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测试与评估及问题与对策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测试与评估及问题与对策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测试与评估及问题与对策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quanben)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1.目的 《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实用性原则 《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针对性原则 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通用性原则 《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 3.1总目标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失败的课堂管理案例 一、背景介绍 此案例来自我个人的教学经历。2016年3月,某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培训中心的老师将一个校区的汉语课堂教学工作交付给我。当时我就读的是英语专业,由于我个人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学习发展计划偏向第二语言教学,所以平时在学校经常一对一地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2015年11月我在学校汉语培训中心实习了一个月,实习内容为跟随老师听课、协助办公室面试前来应聘的汉语老师,实习结束时试讲了一节复习课,所以对汉语教学有了一点实践上的了解。我所负责的班有两个,一个为本科生班,一个为硕士博士混合的班,此案例来自硕博混合的这个课堂。该班有30人,5个学生是博士生,其他为硕士生。他们已经有了34个课时的学习,教材为《汉语会话361句》。学生有半数来自巴基斯坦,其他学生来自北非、东南亚和中东;学生年龄都偏大,有的甚至都有好几个孩子了。学生上课很守纪律,有个别会经常迟到,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眼里的“懂事”和“听话”的学生。课后师生交流也比较频繁。但是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一个本科还未毕业的小女孩,尤其是对于巴基斯坦的学生来说,学校让一个任何学位都没有拿到的小女孩来给他们上课,来自传统文化的他们心里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二、案例 一般上课我都会按照教案和PPT的顺序讲解语法点和操练,学生很配合,偶尔碰到有学生问题比较多的语法点我会停下来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学生都是理工科专业的,逻辑思维非常缜密,一旦有一个地方不“通顺”,学生是会主动发问直到理解为止,但是他们理解得都很快。一次,上课上到一半时,我正在讲解一个语法点,班里最活跃的一个男生突然“钻牛角尖”般地追着这个语法点问问题,他的思维是发散的,从一个问题跳到另外一个问题,而问题的内容越来越偏离这节课的内容。我明白课堂内容已经偏离正轨了,所以我心里非常不情愿去接着回答问题,因为这样问下去我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不了的,但是当时为了答疑解惑,我还是耐着性子仔细地给他解释下去。但是真正的问题出来了,他问题问得越深,我越无法解释,毕竟超出了我的对外汉语知

语言测试与评价复习范围(修改)(1)

