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6.2参观花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6.2参观花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6.2参观花圃这一教案有着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一教案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六章第二节。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参观花圃的相关知识,包括花圃的面积计算、路径规划等。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二是让学生学会并运用路径规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路径规划的运用。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花圃模型等教具,以及练习册、草稿纸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PPT展示了一些美丽的花园和花圃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花圃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规划的?2. 知识讲解:接着,我通过PPT和黑板,详细讲解了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路径规划的知识。
我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后,我给出了几个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规划。
我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
4. 例题讲解:然后,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路径规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的花圃问题。
我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1. 计算花圃的长和宽2. 用长乘以宽得到花圃的面积路径规划的运用:1. 确定起点和终点2. 找出所有可能的路径3. 选择最短或最快的路径七、作业设计答案:50平方米2. 给出从A点到B点的所有可能的路径,并选择最短或最快的路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观花圃-北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观花圃-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观花圃,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 实际应用:参观花圃,测量花圃的长和宽,计算花圃的周长和面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实际应用中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四、教学方法1.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花圃,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2.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3. 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花圃的长和宽,计算周长和面积4. 讲授法: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花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圃的形状,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2. 参观花圃组织学生参观花圃,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更直观的认识。
3.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数、角度等特点。
4.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演示计算方法。
5. 实际应用学生分组测量花圃的长和宽,计算花圃的周长和面积,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参观花圃、讨论、测量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成果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3.学习特点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但在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在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理解试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试商过程中如何调整商的大小。
2.教学难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时,商的位数的确定和初商不合适时的调整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教法学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参观花圃”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引导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试商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讲解演示法:对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试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
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观察比较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试商方法和计算过程,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观花圃》(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参观花圃》(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参观花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节《参观花圃》。
本节课主要通过参观花圃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以及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它们的用途。
2.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包括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3. 通过参观花圃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以及通过参观花圃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
难点:人民币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在购物过程中正确使用人民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模型、花圃商品价格标签、购物清单学具: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份人民币模型、一份花圃商品价格标签、一份购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真实的花圃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它们的用途,让学生对人民币有基本的认识。
3. 讲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教师向学生讲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4. 分组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份人民币模型、一份花圃商品价格标签、一份购物清单。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购物清单进行购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并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人民币的用途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实际例子演示购物能力的培养购物清单购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根据购物清单,计算出需要支付的金额,并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模拟购物。
答案:根据购物清单,计算出需要支付的金额,并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模拟购物。
参观花圃-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参观花圃-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花卉园中数量的概念;2.能够运用数量比较的方法,对花卉数量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够体会数量的意义和数量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类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数量的概念;2.问题的抽象与转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确定一个物体的数量?然后,教师自然引出数量的概念,通过介绍花圃中的一些花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量”。
2. 学习新知识学生们以课堂小组的形式参观花圃,并记录下每一种花卉的数量。
接着,教师以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的简单计算。
例如:A花卉数量是B花卉数量的2倍,B花卉数量是C花卉数量的3倍,这时候学生可以用自己记录的数据来进行计算,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巩固练习在课后的作业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花圃中的绿色植物数量是蓝色植物数量的多少倍?•如果再添置10株红色的花卉,那么花圃中红色花卉的数量就是蓝色花卉数量的多少倍?这些问题都是以实际场景为基础,通过简单的数量比较进行计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的应用。
4. 课堂总结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分享,总结数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逻辑。
四、教学反思通过参观花圃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更加有助于理解数量的概念和应用,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问题的抽象和转化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课后的作业中,设计生活中的数量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量的实际意义。
参观花圃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参观花圃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认识花卉的外形、名称和生长状况;•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以及种植技巧;•通过观察,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然界,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花卉外形及名称:包括科学家介绍、概览、分门别类等知识点;2.学习观察草坪、花窗、蔬菜种植地等花圃景观的发展变化过程;3.学习花卉种植技巧,如:播种、摘芽、定植、修枝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节课开始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教室里认识几种花卉的图片,介绍花卉的外形和名称。
