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首先从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在分别探讨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建立自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习资源和加强自主学习技能等方面。
结论部分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意识、习惯、兴趣、资源、技能、必要、努力1. 引言1.1 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好地继续学习和巩固知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和掌握的学科,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术成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足的情况。
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枯燥的练习和逻辑思维,许多学生往往感觉数学学习单调乏味,缺乏主动去探索和学习的激情。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们习惯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缺乏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常常束手无策,缺乏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缺乏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自学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数学教学要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
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
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探索事物的底蕴,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的发挥。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将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他们对学习就没有热情,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呢?1.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和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主动建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创设适度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不等式”一节时,提出一个问题:“学校准备组织七年级学生包车去春游,如果每个车坐45个学生,还有15个学生没座位;如果每个车坐50个学生,最后一辆车还剩若干个座位空着,你知道七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包多少辆车吗?”面对这个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
数学课程标准也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对外界刺激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
以下是几点尝试。
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自主学习即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民主的求学氛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质疑,合作学习,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中有趣的内容很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领同学在生活中发现、理解数学,在数学中品味生活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
操场上,高耸的旗杆矗立在阳光下,地面投射出长长的影子;几名升旗手在阳光下望着国旗冉冉升起,地面上也投下了小小的身影……这是多么令人熟悉的一幕,然而就在这熟悉的场景中,蕴含着有趣的数学问题。
我问同学们:“不测量旗杆,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高度吗?”当然,小学就知道用比的知识来计算。
如果当天没有阳光,还可以用比的知识吗?减少或选择工具还可以有其它方法吗?问题将学生带入探索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讨论交流中,对种种设想、种种方法的优势与弊端加以分析,轻松的完成了知识的掌握。
比如常见的视力表中也蕴含着相似形的知识,掌握了其中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做出距离8米,距离1.5米的视力表。
在讲对称时,我事先让同学收集有关对称的图形,结果同学带来了衣服,自己小时候穿过的虎头鞋,自己剪的窗花,故宫等建筑物的图片,甚至树叶等,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散了同学的思维。
我在教学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二)时,得到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一性质后,在知识的运用检测上我更换了教材内容,让同学计算咱们合肥的环城马路的长度和环城内老城区的面积,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激发了同学的兴趣还为这一课添加了人文色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钥匙”,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倡导学生“要学会自学”,他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长期的重要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一个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现代教育着眼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那样:“学生来到学校,不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注重了“教”,而忽视了“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些由教师“喂出来”的和“抱着读书”的学生,很难设想他们会有较高的能力水平。
作为21世纪的中学数学教师,如何教会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转化为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具有再学习能力的创新型的人,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
自学能力是指通过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能力。
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也有很好的迁移作用,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逻辑严密性,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科学性。
数学知识必须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与已有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转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一、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看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尝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
浅谈对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浅谈对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对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灵活运用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获取更多的课堂知识是广大教师的共同心声。
同时培养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去观察,思考,实验,分析,探索和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更是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当今世界教育的潮流。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还要因地制宜,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以及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中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几种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就会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去了解事实的真相,去找到其中的奥秘,想尽办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养成一种自学的习惯。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学,都有所发现,都有所收获。
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成功,就会体会到自学的乐趣,对自学有了愉悦感、自信感,才能形成自学数学的积极态度。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的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钻研知识的热情,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例如,在讲函数的基本概念时,采用数形结合问答式的教学法,将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交与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学去回答这些问题。
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更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二、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能更好的养成自学目标良好的自学方法会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有些欠缺,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学法的指导。
