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5世纪至18世纪(明朝、清朝初期)经济思想
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明朝至清朝中叶(1368-184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经历了许多变革和突破。
下面将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明代至清代中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明代初期,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当时的中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
经过明太祖朱棣的和统治,农村经济逐渐恢复,人口逐渐增长,土地被重新开垦,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并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明朝中期至晚期,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逐渐兴盛,商业活动频繁。
特别是明代中后期,银山、铜山的开发使得矿业和冶金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此外,明朝还实行了海禁政策,促进了海外贸易,对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着推动作用。
进入了清代,乾隆时期(1736-1795年)中国经济达到了鼎盛时期。
乾隆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清朝通过,进一步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清代实行了多种措施,例如推广耕牛助耕和八二会稽制度等,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提高。
手工业方面,清朝皇帝积极倡导和推动工业发展,各种工艺和手工业制品发展成熟,向东南亚和欧洲等地进行大规模的出口。
商业方面,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政策,鼓励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日益繁荣。
特别是乾隆时期,清朝的海外贸易达到了一个巅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出口量大幅增加。
在文化方面,明代至清代中叶的中国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发展。
明朝初期,文艺复兴思潮传入中国,让中原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借鉴和发展。
明代中期至晚期,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相继诞生,为中国文学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明代还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历史学家和理论家,例如杨慎、徐霞客等,他们对中国历史和地理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至清代中叶,文化的发展依然持续,乾隆时期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乾隆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重要的文化名人,例如袁枚、纪晓岚、郎玉等。
明清时期我国经济思想史
明中期社会经济具有两个特点 1、随着明王朝统治的衰败,社会矛盾日益尖 锐。 2、农业、手工业继续增长,商品经济空前繁 荣,资本主义萌芽获得明显发展。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 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 (今属海南)人。
丘浚的基本经济思想观点
1、财富论
物质财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人之所以为人, 资财以生, 不可一日无焉者也。”强调财富“成于 人 ”、“必资以人力,而后能成其用”。 2、相生相养论
这是关于劳动分工及其相互关联的理论。整个社 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天下之大,由乎一人之积”。 整个社会经济也是由个人的经济活动所组成。
4、主张富强要标本兼顾,变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 面就是采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三)对其他经济发展问题的看法
1、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各种物质财富的第一 来源, 是各行各业之本:“ 国之财赋本于农” 2、商业和工业在国家富强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以商品流通和交通的发展为重 要前提。
2、封建礼教也是中国富强的破坏力量。封建统 治阶级还用封建礼教束缚人的思想, 奴化人的灵魂。
3、详尽地比较了阻碍民力、民智、民德发展的 中国封建教化与西方那些有利于民德、民智、民力
发展的社会政治制度之间的对立。认为变法改革, 就
是要取西方治道之长, 补中国之短, 使中国经济的振 兴和发展能获得像西方一样优良的社会条件。
三、严复的经济思想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 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
上海复旦公学校长,清朝学部名 辞馆总编辑。 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 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
15-17世纪西方经济思想史PPT参考课件
• 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中叶在法国产生的有系 统的经济思想体系。这个学说体系因重视 农业、强调农业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并 把这种作用强调到过分的地步而得名。 “重农主义”(physiocracy),由“自然” 和“权力”两个希腊字合成,含有自然支 配、自然力量之意,引申其义,就是主张 遵从自然法则,便可获得最大的利益。
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 1641 ),约1630年,他彻底改写 《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 并更名为《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 富》,去世23年后,于1664 年出 版。
• 托马斯·孟认为,第一,货币的增加是就财 富的增加,但并不认为货币储存越多,国家 就越富。他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的法 令,提出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 来增加货币财富。
• 柯尔培尔认为,第一,国内所保有的金银 货币量决定着一国财富的数量,决定着一 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在他看来,流通于 欧洲的货币总数量是一定的,法国要致富 就必须通过贸易顺差从其他国家取得货币。
• 第二,为扩大出口,柯尔培尔大力发展本 国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官办手工工场。 为扩展对外贸易,他积极发展航运业和海 军力量,从而使法国走上了扩大远洋贸易 和殖民扩张的道路。
• 他提出恢复英国财富的措施:实行保护关 税政策,禁止从海外输入无价值的货物, 特别是本国能够制造的货物。即使本国生 产某些商品的成本比进口的高,也应该购 买本国的;应大力发展农业,其次是加工 业。
•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有爱德华·米 塞尔登(Edward Misseldon,1608—1654)、 乔赛亚·蔡尔德(Josiah Child,1630— 1699)、查尔斯·戴韦南特(Charles D'Avenant,1656—1714)等人,其中, 最杰出的代表是托马斯·孟。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清朝前期至中期)经济思想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 主要人口思想主张。 限制土地兼并思想的时代特征。 商品经济思想的变化趋势。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济思想。
2.
