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管理制度
新农合、医保费用管理制度

-------------------------------------------------------------------------------------------------------------------------------------- 新农合、医保费用管理制度为严格收费管理,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患者就医,规范医药医保、新农合账目管理,特制定以下制度。
1、住院1.1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诊疗过程中,向患者介绍基本医疗保障支付项目供患者选择,优先推荐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确需使用目录范围外的药品和诊疗项目时,要及时告知患者并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由患者或家属在《不予支付表》上签字认可。
1.2认真执行“一日清单”制度,由科室向患者发放名称、规格、单价等细目齐全的一日清单。
1.3各科室要定期分析医保、新农合患者的医疗费用,对照科室定额指标、医药比,查找超标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合理控制住院患者医疗费用。
2、押金收取2.1医保、新农合病人住院押金的收取总原则:按比例收取押金,住院患者缴纳相当个人自负部分的押金。
医院根据以往各类医保患者实际报销比例确定押金比例。
目前各类医保缴费比例如下:2.1.1职工:按预计总费用的35%收取;累积超过20万按50%收取。
2.1.2居民:按70%收取;累积超过12万全额收取。
2.1.3新农合:按预计总费用的80%收取。
-------------------------------------------------------------------------------------------------------------------------------------- 3、出院3.1认真审核统筹费用结算单和住院病人费用明细,保证结算正确率。
及时催促出院参保、参合病人进行个人自负费用结算,并完善一切结算手续。
2023年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

2023年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农村医保(新农合)作为我国医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责任。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医保制度,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2023年将会出台新的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该管理制度进行综合分析和介绍。
一、背景介绍农村医保(新农合)是我国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保险制度。
早在2003年,我国就开始推行农村医保试点工作,并于2007年全面推开。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医保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由于各地区的管理政策不统一,导致医疗保障水平存在差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医保管理已迫在眉睫。
二、新农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2023年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1. 政策统一:新农合管理制度将会对各地区的医疗保障政策进行统一规定,确保农民在全国范围内享受到相同的医保待遇。
同时,建立统一的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农民享受医保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2. 医疗服务标准:新农合管理制度将对医疗服务标准进行明确规定。
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提供医保服务,保障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医保支付机制:新农合管理制度将完善医保支付机制,推行按病种付费和按人头付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医疗费用支付的精确性和公平性。
同时,对大病、特殊疾病等进行分类管理,提供相应的医疗资助。
4. 医保基金管理:新农合管理制度将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稳定运行。
合理规划和利用医保基金,确保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得到满足。
5. 宣传教育:新农合管理制度将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医保政策的了解和知晓率。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农民对医保的信心和归属感。
三、实施效果和问题分析通过实施新农合管理制度,可以预期将会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统一标准和加强监督,新农合管理制度将推动农村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农民将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完稿)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完稿)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障之一。
而在我国,医院的医保管理也成为了医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将围绕医院医保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的剖析,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概述;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的实施原则、制度框架及管理模式;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价及思考。
一、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概述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国家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新农合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医疗保健水平,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随着新农合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医院作为新农合的服务提供者,同时也是新农合管理的主体之一,其在新农合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规定,医院应当严格按照新农合的管理标准,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管理体系为依托,从而保证新农合的基本运行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用药成本,实现良性的医保运作。
二、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的实施原则、制度框架及管理模式1、实施原则(1)公开、透明原则。
新农合管理实施过程中,医院应当及时公开相关政策和新闻资讯,对新农合留存基金等资产情况进行透明化,防止产生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
(2)服务保障原则。
医院应当依据新农合的管理要求,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全面保障农民合作医疗基本医疗权益,增强农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3)公平、公正原则。
在新农合的管理过程中,医院应当根据病情和诊疗方案,公正、公平地进行医疗费用的结算。
