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2012
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区别
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主要区别于研究对象。
1.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碳化合物(例如,CO2,Co,碳的单质和碳酸盐是无机的)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无机化学是对无机化合物化学的研究,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通常,与有机化合物相反,无机化合物是指大多数不具有C-H键的化合物。
因此,碳氧化物,碳硫化物,氰化物,硫氰酸盐,碳酸和碳酸盐,碳硼烷,羰基金属等属于无机化学类别。
2.有机化学是对含碳元素进行化学研究,研究其结构,组成,性质,变化,合成的科学方法。
在有机化学发展的早期,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是动植物。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从动植物中分离出来的有机化合物。
扩展数据:有机化学成为化学中独立主题的原因是有机化合物具有其固有的联系和特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碳元素通常通过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共享外电子而获得稳定的电子构型(即共价键)。
共价键的组合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氮和氧组成,少数有机化合物含有卤素和硫,磷,氮等元素。
因此,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低熔点,燃烧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特性,这与无机化合物完全不同。
在包含多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彼此结合形成分子骨架,并且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至骨架。
周期表中没有其他元素可以像碳那样以多种方式牢固地相互结合。
由碳原子形成的分子骨架有很多种,例如直链,支链,环等。
简而言之,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形成碳碳键”。
有机化学是碳的化学。
有机化学的内容是研究如何建造一个碳原子的建筑物(或小型建筑物)。
因为对人类有用的有机分子通常很大且很复杂,而人们可以自由控制和轻松获得的原料通常又小又简单。
无机化学简介
无机化学简介无机化学是研究除了碳元素之外的元素之间的反应、结构、性质和化合物的科学分支。
与有机化学不同,无机化学研究的是无机物质(没有碳-碳键或碳-氢键)。
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工程、环境和物理化学等领域。
以下是对无机化学的简要介绍。
元素和周期表在无机化学中,元素按照它们的原子结构、性质和周期性分类。
这种分类方式被称为周期表,由化学家Dmitri Mendeleev在1869年发明。
Mendeleev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它们排列成了一个表格。
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而列则称为一个族。
元素周期性地变化,这意味着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预测性的。
周期表上的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排列,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原子序号,它是该元素原子中质子数的总和。
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包括无机酸、无机碱、盐和氧化物等。
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可以用于电子、光学、磁学以及各种形式的能源生产。
无机酸无机酸是指不含碳元素的酸,是无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
最常见的无机酸是盐酸、硫酸、硝酸、磷酸和碳酸酸等。
无机酸可被用于促进丝绸、棉花和纺织品的脱色和漂白、金属清洗和腐蚀以及其他消毒和杀灭细菌的应用。
无机碱无机碱是由含有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形成的盐和氧化物。
无机碱的最常见的例子是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
无机碱通常被用于化学反应,例如中和、沉淀和还原反应。
盐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由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形成。
其中最常见的盐是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等。
盐可被用于增加热值、促进化学反应、清洗和晶体生长等。
氧化物氧化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无机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它在许多工业和科学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氧化物也常被用于制造玻璃、陶瓷、水泥、电子电路板和纸张等。
结晶学结晶学是研究晶体形成、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学科。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适用专业: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学分:4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 16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有机化学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在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无机化学是医学及护理学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学好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医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以期为学生今后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以供同学参考。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掌握普通化学的基本原理及与药学专业有关的无机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无机物的性质、组成和结构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以达到为学生在今后课程的学习、工作和科研上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实验学时安排说明根据本专业需要及教学大纲要求选做16学时的实验课。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项目:一、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一般光学仪器胶头滴管、移液管、量筒、托盘天平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熟悉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明确并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实验内容:胶头滴管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移液管与吸量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认识常用化学实验仪器。
实验报告及作业:写出粗盐提纯的结果;写出常用化学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实验项目:二、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浓度溶液的配置方法;练习台秤和量筒的使用;掌握溶液的配置与稀释方法。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讲解
、 在定温定压过程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之和减去产物的
。
rH=mcH(总反应物)-mcH(总生成物){参考状态单
}
、 对化学反应zZyYbBaA来说,反应速率r与反应物浓度的定量关系为:
ACkcr,该方程称为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或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中k称为反应速率
pKPH
㏒
cAc,ApKpHb00.14㏒HAcAc
、 当溶液中1HInpKpH
即10
cHInc时,溶液呈现出HIn的颜色;当
HInpKpH
即
1IncHInc时,溶液呈现In的颜色;当
pKpH
即1
cHInc时,溶液呈现两者的混合颜色。
、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1HInpK
,但是由于人的视觉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的差异实
、 催化剂的特征:
否则将失去活性或发生催化剂中
熵和Gibbs函数
、平衡的组成与达成平衡的途径无关,在条件一定时,平衡的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平衡
、对可逆反应lzZaqyYgxXscCaqbBgaA来说,其标准平衡常数
ayx
BcpApcYcpxpK
、两个或多个化学计量式相加(或相减)后得到的化学计量式的标准平衡常数等于原各个
㏑
12111298TTRKHTKTKmr
、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释放出质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与质子
、质子理论强调酸和碱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酸给出质子后生成相应的碱,而碱结合质子