《语言测试与评价》课程期末复习范围 1,理解基本概念 Proficiency test Achievement test Direct test Indirect test Discrete point test Integrative test Validity Reliability Authenticity Washback effect Structuralist-psychometric approach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est specification Constructed-response assessment Selected-response assessment Item discrimination Facility value 2,计算 能进行平均分、标准差、标准分、难度、区分度的基本计算。 3, 题项分析 对于设计上有问题的题项,能指出问题所在。 4,试题设计 能根据所给段落和拟考查的微技能,设计双向细目表和设计相关题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可以)。 I. Defining the following terms. (20%) 1.indirect test 2.subjective test 3.face validity 4.washback effect 5.placement test II. Calculating. (20%) 1.Students’ scores are given as the follows. Work out the mean score. 67, 72, 86, 60, 95,77, 35, 70, 64, 71 2.Work out the index of facility value. Your answers should be rounded to two digits after the decimal point when necessary.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1.目的 《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 科学性原则 《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实用性原则 《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针对性原则 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 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通用性原则 《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 总目标 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四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策略使提高效率、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能力的重要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元素。 上述四方面内容相互交叉渗透,环环相扣。 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目标结构关系图 (1)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大纲》从语音、字词、语法、功能、话题、语篇6个方面对语言知识进行了描述。 (2)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各等级所描述的语言技能包括对综合技能的运用,以及对听、说、读、写各单项技能的分级要求。 (3)策略 策略部分包括情感策略、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跨学科策略。 《大纲》各等级列表中对学习者掌握策略的要求,仅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使用。 (4)文化意识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充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 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 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 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她知道绝不是因为语言不通。 李晓雨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她几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 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来接她的人,还是别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说话。她只好一个人看着车窗外本来很美但不再觉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机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间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间里只有 一张平板床,没有任何铺盖。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好几个小时没 吃饭,没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没有当地的钱币。晓 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泪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问自己 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对自己如此冷漠,为什么和她想象中 热情好客的泰国人差距这么大。第一天到学校上班,她的感觉仍然 不好,似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对她很冷,没有真诚的微笑,没有主 动的招呼。这下可把晓雨急坏了,她开始注意自己每一个细小的举 止言行,生怕别人不喜欢。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所以别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师的课程。 晓雨是个倔强、好强的女孩。她不服输,认真地向泰国老师学习他们对待学生和同事的方式,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有一次她 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师批改了一个学生的作业之后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和特点。 (2) 自编测验的含义和特征。 (3) 非测验评价技术。 (4) 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考纲链接 1.教学评价的概念: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2.教学评价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3.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1)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以客观描述为基础;(2) 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 4.根据发生的时机,教学测评可分为:(1) 诊断性评价;(2) 形成性评价;(3) 总结性评价。 5.根据对测验解释时所采用的标准,教学测评可分为:(1) 常模参照评价;(2) 标准参照评价。 6.根据严谨程度,教学测评可分为:(1) 正式评价;(2) 非正式评价。 7.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 鞭策和促进学生的学习;(2) 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 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 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8.标准化成就测验: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9.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1) 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2) 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分数的解释完全相同;(3) 测验都有常模为依据,且有信度、效度的资料可查; (4) 测试规模大,整个地区、国家以至在国际上都可统一使用。 10.测验标准化的程序:(1) 制定测验目的;(2) 修改测验项目;(3) 扩大样本;(4) 确定常模。 11.标准化测验的优点:(1) 客观性,比教师自编测验更加客观;(2) 可比性,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可以进行比较。 12.标准化测验的不足:(1) 不能提高或促进学生的学习;(2) 要求接受测验的人在所有的重要方面都接近标准化样本;(3) 公平性有争议,学生在测验上的得分受其知识经验的影响,存在测验偏差。 13.教师自编测验: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14.教师自编测验的特点:(1) 测验由教师本人,或使用者根据不同的目的或时间来编制;(2) 对不同的被测者,可以有不同的测题、时间限制和记分手段,比较灵活;(3) 测验规模限于校内或班级,测验的适用范围较小;(4) 以教师本人的经验来估计测验的可靠、有效和实用。 15.教师自编测验的步骤:(1) 确定测验的目的;(2) 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 果;(3) 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4) 写出考试计划或细目表;(5) 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16.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1) 客观题,包括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和选择题; (2) 主观题,包括论文题和问题解决题。