3.
4.
5.
目 录
第一节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人口思想 第三节 仿古改制以限制土地兼并的思想 第四节 商品货币经济思想在封建社会衰退时期的延展 第五节 对外贸易及向西方学习的经济思想
第五节 对外贸易及向西方学习的经济思想
一、鸦片贸易思想
(一)黄爵滋的禁烟思想 (二)林则徐的禁烟思想
第五节 对外贸易及向西方学习的经济思想
二、对外通商思想
(一)林则徐论对外贸易的好处 (二)魏源的贸易差额论
第五节 对外贸易及向西方学习的经济思想
三、“师夷制夷”的思想
(一)林则徐的学习西方国家长处的主张 (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论
一、均田、限田思想
(一)吴铤的“限民田”思想 (二)谢阶树的限田思想 (三)汤鹏的限民田思想
第三节 仿古改制以限制土地兼并的思想
二、开发与充分利用土地思想
(一)汤鹏的屯垦思想 (二)谢阶树的充分利用土地思想 (三)魏源的重视土地开发思想
第四节 商品货币经济思想在封建社会衰退 时期的延展
一、农、工、商并重论
货币思想在封建社会衰退时期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已触及理论的边缘。 鸦片贸易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也成为该时期思 想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尤其是魏源的“师 夷长技以制夷”论,成为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思 想主张。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清朝前期至中期)的经济思 想。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失败,在中国经济思想界中产生了强烈 反响。 针对人口问题,地主阶级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主张。 (1)洪亮吉提出了绝对人口过剩论。 (2)恽敬则提出了相对人口过剩论。 (3)包世臣乐观地认为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4)龚自珍、谢阶树则从安定游民的角度论述人口增长问题。
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总结
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总结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继承了先秦两汉的儒家思想和唐宋的儒学思想,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新的思考。
总的来说,明清政治经济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强调社会和谐稳定、治理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逐渐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潮和经济理论。
在政治思想方面,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主张君主专制,强调君臣关系、礼教道德和社会等级。
明代的王阳明提出了心学,强调人心的正道,主张君主应该以良心和道德来治国。
明代的李贽提出了“四书五经皆是过而不及者”,认为儒学应该超越经典,注重实践和经验,推崇理学。
清代的王夫之主张“道德治国”,认为君主应该以实践的道德准则来治理国家。
同时,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也受到了一些外来思潮的影响,如西方科学和法理思想。
在经济思想方面,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日趋繁荣,人们对经济问题的思考也逐渐深化。
明代的政治家和经学家徐渭提出了“富国强兵”论,主张发展农业和工商业,以实现国家富强。
同时,明代的李时中提出了“实利主义”,主张重视生产和利益,推动经济发展。
清代的经济学家纪昀提出了“大道至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发展自由市场经济。
清代的经济学家顾炎武主张发展农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多样而丰富,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潮和理论。
同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也受到了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影响,呈现出了一
定的时代特色。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对中国近代以后的社会与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5世纪至18世纪(明朝
(一)明代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渊源 (二)丘浚的“听民自为”论 (三)王夫之的“民自利”说 (四)李雯的盐业私营论 (五)唐甄的“自为论”
第二节 “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二、“私者,人之心”的经济人思想
(一)李贽的“无私则无心”论 (二)黄宗羲与顾炎武的崇私论
三、“民富先于国富”的富民理论
第五章 15世纪至18世纪(明朝、清朝初期) 经济思想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
1.
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 经济思想史上呈现出的自由主义的特点暨与西方的比较。 关于士、农、工、商社会等级观念的变化。 15世纪至18世纪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2.
3.
4.
