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渣弄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合集下载

川西连龙夕卡岩型锡_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川西连龙夕卡岩型锡_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注:本文由科技部和原地质矿产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2914203205和952022001204)资助改回日期:200021123;责任编辑:史洪岳第一作者:曲晓明,男,1960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浆岩和金属矿床的研究工作,邮编:100037Ο曲晓明等.川西连龙含锡花岗岩的时代与形成构造环境.待刊川西连龙夕卡岩型锡、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曲晓明 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周书贵(四川地质勘查局区调队,成都)摘 要 连龙夕卡岩型锡银多金属矿床作为义敦岛弧锡银矿化的典型代表,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夕卡岩化阶段,矿床类型属钙夕卡岩型Sn 2Ag 2Bi 多金属矿床。

S 、Pb 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体。

关键词 花岗岩体 夕卡岩化 锡银多金属矿床1 成矿构造背景义敦岛弧带作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的重要构造单元,无论是构造岩浆演化还是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吕伯西等,1993;侯增谦等,1993;沈致国,1991;李永森,1986)。

俯冲造山作2弧2盆体系,每一种环境中都产出了特定类型的矿床和矿化组合。

岛弧形成之后接着发生弧2陆碰撞,构造环境转入陆内造山。

成矿作用的方式、类型及其矿化组合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岛弧带后方(西侧),伴随着陆内造山后岩浆作用形成了一条规模很大的与花岗岩有关的Sn 、Ag 多金属成矿带。

这些含矿花岗岩视侵入的围岩环境不同,表现为2种矿化形式。

其一是岩体侵入到砂板岩地层中,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在断裂破碎带中形成蚀变岩型Ag 、Sn 多金属矿床。

这一矿化类型以夏塞特大型Ag 多金属矿床为代表。

另一种是岩体与灰岩侵入接触,在内外接触带通过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夕卡岩型Sn 、Ag 多金属矿床,这一矿化类型的代表,就是连龙中型Sn 、Ag 、Bi 多金属矿床。

2 花岗岩岩石学及其含矿性矿区中花岗岩呈岩株状断续出露(图1),面积约0.23km2。

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李国伟;李奕【摘要】介绍了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研究认为陡岩区域浅部矿体主要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同时提出该矿体深部区域有很好的找矿空间及远景。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in -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in Douyan district,Gejiu city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hallow ore bodies in Douyan region are mainly affected by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structure.In addition,it’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huge ore-prospecting space and good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deep part of the ore bodies.【期刊名称】《矿业工程》【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多金属;矿床地质;成矿规律;找矿前景【作者】李国伟;李奕【作者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0;云南锡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1.1 区域地质背景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与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区域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区内北东向的五子山复式背斜、贾沙复式向斜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燕山期花岗岩是成矿母岩,酸性岩浆沿五子山复式背斜和贾沙复式向斜轴部的侵入活动为矿床的形成带来了大量的物质,中生代巨厚的碳酸盐地层是最主要的容矿层。

四川省冕宁县泸沽矿区锡异常及找矿远景

四川省冕宁县泸沽矿区锡异常及找矿远景

般花 岗岩克拉克值 ( ) 3 3x 0 的 O倍。与 国内 1
外 重要 产锡 区的 同类成 矿 ( 锡 ) 体 进 行 对 比 , 含 岩 其 含 锡量 高 于云南 个 旧、 西 大厂 , 广 国外 仅低 于 马来 西
亚 , 表 l 见 。
泸沽花岗岩体的分异指数 ( I平均值为 9 . , D) 13


详 细介 绍 了泸沽锡 矿 区域地 质概 况 和矿床 主要 地 质特 征 , 在此基 础 上 , 点对 与成矿 重
关 系密切 的 泸沽花 岗岩 岩体化 学特征 、 因类 型进 行 了分析 , 成 并对矿 区的锡 资 源量分 布及 找矿 远景
进 行 了预测 , 矿 区 以后 的勘 查及 外 围找矿 具 有一 定 的指 导意 义 。 对 关 键词 花 岗岩 锡异常 地质 特征 找 矿远 景 组 为下 山堡及 黑 林子 矿段 的赋 矿层 位 。 22 构 . 造
比广西大厂 ( I 8 .) 云南 个 旧 ( I 8 . )邻 区 D = 96 、 D = 62 、 的岔河 ( I 0 5 ) 世 界 4 D =8.1 及 2个 主要 含锡 花 岗 岩 的 平均值 ( I 8 .) D = 83 均高 , 亦具备含锡岩体的特征。
Se ilNo. 3 ra 51




