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性混凝土收缩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耐久性混凝土收缩试验

摘要: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期,通过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收缩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细骨料细度模数、砂率、矿物掺和料掺量等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施工效果提出了有效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

关键词:耐久性;混凝土;收缩因素

abstract: in early concrete proportion design, through different shrinkage of concrete mixing the contrast t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fine aggregate fineness modulus, sand ratio, and mineral admixture is on material mixed shrinkage of concrete influence, and combining with actual construction effect put forward effective reduce shrinkage of concrete, enhanc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method.

keywords: durability; concrete; shrinkag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影响混凝土收缩因素的试验设计

耐久性混凝土配置时应鼓励采用较少的水泥用量,掺用较多的掺和料,采用较低的水胶比.c30及以下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m³、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m³、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m³;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入优质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等矿物掺和料,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应通过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确定.

1.1 混凝土试验配合比设计

为了研究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细骨料细度模数、砂率、矿物掺和料掺量等进行对比试验.在配合比设计中,不同细骨料细度模数的混凝土试件sj-1,sj-2,sj-3的配合比及其他原材料完全相同,其细骨料细度模数则分别采用2.8,3.3及2.3。

表1不同砂率混凝土配合比

表2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配合比

1.2 混凝土试验原材料的选用

为了真实反映施工中混凝土的实际收缩状态,所有的试验原材料均与实际施工所使用的完全相同;即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级配碎石、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外加剂、减水剂(粉状)、水;

2试验结果及分析

收缩测试方法,即采用100㎜×100㎜×515㎜的棱柱体试件,端部预埋不锈钢测头,制作成型1d后拆模,标准养护3d后置于20℃、相对湿度rh60%的干燥环境中,用0.01mm的百分表测量其变形.

2.1 不同细骨料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表3不同细度模数的混凝土收缩值

从试验数据来看,随着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增加,混凝土收缩量在减小:细骨料细度模数2.8的混凝土(sj-1)比细度模数3.3的混凝土(sj-2)120d收缩量增加了4%;细度模数2.3的混凝土(sj-3)120d收缩量比细度模数2.8的混凝土(sj-1)增加了11.9%,比细度模数3.3的混凝土(sj-2)增加了16.5%.从理论上讲,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水泥石的收缩,骨料对水泥石的收缩起内约束作用.在混凝土各种原材料之间相互形成最密实的形态下,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强度及收缩性能是最佳的.通常,混凝土配合比具有骨料的总空隙填充系数大于100%、砂浆体积大于石子空隙含量的基本特点,当采用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不变,连续改变砂的细度模数时,实际上已造成混凝土骨料堆砌体空隙率和比表面积的连续变化,使得胶凝材料浆体体积不足以填充骨料空隙,混凝土不能完全密实,在宏观表现上即出现了细度模数越小,混凝土收缩越大的现象.

2.2 不同砂率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表4不同砂率的混凝土收缩值

数据显示混凝土的收缩随砂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该组试验中,配合比在总容重不改变即骨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了砂率.试验结果表明sj-5120d的收缩值最大,分别比sj-1,sj-4增加了5%,11.6%.从细观角度来看,水泥石和集料的界面并非一个“面”,而是一个有一定厚度的“过渡层”,其厚度为0~10um.“过渡层”是由于水泥浆体中的水在向集料表面迁移时所

形成的水灰比梯度而产生的.从集料表面向水泥石体系,水灰比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水泥石本体的水灰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单个集料和浆体界面过渡层的厚度随集料表面积的大小而变化,粒径小的集料过渡层厚度较小.据中心质假说,各级中心质和介质之间都存在过渡层,中心质以外所存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变异范围均属过渡层.混凝土的集料属于大中心质,大中心质对周围介质所产生的一切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的效应均称为大中心质效应,其效应所能达到的范围称之为“效应圈”.过渡层是效应圈的一部分,有利的大中心质效应不仅可改善过渡层的大小和结构,而且能使效应圈的大介质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大中心质的某些性能,为之增加有利的效应,减少不利的效应,从而在改善混凝土宏观行为上发挥重要作用.

2.3 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看出,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

均比基准混凝土收缩值小.粉煤灰掺量达到10%时,混凝土收缩值比基准混凝土收缩量减小了5%;粉煤灰掺量达到20%时,收缩量减小了14.9%,抑制效果较明显.同时也可看到粉煤灰掺量达到30%的混凝土收缩量相对于20%掺量,减小不是很明显.表5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收缩值

从水化放热角度来看,水泥水化放热是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属于热惰性体,随着混凝土与外界的热交换,在混凝土内会形成温度梯度,外部混凝土则由于温度低而收缩.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