、 酸碱解离反应是质子转移的反应。在水溶液中酸碱的电离时质子转移反应。盐类水解反
、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
、 酸碱的强度首先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质,其次与溶剂的性质等有关。酸和碱的强度是指酸
大学化学电子课本(人教版-)
大学化学电子课本(人教版-)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本全面而且易于理解的大学化学电子课本,适用于人教版教材。
本课本覆盖了大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内容。
本电子课本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逻辑结构呈现,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目录
1. 无机化学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
- 核化学和放射性
- 酸碱和盐
2.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碳骨架和官能团
- 反应机理和有机合成
- 生物有机化学
3. 物理化学
- 理想气体和气体行为
- 热力学和热化学
-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电化学和电解质
课本特点
1. 全面性:本电子课本将涵盖大学化学的各个方面,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理论,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清晰明了:本课本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化学概念,并且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3. 结构合理:每个章节都有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并提供有助于记忆和总结的总结部分。
4. 实用性:本课本将以应用为导向,重点介绍化学在实际生活和现代科学中的应用。
同时,还包含一些实验和案例研究,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使用方法
结语
大学化学电子课本(人教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供一个易于使用和高效的学习工具。
我们希望这本电子课本能够帮助学生在大学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祝愿大家有一个愉快而受益的学习过程!。
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
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J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第二章:热化学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
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分界点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分界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而在化学领域中,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两个最重要的分支。
虽然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在很多方面都有交叉,但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明确的分界点。
本文将讨论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分界点,并探讨这种区分对于两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的意义。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质,即不含碳氢键的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盐类、金属化合物、酸碱等。
从化学结构来看,无机物质中通常包含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配体等组分,它们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等形式进行相互作用。
在无机化学中,我们经常研究一些具有高温稳定性和高硬度的材料,如金属氧化物和陶瓷材料等。
此外,无机化合物也在药物制剂、催化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则主要研究有机物质,即含碳氢键的物质。
这些物质构成了生命体系中的基本组分,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有机物质还包括许多常见的化合物,如石油中的烃类和生活用品中的塑料等。
在有机化学中,我们关注的是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以及与其他元素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这些键和反应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并探索其在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无机与有机之间的分界点虽然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两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明确的分界点。
这个分界点是指碳氢键(C-C、C-H)是否存在。
由于碳元素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能力,在形成碳氢键之后可以形成复杂且稳定的结构。
而无机物质中通常没有碳氢键,其结构更倾向于离子或金属配位体。
由于这种差异,区分无机和有机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在历史上,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天然产物才能形成碳氢键,并因此限制了对某些人工合成材料(无论其原子组成如何)进行有机研究。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已经成功地制造出不含天然产物中所见的碳氢键并具备有机特性的分子。
当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上,识别无机和有机之间的准确分界点仍然是一个活跃且争议性很大的领域。
无机化学(本科)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鲜版
9
酸碱平衡常数计算与应用
2024/3/28
酸碱平衡常数定义
01
表示酸碱反应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的比值。
酸碱平衡常数计算
02
通过测定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利用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
酸碱平衡常数应用
03
用于预测酸碱反应的方向、程度和速率,以及判断酸碱的强度。
10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影响因素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 子。 2024/3/28
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分类, 如金属与非金属、酸与碱等。
氧化数概念
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状态, 通过计算化合价确定。
14
原电池与电解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正负极和电 解质组成。
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无机化学(本科)全套教 学课件pptx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 无机化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 配位化合物与金属有机化学 • 无机固体化学与纳米材料 • 无机合成与绿色合成技术
2024/3/28
2
01
无机化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2024/3/28
2024/3/28
沉淀的溶解
利用某些试剂使已生成的 沉淀溶解,如胃药中的氢 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分步沉淀
当溶液中存在多种难溶电 解质时,通过控制条件可 实现分步沉淀,从而分离 出各种难溶电解质。
12
03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2024/3/28
13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类型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区别与联系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区别与联系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两个主要分支,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和联系。
一、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概念无机化学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主要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反应等方面。
无机化合物是指不含碳-碳(C-C)键或碳-氢(C-H)键的化合物。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无机酸、碱、盐和金属化合物等。
有机化学研究的是有机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反应等方面。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碳(C-C)键或碳-氢(C-H)键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醇、醛、酮、酸、酯、脂肪酸、氨基酸、核酸等。