同时,医院还应当坚持“责任倒逼“的原则,对不合理、浪费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和整治,保障新农合的资金安全和医疗质量。
2、制度框架(1)管理责任制度。
医院应当成立新农合管理机构,制定新农合管理工作计划,明确新农合管理的工作职责、管理岗位和工作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医院新农合奖惩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相关政策,规范医院新农合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参合农民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新农合工作的全体医护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门诊、住院、药房、收费等相关部门。
三、奖惩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 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3. 绩效与奖惩相结合原则。
四、奖励制度1. 对在以下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奖励:(1)积极参与新农合政策宣传,提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率;(2)严格执行新农合报销政策,确保参合农民及时、准确享受新农合待遇;(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参合农民就医成本;(4)积极参与新农合政策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5)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其他突出事迹。
2. 奖励方式:(1)精神奖励: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2)物质奖励: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奖金、实物等。
五、惩罚制度1. 对以下行为进行处罚:(1)违反新农合政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报销范围等;(2)故意拖延报销时间、故意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3)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后果;(4)违反医院规章制度,损害医院形象。
2. 惩罚方式:(1)批评教育:对轻微违规行为,给予口头或书面批评教育;(2)经济处罚:对严重违规行为,给予经济处罚,如罚款等;(3)行政处分:对情节严重的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降职等;(4)辞退:对严重违反新农合政策,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辞退。
六、监督与检查1. 医院设立新农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合工作的监督与检查;2. 定期开展新农合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3. 鼓励参合农民和社会各界对医院新农合工作进行监督,对举报属实的问题严肃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由医院新农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政策为准。
新农合管理规章制度

新农合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管理,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新农合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基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提高受益水平。
第二章新农合组织管理第四条新农合组织管理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包括新农合管理委员会、新农合经办机构、新农合监督机构等。
第五条新农合管理委员会负责新农合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新农合经办机构负责新农合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基金筹集、基金支付、医疗服务管理等工作。
第七条新农合监督机构负责对新农合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新农合的公平、公正、透明。
第三章新农合基金管理第八条新农合基金是由参合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资助、政府补贴等渠道筹集的,用于支付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
第九条新农合基金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第十条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确保基金的合法、合规使用。
第四章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第十一条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应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范围、医疗服务标准、医疗服务价格等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新农合医疗服务范围应包括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特殊疾病等,确保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三条新农合医疗服务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四条新农合医疗服务价格应合理确定,既要保障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理收入,又要保证参合农民的负担。
第五章新农合经办服务管理第十五条新农合经办服务管理应建立健全参合登记、费用报销、医疗服务等经办流程。
第十六条新农合参合登记应简化程序,方便农民参合。
第十七条新农合费用报销应建立健全报销流程、报销标准和报销管理等制度。
新农合管理制度

新农合管理制度新农合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提高其医疗保障水平,使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当的医疗服务。
为了有效实施新农合,在管理制度上,需要建立有利于新农合运行的机制和流程,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新农合管理制度。
一、组织结构新农合的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架构体系。
由此可见,组织架构是新农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结构方面,应设立新农合管理部门。
该部门应该有完整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具备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包括领导班子、保障基金管理、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管理等部门职能,划分明确,工作协调,职责明确。
以下是新农合管理部门的组成要素:1、领导班子:包括主管领导、副主管领导、行政管理、监督检查等岗位。
主管领导负责领导新农合管理部门,制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新农合的业务工作;副主管领导协助主管领导工作,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和沟通的作用;行政管理负责行政事务和内部管理和协调工作;监督检查负责监察和检查业务工作。
领导班子是新农合管理部门的核心。
2、保障基金管理:负责筹措、管理和运用新农合基金,保障基金收支平衡和安全性,制定具体的策略和实施方案。
3、医疗服务监管:负责医疗机构的考核、批准和监管。
4、信息管理:负责新农合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和对外发布,建立信息数据基础,方便领导决策,保障新农合的运行和管理。
以上是新农合管理部门的基础组成部分。