语言测试主要内容

考试信度:考分的一致性。考试效度:考试达到其预期测试意图的程度。交互性:指在考试所设计的任务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考试:学生被要求直接运用被试的技能或能力。间接考试:测试那些相关技能、以达到评估能力的目的。诊断考试:此类考试旨在了解学生在某个阶段中学习上的长处与短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给教师提供教学效果或质量方面的信息。整体评分法:把作文视作一完整的篇章,根据对其总体印象打分。原始分数:未经处理或未加权重的分数。考试:用来获取某些行为的方法,其目的是从这些行为中推断出个人具有的某些特征。 1.根据考试的方式,考试的分类:1直接考试(①侧重考试形式的真实性②便于从总体上考查产出性技能,如口语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等③从命题人员的角度出发,直接考试具有比较明确的测试目标)2间接考试(①不强调考试形式上的真实性,即考试形式无需与实际语用环境相一致②由于不受语用环境的限制,所选择测试的技能可以更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③间接考试可选用多项选择题型,可以提高考试信度。) 2.常用的口试形式及特点:①朗读:学生事先在规定时间里浏览朗读材料,然后朗读。材料的长度视考试难度或学生水平而定,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段落。但是,朗读作为口试形式只测试学生的语音语调等,无法检查整体口语能力。②看图说话:给学生一幅或多幅图片,让他们描绘或叙述图中所发生的事件。③简短说话:是一种弹性口试形式,即在难度上有伸缩性,可以是一个三言两语的形式,也可以是一个时间较长的形式。④对话:在一个假设情景中进行,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考官之间根据情景要求进行对话。对话者既要运用一些常用会话技能,同时还要运用解决沟通问题的技能。⑤小组讨论:学生们就一个话题展开交流,一般控制在三四个人左右。⑥面试型口试:基本上采取问答形式,但又不同于简单的一问一答形式。考官通过各种提问技巧,从多个层面来观察学生的口语能力。 3.如何评阅作文,特点?⑴整体评分法①节省评阅时间②阅卷人员注重作文的整体质量③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阅卷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上,以及所定档次标准瑜现实作文之间的吻合性。⑵分析评分法①阅卷人员明确具体评分方面②组成部分之间的评分不相互干扰或影响③其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把写作能力人为地分割成互不关联的部分④第二个问题起源于第一个问题,写作能力划成单独的部分后就涉及分值分配,即某个部分占总分的比例,这样的比例分配值得进一步商榷。两种评分标准的使用场合:要考虑三个因素:阅卷时间、阅卷方式、阅卷人员的经验。在阅卷时间较紧的情况下,最好采用整体评分法,比较省时。集中阅卷时用整体评分法较合适,因为便于两人或三人交换打分。分散阅卷最好使用分析评分法,分项评分可以减少评分盲目性和任意性。如果阅卷人员经过培训,并且有过去阅卷的良好记录,则可采用整体评分法。若阅卷人员大都没有阅卷经验,采用分析评分法较为妥当。四种语言测试方法:写作-翻译法,主要特征:A、对测试的技能或专长没有特殊的要求,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力;B、试卷通常包括翻译、写作和语法分析等项目;C、试卷内容带有较浓厚的文学或文化色彩;D、试题一般采用书面回答形似,试卷需人工评阅。由于写作-翻译法全以教师或命题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没有什么科学理论依据,故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测试统称为科学前语言测试。结构主义/心理测试法,主要特征:A、一道题可以单独测试一个语言成分或技能: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强调不同的语言成分可以分别测试,比如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可以脱离上下文进行单独的测试;B、采纳了心理测量学的一些方法,强调语言测量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代表题型:多项选择题,一题测一分,适合进行考后统计分析。综合测试法,主要特征:A、语言测试要在一定的上下文(context)中进行;B、不在测试中可以追求区分各单项语言成分、技能或能力、强调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综合评代表题型:完形填空交际测试法A、考试内设计“信息沟”,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已溃入的信息来获取未知信息;B、考试任务或项目之间存在关联性,即一个项目要在另一个项目的基础上完成;C、考试强调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设计考试内容;D、侧重更广泛地测试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功能、语言使用的合适性等E、考试采用定性评估方式,以取代纯粹的定量评估方式或作为补充。交际法与综合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即两者都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区别在于交际法更注重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 测量:根据明确的程序和规则量化研究对象特征的过程。评估:为决策而系统地收集信息的过程。考试功能:教学功能,科研功能根据考试目的分类:水平考试,学业考试,分级考试,诊断考试根据语言测量形式分类:分离式考试,综合式考试测试考试信度的方法:①重复测试法②平行卷测试法③对半分析法表面效度:表面可信度或公众可接受度。效度与信度的关系:一个考试要具有效度的话,首先必须具有信度。信度是保证考试效度的必备条件之一。考试要素:考试信度,考试效度,真实性,交互性,后效作用,可操作性正误判断题:通过正误判断来检查学生对某一细节的理解,或对某一概念的掌握等。 匹配题:可用来考核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对概念的理解、事实或观点之间的关联等。多项选择是目前考试中用途最广,最常见的考试形式。组成:题干,备选项补全句子:语法,交际能力完形填空题:一般按照两条原则删除单词或词组,固定删除(按照固定间隔删除-每隔6个单词删除一词)和选择删除(无提示型,提示型,首字母提示型,多项选择型,混合选择型) 转换题:1排序题(考查①学生对英语句子基本概念的掌握②对篇章的理解和篇章知识的运用) 2句型转换题(特点:①侧重在句子与段落层次上检查学生的语言水平②着重测试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某些方面) 阅读目的:生存目的,学习需要,休闲需要阅读方式:泛读,精读,跳读,寻读阅读技能包括: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以及各种篇章理解技能。选择答题类评估方法:1.正误判断题:可用来测试mechanical skills和language use 2.匹配题:可用于测试language use和organizational skills 论述题:由3部分组成:提示.题目.要求整体评分法:把作文视作一完整的篇章,根据对其总体印象打分。hearing指无意识地听到周围的声响或信息。listening指有意识地去听周围的声响或信息。听写:单句听写,段落听写口语活动的特点:①交互性②目的性③准语言性④非语言性⑤听力与口语的不可分割性口试评分标准:整体评分法+分析评分法成绩报告形式:百分制,等级制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之间的关系:①当频数分布呈正偏态时(即平均数以下的分数多于平均数以上的分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②当频数分布呈负偏态时(即平均数以上的分数多于平均数以下的分数),算术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题目:《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研究 姓 名: 任鹏颖 学 号: 13065084 培养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印制 得 分 评卷人

