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关注科学 十八 斜塔上的实验》研讨课教案_5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常州外国语学校高建伟常州市初中语文教育岳亚军名教师工作室黄美英修改单元目标概说:本单元的主题是“关注科学”。
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在学语文中学科学,在学科学中学语文。
在本单元中,我们可以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到别样的情味与风光。
在学习中,我们制订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中写法上的技巧,会运用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并能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身边的事物,说明事物的特征。
2.认真阅读《语文读本》第五单元以及其他的科普读物,懂得一些科学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搜集有关“狼”的资料,并和大家共享。
3.通过学习科学家认识世界奥秘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学习科学家探索和研究的精神,从而逐渐增强自己畅游科学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在学习与生活中初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单元教材分析:《斜塔上的实验》:这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
叙事生动形象,文字比较浅显。
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出疑问,也可以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学。
就文中涉及的两个实验,可以设计相关的课件,使教学形象化,视听化。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一篇议论文。
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本文论证结构的严密性,更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思想、树立创新意识。
要注意指导学生弄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宇宙里有些什么》:这是一篇介绍宇宙的有关知识的科学小品。
宇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广漠神奇的世界。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宇宙和自己想像中的宇宙,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宇宙的音像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梦溪笔谈〉二则》:这是两篇展现古代科学成就的文言文,要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斜塔上的实验》教案1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18《斜塔上的实验》教案1 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总结出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经验2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教学重点学习科学家善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是平淡的,却又是美好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正是有了发现,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社会才得到不断地进步。
今天我们要看看,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奇迹。
(板书课题)二初读1、引导学生观察标题,并思考:根据标题,同学们会提出哪些疑问?(1)学生自由提出疑问,教者适当板书。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寻找答案。
(3)师生合作,归纳总结。
(4)教者引导、总结、板书(斜塔上的实验)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教者引导:课文主要还写了哪些事情?(1)学生小组讨论(2)引导学生回答(3)教者归纳总结,形成板书(钟摆实验、孩童和学生时代的事情)三品读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简介伽利略。
(提示:注意顺序;详略得当。
)1学生自读课文,列出提纲。
(教者提示:抓住主要事件列出提纲。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指明学生回答,师生点评。
4教者归纳总结,形成板书。
四拓展1在伽利略的身上,同学们肯定学到了很多东西。
你能联系自身实际,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其精神的认识吗?(教者提示:伽利略身上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生点评,教者归纳总结。
(4)教者适当板书。
2除了伽利略,你还知道还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他们身上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师生共同回顾交流讨论五小结与作业1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成功了,但他的成功之路充满了荆棘,他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信自己只要像伽利略那样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创新,你也会成功。
2 照伽利略实验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做钟摆实验和自由落体实验。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说课 《斜塔上的实验》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说课《斜塔上的实验》
《斜塔上的实验》说课稿
本节课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斜塔上的实验》,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学习科学家那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生平传记的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时、学生时的情况。
但文中人物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相距较远,加之学生对这类文体也不太感兴趣,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便成为我选择这节课的重点所在。
首先,我将本文定位在当作美文来学,阅读教学的要义就是通过课文的阅读,体会语句的丰富内涵,达到对文本深层的感知和理解。
因此如何让“语言美和精神美”在本节课中得到充分展示。
便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选择教学内容时,便有所取舍,由点入面,重点引导学生去探究伽利略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那部分内容,意在和学生一起通过课文的阅读、语言的探究、情感的体验、智慧的碰撞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即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和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其次,在教学流程的设置上以精读一篇文章,学到一点方法,体会一种精神为主导思想。
具体环节如下:。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教案5免费范文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目标①了解课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丰富知识背景。
②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③学习伽利略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导语:大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永恒的规律,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沸腾的茶水壶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同学们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是两本书,一大一小,当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哪个球会先落地呢?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可思议。