J n ay 2 1 a u r. 0 2
M 0RDEN I NG M NI
总 第 5 3期 1 2 1 年 1月 第 1期 02
四川省 冕 宁县 泸 沽矿 区锡 异 常及 找 矿远 景
范元 建 李作 华 李 兴 陈 黎
( 四川 省 冶金 地质 勘 查 院 )
矿 区地 层 主要为 一套 前震 旦 系登相 营 群浅 变质 岩组

四川岔河锡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四川岔河锡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四川岔河锡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谭榜平;张成江
【期刊名称】《矿物岩石》
【年(卷),期】2001(21)1
【摘要】岔河锡矿产于晋宁期摩挲营花岗岩与前震旦系会理群天宝山组大理岩及其顶板变辉绿岩接触带中 ,属岩浆气成 -高中温热液成因的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是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花岗岩的最古老锡矿床之一。

文章介绍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讨论了矿床的成因模式。

【总页数】4页(P67-70)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矽卡岩型;锡矿床;成因模式;矿床地质;成矿物质
【作者】谭榜平;张成江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学院核原料及核技术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4
【相关文献】
1.界牌岭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J], 刘悟辉;李海龙;李毅;戴培根
2.界牌岭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J], 刘悟辉;李海龙;李毅;戴培根
3.湖南桂阳县白沙子岭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曾志方;曾佐勋;曾永红;邹建林;胡才志
4.四川省康定县赫德钨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杨涛;辛存林;安国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多金属矿普查勘查报告

四川多金属矿普查勘查报告

四川省白玉县连龙西支沟锡多金属矿普查2009年度勘查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四川省白玉县连龙西支沟锡多金属矿2009年度勘查报告编写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项目负责:吕红阳编写人:审核:审定:总工程师:范晓队长:江元生提交单位:四川龙宝矿业有限公司提交时间: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一节目的任务 (2)第二节位置、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3)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3)第五节矿权登记情况 (5)第二章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 (7)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7)第二节矿区地质特征 (9)第三节矿床地质特征 (12)第三章2009年勘查概况 (31)第一节勘查工作概况 (31)第二节勘查投入概况 (33)第三节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34)第四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37)第四章取得的主要地质矿产成果 (38)第五章下一步工作建议 (39)附件1 拐点坐标改算表附图1 四川省白玉县连龙西支沟锡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范围图(1:10000)1张附图2 四川省白玉县连龙西支沟锡多金属矿普查地形地质图(1:2000)1张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目的任务为了尽快查明连龙锡银多金属矿的资源量,四川龙宝矿业有限公司决定对连龙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目的是确定该矿是否具有详查的价值。

2007—2009年的主要任务:1.基本查明普查区内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等基本特征。

2.对已发现的矿体进行大致控制,大致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品位等。

3.通过数量有限的样品分析,大致查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品位、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以及矿石中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种类,为能否被工业利用提供依据。

4.对矿床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初步了解与主矿种共、伴生矿产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对其工业价值和利用的可能性做出初步评价。

个旧锡多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个旧锡多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个旧锡多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作者:王鹏鹏来源:《价值工程》2020年第07期摘要:个旧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是重要的成矿区带和锡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

通过对研究区开展的一系列野外地质调查研究,认为该区地质构造对锡矿成矿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个旧锡矿地质构造较为发育,褶皱和断裂对矿体的产出控制作用明显。

各类构造控矿模式能够较好地揭示矿体产出的特征和规律,对找矿勘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Abstract: Gejiu Mining Area has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frequent magmatic activities, strong metamorphism and significant mineraliz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ore-forming area and tin polymetallic ore prospecting prospect. Based on a series of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area has an obvious restraining effect on tin mineral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Gejiu tin mine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and the occurrence of ore bodies is controlled by folds and faults. All kinds of structural ore control models can better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ore body occurrence,and have certain indicating significance for ore exploration.关键词:构造特征;控矿模式;个旧锡矿0; 引言個旧锡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西缘,与扬子地块和哀牢山结合带的结合部位,是我国重要的锡矿床之一。

论冕宁县铁厂乡铁、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论冕宁县铁厂乡铁、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5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论冕宁县铁厂乡铁、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宋玉聪1,颜君2,严敏1,张祥磊1,田正熙1(1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零四地质队,四川 西昌 615000; 凉山州国土资源局,四川 西昌 615000)摘 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

