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概论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单元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论1.1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两大现象:知识爆炸和信息海洋二、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1.教育发展历程上的四次革命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标志:专职教师的出现第二次:文字体系的出现第三次:印刷术的出现第四次:现代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快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正在构建4A模式:Anybody,Anytime,Anywhere,Any content也就是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相关内容。
2.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1)教育观念的变革现代教学观:由以教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问题为中心。
现代学习观:在校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和走向学习型社会。
现代教师观:由教转变为导,过去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权威、化身,二今天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现代学生观: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思考者和探索者。
现代媒体观:只是载体转变为认知工具。
现代人才观: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新理念学习时空观:在老师的引导和教学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和学习任务变成随时随地学习现代课程观:知识中心、书本中心正在转变为以人为本、特色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化(2)教学坏境的变革黑板加粉笔教学工具走向现代数字媒体幻灯投影计算机交互式白板传统教室走向智慧教室传统校园走向智慧校园(3)教学内容的变革知识快速增长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4)教学方式的变革班级教学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新的课程形态不断形成:网络课程、mooc、微课、翻转课堂:少讲多学、一对一教学辅导、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培优补差、丰富课程内容、为教师减负自主学习、探究性、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5)教学方法的变革讲授法、演示法向案例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讨论法学习形式丰富,形成一种多元教学方法(6)教学制度的变革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任务,不只是在校学生而言,需要家庭企业社会共同参与,泛在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是新时代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一种新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教授为主变为学生探究为主说教式教学变成交互式教学分学科、定时教学变成真实、多学科交叉、问题解决集体化的、无个性的个体学习变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变成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按年龄和成绩分组变成异质分组对分科知识与分离技能的评价变成以行动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1.2 现代教育技术内涵与发展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题目:国内第一个MOOC平台是( )
超星平台
好大学在线
学堂在线
中国大学MOOC
智慧树平台
答案:学堂在线
题目:在制作powerpoint时,SmartArt工具的主要功能是( )
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who,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say what,with what effects
who, in which channel, say what,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元搜索引擎
目录搜索引擎
答案:全文搜索引擎
题目:下列属于视觉媒体的是( )
收音机
光盘
CD机
投影仪
答案:投影仪
题目:能够将搜索范围限定在特定的文件类型中的高级检索语句是( )
site
file
filetype
intile
答案:fil立人是谁?( )
皮亚杰
斯金纳
华生
桑代克
答案:华生
题目: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体现了它的什么特性?( )
可控性
传播性
呈现力
重现力
答案:重现力
题目:中国知网数据库提供两种资源下载方式,一种是caj格式,另一种是( )
题目:关于媒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不存在教学功能都很好的“超级媒体”,经过优化组合的多种媒体教学比较有效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视听与传播
颜色的象征寓意
• • • • • • • •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争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辉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郁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平和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调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娴静 品红——秀丽、鲜艳、飘逸、悦目 黑色——沉着、恐惧、严肃、神秘
传播的概念&类型
• 传播的概念
–传播(communication)原指“通信、传达、 联系”之意,后专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 –广义的传播可理解为“大自然中一切信息的传 送或交换”,包括植物、动物、机器、人所进 行的信息传播。 –狭义的传播主要指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是人 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 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感情,已 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 人眼的亮度感觉滞后于实际亮度 – 视觉残留时间一般约为0.1秒
人的视觉心理
• 心理趋合:
–人们的想象力会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
• 画面均衡:
–是人们对画面稳定感的一种形式感觉
• 视觉重心:
–画面的“重量”的中心。有右撇现象
视觉心理与构图
• 构图是把对象及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组织、选择和 安排,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 构图元素包括线条、色彩、明暗、节奏等。 • 视觉心理对构图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第3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视听与传播理论
一 视听教育理论
视感知规律 听感知规律 “经验之塔”理论
传播的概念和类型 传播模式 教育传播
二 传播理论
视感知规律
• 人眼的视觉特性
– 视觉的光谱灵敏度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1.0 0.8 0.6 0.4 0.2 0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虚拟大学(远程教育) 虚拟大学(远程教育) (二)电子出版物 (三)智能化教师系统 (四)虚拟真实 (五)交互式电视
远程网络学校
国际互联网 家庭电脑 电话线路
学校多媒体网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虚拟大学(远程教育) 虚拟大学(远程教育) (二)电子出版物 (三)智能化教师系统 (四)虚拟真实 (五)交互式电视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视听教育理论 (二)学习理论 (三)传播理论 (四)系统科学理论
“经验 经验 语言 10 符号
视觉符号 9 照片 幻灯 8 广播 录音
抽象 的 经验 观 察 7 6 5 4 的经验 的经验 的的 经验 3 2 1 的 经 验
视
电 视 电 影
做 的 经 验
*学习理论 联结理论
接受者 躁声 反馈
(一)拉斯韦尔(Lesswell)传播理论 (“五W”) 拉斯韦尔( ) )
谁 传播者 控制研究 说什么 信息 内容研究 通过什么渠道 媒体 媒体研究
向谁 接受者 受众研究
有何效果 效果 效果研究
传播理论
(二)香农--魏佛(Shannon--Weaver) 香农 魏佛( ) 魏佛 传播理论模式
2、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的核心 、
3、教学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
2、教育技术学 、
基本概念的含义