不同地区或不同省市的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新农合管理的关键环节。
这包括制定各方面的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新农合制度能够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稳定化。
1、基金筹集制度新农合基金是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基础和保障。
建立基金筹集制度应该有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实行。
例如,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救助机制,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金,增加扶贫效果。
2、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建立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制定精细的财务管理办法,监测新农合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包括基金的使用、基金投资和基金的风险控制等,防范各种风险,保障新农合基金的合理利用和安全。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制度目的:为提高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水平,规范医保新农合管理行为,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制定本制度。
制度范围:适用于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工作。
制定程序:制定本制度应遵循以下程序:1.成立制度编写小组,确定制度编写任务、起草计划和工作分工。
2.对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明确制度内容。
3.起草制度,由小组成员逐条审核,形成草案。
4.对草案进行审查、修改,形成定稿。
5.定稿后审批、签署并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实施。
制度内容:一、制度名称: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二、制度范围:适用于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工作。
三、制度目的:为提高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水平,规范医保新农合管理行为,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
四、责任主体:1. 医院负责人:对医保新农合管理工作负总责,监督检查本制度的执行并对未执行的情况进行问责。
2. 医保新农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相关管理制度,对新农合和医保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报告。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医院人员的合同管理、工资福利等方面,确保医生、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五、执行程序:1. 接待和登记医保新农合患者。
2. 签订医疗服务合同。
3. 给予按规定享受医保新农合待遇的患者实施正确的医疗行为。
4. 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权益。
5. 根据医保新农合有关规定,按照规定报销和结算医药费用。
六、责任追究:对医院故意违反本制度的人,应根据公司内部政策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违反制度行为的严重性,给予不同程度的惩戒,包括停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同时,必要时可追究其法律责任,要求赔偿损失。
新农合内部管理制度

新农合内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新农合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保障基金的安全和合理运用,特制定本内部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1.管理委员会: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新农合的整体规划和决策工作,由公司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新农合的发展战略和计划,监督各部门的落实情况。
2.办公室:设立办公室,负责新农合的日常事务处理、文件归档和保管以及会议记录。
办公室由专门的秘书负责,协助管理委员会处理各种工作。
3.财务部:负责新农合的资金管理、预算编制和财务报表编制,保证医疗保障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4.人力资源部:负责新农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确保新农合人员的稳定和高效工作。
5.医疗管理部:负责对新农合的医疗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患者接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6.信息技术部:负责新农合的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医疗保障信息的安全和准确。
7.监察部:设立监察部门,对新农合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三、管理制度1.决策流程:所有重大决策由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其他一般性决策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决定。
决策前需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进行资金的支出,确保医疗保障基金的安全和有效运用。
对每笔资金支出都需进行审批和登记,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规范。
3.人力资源管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招聘和解聘,确保新农合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新农合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
4.医疗服务管理:建立医疗服务评价机制,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服务进行评估,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5.信息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确保医疗保障信息的安全和准确。
设置权限管理和操作审计机制,对系统操作进行严格控制。
6.监察检查:定期进行监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应责任人进行问责。
四、工作流程1.日常工作:每个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开展日常工作,确保新农合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新农合规章制度

新农合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制定新农合规章制度。
第二条,新农合是指国家为农村居民提供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第三条,新农合的筹资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参保农民个人
缴费和其他社会资金。
第四条,参保对象为农村居民,包括农民、农村劳动力和其他
农村居民。
参保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
第五条,新农合的管理机构包括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医疗
机构和参保农民代表。
第六条,新农合的资金使用应当合理、透明,保障参保农民的
基本医疗需求。
