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新
临床路径-双相情感障碍床路径(2012年版)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
精神发育迟滞诊疗常规试行一、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精神发育迟滞二 诊断依据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 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与国卫生部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要点 】发育成熟 岁 前起病 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与不同程度得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注意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得鉴别。
排除因视、听障碍或儿童多动症所造成得适应及学习困难。
有些儿童因患慢性躯体疾病、营养不良或学习条件欠缺可表现出暂时性得精神发育延缓 不要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
根据智商 水平分为四级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为边缘智力。
病因学诊断根据病史、智力测验结果及躯体检查线索 尽可能利用现有辅助检查条件做出精神发育迟滞得病因学诊断。
如 怀疑遗传因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发育迟滞者可做染色体检查及核型分析 怀疑苯酮尿症需化验血清与尿中苯丙氨酸浓度 怀疑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及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可查血、尿性激素浓度 怀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得有关检查 先天性颅脑畸型可做头部 线平片及 检查。
这些检查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 更就是病因治疗得直接依据。
三 治疗方案得选择根据《精神发育迟滞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进行系统得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 制定治疗策略精神发育迟滞得药物治疗一般遵循病因治疗结合特殊教育训练得原则 以促进或改善脑细胞功能得药物作为基础性治疗 视不同得临床相分别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康、 氨酪酸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康复治疗四 标准住院日为49-56天五 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发育迟滞 疾病编码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 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路径。
六 住院后得检查项目必需得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甲状腺功能 、 等 、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胸片、心电图、脑电地形图韦氏智力测查。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新
抑郁症的临床路径
诊断与评估
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 必要的心理评估,以明确诊断。
根据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抗抑疗,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 动力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提高应对能力。
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随访,评估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 性,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保障。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辅助诊断和治疗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辅助诊断 和治疗,提高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实施
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 经验,推动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发展
。
多学科协作模式
02
03
04
培训医护人员
对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相关 知识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路
径内容、掌握实施方法。
患者告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 目的、意义和实施计划,确保 他们了解并同意接受治疗。
路径执行
按照临床路径的计划和流程, 有序开展诊疗活动,确保医疗
质量和安全。
监督管理
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 改,确保路径的有效执行。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新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精神障碍概述 •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发展历程 •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实践案例 •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挑战与展望
01 精神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精神障碍是指影响思维、情感和 行为的异常心理状态,通常表现 为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 碍。
精神科临床路径
精神科临床路径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精神科临床路径一、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且为急性发作期,排除慢性退缩病人。
(二)诊断依据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相关指南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5.临床类型(1)偏执型分裂症()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以听幻觉较多见(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符合分裂症诊断,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
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3)紧张型分裂症()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以紧张性木僵较常见(4)未定型分裂症()又名混合型或未分型①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症状②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混合形式(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舒良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等相关指南1.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药物2.合并其他合适的非药物治疗如:MECT;rTMS治疗;心理治疗;胰岛素低血糖和休克治疗;脑电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音乐治疗及其他康复治疗。
应用临床路径对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尝试
们试 图借鉴临床护理路 径 划住 院精神 病患 者家属 实施健 康教育 。通过一定 时间 的学 习, 使患 者家 属获得 相关 知识 ,
并能熟练应用 , 保 证 了患者 即使 出院也 能获得 教育 机会 , 既
使 出院亦能获得健康教育知识 。 3 2 从事 精神科护 理工作 的护 士数 量较少 , 神科 护理工 . 精 作 的量却很 大。专门抽 派护 士组织 患者及 家属 开展健 康教 育讲座效果不佳 。应用 临床护理路 径后 , 护士就可将 健康宣
复 和 社 会 回归 , 能 及 时 发 现 病 情 变 化 与 复 发 j 因 此 , 不 。 我
这样使大量健康教 育工作 无法 开展 。但 患 者家属 对新 知识
的接受更具主动 性 , 受能 力 明显高 于患者 。所 以, 接 我们 有