所以加强各类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迫在眉睫,它是促进国家经济进步的有力保障;四川冕宁县铁厂乡区内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铁矿、锡矿分布密集,矿体特征明显。

本文首先通过对该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掌握了科学的成矿条件, 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及开采经济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锡矿;成矿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4-0056-2收稿日期:2019-04作者简介:宋玉聪,男,生于1987年,云南巧家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冕宁县铁厂乡铁锡矿矿区位于横断山脉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南部,主要山脉近南北向展布,矿区范围为单面山的斜坡地貌,局部为山间河谷(平坝)地貌。

地形受岩性、构造、水系的控制,地势总体矿区南部及西部高,东部及北部低。

周边山脊走向大体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即呈南北向。

矿区海拔2377m ~2130m,高差200余m,一般斜坡坡度22~45°。

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铁厂沟,标高2120m。

成矿地质特征清晰。

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及开采经济价值[1-3]。

1 地质特征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Ⅰ)西缘、康滇地轴隆起带北部北段(Ⅱ),分属于泸定~米易台拱、江舟~米市断陷两个(Ⅲ)级构造单元,地跨石棉台穹、米市断凹两个(Ⅳ)级构造单元。

矿区地处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南段近东侧,泸沽复背斜南东,铁厂沟复式向斜中,早震旦世澄江期泸沽花岗岩体外接触带。

主构造线方向呈近南北方向。

区内锡矿、铁矿主要为包括大顶山、铁矿山、拉克3个中型铁矿床,另有多个小型铁矿床及8个铁锡矿点,如:松林坪磁铁矿床(小型)、朝王坪磁(赤)铁矿床(小型)、黑林子磁铁矿床(小型)、登相营磁铁矿~赤铁矿床(小型)、猴子崖锡(铁)矿床(小型)、龙王潭磁铁矿床(小型)、白崖子锡(铁)矿点、盐井沟矽卡岩型锡矿等。

四川某多金属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四川某多金属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四川某多金属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摘要:四川会理黑箐铜矿位于扬子地块西缘的康滇地轴中段,为典型的黎溪式铜矿。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会理群通安组二段二层石英白云石大理岩中,属沉积变质型铜矿床。

矿体受层位及岩相控制明显,成矿作用与围岩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铜矿主要富集在Al2O3低、CaO高、MgO高的层位中;围岩的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有利于元素的局部迁移富集。

关键词:沉积变质;黑箐铜矿;四川会理;扬子地块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黑箐铜矿位于会理县黎溪镇,矿区及周边广泛发育古元古代钠质火山、火山-沉积及滨浅海沉积碎屑—碳酸岩系,其含矿性良好,是”拉拉式”、”黎溪式”铜(铁)矿的赋矿岩系。

该套岩系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发生了低绿片—绿片岩相变质,具固相流变特征。

动力变质作用广泛沿断裂等构造带发生,在表构相脆性变形下形成各类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1-2]。

2矿区地质2.1矿区地层矿区主要出露前震旦系会理群通安组、三叠系白果湾组地层。

会理群通安组为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变碳酸盐岩夹少量变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白云大理岩、绢云千枚岩、炭质板岩、石榴石片岩等。

三叠系白果湾组为一套灰-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不等厚互层,夹块状砾岩等。

2.2构造黑箐铜矿位于河口复背斜北东翼的次级黑箐倒转向斜之南西正常翼上,从元古代至今历经了多阶段多期次构造作用,构造形迹发育。

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裂,后期断裂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2.3岩浆岩主要为晋宁期侵入岩——闪长岩,辉绿岩等,一般呈岩株状产出,受区域变质及动力变质作用影响较大,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北西部,破坏矿体。

2.4变质作用矿区内变质作用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等,以前2种为主。

区域变质作用在矿区内表现在每个地层单元中,形成变碎屑岩、变火山岩系列,属区域低温动力低绿片岩相变质类型。

岩石原始组构基本得到保留,发育的变质构造主要为片理,片理基本平行层理。

第四、四川省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特征

第四、四川省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特征

四川省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特征四川省铁、铜、铅锌、锡、银、铂镍、金、锰、稀有、稀土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述如下。

(一)铁四川省铁矿按成因划分为六大类、11个亚类,详见表1。

(二)铜四川省铜矿按成因划分为四类、11型,详见表2。

(三)铅锌四川省铅锌矿根据主成矿作用划分出五类,按成因分为10型,详见表3。

(四)锡四川省锡矿按主成矿作用划分出一类、2型,详见表4(五)银四川省银矿按成因划分出二类、5型,详见表5。

(六)铂、镍四川省铂族、镍矿均为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根据成矿作用方式分为4型,详见表6。