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这是我在博文楼311听的一节汉语综合课,张老师(化名)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授十五名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二十五课《她学得很好》。张老师是一名有数次教学经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十五名留学生中有八名来自韩国,两名来自非洲,三名来自意大利,两名来自俄罗斯。韩国留学生的发音相对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说要好一些,但也存在问题,非洲留学生的发音相对来说不太好,意大利和俄罗斯留学生的发音还算可以。十五名留学生的发音总体上都有问题。 张老师先进行了新课导入环节,张老师在PPT上展示图1,走下讲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五课,那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大家最近看了那个韩剧《太阳的后裔》了吧?那么老师梦见了宋仲基跟老师结婚了,所以老师今天非常开心。”张老师一直面带微笑,语气活泼,声音响亮。导入结束后走回讲台在PPT上放了图2与图3,开始新课讲解。张老师先请同学读课文:“下面呢,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文。”并叫了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来读课文。同学“老师:罗兰,电视台想抢留学生表演一个汉语节目,你愿意去吗?罗兰:老师我不想去。老师:为什么?罗兰:我汉语说得不好,也不会表演。老师:你学得不错,有很大进步,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罗兰:哪里,我发音发得不准,说得也不流利。让玛丽去吧。她汉语学得很好,说得很流利。玛丽会唱京剧。老师:是吗?她京剧唱得怎么样?罗兰:王老师说她唱得不错。老师:她怎么学得这么好?罗兰:她非常努力,也很认真。”张老师说:“非常好,谢谢!那么大家注意一下老式标红色和蓝色的部分。

(完整版)第七讲语言测试与评估

第七讲:语言测试与评估 一、语言测试的作用与目的 1、评估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2、评估人才,提供用人的重要依据。 3、是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 4、推广被测语言教学,扩大被测言影响。 二、语言测试的种类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四大类。 1、水平测试 目的: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 特点:有专门的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客观的评分标准。 原则:有效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 2、成绩测试(课程测试) 目的: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 特点:跟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紧密相关,可以测定受试者的学习成绩,但不一定能反映受试者的语言水平。例如:期中、期末考试,结业考试、毕业考试。 3、诊断测试 目的:检查受试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预期的要求。特点:A 、不受教学进度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 B 、测试内容可以相对集中,突出针对性。 4、潜能测试 目的: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 测试内容:模仿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三、命题 1、标准化试题和非标准化试题(从命题过程和试题的可靠性程度的角度划分) A.标准化测试:一般以现代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为依据,遵照科学的程序,对考试的全过程,从设计、命题到评分、分析等实施标准化运作,严格控制误差,能高效、准确的测出受试者的真实语言水平。 B.非标准化测试:由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而自行设计、命题、实施测试以及进行评分的测试。 2、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按评卷的客观化程度划分) A.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例如:作文、口试、翻译…… B.客观性试题:有统一的阅卷标准、答案固定,不因阅卷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如:多项选择、判断正误…… 3、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按试题所包含的测试内容的特点划分) A.分立式试题: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的能力。如:填空、改错、多选…… B .综合性试题: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的语言能力。如:听力理解、完形填空、写作…… 优点: ①针对性强

周随堂练习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班级:2011级对外汉语班 姓名:杨语佳 学号:20111032132 一、案例分析: 某位本土汉语教师在教案日志中记录了如下情况: “今天教了五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写自己的名字。有一个学生写他的姓是瘳。我问他你是不是姓廖?他说是。我说你写错了后面的两个点应该没有。他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还大声地跟我说:我以前也这样写,我妈妈也这样写,我的老师也这样写。然后我给他看一本词典,但是我恰巧带的是一本小的词典,里面没有廖这个词。这个学生跟我说,你自己也看词典嘛!我跟他说我想给你看你写错了。他还不服说,‘你不相信就问我妈妈,问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从中国来的。’中国来的老师有什么了不起?” 问题: 1.面对学生的质疑,你认为该本土汉语教师的处理 方式是否得当?如果是你,你怎么处理? 2.从这份教案日志,不难看出该本土教师在汉语教 案课堂中,遇到了除“质疑”以外的“问题”, 由此,给予了你什么启示?