二、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区别1. 化合物的种类不同无机化学研究的是无机化合物,研究的对象包括无机酸、碱、盐和金属化合物等。
而有机化学研究的是有机化合物,研究的对象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醇、醛、酮、酸、酯、脂肪酸、氨基酸、核酸等。
2. 化合物的性质不同无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且多数是无色的晶体。
而有机化合物通常熔点、沸点较低,且多数是有色的液体或蜡状物质。
此外,无机化合物通常是电解质,而有机化合物大多是非电解质。
3. 反应的特点不同由于无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相对简单,反应的速度较快,易被观察到和测定。
而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较为复杂,反应速度较慢,有机反应需要更加温和的条件才能进行。
4. 反应的类型不同无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配位反应等。
而有机化合物则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三、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联系1. 都有相同的化学元素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都需要研究化学元素,比如氧、氢、氮、碳、磷等元素。
两者都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才能掌握相应的理论和技术。
2. 相关的合成方法和技术无机化学合成方法和技术如氧化还原法、溶液还原法、物理沉淀法、熔盐法等,而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和技术如烷基化、溴代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等。
2012年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及专业介绍
2012年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及专业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座落在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校园风景秀丽,教学、科研、实验条件一流。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拥有环境科学、市政工程、植物营养学、土壤学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拥有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和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两个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职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近千人。
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设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可为贫、特困生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其完成学业。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战略,按照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努力培养社会所急需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实用型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学、研究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人,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环境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学院建有“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环境安全技术服务中心”省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拥有环境科学研究所、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等,教学与科研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提供可靠保证。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诸多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
近年来,先后选派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德、俄、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修和合作研究,有多名应届生赴国外深造,多次接待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举办各类培训班。
学院精神:志存高远、潜心钻研、严谨务实、和谐发展。
无机化学介绍
无机化学介绍一、概述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分支学科。
通常,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相对,指不含C-H键的化合物,因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氰化物、硫氰酸盐、碳酸及碳酸盐等都属于无机化学研究的范畴。
但这二者界限并不严格,之间有较大的重叠,有机金属化学即是一例。
第一个重要的人造化合物是硝酸铵,利用哈柏法制备。
许多无机化合物可作为触媒(像五氧化二钒及三氯化钛)或是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物,像氢化铝锂。
无机化学的分支包括有机金属化学、原子簇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
这些也是无机化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主要要找到新的触媒、超导体及药物。
二、基本资料中文名:无机化学外文名:Inorganic Chemistry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类型: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对:有机化学三、历史由于在有机化学发展初期,所有有机化合物(如尿素和尿酸等)都是从生物体内取得的,而且它们的性质类似,因此取“有机化学”作为其名称。
其中的“机”字带有“机体”,“身体”的意思。
而与之相对便诞生了“无机化学”,用以指研究非生物体化合物的化学,当时主要包含从矿物如雄黄和方铅矿中制得的化合物。
然而,随着1828年弗里德里希·维勒成功由无机的氰酸铵NH4OCN合成了其同分异构体:有机的尿素CO(NH2)2,以是否为生物体来源作为区分有机无机化合物的标准便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依性质上的不同来区分这二者。
尽管现在有机化学仍主要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而无机化学主要是研究不含碳化合物的化学,但是这两者都已经超越了以上的限制,例如:无机含碳的化合物有:二元碳氧化物、碳酸、二元碳硫化物、金属羰基化合物、碳卤化物、氰化物、氰酸盐、异氰酸盐、雷酸盐、硫氰酸盐、碳化物、光气、硫光气、简单的卤代和氰代烃,以及诸如三甲基胂之类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有机不含碳的化合物有:很多13-17族的与烷烃类似的元素氢化物及衍生物,尤其是硅烷和肼及其相应的衍生物。
四、性质许多无机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以离子键结合。
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
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无机化学部分第一章物质存在的状态一、气体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
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L ·mol 1-·K 1-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W)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RT=p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c 、体积分数:φ=21v v d 、摩尔分数:xi=总n n i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4、气体扩散定律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21u u =21p p =21M M (p 表示密度)②用途:a、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同位素分离二、液体1、液体①蒸发气体与蒸发气压A、饱和蒸汽压:与液相处于动态平衡的气体叫饱和气,其气压叫做饱和蒸汽压简称饱和气;B、特点:a、温度恒定时为定值;b、气液共存时不受量的变化而变化;c、物质不同,数值不同②沸腾与沸点A、沸腾:当温度升高到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就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B、特点:a、沸点的大小与外界压力有关;外界压力等于101kPa 时的沸点为正常沸点;b、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气化的现象2、溶液①溶液与蒸汽压a、任何物质都存在饱和蒸汽压;b、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c、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为常数;d、溶液蒸汽压的下降:△p=p纯液体-p溶液=K·m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a、定量描述:沸点升高△Tb =Kb·m凝固点下降△Tf =Kf·m仅适用于非电解质溶液b、注意:①Tb 、Tf的下降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②Kb 、Kf的物理意义:1kg溶剂中加入1mol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时,沸点的升高或凝固点下降的度数c、应用计算:i、已知稀溶液的浓度,求△Tb 、△Tfii、已知溶液的△Tb 、△Tf求溶液的浓度、溶质的分子量d、实际应用:i、制冷剂:电解质如NaCl、CaCl2ii、实验室常用冰盐浴:NaCl+H2O→22°CCaCl2+H2O→-55°Ciii、防冻剂:非电解质溶液如乙二醇、甘油等③渗透压a 、渗透现象及解释:渗透现象的原因: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渗透压:为了阻止渗透作用所需给溶液的额外压力 b 、定量描述:Vant'Hoff 公式:∏V=nRT ∏=VnRT即∏=cRT∏为溶液的渗透压,c 为溶液的浓度,R 为气体常量,T 为温度。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全12个无机实验完全版)