(七)金四川省岩金,根据矿石建造、赋矿围岩及矿化形式划分为11个类型,详见表7。

(八)锰四川省锰矿主要有三个含层位:1、下三叠统菠次沟组的菱锰矿,称“虎牙式”。

三个类型矿石经氧化后皆可利用。

2、上奥陶统五峰组下部的菱锰矿,称“轿顶山式”;3、下寒武统邱家河组,为含锰砂板岩、含锰硅质岩,称为“平溪式”;(九)稀有金属(锂、铍、铌、钽)四川省稀有金属矿主要为花岗伟晶岩型“甲基卡式”锂、铍、铌、钽矿床。

主要分布在甘孜州和阿坝州。

(十)(轻)稀土四川省(轻)稀土矿为主要受北北东—南北深断裂系统和喜马拉雅期幔源含矿碱性杂岩(霓石英碱正长岩、碱性花岗岩、碱性伟晶岩、碳酸岩脉等)的双重控制,称“牦牛坪式”。

主要分布在攀西地区。

表1 四川省主要铁矿床类型及特征简表34表2 四川省铜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56表3 四川省铅、锌矿床类型及特征简表78910表4 四川省锡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表5 四川省银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表6 四川省铂、镍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表7 四川省岩金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注:表7,根据川地川西北队《四川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1991.5),有修改。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摘要:我国资源幅员辽阔,各种金属分布十分广泛。

其中,我国的金属矿床分布也十分地广泛,类型也十分多样,在这之中,锡矿的数量最多。

锡矿的形成不仅受到花岗岩进入岩体造成影响,同时地质构造、区域地层等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将对锡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分布特征与矿床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划分矿床类型、创建成矿模型等,提出其矿床成因与矿化规律,规划出一套科学的找矿模式,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锡矿;地质找矿;成因规律分析前言: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富含多种金属矿床。

而通过研究部分地区锡矿成矿的地质背景以及其相关的成因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此外还促进了工作人员进一步探讨锡矿床以及花岗岩等的形成环境的有效性提高。

1.锡矿概况及其相关特征1.1锡矿概况我国西南地区板块的交界地带有利的赋矿层位主要是泥盆纪与石炭纪底层中的白云岩、灰岩以及含泥质灰岩等碳酸盐岩。

此地区经历的重大地质构造事件有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变形搁架。

其中构造盆地、褶皱、断裂是其组成的主要部分。

此外,在不同时期内,花岗岩的类型也在发生变化,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

通过对其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了解锡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地质找矿中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可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重要的指导方向。

1.2锡矿床分布特征西南地区锡矿资源十分丰富,其矿床分布也十分广泛。

受地质构造影响,矿床的类型也十分复杂。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发现的各类型锡矿床中,中小型矿床数量最多。

岩浆岩是影响矿床分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燕山期的岩浆岩对其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

受岩浆活动的影响,矿床也呈现出多时期多阶段的鲜明特征。

矿床多具有十分复杂的物质组分,单一组分较为少见,常常以共生或伴生状态出现。

由于岩体中心是朝外的,其物质组分与矿化强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带性。

岔河锡矿外围唐家湾锡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岔河锡矿外围唐家湾锡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岔河锡矿外围唐家湾锡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刘玉红;周勇【摘要】唐家湾锡多金属矿位于四川岔河锡矿区北段,通过对岔河锡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在其外围矽卡岩带内发现多处锡、铁、铜、锌多金属矿(化)体。

在分析岔河锡矿矽卡岩带矿化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找矿标志及找矿潜力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较好,具备寻找中—大型“岔河式”锡多金属矿床的远景。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95-97)【关键词】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矽卡岩带;找矿潜力;找矿远景;锡多金属矿【作者】刘玉红;周勇【作者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零五大队;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零五大队【正文语种】中文岔河锡矿为目前四川省内与摩挲营花岗岩体有关的大型矽卡岩型锡矿,历经多年开采,矿山已闭坑[1-2]。

近2 a来通过研究该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在其外围矽卡岩带内先后发现了多处锡、铁、铜、锌多金属矿(化)体,尤其是岔河锡矿北段的唐家湾锡多金属矿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测为一中—大型锡多金属矿床。