;(2) (1)媒体传播教学的理论与技术;( )个别化教学的理 )媒体传播教学的理论与技术;( 教育技术;( )教育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技术;( )教育 。 是教育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是教育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论与技术;( ;(4) 论与技术;(3)教育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技术;( 技术的基本概念、定义、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学科性质; 技术的基本概念、定义、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学是关于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 ; 是关于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 ;(6) (5)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 )教育技术的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 管理;(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7) ;(8) 管理;(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传播新技 新方法。 术、新方法。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教育概论(叶澜)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要素: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它不包含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3、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从广义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
从学校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教育者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在教育活动中,他们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4、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在广义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
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是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学生。
在教育活动中,相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5、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
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6、教育物资:是指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
根据这些物质资源在教育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三类。
这是教育活动中物的要素。
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农场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教育媒体是教育活动中两类主体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育媒体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载体。
教育辅助手段是那些帮助教育者教和受教育者学的物质工具与技术手段,它与媒体的区别在于它本身并不是教育中需传递的信息的载体,而是某些信息载体传递时必须有的工具或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客观题题库
1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B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系的知识技能,有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有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2 . 多媒体教室的核心媒体是______ 正确答案:C▪中央控制系统▪实物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3 . 教学设计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全面的教材▪对学习者的了解▪对教学原理的了解▪多教学方法的了解4 . 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不包括______ 正确答案:B▪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学习方法的确定▪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资源的设计5 .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认知领域▪理解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6 . 信息化教育的最高目标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素质教育▪培养智慧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教育信息化7 .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师的职能▪学生的地位▪教学方法8 .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这是教育技术的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广义定义▪AECT 94定义▪AECT 2005 定义▪国际定义9 . 教师可以将屏幕内容传递给学生运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____________教学功能正确答案:A▪实时广播教学功能▪示范功能▪远程控制功能▪自动辅导功能10 . 教师在自己机器上观看和检查网络上学生的屏幕信息用了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实时广播教学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学习监督功能▪在线交流功能11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理论说▪结构说▪程序说▪方法说12 . 头脑风暴是 ____________提出的正确答案:C▪杜威▪刘向永▪奥斯本▪本杰明13 . 从技术层面上,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一体化14 .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学习▪实践▪评价▪改善15 . 信息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______ 正确答案:A▪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感知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16 . 在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教师的角色应该是______ 正确答案:D▪信息的垄断者▪信息的讲授者▪良好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引导者17 . MCAI是以下哪个专业术语的简称? 正确答案:A▪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计算机协会▪现代教育技术18 . 思维导图和传统的笔记方法相比的优势不包括______ 正确答案:B▪它顺应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让我们的观点在图上表达出来▪制定计划,组织讨论▪能够加强记忆▪激发右脑19 . ____________是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切入点正确答案:A▪教学反思▪校本研究▪行动研究▪教学研究20 . 教师对学生机进行锁定,解锁或开、关机属于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功能中的______ 正确答案:C▪示范功能▪学习监督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学籍管理功能21 . 网络学习资源不具有以下哪个特性?正确答案:D▪多样性▪共享性▪实效性▪不可再生性22 . 网络学习资源不包括____________。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期末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期末教育概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基础性课程,旨在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教育概论的学习对于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重大。
在教育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将对教育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是一种对人进行有目的引导和培养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道德、体育、审美等多个方面。
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和引导人的过程。
2. 教育的功能教育的主要功能包括: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教育者主要包括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等,而受教育者则是学生。
4.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
5. 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听课、讲课、实验、讨论、研究等。
教育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选择,灵活多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展现。