目 录
第一节 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第三节 “工商皆本”的社会阶层新论 第理论的主要成就
三、“后之圣王而欲天下安富,其必废金银乎”
(一)废金银论的动机和目的 (二)“废金银”但不否定使用货币 (三)对晚明废金银论思想的评价
四、“论英雄钱是好汉”的货币拜物教思想
(一)货币拜物教思想的特点 (二)朱载育的货币拜物教思想 (三)薛论道、顾炎武等人的货币拜物教思想 (四)对晚明货币拜物教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明初的工商业政策与工商业的日趋繁荣
(一)明初的工商业政策 (二)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第一节 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二、明中期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出现
(一)商品经济的活跃 (二)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第二节 “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四、“三言二拍”中的重商思想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拓展:明清社会思想领域的变化有何意义?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提倡个性自由,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反封建君主专制,带有 一定的民主色彩
提倡“经世致用”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代的要求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黄 宗羲、王夫之和顾炎武都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顾炎武提出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 ,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
材料三:自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
大额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
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中国古代史》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分析,明清社会经济有哪些新成就?(9分)
18世纪,中国与西方比,无论在国富 还是民富上都胜一筹,至少旗鼓相当。但 是富的不一定先进,往往更保守。
——吴承明《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
辉煌 • 阻滞 • 危机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盛世滋生图》(局部)
课程标准: 1.运用史料对比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了解这一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表明农村出现雇佣劳动现象,但
是无法得出基本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
主剥削程度,排除B项;材料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
材料没有涉及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排除C项。
当堂巩固
问题1:明清时期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国经济思想史(明清时期)报告
▪ 四、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 (1610-1695) 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 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 算学家、教育家。
▪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
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
▪ 李贽揭露道学家的丑恶面目,指出他们都是伪君子:
▪ 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yu
▪ 对"人欲"的价值也作了很深刻的论述。他指出,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 伦物矣。"他还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 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 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天必力;居家者私积仓 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其中的"私"是自然 之理,是推动人们勤勉进取的内在动力,就是所 谓的"圣人",没有心中的"私"的支撑,也不会有 所作为,所以他认为治国的人只有顺应人皆有私 的自然之理,社会才能安宁。
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终结
第五章 明代经济思想
▪ 一、明代社会经济状况 ▪ 1、明初工商业政策 ▪ 重农、减税、匠籍 ▪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
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这种匠籍 制度限制了工匠的独立自主的经营。明中期,工 匠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 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 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 弱。清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 3、安富论
▪ (1)养民
“朝廷之上,人君修德以善其政,不过为 养民而已。”“人君之治,莫先于养民。”
五章世纪至世纪明朝清朝初期经济思想
对于当初赋役承担过重旳经济政策,李雯予以了严厉旳抨 击,以为这严重地损害了富民旳利益,致使富民苦不堪言, 要求封建君主减轻富民旳赋役承担。
1.他要求封建君主对一般富民与豪强权贵加以区别看待, 采用不同旳赋役政策。
2.李雯还要求最高统治者面对全社会公开表达对富民旳尊 重和爱惜,严厉打击各级官吏借征收赋税之机,层层加码、 盘剥富民旳行为。
4.十分看重价格机制在调整市场中旳作用,反对 由国家强制定价。
(三)李雯旳盐业私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李雯在经济思想上也主张自由放任。李雯对经济
问题旳研究侧重于赋役、盐政、奢俭等社会热点 问题。李雯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将 当初旳主要手工业——盐业看作是一种纯粹旳商 业活动,反对政府旳干预。 他向统治者提议,将盐业生产经营权全部交与商 人,听任商人自主经营,国家仅为商人提供各种 服务,从盐业生产经营中取得一定旳财政收入就 能够了。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其一,南宋以后旳士大多出身于商人家庭,以致
士与商旳界线已不能清楚地划分; 其二,因商业在中国社会上旳比重日益增大,有
才智旳人逐渐被商界吸引过去,又因商人拥有财 富,许多有关社会公益旳事业也逐渐从士大夫手 中转移到商人手中。 伴伴随晚明重利观念和侈靡之风盛行,社会上对 商人旳地位又开始了重新评价和尊重。