并通过一个小游戏,把学生分成两组,互相比赛认出更多的花卉图片。
2. 新知识讲解•花卉分类:让学生了解花卉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以及不同花卉的分类特点;•花卉名称: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花卉的名称,如:玫瑰、水仙、向日葵等;•植物生命周期:让学生了解植物成长的过程,加深对植物生命的认识;•花卉种植技巧:学生学习基本的花卉种植技巧,如:选择肥沃的土壤、适量浇水、修剪枝条等。
3. 实践活动学生会通过参观花圃进行实践,实践活动包括观察和测量花卉,寻找能提取养分和水分的最佳區域。
让学生手动种植一些小花,学习花卉种植技巧。
4. 总结讲解在活动完成之后,老师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检查学生是否加深了对花卉的认识。
并通过提问或者小测验,加深学生们的记忆。
四、教学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实践活动中,对花卉的认识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们对花卉的观感和实际种植技巧的表现来评价本节课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考虑新鲜度产生多种協議,如:考试,课堂表现文件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体会通过此节课的实验活动,学生们对花卉的了解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课堂的气氛控制和学生们的实际成长情况,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以保证教学效果的良好实现。
6.2《参观花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6.2《参观花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将在数学课上一起走进花圃,探索其中的数学奥秘。
我们将使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教材,第六章的第二节《参观花圃》来进行学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从教材的6.2节开始,主要学习参观花圃中的数学问题。
这部分内容包括花圃的面积计算,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布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数学并不是抽象的,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安排我们的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布局。
难点在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准备了一些花圃的图片,以及一些计算工具。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笔,以便能够记录下他们的学习和思考过程。
五、教学过程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花圃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些花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可以用数学的什么知识来描述它们。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们学习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些实际的例题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会组织一个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并一起讨论如何进行合理的布局。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主要包括花圃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提示。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主要包括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以及一些布局设计题目。
例如,计算一个花圃的面积,或者设计一个花圃的布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运用数学知识,让数学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2《参观花圃》(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参观花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 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分数的加减运算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花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圃的特点。
2.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参观花圃,应该怎么走?”引导学生运用方向和距离的知识来回答问题。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花圃中的花朵,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花朵平均分给每个同学,每人能得到多少朵?”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意义来回答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花朵分给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能得到多少朵?”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加减运算来回答问题。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花圃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花圃的美。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果我们把这些花朵平均分给每个同学,每人能得到多少朵?”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意义来回答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参观花圃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环节,因为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概念及其运算的关键时刻。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实践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花圃的活动,这个活动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6.2《参观花圃》(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2《参观花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理解花圃的设计和规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花圃对于美化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2. 花圃的设计和规划3. 花圃的环保意义三、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花圃,引起他们对花圃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如花坛、花架、花盆等。
3. 课堂讲解结合图片和实例,讲解花圃的设计和规划,如花坛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花圃,包括花坛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以及花圃的设计和规划。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所在社区的花圃,记录下花坛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加深他们对花圃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花圃的设计和规划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花圃的环保意义的认识程度。
4.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花圃的设计和规划补充和说明:花圃的设计和规划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它涉及到花坛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花圃的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花坛的形状和大小要适合所在的空间,花坛的位置要考虑到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花坛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在讲解花圃的设计和规划时,可以通过图片或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大小和位置的花坛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例如,圆形的花坛适合放在宽敞的空地上,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方形的花坛适合放在较小的空间里,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花坛的位置要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有利于花卉的生长。
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花圃,包括花坛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6.2《参观花圃》(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2《参观花圃》(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6.2《参观花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参观花圃》。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参观花圃的相关知识,包括花圃的面积计算、不同形状花圃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不同形状花圃的面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特别是不规则花圃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掌握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不同形状花圃的面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花圃,让学生观察花圃的形状和大小,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计算花圃的面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计算一种形状的花圃面积。
学生们可以利用彩纸剪出不同形状的花圃,并用尺子测量边长,计算面积。
3. 课堂讲解:讲解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花圃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示例,让学生们清楚明白地理解计算过程。
4. 练习巩固:给出几个实际的花圃形状,让学生独立计算面积。
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花圃面积计算正方形花圃:边长× 边长长方形花圃:长× 宽三角形花圃:底× 高÷ 2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家里花园的面积。
答案:花园面积 = 长× 宽2.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尝试计算不规则花圃的面积。
答案:不规则花圃面积 = 各三角形面积之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通过参观花圃、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掌握了花圃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环节,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参观花圃-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参观花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花种的名称和颜色。