我认为养成自学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课内、课外和课后三方面入手:一、课内方面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主、互不相容,也可以相互运用.具体措施有:1.开始阶段关健的一环就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老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归纳为培养五种能力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到“三读”.第一遍粗读:即扫清文字、符号障碍,了解本节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即读句,逐句解释,把课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据或中间运算补写出来并对课本中重难点加圈加点作记号,第三遍精读:即在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完成练习后,再重点分析关健词,重点句子,归纳总结和写学习体会,教师常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并注意与家长逐步配合逐步培养.上课时大至步骤如下:①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自学提纲进行讨论小测,约二十分钟,练习做完自检或他检相结合.②教师用十分钟左右答疑精讲.③用十分钟左右学生进行自我检测.④用五分钟左右由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经验,调节学习行为.2.经过一般时间后①先按照好中差组成的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约十分钟,课前预习中的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及课后练习和自己学做教具.②由小组长或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约十五至二十分钟,如果问题小组能够解决,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由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讲解.③用十分钟左右做教师或学生出的自测题,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适中,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订正,教师抽查部分自测题,了解存在的问题.④小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约五分钟,最后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学生作业要求学习小组长超前一课时把学习小组好中差(3人)的作业批改好,填好反馈卡,教师抽部分作业了解存在的问题.每学一单元之前与之后均开设导学课与归纳总结课.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自学,讨论,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己写章节单元小结,整理知识结构.上课一些较容易例题及黑板上练习答案,可由学生上讲台自己讲解、订正,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开拓思路.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始教师可出自学提纲到后面渐渐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二是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通过组织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组织他们练习.三是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四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少量或不易出错的作业,形成良性循环,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每单元考试后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作评价.如是否有进步,主要在哪些方面出错了,有错之处要求“错一做三”,对于不及格的同学可以进行补考.二、课外方面1.学生课外预习的练习可分层布置:差生及中等生布置做A组作业,优生做A组及B组选做题.书本上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直接解答在书本上,需书写过程的习题做在练习本上若遇到不会做的抄在练习本上,留出相应的写作.2.鼓励学生课后预习时提出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好的提问可由小组长把原题记在数学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适当加入学期平均成绩.三、课后方面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每一单元接近结束时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后均出一张考试卷,教师可筛选优秀的卷子经过适当加工作为单元考试卷.课后鼓励学生做教具,使学生在学做教具的同时在自主学习数学.课后可指导学生写小论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建议论文关于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建议论文摘要: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是有定评的典范之作,大多文质兼美,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自学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初中数学课堂中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课堂外通过自主思考、独立学习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这门学科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而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指导有限,学生必须通过自学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培养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自学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学能力也将成为学生持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保障。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自学能力不仅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未来成才的关键。
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每位初中生都能珍惜自学的机会,努力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如何培养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自学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自学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学生需要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遇到的问题要有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并主动提问,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不断探索解决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重要的一环。
学生应该养成按时复习的习惯,及时整理学习笔记,以便于日后复习。
而且,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利用各种资源也能有效提升自学能力。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以外的参考书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还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共同探讨学习问题,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培养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自学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地努力和积累经验。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利用课外资源提升自学能力在利用课外资源提升自学能力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帮助和信息。
关于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关于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探究【摘要】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引言部分的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的介绍,探讨了初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在详细阐述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同时介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也分析了学生自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论部分强调了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和建议,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学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研究意义、培养途径、方法、实践案例、考核、评价、问题、解决方案、重要性、策略、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传授和指导来学习数学知识,缺乏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背景介绍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学生需要具备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现实中很多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深度思考,容易陷入题海战术,只注重题目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性较强,学生缺乏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机会,难以培养自学的习惯和技能。