这就是自由落体定律,物体从空中自由落下时,不管轻重都是同时落地加速度G=9.8相同。
其实,四百多年前,一位年轻人曾经做过相似的试验,这个试验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斜塔上的实验》。
二、大家先不看书,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看了标题你产生哪些疑问?(谁做了这个实验?在哪个地方?是什么样的斜塔?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要证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文章的13—19小节,并且思考:在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和教授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怎样呢?他的实验得到学生、教授的支持吗?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语句去分析。
1、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
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
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2、学生、教授对他的态度?“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
”(看不起、不理解、嘲讽和讥笑的态度。
)“骂得他狗血喷头”“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搬走”(坚决反对态度,骂得很凶。
认为伽利略是个天真无知的人)“威胁”“教训”“教他永远不会忘记”(对此不屑一顾,恐吓伽利略)“正是揭穿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当场出丑”“被揭穿”“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穿着长袍以示的郑重,说明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思想和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荒唐的程度,抱定了一定会失败的想法他们要彻底败坏伽利略的名声,让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嘘”“哄笑”(在实验的最后关头,人们都不忘给伽利略施加压力,想迫使伽利略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弃)但是结果:“大吃一惊”“窃窃私语”(结果出乎意料,反映了他们愿望的破灭。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教案9免费范文
教案(一)教学目标①了解课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丰富知识背景。
②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③学习伽利略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关注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科学和文学应该开出并蒂之花。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这篇课文将带着学生走进科学的领域,去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奇思妙想,从而激起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本文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
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
文章从描写人物经历中最典型的一个场面落墨,迅速地吸引住读者。
伽利略是从教堂顶上悬挂油灯链条的嘀嗒声受到启发的。
这种现象许多人熟视无睹,“漫不经心”,而它却引起了伽利略“一连串的思考”。
“突然,他跳起身来”是由于“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
“闪光”这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灵感”产生,时的情景。
灵感,往往是在长期的、苦苦的思考中由某一现象触发而产生的。
“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是发现的具体内容。
“觉得”和两个“似乎”说明这仅仅是一种猜想、假设,还需要加以证明。
伽利略用实验法证明了这一发现的科学性。
这一部分(第1—7段)描写了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的经过,表现了伽利略“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和通过实验来检验真理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文章第二部分(第8—12段)是对伽利略孩童时候和学生时代情况的记叙,意在描写他的成长道路,表现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不停地搞实验”是紧承第一部分而来,属于总说。
接着用“甚至”一词追溯他小时候的情况。
伽利略从小富于幻想,对“天空的音乐”有兴趣。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
”(杜威语)丰富的幻想,正是他“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的基础。
“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从事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伽利略“以科学为终身事业”,则表现了他崇高的奉献精神。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新版)苏教版
(2)多音字
二、文本研读
1、一读:整体感知
(1)教师:
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参考: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自由落体的实验并获得了成功。)
(2)交流:我了解的伽利略
(3)教师:对于伽利略我们有了初步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伽利略的生活。
2、二读:走进文本,把握人物形象
(2)拓展想象
假想1:你如果站在比萨斜塔下,有何感想?
假想2:伽利略的父亲站在比萨斜塔下,有何感想?
假想3:亚里斯多德站在比萨斜塔下,有何感想?
4、链接材料,探索发现
5、小结
生阅读、批注。
在自己圈点、归纳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展示活动三
即兴发言
自由交流
重点研讨斜塔下的实验这个片断。
3、三读:重点突破研究描写方法(斜塔下实验片断)。
(1)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勾画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并分析描写的方法或角度。
交流: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分析场面描写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等。这是一个场面描写的片段。这个片段从描绘的方法来看,有语言、动作、心理等;从思路看,依次描写了伽利略和教授们的态度,观看实验的场面,伽利略实验及实验后人们的反映。在描写过程中,巧妙使用对比手法,进行人物烘托和气氛渲染,注意选用词语,准确反映人物心理,从而突出主旨。
《斜塔上的实验》
课题
《斜塔上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写作思路
2、学习巧妙的构思、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了解伽利略并感受伽利略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目的2
教学难点
目的2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课题: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精神。
2、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和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方法:复述、讨论交流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序幕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的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硕果累累。
其中有一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实验——斜塔上的实验。
伽利略用斜塔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自由落体”定律。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人物传记就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的那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让我们共同去倾听伽利略矢志探索科学的心律和足音,去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吧!二、阅读主场(一)合作学习1、问题讨论:人物传记的选材是很重要的,必须是人物生活经历的典型画面,因为典型的生活经历画面最能体现传记人物的性格、思想,又最能吸引读者。
