:2.3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⑴“导体通电时,发热”;⑵“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自然融化”;⑶“某人射击一次,中靶”;⑷“如果a>b,那么a-b>0”;⑸“从分别标有1,2,3,4,5的5张号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⑹没有水分,种子能发芽。

设计意图:使学生加深对上述几个概念的理解。

处理上,找各小组相同层次的一位学生回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拼搏赶超的进取精神。

并通过对“事件6”条件的改变,强调结果是相对条件而言的;回顾复习2.4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 nA 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 nA 为事A出现的频率.2.5提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频率的取值范围?设计意图:由于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之前学生有所涉及,在这里我做了与教材不同的处理:在抛硬币试验之前,先复习频数以及频率的概念,然后直接用频数和频率的知识来理解和阐述下面的试验,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概率概念及“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

3、师生合作,共探新知——抛掷硬币试验:◆试验步骤:第一步,个人试验,收集数据:全班9个学习小组,每小组6人,每人试验10次;第二步,小组统计,上报数据:每小组轮流将试验结果写在黑板上的表格里;第三步,数据汇总,统计“正面朝上”次数的频数及频率;第四步,对比研究,探讨“正面朝上”的规律性.①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附近;②抛掷相同次数的硬币,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不是一成不变的。

提问:如果再做一次试验,试验结果还会是这样吗?(不会,具有随机性)辩证的理解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同时也为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做足了准备。

◆引出概率的概念: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思考:事件A的概率P(A)的范围?频率与概率有何区别和联系?◆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⑴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⑵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⑶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试验以及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就实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4、讨论探究、达标演练——深化概率认识,巩固所学知识◆思考: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有何意义?任何事件的概率是0~1之间的一个确定的数,它度量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而大概率事件则经常发生。

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有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例子:天气预报、保险业、博彩业等。

)◆数学思想方法点拨——如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思考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思想方法上,画龙点睛,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例2:做同时掷两枚硬币的试验,观察试验结果:⑴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⑵做100次试验,每种结果出现的频数、频率各是多少?与其他几位同学的结果汇总,你会发现什么?误区警示:★★★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1)一共可以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出现“一枚正面,另一枚反面”的情况分几种?我们知道同时抛两枚硬币,得到“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25,那狄青抛100个铜钱都正面朝上,这种事情你敢相信吗?设计意图:深化对概率的认识,巩固所学的知识。

再次提出故事中的问题,前后呼应,体现了整课堂内容的完整性。

5、自我评价与课堂练习:1).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不可能事件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一事件的概率总在(0,1)内B.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不一定为0C.必然事件的概率一定为1 D.以上均不对3①计算表中进球的频率;②姚明投篮一次,进球的概率约是多少?③若姚明进球的概率是0.8,那么他投10次篮一定能投中8次吗?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举例和自身的基础,我设计了两道关于三种事件的训练题,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理解。

第3)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分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选取哪一个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堂小结:知识内容:⑴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⑵概率的定义及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体会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与规律性。

知识方法:利用频率(统计规律)估计概率.课后任务:如果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为0.001,那么买1000张彩票一定能中奖吗?试论述中奖概率为0.001的含义。

(要求突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必做题)(课后思考)试求上题中,买1000张彩票都不中奖的概率?(选做题)设计意图:鼓励同学们自由发言,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明确了本节的收获。

分层次的作业安排,突显教学的层次性,必做题重在巩固本课所学;选做题重在引出后继内容.六、板书设计设计意图: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便于学生总结,再次突出重点。

七、教学反思“随机事件的概率”对许多高中教师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抛硬币试验是取是舍?频率估计概率的题型训练是否必要?再三权衡,我认为,抛币试验是本节课的精华,唯有亲历随机过程,体会其随机性与规律性,才能真正理解概率概念;另外,关于频率估计概率的题型训练,我则一笔带过——因为频率估计概率,重在其思想方法,而非具体操练? 在教学设计中,我突显了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创设平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表述思想、展示自我,形成对知识真正的个性化的理解,获得对本学科的积极体验与情感.以上就是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