(二)丘浚货币金属论与西方旳比较
二、“银之少而贵”旳用银致贫论
(一)用银致贫论形成旳历史背景 货币名目轮旳主要观点是以为货币不是财富,仅是一种便
利互换旳工具,是换取财富旳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所 以货币本身不一定是商品,也不一定要具有价值,它只是 一种名目上旳存在。货币能够由贵金属充当,但币材旳价 值不需要等于货币旳价值,货币旳价值是由国家要求或在 流通中形成旳。
明清时期的经济学思想与实践
明清时期的经济学思想与实践明清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段历史时期的经济思想与实践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商业和贸易的思考,在这一领域中,明清时期的经济学思想有了一些进步;二是早期的封建时代的生产和税收制度积累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也对此发表了看法。
1、商业和贸易思想的进步明代以前,商业和贸易被看作是卖国贼和奸商的行业,受到了政治和文化上的封锁。
到了明代,随着商人阶层的崛起和物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商业和贸易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和关注。
明代著名的学者王守仁在《传习录》中就曾提到“故商旅之行”,称商旅之行有“敦厚之益”和“天下之通商”。
在王守仁看来,商旅之行,即商业和贸易对于中国的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文化和知识的交流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在明代,商业领域内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特点。
比如,在生产和流通方面,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和普及以及铁路、航运交通的发展,生产和交通成本得到了一些降低,产品和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消费方面,人们对于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也愈发多样化,商家们也开始推出一些新的商品和服务,比如娱乐、旅游、健身等等。
这些都为商业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基础。
2、封建生产和税收制度的思考早期的封建时代,农业和手工业是中国主要的生产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开始思考如何将劳动力和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且如何公平地分配土地和资源。
这样的思考也为税收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在明清时期,这种思考更是得到了发展。
明代著名经学家杨慎就曾提出“勤恒一道,田与财聚”的思想,认为勤劳的农民应该得到相应的田地和资源来劳动和生产,财产的来源就应该来自于人民的劳动和勤恒。
清代的黄宗羲则提出“各随性命之所至”,即人们应该有选择自己生产和经营的地方和方式的自由,并且应该根据生产的成果来进行资源的分配。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历史背景分析和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变化,同时暗含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为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的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共四个子目,分别是“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小说与戏曲”“科技”。
第一子目与后三个子目之间为递进关系,明清经济的繁荣促进思想领域的变化、文化领域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
明清虽然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因素,但繁荣之下暗含社会危机,封建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依然沿旧的历史轨迹前行,显露出危机和转型的困境。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总体年龄在15岁左右。
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对明清时经济与文化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未能建构起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未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
高一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浓厚,有较为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他们身上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是,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对本课思想文化领域心学等内容的理解相对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提供图片、史料等多种资源,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等能力。
【教学目标】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为指引,通过分析史料、对比归纳、表格梳理,学习明清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认识明清虽然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因素,但社会依然沿旧的历史轨迹前行,培养忧患意识,逐步养成爱国爱家的情感,达成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等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社会经济变化的表现及局限;2.小说、戏曲、科技领域的成就。
教学难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
明代经济思想
2020/2/19
• 他一方面对生齿日繁表示担忧,但又很赞成人口 增殖是无可动摇的美事,“国家所以保障之固者 ,以其民数之众也”,认为人口的多寡是由于“ 风气有厚薄,时运有盛衰”。(讨论)
• 但土地面又颇难扩大,于是产生了似乎只有缩减 人口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 他宣扬海上贸易须要开展的理由有三:第一,中 国商品能够自足自用,固无待于从外夷进口,但
“外夷所用则不可无中国物也”。第二,不与日 本通商而与其他国家通商,便不用担心招惹边患
。第三,让人们从事海上贸易对于财政收支有很 大帮助——税收。 • 开放海外贸易的具体办法,他建议:沿海各地有 愿从事海外贸易的可先报告市舶司审查,果无违 碍,即准其自造船只若干艘;陈明从事所经营商 品的种类,行经哪些国家,何时返国;保证不携 带违禁物品出国和返国时不得有所偷漏。商人从 海外返国时,须经官府派人检验并按一定百分比 抽收实物税后方许变卖。 • 亮点——其完全由私商自造船只自行经营;进口 商品由以往的珍奇转向一般商品。
• 此外,如限田、均田等办法均被认为是“拂人情 而不宜于土俗”。然而土地矛盾总得解决,于是 他提出一种“配丁田法”,其基本原则是:“因其 已然之俗而立未然之限,不追咎其既往而惟限制 其将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听民自为” 或“自便”。换言之,即限制未来可能出现之兼 并。