第七条,新农合的医疗服务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健、预防保健
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第八条,新农合的参保农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等。
第九条,新农合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
第十条,违反新农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止参保资格等。
第十一条,新农合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并执行。
新农合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新农合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职责与权限1. 新农合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职责:(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新农合相关政策规定;(2)负责新农合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监督;(3)负责参合农民的登记、审核、补偿等工作;(4)负责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5)负责新农合政策的宣传、解释和咨询;(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 新农合工作人员享有以下权限:(1)对参合农民的申请进行审核、审批;(2)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收费行为进行监督;(3)对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4)对违反新农合政策的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管理制度1. 选拔与培训(1)新农合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2)新农合工作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 工作纪律(1)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2)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收受参合农民和定点医疗机构的贿赂;(3)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3. 监督与考核(1)上级部门应加强对新农合工作人员的监督,确保其依法履职;(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廉洁自律等方面;(3)对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 保密制度(1)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新农合基金信息;(2)对涉及新农合基金的信息,应进行加密处理,确保信息安全。
五、附则1. 本制度由新农合经办机构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农合资金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资金的财务管理,确保新农合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新农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新农合资金的管理、使用、监督和检查。
第三条新农合资金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新农合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二)真实性原则:新农合资金收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三)安全性原则:确保新农合资金的安全,防止资金损失和浪费;(四)效益性原则:提高新农合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农民获得实惠。
第二章资金筹集与管理第四条新农合资金来源包括:(一)政府财政补助;(二)农民个人缴费;(三)其他资金来源。
第五条新农合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第六条新农合资金筹集、拨付和使用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制定年度新农合资金筹集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二)按照计划组织农民缴费,及时将资金划入新农合专户;(三)根据新农合业务需求,合理编制年度资金使用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四)严格按照批准的资金使用计划执行,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五)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章资金使用与监督第七条新农合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二)新农合住院统筹基金;(三)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基金;(四)新农合业务管理费用。
第八条新农合资金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一)严格按照批准的资金使用计划执行;(二)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新农合资金;(三)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四)建立健全新农合资金监管机制,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
第九条新农合资金使用监督:(一)各级新农合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新农合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二)审计部门应定期对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三)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接受社会监督。
新农合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新农合财务管理制度范文新农合财务管理制度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农合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保证资金使用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新农合财务管理是指对新农合项目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
第三条新农合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和财务监督等部分。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新农合财务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定年度预算和资金计划,并报经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年度预算应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
第六条收入预算应根据项目筹资方式确定,其中包括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和个人参保费用等。
第七条支出预算应根据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其中包括医疗服务扩展、药品采购、运营管理等。
第八条资金计划应根据项目实际需求确定,包括使用期限、金额等。
第三章会计核算第九条新农合项目应建立健全会计制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第十条新农合项目应定期进行会计核算,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一条会计核算应按照国家会计制度和新农合财务管理要求进行。