3.在汉语教案课堂中,教师常会面临学生的“质 疑”,请结合自己的教案经历,列举自己曾经遇 到过的“质疑” 答:1.如果是我会先上完准备的内容后再依靠词典等工具书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告诉学生老师的观点不一定全正确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 2.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暴露出很多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必须过硬,否则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只会误人子弟。如案例中的事件,就是由中国的汉语老师教错了汉字才引发的。该案例中,中国老师之所以教错,很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认为“廖”字就应该有后面的两个点,由此可见该教师对汉字的掌握并不过硬,最起码对“廖”和“瘳”两个字的区别并不清楚。把错的东西当成正确的教给学生,自然会出现问题。 第二,在教授过程中,如遇到自己不确定的字词或知识点,一定要查阅、确认之后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或猜测来应付学生。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案例中,如果该生之前的老师能负责地查阅词典、确认之后再教给学生“廖”字的正确写法,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发生教错的事,其一可能是如第一条中所述,老师本身对知识的掌握有问题;其二,则是老师也不知道正确答案,而随意地拿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来应付学生,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

在线教学测试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36556852.html, 在线教学测试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作者:周榕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25期 摘要在线教学测试与评价系统是开展信息化教学和建设网络课程的关键要素。本文对在线教学测评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策略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国家精品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的测评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在线教学测试与评价系统设计目标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①各类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都非常强调对在线教学测试与评价体系的设计。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优质高效的在线教学测试与评价系统?笔者结合国家精品课程的成功做法,对其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索。 1 在线测试与评价系统的设计目标 练习和测试在于促进学习者完成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与认知迁移。②在缺少教师面授指导的在线学习环境中,更需要提供多维度、多形式及与学习者认知水平动态适应的练习与测试系统,并具有良好的测评标准和机制。因此,在线教学测试与评价系统的根本目标可总结为:(1)提供丰富的练习资源,支持教师依据教学需要和学生个体特征完成选题、组卷等操作;(2)提供练习过程的自动监控和智能化评判,为学生的学习反思以及教师的后续教学策略制定提供指导和帮助;(3)采用多元化的测评方式来完成教学诊断,关注包括测试成绩、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在内的多元学习智能。 2 在线练习系统的设计 目前,许多网络课程由于交互式测试的技术门槛过高,只为学习者提供练习内容及答案,并不支持在线测试及动态实时反馈。这显然是有悖于个别化学习本质的“伪”方法。因此,优质网络课程的练习与测试系统至少应当具备实时交互功能,并同时支持主、客观两类测试。客观测试(如多选,填空,对错判断,配对,排序等)由交互式页面完成的在线练习,更复杂的主观测试(如作文写作,案例分析,项目方案设计,工程制图等)由于受当前智能化学习技术瓶颈所限,无法对其作出精确、合理的评估和反馈,因此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交互工具来完成离线作业的发布和提交。 在良好的研发环境中,优质网络课程应该向集成化测试系统发展。集成化测试系统可以提供多种文字和图形输入方式,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教师事先输入的标准答案实现练习的智能判断,并将更为细致的学习评语与建议传递到学习者的个人邮箱中。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为了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培训一大批合格的汉语教师,满足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是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描述,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师标准体系,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认证提供依据。 《标准》由5个模块组成。分别为:(1)语言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和“外语知识与技能”两个标准,对教师应具备的汉语及外语知识与技能进行了描述。(2)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知识及其异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要求教师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成功学习汉语。(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课程、大纲、教材与教辅材料”和“现代教育技术与运用”四个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具备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5)综合素质。主要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进行描述。《标准》借鉴了TESOL等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和教师研究新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师实践经验,反映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特点。