2.能够运用“比”和“差”进行比较和计算。
3.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柱形图和折线图。
4.能够合作和分享,在小组中交流和比较。
二、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笔、相机等。
2.教学素材:花圃、花种、颜色样板、调查表、相册等。
3.教学环境:教室、花圃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放映一段该地区景观介绍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花卉品种和名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请问这些花的名称是什么?”“请问这些花的颜色有哪些?”等等。
2. 观察和调查花圃中心活动:在小组中完成观察和调查。
教师把学生分成4-5人一组,带着学生去花圃观察和调查花卉。
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花卉的名称。
2.统计花卉的数量。
3.记录各花卉颜色的出现次数。
每个小组应该有一张调查表,用来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数据。
3. 汇总和比较中心活动:汇总和比较各小组收集的数据。
教师将各小组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让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如“哪种花卉种类数量最多?”“哪种花卉种类数量最少?”等等。
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如计算数量和频率。
4. 绘制统计图表中心活动:绘制柱状图和折线图。
教师让学生按照汇总后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和折线图。
教师可以给学生相应的示范。
5. 总结和分享中心活动:总结和分享本节课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让学生总结和分享本节课的经验和感受,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在小组中的体验和收获,如“我在小组中了解到了很多我之前不知道的花卉名称和颜色。
”“我在小组中体会到了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继续探索本地区的花卉品种和名称。
2.在家长或其他成年人的帮助下,应用“比”和“差”计算一些问题。
3.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收集一些花卉的相关信息,并用电脑或手绘工具绘制一个简单的花卉海报。
五、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以花圃为背景,鼓励学生观察和调查,并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和分享的教学方法。
6.2《参观花圃》(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6.2《参观花圃》(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观花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2节《参观花圃》。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和分析一个场所的特点和布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参观花圃的地图、参观路线图、花圃的各类花卉和设施的分布图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1. 理解参观花圃的地图、参观路线图、花圃的各类花卉和设施的分布图的含义;2. 学会通过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和分析一个场所的特点和布局;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和分析一个场所的特点和布局。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参观花圃的地图、参观路线图、花圃的各类花卉和设施的分布图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参观花圃的地图、参观路线图、花圃的各类花卉和设施的分布图等。
学具:学生手册、记录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学生观察参观花圃的地图,引导学生发现地图上的重要信息和符号,如花圃的入口、出口、各类花卉和设施的分布等。
2. 讲解:通过参观路线图,引导学生了解参观的顺序和路径,让学生明白如何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同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花圃的各类花卉和设施的分布图,让学生了解花圃的经营范围和特点。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参观,每组选定一种花卉或设施,进行观察和记录。
学生可以利用学生手册和彩笔,将观察到的事物画下来,并在旁边注明名称和特点。
5. 练习:让学生根据参观花圃的地图和路线图,设计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参观路线,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花圃地图入口 > 出口各类花卉和设施分布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参观花圃的地图和路线图,设计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参观路线,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答案:根据花圃的地图和路线图,设计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参观路线,如:入口 > 花卉区 > 设施区 > 出口。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参观花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参观花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不同的花圃,了解其特点以及计算花圃的面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对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花圃,了解其特点,掌握计算花圃面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花圃,掌握计算花圃面积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参观花圃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圃的图片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准备计算面积所需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等。
3.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的花圃,引导学生关注花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参观花圃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花圃的面积。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计算花圃的面积。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花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参观花圃》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参观花圃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不同花卉的单价和总价,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不同花卉的单价和总价。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参观花圃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圃的场景图片、花卉价格表格等教学资源。
2.准备计算器、纸笔等学习工具。
3.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出示花圃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花卉?它们的单价是多少?”让学生回答,并板书花卉名称和单价。
2.呈现(10分钟)呈现计算不同花卉总价的问题,如:“如果我想要购买菊花和玫瑰,我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给予指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不同花卉的总价,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出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我购买了一盆菊花和两盆玫瑰,我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给予评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花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参观花圃》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性质,感受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平移和旋转的实际例子。
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花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圃中的图形变化。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平移、旋转。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图形卡片,展示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平移: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方向不变,只改变位置。
旋转: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不变,方向发生变化,但旋转中心不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参观花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参观花圃》教学设计2、解决问题二:月季花摆几个三角形图案?还剩几盆?(1)列出算式:(2)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计算方法:方法一:估算。
把18看作(),()×()=()方法二:用竖式计算把18看作()来试商,商是()位数。
3、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说说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计算。
2、引导学生重点汇报如何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的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组织学生思考和交流“商是几位数”的问题。
尝试列式计算,通过讨论交流找到答案。
环节三:练习归纳(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31、学生独立完成P70第一题。
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想的:2.归纳出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方法:一是先确定商是几位数,从而知道从哪个数位开始求商,二是把除数四舍五入成整十数再试商的方法。
教师活动3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第三题。
2、鼓励学生归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中巩固把除数四舍五入成整十数再试商的方法。
环节四:作业与检测(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41、学生完成数学书70页第2题。
2、学生完成数学书71页第3题。