必 要 通 过 对 家 属 进 行 合 理 、 效 的健 康 教 育 , 保 证 患 者 即 有 来
【 康教育 】 健
应 用 临 床 路 径 对 精 神 障 碍 患 者 家 属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的 尝 试
尹 玉芳 , 张 玲
晋城 0 80 ) 4 0 0 ( 山西省晋城市荣军康复医院 , 山西
【 摘要 】 目的 : 探讨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有效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 应用临床路径表对患者家属进行与患者治疗同步的健康教育,
使精神科患者 即使症状控制后 就出院, 也能获得健康教育 。结 果 : 家属及患者掌握相关知识 , 对护 理质 量满意度 , 健康教育达标都 明显 提高。
结论 : 在积极控 制患者症状 的同时 , 应用』床护理路径对其家属进行健 康教育可 以弥补 由于提前 出院造成的患者无法接受健康 教育的护理缺 临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 10版》(ICD-10: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关精神分裂症(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F22)、分裂情感性障碍(F25)的诊断标准。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
2.不伴躯体疾病,或伴有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的其他躯体疾病。
(四)住院后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评估项目:(1)风险评估①评估项目:攻击风险测评、自杀风险测评、擅自离院风险、假服药风险、跌倒/坠床风险、噎食窒息风险、压疮风险、躯体健康风险等风险评估。
②评估时限:A、入院后、每天至少1次进行攻击风险测评、自杀风险测评、擅自离院风险、假服药风险、跌倒/坠床风险、噎食窒息风险、压疮风险、躯体健康风险评估,持续3天。
3天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评估。
B、如任何时候评估出现高风险项目,每天至少评估1次,直至连续3天评定为一般风险或低风险为止。
C、出院前复评1次。
(2)精神行为症状评估①评估项目: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或其他主要症状量表)等。
②评估时限:A、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护理级别进行精神行为症状评估:患者护理级别为一级护理或者二级护理时,并且进行药物调整期间,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每日进行评定1次,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或其他主要症状量表)各每周进行评估1次;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每日评估2次。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0版)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精神疾病是指一系列与心理和行为异常相关的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医生们提出了挑战。
了解精神疾病的常见临床路径,对于确诊和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及其临床路径。
1. 抑郁症的临床路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长期的、持续的低落情绪、缺乏兴趣、睡眠障碍等症状。
在临床上,抑郁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路径:1.1 主诉与病史:患者通常主诉情绪低落、失去兴趣以及其他典型抑郁症状。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抑郁症状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生活事件等。
1.2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抑郁症状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生化指标,例如是否存在贫血等。
1.3 诊断工具:医生通常使用抑郁症状量表,例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1.4 辅助诊断工具:为了进一步确认抑郁症的诊断,一些影像学检查,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脑电图(EEG),可能会被使用。
2. 焦虑症的临床路径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过度的紧张、担心和恐惧。
在临床上,焦虑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路径:2.1 主诉与病史:患者通常主诉不安、紧张以及其他典型焦虑症状。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焦虑症状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导致焦虑的触发因素等。
2.2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与抑郁症类似,体格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焦虑症状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生化指标,例如是否存在低血糖等。
2.3 诊断工具:医生通常使用焦虑症状量表,例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来评估患者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2.4 辅助诊断工具:与抑郁症类似,一些影像学检查或心理测量工具可能会被使用。
3.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路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精神病长期2
非严重精神障碍长期住院临床路径表单一、非严重精神障碍长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神经症及癔症、应急相关精神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神经发育障碍、儿童期情绪与行为障碍六大类所属病种。
如神经症所属的焦虑症(ICD-10:F41.)、强迫障碍(ICD-10:F42.)等。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6-12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编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抗抑郁、抗焦虑、抗强迫等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及拒食等症状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神经症及癔症、应急相关精神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神经发育障碍、儿童期情绪与行为障碍六大类下属病种。
如神经症所属的焦虑症(ICD-10:F41.)、强迫障碍(ICD-10:F42.)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4)心理测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强迫症状量表(YBOCS 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心理测查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检查方案
测查项目:1、临床评估。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精神护理观 察量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宗氏焦虑自评量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2、社会功能的评估。社会功能缺陷 筛查筛选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3、社会心理因素评估。生活事件评 定量表。4、人格评定。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艾森克个性测验/卡特尔16项 人格测验 复查的项目及时间: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精神护理观察量 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 宗氏抑郁自评量表,每周复查1~2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每周复查1次,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入出院院各评1次。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临床路径 病历的法律效力和地位受到质疑,开展临床路径可能存在 潜在的法律责任风险; 从医院层面看,尚存在有些医院管理者对临床路径的重要 性认识不够,参与意识不强,限制了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消弱了医务人员诊疗服务的自主权,影响了临床、教学和 科研工作的发展; 从临床路径的自身看,我国临床路径的起步晚、研究的深 度不够,缺乏某些慢性疾病、共病等的临床路径; 另外,社会大众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也不足