⼤学⽆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机实验完全版)⼤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试验⼀蒸馏和沸点的测定⼀、试验⽬的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法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法⼆、试验原理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细管、橡⽪圈、铁架台、沸⽯、氯仿、⼯业酒精四.试验步骤1、酒精的蒸馏(1)加料取⼀⼲燥圆底烧瓶加⼊约50ml的⼯业酒精,并提前加⼊⼏颗沸⽯。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冷⽔,在打开电热套进⾏加热,慢慢增⼤⽕⼒使之沸腾,再调节⽕⼒,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2、微量法测沸点在⼀⼩试管中加⼊8-10滴氯仿,将⽑细管开⼝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银球旁,⽤橡⽪圈束紧并浸⼊⽔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细管⼝处连续出泡,此时停⽌加热,注意观察温度,⾄最后⼀个⽓泡欲从开⼝处冒出⽽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六、思考题1、蒸馏时,放⼊沸⽯为什么能防⽌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应怎样处理?沸⽯表⾯不平整,可以产⽣⽓化中⼼,使溶液⽓化,沸腾时产⽣的⽓体⽐较均匀不易发⽣暴沸,如果忘记加⼊沸⽯,应该先停⽌加热,没有⽓泡产⽣时再补加沸⽯。
2、向冷凝管通⽔是由下⽽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折断其侧管?冷凝管通⽔是由下⽽上,反过来不⾏。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橡⽪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润滑,防⽌侧管被折断。
3、⽤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个⽓泡刚欲缩回管内的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沸点,为什么?沸点:液体的饱和蒸⽓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最后⼀个⽓泡将要缩回内管的瞬间,此时管内的压强和外界相等,所以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化合物的沸点。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00011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系(部):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 96学时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我院化学化工类、制药类、工业分析类、食品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必备的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基本实验技能,并能将其与专业技术应用相结合,分析、认识专业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在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思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2.课程的作用《无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以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化工生产、分析检验、药品生产、食品检测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遵循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人才定位,突出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实施“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训练、拓展能力形成”的职业能力递进教学模式。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这门课程是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前导课程有中学化学,但是大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后续课程有《有机化学》、《化学分析技术》、《工业分析技术》、《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开设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提供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满足职业技能要求、专业课程必需的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把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化工生产技术等应用相结合,用无机化学的知识分析、认识专业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区别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区别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研究的对象、性质、反应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会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区别。
一、定义和研究对象的区别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即由无机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难挥发和溶解度低等特点,如氟化钙(CaF2)、氢氧化钠(NaOH)等。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等。
有机化学则研究有机化合物,即由碳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低熔点、挥发性和溶解度高等特点,如乙醇(C2H5OH)、甲烷(CH4)等。
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碳、氢和其他非金属元素等。
二、反应机理的区别无机化学反应机理相对简单,大多数无机反应遵循经典的离子反应或配位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发生在溶液中,离子间的电荷交换和共有键的形成与断裂是其典型特征。
例如,铵盐和银盐通过离子交换反应,生成无机盐。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相对复杂,受到有机分子中键的特性和电子云密度分布的影响。
有机反应常涉及到电子云重排、分子间的共价键形成与断裂、自由基的生成等过程。
例如,醇的酸碱中和反应和烷烃的卤代反应就是典型的有机反应。
三、化合物的特性和用途的区别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多样,广泛应用于冶金、无机材料、电子、能源等领域。
无机化合物常用于制备陶瓷材料、催化剂、电子元件等。
例如,氧化铝(Al2O3)被广泛用于制备陶瓷和催化剂。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也非常广泛,常用于制药、染料、合成材料等领域。
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可溶性和可调控的特性,对生命体系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
四、研究方向的区别无机化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无机合成与制备方法、无机材料的性能研究、配位化学、催化剂设计等。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通常与金属离子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相关。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有机合成方法学、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功能材料设计等。
(完整版)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
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J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第二章:热化学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
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