二、教育学基本理论1.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等。
近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启蒙运动、德儒教育、功利主义教育等。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人本主义教育、个性教育、社会批判教育等。
2.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个性教育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主要强调对学习行为的塑造和强化;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重视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过程和认知结构的建构;社会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个性教育理论主张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更
好的发展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 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取决于 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状况;另外取决于学校 教育的实际需求。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将呈现以下特 征:
多媒体化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
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重要的突破口
现代教育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教学 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育理论等 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伴随着现代教育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要求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理论研究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
泛应用,更具有现实意义。教育技术的理 论研究更加关注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个别化学习、网络学习等方 面,为教育技术的研究打开了一个广阔的 空间。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高科技化 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将出现更多的集图文、影音为一体的教学 材料,以多种感官刺激、交互性、灵活性 等特点占据教学资源的主流。 多媒体类教学材料的开发也将成为教育技 术的重要内容。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化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技术提出了一个重
要的研究方向。网络教学环境下,学校教 学活动将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学生从网络上获得丰富的教育信息作为重 要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教育概论1.教育学开展的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育具有性。
教育无阶级性古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教育为统治阶级效劳,教育具有阶级性。
教育容封闭。
教育方法机械。
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现代社会的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教育容具有开放性。
教育具有法制性。
教育呈现终身化。
教育具有国际性。
教育具有科学性。
2.现代教育学的共同特征.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教育容具有开放性。
教育具有法制性。
教育呈现终身化。
教育具有国际性。
教育具有科学性。
3.教育的根本属性有哪些"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民族性长期性阶级性4.东西方对于教育涵的不同理解.1、教育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双边活动,且教师占主导地位。
2、重视书本知识。
3、教育具有强制性。
西方1、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
2、学生是教育中的真正主体。
3、学生自动参与教学的过程。
5.全面开展教育的根本容有哪些"人的开展是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开展即:一方面,人的开展方向是全面开展〔具体为:体力与智力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开展;人的精神道德与审美情趣获得充分开展;其结果的能够适应劳动的变化,从一个劳动部门流动到另一个劳动部门〕;另一方面,全面开展中主要表达在德智体三个根本素质上面。
6.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及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效劳,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劳动者;德智体全面开展;注重全民素质的提高。
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涵及其特点是什么.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是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甄别的功能。
它是一种脱离社会开展和人的开展的实际需要,违反教育教学的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学概论(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范畴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含义 • 一、技术 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 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教育技术涉及的“技术”的涵义,指的是有 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如系统方法) 的总和。
9
• 三、教育技术学定义及基本内容 • 1.定义: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 观点、方法和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 程及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 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 •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 • 它以教授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 统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 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 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学研究方法,在 确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 果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优化教育、教 学过程的理论和方法。
8
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的组成部分(1994年)
二、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哲学方法): 是三个概念的综合运用: 即以科学理论为基础
以学习者学习的个别化、个性化为中心 依靠开发资源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来鉴定和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有效 的学习。
18
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一切技术手段 和方法的总称。
教育技术学是关于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 的理论,是一个新兴的学科。
4
四、现代教育技术: 强调教育中应用一些较新技术手段和 方法,同时强调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教育教 学活动产生的影响。
5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 一、客观的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社会促使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改变。 •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客 观条件。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 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产生也是推动教育技术学发 展的主要因素。(认知理论) • 四、信息社会要求每个人要有知识的延伸能力-- 继续教育(学习)--终身教育(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概论(本)答案1新