目录
复发精神分裂症 临床路径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入径标准
适合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且本次发病前达到临 床治愈,症状再次出现的患者
排除以下的情况
精神卫生中心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具体的临床路径
精神卫生中心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具体的临床路径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障碍,伴随着极端的心境波动。
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专业治疗精神障碍的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路径。
本文将介绍精神卫生中心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具体的临床路径,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规范化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卫生中心,临床路径正文:Ⅰ.患者入院前预评估1.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尽记录,包括目前症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
2.开展全面体检,包括精神状况评估、生命体征检查和常规化验。
3.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的身体疾病。
4.对患者家属进行信息收集,以便进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Ⅱ.诊断和分类1.根据ICD-10标准对患者的精神病分类,确定患者的双相情感障碍类型及严重程度。
2.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疗效等因素,选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Ⅲ.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锂盐、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药物剂量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支持等方法,帮助患者认知和调整异常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3.康复治疗:对于出院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社会适应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和职业康复等。
Ⅳ.评估和调整1.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症状减轻的程度、较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生活功能的恢复程度、再次住院的次数等指标。
2.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包括药物的剂量和种类、治疗时间和方式,以及康复计划等方面。
Ⅴ.出院后随访1.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症状复发等问题,并根据需要进行再次治疗。
2.随访期间,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结论:建立完善的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路径,可以规范化治疗流程,提升治疗效果,并最终实现减少患者的病痛程度,促进社会福祉。
卫计委发布的临床路径(共9条)
1.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临床路径
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单项认知功能检查(记忆力、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操作能力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痴呆分级诊断量表或总量表、精神行为症状评估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相关精神症状评估(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简明精神症状检查表、谵妄评估量表等)。
6.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不宁腿量表、护士观察量表、睡眠日记。
4.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人格测查、应激相关量表、焦虑抑郁量自评以及他评量表、心理治疗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5.器质性精神障碍(非痴呆)临床路径
2.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路径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可视渴求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人格测查、应激相关量表、焦虑抑郁量自评以及他评量表、心理治疗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最新: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
最新: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临床路径的制定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制定一、病种的选择以ICD-10中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为基础据,2012年国家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碼抑郁障磚等5个重性精神疾病病种,结合我县精神疾病的发病分布情况,我们选择制定了3种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障碍。
二、临床路径包括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和临路径变异分析表。
1、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格,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任务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
具体内容包括:①路径的主题及适用对象;②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③标准住院日;④规范化主要诊疗工作,诊疗项目分为医嘱类和非医嘱类2种。
2.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医师或者责任护士向患者告知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具体的治疗过程,包括患者的诊疗方案、何时做哪些相关的检查、何时做哪些相关的治疗,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患者大致的住院时间及预期的治疗效果和费用等信息,该告知书还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配合的工作,主要强调患者家属对患者的陪护及患者的安全问题。
在患者入院时将该告知书由责任护士发给患者及其家属,帮助其了解从入院到出院整个的诊疗过程,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诊疗计划中来;通过科学的宣教及服务质量的承诺,使医患达成共识,是成功执行临床路径的关键所在。
3.临床路径变异分析表是用于记录和分析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差异情况的表单。
表单内容包括:①表头部分,主要是标题和病例标识。
②变异记录表体部分,主要内容为患者伴有的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的躯体疾病,该疾病的主要检查及服用的药物,在住院期间因该躯体疾病总消费的住院金额占第一诊断的消费金额的比例等;其次是诊疗过程中的其他各种因素导致的不能按照诊疗程序规定的时间及内容而导致的变异,其内容将作为分析路径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及为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
抑郁障碍-临床路径
抑郁障碍一、入径标准:1、适合对象(1)第一诊断为ICD-10 F32/F33抑郁障碍;⑵不伴躯体疾病,或伴有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外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的其他躯体疾病。