2020/2/19
• 自战国以来各思想家说提出的土地改革方案中, 丘睿所提出的怕是最不影响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权益的一种。
二、十六世纪的反传统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作为思想的一个分支,简单的说属于意识的范畴,那么
必然由人所反映出来,明代的经济思想会是怎么样的情况?想要详细 的了解,我们理所当然的要从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的思想中去窥见 一斑。 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传承,明代的经济是在它之前的社会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又有所重要突破。以下我们主要讲述的是十六世纪 的反传统经济思想。 从十六世纪起,较广泛地出现与传统的正统思想对立的”叛逆”思想 或“异端”,标志着正统观点在社会思想领域开始动摇,但在经济领 域,尽管已经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新旧观点的对立,这一思潮却不那么 突出与丰富。这是由于作为封建经济对立物的新兴经济的代表阶级尚 处在萌芽状态,尚未形成一个阶级,从而还提不出代表自己阶级利益 的独立而系统的经济观点。同时,当时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两宋道学或 政治上层建筑的腐败,经济论述仅仅是这一斗争的副产品而已。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
02
物质文明的研究
布罗代尔通过对物质文明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
文明演进的规律,拓展了历史学的研究领域。
03
经济史的研究
布罗代尔对经济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他通过对市场、价格、货币等
经济现象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重视历史经验
布罗代尔的理论启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历史经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投资
投资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重要活动。布罗代尔认为,投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别是在重工业、铁路和造船等关键领域。投资也为后来的工业化提供了资金 支持。
企业家精神与市场机遇
企业家精神
布罗代尔强调了企业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 家具有创新精神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他们通过抓住市场机 遇来获得利润。
市场机遇
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家逐渐意识到市场机遇的存在。布罗 代尔指出,企业家通过利用市场机遇来扩大生产和销售,从 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政府政策与商业环境
政府政策
政府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布罗代尔认为,政府的政策对商 业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政府的税收政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等都 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
深入研究资本主义
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发 展规律、运行机制和内在矛盾。
THANKS
感谢观看
农业市场的扩大
0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
加,推动了农业市场的发展。
工业生产的进步
工业技术的革新
从手工业到机器生产,工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 ,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中国经济思想史_第5章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文化思潮
第五章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与官僚资本主义思想形成第一节鸦片战争前期中国社会的经世思潮经世思潮是指以近代今文经学兴起为思想基础,以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1826)为起端,针砭时弊,提倡实用之学,横跨鸦片战争前后的思想倾向的总称。
经世致用是指讲求儒家经学以服务于现实社会和政治的一种儒学传统思想,亦可称为“通经致用’,其核心精神是面对现实、讲求功利、注重实效。
经世致用,乃儒家思想的一大传统。
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始,即强调“六经”治世的道理,提倡学与行相结合。
此后,在儒学发展史中,虽然孔子的这一思想不断得到继承和扩展,但孔子思想的原貌却在不断的阐释中被改变了形态,尤其是宋明理学兴起后,空谈义理的学术风气明显背离了孔子的经世旨趣。
清初大儒顾炎武以“天下兴亡,匹夫固宜有责”自勉,擎起经世致用的徽帜,主张摈弃“明心见性空言”,代以“修己治人之实学”。
同时,顾氏在治学上主张复兴汉代的经学,以经世为目的开创清代用考证之法研究经学的学风。
然而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继顾氏而起的以振兴汉代古文经学相标榜的学者,他们在沿袭了顾炎武倡导的考证、训话等朴实的治经方法的同时,却抛开顾氏崇实致用的治学之本,造成了“为考证而考证,为经学而经学”的局面,致使以考据学为特征的乾嘉汉学,在经世的功能方面误人“万马齐暗”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但是,在嘉庆末到道光年间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经世思潮的勃兴恰为晚清社会带来了生机。
一、清代乾嘉学派(汉学)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县人,人称亭林先生。
顾炎武自幼便在家庭的教育下,攻读经史及兵家典籍,14岁为诸生,后屡试不第,绝意科举。
在明末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毅然抛弃科举帖括之学,博综群书,志在经世。
他广览历代史书、方志等,辑录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及地理沿革等方面的材料,致力于《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的纂辑。
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96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史一、教学目标目标1: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及近代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观点、学说的发生、发展和变革的历史。
目标2:使学生在学习能够密切地联系中国社会经济条件并进行研究。