如何有效培养和提升初中数学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学生自学能力的定义、培养途径和方法,以及解决存在问题的策略,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至关重要。
而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探究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培养数学自学能力论文
培养数学自学能力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持续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形成?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培养数学自学能力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培养数学自学能力论文篇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创新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作为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一、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活动中,关爱每一个学生,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会,不歧视差生,及时给与他们帮助和赞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他们信任老师。
二、课上采取六步教学法1、新课前一天发预习小卷,让同学们参照课本和小卷中的问题学习重点、发现难点、勾画出不会的,对学习内容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上交流,四人一组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解决不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组与组之间相互提问,互相辩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老师讲解学生相互辩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规范过程,强调重点。
5、学生对预习小卷改错,并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自学及听课效果。
6、小结,学生对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做作业。
讲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艺术和技巧,抓住时机进行讲解,所有问题尽量让学生解决,激发学生求知欲。
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有意识地观察他们预习和做练习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三、查漏补缺,拓展知识面1、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根据当天内容留拓展思路的作业,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
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在知识日新月异,只有终身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学习,方可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再加上人的一生中接受教师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可以说人的学习绝大部分是来自吸取外界的信息进行自学。
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会学生学。
”“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授人以“渔”即管用一辈子。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
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1、“引”。
在课堂上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得当,教师要遵循因势诱导的原则,适时提出问题,如:在新知识出现时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设问,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设问,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
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一方面。
并且创设的问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问题要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跨度适当,不能太难,当然也不能太简单。
(2)所设问题要遵循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所设问题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离开教师的“引”是不可能的。
“引”的方法一般有这么几种:①教师的启发性语言;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自学思考题;③一些思维性较强的练习题,④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自学的兴趣进入自学的境地。
2、“放”。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教师的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从大变小,最后消失”。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本文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出发,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先总结了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再根据自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最后,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的类型及其相应的教学实例,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课堂教学;自学能力;培养Introduction in self-study ability to the junior middle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AbstractIn order to play the main role of the students better in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advocates independent inquiry,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other learning methods, this paper from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significance of the self-study abil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infuencing the students'self-study ability.Finally,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class typ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eaching examples,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suggestions in the self-study abilit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Self-study ability; T o cultivate目录1前言 (1)2 自学能力的内涵 (2)2.1 自学能力的概念 (2)2.2 自学能力培养的现状 (2)3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3)3.1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方法 (3)3.2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升学生智慧的重要方式 (4)3.3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4)4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5)4.1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4.2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4.3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教材的客体作用 (6)5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同课型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7)5.1 在数学概念课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5.2 在数学解题课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5.3 在数学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2)5.4 在数学讲评课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4)6 结论 (17)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要素,针对初中数学课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旨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论中学数学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
论中学数学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摘要:数学是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中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
中学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由数学自学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中学数学自学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切实提高了中学数学学习者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中学数学,自学能力,方法,步骤,提高一、引言高中数学课程是整个数学教育的基础,是接受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