为进一步指导区内找矿工作,对唐家湾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进行研究。

1.1 地质背景岔河锡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康滇地轴中段,攀西裂谷带安宁河深大断裂东侧,安宁河岩浆杂岩带摩挲营花岗岩体东南部,康滇地轴Fe、Cu、V、Ti、Sn、Ni、REE、Au、石棉、盐成矿带(Ⅲ-76)之冕宁—西昌Fe-Sn-Cu成矿带内(Ⅳ-38)。

区内地层为前震旦系会理群天宝山组和震旦系上统列古六组。

前者由变质砂岩、板岩、变质千枚岩和大理岩组成,原属一套复理石建造,构成区内基底层;后者由砾岩、砂板岩组成;震旦系上统不整合于前震旦系之上,形成盖层。

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晋宁期摩挲营花岗岩体,次为变质辉绿岩,可能对矿体的富集起到一定作用。

前者为一个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的杂岩体,侵入于天宝山组,岩体具有中心、过渡和边缘等3个分异相带,中心相为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过渡相为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边缘相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含有金矿物和能够提取金的物质的地质体。

金矿矿床的形成需要经历多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包括岩浆作用、沉积、变质、热液作用、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多种地质作用。

在地球历史漫长的时间中,这些过程共同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金矿矿床资源。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密切相关,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一、地质特征1.分布范围广:金矿矿床广布于全球各大洲的不同地质环境中,但各洲分布情况有所差异,尤以美洲和非洲为主要分布区域。

2.金矿品位高:金矿矿床通常具有高品位、高含量的矿物,其中一些矿床的金品位甚至可达几十克/吨,属于高品位金矿。

3.矿物种类多:金矿矿床中常见的矿物种类包括黄金、银、铜、铁、锡、铅、锌等,其中黄金是主要的金属矿石。

4.矿床类型多:金矿主要分为堆积型、变质型、火山岩型、浸染型、缝隙型、砂土型、沉积型等多种类型。

5.成矿期次多:金矿形成的时间跨度很大,有远古时期、前寒武纪和古生代时期、中生代、第三纪等多个成矿期次。

二、成因分析1.岩浆作用成因:岩浆活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岩浆体内物质的不同溶解度和挥发性,导致了不同的热液循环系统和矿化作用,进而演化成各种形式的金矿。

2.沉积成因:沉积过程中,金矿物质可以以颗粒、砂砾和其他矿物质的形式沉积到地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矿物质可能在热液循环、压实作用等过程中逐渐聚集和矿化。

3.变质成因: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地壳岩石的变化和热液对原有矿物结构的改变,使金矿物质从岩石中分离出来,进而发生富集和矿化作用。

4.热液成因:热液作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成因之一。

热液活动可以引起热液溶液的运移、浸染和注入,从而通过矿物相的变化形成矿体。

5.流体包裹体分析成因: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可以分析金矿物形成的环境和来源,揭示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其变化,为后续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金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其地质特征与成因密不可分。

四川德格硐中达锡矿成矿特征及找矿

四川德格硐中达锡矿成矿特征及找矿

四川德格硐中达锡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宋绍华【摘要】硐中达锡矿位于德格-义敦-香格里拉(岛孤)Pb、Zn、Ag、Au、Cu、Sn、W、Mo、Be成矿亚带,矿体赋存在燕山晚期班状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矽卡岩中,为似层状、脉状、分枝脉状、透镜状.锡矿体长45-400m,平均厚1.63-10.33m;矿石品位:TSn平均0.52%.矿区及其外围的苋宗陇、丹达、可日措、身小基岭属同一个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相同,通过进一步工作可望找到较大的锡多金属矿.【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5(035)004【总页数】4页(P530-533)【关键词】锡矿;矽卡岩;岛孤;硐中达【作者】宋绍华【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四○四地质队,四川西昌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41.1 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背境矿区位于三江弧盆系,义敦-沙鲁里岛弧,德格—乡城弧火山盆地带。

该区地处李四光教授所称之康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向中部转折的北东缘,印支期形成的,燕山期强化了歹字型构造体系成北北西和北西向构造。

对区内岩浆活动的形成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燕山晚期沿北西向断裂产生了大规模酸性岩浆的侵入,形成了高贡、硐中达花岗岩体,与之有关的锡、铅、锌、铜、铁多金属矿化赋存在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