2、诊断依据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ICD-10: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关精神分裂症(F32/F33)的诊断标准。
二、医嘱方案:1、一般医嘱:1)精神科护理常规;2) I/II级护理(精神病);3)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4)精神科监护;5)行为观察和治疗;6)防伤人毁物/防自杀自伤/防逃匿、走失/防噎食;7)普食/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低温流质饮食;8)出院医嘱;9)精神科量表:精神科A类量表/精神科B类量表/精神科C类量表。
2、检查医嘱:①血细胞分析、尿液检查、粪常规检查;②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电解质、血糖);③内分泌检查(甲状腺功能);④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毒);⑤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常规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DR、头颅CT检查。
附:复查内容及时间:每月复查一次,项目: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检查。
3、药物治疗医嘱:1)盐酸舍曲林片;2)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3)盐酸帕罗西汀片;4)艾司西酞普兰片;5)米氮平片;6)多塞平片;7)喹硫平片;8)奥氮平片;9)利培酮片;10)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11)氯氮平片;12)盐酸氟哌啶醇注射液;13)盐酸地西泮注射液;14)盐酸本海索片;15)盐酸普萘洛尔片;16)氢澳酸东莨菪碱注射液;17)右佐匹克隆片;18)阿普唑仑片;19)氯硝西泮片。
4、专科特殊治疗医嘱:1)心理治疗;2)暗示治疗;3)松弛治疗;4)工娱治疗;5)工娱治疗;6)行为矫正治疗;7)物理治疗:慢性小脑电刺激术;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治疗;改良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三、非医嘱方案:第1天:1)署知情同意书及各项协议书2)病史采集,体格,神经系统检查,精神状况检查3)临床评估社会功能评估社会心理因素评估:认知功能检查,人格特征及行为模式的评估,风险评估4)了解患者及家属关注问题、进行住院指导5)初步诊断,提出初步治疗计划6)完成首次心理治疗7)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人院8小时内)第2天:1)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进一形了解病史及病情,确定诊断,制定综合治疗方案2)风险评估3)完成人院记录(人院24小时内)4)完成人院记录(人院24小时内)第3天:1)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进一步了解病史及病情,核实诊断,完善修订治疗方明确诊断2)风险评估3)完成病程记录第4-6天:1)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2)风险评估3)完成病程记录4)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第7-13天:1)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2)药物副反应评估3)风险评估4)评估辅助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复查异常指标,必要时请会诊,并记录5)完成病程记录6)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第14-20天、第21-27天:1)临床评估2)药物副反应评估3)风险评估4)心理治疗5)完成病程记录第28-34:1)临床评估2)药物副反应评估3)风险评估4)完成病程记录5)复查化验检查第35-41天、第42-48天、第49-55天:1)临床评估2)药物副反应评估3)风险评估4)完成病程记录第56天:1)出院病情风险评估、生活功能评估2)出院后治疗方案3)心理评估4)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四、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明显好转;2、没有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年版)(2012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F25()、分裂情感性障碍 ICD-10F22(ICD-10:(二)诊断依据。
(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个月。
12.病程至少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3.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4.(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
(中华医学会编著)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xxxx、治疗1.进行系统的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xx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xx、xx、劳xxxx、。
)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xx治疗。
xx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天。
(四)标准住院日为≤56(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疾病编码。
:F25ICD-10: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1.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1((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胸片、心电图、脑电图;3((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病人住院期间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和方法的不同; 而导致结果的差异 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医疗成本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控制病人就医成 本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时间与劳动的浪费,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 用,减少住院天数_医疗“流水线”
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对病人及其家庭的教育与沟通, 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务工作的理解与配合
指导评价小组
人员:由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 门负责人任成员。 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
施。
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本单位医疗质量管理 委员会承担指导评价小组工作。
英国:20世纪90年代末 ,“整合保健路径”(lntegrated Care Pathway简称ICP) 德国:2000年11月研究开发了适合德国应用的G-DRG系统
我国:试点工作自2009年12月始,至2011年12月结束
卫生部于分别于2009年10月13日、12月7日组织制定和颁发了《临床路径管理指 导原则(试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2009年12月8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生部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至少遴选50家试点医院,承担22个专业112 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2010年1月5日公布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医院名单》;最终确定了23个 省(市)110家医院作为卫生部临床路经管理试点单位 截止2013年1月:24个专业332个病种
临床路径的实施
医疗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实施前应当对有关业务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临床路径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 (二)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制度。