现代远程教育概论(本)答案1新.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现代远程教育概论(本)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17内容:毕业论文环节先修课程《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方法指导》是多少学分?A、1B、2C、3D、4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2.17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43内容:以下证书可以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免考统考英语B的有:A、PETS3级合格证书B、大学俄语4级C、日语能力测试1级D、以上都可以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2.17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17内容:教师讲课的课程课件可以通过()进行学习并自动记录学习次数。
A、购买课件光盘B、FTP下载中心C、购买辅导光盘D、学生个人学习平台在线点播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2.17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17内容:华东理工大学哪门课程是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A、化工原理B、线形代数C、物理化学D、公共管理学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2.17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17内容:获取课程辅导光盘内容的途径是:A、购买课程辅导光盘B、从FTP下载中心下载C、由教育中心负责集体播放D、上述三项都可以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2.17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17内容: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方针为:网上自主学习、卫星直播授课、集中面授辅导、()、注重过程考核。
A、网上学习提问B、教师网络答疑C、学生网络提问D、教师网上阅卷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2.17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17内容:以下哪个域名代表教育机构?A、GovB、netC、eduD、org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2.17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17 内容:在课程考试预约时间段内,是否可以将已预约的课程修改为不预约状态?A、可以B、不可以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2.17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17 内容:我国首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学校是()。
现代远程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远程教育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远程教育起源于西方的国,该观点的代表学者是;一种认为远程教育起源于东方的国,该观点的代表学者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英谢新观;中丁兴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美丁兴富;中谢新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英丁兴富;中谢新观2、狭义的远程教育是指对教师和学生在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空间讲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时空助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时间引导3、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三个协会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亚洲开放大学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国际远程与开放教育协会;亚洲开放大学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亚洲远程大学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4、在远程教育实践中,无论是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还是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都充分体现了的特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以学生为中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以老师为中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以教学机构为中心5、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差异在于的不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教学内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教育对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教学手段6、远程学习圈理论的提出者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陈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丁兴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谢新观7、远程教育中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学的“两阶段过程”、教学的“教师团队合作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的“”、教学的“以媒体为中介”、的“重点辅导”、作业的“反馈作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支持服务观实时反馈面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支持服务观无实时反馈远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支持服务观无实时反馈面授8、教学交互是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多页版)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概论1.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着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转变其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促进其思想行为身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社会活动,它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学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启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我们科学地制定教育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一,此理论阐明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必须从人们现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出发,从现实社会的发展善及其发展要求出发,而绝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第二,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必须自觉遵循这一历史的必然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去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阐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长期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必须坚持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既要坚定地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想目标前进,又要从我们现阶段的实际出发,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人的发展的现实可能,实事求是的确定人们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所就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3.如何理解“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
第一,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产生来看,“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第二,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作用来看,“没有革命的理论,就还会有革命的运动。
”第三,从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来看,“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由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历史久远、全面加工、传播工具广泛,如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它对工人阶级所起到的作用将是很危险的。
