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教学目标:1. 理解《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
2. 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的理解。
2. 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桃花源记》原文及其注释。
2. 与《桃花源记》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学生准备:1. 预习《桃花源记》原文。
2. 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桃花源记》的插图或相关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桃花源?为什么人们向往桃花源?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桃花源记》原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查阅注释。
要求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桃花源记》的感悟。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讲解。
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词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桃花源记》的理解。
可以是填空题、选择题或简答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桃花源记》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启示。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 熟读《桃花源记》原文,巩固所学内容。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实现“桃花源”式的美好生活。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桃花源记》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课堂氛围是否融洽,学生是否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所学内容。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
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桃花源记》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
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美好愿景,培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桃花源记》的阅读与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研究。
难点: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理想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引出本课《桃花源记》的主题。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内容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
4. 修辞手法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笔记。
2. 写作练习:以“我的理想生活”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情况,以及学生对课文中所表现的美好愿景的理解和感悟。
也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课堂节奏的把握、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桃花源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人民领袖爱民如子的情感特征。
二、教学内容1. 文章阅读:通过教学讲解方法、互动式阅读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桃花源记》这篇文章。
2. 文化教育:通过探讨文章中所呈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爱民如子的情感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1. 学生对《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掌握《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帮助学生理解人民领袖爱民如子的情感特征。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背景、人物、情节等。
2. 互动式阅读:通过学生合作阅读、互相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难点内容。
3. 情境教学:通过让学生在文化地图上探索桃花源的位置、线路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过程1. 教学前(1)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准备好教材、PPT等资料。
(2)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独立思考《桃花源记》的主题和意义。
2. 教学中(1)导入:通过“桃花源是什么?桃花源存在吗?”等问题,激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
(2)阅读与讲解:通过学生阅读和老师讲解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教师可以配合PPT等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记忆。
(3)情境教学:通过让学生在文化地图上探索桃花源的位置、线路等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4)讨论与分析:通过分组、课堂上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探讨文章中所呈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爱民如子的情感特征。
3. 教学后(1)导出:通过“桃花源代表了什么?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等问题,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将其应用于真实生活。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优秀的教案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
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
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
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
《桃花源记》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一、说课稿:《桃花源记》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渔夫偶然发现一个理想社会——桃花源,并最终重返桃花源的奇幻故事。
这篇课文具有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陶渊明的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培养学生的理想追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陶渊明及其写作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4. 说课稿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说课稿展示,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桃花源记》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让他们在阅读、分析、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说课稿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或视频资料。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 课文注释及译文。
4. 学生分组合作的道具或材料。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桃花源美景。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
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桃花源记》全文;(2)能够分析并描述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以及人物形象;(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会通过比较、分析等方式,评价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珍惜;(2)培养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维护;(3)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以及人物形象;(2)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文中描绘的桃花源的美好意境的理解;(2)对文中寓意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集》中的其他作品,了解陶渊明的文学风格;(2)提问:你们对理想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向往?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桃花源记》,理解大意;(2)让学生关注文中描绘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以及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并描述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以及人物形象;(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作业布置:1. 背诵《桃花源记》;2. 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桃花源记》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3)学生对文中成语和典故的运用情况。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2)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3)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写,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深入分析《桃花源记》中的成语和典故;(2)探讨桃花源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和区别;(3)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
《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3)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桃花源记》;(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2)培养学生珍惜现实,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3)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深入理解;(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桃花源记》的内容,了解作品背景;(2)设计教学活动,准备相关教学资源;(3)制定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桃花源记》,了解故事情节;(2)搜集与《桃花源记》相关的资料,增加对作品的理解;(3)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桃花源记》的世界;(2)简介《桃花源记》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桃花源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魅力;(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5. 创意写作:(1)让学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写作评价: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4.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评估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语文观摩课教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桃花源记》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桃花源记》的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技巧。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表现的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2.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评价: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和寓意。
2. 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阐述作者的写作技巧。
3.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4.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如《归园田居》、《饮酒》等,感受其文学风格。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