中学数学学习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其高度的抽象性、高度的逻辑性、高度的综合性和高度的应用性。
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事情。
二、中学数学的学习特点1. 抽象性:中学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
中学数学是基于自然科学和逻辑学等学科出发的,以形式化和逻辑思考为基础的高度抽象的数学建立的。
要想学好中学数学,就必须把握其抽象性,建立良好的基础概念。
2. 逻辑性:中学数学是一门高度逻辑的学科。
中学数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推导新知识。
3. 综合性:中学数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
中学数学学科涉及到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求学生在数学应用领域中实践“数学思想”的应用和实现。
三、中学数学学习中自学能力的重要性1. 自学能力可以与教师教学相辅相成,在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共同学习。
2. 自学能力被认为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升中学生的学业表现。
3. 培养中学生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分析和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更好的运用到实践当中。
4. 提高中学生自学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中学数学学习的自学方法1. 阅读教科书通过对教科书的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
如果教科书上的内容不能理解,那就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来解决问题。
2. 课外拓展通过课外拓展,可以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可以解决更具体的问题。
浅谈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数学自学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当代国际上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不仅是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数学;自学能力;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倡导学生“要学会自学”,他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长期的重要目标。
那么,什么是数学自学能力呢?数学自学能力是在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与技能的前提下,通过自学数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数学课本或有关的参考书、资料,深入理解和领会其精神实质,解答相应的练习或问题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笔者在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方面做了如下探索:一、确定学习目标,养成良好学习态度有些学生对起码的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读书认识不够。
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缺乏应有的动力。
他们的主要表现为: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无求知、上进的愿望;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学习不好不觉得丢面子,考试不及格也不在乎,没有学习的压力;不想上课或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肯花时间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做作业应付了事,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一遇到学习困难就“缴械投降”。
立志是成才的第一步,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
高中学生在校期间要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一定就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楔而不舍地努力,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新的姿态充实地度过学习生活的每一天。
初一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初一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自学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自主总结学习并掌握自学的“钥匙”,无疑会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成绩的提高、全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树立等也都将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数学兴趣方法习惯自学能力有的家长总是在烦恼:“孩子学习不下功夫,自觉性差,自学能力差,对数学没有兴趣,该怎么办?”。
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严重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而在初一学生的心底,踏进初中校门,他们“长大了”,并且对每门新课都有一定的好奇心,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强烈的好胜心。
为此,我提出“初一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侧重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角度着力探讨,强调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学的核心之一,期望有所突破。
1.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1自学能力的定义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它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
提倡创新教育,提倡自主学习,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创新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培养需要广博的知识积淀,这个积淀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深厚、宽广的基础知识,另一个是较强的自学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
1.2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终身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发展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然而,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成为了知识容器的现象。
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学生等吃“现成饭”,自己不会翻书,重新把例题弄懂,理解能力低,表达能力差,学习很吃力,到了中学长时间不适应。
中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中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教师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人从激发学习动机,正确指导学生自学,加强学法指导,逐步养成自学习惯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人才自学方法自学习惯在中学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素质教育着眼于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中去探索,求发现,提高思维能力,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尤其是初中数学,课本上大都没有生字和生词,学生容易读懂其内容,因此更容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数学教师要学生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树立自学观念首先,教师应当向学生阐明自学的好处、作用,并提供自学的榜样,用名人自学的范例引发学生仿效的愿望。
其次,要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它是行为的动因,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情况。
每个学生对未知的领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要设法把学生的这种欲望激发出来,转化为强有力的动力,这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内驱力,这种力量越强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教学知识一下子全部告诉学生,而要给学生留下一个适当的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中讲旋转体知识时,在学习了矩形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得旋转体是圆柱之后,引导学生想象: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绕其直角边旋转一周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呢?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就会主动探究未知的新领域,自然而深刻地感受新课题,形成质疑,继而产生强烈的解疑释惑的渴望。
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他们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经常提出“为什么”,才能促使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揭示谜底。
初中数学 数学论文 浅淡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淡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从“包办”到指导。
因此,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