(2)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一方面更新灌输新的内容,内容要与进俱进,另一方面,改变灌输的方法,方法要不断改进。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的萌芽
2.简单媒体时期的教育技术
3.视听教育技术
4.网络教育技术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 , 出现了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促使教学模式、教学内 容发生变化 ,导致教育形式的深刻变 革。 现代教育技术对师生角色、地位及其 相互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引发学校形态的变革,出现“虚拟学 校” 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
2. 同以往的学校教育相比,教学内容也 将发生很大变化 第一,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 培养。 第二,更加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 对性。 第三,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全面性、 大容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导致教育形式 的深刻变革,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 面: 一是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 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交 互式的学习方式。 二是从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的 信息传输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资 源分享。
和资源; (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对与学习 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 用、管理和评价; (3)教育技术是一种理论和实践; (4)教育技术以促进学习为目的。
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信息设计 教学策略 学习者特征
应用:
理论与实践
媒体使用 革新技术的传播 实现和制度化 有关政策和规定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达 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具体内涵和发展历史;充分理解现代 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的 关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2023年整理
为网络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和环境支撑的是()收藏A.网络课程教学支持平台B.网络课程的内容C.网络及通讯技术D.网络课程的活动安排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互联网时代下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节点和信息源的连接。
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收藏A.多元智能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联通主义学习理论D.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在制作powerpoint时,SmartArt工具的主要功能是()收藏A.可以快速制作图表B.划分段落C.绘图工具D.设置动画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属于()收藏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确定选题后要进行的工作是()收藏A.编写脚本选择开发工具C.搜集加工素材D.教学设计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老师要重新认识到只要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收藏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情境认知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老师要重新认识到只要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这是哪个学习理论的观点?()收藏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收藏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下来哪些媒体属于视听媒体()收藏A.电视机B.C.实物展示台D.投影仪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收藏A.麦克卢汉B.斯金纳C.香农D.戴尔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下面属于认知主义理论观点的是收藏A.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B.及时强化D.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由于媒体的()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收藏A.扩散性B.重复性C.固定性D.能动性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好地设计各种外部信息,以使人们方便、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包括参考书、图表、计算机、移动终端和各种电子信息服务,以帮助人们形成合适的外部表征从而解决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课件
未来现代教育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满足不同学生 的个性化需求。
教育资源共享化
未来现代教育技术将更加注重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 均衡分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术的作用。
教育资源均衡的挑战
地区间资源不均衡
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如何实现教育资 源的均衡分配是一个挑战。
校际间资源不均衡
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也存在差异,如何 实现校际间资源的均衡分配也是一个挑战。
学科间资源不均衡
不同学科的教育资源也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学科 间资源的均衡分配也是一个挑战。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
主张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 个别化指导,以达到掌握学习目标。
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教 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强调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通过协作和 互动建构知识,教师作为引导者促进 学生的主动探索。
技术理论
技术与教育整合理论
探讨如何将技术有效融入教育领域,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学习理论
01
02
0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环境刺激对学习的影 响,认为学习是建立刺激 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是信息处理和意 义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 者内部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和 情感体验,认为学习是自 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
教学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提供丰富的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 网络课程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
求。
信息化管理