第十二条财务报表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并接受财务审核。
第十三条财务数据应妥善保管,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资金管理第十四条新农合项目资金应按照国家财务管理规定进行管理,进行存款、支付和结算等操作。
第十五条新农合项目资金应在资金监管账户内进行存放,不得私自挪用或滞留。
第十六条资金支付应按照预算计划和项目实施需要进行,支付申请需经主管部门审核、核准。
第十七条资金结算应按照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确保款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第十八条资金操作需由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留存相关凭证。
第五章财务监督第十九条新农合财务监督应从预算编制、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环节进行。
第二十条财务监督应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财务活动。
第二十一条财务监督应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错误。
第二十二条财务监督应及时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并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新农合医疗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新农合医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新农合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参合农民的登记、缴费、报销、结算、监督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新农合医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新农合医疗工作。
2. 设立新农合医疗办公室,负责新农合医疗工作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3. 各级医疗机构设立新农合医疗科,负责新农合医疗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参合农民管理1. 参合农民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参合手续,缴纳参合费用。
2. 新农合医疗办公室负责参合农民的登记、审核、公示等工作。
3. 参合农民信息应准确、完整,确保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
五、缴费管理1. 参合农民应按照规定缴纳参合费用,缴费方式可多样化,包括现金、银行转账等。
2. 新农合医疗办公室负责缴费的收缴、核算、汇总等工作。
3. 对缴费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六、报销管理1. 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照规定享受新农合医疗待遇。
2. 新农合医疗科负责报销手续的办理、审核、结算等工作。
3. 报销标准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执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4. 报销流程如下:(1)参合农民持相关证件和费用清单到新农合医疗科办理报销手续;(2)新农合医疗科审核报销材料,确认是否符合报销条件;(3)符合报销条件的,按照规定标准计算报销金额;(4)报销资金直接划拨到参合农民的银行账户。
七、结算管理1. 定点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与新农合医疗办公室进行结算。
2. 新农合医疗办公室负责结算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审核。
3. 结算方式包括现金、银行转账等。
4. 结算流程如下:(1)定点医疗机构将医疗费用清单提交新农合医疗办公室;(2)新农合医疗办公室审核费用清单,确认符合报销条件;(3)结算资金直接划拨到定点医疗机构账户。
八、监督与管理1. 成立新农合医疗监督小组,负责对参合农民、医疗机构、新农合医疗办公室等各方面的监督。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一、前言新农合是中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一种形式,是实行“大病保险、小病统筹”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模式,旨在解决农民看病以及大病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
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是指医院针对新农合参保人员的收费、结算、报销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从医院的角度,详细介绍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
二、收费规定1.门诊收费医院门诊针对新农合参保人员的收费规定如下:(1)按照新农合政策规定的门诊诊疗项目进行计费;(2)参保人员凭新农合卡进行刷卡结算,个人按照规定的支付比例支付自费部分;(3)根据规定的支付比例进行费用清单打印和报销。
2.住院收费医院住院针对新农合参保人员的收费规定如下:(1)按照新农合政策规定的住院诊疗项目进行计费;(2)住院期间的费用按照医院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3)住院期间的费用根据规定的支付比例进行费用清单打印和报销。
三、结算规定1.门诊结算医院门诊针对新农合参保人员的结算规定如下:(1)门诊诊疗结束后,由医保经办机构负责提供结算材料;(2)参保人员通过刷卡进行结算,个人支付自费部分;(3)医保经办机构负责审核费用清单,并根据规定的支付比例进行报销。
2.住院结算医院住院针对新农合参保人员的结算规定如下:(1)住院结束后,由医保经办机构提供结算材料;(2)医院根据提供的结算材料进行费用清单打印;(3)参保人员根据规定的支付比例支付自费部分;(4)医保经办机构负责审核费用清单,并根据规定的支付比例进行报销。
四、报销规定1.门诊报销门诊费用报销的规定如下:(1)门诊结束后,医保经办机构进行费用审核,审核通过后,将费用核定;(2)参保人员持核定后的费用清单和相关材料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报销。
2.住院报销住院费用报销的规定如下:(1)住院结束后,医保经办机构进行费用审核,审核通过后,将费用核定;(2)参保人员持核定后的费用清单和相关材料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报销。
五、管理流程1.门诊管理流程门诊管理流程如下:(1)挂号:参保人员持新农合卡到挂号处进行挂号;(2)就诊:按照医生的诊疗要求进行诊疗;(3)结算:参保人员凭借新农合卡刷卡进行结算,医保经办机构提供结算材料;(4)报销:医保经办机构审核费用清单,并根据规定的支付比例进行报销。
新农合规章制度

新农合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民健康权益,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新农合是指国家实施的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旨在
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第三条,农村居民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新农合保险费,享受相应
的医疗保障待遇。
第四条,新农合的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补助、农民个人缴费等。
第五条,新农合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确保农村居民能够及时、便利地享受医疗保障待遇。
第六条,农村居民在享受新农合医疗保障待遇时,应当遵守医
疗制度,不得进行虚假报销或滥用医疗保障资金。
第七条,新农合的医疗保障待遇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和大病保险,
具体标准由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八条,对于违反新农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退费、暂停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等处罚。