矿(化)体主要受产状197°~225°∠58°~80°层间裂隙控制,产状25°~35°∠55°~80°及近东西向之裂隙对矿体起着次要控制作用。

1.2 成矿区带及控矿侵入岩属特提斯成矿域,义敦-香格里拉造山带弧盆系Au、Ag、Pb、Zn、Cu、Sn、Hg、Sb、W、Be成矿带,德格-义敦-香格里拉岛弧Pb、Zn、Ag、Au、Cu、Sn、W、Mo、Be成矿亚带,雀儿山-沙鲁里-冬措岩浆岩带,硐中达式矽卡岩型锡矿石渠—德格预测工作区为V级成矿区带。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锡矿床受大地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其往往沿特定大地构造部位呈带状分布。

这些大地构造部位是:塔里木-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天山-大兴安岭褶皱区;扬子地块东南侧的古生代华南褶皱系;中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俯冲形成的滨太平洋褶皱系;印度板块与古亚洲板块之间聚敛、碰撞形成的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在这些构造带的控制下形成8个锡矿床成矿带:①康滇地轴锡矿床成矿带;②江南台隆锡矿床成矿带;③右江锡矿床成矿带;④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⑤邓柯-义敦锡、多金属成矿带;⑥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⑦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

岩浆活动是控制中国锡矿床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

中国各锡矿成矿带主要锡矿床皆分布于改造型花岗岩带,许多大、中型锡矿床大都产在燕山晚期阶段的重熔-再生岩浆作用形成的小岩株、岩枝(群)内外接触带。

例如我国两个最大的锡矿床——云南个旧锡矿和广西大厂锡矿所在的右江锡矿成矿带,矿床皆产于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和围岩的容矿构造中。

拥有众多的锡矿床及有锡伴生的钨、铜、铅锌、钨钼铋、铌钽或稀土矿床的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锡矿床成矿作用自加里东期即有初始富集,以后各旋回逐步加强,至燕山旋回锡、钨成矿作用达到高峰。

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其东亚带,与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多属印支构造旋回;西亚带与锡矿有关的主要为晚白垩世至始新世的花岗岩,矿体多产于岩体突起的冠部或外接触带容矿构造中。

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为燕山期钾长岩花岗岩,矿床产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与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为海西-燕山旋回各期侵入体,主要有花岗闪长岩、碎裂花岗岩等,一般为中小型岩基和岩株,锡钨钼铋矿床主要产于接触带夕卡岩内带,铁铜、铁锌或铜锌矿床产于夕卡岩外带,再外有铅锌矿床。

西藏错那洞穹隆祥林铍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西藏错那洞穹隆祥林铍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6月下10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西藏错那洞穹隆祥林铍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贾军峰(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四川 成都 610051)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种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种矿产开采工程越来越多,对矿产资源开采需求不断增加。

错那洞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的东部,位于大型麻岩穹隆构造当中,金矿矿藏含有钨、锡、铍等矿产资源,属于矽卡岩型,内部矿物主要包括白钨矿、锡石和硅铍石,还有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铋矿、辉钼矿等,具有较强的铀矿成矿潜力,要了解该地区金属矿地质特征,才能为后续矿产开采作业顺利进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西藏错那洞;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2-0102-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Xianglin beryllium tin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Cuonadong dome of TibetJIA Jun-feng(Sichuan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Chengdu 610051,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mand for various mineral resources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mining projects, resulting in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mineral resource extraction.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ethys Himalaya and in the middle of a large gneiss dome structure, the Cuona Cave contains tungsten, tin, beryllium and other mineral resources, belonging to the skarn type. The internal minerals mainly include Scheelite, cassiterite and silybyllite, as well as a small amount of Chalcopyrite, Galena, Sphalerite, Bismuthinite, Molybdenite and so on. It has strong uranium metallogenic potential. Only by carefully study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al ores in this area, Only then can we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subsequent mineral mining operations.Keywords: Tibet Cuona Cave; Polymetallic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收稿日期:2023-04作者简介:贾军峰,男,生于1987年,汉族,河南周口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四川白玉连龙锡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四川白玉连龙锡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4四川白玉连龙锡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王显锋(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 610081)摘要:连龙锡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是造山后岩浆作用形成的含锡花岗岩带内一个重要中型矿床,共(伴)生有Cu、Pb、Zn 等元素,并含有大量Bi 矿物。

该矿床赋存于“A”型花岗岩与富泥质的曲嘎寺组灰岩接触带,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型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锡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成因;四川白玉连龙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08)03-0204-041 矿区地质特征连龙锡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义敦岛弧带中段的义敦弧后冲断带,紧临义敦岛弧带主弧带。