数字化校园可以实现学校的信息 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 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电化教育阶段 20世纪20年代,受美国视觉教育运动的影响,无 声电影、幻灯等媒体应用到学校教学中,标志着 我国电化教育的萌芽。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电化教育委 员会,“电化教育”一词作为正式名称开始确认。 新中国成立后,电化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0 世纪60年代,录音、电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 播广泛应用到学校教学中。 1978年,国家成立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利用卫 星进行远程教育。并且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学 术期刊和论述。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国内进行了大规 模的教学改革运动——视觉教育运动。全 国成立了5种视觉教育专业组织,并出现了 5种视觉教育学术杂志。 国际学术界以这场视觉教育运动为标 志,作为教育技术的起点。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应用于学校教育, 视觉教育扩展到视听觉教育。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1950年 美国爱德华专科学校创建了第一个校园电视台。 闭路教育电视系统在许多大学和地区建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卫星电视系统开始出现 ,揭开了卫星教育电视的序幕,由此产生了一个 新的领域——远距离教育。它的出现对偏远地区 教育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媒体教育方面,计算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助教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学 校计算机普及率逐年上升。2000年教育部提出,要从2002 年开始全国中小学逐步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进一步 推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在研究与实践领域,教育技术实现了多方面的融合,逐步 发展到“教学系统设计”、“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 等范畴,更好的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学科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硕、博士授权点逐年增 加。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规范化、完整化、多层 次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迅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一章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如联合国教科文组 (UNESCO)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 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 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 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我们认为信息 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 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 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即信息技术就是改造信息 的技术。
的过程。
4
教育信息化即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
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为基础的现代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进一步
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各种要求。
14
第一节 信 息 技 术 与 教 育 信 息
1.3 信息化教化育
➢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信息技术以教育信息化的形式促进教育的结 果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所 谓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开发 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 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也就是 说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型 教学模式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丰 富的教育资源为基础的教育方式。
第一,信息技术扩展了教师的概念。 第二,信息技术促使教师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现 代化 第三,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第四,信息技术使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
11
第一节 信 息 技 术 与 教 育 信 息 化
1.1 信息技术概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4、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一,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使传统认知工具发生变化 第三,学生学习角色发生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关系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主—客—主的模式。
根据这种认识,我们把教育过程的要素分为作为主体的教育者,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和中介客体。
教育活动在总体结构上呈现一种“主体--客体”关系,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启动者、调控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作为接受教育影响的人,是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或是客体。
但这种主客关系之表现在意向性上。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主观上的目的性。
师生之间的交往时有目的的,他试图改变学生的身心结构,朝其预期的方向发展。
二是认识上的主客关系,这种认识是双向的,是一个双方相互了解的认识过程。
教育活动在次级结构上呈现“主体--客体--主体”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教育活动的客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扮演双重角色,而且自身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
就教育者而言,即使教育活动(教育者与教育中介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的主体,又是受教育者认识的客体和作为受教育者学习资源的客体。
就受教育者而言,首先是教育者认识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活动(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发展的主体。
所以教育过程就是由三个环节“同客体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同另一主体的交往活动、同自身的对象化活动”所构成的实践活动,。
这一实践活动是以人的自我建构为目的的,其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交往。
教育就可以认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
2、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未特性化,未完成性说明了人的可塑性,给你的发展留下了空间,这就为教育的留有余地。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类生命。
教育可谓是人的第二天性和第二生命,人从父母那里获得第一生命,只是具备了做人的基础,人要成为人还要经历二次生成,受教育是人性的拓展与升华,是人本质力量的扩充与丰富,教育是类生命所特有的存在形式。
教育的对象是人3、当代教育的本质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对象的活动,通过双向对象化的过程,以促进人的自身的的发展为终极目的。
从历史上看,教育有意识的改造人自身只是到了现代才出现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人与自然混沌不分,人无自觉的意识。
在原始社会中,人的自我意识尚未产生。
第二,人与自然分化,群体意识觉醒。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的发展,有意识的教育开始出现,但教育不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是为了征服世界。
第三,个体与群体分化,个体自我意识觉醒。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但这个阶段的发展是片面的异化的,它培养人以无限的占有为目的的生存方式,战争频繁,生态恶化,道德沦丧。
第四,人与自然社会的整合,自由个性生成。
实现了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整合,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整合,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整合,这三种整合是一致的,人与自然与类的整合,所追求的就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目标。
教育是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活动,它是以人自身为活动的对象,它所面对的是人与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关系。
人的自由发展存在于人的自由活动之中,是人的双重特性的否定性统一,体现人的内在超越性,体现了人在建构自我中的主体性。
4、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人格的历史生成过程:与“人的的依赖关系”为社会最初状态相适应的群体主体状态下的“依附人格”;与“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社会第二形态相适应得个人主体的“独立人格”;与“个人全面发展”为社会第三形态相适应的类主体的“自由人格”。
5、当代我国主体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性。
第一中国的历史传统与西方历史传统的差异,中国是家本位,需要独立个人的启蒙。
第二历时性的矛盾在共时性状态中存在。
我们不仅要从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封建宗法制中走出来,发展人的主体性,还要不得不承认同时代的发达国家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批判工业文明中个人主体性的膨胀。
