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水稻品种最新审定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届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介绍
一、稻
1、早籼788
品种(生态)类型:早籼常规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08001
育种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早籼14///早籼14//早籼14/Gayabyeo,系选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 2005年、2006年两年区试结果表明,株高85厘米左右,亩有效穗24万左右,穗总粒数115粒左右,结实率75%左右,千粒重24克左右,全生育期105天左右。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5年抗白叶枯病(抗性3级)、中抗稻瘟病(抗性4级);2006年中抗白叶枯病(抗性5级)、中抗稻瘟病(抗性5级)。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06年米质(区试点样品)达部颁4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5年区试亩产498公斤,较对照品种351A/制选(CK1)减产2.1%(不显著),较对照品种竹青(CK2)增产9.4%(极显著);2006年区试亩产464公斤,较CK1减产6.5%(极显著),较CK2增产3.3%(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81公斤,较CK1减产4.2%,较CK2增产6.4%。
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431公斤,较CK2增产3.9%。
建议推广区域:我省皖西区、沿江区和皖南山区。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早籼788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早籼788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早籼788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2、协优335(籼杂优0502)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08002
育种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协青早A×3M035(恢复系9019×特青)
主要特征特性:剑叶较长,稃尖紫色,粒细长形。
2006年、2007年两年区试结果表明,株高121厘米左右,亩有效穗16万左右,穗总粒数178粒左右,结实率83%左右,穗实粒数148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34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汕优63)迟熟2天左右。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6年抗叶枯病(抗性3级)、感稻瘟病(抗性6级);2007年抗白叶枯病(抗性3级),抗稻瘟病(抗性3级)。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06年米质(区试点样品)达部颁5级,2007年米质(区试点样品)达部颁4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6年区试亩产57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8%(极显著);2007年区试亩产62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1.1%(极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0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0.5%。
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6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1.6%。
建议推广区域:我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以外区域。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协优335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协优335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协优335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热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3、徽两优6号(杂优H-1)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08003
育种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892S(培矮64S变异单株选)×扬稻6号选
主要特征特性:剑叶中长,叶片较宽、挺直,穗着粒较密,有顶芒。
2006年、2007年两年区试结果表明,株高118厘米左右,亩有效穗15万左右,穗总粒数194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穗实粒数156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汕优63)迟3-4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2006年高抗白叶枯病(抗性1级)、中抗稻瘟病(抗性5级);2007年中抗白叶枯病(抗性5级)、中抗稻瘟病(抗性5级)。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06年米质(区试点样品)达部颁4级,2007年米质(区试点样品)达部颁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6年区试亩产58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5%(极显著);2007年区试亩产61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5%(极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0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9%。
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60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0%。
建议推广区域:全省。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徽两优6号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徽两优6号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徽两优6号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热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4、国豪国香8号(绵香1A×725)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08004
育种人: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绵香1A×绵恢725
主要特征特性:2005年、2006年两年区试结果表明,株高119厘米左右,亩有效穗15万左右,穗总粒数174粒左右,结实率78%左右,穗实粒数135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汕优63)迟熟1-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5年感白叶枯病(抗性7级)、感稻瘟病(抗性6级);2006年中抗白叶枯病(抗性5级)、抗稻瘟病(抗性3级)。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05年米质(区试点样品)达部颁3级,2006年米质(区试点样品)达部颁4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5年区试亩产54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3.3%(不显著);2006年区试亩产54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6%(不显著)。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2.5%。
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60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6%。
建议推广区域:我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以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