目标3: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后阐明各种经济思想据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它的阶级实质,揭示其内在规律。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1、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和近代国民经济管理思想两部分。
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及近代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观点、学说的发生、发展和变革的历史及内在发展规律。
2、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基本上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将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3、学习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以经济学原理为储备知识,要求学生尽可能运用已学过的经济学理论理解我国古代及近代主要经济思想。
讲授中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做几次作业,同时要求学生课下预习与复习教材。
4、毕业要求系统掌握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相关理论。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公元前21——公元前221年)第一节先秦经济思想的历史前提第二节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第三节国民经济活动的组织思想第四节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思想第五节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思想第六节经营管理思想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春秋战国时各种期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经济思想本章考核要求:了解前秦时期的各种经济思想及内容。
复习思考题: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2、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第一节国民经济的决策思想第二节国民经济活动的管理组织思想第三节国民经济活动的调控思想第四节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思想第五节经营思想和谋略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先秦时期的国民经济活动的各种思想内容及管理模式本章考核要求:了解秦汉时期国家干预的经济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及秦汉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关于均输、平准调控机制的思想,理解秦汉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关于经营管理的思想和谋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第一节 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第三节 “工商皆本”的社会阶层新论 第四节 货币理论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 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明初的工商业政策与工商业的日趋繁荣
(一)明初的工商业政策 (二)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一)丘浚的货币金属论 (二)丘浚货币金属论与西方的比较
二、“银之少而贵”的用银致贫论
(一)用银致贫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谭伦的货币名目论思想 (三)徐光启的货币名目论思想 (四)与西方货币名目论思想的比较
第四节 货币理论的主要成就
三、“后之圣王而欲天下安富,其必废金银乎”
(一)废金银论的动机和目的 (二)“废金银”但不否定使用货币 (三)对晚明废金银论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二、“私者,人之心”的经济人思想
(一)李贽的“无私则无心”论 (二)黄宗羲与顾炎武的崇私论
三、“民富先于国富”的富民理论
(一)丘浚与东林学者的“安富论” (二)王夫之的“智者日富”论 (三)李雯的“恤富”论
第二节 “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四、晚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与亚当·斯密自由主 义经济理论的比较
在货币理论上与西方相类似,既有货币金属论的 思想观点,也有货币名目论的思想观点,同时也 出现了货币拜物教思想。这些经济思想和理论成 就对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和活跃的反映, 同时也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导向作用。
第一节 15世纪至18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二、明中期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出现
(一)商品经济的活跃 (二)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第二节 “听民自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一、“听民自为”的经济主张
(一)明代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渊源 (二)丘浚的“听民自为”论 (三)王夫之的“民自利”说 (四)李雯的盐业私营论 (五)唐甄的“自为论”
(一)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二)晚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与西方的比较
第三节 “工商皆本”的社会阶层新论
一、“重农抑商”的传统价值观和政策
(一)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二)宋元之后士、商关系的新变化
二、“经商也是圣学中事”的新观念
(一)王阳明为商人地位的辩护 (二)东林学派的“惠商”思想 (三)汪道昆等人的商、农“交相重”论
四、“论英雄钱是好汉”的货币பைடு நூலகம்物教思想
(一)货币拜物教思想的特点 (二)朱载育的货币拜物教思想 (三)薛论道、顾炎武等人的货币拜物教思想 (四)对晚明货币拜物教思想的评价
本章小结
本章概述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经 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和理论成就,着重论述了随着 明代工商业的日趋繁荣,以丘浚等人为代表的经 济自由主义的思想开始活跃,并出现了为商人地 位呐喊和辩护的“工商皆本论”的新观念,反映 了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第三节 “工商皆本”的社会阶层新论
三、“市井贱夫最有理”的“工商皆本”说
(一)“工商皆本”说 (二)士不如商的新观念
四、“三言二拍”中的重商思想
(一)“三言二拍”与唐宋传奇中商人形象的变化 (二)“三言二拍”中为商人经商事业的辩护
五、“工商皆本”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四节 货币理论的主要成就
一、“以银为上币”的货币金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