中国人的发展正处在两难的选择中,一方面中国人正处在从“群体依赖性”向“个人独立型”转变的历史时代,这是历时性的转变,另一方面,就世界总体的发展情况看,当代已经走过了“群体依赖性”和“个人独立性”的历史阶段,出于从“个人独立性”向“类主体”转变中。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启蒙个人主体性的时候,西方国家正在消除,我们高扬个人主体性时,又要面对工业化的苦果。
因此培养和发展个人的主体性,当前教育的任务是解放个人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用类本位的全人类、全球利益的观念来关照个人,用人文精神来指导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理性的发展。
6、个体生命发展: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生理心理以及身心整体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它是把个体生命发展的潜在力量转变成现实个性的过程。
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静态因素:一个体自身的内部领域。
第一遗传素质,是从父母基因中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限制。
第二个体的遗传逐步成熟,其成熟的进程和程度制约着生命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教育要以一定的身心成熟为基础。
第三个体后天形成的只是经验和已有的生命发展水平,它是个体在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个体对教育和环境的选择和作用。
第四自我发展动力,个体为在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前提下,为自己创造发展条件并选择发展目标,这是一种自我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就是要唤醒这种每个个体所具有的发展的动力。
二是个体之外的社会生活领域。
包括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与每个人生存都息息相关,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也是最初的原生态教育,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色彩,因此对个体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培养是不利的。
非日常生活包括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
现代人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是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现代人生活在这一有机整合的三个世界中必然要求教育要以日常生活为根基,实现科学与人文在生活世界中的整合。
动态因素:当个体自身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互渗透,并通过个体的活动发生互动作用时,知识和经验才能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实现。
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活动是个体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
8、教育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作用(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对个体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后天发展放向的定位。
人的发展既要合目的包括社会的目的和个人的意向,又要合规律即社会的规律和个体的发展特质,教育就在于为个体身心的发展确立合适的方向。
(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
主体性的增强使发展不为外力所迫,成为一种内在的要求,内在的需要,成为主体自身的建构过程。
教育作为专门育人的活动,无疑对经验知识的获得,自我意识的培养和主体性的激发,对人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承担着主要的责任。
(3)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发展的潜能。
潜能是发展的前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和接纳与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4)发展人的个性。
教育对个体独特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首先教育要依存一定的社会条件,只有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商品市场经济的的背景下才有可能。
其次还要注意教育系统内部的条件,包括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一股教育合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保证必要的办学条件。
9、个体生命发展的特征和教育(1)生命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生命发展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使发展过程呈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整个发展过程呈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而不同的阶段又表现出区别与其他阶段的典型的稳定的本质的特征。
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起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另外教育工作要为阶段之间的过渡做好衔接工作。
(2)生命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由低级到高级,身体的发展遵循两条法则进行,一是自上而下,二是自中心到边缘;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从具体到抽象。
这就决定了教育工作要按照个体发展的序列来施教,做到循序渐进,并且让教学落实在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摘桃子”。
(3)生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表现在:从总体上看,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匀速的,而是呈波浪型向前推进。
二不同的系统在发展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达到成熟的程度是不均衡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例。
三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因此教育要抓住生命发展的关键期,及时而教,适时而教。
(4)生命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由于个体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也有差异。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针对个体差异“长善救失”,使他们各得其所获得最大发展。
(5)生命发展的整体性。
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整个身心投入到教学生活中,因此教学要着眼于个体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
(6)个体生命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人是有意识的,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自我意识就是能动性的最高体现。
吸收生成新的经验,并通过自我否定追求新生的自我,这就是人的生成性和超越性。
10、教育的本体功能一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的内容有:认同和接受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一致,掌握个人获得社会资源和追求目标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学会认同身份和每一个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
原因:第一教育目的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培养为特定社会服务的人。
第二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学校教育具有社会的适应性和保守性。
第三学校本身作为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来要求。
第四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是一种法定知识。
代表占社会主流地位的价值观。
第五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社会文化规范的解释者和执行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
学校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表现:(1)促进个体思想知识的社会化,教育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学生易于形成与之相一致的思想意识。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是人们认识到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另外它授予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知识技能,使人们学会生活适应社会。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人的的职业角色意识、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