《标准》已于2007年11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适应世界各国对汉语教师的迫切需求,在中国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实施办法》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是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计划”(以下简称“海外志愿者计划”)的实施。第三条国家汉办委托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负责驻在国“海外志愿者计划”实施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第四条凡符合申请条件的外国公民、华人华侨、留学人员等均可申请成为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以下简称“海外志愿者”)。申请条件 第五条海外申请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所在国合法的居留身份; (二)自愿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有奉献、合作精神; (三)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汉语普通话标准; (四)年龄限于22到60岁,身心健康,品德端正,无参与邪教等非

第六章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

第六章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精讲多练”是我们的一个高频词,也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但“精讲多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底讲多少算“精讲”,练多少算“多练”呢?一般我们说老师讲的部分不超过30%,而练的部分不少于70%,就可以说是做到了“精讲多练”。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就要注意“怎么讲”和“怎样练”的问题。讲,只能是提纲挈领地讲,抓关键要领的讲,要讲那些对学生最实惠、最有用的东西,同时又是富有启发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讲。“讲”,要迅速地,印象极为深刻地解决“懂”的问题;只要能理解,越少越好,要一语中的,但要做到精讲而不缺。老师把意义解释得再清楚,使用的限制条件讲得再好,学生也未必能马上会用。为此就需要我们设计大量的、实用性的练习来让学生事件所学的东西。对操练感到棘手的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练不会,一练就烦”。毫无目的机械性的操练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我们提倡有质量的交际性的操练,即利用各种手段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比较接近实际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某种交际的需求,并使之在模拟交际中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达到交际性的目的。“练”不要要学生盲目地想句子,老师最好给他一个语境,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老师及时结合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偏误作出分析,这样,通过反复、整合、重新编码等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并真正学会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所依据的教学法理论、教材的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水平等,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和运用得是否得当,是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得好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时间有限,而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自古多种多样,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我们这里说的教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二是语法规则的表述方式和方法。在此我们不加细分统称为“教学方法和技巧”。前面我们说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表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课堂案例分析5 参照视频内容,经小组讨论,就该课堂的教学背景方面从视频中的课堂内容及授课方式可以推出以下几点:

由于对本视频的教学目的及背景不是太确定,如此一来很难很好地界定教师教学目的实施的效果,因此我们小组针对本课的学生及教师背景及教学目的进行了多方大胆的猜测,并分别依照达到各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教学总体流程概述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贴上一幅图画,图画的最上边分别画着草莓、香蕉、苹果三种水果。在三个水果的下边是者三种水果打乱顺序随机的图案。教师先分别按顺序指向这三种水果,并演示三种水果的读音,然后开始游戏环节: 游戏一:教师先指着草莓,然后示意学生:“我说草莓,你们(指着学生拍了一下手)”,之后再次用手比划出“一”来帮助学生理解。虽然学生没有任何汉语知识,但是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较好的思考联系能力,借助教师手势的帮助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以上这一点从接下来教师指着香蕉说,“我说香蕉,你们~”教师还未示意,就已经有学生做出拍两下手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依照这草莓、香蕉、苹果的顺序各拍一、二、三次掌的规则开始游戏,教师采用的方法是慢慢加快指物频率,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达到教学目的。 游戏二:在游戏一完成之后,教师变换游戏方式,引导学生采用草莓:拍一下手;香蕉:跺一下脚;苹果:转一圈的规则来重复游戏一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全都站起来完成游戏,更大程度上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教师采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如“换”即左右手重复交叉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游戏方式之后,数了苹果的总数是十一个,用手势示意学生要转很多圈,然后用汉语问学生“你们可以转吗?”但是学生对汉语一无所知,对于教师的提问不能做出任何反应,使课堂陷入了尴尬的沉默,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之后的“准备好了吗?”的提问等也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其次,由于学生都是三四十岁左右的成年人,也许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游戏过分重复且简单幼稚,因此在此轮游戏中,当教师刚开始指向苹果的时候学生还有几个愿意转圈的,但是到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学生在转圈了。 游戏三: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变换游戏方式,再次用“换”的手势让学生自己思考还能用怎样的肢体动作来表示三种水果,同时让学生上台来带动台下的同学做动作。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讲台指水果并示范动作的学生已经可以用生硬的带泰国口音的汉语分别叫出草莓、香蕉和苹果的名称了,说明之前两轮的游戏效果已经初步达成,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三种水果图案和读音相对应的能力。 在做完游戏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换”,先是将这三个水果换成其他的水果,先是西瓜再是换成草莓,由教师的板书手势大概可以看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西瓜和榴莲的示意图,但是西瓜还写出了汉字,这个应该是不必要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小组先是判断教师的意图应该是再拓展别的水果的语音表达和对照能力,那教学目的就很明显了,但是接下来,教师立刻又让学生用鸟、猫、狗等动物来替换,这样教学目的就又模糊了。而且教师的画画技巧不是太过关,如菠萝就一直画不清楚,浪费了一些课堂时间,之后示意同学上来帮忙画画学生也没理解,在这一点上陷入了交流的断层,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二、课程整体评价 教师教态良好,针对汉语完全零基础的学生采用游戏教学法,再辅助于较多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初级阶段的自信心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汉语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使用拼音,几乎没涉及汉字的书写,主要是集中在口语的表达及听力的刺激训练上,而且采用的是教师单方面输入而学生仅仅是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反应及各类游戏,而学生几乎没有输出部分,即学生几乎没有自己开口说汉语,如果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每种水果对应的名称,那么教师的教学目的则是成功地达到了,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程度还有待商榷。 教师的教学语言完全采用汉语,而没有借助任何的中介语,无论是泰语还是英语,第