教案:桃花源记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桃花源记》全文;(2)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3)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对比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桃花源记》全文;(2)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3)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3)对比分析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陶渊明及《桃花源记》的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遇到问题相互讨论。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2)对比现实生活,思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借鉴(1)分析并欣赏课文中优美的描写和修辞手法;(2)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强调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桃花源记》全文;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共3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能够积累生字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积累生字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有关桃花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 自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积累生字词。
3. 精读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小结5. 课后延伸(1)背诵课文。
(2)收集有关桃花源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6. 板书设计桃花源记美好生活的向往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桃花源。
本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对象本文面向的是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学生,他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观摩课教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陶渊明集》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桃花源记》的兴趣。
2. 自读:学生自主阅读《桃花源记》,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3.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掌握。
4. 分析:学生合作探讨,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社会中的理想与现实,展开联想和想象。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桃花源记》,巩固所学内容。
2. 结合课后习题,深入理解文章。
3. 写一篇关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收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了解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六、教学反思:2. 教学方法: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回顾《陶渊明集》的相关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时,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3. 学生参与:学生在自读和合作探讨环节积极参与,但在拓展环节的思考和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4.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情况,教师可增加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在拓展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历尽千年,风采依然的美文。
陶渊明用洗练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间乐园的图景。
让世外桃源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代名词。
全文用清新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风情和交往等。
景物描写神秘优美,有静有动;人物描写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引发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无限遐思。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
在阅读中有激情有活力,但往往缺乏理性,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吃不透抓不准。
因此,学习中必须引导学生从句式,文言现象和重点词句入手,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悟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掌握方法,诵读课文。
3.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式,通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
八年级上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并分析《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1.3学会欣赏文言文的优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2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并分析《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1.2学会欣赏文言文的优美语言。
2.教学难点2.1理解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背景及寓意。
2.2深入分析文本,挖掘其中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
1.2学生分享对《桃花源记》的预习感受。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句意。
2.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背景。
3.合作探讨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课堂小结4.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提问: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背景是什么?2.深入分析2.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桃花源记》中的哲理。
3.欣赏文言文3.1学生朗读《桃花源记》中的优美句子,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3.2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4.课堂小结4.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桃花源记》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在分析《桃花源记》的哲理时,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
3.通过欣赏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生提高了对文言文的兴趣,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4.1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仍有困难,需要加强辅导。
4.2在分析文本时,部分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引导。
五、板书设计1.陶渊明简介2.《桃花源记》故事情节3.人物形象4.艺术特色5.文言文欣赏六、优秀教案《桃花源记》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案反思
桃花源记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桃花源记》的内容,感受陶渊明描绘的理想境界。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陶渊明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桃花源的美好。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陶渊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
(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和语气。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讲解课文(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段内容。
(2)讲解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简练、优美等。
4.课堂讨论(1)讨论桃花源的美好之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2)讨论陶渊明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的理想追求。
5.课堂小结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写一篇关于桃花源的想象作文。
四、教学反思1.优点(1)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讲解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不足(1)课堂讲解时间较长,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2)对部分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掌握情况不够了解,导致个别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3)作业布置较为单一,未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改进措施(1)调整课堂讲解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效率。
(2)针对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丰富作业形式,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桃花源的美好(1)课堂讲解时,引导学生关注“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等描绘桃花源的句子。
(2)对话设计:教师:“同学们,你们能从这段描述中感受到什么?”学生:“老师,我觉得这里很美,就像是一个人间仙境。
桃花源记教案反思
《桃花源记》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桃花源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分析并领悟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社会与理想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桃花源记》的阅读与解析。
2. 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表达方式。
3. 讨论课文中所表现的理想社会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桃花源记》相关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解答课后问题,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解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所表现的理想社会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5. 分享与总结: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课文所传达的思想。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2.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沟通等。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案中设定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适当的拓展和深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反思教学评价:审视评价方式是否全面客观,能否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总结经验教训: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找出改进措施,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推荐其他描述理想社会的文学作品,如《乌托邦》、《理想国》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想社会观念。
2. 文化探究:探讨我国古代理想社会的特点,联系历史背景,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桃花源记》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理想世界故事。