第九条,新农合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和农村工作部门共同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将另行公布。
新农合资金管理制度

新农合资金管理制度一、问题背景新农合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而实施的大型医疗保险项目。
自2003年以来,新农合已成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的主要渠道。
然而,由于新农合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及其资金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了一些不合规的资金流向和使用,影响了新农合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
为此,有必要对新农合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和规范,以提高新农合运行效率和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资金使用和管理问题分析1. 资金使用不规范在新农合项目中,存在一部分资金被挪用或滥用的情况。
一些政府官员和新农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虚报病例、虚假报销等方式将新农合资金用于违规用途。
此外,一些医院和医生也存在违规行为,将新农合资金用于非医疗用途,严重损害了新农合资金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2. 资金管理不透明新农合资金管理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不足。
一些项目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未得到有效的监管和审计,使得新农合资金管理的合规性和规范性得不到保障。
3. 资金管理程序不严谨新农合资金管理、发放、使用等程序不够严谨,存在审批流程不畅、审核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新农合资金管理的混乱和不合规现象的频发。
三、新农合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在建设新农合资金管理制度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完善:1. 加强监督机制建立严格的新农合资金监督和审计机制,对项目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同时,建立新农合资金使用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2.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新农合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的流动和使用程序,建立健全的资金发放和使用流程。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核和审批,确保资金的流向和使用符合法规和政策。
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监管力度加强对新农合资金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2024年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枣庄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定慢性病病种鉴定标准一、高血压病Ⅱ期及以上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未经药物治疗时血压≥160/____毫米汞柱;2、伴有靶器官损害的证据,如肾功能、眼底或心脏异常等。
二、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Ⅳ级)1、有心脏病病史,临床表现相符,并有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的诊断记录;2、有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客观检查结果支持。
三、糖尿病(药物控制无效)1、患者有糖尿病史,并由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2、两次以上空腹血糖检测结果≥____毫摩尔/升。
四、肝硬化失代偿期1、经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确诊为肝硬化,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状;2、b超、CT、胃镜等检查结果提示肝硬化、脾肿大、腹水、胃底静脉曲张等。
五、脑血管疾病恢复期1、有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史;2、存在明显的功能障碍体征;3、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证据支持。
六、活动性肺结核1、枣庄市结核病防治中心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2、痰结核菌阴性,胸部____线表现为活动性结核。
七、皮肤病(银屑病和湿疹)(一)银屑病1、皮肤出现红斑、斑丘疹,覆盖银白色鳞屑,刮后可见红色薄膜或点状出血;2、有银屑病史,近期出现全身红斑、鳞屑或脓疱或关节痛;3、皮肤病理学检查结果支持。
(二)湿疹1、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或渗出糜烂,伴有结痂、肥厚、鳞屑、多形性、对称、边界不清、瘙痒;2、有病理学诊断依据。
八、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其他肺胸疾病和肺血管疾病史;2、体征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右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可见肺动脉高压体征;3、____线胸片或CT报告、心电图、肺功能等客观检查结果。
九、类风湿性关节炎1、临床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畸形,且有血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检查及关节____线检查结果支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2、二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证明。
新农合各项管理制度

新农合各项管理制度新农合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一项重要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农民的健康和医疗权益。
为了更好地管理新农合,保证其顺利运行和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新农合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新农合的组织管理制度1. 新农合管理机构:设立行政管理部门或专门机构负责新农合的管理和运行,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
2. 农民代表大会:建立农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代表参与新农合管理决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农民理事会:设立农民理事会或类似机构,代表农民参与新农合管理,及时反映和解决问题。
二、新农合的财务管理制度1. 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新农合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得到有效保障,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明确资金的流向和用途,定期对资金进行核对和监督。
2. 日常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新农合费用的核算和监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3. 资金调配和使用:根据需要,合理调配和使用新农合资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
