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小说阅读3 高考命题点三 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
高考语文专题设计1.2.3小说环境的三个考查角度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设计1.2.3小说环境的三个考查角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a7f084524de518964b7de1.png)
三小说环境的三个考查角度预习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补课聂连新物理教师聂志刚准备利用双休日为班上的几个后进生补补课,没想到前脚刚跨进教室,后脚就被老婆桂花拽住了:“都什么时节了,人家的豆种早发芽破土了,咱家的地还没翻身。
天气预报说了,明天有小到中雨,要是天黑以前没把三垧地翻完,你莫想进俺个家门。
”不由分说,桂花粗壮有力的大手抓住聂志刚的肩膀就往外拖。
聂志刚推了推眼镜,回头对着教室喊:“先回去吧,看情况是补不成了,下个星期再来,先回去吧。
”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会儿教室讲台,一会儿田间地头,一会儿西装笔挺,一会儿赤膊挑粪。
不过打聂志刚调到毕业班后,就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很少过问家务事了。
桂花上要侍候七十多岁的婆婆,下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娃子,里里外外忙得也确实不易。
回到家里,聂志刚顾不得换件衣服,掮了把锄头就出了屋门。
时令已是清明过后了,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满坡都是,成群的蜜蜂在花朵间随意翻飞,和煦的阳光照得人直想打盹,两个歇脚的挑夫坐在草垛上点火抽烟,好一幅田园风光图啊!聂志刚走在地间的小路上,头一次觉得亲近大自然的感觉是这样爽,难怪晋代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过得悠然自得无比惬意,还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聂志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锄头在他手里就像握着根拐杖,下锄、掀土、磕碎,似乎都不用费力气。
两个时辰不到,三垧地就给他翻得只剩下晒席那么大一片了。
照这样的进度,在天黑之前完成桂花指定的任务是不成问题的,甚至可以收个早工,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说不定还可以完成下星期的讲义呢。
想着这些,聂志刚就嘻嘻地笑了。
吃中午饭的时候,桂花给他又是端水,又是递毛巾,又是拍打身上的碎土。
桌子上也特别丰盛,甚至还摆了一小盅他最爱喝的杨梅酒。
咳,女人的心就像天上的云,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凶神恶煞一样,指手画脚,如今又侍候大老爷似的,低头哈腰。
聂志刚也不客气,摆开架势,边吃边喝。
桂花这个那个地交代了一番,就风风火火地去接聂志刚的班。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赏析小说环境之环境描写手法+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赏析小说环境之环境描写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d8057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0.png)
【解题过程】
环境描写
手法分析
开头: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 “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从视觉
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 角度来写,“不时有布谷在啼
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 叫”从听觉角度来写,有声有色,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
环境描写手法
学习目标
1 ·明确并识记小说常见的环境手法 2 · 掌握环境描写手法解题技巧
一、小说环境
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 概括环境特点、 环境描写手法、 环境描写作用。
学习任务一 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一品资料P88,P89内容并圈画关键词
一、小说环境描写手法
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 ➢ 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 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阶级关系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 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依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气氛 的反感与贬抑。
“点”的描写,大红的“寿”字和祥林嫂的死状形成对照, “事理通达心成鲜明对照。(分析作用)
答题模式:手法+作用
学习任务三 小组讨论,重点突破
悦的响声”运用拟人手法
谈话中: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 “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
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 着沁人心脾的气息”运用比喻手
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 法
人心脾的气息……
【答案】 ①“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不时有布谷在啼叫”从视觉角度和听觉角度 来写,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自然背景。②“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 翅膀”“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运用拟人手法,“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 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运用比喻手法,这些景物描写从侧面烘托了谢、赵二人由刚 见面时的互存隔阂到相谈甚欢、彼此敞开心扉的心理变化。③整篇小说在情节发展的过程 中描写了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 息。
揭秘高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击破高考小说环境-备战2022年高考小说阅读(高考真题)创新题型分析
![揭秘高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击破高考小说环境-备战2022年高考小说阅读(高考真题)创新题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6b702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5.png)
3.课文第四部分第6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边城》(人教版·必 修五) 提示 落日西去、银色薄雾等环境描写,展现了边城特有的风光。而这种风光又折 射出一种忧郁的景致,衬托出翠翠焦急的心理状态,为下文翠翠涌现出可怕念头作 了一个自然的铺垫。
3.课文第四部分第6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边城》(人教版·必 修五) 提示 落日西去、银色薄雾等环境描写,展现了边城特有的风光。而这种风光又折 射出一种忧郁的景致,衬托出翠翠焦急的心理状态,为下文翠翠涌现出可怕念头作 了一个自然的铺垫。
从“家庭环境” “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
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后院地上的草还带
的角度
着露珠儿……”家中有花园,有厨子等,可见经济状况良好。
从“文化氛围”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
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家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 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 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 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 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 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揭秘高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击破高考小说环境分析创新题型(四)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处在不同位置作用题型分析)
——答题角度方向分析及技巧
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 和主题的需要,这是与散文的不同之处,故能体现小说的体裁特征。对小说 环境描写的考查,其命题形式有三种:概括环境特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以及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是小说考查的一个重要命题点,但近年 全国卷尚未直接考查过,需引起重视。
小说阅读主观题答题模版03: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2024年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模版(全国通用)
![小说阅读主观题答题模版03: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2024年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模版(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d423b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d.png)
小 结
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情节上的作用 设置悬念
推动情节发展
暗示故事情节
作为线索勾连故事
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前后呼应、点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与主题的关系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 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 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我 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 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 花,拥抱了全市镇。
命题角度② 环境描写的作用
•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 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等。而且自然环境描 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
• (一)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 自然景观。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答题思 概括社会环境特点 路