七、课堂实践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桃花源记》教案(优秀6篇)
《桃花源记》教案(优秀6篇)桃花源记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能对作者描写的理想社会进行正确的评价。
(2)掌握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语。
(3)能补出文中省略的内容,并对文章进行准确的翻译。
2.学法指导:(1)弄清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有助于理解作者创作此文的原因。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译全文,难点请教老师并积累重要的词语(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正确评价“桃源式”理想社会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4)认识本文流传下来的成语,并会使用。
二、预习导引:1、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原籍江州浔阳柴桑(今九江市附近)人,东晋诗人。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士族,少年颇有壮志,博学善文。
他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回家。
35岁时,在江陵做桓玄幕僚,辅佐桓玄。
后因玄反迹暴露,乃离去。
40岁做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因叔父推荐,为彭泽令。
终因政治难图,又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辞官离去,在官仅80余日。
作《归去来辞》以明其志。
此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
63岁时,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
隐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他的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著有《陶渊明集》。
2、背景资料《桃花源记》大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在此之前作者就不满黑暗现实,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而毅然辞官归隐。
即使这样,但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激起了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又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九课。
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桃花源,这个地方里人们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也一直和外界隔绝。
教学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文化,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材设计本节课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重要的是教学方法与技巧。
教师应该通过讲解、演示、举例和概述等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让学生熟悉汉字、词语、句子以及故事的情节、文学结构等。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方法适当多样化,其中讲解、解读、梳理文章结构、根据故事情节的问题讨论、小组合作阅读、创新性写作等方面,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
三、授课效果教学效果良好,让学生对《桃花源记》的理解力得到增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素养。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提高认知水平打好基础。
四、教学方法改进教师可以尝试一下更多的互动教学,通过问答、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文章的意思,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书写能力。
同时还可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在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
上文中提到了一些教学方法改进的实践,如互动教学和拓展阅读材料,这里继续进行探讨。
首先,互动教学是一种非常受学生欢迎和认可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答、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例如,对于《桃花源记》中独具特色的桃花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村民一直生活在桃花源中,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们的生活是片刻都不变的吗?他们是不是毫无欲望地生活着?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掌握方法,诵读课文。
3.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式,通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
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 本文写作年代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扫除字词障碍豁然俨然黄发垂髫要还家邑人间隔此中人语云诣阡陌2、录音范读。
(要求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1)老师做些断句讲解和师范:A、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一般都是按意义单位划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划分)B、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老师可适当作些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朗读技巧的指导: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
”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 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
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轻重缓急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吐字要清晰响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理解、积累文言字词,通译全文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词:常用重点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性活用词。
平时要注意识记,做到烂熟于心。
2、翻译技巧的指导:(1)翻译时除了注意上述这些词的词义,其他字词一般都是沿用我们现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表达文言中单音节词的意思。
所以翻译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断文言字词的意思。
(2)国名、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帝号、年号、器物名称、度量衡等专有名词都照原文直接抄录。
(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反问句等,平时遇到要及时积累,学会如何去调整句序如何去翻译。
练习多了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4)文言句式注重简练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译时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3、用例句进行具体指导。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4、落实全文翻译5、归纳本课须积累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1)重点词:甚异之欲穷其林既出桑竹之属不复出焉便扶向路诣太守阡陌(2)四个“然”字词:豁然俨然怡然欣然(3)古今异义词: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
(4)一词多义复A复前行B不复出焉乃A乃大惊B乃不知有汉舍A 便舍船 B 屋舍俨然寻A寻向所志 B 寻病终志A处处志之B寻向所志为A捕鱼为业B不足为外人道也(5)通假字便要还家(7)句式: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
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 便舍船,从口入。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
即“(渔人)便便舍船,从口入。
”C 问所从来宾语承前省略句式。
即“问(之)所从来”D 便要还家宾语承前省略句式。
即“便要(之)还家”E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
即“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F 林尽水源介词省略句式。
即“林尽于水源”五、请学生结合翻译,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理解结构1.请一位同学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再次熟悉文意,准备有创造的复述课文。
2.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师鼓励评价。
3.提问:课文是以什么线索来记叙桃花源的?师提示:桃花源可以说是一处美景,写景类文章大致有些什么线索。
明确: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4.师生结合线索,归纳课文结构明确: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二、感知文意,合作探究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明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你觉得景色如何?有什么作用?明确:“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风景幽美,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桃花源的地理位置如何?明确:“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曲折、隐蔽、幽深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宁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乐幸福)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明确: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明确:“处处志之”(为下文作铺垫)“寻向所志”(增添神秘色彩)8、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9、为什么渔人后来寻不到桃花源?明确: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10、谈谈你对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写法的理解。
明确: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
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如文章首尾照应,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如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惝恍迷离,便是最堪寻味之笔。
三、研讨(1)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因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
(3)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用四个字:避秦时乱)(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答案应是两方面: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联系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6)为什么桃花源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7)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似有实无,似真而幻,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8)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作者厌恶这一现实,向往美好社会,但又无法实现,就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9)本文出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四、拓展延伸1.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不讲诚信,你觉得“渔人”的品行如何?参考:以今天普遍提倡的“诚信”道德观而论,我们说渔人确实言而无信;但渔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说明了他的向往,也是一般老百姓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渔人复求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一结尾的蕴籍何在?明确:陶渊明心怀理想,为我们设计了“世外桃源”这样一个优美的境地,然而,残酷的现实、卑微的处境让他同时感觉到这一理想的实现是断然不能的,故文末以此隐忍之笔含蓄收之,多少反映了他心中希望之火的熄灭。