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和喇嘛垭组(图1)。

曲嘎寺组是矿区赋矿地层,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矽卡岩为赋矿岩石,岩性分为砾岩段、灰岩段和碎屑岩段。

1.2 构造矿区构造简单,主要为北北西向西支沟倒转背斜东翼和西支沟断层。

西支沟倒转背斜轴线北北西向,轴面西倾,东翼倒转。

曲嘎寺组、勉戈组和喇嘛垭组出露于背斜东翼。

西支沟断层形成于勉戈组西界,局部可见韧性剪切特征及S—C 组构,岩石具糜棱岩化。

主要岩石类型有流汶糜棱岩、糜棱岩化砂岩及大理岩。

岩石普遍具硅化和褐铁矿化。

断层波状起伏,具走滑性质。

1.3 岩浆岩矿区主要为燕山晚期侵入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A”型含锡花岗岩特征,主要成矿物有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锡石、电气石、磁铁矿。

同位素年龄测定为87±1Ma,属燕山晚期。

岩体直接围岩主要为含泥质条带灰岩,接触带发育矽卡岩,伴有Sn、Ag 多金属矿化。

1.4 变质岩矿区变质岩主要为各类矽卡岩,多锡、银、铜、铅、锌矿化。

矽卡岩主要类型有透辉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透辉石-符山石矽卡岩和黄长石矽卡岩。

透辉石矽卡岩是矿区主要矽卡岩类型,含有锡石、自然铋及各种硫化物;石榴石矽卡岩由内接触带花岗岩交代而成,金属矿化较少,仅见少量锡石和毒砂;透辉石-符山石矽卡岩的矿化由锡石组成;黄长石矽卡岩的矿化主要由独立锡石-黝锡矿构成。

四川石渠—德格银锡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报告

四川石渠—德格银锡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报告

四川石渠—德格银锡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年(卷),期】2004(24)2
【总页数】1页(P75-75)
【关键词】锡矿;矿产资源;地质调查;矿床评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62.4;P624.6
【相关文献】
1.川西义敦银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以义敦夏塞银多金属矿为例 [J], 李昌智
2.内蒙古维拉斯托银铅锌多金属矿外围发现大型锡多金属矿床 [J], 樊志勇;马立军;杨帆;汪岩
3.内蒙古兴隆屯银锡钼多金属矿地球化学找矿信息评价 [J], 周彦军;李世杰;冯玲玲
4.四川省银、金多金属优势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J],
5.四川省冕宁县尤黑木地区铜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预查地质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的米易县,是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

本文将介绍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地质特征:农戈山铅锌矿床是一种层状矿床,主要发育在晚三叠世的黑色泥岩和灰岩交错层中。

矿体主要由铅、锌、铜、银、钼等多种金属组成,其中以铅锌矿资源最为丰富。

该矿床的矿体呈点、带状或块状分布,形似群体状,矿石质地以晶体粒度为主,含有天然气和水,色泽呈铜红色或黑色。

成因分析:从地质角度来看,农戈山铅锌矿床是属于岩浆热液和沉积热液两种成矿体系的相互作用产物。

其中岩浆热液作用是以晚三叠世中、酸性岩浆的火成活动为主要来源,沉积热液则是以深部热液循环通过地下水、渗透过程方式,通过富有机质的黑色泥岩与灰岩发生化学反应,在矿化围岩中进行成矿作用。

农戈山铅锌矿床中铅、锌等成矿元素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来自层序发育,富有机质的黑色泥岩中含有富集的铅锌元素,黑色泥岩层次的发育使黑色泥岩成为矿物化的关键层位;二是来自岩浆热液的充注和交代作用,随热液体系赋存于晚三叠世钙碱性岩浆中而进入矿床;三是来自沉积热液的价移作用,在黑色泥岩含有丰富棕煤质物质的地层中,随着深部大规模热液循环而进入矿床。

总的来说,农戈山铅锌矿床是岩浆热液与沉积热液的相互作用产物,受到区域构造与地质环境的共同作用,其铅锌矿的成矿过程非常复杂,成因多样,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共同作用,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金属矿床。

在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的探矿开发过程中,一些相关数据表现出了特定的趋势和规律。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数字和趋势:1. 矿体形态和铅锌矿储量:农戈山铅锌矿床主要发现的是点状、带状和块状等多种类型的矿体,其中以点状和带状铅锌矿体最为常见。