1.找寻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透过人物活动的场所,弄清小说中人物的人际关系。3.结 合描写的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理解人物生活的背景。4.概括 社会环境最好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有时可以从文中直 接提取,有时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题模板
分析社会环境作用 1.找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2.明确 分析社会环境作用的思维角度: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 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 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主题等
答 概括自然环境 ①要看描写的是哪些景物。要学会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
题 特点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知识点(题型+答题思路+答题模板)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知识点(题型+答题思路+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6114e24c1c708a1294a446f.png)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知识点
(题型+答题思路+答题模板)
题型一概括、分析自然环境特点及作用
知识点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观。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题型二概括、分析社会环境特点及作用
知识点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对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具体如下: 社会环境:时--时间,时代背景、写作时间
地--地点,场所、场合、地域等
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虚化的社会环境)
事--事件、情节,在事件和情节中寻找社会环境相关的内容
题型三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题型四探究环境描写
知识储备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专题03:赏析小说环境(解析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3:赏析小说环境(解析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d84cada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0.png)
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赏析小说环境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和主题的需要,故能体现小说的体裁特征。
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主要有三种题型:环境特点概括题、环境描写作用题以及环境描写手法题。
综观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环境特点概括题、环境描写作用题两种题型上。
题型一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特点概括也就分为自然环境特点概括和社会环境特点概括两类。
一、掌握必备知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特点概括题解题“3步骤”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后者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题型二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等。
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
一、掌握必备知识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环境描写作用题解题“3步骤”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增是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和目的是一致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并作对应分析。
这里要注意区分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与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
(具体角度请回看上面“一、掌握必备知识”)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题型三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景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题思考“3角度”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考点: 考点3 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考点: 考点3 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a143c29cf8c75fbfc77db2d7.png)
考点3 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命题规律1.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高考小说阅读试卷中,一般是围绕自然环境描写设题。
环境描写题选材的切入口有两种方式:第一方式切入口较小,一般为一段文字;第二种方式是对散见于小说的环境描写文字作综合性考查。
2.重点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题的命题,一般是分析描写手法和作用,或是分析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常见的设题方式有:①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某某的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②指出某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③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某某(具体景物),请你分别说说其各自的作用;④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⑤小说多次写到某某(具体景物),这样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入题套路在小说文本的阅读中,环境描写类题型以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主要内容。
如何解答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角度加以思考。
1.交代烘托等角度从纯环境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如下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作品的基调。
如鲁迅《祝福》第一次写飞雪:“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这里的环境描写就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
2.塑造人物的角度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主要有如下作用:①烘托人物的心情;②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在《祝福》第二次描写飞雪:“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这里写雪,表现了“我”的雪一样的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
3.情节发展的角度从情节发展的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主要有如下作用: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高考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小说环境的三个考查角度
![高考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小说环境的三个考查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2dcddcf01dc281e43af087.png)
高考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小说环境的三个考查角度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河里有条大鱼张建忠“河里有条大鱼,”二狗绘声绘色地说,“有这么长。
”他用力伸展双臂比画着。
“啊!”听众吐出舌头半天没缩回来。
二狗的话,大家还是有点信的。
因为他常年在河里电鱼。
70岁的李老汉呸口痰,说:“我就不信,我打了一辈子鱼,还没见过米把长的,他二狗子电了几年鱼,就敢说看到大的了?”李老汉望着挂在墙上的破破烂烂的渔网愤愤不平。
这话传到了二狗的耳朵里。
“等哪一天,我电上一条大鱼来,让那老家伙看看!”二狗胸有成竹。
二狗的话,李老汉也知道了。
他吧嗒吧嗒旱烟袋,蹲在墙跟前盯着那些破网出了半天神。
几天后,李老汉悄悄地把油漆好的破船和修补好的渔网拉到了河里。
他分别在两岸对称式地下了网。
他暗想:只要二狗说的那条大鱼从这儿过,保准它跑不掉。
于是他天天划着小船在两岸来回巡视。
二狗仍像往常一样,每天让妻子划着小船,他自己两手拿着网兜立在船头。
他打开电门,两个网兜在水里移动,强大的电流使水花翻滚,大大小小的鱼儿瞬间漂浮到水面。
他用网兜一舀,便把鱼儿兜进了网兜,关上电门,把鱼往船舱一倒。
鱼儿躺在船舱,小点儿的僵硬着身子;大点的,翕动着嘴巴,奄奄一息。
他每天都能电三四十斤鱼,收入十分可观。
李老汉每每看到二狗就说:“你这叫赶尽杀绝啊!以后你还电啥?”二狗撇撇嘴说:“你打了一辈子鱼不还没打完吗?现在不又下河打鱼?”李老汉只好讪讪地笑。
“我昨晚又看到那条大鱼了!”二狗把船划到李老汉的船边坏坏地笑着说。
“在哪个地方?”李老汉小心地问。
“就在这附近。
”二狗似乎挺严肃的样子。
二狗说的附近,就是李老汉下网的地方。
李老汉暗喜:看来我的经验还是可靠的,大鱼出没就应该在这狭窄的河段。
不过,李老汉却说:“不一定吧!大鱼来去无踪,我这样死守也不是好办法,跟踪或许能捕到。
”“嗯,嗯!”二狗非常赞同。
在捕大鱼这点上,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八月十五晚上,一轮明月悬挂天上,大地如同白昼,河面浮光跃银。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环境鉴赏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环境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f573e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a.png)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 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 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 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 吩咐厨子。