教师活动4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154÷22=7 120÷18=6 把22看作20来试商把18看作20试商第六单元除法《参观花圃》学习任务单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参观花圃》教学设计课题参观花圃(除数接近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第二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并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2.经历用乘法估商的过程中,归纳概括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学设计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学设计参观花圃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们舒适的感觉。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苗圃,那里有许多的植物。
(播放课件)(板书课题)二.探究问题1.出示课本情境图和题目你能写出算式吗?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回答(板书算式)154 ÷ = 2.估一估(1)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学生独立估一估(2)指3名学生回答生可能出现的回答:A.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B.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C.因为140÷20=7所以大约是7盆左右。
3.用竖式计算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试着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
(1)用竖式算一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用竖式算一算每种花各有多少盆?①下去巡视,选一个又快又好的小组代表把竖式写在黑板上。
②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看能不能说到把22看作20来试商,20×7=140接近150、所以商是7。
)师问:1、为什么把22看作20来试商?(更简便)2、商“ 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如果巡视时发现有错例的,拿到展台上来让同学辨析一下。
③板书:答:每种花各有7盆。
4.课件出示题目:如果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拼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1)、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列出:120÷18=(2)、师:先估一估可能是几个图案,自己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估计的?(3)、那你能自己独立地用竖式算一算吗?(生独立算,选出一生板演)师:你是把18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有不同意见吗?师: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有什么好处?(很快找到商几)(4)、师:要想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可以怎样做?(验算一下)请一生来写在黑板上。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2参观苗圃6.2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2参观苗圃6.2参观花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苗圃和花圃的基本概念;2.掌握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条件;3.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 教学内容1.苗圃和花圃的定义和特点2.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条件3.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2. 重点1.苗圃和花圃的区别和联系2.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生长过程3.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难点1.植物生长条件的认识和掌握2.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2.观察与实验法3.交互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设计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苗圃和花圃的异同点•教师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对苗圃和花圃的认识•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仿真苗圃和花圃,指导学生记录所观察到的异同点•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2. 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花盆并种植植物•教师给学生提供简单的花盆制作方法和植物种植技巧•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制作和种植,并记录下生长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3. 学生参观花圃,领略自然美景,增加环境保护意识•学生参观学校的花圃,观察不同花卉的生长状态•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各种花卉的特点和生长条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五、教学评估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观察学生在制作花盆和种植植物的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细节处理能力;•组织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苗圃和花圃的认识是否正确和全面;•通过问答、测试等方式,对学生对植物生长特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更深入地了解到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过程,同时也能够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尤其是对孩子们的安全进行保障。
6.2参观花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6.2参观花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六章第二节《参观花圃》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1. 认识平面图形的对称性;2. 学会用对称轴的概念来描述和判断图形的对称性;3. 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及对称轴的概念;2. 能够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及对称轴的概念,难点是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3.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花圃,让学生观察和发现其中的对称性,引发学生对对称性的思考。
2. 知识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及对称轴的概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4. 练习巩固: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对称性;2. 对称轴的概念;3. 对称性的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对称的图案,并说明其对称轴的位置和特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如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把除数看作整数进行试商。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们舒适的感觉。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苗圃,那里有许多的植物。
(播放课件)(板书课题)二、探究问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和题目你能写出算式吗?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回答(板书算式)15422 =
2、估一估(1)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学生独立估一估(2)指3名学生回答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A、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B、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C、因为14020=7所以大约是7盆左右。
3、用竖式计算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试着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
(1)用竖式算一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用竖式算一算每种花各有多少盆?①下去巡视,选一个又快又好的小组代表把竖式写在黑板上。
②汇报
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看能不能说到把22看作20来试商,207=140接近1
50、所以商是7。
)师问:
1、为什么把22看作20来试商?(更简便)
2、商“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如果巡视时发现有错例的,拿到展台上来让同学辨析一下。
③板书:答:每种花各有7盆。
4、课件出示题目:如果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拼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1)、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列出:1xx=(2)、师:先估一估可能是几个图案,自己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估计的?(3)、那你能自己独立地用竖式算一算吗?(生独立算,选出一生板演)师:你是把18看作几来试商的?有不同意见吗?师:数看作整数来试商,有什么好处?(很快找到商几)(4)、师:要想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可以怎样做?(验算一下)请一生来写在黑板上。
评:怎样验算的?刚才我们做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这两道题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小结方法: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者比4小时,可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
数。
当除数的个位数是5或者比5大时,可用“五入”法试商,即除数的位数加上“1”,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703127228先说一说可以把除数看作几来试商,再算一算并汇报
交流算法。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8()<24359()<48142()<21367()<215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汇报。
3、森林医生先判断对错,再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
四、总结: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参观苗圃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
其实这些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下次我们再共同探讨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参观苗圃15422=7(盆)1xx=6(个)……12(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