英语测试与评估模拟题及答案

《英语测试与评估》期终考试试卷(3)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期: (请将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1. 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即形式正确、合理可行、________和实际使用。 A. 应对灵活 B. 交流流畅 C. 行文规范 D. 内容得体 2. 分离式测试认为语言能力是可分的,这一观点受_______的影响。 A. 心理语言学 B. 社会语言学 C. 结构主义语言学 D. 应用语言学 3. ________的主要用途是对考生进行甄别、分类和选拔。 A. 标准参照考试 B. 主观性考试 C. 客观性考试 D. 常模参照考试 4. 高考作为一种水平考试,一般应以_______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 A. 教学大纲 B. 教材 C. 大学对外语的要求 D. 中学毕业标准

5. 如果在一次考试中,大量使用下列试题以测试学生的口语能力,它的最大问题是______得不到保证。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6.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______, 它也是英语能力考核层次分类的主要依据。 A. 感知 B. 表达 C. 交际 D. 评价 7. 为了提高口试评分的客观性,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 A. 直接评分 B. 间接评分 C. 整体评分 D. 分解评分 8. 写作时采用整体评分还是分解评分,除了取决于阅卷条件外, 主要取决于______. A. 考试目的 B. 阅卷时间 C. 考试题目 D.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14级汉语国际教育潘琛 F21414030 注:本案例来自于实训课堂学生试讲案例,授课人为其他学生,教学过程由本人听课记录下来。 案例正文 标题:在活动中学汉语 关键字: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文化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 一、教学背景 教学类型:对外汉语综合课 教学内容:第九课《一封信》 教学对象:母语为非汉语的留学生 教学目标: 1、掌握生词的听说读写和运用 2、掌握表示原因和假设的句式用法 3、掌握简单记叙文的和书信的书写格式 4、掌握简单的量词搭配 教学时间:全课有一个课时,共90分钟。 教学环境:中国教师在中国教汉语的语境,在中国学习,具备目的语环境,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学生特点: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分布比较广,主要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存在差异。 二、教学过程描述 环节一:组织教学 1、问好 教师语言:同学们下午好! 学生语言:老师好! 2、导入 教师语言:写信是中国人传统的联系方式。大家都是怎么联系家人和朋友的? 学生行为:学生们争相回答。 学生回答:打电话/发短信/E-mail/视频…… 教师语言:小天以前也是用那些方式联系好朋友的,不过今天他给好朋友东东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看信里都写了什么吧。 教师行为:教师打开PPt,展示今天的课题——一封信。同时黑板上进行板书。 环节二:学习新课 1、生词讲练

生词一:香港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这是哪儿。 学生回答:上海/北京/不知道…… 教师行为:教师告诉学生这是香港,引出生词香港,并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行为:学生看老师是怎么书写汉字的。 教师行为:教师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 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二:冬天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 教师语言:图片中的人穿得衣服多不多? 学生回答:多。 教师语言:他们穿这么多衣服,说明很冷对不对? 学生回答:对。 教师语言:同学们知道什么时候很冷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春天/秋天/冬天…… 教师语言:对,我听到有人说了冬天。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教师行为:教师进行板书,同时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三: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