本文截取了关于伽利略经历的哪些典型画面?这些生活经历画面要向我们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发现自然的节奏原理——通过实验来检验真理的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孩童和学生的成长道路——从小就具有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科学思想和“不轻易相信权威”,不怕威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问题讨论:写人物传记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从小时候写起。
本文的构思显然有别于一般人物传记的写法。
本文是怎样构思的?为什么要这样构思?这样构思有什么好处?首先写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头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在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
这样构思,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起来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3、问题讨论:按写文章的一般要求,文章标题应该涵盖文章内容。
本文既然写了三个画面,为什么单单以“斜塔上的实验”为题?“斜塔上的实验”是本文所记三个材料中最重要的,也是伽利略最辉煌、最自豪的成就体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8 课《斜塔上的实验》教课设计斜塔上的实验教课目的:1、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擅长研究的精神。
2、学习奇妙的构想、记述和描绘相联合的写作方法。
教课时数: 2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自主学习,认识课文粗心及本文的写作技巧。
2、自读课文,适合评论伽利略的性格和质量。
教课过程:一、导语设计。
1、教师:我们用了两个多礼拜的时间阅读了有名文学家如朱自清、老舍先生描绘多彩四时的文学作品,请问:你有什么感觉?学生:沟通。
2、教师:文学表现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生活的并蒂之花,此刻,让我们乘着神舟六号飞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去近距离接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
二、阅读课文。
1、一读:(1)、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课文,要求:依据课文内容把题目增补为一个完好的句子,注意记述的六因素。
学生:朗诵思虑。
学生:沟通,相互增补评论。
教师:(参照: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自由落体的实验并获取了成功。
)(2)、教师:依据课文内容,课题能否适合、全面?要不要改正为伽利略传等?学生:思虑沟通。
(还有:发现钟摆原理,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故事)教师:(参照:适合,不要改,突出了这个实验是伽利略一世最重要的发现。
)( 3)、教师:对于伽利略我们有了初步认识,此刻让我们走进伽利略的生活。
2、二读: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假定:你是伽利略的导师,请你为他写一个适合的考语。
学生:阅读,写考语。
学生:小组沟通并做好记录。
学生:代表讲话,评论。
教师:(小结:勇于创新、擅长研究,热爱科学,不怕权威,勤于思虑,不停实验等)3、三读:教师:伽利略不相信威望,敢于挑战威望,可是,当他在威望眼前,或许威望站在他眼前,他与威望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简单介绍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平生。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前驱。
历史上他第一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举一反三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塔上的实验
一、教学重点:
1、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精神。
2、巧妙的构思。
3、记叙和描写相结合。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学法指导:资料搜集、实验展示、分析讨论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伽利略的生平资料或主要的科学成就。
2、分小组准备实验,根据文中的描述展示自然的节奏原则的发现。
3、熟读全文,谈一谈你眼中的伽利略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4、预习文中的字词。
二、教学步骤:
1、小组内交流所搜集到的资料。
2、展示组内较好的资料。
3、请小组代表展示实验并阐述伽利略的结论。
4、字词检查:请同学上黑板列出所查找到的字词,其他同学注音并订正。
5、默读课文并思考:通过这篇人物传记,你认为伽利略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
从文中找出依据并加以分析。
6、小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探讨。
(交流总结:通过这篇人物传记,我们可以发现伽利略具有“实践是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的道路”的科学思想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不轻信权威的勇气、对科学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以及不屈服于强权的意志。
)
(教学提示:这一步骤的教学是主要环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地走进课文内容,切忌对课文的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课文依据和自己的分析。
要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引导同学们主动地挖掘课文内容。
)
7、分析讨论:在诸多的精神品质中,你认为那一种精神品质最为难能可贵?为什么?
8、师生交流讨论。
(教学提示:这一旨在让同学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有新意地看待问题。
可引导学生结合当代社会所呼唤的科学精神或自己的学习经验论述。
)
9、课堂小结。
10、作业布置:
1、探究练习第二题。
2、将课堂讨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以小短文的方式写出。
题目自拟。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检查复习。
2、朗读全文并思考: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的?这和普通的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写作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样的构思巧妙在何处?
3、小组讨论,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学生和孩提时代的经历——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
课文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动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
然后再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
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两个重大发现。
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
(教学提示: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教师应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逐个解决。
在“构思巧妙在何处?”这一问题上,可引导同学们自由探讨,各抒己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
4、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采用了记叙的写法?哪些地方采用了描写的写法?
5、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找出其中的描写精彩之处并试作分析。
(教学提示:这一问题意在引导同学们品味课文的语言。
并能根据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说出语言的表达作用。
如写教堂里的气氛,伽利略的突然发现,写教授们的压制,学生们的反对,观察比萨斜塔实验的队伍等都应用了描写,这就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
6、课堂小结。
7、作业布置:
(1)找出课文中三处描写精彩之处并试作分析。
(2)背诵课文最后四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