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已经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们在指导学生自学的一些具全做法。
一、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由其对B层次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把学生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面,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例如:在讲解“整式的加减”时,我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解例题,讲解法则应用,而是利用直观教具、采取数形结合。
首先从教材中的引例入手,让学生用火柴棍摆成“小屋子"给学生建立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根据生省活中的感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全会单项式与多项式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教师再结合教材,让学生自己学习例题,从中自己总结出“整式加减”运算实质上就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通过这样学习,探索运算性质的过程,不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衔接能力,而且让学生亲自尝试第一步运算推理过程,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记忆,训练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满堂灌各类学生的认识各说不一,学习差的学生最反感,他们谈到这个问题总是叫苦,“听不懂"、“跟不上”,“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陪坐”等等。
中等生觉得虽然课堂上能获得一些知识,但更多的时间自已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思维相对活跃的学生则认为“老师讲的我都懂,我不懂的地方老师又没有时间讲"。
灾样老师的上课对这部分学生没有给他们提供拓展空间,反而禁固他们思想,使学生变成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背离现代教学的宗旨,从而扩大厌学面.居于“满堂藻”弊大于利,结全B层班的特点我经反复研究、确定“提问、计论、答凝、小结"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在学习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时,教师首先给合教材提出问题.“什么是垂径定理”、“观察弦、弧、弦心题之间有什么特点”,“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叙述垂径定理",观察分析找现垂径定理与垂径定理推论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讨论用几何语言叙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对于学习数学来说,自学能力是提升数学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然而,学生不是与生俱来就有自学的兴趣和能力的,关键还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培养。
现在的老师要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培养学生课上和课内的数学自
学能力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举出具体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一、初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内容
自学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张海涛的解释,“所谓自学能力,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独立有效学习的能力,是学生自己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学习知识、获得信息、锻炼技能的能力。
”也就是说,自学能力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半独立甚至完全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能力。
所以,自学应该包括课堂上积极主动获取并分析总结老师的授课内容,课堂前主动预习老师未讲的内容,课后自觉扩充和延伸老师所讲的内容,甚至是主动去学习老师不曾讲也不会讲的内容,不管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出于对自己的锻炼。
特别是初中数学的自学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地吸收老师讲述的数学知识,一面可以进行分析总结,一面可以进一步延伸并举一反三。
而且,这种自学能力还能带领学生主动学习许多未教的课内课外知识。
二、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障碍
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促进有效的
教学,另一方面对学生终生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然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分辨能力较弱,可塑性又较强。
一方面,初中生分不清哪些是对自己有益的,甚至很多人会厌学,因为他们看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他们容易受到身边的负面影响,而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抵抗的心理。
因此,自学能力培养的很大障碍就是学生的态度和兴趣问题。
其次,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在上课的时候一心抄笔记,课后则急于完成作业。
而且,在做作业的时候,学生习惯性地套用例题的格式,一碰到题目稍有变化的题型就反应不过来。
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就碰到许多这样的学生。
只要题型稍有变化,他们就不懂得利用相同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自学能力培养的另外一大障碍是学生缺乏自主总结和分析的能力,过分地依赖老师的讲解和课本上的公式。
因此,老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既然初中数学的自学能力那么重要,那么老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下意识地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培养呢?经过本文的研究,笔者提出了以下的策略。
1、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预习
其实,教材可以说是自学最好的材料。
因为教材的难度适中,又有前后的衔接,还有配套的练习。
一开始引导学生自习的时候,老师不要急于求成。
先让学生养成预习下一课的习惯,再引导他们进行多课的自习。
然而,并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布置学生回去预习下
一课,他们就会去预习的。
因此,老师需要采用一些手段来引导学生。
(一)预先布置下一课的作业。
在没有教课之前,老师先布置好下一课内容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习课文的内容和例子,来完成相应的作业。
虽然一开始学生会比较被动,但等他们养成习惯之后,他们就会变得很主动了。
这样操作有很多的好处,首先学生就会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并进行思考;其次,为了解决作业上面的问题,他们会更多分析和掌握课文的内容;最后,通过作业也巩固了他们自学的知识,而不会像单纯的阅读那样没留下多少的印象。
在这个地方,特别要提醒数学老师的是,也许一开始效果不会很好,学生对新的内容的自我消化和理解能力可能比较差,但老师只能进行适当的帮助,不能停止这样的方法。
只要坚持下去,久而久之,班上就是形成预习的风气的,学生也会在预习的过程当中主动请求老师的帮助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
(二)未授课之前,对新课内容进行测试。
采用测试的时候,题目不要出得太难,最好是跟例题的题型类似的,题量也不要太多,差不多15分钟左右可以完成的样子。
在布置预习之前,就要告诉学生下节课有测试,针对新课的内容。
这样,就能增加学生的压力,使他们自学的时候也更加认真。
2、激发学生自学的欲望
上述的方法可以说是任务型的策略,对于有些学生可能有效,但对其他本来就不大喜欢数学的学生可能不会有任何的效果。
不管
是对哪一类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都是非常重要的。
张丽杨指出“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
因此,老师可以在教授新课之前设下一些悬念,比如要教体积的问题之前,老师可以拿出一瓶的饮料,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杯子,然后告诉学生说老师需要把饮料倒到其中的一个杯子当中,但是倒到哪一个才不会满出来呢?借着,就请求学生的帮助,并提示学生解决的方法就在下一课的内容中。
之后,告诉给学生杯子的长宽高,让他们回去通过预习来帮老师解决问题,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这样,学生就会有浓厚的自学欲望,就是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主动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
我们都知道,单单教材上的题型是不足以帮助学生进行充分的学习的。
老师可以进行一些课堂设计,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的延伸内容。
第一,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延伸类型的自学材料和题目。
为了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可以采用分组和课堂讨论的形式。
让小组之间先根据自学材料对题目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解他们的解答过程。
这样,通过讨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交流也可以使他们更多学习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二,还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
四、总结
只要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有计划的安排之下,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自然而然能够提高。
培养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不仅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而且事实也表明其益处是无穷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且还可以节省老师的许多时间精力,而是充分有效地挖掘了学生自学的潜力。
也许,一开始实行的时候学生的数学成绩可能不是那么理想。
但从长久来看其影响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