三、新农合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1. 医疗机构准入管理:制定医疗机构准入标准和程序,对新农合合作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核和认定,确保其具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能力。
2. 医疗服务协议管理:与合作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评估。
3. 医保支付管理:建立医保支付管理制度,明确医保支付的方式和标准,确保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准确支付。
四、新农合的信息管理制度1. 信息收集和更新: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渠道和机制,及时获取农民的个人和家庭信息,确保信息的更新和准确性。
2. 信息保护和安全:加强对农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3. 信息应用和共享:合理利用新农合信息,开展统计分析和风险评估,为新农合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新农合的监督管理制度1. 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监察等,对新农合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新农合财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体制1. 新农合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的原则。
2. 新农合财务管理由县(市、区)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负责,上级经办机构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
3. 新农合经办机构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新农合基金的筹集、支付、管理和监督工作。
三、基金筹集1. 新农合基金来源包括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补助和财政专户利息收入。
2. 个人缴费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确定,由县(市、区)级政府制定。
3. 集体扶持和政府补助资金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执行。
四、基金支付1. 新农合基金支付范围包括门诊医疗、住院医疗、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计划生育服务等。
2. 门诊医疗费用按照规定报销比例支付,住院医疗费用按照规定报销比例和起付线支付。
3. 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用按照规定报销比例和年度累计支付限额支付。
4. 计划生育服务费用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执行。
五、财务管理1. 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
2. 新农合基金应当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基金安全。
3. 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对基金进行审计,确保基金使用效益。
4. 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六、监督检查1. 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当接受上级经办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2. 县(市、区)级政府应当定期对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3. 社会监督:鼓励农民群众、新闻媒体等对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县(市、区)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益,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助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光仁医院文件光仁字( 2017)第 006 号关于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管理制度、措施目录一、新农合管理制度二、医院新农合工作制度及管理措施三、新农合工作定期总结分析制度四、新农合工作信息反馈制度一、新农合管理制度(一)机构管理1、建立医院新农合医保工作管理小组组长:徐晓绚副组长:刘务杰、王晓利合疗办:赵辉医务科:齐桂芝质控办:高秀君院感办:闫亚红以上部门组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由组长、副组长负责主管合作医疗工作,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保工作。
2、设立医院新农合医保办公室(以下简称“农合办”),并配备2名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院新农合病人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
3、配置专用计算机,满足“新农合”医疗信息统计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4、设专职人员,负责为“新农合”病人核算。
5、“新农合”病人统一使用医院规定的处方、收据和补偿费用收据。
6、各项制度健全,并得以落实。
7、医院工作人员了解“新农合”的各项规章及工作程序。
8、“新农合”病人的医疗文书保管、医疗专用章及收费票据等管理按医院相关规定制度化管理。
9、监督检查本院新农合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10、及时查处违反新农合制度、措施的人和事,并有相关记录。
11、加强新农合的宣传、解释,设置“新农合宣传栏”,正确及时处理参保病人的投诉,保证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新农合医疗管理制度1、在诊治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
2、医院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位入住的“新农合”病人,细致耐心地解答病人的疑问,宣传农合的相关政策与知识,做到对参合病人的政策解释准确、无歧义。
3、接诊护士或护士长,应再次核对病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是否与病人一致,杜绝冒名顶替。
主动向病人提供农合政策宣传及义务健康教育、健康咨询。
4、严格出入院指征,遵守诊疗常规,提高参合病人的三日确诊率。
5、合理用药:参照《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试行)》(陕合疗组办发 {2008} 年 2 号)、《国家基本药物( 2009 年版基层部分)》、《陕西省基本药物增补目录(试行)》(陕卫药发 {2010} 356号),坚持因病施治,强调基础用药(甲类药品),避免不合理及重复性用药。
1)、乙类药:严格控制此类药品使用,使用前必须向患者履行告知并签字,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额的30%;2)、自费药品:因病情需要使用自费药品时,应首先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并填写知情同意书签字后方可使用,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额的 10%。
6、严格控制出院带药,好转及未痊愈的病人,带药不得超过7日量。
每日药品总费用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7、合理检查:严格控制大型检查,杜绝重复检查。
凡百元以上的检查,主治医生应先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并填写知情同意书、报科主任审批、与科主任双签字后方可进行。
大型检查阳性率不得小于60%。
8、新农合病人住院期间,医生不得向病人开与本次住院疾病无关的药品与检查。
9、新农合病人住院期间严禁挂床,挂床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收住病人必须严格掌握入院标准,杜绝冒名住院、分解住院、挂名住院和其它不正当医疗行为;住院用药必须符合医保有关规定,使用自费药品必须填写自费药品患者同意书,检查必须符合病情需要。