制定流程图并按流程实施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 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的患者。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路径目录(截止2013年1月)
呼吸内科(14) 消化内科(15) 神经内科(15) 心 内 科 (16) 血液内科(8) 肾 内 科 (10) 内分泌科(10) 普通外科(31) 神经外科(19) 骨 科(25) 泌尿外科(12) 胸 外 科(14)
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 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 管理的方法; 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治疗变异,降低医疗成 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产生背景
DRGs-PPS制度:诊断相关分组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Diagnosis Related Group-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 DRGs-PPS)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精神卫生中心 肖卫东
主要内容
概述
临床路径定义
简介
背景、特点与实施意义 发展现状 临床路径管理原则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精神障碍临床路径
精神科临床路径简介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定义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
病种的选择:慢性病、复杂程度、疑难程度等影响 路径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 :规范化程度、诊疗项目设置、变异的处置 患者的经济状况 参加的医保 对临床路径的认识 (信任度、对变异的理解等)
个案管理员
人员: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副高级 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 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指导经治医师分析病人变异情 况;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 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发展现状
境外:
台湾:1995年2月,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首先发展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 的临床路径,是文献上最早开始发展临床路径的医疗团队。1997年10月开始,台 湾中央健康保险局实施论病例计酬制度(Case payment system) 新加坡:1996年9月 日本:1998年11月---2004年3月 :DRGs-PPS;在此基础上,形成了DPC. (Diagnosis Procedure Combination) 比利时:2000年3月,启动比利时-荷兰临床路径网络(BelgianDutch Clinical Pathway Network,简称BDCPW)
医生签名
附件2: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
入院第一天 医生的工作 护士的工作 患者及家属的 工作 入院第- 天(手术日) 术前 术后 入院第 天 (术后第一天) 入院第二天 入院第三天
医生的工作
护士的工作 患者及家属的 工作 入院第 天 (术后第二天) 医生的工作 护士的工作 患者及家属的 工作 入院第 天 (术后第三天) 入院第 天 (出院日)
心 外 科(13) 妇 科(5) 产 科(9) 儿 科(25) 小儿外科(20) 眼 科(13) 耳鼻喉科(15) 口 腔 科(16) 皮 肤 科(12) 肿 瘤 科(4) 精 神 科(5) 感 染 科(6)
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定
参照卫生部2009年10月13日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 行) 》 (第三章) 病种选择:
(一)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二)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三)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四)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
变异的处置: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病人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 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变异的处理的遵循以下步骤:
实施小组(含个案管理员)
人员组成及职责
技术管理委员会
人员组成: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 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职责:
(一)制定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特点
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 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 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强调有效性和实践性:医疗服务标准化——做什么、怎么做 强调时间性:规定服务介入时间,节约医疗成本 强调完整性和合作性:整合医疗、护理、医技、管理等资源;制定 程序,加强合作
(一)记录。 (二)分析。 (三)报告。 (四)讨论。
临床路径的评价和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评价 过程评价内容包括:相关制度的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临床路 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 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预防性抗菌药 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 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 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病情严重程 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 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 等。
实施小组
人员: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临床科室医疗、 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任成员。 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并同药
剂、检验及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临床路径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 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 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临床路径完成时间及费用: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定;应基于实证依据 缺乏实证依据时,应基于专家(专业团体)共识。应
评估证据的质量和运用于关键环节时的控制
必备文本: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
附件1: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适用对象: 患者 ICD-10: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天数: ×—×天 实际住院天数: 天
附件3:变异记录单
姓名: 性别: 护士长签名:
日期 变异 原因
住院时间: 住院号: 主治医师签名:
护士签名 责任组长 住院医生 主治医生
对住院日影响
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参照卫生部2009年10月13日发布的《临床 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 (第二章) 管理模式:三级管理
技术管理委员会 指导评价小组
门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日(第二天) 手术日前1天(第三天)
住院日数
住院日(第一天)
临床诊断与 病情评估 主要 诊疗 工作 主要 医嘱 护理 与健 康教 育 变异 特殊医嘱 白班 护士签名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有 无 原因: 有 无 原因: 有 无 原因: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