矿床中铅锌矿产量巨大,目前已发现的矿体储量高达800万吨,其中可以提炼出的含铅量达到1.1%,含锌量则达到了9.2%。

2. 基础地质构造:农戈山铅锌矿床所在地区的地质结构特点主要由华南造山带以及本区域的赤水河-龙南断裂和万江塘子断裂等多次构造运动所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渣弄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摘要:渣弄锡多金属矿产在燕山晚期绒伊措岩体的东北缘,矿体赋存于三叠统列衣组变质砂岩、板岩的NNE向构造破碎带中,圈定④、⑤号2个主矿体,矿床成因为构造热液型。

关键词:锡多金属矿热液矿床构造破碎带
1 区域成矿条件
渣弄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弧后冲断带中段,既四川“三江”成矿带上,该带矿种以银、铅、锌、锡为主,矿床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侵入岩的外围。

该矿床具构造热液、接触交代及层控型等特点。

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间夹灰岩透镜体。

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呈近南北向带状大规模展布。

构造作用复杂,各种构造形迹发育,主要构造方向为NNW、NW、NE向三组。

区内矿产的分布明显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的综合控制,具工业意义的矿床类型主要有:与古生代沉积改造作用有关的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

与岛弧火山活动有关的喷流-沉积型、浅成火山热液型锌矿床。

与晚燕山-喜山期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型锡多金属矿床。

渣弄锡多金属矿位于绒伊措岩体的东北缘,岩体于燕山晚期侵位
于上三叠统地层上,受构造影响多向北倾伏,与围岩多呈港湾状接触。

岩性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酸度大,成矿元素富集或特别富集,岩浆分异程度高,岩体接触带附近几乎都有矿化显示,部分地区已发现工业矿床。

2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Sn、Pb、Zn、Ag化探异常规模大、元素分带好、峰值高、浓集中心突出,并发现了锡及铅锌矿化体,显示较好找矿潜力。

2.1 含矿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列衣组(Tly)变质长石石英砂岩、板岩,岩层走向北西-北北西,倾向南西,倾角40°~65°。

发育3条NW向层间断裂带,赋存④、⑤号矿体。

长石石英砂岩:灰白色,风化面灰-深灰色,中细粒变余质结构,薄-中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岩石较完整,硅化较发育,断裂带附近角岩化明显,可见团块状、脉状石英集合体。

板岩:黑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泥质及少量绢云母。

岩层较破碎,可见小型揉皱。

2.2 矿体特征
矿体呈似层状产于列衣组地层中的NNE向层间破碎带内(图1),
主成矿元素为Sn、Zn、Pb。

区内工圈定矿体5个,其中④、⑤为主矿体。

④号矿体:长730 m,平均厚2.88 m,Sn平均品位0.46%,变化系数:厚度133%,品位85%。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产于F1破碎带内,倾向194°~215°,倾角35°~65°。

含矿岩石为云英岩化长石石英砂岩、蚀变碎裂岩。

主要金属矿物有锡石、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阳起石等。

⑤号矿体:长890 m,平均厚2.24 m,Sn平均品位0.53%,变化系数:厚度158%,品位112%。

矿体呈似层状产于F2和F3断夹块之间,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倾向220°~263°,倾角42°~57°。

含矿岩石为云英岩化长石石英砂岩、蚀变碎裂岩、硅化变质砂岩。

主要金属矿物有锡石、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脉石矿物有阳起石、方解石、石英、长石等。

矿石具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2.3 矿石特征
结构构造:矿石具致密块状、细脉状、侵染状及角砾状等构造。

矿物成分:矿石矿物有用成分主要为锡石及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方解石等。

2.4 围岩蚀变
由于区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热液交代强烈,矿区内岩石蚀变现象较显著,常见的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西南部位角岩化发育,其中以硅化、绢云母化最发育。

3 矿床成因探讨
渣弄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燕山晚期—喜山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交代、淬取围岩、特别是含酸性火山碎屑的砂岩中的部分矿质,在NNW向构造破碎带中充填、交代生成矿体。

因此,该矿床属构造热液型矿床。

参考文献
[1] 林青.四川理塘脚根玛锡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四川地质学报,2011,31(1):37-39.
[2] 应汉龙,王登红,付小方.四川巴塘夏塞花岗岩和银多金属矿床年龄及硫、铅同位素组成[J].矿床地质,2006,25(2):135-146.
[3] 张兴润,陈才金.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研究—西南三江(四川部分)成矿带研究[R].2001,12.
[4] 吕树和.会东小街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2001(2):96-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