10、因主治医生解释不清或在诊疗活动中未按上述第5、6、7 条规定执行,造成的医疗费用纠纷,由主治医生承担责任。
11、特殊病种、因病情需要的大处方、特殊治疗必须实施审批制度。
12、新农合病人其它管理制度按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13、新农合病人的住院卡、床头卡,全院应加统一的区别标识(盖“新农合”字样),便于职能部门监查。
14、出院带药严格按规定执行。
(三)新农合病人就医管理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参合病人就诊,不得以任何理由、借口推诿或拒绝参合农民就医与咨询。
1、入院处:1)、热情、和蔼接待参合病人办理入院手续。
认真审核合医疗证件,(身份证、户口本)所填写内容是否一致,杜绝冒名顶替。
2)、“医疗证件”核实无误后,在住院证上加盖院农合章,以便各相关科室对病人就医方式的确认。
3)、工作人员要熟悉省、市、县农合政策,义务向就医的农合病人提供政策宣传及咨询,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解答。
2、出院处:1)、主动为非医院直接报销的住院病人提供《住院费用清单》及全套完整的报销所需的病历资料复印件,对病人提出的相关问题要按政策给予耐心仔细的合理解释。
2)、对可在医院直接报销的住院参合病人,在向参合病人兑付农合补助金时,应认真审核病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与病历是否一致,确认无异后方可报销。
并收回《电脑发票》原件,复印好报销所需的各种资料,装订整齐后交院合疗办。
3)、按各省、市、县规定要求及时准确填好各种报表交院合疗办。
4)、耐心为参合病人提供政策宣传及咨询,热情接待每一位查询住院费用的病人。
5)、每月定期公示参合病人的报销费用。
(五)药房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制定公布的药品零售价格,按医院药品采购供应制度采购药品。
2、公布本院所使用的药品价格及一次性医用材料价格,接受监督。
3、确保医疗保险药品备药率达标,不得串换药品。
(六)财务管理制度1、认真查对新农合参保人员的医保病历、IC 卡,把好挂号、收费关,按上级新农合管理部门费用管理的要求,准确无误地输入电脑。
2、配备专人负责与上级新农合管理部门医保费用结算和衔接工作,并按新农合医保规定提供相关资料。
3、新增医疗项目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新农合管理部门上报。
4、严格执行上级新农合管理部门的结报制度,控制各项相关指标,正确执行医疗收费标准。
5、对收费操作上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并有相关处理记录。
6、新农合参保人员出院结帐后,要求查询收费情况,医保窗口和财务室做到耐心接待,认真解释,不推诿。
(七)信息管理制度1、当新农合患者结算出现问题时,窗口工作人员及时通知新农合科,由新农合科来查对,确保结算正确,如在查对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和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
2、信息管理员做好新农合医保的数据备份,定期检查服务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医院新农合工作制度及管理措施(一)新农合办公室工作制度1、在主管院长及所属部门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负责对全院员工进行“新农合”政策及管理制度培训,向各临床科室解答“新农合”政策及政府相关规定的咨询,给临床“新农合”病人的治疗提供政策指导性建议。
3、负责向上级新农合管理中心按时交送可在医院直接报销的住院参合病人各种月报表,递送垫付农合补助金明细表。
4、主动与卫生局农合管理办沟通联系,及时互通医院与农合病人的相关治疗动态信息。
向院领导提供新农合政策及管理规定信息,为院领导在院内农合的管理决策提供政策依据。
5、每月召开农合病人座谈会,负责收集病人意见及建议,主动宣传农合政策、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类问题。
6、定期下科室查看农合病人的治疗状况,动态监督。
发现问题与科主任及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及时纠正。
7、每月向主管院长提供农合病人治疗的各项信息资料及相关数据报表,重大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负责人及院领导汇报。
(二)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病历、处方、检查单等书写规范,做到字迹清晰,记录准确完整,医师签字规范。
2、做到就诊患者病历、卡与参保人员本人相符,病与症相符,所患疾病与所使用的药品、诊疗项目相符,药品与需要的数量相符,使用的药品数量、诊疗项目与费用相符。
3、在诊治、记账时必须核对病历和医保卡,不得将非医保人员的医疗费记入医保人员。
4、应进行非医保支付病种的识别,发现因斗殴、酗酒、违法犯罪、自杀、自残患者、交通事故等患者使用医保卡就诊应及时通知医院医保科。
5、凡向参保人员提供超出医保范围以外的用药、治疗,应征得参保人员或其家属同意,未经参保人员或其家属同意签订同意书的,由此造成的损失和纠纷由当事人负责。
6、医保目录内的同类药品有若干选择时,在质量标准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疗效好、价格较低的品种。
7、按时向医保中心上传结算数据,及时结回医保基金应支付的医疗费用,做到申报及时、数据准确。
8、保证医保网络系统运行正常,数据安全。
(三)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管理措施1、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就医管理措施1)对前来就医的患者,接诊医生要询问是否是新农合医保病人,如果是新农合医保病人要核对病历和就医者是否为同一人,如医务人员未经核实给人、病历本不相符的人员开处方,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开方医生承担。
2)门诊医师在接诊医保患者就诊时,要按门诊病历书写要求认真书写医保专用病历。
3)严格执行首问、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病历、处方、检查单等书写规范,做到字迹清晰,记录准确完整,医师签字规范。
4)要主动向病人介绍医保用药和自费药品范围,尽可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常用药和甲类药。
5)坚决杜绝大处方、人情方、不规则用药处方和不见病人就开处方等违规行为。
6)对处方用药有怀疑的病人,请他在《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进行查询,让病人做到明明白白看病,明明白白治疗,明明白白用药,明明白白消费。
7)如有利用参保患者的名义为自己或他人开药、检查治疗的,经查清核实后将进行处罚,并取消医保处方权。
8)严禁串换药品、串换诊疗项目、串换病种、乱收费、分解收费等行为。
9)严禁误导消费、开大处方、重复检查。
2、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管理措施1)严格掌握出入院标准,对符合住院的参保人员,门诊医生应开具《入院证》,住院处凭《入院证》、医保卡办理微机住院登记,同时依据医保规定收取住院押金。
2)参保人员入院后,病房医护人员应核对住院者是否与《医保证》、身份证相符。
3)实行宿床制,凡符合住院标准患者住院期间每日24 小时必须住院。
4)医保病人住院期间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原则。
5)建立会诊制度,控制收治患者的转院质量。
6)对进行和使用非医保范围的医疗服务,要征得医保病人的同意,并签订《超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范围医患协议书》,以避免医保病人个人承担的费用增加。
7)收治住院病人必须符合住院指征,严禁挂床住院、空床住院等不规范行为,凡经查实有挂床、空床住院的,按医保有关规定,对所在病房处以 2 倍以上住院费用的处罚。
3、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措施医生接诊持门诊慢性病卡的患者,必须认真核对参保病人的身份,做到医保病历、人、慢性病卡相符,确认无误后,依据慢性病规定的病种及病情进行治疗,严格按照医保规定的慢性病病种用药范围开具处方。
4、特检特治审批管理措施医院各科室要严格掌握施行特检、特治的适应症。
需主治医师以上填写《特检、特治审批单》,由科主任批准并签字、医院医保科审批,再报送市医保中心审批后方可进行。
5、转院转诊管理措施1)凡遇:①经本院多方会诊检查仍不能确诊的疑难病症病人;②因本院条件所限无法开展进一步治疗的病人;③危、急、重症病人必需转院抢救的;④医院无条件治疗的专科疾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