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 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 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 还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 “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 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 报仇,跳着出去。
概括小说环境特点
➢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 环境特点的概括也就分为概括自然环境特点和概括社会环 境特点两类。
题型一 概括自然环境特点
题型一 概括自然环境特点
如何辨别
自然环境描写
小说中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 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 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题型二 概括社会环境特点
题型二 概括社会环境特点
如何辨别
区别
对历史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 政治、经济、人际关系等特点的概括。 (特别提示:社会环境有人的参与才能形成。)
考题设置
(新高考)专题三 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教师用书(解答技巧归纳+练习)—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新高考)专题三 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教师用书(解答技巧归纳+练习)—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fd63f2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3.png)
(新高考)专题三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师用书(解答技巧归纳+练习)—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学案第三节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1.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地位、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地点、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人物出场、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境,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⑤揭示或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象征某种概念、思想或感情,如象征和平、幸福、品格、命运、前景、希望等;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暗示人物心情、命运;暗示下文情节。
2.答题指要⑴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意作答。
⑵答题角度:环境+人物+情节+主题⑶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
【过关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鼓书艺人老舍宝庆的心情十分震动,一个抗日团体给他来了信,要他的班子为抗战做点事情。
当琴珠问起他们肯出多少钱时,他大吃一惊。
他知道人家连车马费都不会给的。
琴珠一听,直摇头:“不干!”“我来付车马费。
”宝庆没辙了。
琴珠笑得前仰后合,半天才憋出话来:“您钱多,您有钱……我们穷人得挣钱吃饭。
3小说鉴赏之环境类题
![3小说鉴赏之环境类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d443ba02768e9950e738a7.png)
考点 解读
题型一 环境特点概括
概括环境特点是高考考查小说景物描写的最常见题型, 主要考查赏析小说景物描写的能力。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 存活动,事件也在一定的环境里发展。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 的特点对准确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 大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区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 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 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 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 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 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 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 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 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 都知道。
(2) 题 干 中
其他设问方式:
还有“特点”
(1)概括某某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分析。
“特征”等
(2)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其特点。
字样。
明答题技巧——理清思维,知答什么
概括环境特点的 5 个角度 1.从“时”的角度思考 “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战 时期”,也指自然环境中的时令节气。 2.从“地”的角度思考 “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看 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 ”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 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 正在路上睡觉呢。”
3 高考命题点三 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
![3 高考命题点三 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https://img.taocdn.com/s3/m/a0c23499dd3383c4bb4cd2dd.png)
高考命题点三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这就是小说的环境。
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也可以是当地风土人情等。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环境类题的命题重心有三:一是环境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手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题型一概括环境特点概括环境特点是高考考查小说景物描写的最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赏析小说景物描写的能力。
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活动,事件也在一定的环境里发展。
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对准确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区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还要注意环境特点与文章主旨表达的关联,一般情况下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但也要注意“哀景乐情”与“乐景哀情”反衬手法的运用。
怎样确定是环境特点类题怎样解答环境特点类题《祝福》中有多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请各找出一处,并概括其特点。
1.(2018·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哥儿俩凌叔华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
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小说专题复习三:小说环境三大题型
![小说专题复习三:小说环境三大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827e5903964bcf84b9d57b4a.png)
(2)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 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 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环境题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特点,二是环境描写 的手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两种 形式呈现:一是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环境描 写的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特别提示: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 特点”的区别,后者是考查的“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一] 题目。
(2012· 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 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 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 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 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 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 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 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 ”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 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 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专题复习之三
小说形象类三大题型
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1)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开 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 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 关系等。它包括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 区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 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
高考小说阅读之三环境2021
![高考小说阅读之三环境2021](https://img.taocdn.com/s3/m/ab8d49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4.png)
色彩的渲染、衬托
就是对环境、景物进行正面反复地描绘形 容,色彩浓烈,不止一种。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明丽,构成了绚 丽的图景,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描写角度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 嗅觉等。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 内外结合等。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 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 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 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一面》
从远处粗线条的勾勒出鲁迅先生的身材、年龄、 国籍、衣着和抽烟的神态。寥寥几笔,准确生动的勾 勒出鲁迅先生外貌的主要特征: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作者落笔处处不忘“火”和“雪”这些景 物(自然环境),对它们的具体描写,不但简 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 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而以高俅为代表的黑暗官僚势力则是整部 《水浒》的典型社会环境。
[考向1] 分析鉴赏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 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 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点面结合
“点”指是的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 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描绘。“点面结合”既要描写 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
如夏衍的《包身工》,文章虽写上海杨树浦东洋 纱厂里两千个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却从头至尾细致刻 画了一个女工“芦柴棒”的形象。在这篇文章中,一 个女工“芦柴棒”的形象,是作者着力描写的“点” ;两千个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是作者需要反映的“面 ”。“面”的辅写,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广度;“点” 的勾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深度。文章运用点面结合 法,具体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 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 罪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命题点三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
一辙出
课后巩固练
一、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
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
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注]。
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
”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
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
”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
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
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
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
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
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
他
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
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
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
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
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
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
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
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
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
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
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春夜里的一点儿扰动很快就消失了。
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
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
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洗碑:刻碑。
1.(环境描写的特点、手法和作用题)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简要分析。
答:
二、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铁圈
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
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
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
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儿子。
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
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
①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
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
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
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
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
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
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意儿没有意思。
”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
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
机器隆隆地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
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
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箍。
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
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
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铁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
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
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
他为什么要捡?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
只是由于它像那个小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铁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
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
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
这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铁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
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木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觉得自己仿佛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
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铁箍,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
②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地一连玩了好几天。
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长时间竟卧病不起。
③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荫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有删改) 2.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到孩子快乐游戏的情景,老人有着复杂的心情。
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乐,也有联想自己身世而产生的辛酸和嫉妒,还有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
B.“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中的两个“同样”表达的作用不同。
第一个突出生活的单调和机械,第二个突出滚铁圈对他内心造成的持久影响和愿望的强烈,为下文做铺垫。
C.写老人去滚铁圈时的环境描写,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内心的欣喜之情;同时与上文的环境描写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
D.小说结尾一段富有深意。
首先是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对亲情温暖的渴望,其次是表现了下层劳动者对和谐温馨的社会生活的憧憬。
解析:选A。
A项是对人物情感和小说主旨的分析,说老人“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无中生有,小说中并未谈及。
3.小说中多次描写老人的笑容来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分别分析画线句。
答:
4.文中在写老人做“白日梦”时,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工厂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